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024-04-29

学前教育的调查与思考(精选6篇)

篇1:学前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学前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谢筱勐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县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比之下,学前教育成为我县教育中最为薄弱的阶段,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为全面了解我县学前教育工作现状,更好地推动和促进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近日,我们深入县公办及部分民办幼儿园就学前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目前于都县学前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于都县辖23个乡镇,356个行政村,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总人口102万,其中3岁—5岁幼儿81600名。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38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只有1所,民办幼儿园382所(其中已登记注册的310所,未经审批注册的72所),在园幼儿34217人,学前一年入园率为76%,学前三年入园率为42%。全县共有幼儿教师1257人,其中公办教师85人,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2%。近年来,于都县扎实推进学前教育建设,全县幼教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于都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前教育办园条件。虽然我县学前教育工作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但与广大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渴望和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不足。我县县域经济基础薄弱,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多年来学前教育投入不足,造成乡(镇)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建园时标准相对降低,致使园舍简陋,玩教具和图书数量严重不足;有些学校附设的独立幼儿园园舍紧张,班额过大,导致出现教学方法上的“满堂灌”,组织形式上的“齐步走”,评价过程中的“一刀切”。同时,幼儿园实行“六一”工作制,幼儿教师教学任务相对较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没有专业发展的成就感,影响保教质量。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目前我县的学前教育是以社会力量兴办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教育相结合的局面。全县共有各类幼儿园383所,其中由县财政全额拨款举办的幼儿园1所。社会力量投资举办的幼儿园382所,占99.7%。全县现还没有一个乡镇建设了公办中心幼儿园,给民办幼儿园的示范、引导、约束机制的建立带来了较大困难,城乡学前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而且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机会不足,相比城镇幼儿教师优越的成长环境,农村幼儿园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管理定位有差异,导致农村幼儿教师业务观摩、交流机会较少,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不足,影响其专业化成长的进程。

(三)规模较小,优质园少。人数达100人以上的幼儿园仅有49所,占21.5%;校舍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幼儿园有19所,占0.8%。全县已办证的民办幼儿园310所,其中,考评为优质园以上的仅有12所,占0.5%。这些幼儿园相对规模较大些,办园条件好,管理规范,保教质量高。其它幼儿园规模小,投入不足,质量较低,已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四)幼儿教师整体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根据《江西省示范幼儿园评估标准》的文件要求,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教师,1名保育员,按照全县在园幼儿33080人计算,教职工应为2481人,实际现有教职工1232人,缺额为1249人。从学历情况来看,大专以上学历有89人,占0.7%;从持证上岗情况来看,取得教师资格证为373人,占30.3%;从职称结构

来看,有小教高级职称以上的有13人,占0.1%;而无职称者1159人,占94.1%。因此,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相对较差。一些农村幼儿园由于迎合家长心理,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规律,要么“重教轻保”,采用小学化教学方式;要么“重保轻教”,实行“保姆式”管理,缺乏科学施教方法,幼儿智能得不到有效发展,预期活动目标难以实现。

(五)幼儿园安全隐患工作有待加强。

我县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形势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消防安全隐患。调查中发现个别学校没有配备好应有的消防器材,或者消防灭火器已经陈旧老化不能使用,消防水龙头长年失修也确实存在,个别学校电线行走线路极不规范,出现个别学校堂内的电线插座裸露在外,不少电线在长期高温下已经老化。

2、食堂卫生安全隐患。有的食堂工作人员健康证已经过期,没有及时更换新证;有的食堂布局不够合理,还是没有将操作间、熟食间合理分离,熟食间内堆放的东西较为杂乱,影响卫生。有些托儿所只具备家用厨房设施,没有办理食堂卫生许可证,卫生保健设施基本没有。另外,托儿所中的厕所问题也令人堪忧,一些园所在使用成人的公厕,很不安全又不卫生。

3、治安交通安全隐患。一些学校门口小摊小贩较多,既影响了学校的交通秩序,又很不卫生,个别地方还出现了小摊小贩鼓励学生赊帐的现象,由此引发的安全隐患更大。我们发现,个别民办幼儿园接送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是接送车已破旧,没有及时检修;二是接送的人数严重超载,且接送时无老师护送;三是接送车的接送路线不安全;四是没有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公安交通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规定办理合法的手续。

4、幼儿园舍安全隐患。一部分托儿所采用家庭、托儿所合用,家庭式格局从空间上制约了其基本设施的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活动室面积狭小,不利于孩子游戏,午睡室床铺摆放太密集,高度与托幼年龄不相符,有些教室的阁楼和后面堆积着杂物,有的园所阳台上的栏杆和户外大型器具已损坏,不宜孩子再玩耍等。同时,一些托幼园所址随意更换,许多设施很不规范。

5、人防技防有待加强。一些门卫年龄老化、形同虚设,一些临时工的身体健康情况不尽人意,一些学校的贵重物品接连失窃,还迟迟不报,进出学校人员太杂,严禁闲杂人员进出食堂的制度没有强化落实等。

