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优秀教学设计

2024-05-05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学设计(共9篇)

篇1:爬山虎的脚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优秀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作者所描写的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及它们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在上了这节课之后,又详细地观看了自己的视频,感觉存在许多不足,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都在意料之外。

一、努力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他们学会一些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我请小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评价,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和小伙伴共同学习,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的.时间,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二、以读为本,让书声回归课堂阅读教学就要以读文本,要让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这篇课文语言准确,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去读去思考和感悟。在理解叶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后,配乐和画美读,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渗透爬山虎脚的攀登精神后,让学生再读,学生就会感受文字富于生命气息,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在画爬山虎的脚的时候,不少同学一直找不准脚的位置,我也是让学生反复读相关的段落,找关键词,用心去读书。

篇2:爬山虎的脚优秀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文章,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课文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课文的重点部分是3至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通过读文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本文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二、学情分析

在我们农村生长的植物比较多,爬山虎也比较多见。学习了这片课文能有助于学生对爬山虎有更全面的认识,而且学习作者观察植物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观察更多身边植物(如:小麦,玉米,辣椒,蒜等)的观察。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对农村学生能提高他们更多观察植物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义。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4、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5、背诵、抄写作者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并仿照课文写一篇介绍植物的文章。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3.学习作者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有顺序、具体地写好一段话。

通过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这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媒体资源、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学方法:研读、讲读法

学法指导:自主研读、集体交流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叶圣陶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谁能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爬山虎的脚?

二、自主研读:

1、师述:叶圣陶先生用5个自然段描写了爬山虎,你对爬山虎的那一个方面最感兴趣?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地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哪些感悟和收获?

2、学生分组研读,师分组巡视指导。

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1、师质疑:读了爬山虎叶子的这一段,你有什么收获?

2、组织交流:(点拨导读)

⑴、师:在第二自然段中,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你能通过读来体会吗?(朝下、均匀、漾起波纹)

⑵、师:观察叶子,叶圣陶爷爷还观察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嫩红――嫩绿――绿的新鲜)

⑶、听录音:再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交流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1、导入:爬山虎的叶子如此美丽,那么它靠什么巴在墙上呢?(脚)本课那几个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3――5节)

2、师质疑:关于爬山虎的脚,你想知道些什么?

3、先来解决爬山虎的脚长在那儿的问题。

⑴、读第三自然段帮你能用一句话告诉同学们,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⑵、同桌相互说一说、画一画:爬山虎的脚

⑶、播放媒体资源:爬山虎的叶子和茎的图画,学生观察画图说。

4、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

⑴、自读课题,画出有关的句子。

⑵、通过媒体资源中的课件,展示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和颜色的段落,学生再读体会。

⑶、品味比喻句:“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质疑: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的细丝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不能用其他的事物来比喻细丝呢?)

三)、交流话题(三)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1、自学第四自然段,学懂了汇报(可以读、可以说、可以表演),画出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

2、学生汇报:

⑴、找出与爬有关的词句。

⑵、用自己的话把爬山虎的爬墙的过程按顺序说一说。

⑶、播放媒体资源,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动画。

(4)、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交流话题(四),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

⑴、指读第5节,边读边画出脚的不同变化。

⑵、对比交流:触着墙的;没触着墙的。

⑶、小结:爬山虎真了不起,为了生存,它在不断地改变自己,使自己牢牢地巴在墙上,而这一过程不是一两天可以发现的,可见作者是经过了认真而又持续不断的观察才看清楚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可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呢?

2、你从作者的观察中受到哪些启发?(仔细观察――连续观察)

篇3:《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通过文字了解作者观察到的爬山虎的样子和如何爬的, 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生动。

2.抓住“一脚一脚往上爬”这个学生疑惑处, 仔细观察后, 比较准确地表达观察所得。

3.感受作者长期细心的观察方法, 激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 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爬山虎的脚爬墙的动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聚焦观察习惯

今天, 我们就向一位语言大师——叶圣陶老爷爷学习一种本领, 学习如何观察的本领。叶老先生说他的写作秘诀之一就是:观察。我们看看叶老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到底观察了什么?

二、走进课文, 整体感知文本

1.通过指名读、齐读等形式朗读课文, 大致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明确文章的第一段主要写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段主要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段主要讲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第四段写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最后一段写爬山虎的变化。

2.教师总结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揣摩词语, 体悟作者语言之精妙

(一) 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 感受细致观察

1.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 (3~5自然段)

2.叶老观察到这脚长在哪里?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教师边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板画爬山虎脚的位置。

3.重点抓住“反面”体会叶老语言的精准与生动,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反面”的味道。

4.除了脚的位置, 叶圣陶爷爷还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脚的特点?叶老从位置、形状、颜色三个方面清清楚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的样子。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 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 争取背下来。

5.叶老是怎样观察到脚的位置的呢?引导学生学习叶老仔细观察的习惯。

(二) 了解爬山虎之“爬”, 感受细致准确, 用词精准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找出写爬山虎怎样爬的关键词语。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找到的动词, 学生边回答, 教师边出示课件。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手指当爬山虎的脚, 一边读句子, 一边做动作, 说明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着重理解“触”的意思,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师生合作读文, 边做动作, 边体会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向上爬的。

5.播放视频资料, 直观演示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经过。

6.重点体会“一脚一脚”的含义, 与“一步一步”进行比较, 体会叶老用词的精准。

7.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叶老仔细观察的习惯。

(三) 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哪些词语中可以发现叶老一直在观察, 且时间很长呢?

