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推进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

2024-04-18

对加快推进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通用8篇)

篇1:对加快推进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步伐,为我县率先构建成都西部新中心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是我县教育发展的宏观战略决策。经深入全县城乡各中小学进行调查,并在认真分析我县城乡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对我县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现状分析

(一)郫县城乡教育布局概况

全县幅员

面积432平方公里,辖14镇,261个行政村,总人口48.1万,其中农业人口38.2万。郫县现有完中4所,职中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4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农村单设初中15所、城镇小学2所,农村中心校19所,村小36所。农村中小学现有教职工3617人。在校学生小学36728人,初中17859人,普通高中8304人,职业高中3331人。

(二)目前城乡教育发展现状

自1998年接受“两基”复查验收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全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6年的发展,全县城乡基础教育已达到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各项指标在全省位居前列。一是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城乡学校基本排除C、D级危房,全县新扩校地570余亩,新建校舍20多万平方米。全县中心校以上学校基本实现“校舍楼房化、路面硬质化、环境生态化、设备现代化”,小学“五室”、中学“七室”齐全。所有中心校及以上学校达到成都市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配备执行标准。二是农村学校布局得到适度调整。采用拆、并、联等方式共调减村小30余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两所,改、扩建镇中学、中心校10余所,义务教育阶段初步形成“一镇1所初中、1所中心校、1—3所村小”的格局。三是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大。先后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级重点中学2所、市级重点中学1所,省、市级校风示范校10所。四是教师素质大幅度提高。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具有大专、本科学历和研究生比例分别达到58.5、52.3和30.2,培养了15名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五是办学水平显著提升。2003年,全县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9,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我县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两基先进县”称号,被教育部确定为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二、当前郫县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存在问题

在郫县城乡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巩固“普九”成果的标准也在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人民群众对教育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教育经费增长速度的相对缓慢,我县教育资源短缺以及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制约了我县城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步伐。主要表现为:

(一)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硬件建设进展迟缓

农村学校硬件普遍不硬。农村初中、小学同城镇中小学相比,在设施设备上存在较大差距,普遍表现在校舍面积不足,教学用房陈旧,功能用房不配套,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60以上的村小教学用房仅仅达到“排危”要求,迄今没有一所村小有水冲式厕所、图书室、实验室、电脑、钢琴等,办学条件改善步伐跟不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二)大部分城区学校班级“超载”严重

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聚集效应使外来人口逐年增加,造成了城区学校学位紧张,郫筒一小、郫县实验学校、犀浦实验学校等大多数班的学生人数都在70人以上,最多的已近90人,超过教育部颁发的每班上限45人的标准近1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村小布局调整任务艰巨

目前,全县尚有村小36所,教学班221个,在校学生1万余名,分别占全县小学班数和在校学生人数的38和26。由于村小普遍规模过小,分布极不均衡,条件简陋,生源不足,使村小办学效益低下,有限教育资源浪费较大。要完成农村小学的科学布局,压力很大。

(四)农村师资整体力量薄弱

由于生源的激增,全县每年新增教师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得不到及时的充实,青黄不接的现象较为严重。目前,我县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比例已超过50,有的学校已超过60,这部分教师大多是当年的“民转公”教师,其综合素质跟现代教育的要求之间差距明显。

上述现象的存在,体现了我县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这种现象,使我县农村中小学教育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相适应,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和“平等性”不能落到实处,若不及时扭转这一现状,必将致使我县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影响“西部新中心”的建设进程。

三、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建设西部新中心的必然要求

篇2:对加快推进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发展逐步趋向于在特定区域内、以1个或2个中心城市为核心、聚集三产高端资本、形成覆盖半径120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的都市圈。徐州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具备了上述各项物理特征。本文分析了徐州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优势,探索了加快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的路径,提出了加快徐州中心城市发展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六项对策:借助政策导向,市场驱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植主导产业,加速关联效应,提升整体经济实力;优化物流业规划布局,畅通渠道,加快徐州物流中心建设;加强经济协作,消除区域利益冲突,实现“共赢”;以中心镇建设为“节点”,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统筹城乡规划布局结构;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完善投入机制,促进健康发展。相信徐州市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以加快徐州中心城市建设,带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就会变成现实。

关键词:中心城市发展城乡一体化路径思考

徐州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东靠江苏沿海开发区,南北连接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潜在优势日益突出。所以,加快徐州中心城市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在徐州取得成功实践的历史机遇。

随着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发展逐步趋向于在特定区域内、以1个或2个中心城市为核心、聚集三产高端资本、形成覆盖半径120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的都市圈。徐州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东靠江苏沿海开发区,南北连接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潜在优势日益突出。所以,加快徐州中心城市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在徐州取得成功实践的历史机遇。

一、徐州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优势

1.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位居淮海经济区“枣庄、济宁、宿迁、宿州、淮北、商丘、连云港”7市核心。“东近黄海,西连中原,北倚鲁南山区,南屏江淮水泽”,陆路辐辏,水路畅通,自古便是军事中心,素有“南国重镇,北门锁钥”,“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盛衰”之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长三角、沿海和环渤海经济开发区的确立,尤其是“十一五”以来,京沪高铁建成,缩短了徐州融入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时间、空间距离,昔日的军事中心渐趋成为经济发展中心,都市圈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2.聚集效应日渐增长。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都市圈核心城市是该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具有较强的“极化”和“回流”效应。各种生产要素从都市圈边缘城市向核心城市聚集,逐步形成相对完备的基础设施、相对雄厚的资本构成、相对集中的消费市场等。目前,徐州市作为三大都市圈之一的核心城市,已集聚国内外各类商业企业1500家,市场消费半径超过150公里,外来消费占比达三分之

一、节假日期间高达50%以上。2009年在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排行榜中名列第二位。2010年徐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800亿元,人均超过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14.7%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已经进入大开放、大发展、快发展的新阶段,“极化”和“回流”效应日渐增长。

