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物业管理条例

2024-05-05

我国的物业管理条例(精选6篇)

篇1:我国的物业管理条例

各国外汇管理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严格型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实行管制,实行这种外汇管制的国家通常经济比较落后,外汇资金短缺,市场机制不发达,因而试图通过集中分配和使用外汇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第二种是部分型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实行或基本不实行外汇管制,但对资本项目的外汇交易进行一定的限制;第三种是完全自由型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外汇交易均不进行限制,外汇可自由兑换、自由流通。

目前中国外汇管理体制基本上属于部分型外汇管制,对经常项目实行可兑换;对资本项目实行一定的管制;对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实行监管;禁止外币境内计价结算流通;保税区实行有区别的外汇管理等。这种外汇管理体系基本适应中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符合国际惯例。

篇2:我国的物业管理条例

第一节 调 查

第七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第七十八条 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

第七十九条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处罚的根据。

第八十条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予以保密。

第八十一条 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第八十二条 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第八十三条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第八十四条 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被询问人要求就被询问事项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

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第八十五条 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

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同时适用本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

第八十六条 询问聋哑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有通晓手语的人提供帮助,并在笔录上注明。

询问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配备翻译人员,并在笔录上注明。

第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第八十八条 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检查笔录,由检查人、被检查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被检查人拒绝签名的,人民警察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可以扣押;对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产,不得扣押,应当予以登记。对与案件无关的物品,不得扣押。

对扣押的物品,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由调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

对扣押的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挪作他用;对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及时退还;经核实属于他人合法财产的,应当登记后立即退还;满六个月无人对该财产主张权利或者无法查清权利人的,应当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

第九十条 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有争议的专门性问题的,应当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鉴定;鉴定人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

第二节 决 定

第九十一条 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第九十二条 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折抵。限制人身自由一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

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对没有本人陈述,但其他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但是,只有本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第九十四条 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陈述和申辩。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听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意见,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公安机关应当采纳。

公安机关不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

第九十五条 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确有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处罚决定;

(二)依法不予处罚的,或者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三)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在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出处罚决定的同时,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九十六条 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

(二)违法事实和证据;

(三)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处罚的执行方式和期限;

(五)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决定书应当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加盖印章。

第九十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二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

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第九十八条 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

第九十九条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第一百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第一百零一条 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人民警察应当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出示工作证件,并填写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有被侵害人的,并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前款规定的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被处罚人的姓名、违法行为、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公安机关名称,并由经办的人民警察签名或者盖章。

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经办的人民警察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第一百零二条 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节 执 行

第一百零三条 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第一百零四条 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被处五十元以下罚款,被处罚人对罚款无异议的;

(二)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被处罚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被处罚人提出的;

(三)被处罚人在当地没有固定住所,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第一百零五条 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所属的公安机关;在水上、旅客列车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或者到站之日起二日内,交至所属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罚款之日起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第一百零六条 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向被处罚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被处罚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第一百零七条 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第一百零八条 担保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三)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

(四)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

第一百零九条 担保人应当保证被担保人不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

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一十条 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交纳保证金,暂缓行政拘留后,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保证金予以没收并上缴国库,已经作出的行政拘留决定仍应执行。

第一百一十一条 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被撤销,或者行政拘留处罚开始执行的,公安机关收取的保证金应当及时退还交纳人。

第五章 执法监督

第一百一十二条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依法、公正、严格、高效办理治安案件,文明执法,不得徇私舞弊。

第一百一十三条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禁止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打骂、虐待或者侮辱。

第一百一十四条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处理。

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依法实施罚款处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收缴的罚款应当全部上缴国库。

第一百一十六条 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侮辱他人的;

(二)超过询问查证的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的;

(三)不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制度或者不按规定将罚没的财物上缴国库或者依法处理的;

(四)私分、侵占、挪用、故意损毁收缴、扣押的财物的;

(五)违反规定使用或者不及时返还被侵害人财物的;

(六)违反规定不及时退还保证金的;

(七)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八)当场收缴罚款不出具罚款收据或者不如实填写罚款数额的;

(九)接到要求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报警后,不及时出警的;

(十)在查处违反治安管理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

(十一)有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办理治安案件的公安机关有前款所列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一百一十七条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应当赔礼道歉;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百一十八条 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

篇3:我国的物业管理条例

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草案) 》对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一) 招聘方面

1. 关于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试用期进行了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 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 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 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但目前我国多数商业银行所约定的试用期时间往往多于法定标准, 这违反了法律规定, 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

