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爬山虎

2024-05-12

校园里的爬山虎(精选四篇)

校园里的爬山虎 篇1

一、我们的现状

(1) 来自一所农村初中的惊人数据:在浙江省临海市沿江镇中学的最近一次考试中 (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总分成绩排在前20名的学生中, 男女生比例在初一、初二、初三这三个年级中分别为3∶7、3∶7、4∶6, 而总分成绩排在后20名的学生中, 男女生比例在初一、初二、初三这三个年级中分别为15∶5、15∶5、19∶1。

(2) 摘自《拯救男孩》的两组数据:上海某学校各年级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积极分子的男女比例分别是1∶7、1∶5、1∶6。在北京市和上海市, 从2006年~2008年连续三年的文、理科状元均为女生。重庆市自2000年~2008年, 连续九年的高考状元中, 19人里仅有4人是男生。家有男孩的家长们一直头痛着老师的告状, 管理班级的老师对“不守纪律”的男孩们心烦不已。如何帮助更多男孩获得成功体验,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二、剖析“男孩危机”的深层原因

(1) 师资结构引致“男孩危机”。教师性别失衡问题在我国的中小学表现得非

方琴

(浙江省临海市沿江镇中学, 浙江台州317022)

常突出。尤其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 女教师数量占绝对优势。比如本人所在的学校, 12个班级中有8个班的班主任是女教师;在本人所教的三个班级中,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这五门主课的任课教师的男女性别比例均为1∶4。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接触的多是女性的思维方式。这样不但在课堂教学中会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 而且在其他方面, 比如对学生出现问题的解决方式, 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 教师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进而决定他们的行为和人生发展。女孩子显然能对这种思维方式很快接受, 而男孩子往往对其中的一些方式难以适应, 难以理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这会直接影响他们对老师的看法, 从而消减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传统课堂教学挑战男生天性。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决定了我们的课堂不利于培养男孩子的学习兴趣。男孩天性调皮、活泼好动, 其聪明也多表现在好动、好说, 这种性格特点从传统教育理念上, 一般会被老师看做影响课堂纪律, 干扰课堂教学。但相比之下女孩比男孩更能忍受这一点, 因此, 在课堂上, 男孩常常被打压着, 造成男生不敢表现, 也不能表现。其实, 近10年来人类在脑科学上的突破性研究, 发现男女大脑存在巨大差异, 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较多, 流经小脑的血流量更大, 而小脑是控制“行为”和“身体运动”的部分, 这种运动对男性大脑的学习至关重要。男孩大脑的特点, 是需要更多的触觉型的体验, 以便激发大脑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说男孩更需要“体验式学习”, 而不太适合静坐学习。性别教育专家迈克尔·古里安也曾有类似的理论。而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正是缺乏教育男孩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 偏重于死记硬背和语言表达, 忽略了动手能力和创新, 少了点“男孩气”。

(3) 评价方式单一且呈现女性化倾向, 男生深感挫败。男生甲说:“如果没有个性, 如果我听话, 我就会变成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孩子。”男生乙说:“老师喜欢安静、乖巧、听话的女孩, 不喜欢淘气、任性、有想法的男孩。”目前学校对学生实施的评价标准强调服从、遵守纪律, 这样的评价标准不仅被老师们运用, 而且也被学生所接受。我个人认为, 这样的评价标准更接近于女性的行为模式而背离了男生的行为模式。美国著名的男孩教育专家杜布森博士说,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 男孩爱冒险、爱挑战、爱争吵、爱跑动是天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 当前的教育评价导致了“新的性别差距”的产生。目前学校对学生在学业上的评价也大多集中在学习成绩、考试分数上。我们的考试很多时候需要的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 它并不适合那些活泼好动、擅于动手操作的男生。其实这种认识已得到了许多专家和老师的认同。曾有国内著名考试专家把现今的考试归结为知识型考试, 并斥责这种考试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因为这类考试侧重于考察对知识的记忆, 也就是需要死记硬背的能力。而女生比男生更能静下心去贯彻老师的要求。