3.扩散带动效应无“人”能出其右。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还认为,“增长极”不仅具有“极化”和“回流”效应,而且还会产生“扩散”或“涓滴”效应,即各生产要素从核心城市沿“轴”向都市圈边缘城市“梯度”扩展。徐州处于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连南融北、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长三角、沿海和环渤海湾经济开发区的重要机翼,“扩散带动效应”无“人”能出其右。近年来,维维集团以资金、技术、品牌、管理为纽带,采取兼并、参控股、托管等方式先后在江苏兼并、控股了天祥乳品总厂、六朝松集团等16家国营和集体企业;在重庆、新疆、黑龙江、河北、山东、陕西等省、市、自治区通过合作兼并建成现代化乳品生产线60多条,成为中国生产规模最大、销售品种最多、销售网络最全的食品制造企业。

5.创新能力稳居第一。徐州是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科技教育发达,在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城市中,徐州市高等教育资源、人才总量均居第一。拥有中国矿业大学等12所普通高校,在校生10万多人;各类科研机构31所,各类科技开发机构335个,其中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4家企业技术中心。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近8万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在全国地级市中优势人才也相当突出。

二、徐州加快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的路径

1.加快淮海经济区商贸中心建设。以加强城市商业圈为主线,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商贸流通网络为方向,着力抓好一批商贸流通设施建设和集聚区建设,建成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购物最具魅力的消费高地。

2.加快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加速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互动发展,重点规划建设区域综合物流和专业生产性物流,打造国内典型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

3.加快地区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区域性金融机构、营运中心和外资金融机构加速落户徐州,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努力提升徐州金融市场对周边地区的服务水平。

4.加快知识密集型科教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徐州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加快创意产业、软件产业、工业设计研发产业、教育培训产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中国矿大——徐州大学科技园,进一步确立徐州高端知识服务高地的地位。

5.加快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引进和培育专业会展企业,整合提升会展资源,积极创办具有区域内、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常年性会展项目,打造徐州区域性会展品牌,成为区域性、常年性商务会展地。大力发展并加快提升投资咨询、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创意策划、经纪代理等商务服务业,打造区域性高端商务服务集聚中心。

三、加快徐州中心城市发展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

1.借助政策导向,市场驱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徐州中心城市功能,一是要加强政府在规划产业布局、推进市场开放和协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区域中心城市统筹布局,优化经济资源转换组织的运作环境,加快区域内各城市差异化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内外经济资源共享和存量整合。二是要通过市场调节推动资源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产品、产业互补,协调发展。

2.培植主导产业,加速关联效应,提升整体经济实力。主导产业不仅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很强的引导带动作用,而且对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具有“关联效应”。一是前向关联。主导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持续发展,必然扩大对相关设备、技术和原材料等要素的需求,从而带动为其提供这些要素的产业的迅速发展。二是后向关联。主导产业关联性强,技术领先,发展快速,能够为其后续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技术,创造更好的条件,感应后续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旁侧关联。主导产业的发展,还会引起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徐州两汉文化比较深厚,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推向世界的同时,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出更多经济社会效益。

3.优化物流业规划布局,畅通渠道,加快徐州物流中心建设。首先要充分认识徐州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物流企业小、差、散、乱。目前徐州有1000余家物流企业,90%的为小型的运输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只有10家左右。物流方式落后,流转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实力弱、布局分散、功能单一,特别是三环路沿线随处可见小型物流企业。二是物流辐射范围小、能力弱。从目前物流状况看,没有成为一些大型连锁企业与大型物流企业建设区域性配送中心的首选之地。三是物流业的区域产业联动较差。从目前徐州及周边城市现有的工业布局和构成情况来看,生产制造业集聚效应支撑物流业发展的优势远远没有发挥,物流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其次要确立建设徐州物流中心的基本途径。一是大力培育与引进重点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产业的集聚。选择一批在现代物流领域已经起步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优势企业作为“徐州市现代物流发展重点联系企业”,重点扶持“宏康物流”等生产型物流企业、香山物流等仓储型物流企业、汽配城等市场型物流企业、淮海医药等连锁型物流企业、港务集团等节点枢纽型物流企业,加强引导、扶持和服务,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发展。二是实现产业联动,构建一体化的供应链。鼓励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强化主业竞争力,将采购、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和运输配送等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徐工集团、徐矿集团、维维集团等大型工商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和资产,借鉴海尔发展现代物流模式,组建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企业集团物流业务,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物流服务。三是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多式联运,增强辐射能力。利用徐州市区位交通优势,加快解决物流路线连接问题,大力推行多式联运模式,形成货场、公路、铁路、码头、港口、机场等物流节点的无缝连接。加快发展与连云港的陆海联运业务,实现陆海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提高商品在徐州的中转与分拨速度,逐步增强徐州现代物流中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四是强力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加大物流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规划控制与管理,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增强项目承载能力,确保入驻物流项目及时开工建设;建立物流项目确认和登记备案管理制度,严格按规划控制入驻项目的质量和选址,确保规划功能的实现。

4.加强经济协作,消除区域利益冲突,实现“共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各级政府要消除生产要素流通非市场障碍,建立起发展机会互补、资源合理配置、利益“共赢”的体制机制,提高产业集聚扩散效应规模与层次,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5.以中心镇建设为“节点”,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统筹城乡规划布局结构。一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以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紧密度、集聚辐射能力强度、产业群体覆盖半径等为依据,调整建制镇行政区划,形成合理的中心镇建设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二要以中心镇为单位搭建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管理制度改革平台。三要积极推进中心镇居民社区宅基地产权化。四要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进入中心镇落户人口享有与其他城镇居民同等社会地位和经济权益。

6.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完善投入机制,促进健康发展。一是创建投入新机制,加大对农村“七通”工程和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投入,逐步形成财政、农民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二是以“镇村联动”为抓手,推进旧镇村改造,盘活存量资源,置换出新农村建设用地,城乡一体享受土地出让收益。三是创建优化发展环境新机制,通过“减债、减压、放活、放开”等措施,为村级干部带领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创建以“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发挥村级干部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参考文献:

[1]李世泰,梁传松:区域产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烟台市对接天津滨海新区专著[M]、经济科学出版 2009—7。

[2]黄雪琴: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宏观调控——以江苏为例专著[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7。