2.这一段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3.引导学生学习叶老不但仔细观察, 而且长期观察的习惯。

四、写字指导

1. 出示含有本课生字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语段。

2. 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重点指导:“虎”“茎”“柄”“逐”的写法。

3. 学生进行仿写。

五、反观前文, 质疑文本构架

1. 叶圣陶爷爷用了三个自然段具体生动地描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脚是怎么爬墙的以及脚的变化过程, 可是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并没有写爬山虎的脚, 和课题无关, 我觉得叶圣陶爷爷写这两段多此一举, 你们认为呢? (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篇4:《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爬山虎图片,爬山虎的资料。师:借助课件中爬山虎图片介绍爬山虎这种植物。2、师:通过老师同学们的介绍以及观赏图片,我们知道爬山虎是喜攀缘在墙壁或巖石上面的一种植物。要想知道爬山虎为什么有这样的功能我们去请教叶圣陶先生。搬书课题《爬山虎的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请教老师同学或字词典。2、指名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课文讲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爬山虎叶子的样子,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3、读思结合,直奔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一)(1)学生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段落。并试着画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的句子以及词语。(2)指名朗读描写爬山虎脚的段落。(3)指名回答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的句子和词语。思考从作者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爬山虎脚生长的位置“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于叶柄相连之处,从叶柄的反面伸出”描写的很具体。对爬山虎脚的形状“像蜗牛的触角”比喻的很逼真。作者对事物观察十分仔细认真。体会到作者的语言多么准确生动形象啊!)(4)动手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同桌欣赏并评价画的像不像课文中描写的那样。(二)、(1)同桌互读爬山虎向上爬的段落,并画出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2)指名回答并配合动作演示爬山虎往上爬的情形。(3)师:展示爬山虎紧贴着墙往上爬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4)师生共评,教师板书。细丝的头(变成)小圆片(巴住)墙(变)弯曲(拉)嫩茎(紧贴)墙(爬)上去。(5)师:从作者的描写中你们又理解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理解了爬山虎的叶尖一顺朝下的原因。机会到了作者抓住特点细心观察事物“如:叶尖朝下等”。连续观察才会发现“原来直的细丝后来变弯了”)(6)找出课文中体现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语句多读几遍。

三、读写结合,在读中感悟。(1)、背诵课文,摘抄好句。(2)用第一人称写“爬山虎的自述”的作文

篇5:小学四年级爬山虎的脚教案优秀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叶子、爬山虎“脚”的特点、爬山虎是怎样用“脚”来“爬行”。在教学时要启发学生学会深入、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情分析】

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学生第一次接触爬山虎,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课堂上活跃回答,积极动脑筋,但注意要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本课教学内容有益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深入、细致的观察习惯和能力。首先,学生对爬山虎这一植物的命名会倍感兴趣,有助于调动学生观察的欲望;其次,在表达方式上,本文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另外,课文在描写上细致入微,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观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掌握会写的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能流利的朗读课文。

3、以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为主要手段,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重点语句品读法、表演法、画图法、课件演示法、朗读法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培养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和兴趣。

难点:1、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2 、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

1、实地观察爬山虎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动画效果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进入课文,引导质疑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读完这个题目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有谁知道爬山虎是什么?

生:是一种植物!

师:原来爬山虎是一种植物啊!大家都知道人类是有脚的,那爬山虎属于植物为什么还会有脚呢?爬山虎的脚又是长得什么样子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学习今天的新课文《爬山虎的脚》,看看叶圣陶老爷爷观察到的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样的?

二、交流预习,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和不懂的词语。

①课前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生字的认识情况。(随机点学号读生字词)

②哪位同学来当当小老师领读一下生字词?(老虎、占领、铺平、均匀、重叠、茎叶、把柄、触角、痕迹、追逐、蛟龙)

③除了生字词以外,课文中还有哪些你认为写得好的字词?