(4) 校园里的“男孩文化”的负面影响。在西方的某些国家对“男孩危机”的解释中, 其中一点就认为受流行文化的影响, 学校中存在着一种lad culture (少男文化) , 现在在学校中, 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认为个性张扬、对学业不甚重视、体育成绩好 (尤其是篮球打的好) 的男孩更酷, 反而对认真学习的男生较为鄙视。学校里的这种“男孩文化”也影响男孩的学习。

另外, 社会上流行的选秀文化也影响着男孩们, 一位重点学校中学的校长发出这样无奈的感叹:“男生说话细生细气, 动作扭扭捏捏;女生装扮中性, 言行粗犷泼辣……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男生不像男生, 女生不像女生的。”选秀文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男孩越来越“娘娘腔”, 越来越缺乏阳刚。在性别形成过程中, 模仿是一个重要途径, 在缺乏正确榜样的情况下, 许多男孩直接把这些所谓“好男儿”作为模仿的榜样, 直接复制他们的外部特征, 因而阳刚不再, 阴柔有余。

三、“拯救男孩计划”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PISA) 组织对35个国家的研究结果显示, 女孩在所有教育评分上都胜过男孩。国际上已有报告出炉:“21世纪的基本国民教育, 更要关注的是男生的受教育问题。”欧美一些国家甚至为此提出“拯救男孩计划”。拯救男孩, 在我们目前的教育现状下, 我们的学校该怎么做?

(1) 成为男生尊敬的教师。英国的教育标准局公布的一个报告称, 男生之所以在几乎所有的科目上成绩都不如女生, 是因为男生比女生对教师更挑剔。魅力的感召, 是任何一位教师吸引学生的制胜法宝。人格魅力, 语言魅力应该都是一个教师应该长期修炼的。个人仪表、生活习惯、个性特征都是我们应该时刻注意的。在教学工作上, 我们除了应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及学科外的知识外, 还应有更高的要求, 在课堂上充满激情, 教学组织科学严密, 能从容正确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对学生的奖励和表扬很慷慨, 既能关注全体又能适度注意“特别的学生”。而在课外更能表现出睿智、博学、幽默。

(2) 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或者学习的方式, 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学习, 另外一种就是“体验”———通过亲身实践去学习。应试教育过于偏重书本学习, 忽视亲身体验和实践, 事实上这是在否定大多数男孩的学习方式。比如说有时让男孩理解某个东西很有困难, 但如果让他动手, 他很快就能弄明白。所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动”起来吧。

(3) 改革评价机制———发掘男孩的优点。男孩身上的很多特点, 是优点, 还是缺点, 往往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如果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发展, 那么我们就有希望看到, 有更多男孩的特点与优势在校园中得到展现和认可, 就可以帮助更多的男孩找回自信, 走上正确、健康的发展轨道。

摘要:最近几年, 在初中阶段, 男生和女生在各门文化课上的成绩差距日益变大, 不但如此, 在德、智、体以及言行表现上的差距也在变大。教师性别失衡, 传统课堂教学理念, 评价方式单一且呈现女性化倾向, 校园里的“男孩文化”可能都是其中的原因。成为受男生尊敬的教师,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评价方式都是我们目前应该做的。

校园里的爬山虎作文 篇2

爬上虎的脚犹如一个个小吸盘死死地巴住墙,就像我们小时候死死地拽住妈妈的衣服一样。爬山虎爬呀爬,占了教学楼的一大半。那翠绿的颜色,仿佛让教学楼换上了碧绿的西装。有时调皮的爬上虎还爬进了办公室的窗户,给办公室增添了许多生机。

忽然有一天,爬山虎全被拔光了。教学楼光秃秃的,露出了“温州市建设小学”这七个大字,只有爬山虎那灰色的脚还巴在墙上。教学楼失去了那件碧绿的外套,显得格外荒凉。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爬山虎又从教学楼底部探出脑袋,用小圆片巴住墙,一脚一脚往上爬,越爬越高,越怕越多。顶上的叶子尖尖的,呈嫩粉色,稀稀疏疏地分布在茎的顶端。越往下叶子越大,颜色越绿,密密麻麻地连成一片。

下课了,我和同学们冲到饮水机旁边,左手巴住墙,将身体和头探出墙外,右手轻轻扯下爬上虎的细丝。细丝被扯下来了,可小圆片还是贴在墙上纹丝不动。果然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都市里的爬山族 篇3