[3]何一峰:2008年和谐长三角专著[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4]朱桦:上海商贸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期刊文章[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篇3:对加快推进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

一、临潼区统筹城乡发展情况

临潼区总面积915平方公里, 辖23个街道、乡镇, 耕地面积77.5万亩, 人口70万,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 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区。近年来,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 城乡一体化建设初显成效。

第一, 坚持规划先行, 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科学规划“1366”城市空间发展布局。即围绕秦始皇陵这个中心, 构建骊山、代王、新丰三大组团, 打造临潼新区、旅游商贸开发区、新生代工业园区、新丰工业园区、秦文化旅游区、唐文化旅游区六大经济板块, 培育装备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基地、临渭经济协作区、渭河生态区、农家乐聚集区、旧城和棚户区改造六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编制了《临潼城乡总体规划》、《临潼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乡综合交通规划》、《城乡线网落地规划》等规划, 完成了全区16个街道、乡镇169个村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修编工作, 为推进城乡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 坚持项目带动, 推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城乡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农业发展上, 奶畜业已初步形成产业化格局;蔬菜业形成了一批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以石榴、火晶柿子等为重点的杂果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 临潼区成为西安市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蕃茄制种基地。在工业发展上, 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2家。其中, 产值过亿元企业16家。在旅游业发展上, 狠抓秦、唐旅游文化区建设, 着力打造“中国御温泉之都”, 积极发展以休闲为主的农家乐, 带动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2008年, 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01.03亿元, 增长15.3%;地方财政收入32694万元, 增长19.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89元, 增长20.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28元, 增长20.1%。

第三, 城乡基础建设得到加强,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城市建设方面, 临潼区坚持“一手抓旧城改造, 一手抓新区建设”, 到2008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3平方公里。在小城镇建设方面, 大力实施“千村百镇”建设工程、“1188”工程、“关中百镇”建设工程, 累计投资1.5亿元, 使小城镇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初步形成了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特色农业型、综合发展型的城镇化发展格局。新农村建设坚持从最薄弱的基础设施抓起, 2006年以来, 投资1亿多元, 完成了10个示范村和36个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全区2085个村民小组配备了保洁员, 初步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第四, 城乡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两免一补”政策, 不断加强教师转任交流和支教工作, 帮助农村提升教育质量。城乡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 城区建起了文化中心、图书馆和博物馆, 农村建成标准化文化站5个、村组文化室50个、农民体育广场58个。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192家, 其中县级医院5家、乡镇卫生院28家、村卫生室355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8年参合率已达到96.01%。农村养老保险正在逐步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实现“应保尽保”。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和职业培训工作。2008年, 培训各类人员3.5万人, 劳务输出6万人次。

第五, 加强组织领导, 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 各街道、乡镇和部门也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出台了《西安市临潼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 并将新丰街道作为试点镇, 将代王街道宋家村、秦陵街道秦陵新村作为试点村, 为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推动发展。

二、临潼区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城乡规划体系不够健全, 规划实施工作亟待加强。受资金和规划力量的限制, 在分区规划的基础上, 未能及时编制控制性详规。对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等规划的编制和执行重视程度不够。执行中存在着衔接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等问题。

第二, 城乡经济发展不够平衡,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区域内产业全而不大, 结构不尽合理、层次较低。表现在第一产业较重, 发展缓慢;第二产业薄弱, 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新兴产业较少。受区位、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 各街道、乡镇的发展很不平衡, 差距在不断拉大。特别是渭北、山区等边远地区产业基础薄弱, 劳动力转移难, 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2008年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在2000元左右, 远远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2008年城市居民与农民人均收入差距达到7661元。

第三,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仍没有一个积极有效稳定的支持政策,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费用靠农民自筹, 建设发展的投资与项目需要仍有巨大差距。许多小城镇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量很小, 支持小城镇发展的特色产业不明显, 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未形成以业兴镇、以城带业的良性局面。

第四,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公共服务较为滞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农村教育相对滞后, 职业教育相对薄弱。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匮乏, 基层群众文化、体育活动难以开展。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新合疗补助标准偏低, 看病难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第五, 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推动难度较大。受城乡户籍制度的制约, 农民工在子女上学、享受低保、医疗保险、就业、安置和事故赔偿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较大的政策差距。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 由于组织协调、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 工作协调、项目资金整合比较困难, 影响了工作推进。

三、对临潼区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着力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努力编制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注重把小城镇建设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及社区规划等各方面的规划有机配套, 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要注重把村庄规划、产业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城乡统筹规划有机衔接, 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一是要加快六大板块和六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步伐, 将工业向园区集中, 农民向板块流动, 使园区成为引进项目和建设项目的聚集地。二是要科学确定城镇布局, 加强重点镇建设, 推动产业向小城镇集聚,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是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建立和规范土地流转制度, 采取反租倒包、互换、转包、转让、租赁等方式, 合理流转土地,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三,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是要大力推进通乡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二是要继续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三是要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步伐, 满足城乡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保证农村用电安全。四是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广播电视、通讯及养老等基础设施, 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五是要以“关中百镇”建设为契机, 力争将更多的小城镇纳入省、市重点发展范围, 完善服务功能, 增强集聚力, 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

第四,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实现城乡社会服务一体化。一是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 增强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二是要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 不断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切实巩固和提高农民参合率。三是要加快推进乡村文化站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努力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逐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有关农村低保、社会救助等政策。

第五,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一是要建立更加有力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机制。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强化领导干部对统筹城乡发展内涵和意义的认识, 进一步理顺机制, 完善措施, 形成推动城乡共同发展的工作合力。二是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要建立健全支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区财政在安排年度预算时, 应列出用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的专项资金, 并要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 每年还要统筹安排一批专项资金, 重点解决城乡统筹发展中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努力抑制城乡经济社会差距扩大的趋势。三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整合城乡各种职业教育培训资源, 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四是要研究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城中村改造中所涉及的居民户籍管理试点工作, 为临潼区全面实现“一元化”户籍管理工作积累经验。对迁入小城镇的人员实行有条件准入的管理办法, 加速城镇人口、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集聚。五是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金融制度。要坚持“政府引导, 社会支持、农民参与”的原则,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合作组织, 不断提高金融机构对“三农”的贷款比重, 缓解农村贷款难的问题。激励和引导农民群众投入资金、劳动, 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摘要:文章立足于临潼区是一个农业大区的实际, 以科学发观为指导, 通过深入调研, 详细了解了临潼区目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情况, 分析了影响和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 并对如何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城乡,统筹,一体化,临潼区

参考文献

[1]、临潼区区级领导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成果汇编[Z].2009.