带领学生分析生字,掌握较难字的写法,解释学生不懂的词语。

2、初读课文

(1) 听老师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 自己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在讲什么。

(3) 你喜欢哪个自然段?选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这个自然段在讲什么。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划分段落

一二三四自然段分组读,最后一自然段齐读,想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根据段落大意进行课文的分段,并归纳大意。(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将课文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家里和学校都有爬山虎,引起作者的观察兴致,引出下文。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主要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段(第三到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时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三、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讲了什么?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课件展示爬山虎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四、以读代讲第二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

出示爬山虎叶子的图片,提问:这是爬满墙的爬山虎,首先引起你注意的是爬山虎的哪个部分?你觉得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指名答。(爬山虎的叶子很多,铺满了墙面。叶尖一顺朝下,没有重叠的。)

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1、思考一下: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这一段共四句话:

第一句写叶子颜色的变化。色美:由“嫩红”到“嫩绿”再到“绿得那么新鲜”。

第二句写长大的叶子引人注意。

第三句讲叶子形美,排列整齐、均匀。形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缝隙。从“新鲜”和“那么”体会出来的。“新鲜”就是说叶子水灵,鲜嫩;加上“那么”就说明叶子非常鲜嫩。从“均匀”“一顺朝下”体会到叶子分部得很匀称,叶子之间间隔一般大,体会到叶子的整齐美。叶子尖都朝着一个方向,非常有条理,看起来很美。

第四句讲风吹过时的景象,动态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师:这么美的叶子,让我们再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师生齐读)。

2、“一顺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爬山虎的叶子“一顺儿”朝下,铺得很均匀并且没有重叠?(“一顺儿”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爬山虎的叶尖一顺儿朝下,是说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长得非常整齐。我们知道,爬山虎是靠着脚向上爬的,而与它的脚相反方向长的叶柄便向下垂,叶尖便自然也向下垂。叶子的生长要吸收阳光,如果重叠生长,那么有的叶子就不能吸收阳光了,所以叶子铺得均匀,没有重叠。)

3、女生读第四句,体会“漾”字的生动之处。想象微风吹过,成片的叶子随风起伏,如绿色的海荡起的波纹,让人的心里不由得震撼。引导学生读出美感。

4、从文中找出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5、叶圣陶的笔下爬山虎的叶子是那么的美丽,那么哪位同学能把那种美读出来呢?(找学生朗读课文第二段)

师:作者能够把叶子写的这么美,是与作者的一种好习惯分不开的,你知道是什么好习惯吗?(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五、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刚长出的叶子:嫩红--→嫩绿

长大了的叶子: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第一课时结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预习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回顾旧知,进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前两段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主要写了爬山虎的叶子)三四五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就让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细致的观察看一看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特点,以及它究竟是怎么爬上去的吧!边读边把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划下来,仔细品味品味,还可以学着做做动作。

一、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一)读文画句

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脚的有关句子。学生读句子后,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过渡:你们看,叶圣陶爷爷写得多清楚啊!这一段,通过同学们认真读书,自己就读懂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那第四自然段呢?也请同学们这样认真去读,看看这一段,你们能知道什么?

(二)读文画“脚”

1.教师板画,提出要求。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一根茎和两三片嫩叶。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默读写“脚”的句子,注意要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根据这一部分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脚”。

2.学生读书思考。

3.指名到黑板上画“脚”。

①选颜色:老师这儿有红、黄、绿三支粉笔,请一位同学选择一种颜色来画。

方案一:学生选择的是红色

说明这位学生认真读书了,而且读懂了书上写颜色的句子。教师可请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红色。(说课文依据)

方案二:学生选的不是红色 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而是把学生出现的这一偏差点作为有利的训练点在学生评议时进行强化训练,从中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和阅读习惯。

②画“脚”。学生在老师画的茎、叶上画出爬山虎的脚。

③全班评议。学生再读书,以课文为依据,对照同学画的“脚”进行评议,纠正错误。

重点理解以下几点: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 形状: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方案一:学生画得不对

请学生评议,主动发现问题并在黑板上改正画错的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方案二:脚的位置画错了

脚的“位置”是理解的难点,学生如果发现把脚的“位置”画错了,但又不知道画哪儿更准确,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一读写“脚的位置的句子”,对照图文评议、理解、感悟。

教师最后可展示呈现爬山虎脚外貌细节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与自己的画的差别。

二、品词析句,探究体验,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过渡:

师: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描写得多么细致呀!是什么原因呢?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谁能独具慧眼找出来呢?

对了,正是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形状、颜色了解得那么仔细。刚才同学们提出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问题,那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4自然段。(板书:爬)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1、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读有关句子。

2、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3、 把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词用“▲”标出来(触、变、巴、贴、爬)

①“巴住墙”是什么样子?(紧紧地贴、吸在墙上)为什么要“巴住墙”?(这样茎才不会掉下来?)这么细小的脚,怎么可能巴住墙的呢?(因为六七根细丝的头上都变成小圆片了)

②巴住墙了,再怎么往上爬?(细丝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同学们,假如我们的手指就是爬山虎的脚,和你的同桌一起演示一下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

4、指名读爬山虎往上爬的这一段,注意划线的词,要重读。

5、体会朗读。注意:只要读好这些词,就能突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了?教师指导重点词的读法。

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二)看画面配解说

教师可呈现幻灯片,展示爬山虎的脚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随着动画效果的变化读出文中相应的句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直观的观察到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么爬的。

(三)质疑问难

学到这儿,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①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②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四)解决问题

1. 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方案一:可以用“一步一步”