以前我的身体一直不太好。20多年的实验室工作,使我从一个健壮的小伙子逐步“蜕变”成一个有点“佝偻”的秃顶小老头。加上一度调整工作,整日忧心忡忡,夜不能寐,健康水平每况愈下。曾去打过球,练过武术,跳过舞,但由于打球需要场地,跳舞需要舞伴,练武术需要超人的毅力,因此都没能坚持下来。去年夏季的一天,我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说是南京有一群爬山族,他们经常爬山,以此健身云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带了一些干粮和饮料,边走边问,找到了上山的路口。从那时起,我坚持爬山至今已有一年余,一般是每周1~2次。

爬山对身体究竟有哪些好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曾查阅过有关资料。从理论上讲,爬山运动主要有4点好处:①能振奋精神,激励情绪;②能增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③能预防疾病,延年益寿;④能锻炼人的意志。我个人的体会是,爬山运动不受场地、器材和人员的限制,非常适合中老年人。我节假日爬山一年余,与一年前相比,精神状态,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每次爬山后出一身汗,消耗一些体力,晚上睡眠特别香甜。困扰自己多年的失眠、神经衰弱等毛病也渐渐消失了,这是我感到特别愉快的。

据我所知,爬山运动已经风靡世界各地。德国每年有1000万人参加爬山,日本也有1400万登山爱好者。南京的紫金山头陀岭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海拔448米,位东郊,近年来攀登紫金山的活动正在南京人中间悄然兴起。尤其是星期天、节假日,欣然前往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爬山者中,以中老年居多。

爬山运动尽管好处很多,但是,在爬山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防护,也会出现一些麻烦。以下几点提请各位注意。

1预防下肢外伤和骨折。爬山时要预防摔跤和骨折。记住: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尽量走平坦一些的有台阶的山路,不要走坡度太斜的山路。如走较陡的山路。要手脚并用,不要踩在不稳的石块上。阴雨天后路较滑,更要注意踩稳踩实。

2预防感冒。冬春季爬山时在登山包中放一到两条干毛巾,出汗多时要用于毛巾擦去汗水。或把干毛巾塞在内衣和后背之间,以吸去汗水,阻隔湿衣贴身。夏秋季可在包中放一件干净的衬衣,以备汗湿后更换。湿衣服贴身,经山风一吹容易受凉患感冒。

3预防过度疲劳。爬山的距离和速度要适度,途中如感到疲劳,气喘吁吁,应及时找地方坐下来休息片刻。或爬到原计划的一半路程就返回。过度疲劳,运动过量,都会削弱免疫力。不要带病爬山,以免加重病情,或使疾病迁延不愈。

4预防毒虫、毒蛇咬伤和中暑。夏秋季爬山要走大路,勿走草丛,还要穿上较厚实的长裤和不露脚趾、脚跟的鞋子,以防被毒虫和毒蛇咬伤。在高温天气中,要合理安排爬山时间,以防中暑。

另外,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肺结核患者或重病初愈者,不能参加爬山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校园的爬山虎作文 篇4

那满墙的爬山虎的叶尖,都是一顺朝下的,在墙上铺的非常均匀,不留一点缝隙。爬山虎叶子的样子很像我们的手掌,在风轻轻吹过的时候,在微风中飘动。爬山虎得茎都是一律朝上,一条一条的,像许多根丝带从墙上垂下来。爬山虎小的时候是嫩红色的等爬山虎长大了,就会变成嫩绿色的了。那些爬山虎绿的非常新鲜。它那嫩绿的叶子非常诱人,如果下过了雨,爬山虎的叶子就会像一块块翠绿色的玛瑙。

我们学校要种这么多爬山虎,是因为爬山虎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清除噪音,让校园更加美丽、清洁。爬山虎不仅仅有这两种作用,他还有降温、增湿、拓展视觉空间,增加景色层次的变化等功效。

爬山虎占地少,生长快,绿化面积大,爬山虎还有一个独特的优点,就是很少有病虫害侵袭,始终显得生机勃勃的。

上一篇:纪检组长下一篇:城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