文白对照《清凉山》

2024-04-19

文白对照《清凉山》(精选3篇)

篇1:文白对照《清凉山》

文白对照《清凉山》

菩萨显应 事彻形识之封,随时即显;理悬生灭之表,触类而彰.月印千江,示有感必通之旨;日明万国,吐无微不烛之光.故大圣示生,心期利物;至人(1)阐化,愿在转凡.东涌西没,西涌东没,浑如大火聚燎却面门;看即有形,觅即无迹,何异弄潮儿滚成侣.见说婆罗门白发曳杖,忽然睹面正逢渠;将谓金刚窟苎服牵牛,认着依前还不是.真诠(2)当谛信,不假沉吟;大道断攀援,宁容伫想.志显应.

作 者:苏知 作者单位:刊 名:五台山英文刊名:WUTAISHAN年,卷(期):“”(11)分类号:关键词:

篇2:文白对照《清凉山》

于是予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

年七月某甲子,临川王某记。

篇3:文白对照《清凉山》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原文中的这句话, 比较一下和故事的内容有什么异同。飞卫曰:“未也, 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 视微如著, 而后告我。”

师:你能读懂大概的意思吗?

(生自由说句子意思)

师:能读好原文吗?注意节奏。 (出示节奏线) 未也, 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 视微/如著, 而后/告我。 (生有节奏地朗读)

师:对比朗读课文里飞卫说的话, 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对比读)

生:我发现原文的语言更加简洁, 短短的两句话就把意思表达出来了, 比故事的内涵更丰富。

生:感觉原文的语言很深奥, 故事中的语言很容易明白。

生:故事中, 飞卫只说“把极小的东西看成很大的东西”, 而没有表达出原文中“视微如著”的意思。

生:我发现原文字少, 但很有节奏, 而且更能表现老师的严厉。

师:同学们发现了原文中的语言很凝练, 节奏感很强, 这就是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下学期大家将会学习到一些文言文, 会更多地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所在。

【点评】

上一篇:医专主持词下一篇:乌氏庙碑铭 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