2. 关于劳务派遣。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草案》规定:“用工单位一般在非主营业务工作岗位、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工作岗位, 或者因原在岗劳动者脱产学习、休假临时不能上班需要他人顶替的工作岗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目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基层营业机构网点上使用了大量派遣制用工为柜员, 直接从事常规主营业务, 这与立法态度存在一定的冲突, 新法对这一现实提出了挑战。

(二) 解聘方面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 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 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 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 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是本法一大亮点。但该规定也引起社会各界的争论, 认为这可能导致“铁饭碗”现象的出现。为消除误解, 解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非不可解除, 《草案》规定了14种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并由企业承担举证责任。新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解聘难度, 因此, 面对今后劳资关系普遍稳定化、长期化的现实, 如何保持用工的灵活性, 将是拥有众多分支机构及员工的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三) 培训开发方面

我国金融市场和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员工各方面知识、技能提出新的要求, 我国各商业银行对员工的培训开发力度正不断加大。但《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 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 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 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 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此规定对于银行员工来说, 防止了商业银行利用高额违约金来限制员工的合理流动, 增加了员工的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权和自主择业权。但面对外资银行强烈冲击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 员工培训后违约成本的显著降低, 使人员流失的可能性加大, 我国商业银行正无奈地成为外资银行的“人员培训中心”。

(四) 绩效管理方面

绩效管理包括制订绩效计划、绩效评估和绩效改进等多个阶段。其中, 对绩效差的员工进行各种绩效改进是绩效管理的关键阶段。《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 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草案》规定,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 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可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但企业必须承担举证责任。上述规定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培训、调岗乃至解聘等方式实现绩效改进的权利, 将导致银行的绩效管理机制变成一种“无改进的绩效管理机制”, 希望通过各种改进措施提高绩效以保证银行高效运转的愿望难以实现。

(五) 薪酬福利方面

新法对目前法律法规中劳务派遣的立法空白点进行了填补。《劳动合同法》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 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目前, 在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里, 劳务派遣员工与银行自身员工的待遇在同类岗位上存在差别, 银行对正式员工和派遣员工实行了区别性的薪酬政策, 薪酬实际上是基于身份而不是岗位、经验、技能等做出的差异性薪酬标准安排。这与新法“派遣工与本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此外, 新法还要求用工单位为派遣工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而银行目前提供的福利待遇基本上还是与身份挂钩, 如交通费、过节费等, 并无岗位差异, 这显然也与新法相悖。

二、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 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由于劳资关系隶属性观念的存在, 导致我国许多企业, 包括我国商业银行采取单方管理的办法来管理劳动者, 甚至无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及《草案》强化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为适应新法, 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改变按身份管理的观念, 消除正式工与派遣工不公平的待遇, 通过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 努力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必须改变约束员工的小观念, 通过制度和文化建设保持劳资关系和谐稳定。

(二)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证据化

《劳动合同法》及《草案》规定, 在更改、解除劳动合同等方面要求企业承担举证责任。因此, 为了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 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证据意识。在招聘方面, 需要搜集和留存招聘条件、应聘者的应聘资料和试用期的表现、试用合同等材料, 一旦发现应聘者不适合企业, 可为解除与试用者的劳动合同提供证据。在绩效管理方面, 员工的绩效目标、绩效实施计划、绩效考评结果、绩效面谈记录等事项, 均应保存相应的原始记录, 这可帮助银行有效实施绩效改进乃至解聘绩效不合格员工, 为防止管理过程发生劳动纠纷和处理劳动纠纷提供证据。

(三) 加强培训需求分析

《劳动合同法》及《草案》对服务期违约金的规定, 减少了我国商业银行员工违约的成本, 增加了培训风险。为避免人才大量流入外资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在设计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前, 应先慎重选择受训人员, 认真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弄清谁最需要培训、为什么要培训、培训什么等问题, 使真正需要培训的员工得到相应的培训, 满足其培训需求, 从而使员工培训后流失的可能性降低。

(四) 设计公平、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劳动合同法》及《草案》要求对劳务派遣工实行“同工同酬”, 并享有“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为避免承担违反法律法规所带来的不必要的连带赔偿责任, 我国商业银行应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 不以身份而以岗位定薪, 使劳务派遣工的薪酬与其他相同岗位的正式员工相同, 给与其应得的绩效工资、奖金和福利, 以保证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另外, 由于外资银行对人才争夺的加剧, 我国商业银行在制定薪酬时, 还要首先开展薪酬市场调查, 以保证薪酬具有外部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史贵生, 傅智文.《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人力资源开发, 2008 (1) .