以上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我们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抛弃侥幸心理,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加强幼儿园安全隐患消除工作,千方百计保障师生安全,维护学校稳定。

三、建议与措施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是人一生成长中智力开发和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我县学前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学前教育的有关规定和学前教育规律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

(一)加大中央及地方政府投入

一是要办强办优公办幼儿园。为推进十二五期间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县政府要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范围,加大对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包括房屋改造,基础设施更换或改善,大型玩教具投放等,努力为儿童创造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环境。同时,通过发挥公办幼儿园的龙头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我县幼儿教育整体发展。

二是要落实乡镇中心幼儿园及村幼儿园创建工作。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3]13号)中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建议我县出台有关政策,把中心幼儿园建设和政府业绩考核相挂钩,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经济实力强的乡镇、村要创建有规模、上档次的中心幼儿园,经济实力薄弱的乡镇、村要积极创造条件举办中心幼儿园。贡江镇要加快中心幼儿园(公办)建设步伐,缓解入园压力;其他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园档次。

创建一批优质幼儿园,要保证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项目财政资金及时拨付,切实做到严格拨付程序,资金管理规范,力保专款专用。加快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提高适龄儿童入园率。

(二)拓宽渠道,加大民间投入

幼儿教育的总目标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各乡镇(街道)要把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好幼儿园布局规划,落实幼儿园建设用地。深入办学体制改革,通过合并个体幼儿园联办、单位或个人投资承办及国有民办等形式,建造有规模上档次的现代化幼儿园,逐步消除家庭式幼儿教育(托管),提高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自愿捐助幼儿教育,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做强做大幼儿教育事业。

(二)加快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

《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幼儿教育的发展格局。但由于某些地方经济落后等原因,致使“公办幼儿园与公办教师”是我县教少的一个县。政府投入少、民办幼儿园多,无序竞争烈,保教质量低,已影响到我县学龄儿童后几个教育阶段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鉴此,我县各相关部门、各乡镇要重视,认真规划,在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方面做足工作。县委县政府在保障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方面要完善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工作协调、加快工程进度和严格建设标准,督促乡镇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设,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四)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要充实师资,建立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教师队伍。针对公办幼儿教师严重缺编;民办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且专业化素质良莠不齐这一现状,建议县劳动人事部门针对普及“十二五”基础教育的新情况新要求,出台新的人事制度管理政策。教育部门要加强与幼儿师范院校的联系,从每年的优秀幼儿师范毕业生中吸收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遵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将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我县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划,对新上岗的幼儿园教师和园长进行专业的义务培训。此外,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职工养老保险),解决广大幼儿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建立一支业务

精湛的、高素质的、稳定的师资队伍,为我县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规范幼儿园收费,保障贫困幼儿入园

将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各幼儿园收费严格按物价、财政、教育部门审批后的相应费标准执行,坚决查处乱收费。公办幼儿园对贫困家庭的幼儿收费实行费用减免或全免制度,凡公办幼儿园贫困对象由家长写出申请,学校进行调查,进行公示后无异议,可减免或全免费用入园。

提高幼儿园普及水平。一是要以示范性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重点,努力扩大优质幼教规模,并扶持一批办园方向端正、管理严格、保教质量高、具有良好信誉的民办园为示范园。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通过自办园、联办园,实现资源共享,加快幼儿园建设和发展。三是要把幼儿教育从单纯对幼儿的教育扩展到对家庭和社区的服务与指导,从单纯的幼儿园到托幼一体化、亲子活动中心、入户指导等。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发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进一步端正办园思想,规范办园行为,依法治教、依规办园。要加强对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督导和监督,严格规范办园行为,严把办园条件关。对社会力量办的幼儿园,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和年审制度,保证办园的正确方向。要坚持“安全第一”方针,全面加强幼儿餐饮、游戏及日常安全管理,确保在园幼儿安全。要加强幼儿教育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要加大农村幼教事业投入,扶持和发展农村幼教事业。

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要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坚决纠正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保姆式”和“小学化”现象,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要鼓励教师立足保育教育实践,积极投身幼教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指导服务,促进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宣传优秀幼儿教师和幼教管理者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在全县形成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篇2:学前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一、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略)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有部分同志(乡镇、街道)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片面理解国家发展学前教育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片面理解前些年市里提出的“多元发展”的思路,没有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投入少、管理少。

2.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办学格局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前教育量的扩张,但也一度形成农村学前教育办园体制不顺,管理责任难以落实等问题,幼儿园办学质量难以提升,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均衡化、多样性的教育需求。学前教育强县(市)标准中,“每个乡镇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是个决定性指标,目前我市还有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是民办的,如何体现政府职能,理顺体制有一定难度。