[2]、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4.

[3]、李玉亮.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N].莱芜报, 2008-04-11.

篇4:对加快推进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它不仅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城乡一体化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实现途径。 “《纲要》”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随着中国整体教育投入的增加和坚持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等战略举措的实施,城乡义务教育正向着均衡发展的方向迈进。但由于城乡教育差距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仍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它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顽症,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难题。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解

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该是指从城乡社会整体出发,通过整合和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使城乡教育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从制度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强调城乡师生具有相同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从空间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同一区域内不同空间位置上互动发展;从时间范围来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渐进地、不断缩小校际间差距,做到校際间均衡发展;从发展内涵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任务基础上,体现学校之间不同发展特色的多样化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样化,不是城乡教育同步化、齐步走,也不是要消灭农村教育,而是根据城乡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优化教育过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发展特色教育,打造教育品牌,提高办学效益的双向演进过程。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的意义

城乡一体化进程下统筹教育均衡发展强调从城乡关系的整体来考虑国家或区域的教育发展,把城乡教育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系统中,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普遍提高城乡人口的现代化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良性转移。我国城乡教育在整体发展上存在非均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机会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别和城乡教育的制度性落差等。要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坚持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政策,体现教育公平。

当今,以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为核心的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思潮在全球形成和传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几年,又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一切为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均衡发展已成为国家教育的基本政策和战略目标。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和“难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它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发展境界,一种新型的教育发展观,一种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它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职责问题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本应三位一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以推进其均衡发展。但是,由于社会二元结构的影响、行政区划的历史延续、应试教育陈旧观念的干扰,加上三者上下协调沟通渠道的不畅,造成在规划、分配和督查等方面出现了职责不够到位,效果不佳的问题。比如,由于统筹规划不全面,以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并未缩小;又如,由于经费分配的结构没有得到必要的调整,以致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未得到应有的改善。再如,由于督查监控制度的不健全,评估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以致对已经出现的问题,缺乏应有的调控力度。这些职责不够到位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带来了负面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失衡。

(二)财政和经费问题

城乡教育经费差距十分明显。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长期处于较低水准,近年来这种状况虽有所发改变但在教育投入中的比例仍然偏低。教育投入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很不均衡、合理。农村基础教育没有得到合理的应有的经费投人,就难以与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经费分配失衡是导致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学校问题

调研发现,由于受旧的经济体制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在教育发展上存在重速度、重数量、重外延,而轻效益、轻质量、轻内涵的倾向,造成学校偏多、规模偏小、班级生源不足,导致学校布局不合理,规模效用差,进而给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

由于城乡差距拉大、学校布局不合理、自然环境的限制、经费投入的不平衡,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地拉大。好的学校不仅有图书馆、实验室,还有配套齐全的体育馆、塑胶跑道,差的乡村学校连象样操场都没有。其结果必然是出现办学条件不均衡的现象。

(四)师资问题

调查显示,师资问题突出表现为数量不足、素质偏低、流失严重、配置不合理等方面。专任教师缺编、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老化等普遍存在。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表现在城乡结构上是县城多,乡村少;在学段结构上是小学多,中学少;在学科结构上是传统学科多,新型学科少;在学历结构上是中专、高中学历者多,大专、本科学历者少;在年龄结构上是老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偏少。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和生活条件差,导致农村教师不安心执教,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严重。一些教育部门各配置主体按分级管理的权限,依据自己事权范围和职责范围大小,制定土政策,调整素质相对优秀的教师优先满足城市和集镇学校,然后再满足边远农村学校。造成师资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突出,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教育质量问题

主要表现为普九率出现下滑。一些农村,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有的还没有完成普九的基本目标,而有的完成了这一目标的,却又出现了普九率下滑的现象;学生辍学严重。一些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滞后,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不相适应。从培养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反映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偏低的问题。

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职能

义务教育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极大的外部性,在公共财政框架内为民众提供普遍的公共教育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分级办学体制,造就了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农民办的格局,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职责虚置是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逐步完善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制度安排,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形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不断增加财政对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在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和分配模式,继续增加农村教育在教育资源总量中的份额,以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在长期内能够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此外,为确保政府公共教育服务职能落到实处,必须改革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把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并逐步增加其在考核中的权重。

(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健康流动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除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还要不断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有序流动,即把城乡教育置于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中,统筹规划,实现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以提高城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为此,国家还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城市教育支持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实现以城带乡,改变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单边流动的现状,推进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共同发展、均衡发展。具体而言,在义务教育管理上,通过现代教育网络、远程教育,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交流;在教师管理上,制定一系列措施推进教师在城乡问的合理良性流动,平衡城乡之间的教学力量,使骨干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三)坚持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

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是一种现实,城乡义务教育也处在一个不平衡的起点。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标和结果,必须通过非均衡发展的手段来补救。现阶段,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重要的环节是通过政策倾斜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的弱势地位。为此,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努力实现教育经费的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战略举措,通过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及相关的政策调整,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入学机会和办学水平的均等,最终实现教育质量和教育结果的均等。

(四)建立经费投入主体责任体制

按照《教育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制度,其教育经费投入也以县为主。这一制度虽然实现了区域内人、财、物的统一调配,但由于某些县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县级政府无法按照国家要求完成经费投入任务。即使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即义务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赖省级政府统筹,但由于其他条件的制约,县区级以上公共财政很难真正眷顾到广大农村地区。因此,必须对各级政府教育投入责任作明确规定,鼓励经济薄弱地区政府的间接投入行为和相对优惠措施。要提高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层次。以省为单位的经费筹集模式解决了薄弱县的投入能力,但是“以县为主”的管理却缩小了经费使用的辐射面。因此不管从责任与义务对等原则出发,还是从区域教育经费公平投入现实出发,都有必要把教育经费管理主体提高到地级市。

(五)建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和考核制度

建立科学的教育考核制度、转变官员政绩观念,对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表现,也是我国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项目之一。在传统考核实践中,各地往往通过建立外在的可以量化的指标对相关成员进行自上而下的量化考核,考核途径比较单一,考核主体精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转变传统考核方式的基础上,把“人民满意程度”作为考核目标之一,以城乡教育的整体发展、相互融合以及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整合为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不仅具有合理性,也具有可行性。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以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要求相适应,以教育机会公平为基本出发点,以办学设施和师资的基本均衡配置为必要条件,以在城乡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环节,以全面提高城乡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学生自主、多样、健康的整体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城乡义务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新民.略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社会不平等[J].高教探索,1999,(2).