[2]何治中.《劳动合同法》与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J].银行家, 2007 (10) .

篇4:我国的物业管理条例

中图分类号: D922.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0)01-0068-06

On Drawback and Revision of the Act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penness

Shan Wencen(Faculty of Politics,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25)

Abstract: The act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penness have a series of issues: boundary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penness of delimitation is not reasonable, detailed and thorough; the mode and procedure of information openness are defective; the supervisory measure and safeguards of information openness are insufficient. Therefore, legislation in future should delimitate accurately boundary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penness, perfect the mode and procedure of information openness and the supervisory measure and safeguards of information openness.

Key word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openness; bound; procedure; right to learn the truth

CLC number: D922.16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0)01-0068-06

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受政府信息公开的国际潮流和国内民主发展的影响,我国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2007年4月24日,国务院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初步确立。然而,这部行政法规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以下是笔者的分析和探讨。

1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

“政府信息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及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在其管理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得或拥有的信息。”[1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将其在进行公共管理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得或者拥有的信息,主动或依申请向社会公众或特定的利益相关者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对人民所承担的义务,是公众获得政府信息权利的体现,它有着深厚的法理基础。

1.1人民主权思想——政府信息公开法理依据之一

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们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依照社会契约理论,每个人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财产、安全和追求幸福等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民相约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时,人民有权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社会契约论有两个主要观点:一是承认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二是承认政府为代表国民全体行使主权的机关。任何一方团体或者个人,不得行使未经国民赋予的职权。[2 ]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不承认社会契约论的国家学说,但同样承认“人民主权”、“人民当家作主”原则。依照人民主权理论,政府有义务向民众公开政府信息。理由如下:其一,从权力源泉来看,政府的权力是来自人民同意及授权,政府是在人民的托付与同意之下,为达到保障人民自由权利与促进人民福祉之目的而运作的,而人民要实践主权者的权利,必须获取足够信息才能形成理性的判断。因此只有政府将其拥有的信息充分公开,人民才能据此判断政府的作为是否有违人民之托付;同时,政府的运行是靠税收来支撑的,政府利用民众的税金所采集、掌握的信息本质上属于“公共财产”,其所有权应属于全体人民,而政府仅为暂时的“持有者”。因此,作为“受托人”的政府无疑有义务向作为“委托人”的公众公开信息;其二,从人民民主自由权的行使来看,依照人民主权原则,作为纳税人的公民有广泛参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如果公民没有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没有充分的政府信息为基础,就不能有效地参政议政,也不可能对政府的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督;其三,从政府管理权的行使方式看,政府行使管理权总体上应当是公开的。因为,神秘政治是封建专制政治的特性,本质上是反民主的。

1.2知情权理论——政府信息公开法理依据之二

知情权,又称了解权。一般认为,知情权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及居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所享有的要求对方向本方公开一定的情报的权利和在不违法范围内获得各类信息的自由;狭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及居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对国家机关掌握的情报知道的自由。[3 ]在此,知情权是特指狭义的知情权。

知情权是公民所享有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人权,也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必要基础和前提。1948 年日本新闻界在美国占领军指导下进行的新闻周活动中,打出的标语提出“所有的自由从知情权开始!”[4 ]既然,知情权是人所固有的一项基本权利,那么,这种权利的实现就必须依赖于公共信息拥有者公开公共信息。就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而言,权利是权力的本源,权力必须以保障权利为目的,以权利为其自身运行的边界。因此,公开所拥有的公共信息对于政府来说,是其应当对公民自觉履行的义务与职责。

2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讨和尝试。2007年4月24日《条例》的出台,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对构建法治化政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与国外政府信息公开法相比较,结合我国的国情,笔者发现,《条例》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仍有许多缺陷和不足。

2.1信息公开的范围界定不合理、不细致、不彻底

2.1.1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界定方式不合理

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的界定上,世界各国一般采用“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在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立法界定方式上,一般都是采取“概括加例外列举”的方式,即先从政府信息定义上来对公开信息的范围进行界定,以概括的方法,使尽可能多的政府信息都列入公开的范围;然后,对应公开的范围不再列举,而对公开的例外(即豁免公开的范围)进行明确的列举,以限制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如《美国信息自由法》中先概括地规定了公众获取、利用政府信息的权利,之后又规定了九项豁免公开的政府信息。