学生认为:可以用“一步一步”,“一脚一脚”就是“一步一步”的意思。此时教师不动声色,请其他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方案二:理解“一脚一脚”和“一步一步”

学生认为:“一步一步”是用脚交替着爬。而“一脚一脚”的爬是指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教师请学生动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爬山虎“一脚一脚”是怎样爬的。

2. 教师板画描述启发: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爬山虎要想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3.在这儿,叶圣陶老爷爷不用“一步一步”而用“一脚一脚”,你能体会出什么?(叶圣陶老爷爷连续观察、细致观察、用词非常恰当。)

小结:体会叶圣陶老爷爷作了连续观察,观察细致,用词准确。

三、交流爬山虎脚的变化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墙和脚的关系)

2、这是一天就观察到的么?是怎样观察的?(长期观察)

3、叶爷爷还说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自己试过了)

我们观察物体时,可以用眼、手、闻、触,这些都是观察的好方法,叶爷爷就是利用这些方法来观察爬山虎的脚的。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观察,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

4、叶圣陶陶爷爷无论是写爬山虎的叶子,还是写它的脚,都是那么有条有理,叙述具体,这是什么原因呢?(观察细致)

四、回归整体,领悟方法

这篇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又讲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最后讲了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就“萎了”和触着墙的巴在墙上相当“牢固”。学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课题,为什么这篇课文的标题是《爬山虎的脚》,现在你有没有新的理解和认识?(这脚在爬山虎身上可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脚爬山虎就没法往上爬了!)

五、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

4、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六、作业

篇6:爬山虎的脚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6、《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6、《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港北区荷城小学 廖新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及学生共同的关注点,精心创设情景,学生的学习才会积极主动。

《爬山虎的脚》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画爬山虎的脚,学生学习很积极。

在教学课文内容: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嫩叶子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时,设计了“品味——美读——口头作文——写片段”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课堂上不时发出孩子们愉悦的、会心的笑声。

在后来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爬山虎;有的说他开始喜欢爬山虎了;有的说画图、写作必须认真地观察、比较才能做得更准确;还有的竟然说爬山虎很可爱,能美化环境,建议学校四周的围

墙前都种上爬山虎,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漂亮些,到了夏天的时侯因为有爬山虎的包围我们的教室还会很凉快。真让我没有想到。这些不都是我这一课教学所期望的吗?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运用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在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简笔画、肢体演示,能降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的难度,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的确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得。《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与反思

以疑激趣,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爬山虎的脚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

3、教师归纳

4、教师提出有关写法的问题,出示小黑板: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再讲了,最后讲了。课文三、四、五自然段分别回答了这些问题。

教学活动2

探究问题,深入学习

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其余思考: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样子?

观察实物,告诉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观察实物并讨论?爬山虎的“脚”是什么颜色?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形状?

复述第四自然段。

教师用简笔画勾勒叶柄的反面。

提问启发: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如此细小柔弱的脚能爬上墙吗?

【设计意图】

虽然爬山虎到处可见,但学生尚未留心,更谈不上深入细致的观察。教师采摘实物并带入课堂,这样,就可以亲眼目睹爬山虎“脚”的形状像树枝,细得像头发丝,每根丝的头上有一个小圆片,长的位置在叶柄的反面。采用简笔画让学生理解“反面”一词,了解到爬山虎“脚” 的位置,进而观察到爬山虎“脚”的颜色,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读,并在描写爬山虎怎样往墙上爬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2、课件演示:第四自然段前三句。鼠标点击第三句,指名朗读,问:这句话哪一个词概括写出了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3、爬山虎到底是怎样向上爬的呢?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爬山虎往上爬的动作的词。

4、学生再次朗读第四自然段,问:能否将四个动词交换顺序?

5、教师小结:作者就是根据爬山虎的生长规律,恰如其分地用上动词,形象地给我们展示出了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细致。

6、课件演示:展示爬山虎一脚一脚顽强地往上爬的情景,学生根据演示复述生长过程。

7、理解最后比喻句。

【设计意图】

利用课件讲读第四自然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清除地认识爬山虎脚的特点,由于作者深入细致地观察,描绘了“一墙美丽的爬山虎”,但对于爬山虎的生长过程的认识,需要动态的课件演示,使学生真切地看到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爬上墙的。

学习第五自然段

1、我们已经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怎样爬的特点,读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还讲了些什么?共分几层?

2、该自然段说了哪两个问题?