[2]窦艳芬等.借鉴国外经验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1, (1).

[3]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J].教育研究, 2002, (2) .

[4]袁振国:建立教育发展均衡系数切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J] .人民教育,2003, (6).

[5]郭彩琴, 顾志平.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困境与应对措施[J]. 人民教育,2010, (20).

作者简介:蔡季愚,(1961-),男,河南郑州人,汉族;中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及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

篇5:对加快推进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XX县广播电视业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为改革开放稳定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建设文化强县、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加快发展县广播电视业的调查与思考。

一、广播电视业发展现状

1、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我县50个乡镇均建起广播电视站,村村通广播电视。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0万户,电视入户率达34.5%,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2%。光纤电视工程已架设光纤传输网260多杆公里,联网38个乡镇,发展光纤电视用户4.5万户;开通了互动点歌、图文信息、海外加扰电视在内的36个电视频道;率先在全省市县中启用计算机可寻址用户收费管理系统。

2、行业管理逐步规范。2000年8月,我县按照“行政手段整合、市场机制运行、企业方式管理”原则,对广播电视系统进行重大改革和调整。改过去的“县乡共管、以乡为主”为“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组建了县广电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将乡镇广播电视站划入网络公司,成立片区分公司。公司组建,意味着全县城乡广电网络的有效整合,具备了做强做大广电产业的先决条件。

3、新闻宣传导向有力。我县广播电视台开设的《XX新闻》、《经济百业窗》、《记者视线》等专题、专栏节目,立足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务,高扬时代主旋律,确保了政治“喉舌”功能的充分发挥。该台采制的《大山有个菌种王》、《不寻常的记事本》、《今日高云山》、《高云山的的儿子》等广播电视节目(稿)先后荣获国家级奖;协助省电视台拍摄的《深山船家》获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2005年有7件广播电视作品获市政府一等奖,3件作品获省政府奖。其中《目击》、《患难情深》两件电视作品获省政府一等奖,在全省开创了自1980年来一个县级台同时获得省政府两个电视一等奖的新纪录。

二、广播电视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改革亟待突破。在2001年机构改革中,我县对乡镇广播电视站采取“乡镇与县级主管部门双重管理的,应尽量以乡镇管理为主”原则,将其合并到乡镇文化广播服务中心,造成“谁都管、谁又都管不到”的局面。各乡镇贯彻执行上级政策对广电部门不愿上划,县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却要完全执行行业改革精神,致使目前乡镇广电体制改革处于举步难艰的两难境地。

2、网络发展不平衡。一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兴建的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由于当时缺乏资金、技术等,网络质量不高,加之有线电视技术更新换代快,各乡镇因资金缺乏无力对其进行技术改造,致使乡镇网络质量提高进程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二是2001年实施广播电视光纤联网工程来,目前仅联网38个乡镇。

3、产业经营理念不强。我县广播电视业这几年发展较快,收入(主要以广告为主)也在增加。生存压力可能不大,但发展压力巨大,尤其是发展资金十分匮乏,调查报告《对加快发展县广播电视业的调查与思考》。然而将广播电视业作为产业发展的理念不强,没有很好地看到这一产业能创造利润,贡献税收,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倘若广告业一旦受到冲击,在目前收入模式较单一的情况下,潜在的危机将转化为现实的崩溃。

4、节目总体质量不高。我县广播电视台自办节目专用频道因时间多、容量大,栏目堆砌、节目拼凑现象时有发生。一是节目制作带有盲目性。节目做得平平淡淡,一般性报道多,深度报道少;许多节目播出一、二次后就入库,利用率低。二是栏目缺乏个性。栏目形象、节目定位以及主持人风格等千篇一律,没有就栏目、节目、主持人本身形成特色。

三、发展壮大广播电视业的对策措施

1、规范县乡行业管理体制。为重新整合和有效配置原有资产和资源,实现全县广播电视系统“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对乡镇广电分公司可以采取“成熟一个、收回一个”的办法,即光纤联到哪个乡镇便将乡镇广电分公司收归县广电网络公司统一管理。对收回的分公司严格按公司化运作,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有债务由县广电网络公司拟出还债计划,督促各乡镇广电分公司逐步偿还。

2、牢固树立经营广电资源的理念。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正确对待广播电视业的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在强化“喉舌”功能、确保社会效益优先原则的同时,着力把广播电视业作为一大产业来办。二要加快光纤网络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全县光纤电视网络一体化传输,与国家、省、市广电网络顺利对接。广播电视要走产业化之路,实现基本业务向增值业务快速更替,光纤电视网络的形成是基础。三要办好一批喜闻乐见的精品栏目,借助栏目的高收视率带动广告收入的增长。

3、完善内部科学管理机制。一要建立人才竞争激励机制。通过竞争、选择、调整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用事业、成就激励人才,用感情、待遇留住人才,用胆识、魄力雇用人才,用环境、前景吸引人才,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二要改革收入分配机制。收入分配要与创收、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挂钩,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予以表彰和重奖。三要强化成本核算。转变“投入靠政府、花钱找财政”的观念,千方百计降低人力、设备器材、后勤管理的消耗成本,把成本核算单元落实到部门、岗位、栏目和个人,提高各项管理工作水平。