我国《条例》在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立法界定方式上,采取“概括+公开列举+兜底条款+例外列举”的方式。即:第2条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概括性的界定;第9条至第12条规定对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进行列举;第13条规定除本条例第9至12条规定的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政府部门主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这一兜底条款;同时,第14条第四款又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这一立法界定方式是混乱的、不科学的,也违反了“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

第一,第13条规定的兜底条款是一个不彻底的、打了折扣的兜底性条款。因为它为申请信息公开预设了两个前提:一是在中国境内的外国居民(非中国公民)不可以获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权利,这违背WTO规则所规定的政府透明度原则。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有关法律文件,信息公开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应根据国民待遇原则,给予在本国定居的外国人以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二是申请公开要根据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何谓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由谁来确定,以什么标准来确定,如果这些不解决,那么,公众是很难通过主动申请而获取相关政府信息的。同时,若公民是以直接的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以外的理由申请公开的,是否可以呢?如第10条第四款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重点公开财政预算、决算报告,若公民以纳税人的名义,要求财政预决算细致地公开到某行政单位会计年度内用于公款吃喝、官员接待、超标购车、出国考察的每一项支出情况,要求查明以什么理由公款吃喝,与谁公款吃喝,是否许可呢?如果不被许可,怎样能够保证公民对政府的监督?

第二,对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范围进行列举是不科学的。因为:一是现实生活是复杂的,一些本应当由政府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由于公开范围的列举性规定而可能被遗漏。比如一个城市的拆迁改造计划草案本应向社会公开,以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但是《条例》没有明确列举。当然,它确实符合《条例》第9条第二款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的精神。但由于《条例》没有明确列举,一些官员就有可能基于私利的考虑,借口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而不予主动公开;其二,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本应当由政府主动公开的新类型的信息,由于公开范围的列举性规定而可能被遗漏。

第三,例外(豁免公开的范围)列举也不合理。《条例》第14条第四款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这一规定很不合理:一方面,豁免公开的项目比较少。如世界各国一般将机关内部人员的规则与习惯、机关内部机关之间的备忘录或函件等列举为豁免公开范围之内,而我国《条例》没有列举;另一方面,有的豁免公开事项的范围过于宽泛,如关于国家秘密的豁免公开规定,如果结合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豁免公开的范围过宽。

2.1.2对例外列举事项的界定或过于宽泛或模糊不清

(1)就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而言

《条例》第14条第四款规定将国家秘密列为豁免公开的事项,但对国家秘密的范围并没有界定,《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其法律位阶低于《保守秘密法》,《条例》必然将国家秘密范围的解释限定在《保守国家秘密法》所确定为国家秘密的范围内,然而《保守秘密法》在这方面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国家秘密范围过宽。我国《保守秘密法》第8条规定,国家秘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②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③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⑤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⑥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⑦其他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他们的保密范围主要集中在国防安全、外交事务、国家情报系统等少数领域。而在我国“国家秘密事项”的列举范围太广,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这一条是在其他国家难以发现的。[5 ]其次,国家行政机关在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界定上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如我国《保守秘密法》第10条规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同时,我国《保守秘密法》及其实施细则缺乏设密定密标准和程序的规定,具体某一保密事项,往往由某一行政部门自己制定具体规章或实施细则,确定保密范围。如1996年6月6日审计署、国家保密局公布的《审计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规定,“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问题的审计或审计调查情况和结果”属于绝密级事项。对政府“抹黑”的信息不愿公开,如同样在审计工作中,规定“审计或审计调查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性业务系统(行业)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的有关问题的情况和结果”,以及“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问题、省部级领导干部重要问题的审计或审计调查情况和结果”都属于机密级事项。[5 ]国家行政机关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一方面违反了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因为,政府信息公开豁免范围的界定,关系公民知情权这一基本权利,只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才能予以剥夺或限制;另一方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往往使保密范围过宽,这实际上限制了政府信息的公开,剥夺了公民的知情权。

第二,《保守秘密法》所列举国家秘密的事项界定模糊。《保守秘密法》第8条虽然列举应当保密的事项,但对有关概念和事项,立法并没有解释清楚,如国家安全活动的含义和范围是什么?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具体包括哪些事项?立法没有明确界定,在操作上必然会犯难,也给官员不公开应当公开的信息提供了借口和便利,从而有可能限制人民的知情权。