3.民办幼儿园规模小,管理难度大。我市在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推动下,民办幼儿园数量多,但大部分规模小、质量低。在城区及外来人员多的乡镇、街道,有不少家庭式、低层次的个体幼儿园,一条街或一个村有三、四所幼儿园,引发了许多低层次竞争。对此,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尤其是无证幼儿园的取缔难度还很大。尽管采取教育、公安、卫生等多部门联合执法的手段,但难以从根本上杜绝非法办园。

4.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而我市幼儿教师队伍在高素质、专业化等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合格学历虽然不低,但专业合格率不高,教师资格证书持有率偏低。总体看,待遇较差、素质偏低、队伍不稳。大量家庭式幼儿园的存在也使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受到阻碍。

三、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对策思考

力争在2016年创建成学前教育强县(市),各乡镇(街道)同步创建学前教育教育先进或达标乡镇,是推动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载体。在创建过程中,必须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有效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提高认识为前提,为学前教育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1.要进一步提高对学前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要以总书记 “重视学前教育”的指示为工作指南,切实转变传统的观念,加强科普宣传,使人们明白一个道理:婴幼儿从出生至五岁,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是获得某种行为习惯、语言、技能、知识的关键期。因此,学前教育的好坏,对人一生的成长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开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期。要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满足全市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让的每一个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必须把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抓紧抓好。

2.要进一步提高对落实学前教育责任的认识。长期以来,由于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教育性质和多元化办园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各部门认识上的模糊和管理责任上的不落实,影响了全市学前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要敦促各类办园单位和市政府各职能部门,从事业发展的高度,切实依法行政,履行各自职责。按照“政府负责、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管理体制和“谁主办、谁负责”的管理原则,明确教育局、乡镇街道以及其他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落实相应责任,将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各部门的工作考核范围。要以共建共享富裕阳光之城、让全市人民享受高品质教育的角度,树立“大教育”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二)以创强为契机,为学前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明确目标,科学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单位制定全市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各乡镇、街道要充分考虑梁州市学前教育先进县(市)及先进、达标乡镇的要求,根据“统一规划、科学布点、多元发展、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遵循科学性、适度规模、以人为本、资源整合、统一管理等原则,制定本辖区各类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规划,明确公办中心幼儿园、农村规范幼儿园建设和创建梁州市学前教育达标、先进乡镇(街道)规划。

2.加大投入,解决“有钱办事”问题。市政府已出台学前教育经费保障的相关政策,各乡镇、街道也要确保本级财政内各项经费的落实,如设备经费及幼儿教师的待遇扶持经费等。不仅要确保各项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还要用好管好这笔资金,确保真正用在发展事业、稳定队伍和提升办学上。

3.加快建设,解决“有房办事”问题。市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有些新开发小区,商品房已销售很长时间,配套幼儿园建设却迟迟不动工,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尽快督促落实。

要充分利用新一轮教育规划布局调整产生的闲置校产,加快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和农村规范幼儿园建设。要积极鼓励行政村自筹资金新建和改建集体办农村规范幼儿园。在创梁州市学前教育强市前,确保每个乡镇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80%以上的农村幼儿园达到梁州市农村规范幼儿园标准,辖区内没有无证幼儿园。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解决“有人办事”问题。为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市里将分三年时间,逐年调整、招聘一定数量的公办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心幼儿园和新移交的公办小区配套幼儿园。同时,要逐步提高非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各乡镇、街道也要创造条件稳定非公教师队伍,满足最基本的“待遇留人”的条件。

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重视名园长和名教师的培养,确保到2015年,全市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8%以上,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70%,幼儿园教师持证(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到80%以上。

5.改革创新办园模式,解决“城乡均衡”问题。要大力推行名园集团化办园模式。新建移交教育部门使用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原则上采取“名园+新园”的办园模式,举办公办幼儿园。鼓励“名园”以办分园或教学点等多种形式与“民园”和“农园”合作办学。进一步落实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制度,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办园质量。到2016年,全市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篇3:江苏高校创业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一、江苏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的状况

(一) 江苏高校自主创业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

调查统计表明, 截至2006年12月,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低于1%的高校占近2/3, 低于5%的高校超出80%, 大学生创业比例之低令人忧心。分类统计, 创业学生人数低于1%的高职院校数量比本科院校少了近12个百分点, 而高于5%的高职院校达到23.44%, 高出本科院校 (15.25%) 8个百分点。这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强、更加注意贴近或了解市场需求、注重知识技能的运用。同时, 也说明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学历层次较低, 在更为严酷的就业竞争压力之下, 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多。但总体上自主创业的学生人数还太少, 典型反映出江苏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严重缺失。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的社会背景下, 这种状况说明江苏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亟待加强。