篇6:对加快推进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12-6 8:27:12 发布人:yujklj68kfg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今天,我们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了这次规模较大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研讨会,集思广益,汇聚民智,不仅体现了区委重大决策的民主化,也充分反映了区委对重大决策的科学态度。按照本次研讨会的要求,根据研讨的主题,下面,就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理念。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实行城乡统筹发展,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的重点之一,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如果没有农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我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些方面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现在,区上把加快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全区今后一个时期内总的奋斗目标,不仅完全必要,而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首先,现阶段全区平均3800多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多元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良好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打下了初步基础;其次,全区15万多城市人口占到了全区总人口的41.7%,人口城市化率在全省也比较高,众多的城市人口,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第三,已经形成的农村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及改制和新发展的非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积蓄了后劲;第四,比较优越的区位优势,比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六个建制镇以及中北部乡的小城镇基础建设,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创造了条件;第五,比较多的银行存款余额,周围的航天城、钢城、油城、核工业城和敦煌旅游城,为推动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因此,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总揽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有利于保持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好局面,有利于全区全面小康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科学发展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如何快速发展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是要解决在现有基础上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就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区上提出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今后全区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这是形势赋予各级干部的重任。每个领导干部,不仅要要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且应从理论上、认识上搞清楚一些问题,为指导实践打好基础。一是必须清楚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统筹就是要逐步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为了兼顾,为了整合,为了协调,为了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二是必须清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其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有效的保障措施,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目标。三是必须清楚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是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二者都是对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新鲜经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科学发展观将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深入研讨,准确定位,积极探索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如何统筹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是定位要准、要有新的发展观念、好的发展思路和适合我区实际的发展路子。综合分析国策国情和我区的现状,回顾反思我区近几年城乡重大工程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要以科学规划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充分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把肃州建设成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强区。具体应该牢固树立六种观念,探索走好六条路子。

1、树立发展县域经济的观念,走城乡统一规划同步推进的路子。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区来说,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有重大突破,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和农村在管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服务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虽然没有截然分开,但其联系也还不够十分紧密,缺乏比较科学和完整的统筹全区城乡发展的统一规划。因此,要真正实现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必须以县域经济的理念做先导,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同步规划、同步统筹、同步整合、同步提升,对全区范围内的各种资源进行大整合,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尤其是在制定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之间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三农”创造平等发展的机会等方面,要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限区域、无限发展”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路子。

2、树立依靠工业强区的观念,走以农村工业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是基础,经济不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就是一句空话。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富裕农民、转移农民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农村的工业化。这一点,在我区也有充分的验证,具体表现在,城郊乡镇的农民及乡镇政府附近的农民通过产品批发经营,远处的农民通过上矿山和进入乡镇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建筑企业,都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收入,建筑行业、脱水菜加工企业大量使用的外地农民工也都挣到了不少钱。同时,由于近年来全区农村重点产业的发展,奶牛、肉牛、肉羊、肉鸡、蔬菜、啤酒花、牧草种植等都已有一定规模,对这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既发展了农村工业,又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既促进了这些骨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也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可以说,我区现在如果没有好为尔、好牛、祁雪、雄鹏等这样一批乳制品龙头加工企业,就不能消除农民饲养奶牛的后顾之忧,也不会有近两年来全区奶牛养殖的快速发展;没有大业草业、草原兴发等这样一些草产品加工企业和畜禽加工企业的建成投产,全区牧草种植面积、肉牛肉羊肉鸡的养殖增加速度就不可能这么快;没有全区30多家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脱水菜、啤酒花加工企业,全区洋葱、辣椒、豆角、啤酒花及其它可加工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就不可能常增不减等等。这些有目共睹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应该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以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并通过产业在城乡的互动,进一步打破城乡界限,缩小城乡差距,进而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3、树立聚集资源发展的观念,走以农村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市场化运作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进一步感觉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城乡壁垒和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是造成城镇化滞后和城乡差别扩大的根本原因,也是“三农”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大发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号召,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都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保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持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众所周知,推进农村城市化,不仅能使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聚集,也能使外来人口安居乐业,这一点,清水、西洞、西峰、泉湖等乡镇的实践经验就是比较好的例证。因此,在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应该把农村城镇化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进行重点研究和论证;要以新、老城区为中心,确定一批优先发展的中心镇,或在城郊的乡镇试验建设中心村,从而构建起城区、中心镇和中心村三个平台,以集聚农村的各种要素,来加快城市化进程,并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把农民转变成居民,把农村转变为社区,在缩小经济、社会服务差别的同时,实现生产、管理方式上的根本性变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上的重大突破。

4、树立城乡协调才能快发展的观念,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一体化发展的路子。近年来,我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柱产业和骨干龙头企业培育、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建设及新城区开发等方面,都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好的作法,应该进行认真的总结,以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予以参考。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借鉴省内外一些地方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好思路、好措施,从而找准推进我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打开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城市和城市现有企业,如何发挥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工业、商业服务业比较集中,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口密度大,信息交流快,消费水平较高等优势,在企业反哺支持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延伸、农民消费和发展观念的转变等方面发挥好带动辐射作用。农业、农村、农民如何依托城市和小城镇,用市场经济的观念为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搞好服务,尤其是针对城市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商业、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在农产品的种植、畜禽产品的养殖、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和品位的提升、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培训输送等方面做强做大,满足工业生产和城市消费需求,使城乡资源实现合理有效的流动、整合和配置,形成城市的扩大繁荣和综合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参与;农村的富强、农民的富裕离不开城市和城镇的带动,真正使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居民和农民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兴共荣的有机整体,用城乡的协调一致,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5、树立环保优先的观念,走生态环保型推进的路子。近年来,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绿化美化工作有明显成效。工业废水、废气、烟尘、粉尘、噪音污染得到了较好的治理;城区花园式住宅小区、公园、广场、道路的公共绿地面积显著增加,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6平方米;农村植被保护、造林绿化、退耕还林还草、庭院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林木覆盖率近6%。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为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条件。但是,我区毕竟处在干旱少雨地区,加之周围沙漠戈壁的影响,自然生态的大环境仍然比较差,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程度还比较严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这又对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在加快全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项目建设与污染治理、土地开发与生态保护、城市城镇建设与绿化美化、人居环境与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治理与资金投入等方面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解决的好,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就会促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果解决的不好,就可能与自然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结合,形成更为恶性的循环。因此,要树立环保优先的意识,把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依法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尽量消除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篇7:对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的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正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创新课题。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实施“固本强基”战略的工作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党建基本理论告诉我们:党的组织路线、自身建设、活动方式,总是要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展开,这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客观规律。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正是紧紧围绕新时期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并开展的。