3、从爬山虎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4、齐读最后一句,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活动3

总结问题,升华激情

1、作者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按照观察爬山虎脚的顺序给我们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2、教师小结:我们了解了有关爬山虎在墙上一脚一脚顽强往上爬的情景,此时此刻,孩子们想对爬山虎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图片展示家乡美丽的爬山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35《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35《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最近一直在讲授一篇课文之后反思自己。今天的语文课一结束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电脑前把我的感受写了下来。《爬山虎的脚》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但文章的语言十分优美。那如何引导学生抓重点句、重点词感悟体会,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首先抓住了“新鲜”、“舒服”这两个词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点:“新鲜一般指什么?”在学生对这个词有了初步理解后,我接着追问:“文中说爬山虎的叶子新

鲜,那这叶子会是什么样的?”随后我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点:“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让人忍不住”。在这样的感悟体验铺垫下,感情朗读指导自然极了。

课文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这几个词作者用得非常精准,但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所以,设计教学的时候,我分了两步:先是让学生体会这几个动作是按一定顺序写的,不能随意调换;然后我让学生逐一做做这几个动作,很快他们发现:“触”是轻轻地碰,“巴”就是拼命用力了,更接近于吸;“拉”的时候爬山虎除了两头其余部分是悬空的,而“贴”则是全体伏在墙壁上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语言点进行训练,努力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使三年级的学生语言积累更丰富,表达更正确规范。6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景润小学

姜绍余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如果用单一的抓重点句、重点词谈体会,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式教学,容易引起学生语言感知上的疲劳,学生便会缺乏兴趣,注意力分散。经过我的再三思索打算换一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平日爱画画的特点,我决定对重点段采取以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动手演一演,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去,谁知我的这一想法竟然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印证。由此,使我深深地领悟到简笔画、肢体语言的的妙用确实对理解语言文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巧用简笔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可以将语言文字所叙述的事物,描绘成鲜活有趣、看的喜爱、感受真切的东西,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情趣万千,充满了勃勃生机。如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时,便发挥了学

生的特长动手画一画,起初大部分学生都画得不正确,没有弄清爬山虎脚的位置,当我放足时间让学生找到书本上有关的语句,朗读反复琢磨,寻找自己画上的不足。这一设计竟使学生情绪高涨地朗读起来,他们紧锁眉头细细斟酌,不一会儿,一幅幅作品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二、巧用肢体语言能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

俗话说得好:“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课文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想到这儿,我让学生们都把两只手伸出来,把自己的胳膊当作爬上虎的一根茎,手当作爬山虎的细丝,手指肚当作细丝的小圆点。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把黑板当作一面墙,先把手指肚触着墙,胳膊弯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就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经过同学们的演示讲解,学生由原来误认为爬山虎像人一样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逐渐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样爬墙的。

由此可见,恰到好处的运用简笔画、肢体演示,能降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的难度,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的确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得。爬山虎的脚教后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后反思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不仅要懂得爬山虎脚的特点,而且要知道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如何细致有顺序地去观察某种事物,为本单元的习作打好基础。

让学生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爬山虎的样子和颜色。再对着可无奈的图片和课文讲解爬山虎的脚、茎、叶、以及叶柄等部位。这样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也

就水到渠成了。

在讲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墙的难点时,也要让学生知道“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意思。结合课文让学生们继续观察思考,爬山虎到底用它身体中的哪个部位来往上爬的,它是怎么东西爬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爬山虎是用什么来爬墙,和怎么爬的。还让学生们自己尝试做动作,接着又回顾课文的作者又是怎样来介绍的,进一步来体会作者的表和不同之处达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爬山虎是怎样的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也懂得了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一脚就一点牢”的道理。我还让学生找出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语句,进一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这样子学生就可以轻松地把本篇课文的重难点解决了,并且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这篇课文的背诵学生还不能完整的完成,希望学生更加的努力去完成。爬山虎的脚反思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课题实施反思记录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 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如果用单一的抓重点句、重点词谈体会,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式教学,容易引起学生语言感知上的疲劳,学生便会 缺乏兴趣,注意力分散。经过我的再三思索打算换一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根据学生平日爱画画的特点,我决定对重点段采取以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动 手演一演,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去,谁知我的这一想法竟然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 印证。由此,使我深深地领悟到简笔画、肢体语言的的妙用确实对理解语言文字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巧用简笔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可以将语言文字所叙述的事物,描绘成鲜活有趣、看的喜爱、感受真切的东西,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情趣万千,充满了勃勃生机。如教学课 文第三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的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时,便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动 手画一画,起初大部分学生都画得不正确,没有弄清爬山虎脚的位置,当我放足 时间让学生找到书本上有关的语句,朗读反复琢磨,寻找自己画上的不足。这一 设计竟使学生情绪高涨地朗读起来,他们紧锁眉头细细斟酌,不一会儿,一幅幅 作品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二、巧用肢体语言能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俗话说得好: “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课文第四自 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 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想到这儿,我 让学生们都把两只手伸出来,把自己的胳膊当作爬上虎的一根茎,手当作爬山虎 的细丝,手指肚当作细丝的小圆点。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 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把黑板当作一面墙,先把手指 肚触着

墙,胳膊弯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就这 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经过同学们的演示讲解,学生由原来误认为爬山虎像人一样 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逐渐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样爬墙的。由此可见,恰到好处的运用简笔画、肢体演示,能降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 容的难度,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的确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得。人教版第七册《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人教版第七册《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

阮美好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认为:“自主、合作、探究”这三个词语并不是并列关系,自主是合作与探究的根本前提,合作是探究的某种方式。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我们先来看

看下面的案例。

出示爬山虎的全景图,引导观察。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研读课文,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和它生长茂密的样子。请大家仔细看图,在这郁郁葱葱的叶子下面,隐藏着什么?