第三,《保守秘密法》所列举国家秘密的事项缺乏例外情形的规定。信息公开与保密是存在矛盾的,但两者应当是可以协调的。不过,在协调两者的关系时,应坚持人民的知情权高于国家秘密的理念。因为,依人民主权理论,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保障人民自由权利与促进人民福祉。依知情权理论,知情权是公民所享有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人权,政府只是为保证人民的自由安全而规定保密法,对公民的知情权进行限制。保守国家秘密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公共利益,但是在特定情形下,也有可能出现信息公开(让人民获得知情权)的公共利益大于受保护的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此时,这种情形应作为保密的例外情形对人民公开。如美国“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判例。上世纪70年代初,厌战的美国人民渴望获取越战的详细情况,1971年《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在没有国防部授权的情况下,将其获取的有关越战国防秘密档案公开发表,被司法部起诉到联邦法院,最后司法部败诉。[6 ]最高法院的判词有:人民之言论、新闻、出版自由高于国防机密。①这其中包涵人民的知情权高于国家秘密的理念。又如新西兰、印度、南非和英国的立法都将公共利益测试适用于国家安全例外。“公共利益测试主要是将公开的公共利益和不公开的公共利益或需要保护的其他利益进行比较,如果公开的公共利益大于不公开的公共利益或需要保护的其他利益,该信息就可以公开。” [7 ]

(2)就涉及个人隐私权的信息而言

个人隐私,是指个人不愿意让他人知道,而公开后可能给其带来不利后果的个人记录或资料。这里的“个人记录”,是指行政机关根据个人的姓名或其他识别标志而记载的一项或一类信息。“其他识别标志”,是指诸如别名、相片、指纹、身份证号、汽车执照号码等,以及其他能够识别某一特定人的标志。[8 ]我国《宪法》及《民法通则》对隐私权均没有予以明确规定。有学者认为个人隐私权是“个人为保护人性尊严而对自已私人领域事务的自我决定权。” [9 ]禁止公开有关个人隐私权的政府信息,在于保护信息所记载的相关个人利益。但是,有关个人隐私权的政府信息,并非一概、全然不能公开。

第一,个人有权申请向其公开其个人档案信息。若请求人发现其个人信息内容有误或者不准确,还可以向保有该信息的政府机关予以更正。

第二,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受到必要的限制。公众人物具有公共性,他们担任公共职务或者在社会生活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而在其身上存在着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众的兴趣,其言行品德关系到社会利益。现代社会,法律基于维护公共利益或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以及加强社会监督的需要,都有必要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作出必要的限制。[9 ]国家公务人员属于在此所说的公众人物的一种,其工作大多涉及公共事务,很多个人隐私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一个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才能、品质、健康状况、财产状况、待人处世等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还会影响到他的执政能力和道德操守。民众在把权力交给他的时候是期待他有所作为并能正确作为,因此有必要知晓一些私人情况。因此,对公务人员这些“私人秘密”的公开,将不属于侵犯其隐私权。当然,对于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隐私,如私人感情、电话号码等则受到保护。至于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公众人物,如影视明星等,为满足社会公众的兴趣和知情权,其隐私权则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三,当某个公民的情况关系到公众利益,个人信息就不属于隐私保护范围,公众就可以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公开是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但是公民在行使自己的知情权、了解其所感兴趣或对其有用的信息时,会和其他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发生冲突。这时就要看民众所需要知晓的内容是否与公众利益相关,若与公众利益无关就无权知晓,否则就可能侵权。若公众所要知晓的个人信息材料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应在利益平衡的前提下对个人隐私权进行适当限制。此外,政府部门专为国家安全、刑事侦察、司法管理、国家税收等目的采集和持有的个人信息,依法享有特殊权利。[10 ]

2.2公开的方式和程序存在不足

(1)《条例》第18条“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应当自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这一时间界限模糊不清。是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日内一直应当处于公开状态,还是表明只要在这20天内公开一下即可。若是前者,属于表达不清楚。若是后者,那么仅从该条字面上来看,只要 20天内公开了已形成或变更的政府信息,哪怕是只公开一下就迅速撤去,也达到了公开的要求,这显然与政府信息公开的精神相违背。

(2)《条例》第21条规定: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答复:①属于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②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在此,“应当告知”却没有明确规定就此作出书面通知的决定,是否意味着不必作出书面通知决定?如果没有书面通知的决定、书面的说明理由,一旦申请人与政府机关发生争议,说明理由是很难界定的,而且政府也很难说明自己履行了说明责任。