(二) 江苏高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及教材采用情况。

调查显示, 认为应当将创新创业类课程列为高校必修课“绝对必要”的占总数的29.27%;认为“可选修也可必修”的占59.35%, 而认为“没有必要开设”的仅占4.88%。可见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已成为江苏高校的普遍共识。进一步分析表明, 尽管高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呼声很高, 但近年来实际开设或近期拟开设相关课程的院校只占1/3强, 并且本科院校比起高职院校差距更大, 开课率低了10个百分点。此外, 调查还表明, 全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采用的教材相当部分是自编, 其余选择则比较分散。这说明, 一是信息不对称, 不了解创新创业领域不仅有省级一类精品课程, 而且有江苏省级精品教材;二是由于缺少实践认知, 尚未建立有江苏特色并被普遍认可的创新创业教材体系。

(三) 江苏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障碍。

调查表明, 全省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一是师资问题 (占74.80%) ;二是教育政策不到位 (占34.96%) ;三是资金不足 (占21.14%) 。其中, 创业师资缺乏最为突出。通过进一步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分类统计, 高职院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师资缺乏”的情况比本科院校更为严重, 高出10个多百分点;同样高出近10个百分点的困难还有“社会氛围不够”;与此相反, 高职院校对于“教育政策不到位”与“其他方面困难”的报怨却低于本科院校14和11个多百分点。可见, 师资成为江苏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相比之下, 本科院校更为关注的是“教育政策不到位”, 这应当引起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 江苏高校创业教育应尽快采取的措施建议。

这方面的调查是由各高校自主填写的, 建议很多, 经整理归类, 排在前三位 (合计占比75.86%) 集中于课程、教材和师资建设;增强实践环节;政策、氛围、机制。来自一线的呼声反映出全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软肋”所在。进一步细分, 对于“课程、教材和师资建设”高职院校明显比起本科院校更为关注;但对“增加实践环节, 建立创新或创业中心”的要求, 本科院校更为强烈。

(五) 江苏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障碍与困难。

调查表明, 当前江苏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三大障碍依次是缺乏实践经验 (占76.42%) 、缺少创业资金 (占69.92%) 和创业项目选择 (占61.79%) 。其中, 超过3/4的被调查者认为:实践经验的缺乏是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首要障碍。进一步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分类统计, 两类院校所反映的“主要障碍”总体排序是一致的, 但高职院校似乎更强调实践经验方面存在的困难, 而本科院校则更多地强调需要“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支持”。

(六) 江苏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产业领域。

调查表明, 当前大学生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服务业, 特别是商贸、流通、物流业 (占54.31%) ;一半以上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创业领域与所学专业相关, 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只占12.93%。可见, 大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对创业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联或导向作用;其次, 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较多, 尤其是商贸、流通、物流、工商等;此外, 有着“硬技术”在手的工科类大学毕业生, 尽管专业门类繁多, 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但自主创业的比例极低。进一步细分统计, 在服务业创业的本科生与高职生均占60%左右, 但在其它产业领域则差距甚大。比如, 在传统产业和制造业领域,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比例高于本科院校16个百分点, 但在高科技领域、IT行业, 本科学生的创业比例高出高职院校21个百分点。显然, 这是由于本科院校学生相对更多地学习掌握了高科技知识, 而高职院校学生则相对更注重技能、专业更为贴近市场需求和传统产业领域。

总体而言, 本科院校学生无论素质、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显然高于高职院校, 但江苏本科高校自主创业的比例远低于高职院校毕业生, 这个现象值得深思。

二、对江苏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江苏是教育大省, 也是教育强省。江苏最重要、最丰富的资源是人力资源, 最大的优势是教育优势。因此, 必须充分发挥江苏科教优势, 切实开展创业教育, 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

(一) 尽快转变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 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

弘扬“三创”精神, 首要的是树立创业精神、倡导和大力实施自主创业, 这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 是深刻的思想革命和观念更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转型的客观规律, 大学生自主创业应当而且必将成为重要的就业方式。因此, 必须克服传统观念的羁绊, 彻底转变传统“就业教育”——读书就是为了考试、拿学位、找份好工作、“学而优则仕”的功利主义读书观;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树立“读书创业”、“学而优则创”的新风尚, 确立“创业就是就业, 而且是更高层次就业”的新理念, 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 引导大学生从毕业后依赖政府“找饭碗”转为面对市场“造饭碗”, 在全社会真正形成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全民创业的风尚, 使高校从“知识传承型”转向“知识创造型”, 变江苏“打工经济”为“老板经济”。

(二) 尽快形成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并建立评价机制。

为此建议: (1) 运用多种媒体和形式, 大力宣传、表彰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典型和优秀业绩, 突出宣传“创业是更高层次就业”的理念, 形成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业的氛围。 (2) 省教育厅每年应在主要媒体同时公布全省高校“创业率前十名”、“创业率后十名”和“就业 (含创业) 率前十名”、“就业 (含创业) 率后十名”。 (3)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毕业生“创新创业状况”和“就业状况”列为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同等重要的评价指标。 (4) 高校的相关报道、招生宣传等应以同等热情与力度突出介绍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就业 (含创业) 率”。