生:叶子下面隐藏着爬山虎的脚。

师:同学们想知道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吗?请找出描写脚特点的语句读读。

师:请同学说说爬山虎有哪些特点?

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的发现。

生1:我知道爬山虎的脚颜色是„„

生2:我知道爬山虎的脚样子是„„

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脚是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

然后老师让学生画爬山虎的脚,共同纠正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合作演示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的过程,理解

体会“一脚一脚”。„„

师出示课题——《爬山虎的脚》,指导审题。

师:请同学们反复读题。课题中哪个词最能引起你的注意?

生:爬山虎的“脚”。

师:请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有关段落,朗读文段,边读边想,跟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接着,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发现,如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议一议等等,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这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有所区别的,前者遵循文章的思路,步步引导,通过对课文词句的理解,体会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后者则用直奔重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先研读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并在读中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力量学习课文,在一定

程度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这样设计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吗?显然,这样的设计过于简单了,未能真正触动学生内部的探究欲望。因为,教师仍未完全顾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自主也只能是浅层次的。

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设计:

在学生以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的一和二自然段后,教师让学生展示有关爬山虎的彩色图片。正当学生被爬山虎碧绿、浓密、生机盎然所深深吸引,由衷赞赏,联想翩翩的时候,教师出示爬山虎的仿真枝条„„

师:是啊,阳光晒不蔫它,风雨撼不动它,爬山虎以它那盎然的生机,给我们的城市、乡村增添了无数绿色,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好心情。请看,这就是“爬山虎”,我们让它也长在我们教室的墙壁上„„

师:咦,爬山虎顾名思义会爬,而且它一旦爬了上去,就很难能把它扯下来。

是什么东西在帮了它的忙?

生:是爬山虎的脚!

师:假如这跟爬山虎是真的,它的脚一定能帮它爬上这块墙壁了。

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能很快地爬上好几米的高墙;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不怕风吹雨打,牢牢地在高墙上扎根。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爬山虎的脚的什么?你想用什么词语赞一赞它?

除了“厉害”、“不简单”等等词语,学生大多会说到“神奇”一词。教师可借此词进一步引导。

师: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能这么神奇?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了解它的神奇?

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如:实地考察,以便距离接触;查找课外资料,以研究它的生长原理;钻研课文,因为作者的观察与描写都很细致„„

师:看来,最快的办法就是借助我

们收集到的小资料深入地研读课文了。我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课文当中“寻宝”吧。

学生兴致勃勃地读书、画图、写旁注„„教师来到学生身边,与学生一起研读,也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在学生不断地有所发现,急于得到别人认同的情况下,合作探究的时机成熟,师于是鼓励学生大胆与同学交流看法,通过多种途径,达成共识,如有不同见解,要以充分的根据说服对方。在合作探究逐渐成熟之际,教师及时让出讲台和投影仪,让它们成为学生的展示台,从各个角度展示爬山虎脚的“神奇”„„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及学生共同的关注点,精心创设情景,学生的学习才会积极主动,学生的在课文中的体验才会真情流露,全情投入,再加上教师精妙的点拨与充满信任的激励话语,学生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战,深入探究,顺利地实现了旧知与新知的连接,不断迸发出创造的智慧火花,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开放而又充满创新活力的。等待,让探究更精彩-----《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和反思

[案例一]《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断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圆片!

师:认为是圆片的同学站起来。

师:看来你们是应该罚站了!

师: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这,指什么?

生:细丝。

师:那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细丝。

师:这就叫咬文嚼字!只有这样进行探究,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案例一”中,老师确实想带领学生咬文嚼字,并且也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和学生的理解含糊点进行提问。但是,老师太着急了,学生一答错,就等不及地提醒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都由老师包办代替了:老师代替学生读课文,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老师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富有暗示性的重音,诱导学生很容易地就得出了答案,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老师最后的满意,是因为学生得出了正确答案,殊不知: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知识重要,方法更重要。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在课前布置前置作业的时候,我让学生搜集叶圣陶的资料,观察生活中的爬山虎,在课前对文本有一定的认识。上课时,我主要计划解决生字词、文章朗读以及总体把握全文这三个问题。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我自己本身对学生的认识不够,再加上学生能力平时没有很好地得到锻炼,导致本堂课最后以失败告终。

这节课主要出现的问题有很多:

1、没有考虑高年级学生的能力,在备课时我只是单纯的按照上学期生本课堂的第一课时的模式来上课,忽略了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要求,在识字写字这一部分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在学生拖泥带水地解决问题的时候,作为老师的我没有及时地给予引导,课堂调度不合理,显得课堂内容空洞并且不扎实。

2、老师的课堂语言没有规范起来,对学生的要求不明确,提出的问题模糊不清,导致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在课堂上配合我的要求。