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的战斗堡垒,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环节。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看,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等.更有利于改进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更加注重谋划党的建设城乡“一盘棋”,部署党的建设城乡“两手抓”,推进党的建设城乡“共发展”,这也更有利于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率;同时,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讲更能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也更加有利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贴近更多基层党员,贴近广大人民群众,体现党员队伍的整体先进性。

二、…………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的成效

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社区化已初步显现,城乡相互融合、渗透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同时,…………旅游业、工业产值已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压倒性绝大多数,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已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开展城乡党建一体化工作的基础和条件已基本成熟。基于此,我们着眼于扩大党的覆盖面、增强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和党在全社会的凝聚力,坚持以城带乡,构建城乡党建工作,初步形成了“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的区域大党建新格局,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构建以城乡联合、结对互动为主的共建共创模式,搭建城乡党组织互通平台。通过城乡联姻,横向建立党组织。以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共同富裕为目标,彻底突破行业界限和行政区域界限,实行“村居联建、企居联建”等基层党组织联建新模式,在生产经营统一协调、统一服务,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农村向社区、城镇逐步过渡。二是产业聚合,以实现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建立党组织。根据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行业、产业的特点,按照有利于党员活动、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建立党组织和以产业化经营为主建立党组织,加大党组织在产业链条上的工作力度,建立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支部+产业大户等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党组织建设模式,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构建以下派挂职,大学生村官为主的基层干部选任模式,促进城乡干部、人才交流。拓宽视野,树立开放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选准干部、配好班子、建强组织、用活人才,着力打造城乡统筹发展能力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使开放的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成为一项“凝聚力工程”,为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创造出最大效益。并认真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吸引大学生村干部到村任职,在宣传政策、引领文明、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构建以党员服务中心、党员驿站为主的服务体系,城乡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拓展。一是建立“关怀党员的平台、服务群众的窗口”,在社区和农村依托党员活动室、文化室等现有的办公用房资源,挂牌设立党员服务中心,服务周边党组织和党员,初步形成了党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文明共建、党建共创的工作新格局。

三、今后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的建议

(一)创新组织设置,共建组织体系。积极适应城乡新兴党建领域的特点,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构筑新兴领域党组织体系。一是实施“联建”模式。按照资源共享、以强带弱的原则,联合建立党组织,继续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村与机关联建”,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同创共建。二是实施“产业”模式。在农村,积极适应农牧业产业化生产的要求,根据农牧业产业布局和党员从业结构,依托畜禽、水果、蔬菜等优势产业,探索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在城镇,根据生产要素配置和产品流通环节的变化,依托临港产业园等产业载体,探索建立“产业党组织”,使党组织活动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切实发挥产业型党组织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实施“流动”模式。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和建筑、商贸、餐饮等行业,以“单建”、“联建”、“挂建”等形式设置流动党组织,探索异地商会与流动党组织一体组建的方式,建立流动党员服务平台。四是实施“社区”模式。强化社区党总支(支部)下属党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在行业协会、交易市场、工程项目等载体上,将党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各个角落,实现党的工作在城镇基层的全覆盖。

(二)优化资源配置,共享组织资源。积极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整合优化组织、人才、党建三大资源,实现城乡共用共享,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一是优化组织资源。以“城镇带农村、城乡共建”为核心,利用城镇党组织的活动阵地、党建信息、制度管理等资源优势,建立定点联系帮扶农村 薄弱党组织制度。通过开展考察学习、组织教育培训、互派党员挂职、吸纳劳动用工等办法,着力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整体较薄弱的问题。二是优化人才资源。着眼于推动城乡人才资源一体化开发,探索建立城乡人才互培互流机制,打破制约人才流动的区域、行业、身份等限制,消除城乡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整合劳务就业培训资源,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促进农村 劳动力转移。科学制定农村 实用人才培养规划,大规模开展农业现代信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一大批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引导和鼓励城区人才到农村 创业,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锻炼,进一步吸引优秀外出务工人才回乡创业,促进各类优秀人才向农村 合理流动。三是优化党建资源。按照城乡党建“一盘棋”的要求,充分挖掘城乡党组织的优势资源和潜力,围绕发展主线,加强交流合作。通过组织城镇党组织把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新形势下抓党的工作的措施和办法,传递给农村 的党组织和党员,为新农村新 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以农村 党员吃苦耐劳精神和奋力拼搏的作风,影响和带动城镇党员,促进城乡之间党建工作资源互补。

(三)实施城乡联动,共管基层党员。按照创新党组织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构建城乡党员动态管理体系的要求,探索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城乡党员发展体制。赋予城镇党组织教育培养和发展进城务工经商党员的职责,积极探索城镇党组织和农村党组织结对培养、异地委托培养、与流入地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共同做好在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二是建立城乡党员教育体制。着眼于推进党员教育的城乡互动,积极整合党员教育资源,探索跨区域、跨行业开展党员教育的有效形式。要根据“联建”的需要和党员的需求,围绕大家关心的问题来设计教育活动和组织生活,并针对党员年龄、身份、文化程度作不同的安排。在教育方式上,采取定期组织学习,邀请不同类型的党员讲党课、作经验交流,加强相互学习交流与联系沟通。三是建立城乡党员管理体制。按照“属地为主,原籍为辅,共同负责”的原则,将流动党员管理纳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建立党员管理数据库,简化党组织关系接转程序,组织流动党员就近参加党组织活动。四是建立城乡党员服务体制。推进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对农民工党员提供就业培训、务工信息、子女上学、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保障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建立流出地党组织帮助外出党员家庭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实际困难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后顾之忧。