(三) 率先在全国实施正规的高校创业教育。

美国经济的繁荣和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等学校正规的创业教育。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至研究生的正规教育。截止2005年, 美国大约有1, 600所大学开设了2, 200多门有关创业的课程 (Hisrich, 2005) , 一些著名高校面向本科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多达十几门, 创业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熏陶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江苏的发展一直居于全国前列, 江苏省委、省政府应当高瞻远瞩, 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与规律, 修订江苏发展战略目标为“建设创新创业型江苏”。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根本举措就是充分发挥江苏的科教优势, 大力培养千百万创新创业型人才, 尤其是培养大批拔尖创新创业人才。为此, 江苏省应当率先在全国实施正规的创业教育, 省教育厅应尽快组织专家论证方案、落实措施并颁发文件, 将创业教育列入高校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并正式实施。

(四) 加快建设高素质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

调查表明, 当前江苏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数量极为短缺, 质量远远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加强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为此, 一是应由省教育厅牵头, 尽快选拔培训一支能胜任创业创新教学与指导实践的师资队伍, 解决高校, 尤其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极缺的燃眉之急。二要由省人事厅牵头, 各高校加大拔尖创新创业型人才引进力度, 努力在全省营造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充分汇聚并发挥才智的良好环境。三要全方位整合和充分利用社会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面向全社会招募优秀创新创业型教师, 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创业成功人士、著名企业家等社会精英担任兼职教授, 使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社会化、多元化。四要运用市场机制不断优化高校创新创业师资结构, 鼓励拔尖创新创业型人才脱颖而出。

(五) 强化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力度。

创业教育不仅应作为大学生一种能力来培养, 更应当作为高校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崇尚科学和弘扬“三创”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塑造。为此, 高校要加大投入, 在积极探索丰富多彩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学术研究的同时, 认真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已有理论, 努力创建有江苏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与理论框架, 全方位强化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力度, 从理论高度正确指导创业教育的实践。省教育厅应当强化管理和指导, 包括聘请世界级创业学专家学者来

摘要: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可以预言:一个全新的创业时代、新一轮的创业热潮正在到来,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必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本课题组对江苏高校创新创业状况的调查表明,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分薄弱, 问题甚多, 尽快实施正规的高校创业教育、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极为重要和迫切。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等院校

参考文献

[1].李想, 罗静等.江苏24万大学毕业生中只有56人自主创业[N].中国青年报, 2005, 3, 28

[2].田成平.城镇医保, 政府主保大病——劳动保障部、民政部负责人昨答中外记者问[N].扬子晚报, 2007, 3, 14

[3].张立彬.高校创业教育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 2003, 5, 15

[4].Mcrae, H. (1998) Celebration25Years in Business, Director, 51 (12)

[5].Reynold, P.D. (1999) , Executive Report,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6].徐从才.创新创业教育:高等商科教育新使命[N].光明日报, 2004, 6, 19

篇4:对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重视不够,监管不到位,地方政府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没有管理的责任主体,在农村举办幼儿园完全是主办者的一种自发行为,而这种自发行为的诱因就是受经济利益驱动。多数幼儿园开办之初只要有简陋的校舍和桌凳、有黑板和“老师”便开办了,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申请、评估、审批等过程。

二是大多数民办幼儿园负责人办园观念落后,无中长期规划,想办就办,想撤就撤,随意性较大。

三是目前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仍不合理,点多线长,大班额情况普遍存在,教育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师资整体短缺。

四是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园址是借用村委会或居民住宅,房屋陈旧,场地狭小,采光不明,虽存在安全隐患,但不便维修,只好维持现状。

五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一方面是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大多是自行招聘的,大部分是初中毕业学历,没有接受系统的师范教育和培训,她们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教材选择、班级划分等方面不按幼教规律办事,加之幼儿教师自身素质不高而导致小学化的倾向。另一方面是部分家长思想观念陈旧,在不少家长的心目中,孩子早期培养就是早上学、多识字、会算数。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下一代人的培养教育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针对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如何因势利导、规范管理、提升水平,值得我们共同探索和研究。

一、加大监管力度,逐步规范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监督检查。在监管环节上严把三关,一要严把审批关,做到先审查资质,在实地查看验收,凡新办学前班、幼儿园条件标准达不到相关规定要求的,一律不予批准。二要严把督查关,定期组织专人深入一线,展开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尤其对设施安全、饮食服务、规范收费等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要限期整改,对已开办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民办幼儿园,要加强检查评估与指导,不断提高办园标准,提高办园质量,对不合格的民办幼儿园要采取强制措施坚决予以取締。三要严把评估关,希望有关部门和幼教专家,本着对家长、幼儿和教育行政部门自身形象高度负责的精神,公平、公正的评估好每一所幼儿园。