3、没有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来备课上课,也就是说没有吃透课程标准对语文定义,没有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运用语言。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解决生字词,所以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的教学重点不是生字词,而是理解和感悟,可是我在上课时长时间纠结于字词部分,所以这堂课已经完全不适用于高年级了。

3、课堂不够高效。现在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由于自己备课不够深

入,所以导致学生的参与度虽然很高,可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却没有达到,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而回答问题,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的思考当中。

4、不知道应该如何放手给学生,放多少给学生。小组交流的时候也是流于形式,不能够扎实有效地参与学习任务。对于课文理解感悟不彻底,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还不够,作为老师的我也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美。

5、备课还是没有很细致,只考虑了备教材而忽略了备学生,导致没有高度达成教学目标,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由于对生本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所以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该做的工作没有做好,使这节课成了一堂浮于表面的形式课。

基于以上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细心研究教材,真正吃透教材,把握应当达成的教学目标,扎实地让学生学到知识,锻炼

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交流的能力,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把语文教学的感、悟、思真正落到实处。

篇7:《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教具准备

1.实物展示台。

2.学生准备水彩笔和图画纸。

3.爬山虎实物。

教学课时:

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实物,引入:

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它呢?它有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读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读课题。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3.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4.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

5.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6.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师生引读和生生互读法,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形状美、颜色美和动态美。

7.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a、脚的样子;

b、脚的形状;

c、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

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

b、找出爬的动作词;

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

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不同的爬的方式?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什么密切关系?结合植物与阳光雨露的 关系谈)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五、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

4、阅读延伸:本书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板书设计:

爬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 特点 样子:像……像……(细丝)

虎 颜色:嫩红(灰色)

篇8:爬山虎的脚优秀教学设计

与《爬山虎的脚》同单元的还有《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蟋蟀的住宅》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三篇,其中又以《蟋蟀的住宅》叙述风格与其最为类似,但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爬山虎的脚》笔触更为凝练,描述更为集中,文字也滤得更为干净。而作为翻译作品的《蟋蟀的住宅》,则不免显得松散。

叶圣陶先生朴素平实的文风在文章的开篇就漫溢出来:“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简洁明了,直奔主题,表达的意图明确,指向清晰。细细琢磨,句子着力表现的是爬山虎旺盛的生命力,你看“满是”“占了一大片”,可见爬山虎是一种多么顽强、多么肆意生长的植物。从它的生长方位——北边墙上、西墙(房顶),又可发现爬山虎是一种喜阴的植物,而且它善于攀缘。你看,就是这样不动声色地,已经把爬山虎的特性、生长习性和区域介绍得清楚明白了。

接下来看看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如果见过爬山虎爬满墙的样子,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作者首先要写到它的叶子了。就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视觉感受来讲,爬山虎最惹眼的就是它的叶子,或者可以这样说,我们所看见的爬山虎其实就是指爬山虎的叶子,因为它的茎和脚都已经被密密麻麻的绿叶掩盖住了。看看作者的描写,你会发现作者观察之细腻准确。你看“不几天”,说明嫩红的新叶持续的时间很短,可见爬山虎生长之迅速。说嫩叶“不大引人注意”,也就是说以一般的观察是无法发现这种嫩叶的变化的,但正是这种不大引人注意的、不几天就变化的嫩叶,却被作者了解得一清二楚,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自然是作者观察事物的认真仔细了。你再看:“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作者着力表现的是叶子带给人的视觉感受——舒服。首先是因为它绿得新鲜,新鲜的绿自然是充盈着水分,闪着光亮,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的。其次,是因为它排列得很有规则,一顺儿朝下,更令人惊讶的是既没有重叠,也没有空隙,显得如此均匀,这又能带给我们一种视觉上的舒适感。我们真是不得不慨叹造物主的神奇,怎么就能使叶子生长得那么井然有序呢?当然,如果你了解了爬山虎是怎么往墙上爬的,你就能理解叶子这样的生长规律了。爬山虎是循序渐进往上爬的,而每一脚上又都拖着叶子,这样一来,叶尖顺着长势自然是下垂的。在这里,我们又一次领略到了叶圣陶先生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要发现这一点并且恰当地表达出来,多不容易啊!来看后面的这句:“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表述得多么小心翼翼,多么准确传神啊!说“漾”而不是“荡”甚或“卷”,为什么?说“波纹”而不是“波浪”,又为什么?为的就是一个准确啊。爬山虎的叶子尽管比较大,但是叶子与茎的距离很短,茎又狠狠地巴在墙上,自然不可能使叶子荡起层层波浪了!你看,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描述事物推敲词句,点到即止,绝不渲染,更不铺陈。