篇8:对加快推进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职教,助推,户改

2009年底,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珠海技工学校时指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充分阐明了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有效就业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是适应经济结构转变、促进充分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因此, 重庆市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 人力资源素质不适应产业发展的矛盾将日益凸显,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对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的“314”总体部署, 助推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破解国家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 提高重庆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民族团结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1 重庆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2010年底, 重庆市学历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218所, 在校生55万人, 高职院校29所, 在校生18万人。“十一五”期间, 全市职业学校已输送技能型人才近百万人, 对75万余名农村新增劳动力进行了培训就业, 开展了移民职业技能培训50余万人次。重庆未来10年可能新增4万亿元产值, 可新增就业岗位600余万个, 近5年中专生毕业后半年内就业率达95%。2010年全国有2.4亿农民工, 6000万留守儿童, 重庆在外地农民工430万人, 新增农民工岗位需求55万, 职校发展潜力巨大。

2 职业教育与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2.1 户籍制度改革与职业教育发展缺乏统筹协调

一是对户籍制度改革重要性、政策、办法等的宣传及认识不够, 有碍“转移”工作的持速推进。二是存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完善及配套资金压力。三是缺乏户籍制度改革与职业教育发展统筹配套规划。

2.2 渝东南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一是受不良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严重, 社会存在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误区, 造成职业教育生源不够、素质偏低的现象。二是因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 导致实验实习基地缺乏, 专业师资量少质弱, 办学质量不高, 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差。三是职业教育缺乏城乡统筹发展思路, 缺乏主城一类重点职校帮扶农村职校的引导, 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对人才需求衔接不够, 职业教育未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活力。四是渝东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亟需高层次人才缺口大与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突出。

2.3 农村职教发展不能适应户籍改革需要

一是因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重视不够、欠账较大、改革管理滞后等, 导致农村学校发展缓慢、招生困难。二是经费及师资投入不足, 办学条件差, 特别是“两翼”地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教学设备、辅助用房、图书、计算机、试验实习基地等指标与全国同类学校相比, 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教育质量不高, 服务能力不强, 导致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不强, 教育发展滞后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四是农村职教布局规划滞后, 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缺乏结合户籍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对职教发展的前瞻性全局规划。

3 对职业教育与户籍制度改革协调发展的建议

3.1 突出职教发展地位,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技术工人教育。针对重庆不少地区、企业出现“技工荒、民工荒”的实际,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争取职业技术教育相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二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符合产业发展需求。针对重庆工业化、城镇化提速, 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实际, 从教育体制上理顺中职、高职与技术本科教育的衔接关系, 解决好职教结构与人才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 处理好发展、提高与普及的关系, 为建设西部经济高地提供人才支持。三是突出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的权威性、学术性建设, 确立职教理论的学术地位, 强化职教的社会性地位, 为大众化、平民化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3.2 创新职校发展规划和机制, 提高职教市场竞争力

一是把职校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整合城市公共资源将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设施, 既服务市民, 又服务职校。职校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社区发展内涵、文化繁荣空间、群体消费市场和招商引资环境, 形成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 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整合城市与职校资源。通过发展职业教育, 走扩大城市容量、改善城市人口结构的城市化道路。通过职校对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 推进城市人口结构不断优化, 有效提高人口素质, 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助推城市协调发展。通过规划建设职教基地, 着力解决职校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实训不便等突出问题。三是加强对职教的政策扶持。对投资职业教育、民办职教的个人及企业, 学校建设及用地实行税费优惠, 并为其搭建行政服务、对外宣传、合作交流、基础设施、招生就业、教学改革、投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和优惠政策扶持。

3.3 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 促进全市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提高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认识。明确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发展问题, 发展的核心是教育及就业问题,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的定向专门教育, 因此, 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是关系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事。二是建立和完善民族职业教育投入长效机制。针对民族职业教育基础差、欠账大的实际, 各级政府应随着逐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加大对民族职业教育的“超常规”经费投入, 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三是拓宽民族地区亟需人才培训渠道。科学制定中专、职高、技校“集团式”发展规划, 应用网络、电视、电影、广播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人才培训, 拓宽就业年龄空间, 满足经济对人才及用工需求, 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创新民族职业教育考核机制。建立主城一类重点职校对民族地区职校结对帮扶捆绑发展机制, 为民族职校提供师资培训、优化管理、专业设置、基地建设、就业指导等。把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纳入政府及主管部门年度综合考核内容, 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把职校教育作为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

3.4 创新农村职教发展机制, 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改革和完善农村职教体系。整合中专、职校、函大、农广校和民办校资源, 扩大农村职业教育群体, 积极探索高中加高职的教育模式, 发展农村社区学院, 开展灵活多样的专业技术培训, 使农民一看就懂, 一学就会, 学了能用, 用能致富。二是突出农村职教实用性和技能性特征。把教育重点转移到培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亟需全面发展各级各类人才上来。以升学无望的初高中毕业生为对象, 开设种养、加工、商贸等区域特色与当地农业生产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 突出实用性和技能性, 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聘任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人才交流, 从工厂和企业中聘请合适的技术、管理和科研人员在校任兼职教师等满足职教需求。

3.5 创新职教市场机制, 拓宽教育发展空间

一是加强管理体制创新, 推进城乡职教统筹发展。建立以市教委和区县 (自治县) 政府共建共管职业院校的体制, 整合人力社保、农业部门组织的技能鉴定、人才交流、农村劳动力培训职能, 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统筹。二是创新发展思路, 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及集团化的办学发展思路。通过成立职教基地、职教研究会等跨校组织, 增强院校间的联系与合作。建设职教师资流动站, 推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有序流动, 打造职教基地品牌, 推进职教向规模化发展。三是推进职教投资主体多元化、层次多样化、专业设置特色化发展。职教基地建设按照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学模式。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校企结合等方式, 建立应用技术本科、高职、中职、农技推广等多层次培训体系, 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公报

[2]中国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3]重庆市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4]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3号)

[5]中共中央关于重庆市成为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决定

[6]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建立内陆保税港区的决定

[7]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代表大会报告》

[8]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渝府发〔2009〕78号)

[9]重庆市城乡教育及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上一篇:小学雷锋月活动方案下一篇:春的微笑_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