二、努力建设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一所幼儿园,首先要有一批好的教师来吸引家长,吸引幼儿,没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就不能很好的去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首先,我们要培训现有的幼儿教师,鼓励幼儿园教师以各种形式到幼儿师范学校或县级一类幼儿园去参观学习或培训。其次,我们要鼓励和动员那些原先是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现今在小学教师岗位上的教师能够回到幼教岗位上,因为她们毕竟接受过系统的幼师教育,对各种业务比较熟悉。最后,我们要大力引进优秀的幼教人才,特别要注意引进幼师毕业的本地毕业生,鼓励她们回原籍从事幼教,这样既可以充实现有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又可以缩小师幼比例,利于农村学前教育的长期发展。

三、积极拓展教学空间,逐步更新教学设施

上级主观部门要想办法解决幼儿园的活动空间,这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教室的空间,需要宽敞明亮,采光条件好,透风性好;另一个是室外的活动空间要宽敞,活动器材要不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对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一定要消除,不能用的设备坚决给予报废,逐渐添置新的活动器材,并要注意保护和维修,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舒适。

四、提高幼师的经济待遇,稳定幼儿教师队伍

公办幼儿园和学前班的教师几乎都是小学编制,什么东西都是跟小学挂靠,民办幼儿园里的教师月工资只有三、四百元,更不要说什么医疗保险、住房公基金。所以要尽力提高幼师的经济待遇,政府在这方面对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要扶持、要有政策倾斜,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做到“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

五、注重幼儿能力培养,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

学前教育应把孩子的能力培养当作重要的教育目的来抓,要把孩子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把生活中的点滴常识融入到课堂中,经常组织一些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要寓教于乐,把教学融入游戏之中,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快乐成长。学前教育的任务就是在于开发心智,让孩子们爱上快乐,爱上学习,而不是让孩子机械地去背东西,不要让孩子从小就产生厌学情绪。任何教育都不能违背规律,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实质上就是拔苗助长。所以我们要还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杜绝学前教育的小学化。

篇5:市基层党课教育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近年来宁波市各级党组织对党课教育是重视的,无论是从领导带头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方面,还是从突出主题增强效果等方面,都做了积极努力,探索和总结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36.64%的基层党组织每个月开展一次党课教育;49.44%的基层党组织每次党课教育的时间集中在1—2小时;基层党组织领导积极带头上党课,每位领导每年上党课3次以上的占34.60%,1—2次的占59.22%;基层党组织普遍采用集中授课、专题讨论、电化教育、参观考察、知识竞赛、典型报告等形式开展党课教育。全市在党课教育中突出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主题。

通过调研,我们也了解和掌握了当前基层党课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思想认识层面看,有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观念需要引起注意。有的基层党员干部对“三会一课”的基本要求搞不清楚,有的对新形势下还需不需要党课教育产生了怀疑,更多的对新形势下怎样开展好党课教育感到办法不多。一些基层党组织把党课教育等同于工作总结和布置,甚至等同于业务学习,有的把保健讲座、演戏跳舞也作为党课教育。二是从实践操作层面看,党课教育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等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当前,部分党组织在党课教育中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层次性、创造性。一些支部书记把党课看成软指标,随意性很大,没有科学系统的计划安排。有的习惯按老办法、老经验办事,缺乏深入研究和创新。党课教育的内容与党员思想实际和需要离得很远,对党员关心的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涉及很少。三是从不同区域部门实际情况看,有一些薄弱点需要引起注意。有些农村、企业的党课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同时,如何进一步拓展层面,推进非公企业党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党课是加强党性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途径。加强党课教育是新形势下提高党对意识形态领导力、夯实党的执政思想基础的需要,是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全体党员执政素质和能力的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探索规律,改革创新,把党课教育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加强思想教育和制度引导,增强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抓好党课教育的责任感和广大党员参加党课教育的自觉性。党课是党组织定期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党员教育方式。组织好党课教育,是党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支部书记作为党课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此负有重要的责任。而对每位党员来说,参加党课接受党的教育是必须履行的义务。要加强教育培训,一方面,增强支部书记抓好党课教育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特别要使支部书记们明确,党课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开展党课教育要突出先进性、强调针对性、注重实践性、体现庄严性、坚持制度性,每年都要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做到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有活动。而且要注意党课的党味要浓,要有庄重严肃的场合和浓厚的氛围。另一方面,提高党员对党课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在加强教育、增强党性观念上下功夫,才能提高党员参加党课教育的自觉性,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

篇6: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将难以沿用原来的方法和模式。正确分析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一个经常性课题,也是海沧台商投资区广大基层党组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一、近几年来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普遍加强

从调查情况看,近几年来,海沧台商投资区各级党组织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丰富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上作了些有益的探索,对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推动投资区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一)党员发展工作逐步规范。