文章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说实话,如果没有刻意探索的意愿,我们是很难发现爬山虎的脚的。就像作者说的:“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注意了才知道是有脚的,多么平实真切的语言啊,让我们读起来倍感亲切,而且语言的指向是一如既往的清晰。接着就说到了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我们来细细地揣摩作者的语言。这里写“爬山虎的脚”共用了四句话,第一句写的是它的生长位置——茎上。第二句写的是它的形态——在长叶柄的反面伸出六七根细丝,样子都像蜗牛的触角。这么一说,我们脑中就会唤起潜在的经验,尤其是“蜗牛的触角”一比拟,“脚”那嫩嫩的、茸茸的样子就如同在眼前了。第三句写的是它的颜色——也是嫩红的。最后一句是进行总结。你看,多么精细而又准确的描写啊,绝不拖泥带水,也不饶舌重复!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好好领会作者这种素淡、传神的写法,感受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甚至可以模仿着用这种先分几个角度具体写、最后来概述的方式写一写其他的事物。

我们看看爬山虎到底是怎么爬的:“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读着这段话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爬山虎正在哼哧哼哧地往上爬。为什么会那么传神、那么形象?还得揣摩作者的语言。首先在这里,叶圣陶先生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主要是这样几个词形成了一种连续轻捷的动感——“触、巴、拉、贴”,一触就巴住,一巴住就把嫩茎拉过来,然后紧贴在墙上,让人不免想起以壁虎游墙功轻而易举上天入地的忍者。再者,作者对爬山虎爬墙的过程观察入微,原先直直的细丝巴住墙后就自然弯曲,把嫩茎贴在墙上。不下工夫、不持续观察是断不可能写出如此细腻的过程的。还有,作者说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你看,刚才的过程只是其中一脚爬行的过程,而爬山虎需要这样持续不断地往上爬,每爬一脚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的,所以在这里作者特别强调“一脚一脚”,而不是“一脚脚”,显然它爬得并不轻松,这样的语言才能真正准确地表现出这样的情境。过程是有了,但关注过程,我们的整体形象感就松散了——脚成什么样了?怎么办?作者于是再加上一句: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我们不得不佩服叶圣陶先生的文字功夫,就在你对爬山虎的脚的形态感到朦胧的时候,他又适时地给你一个鲜明可感的形象,重新唤醒和凝聚你对爬山虎的脚的印象。

篇9:《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表现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方法】

疑、探、展、评、用(五元)教学法。

【教具】

小黑板,卡片,一节爬山虎。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个植物,谁认识是什么(爬山虎),对,今天我们继续了解这种植物爬山虎,学习《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我要考考大家,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出示卡片)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茎。

师:看来你们生字词掌握得挺好,那你对课文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1.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

2.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老师把你们的问题总结了一下归纳出了探究提示。

出示探究提示: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一画描写爬山虎脚的样子的句子(包括形状、样子、颜色等)。

2.找到爬山虎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文中运用了哪些动词?

3.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描写得如此细致?

师: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读文,自己解决问题,然后把你的收获和同学交流一下。把你不懂的地方和组内同学探讨一下。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探,然后小组合探。教师巡视,不懂的地方及时给予帮助。

展 评

学生小组展评(边回答边互评)

第一个问题,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子?它的形状、颜色、位置。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嫩红色的。

老师把爬山虎递给展示的学生,让他们边展示,边举起爬山虎让同学们清楚地了解爬山虎的样子。

师:像蜗牛的触角,你见过蜗牛的触角吗?用比喻形象逼真地告诉我们爬山虎脚的样子。

爬山虎的脚长在反面,作者都看见了,说明了什么?

你喜欢爬山虎吗?我们带着喜爱之情齐读第三自然段,我相信爬山虎的样子一定会展现在你的面前。

第二个问题,他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用了哪几个动词?

师:作者通过触、巴、拉、贴几个动词形象展现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你们向老师做一做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好吗?用我们的右臂作一面墙,左手臂作为爬山虎的茎,左手指就是爬山虎的脚,用我们的手指尖触到右臂上,然后用力的巴住墙一脚一脚向上爬,慢慢地拉着我们的左手臂就贴在了右手臂上。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时候它的茎就贴在了墙上。

师:爬山虎强有力的爪子就像( ),再形象不过了。现在我有点敬佩爬山虎了,你呢?

我想把对他的敬佩之情朗读出来,师范读第4自然段。

你想不想把你的感情表达出来,那你也读读,好吗?

师:爬山虎不仅向上爬,它也向左爬,向右爬才有叶圣陶爷爷第二段的( ),既写出了爬山虎的静态美,又写出了动态美。

第三个问题: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描写得如此细致?

我想知道爬山虎向上爬离不开谁呀?那它与墙有什么关系呢?分男女生朗读它们的关系。

是啊!把触着墙的与没触着墙的对比体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作者是一天两天就发现了爬山虎的这些秘密吗?

小结:作者是经过连续的观察才有如此细致的描写,才有爬山虎的变化的描写。我们在平时生活和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仔细观察,并且能连续观察,才能发现更多奥秘。

你还有什么问题?

预设: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生出題。

师补题。

照样子写句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有触着墙,不几天就枯萎了。

要是……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五元教学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这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但是自己还没太把学生放开,这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上一篇:中班语言计划下一篇:滑坡典型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