98年以来,海沧台商投资区共吸收新党员83名,其中35周岁以下71名,占85.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3名,占63.8,女党员20名,占24.1。为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党工委组织部专门制订下发了《海沧台商投资区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试行)》,对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发展对象的确定和审查、预备党员的吸收、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转正以及党委审批等程序作了进一步明确、详细的规定,并普遍推行四项制度:一是入党积极分子民主推荐制度。规定入党积极分子先由党小组向党支部提名推荐,凡共青团员则必须经团组织讨论推荐,党支部接到推荐后以座谈、谈话等形式征求党内外民主意见,在此基础上,召开支委会进行研究,然后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对群众评价不高,党员反映不好的不得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二是发展党员预审制度。规定由基层党组织确定为重点培养并准备列入发展计划的对象,必须经党委、投资区党工委组织部逐级进行预审。内容包括:发展对象是否符合党员条件、发展对象在群众中的满意度、发展党员材料是否齐全,以及手续、程序是否规范等。三是发展党员公示制。为防止发展党员失察失误,规定积极分子入党前都要进行公示,将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培养考察情况等在一定范围张榜公布;公示期间,党员、群众可对公示对象的个人素质、表现、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向所在党支部或上级党组织反映,以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四是党支部大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制。为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更好地发扬党内民主,让党员充分表达个人真实意愿,要求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吸收新党员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以上四项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进取意识,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扩大了民主,加强了监督;做到了把群众公认与《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既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又较好地密切了党群关系;同时还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抓培养党员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党员思想教育不断加强。

在抓党员思想教育工作中,投资区各级党组织较好地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抓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用先进理论武装党员。开展了“双学”、“两思”、“三讲”、“三个代表”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使每个党员进一步强化先进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是坚持以干部党员教育为重点带动一般党员的教育。突出抓了党员领导干部“三讲”和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以及党风廉政教育;坚持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党员队伍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以及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风气的形成;三是坚持抓好形势政治、市场经济知识和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增强党员教育工作活力。投资区机关及国有企业较好地坚持了每周一次集中学习教育制度,开展了市场经济、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以及科学技术等系列讲座,把党员思想教育与科学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及业务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党员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四是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努力为投资区开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针对投资区实际,近几年来,先后开展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海沧形象”、“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假如我是投资者”、“我为招商引资献计策”、“立足本职,为党旗增光辉”、“创先争优”、“效能建设”以及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学习等一系列活动,这些对于增强广大党员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观念,激发党员先进意识、创新意识,唱响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五是寓教于乐,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在抓党员教育过程中,各基层党组织注意运用各种生动活泼、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形式,激发党员接受教育的热情,受到了党员的欢迎。概括起来主要有:看—走出去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图片资料展、观看电化教育资料;听—举办专题学习辅导、讲座、报告会;读—开展读书、理论学习活动;讲—上党课、举办读书演讲;唱—开展歌咏、文艺晚会;写—开展征文、学习心得体会评选、交流;乐—举办摄影、书画展;议—召开讨论会;赛—开展党的知识竞赛等等。

(三)党员教育管

理机制逐步完善。

健全落实党建责任制,逐步形成了党建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为保证责任制的落实,规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双边行为,促进党员教育管理和各项党建活动规范化,投资区党工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制订下发了《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意见》,对基层党支部各项工作进行了规范;二是针对基层党务干部队伍成份新,党务知识、经验缺乏的情况,抓了多期党支部工作骨干培训,以集中授课、下发函授作业等方式系统学习党支部工作基本知识,强化职责观念;三是健全和完善党建内业资料,加强了党建信息管理自动化建设,统一了投资区基层《党建工作手册》,加强了对基层党建档案、资料管理及各种登记、统计工作的指导;四是先后下发了《党支部书记上岗培训教材》、《党支部实用文体知识大全》、《党支部工作手册》、《党支部工作疑难问题答询》等一套党建书籍资料,进一步明确党内组织生活、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内容、程序;五是建立了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定期布置、汇报党建工作,交流经验;六是加强督促,不间断地对各基层党总支、支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基层党支部骨干队伍的党建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多数单位党组织生活各项制度比较落实,能基本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月一次支委会、党小组会,每年二次以上党内民主生活会;发展党员、党内选举、收缴党费等都能严格按有关规定程序进行。在坚持“三会一课”的前提下,各基层党组织还根据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内活动,改善组织生活简单枯燥的状况,做到形式求新,内容求实,努力提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如开展机关党组织争创“六个好”、国有企业“学南纺,创‘四好’”、农村基层争创“五个好”,非公经济党组织争创“六个好”活动等等,这些对于强化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促进党员的党性锻炼,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四)党内监督进一步落实

首先,立足教育,构筑思想防线。认真贯彻中纪委关于“在全体党员中普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教育”的精神,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纪政纪条规,以胡长清、成克杰以及厦门特大走私案等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持之以恒抓好警示教育;开展“三观”问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讨论,帮助党员提高认识,加强道德修养,构筑思想防线。其次,建章立制,着力于规范党员行为。各级把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党员的廉政行为,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管理、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前几年,党工委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浪费行为若干规定》以及中纪委“30个不准”等一系列法规的基础上,针对投资区的实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先后制定出台了投资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廉政建设暂行规定》、《建设工程管理暂行规定》、《土地批租管理暂行规定》、《项目洽谈管理暂行规定》、《基建工程财务管理暂行规定》、《人事用工管理暂行规定》等六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汇编成册,下发各级领导干部人手一册。这些制度,规定了投资区党员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政行为准则,对各业务部门涉及廉政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环节,如工程招投标中的议标、标底编审、开标、评标和定标,土地批租中地价报批,项目洽谈中不便拒收礼品的处理,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拨付,项目验收和资料管理,人事用工中的干部招聘、调配和任用,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广大干部群众称之为谁也碰不得的“高压线”。各基层党组织也针对各自实际分别制定、完善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各种制度。这些具体制度的执行和实施,对于防腐堵漏,促进党员、干部队伍廉洁从政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齐抓共管,全方位地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要是建立了三个方面的责任制:一是主要领导廉政负责制。管委会的5个部、办、局和三家直属公司、海沧镇的主要领导都与纪工委签订了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廉政建设作为考核各部门各单位工作成绩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规定,投资区党员和干部职工如发生违法违纪的问题,其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问题严重的,其直接领导和所在单位不得评选先进。同时,成立了投资区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公务接待标准监督、治理乱收费、财务清查、建设项目执法监察、反腐败宣传教育等六个专项工作协调小组,加强领导和监督,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二是领导干部家属廉政责任制。管委会处以上领导干部家属都与纪工委签订了廉政责任书。规定领导干部的家属,不得怂恿或代替干部接受非亲友赠送的礼品、礼金;不得利用干部的职便对有关单位施加影响,谋取好处;发现干部有不廉的行为,应协助做好思想工作,及时规劝、制止。同时,每年都召开两次领导干部家属座谈会,征求意见,加强教育,促进责任制的落实。三是施工单位廉政责任制。针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易出现腐败问题的特点,我们规定凡参与承建管委会投资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负责人都要与纪工委签订责任书。要求施工单位不得向建设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行贿、送礼;不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宴请建设单位、质监单位的领导和其他工作人员;发现建设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不廉行为时应及时举报,并协助纪检监察部门调查核实。从而把反腐败斗争的防线设到了建筑工地上。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党员学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单

一、陈旧。一方面随着信息业的发展,党员接受党的方针、政策及有关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单一组织读文件、资料、听报告已满足不了党员的求知欲望,吸引力不强,因而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的主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改进党员学习教育的形式、方法,注入新的内容与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事处处都需要一定财力支持,这在基层党建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难以实现。二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所放松。有的基层党组织把党的生活娱乐化,热衷于组织党员外出参观,甚至变相旅游;有开展活动只限于发展党员和党员转正;有的片面强调党员的义务,从政治上、生活上、生产上关心党员较少,大事没有让党员参与讨论研究,使党员逐渐失去了光荣感和自豪感。个别支部对组织党员学习不重视,没有充分精心准备,集中学习只是读读报纸、学学文件,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流于形式。三是党员管理与人事管理脱节,管理工作的责、权、利不一致。目前党员组织关系与人事关系分离现象很普遍,因而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缺乏直接有力的管理、监督,甚至有的支部书记对一些党员几年未曾谋面。四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制度管理、约束滞后。一些党支部对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仅仅停留在倡导层面上,往往都是在支部组织生活会上提出泛泛空洞的要求,至于应如何具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会产生何不利后果等,则缺乏明确的带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规定,致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长期停留在可发挥也可不发挥的被动状态。五是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不扎实。应当说,过去几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贯彻中组部《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过程中,积极探索实践,使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的淡化,评议的内容、方式、方法没有随着形势的发展而调整、改进,年年搞评议,年年都是老一套,使这项工作在一些基层党组织渐渐流于形式、走过场,有的甚至代之以年终总结或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而没有认真落实。六是党员队伍“出口”不畅。主要是党员评价标准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一名仅有参加党的会议并交纳党费,大错不犯,表现平平的党员来说,其先锋模范作用如何评价?七是党组织关系调转渠道、手续不规范。不少党员委托他人办理组织关系手续,个别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给党内统计带来难度。特别是由于党籍档案与人事档案分离,有的预备党员已严重超过预备期了,原单位党组织仍不负责地将其转出,给接收单位党组织工作造成困难。八是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跟不上形势。有的党务干部不够安心,认为做党务工作空对空,难度大。基层党务工作者普遍年龄偏大,年轻干部感到做党务工作无职称、无技术,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特别是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主管中不愿意当党支部书记的现象不少,企业党务工作者也有被视为无关紧要的配角的问题,特别在非公有制企业,抓党建被认为是纯粹义务的一项负担,加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普遍存在“四难”(即支部难组建,活动难开展,关系难协调,作用难发挥),因此抓党建的积极性和效果都受到很大影响。

三、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思考

上一篇:征集庆祝建党90周年照片展览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售房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