(3)《条例》第24条第三款规定: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行政机关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期限(15个工作日)内。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内,那么,是否意味着行政机关征求第三方意见所花费的时间由自己说了算?这岂不给行政机关推诿扯皮提供了便利。

2.3监督和保障手段不到位

(1)对虚假政府信息公开的惩罚缺乏明确的规定

政务信息应当坚持真实性。但是由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官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使虚假政府信息仍旧大行其道。尽管中央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此加以纠正,但这种歪风仍屡禁不止,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虽然《条例》第6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但对于政府机关公开虚假政府信息行为的惩罚,《条例》缺乏明确的规定。

(2)从监督和保障的手段来看,规定模糊不清

《条例》第33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该条与第三章的有条款结合起来看,除了第23条中强制公开第三方信息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外,其他条款中一般的公开和不公开的,都只规定应当告知,或应当告知并说明理由,而没有要求以书面告知或说明理由。这样,当事人若对公开、部分公开或不公开的内容不服,若没有书面告知作证据,不利于当事人举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同时,对于准予信息公开,但在作出信息公开的决定部门与信息的实际持有部门不一致的情况下,若没有书面的决定,又可能给申请人增加些不便;其次,就《条例》第33条第二款来看,这里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表达不清楚,除了侵犯其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是否包括行政机关作出不予公开的决定本身,甚或是政府提供了虚假信息。

3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措施

《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其位阶低于法律,而且其规定与现有法律如《保密法》、《档案法》等法律相冲突。因此,应在积累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尽早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除了这些法律形式上的考虑外,对于《条例》的完善,至少应从下列方面考虑。

3.1准确界定信息公开的范围

(1)在立法体例上完善

对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界定上,应采用“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在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立法界定方式上,一般都是采取“概括加例外列举”的方式。对于例外列举范围,应参照《美国信息公开法》的做法,除了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还应包括纯属行政机构内部的人事规章和工作制度等内容。

(2)加快完善配套法律

首先,修改《保密法》。保密制度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发展的障碍,必须加快修改《保密法》。保密立法应当考虑如下几点建议:其一,将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界定权授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科学严谨地规定国家秘密的事项范围,充分考量人民的知情权与国家秘密的关系,寻求在促进信息公开最大化和保护国家利益上的均衡;对国家秘密的概念和各事项的范围作出清晰的界定;其二,建立定密异议制度;其三,引进公共利益测试制度;其四,建立强制解密制度。

其次,加快制定《个人隐私保护法》和《商业秘密保护法》。配套法律制度缺位,公开例外信息的甄别于法无据。制定《个人隐私保护法》与《商业秘密保护法》必须对公开例外情形作清楚的界定,使行政机关易于判断哪些属于例外信息。

3.2完善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条例》第18条应改为“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应当自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20个工作日内予以持续公开。”对于《条例》第21条规定中的四个“应当告知”改为“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或说明理由。” 《条例》第24条第三款规定,应改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行政机关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时间应计算在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期限(15个工作日)内。

3.3完善监督和保障的手段和措施

首先,增加对虚假政府信息公开的惩罚性规定,对制作、公布虚假政府信息的机关和责任人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其次,对监督和保障手段的立法,应进行细致清楚的规定,避免产生歧义。

参考文献:

[1]应松年.当代行政法[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1454.

[2]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42.

[3]皮纯协,刘杰.知情权与情报公开制度[J].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4):18.

[4]刘杰.日本宪法上的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J].法学家,2007,(3):148.

[5]周汉华.我国政务公开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292-293.

[6]林达.近距离看美国之四:如彗星划过夜空[M].北京:三联书店,2006:271-385.

[7]肖卫兵.信息公开法中的国家安全例外浅议[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4):49.

[8]冯国基.面向WTO的中国行政:行政资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99.

[9]李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07:15;197.

[10]周健,赖茂生.政府信息开放与立法研究[J].情报学报,2001,(1):280.

篇5:我国的物业管理条例

(三)一、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条例》对其有什么规定?

由中国人民银行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运行维护的我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8年来,已收录1800多万户企业、8亿多个人的有关信息。为明确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运行和监管依据,发挥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重要作用,保障信息主体合法权益,《条例》对其作了专门规定。

《条例》规定,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由国家设立,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发展提供相关信息服务。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由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专业机构建设、运行和维护;该专业机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管理。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运行应遵守《条例》中征信业务规则的有关规定。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有义务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个人和企业的信贷信息,提供时需要取得信息主体的书面同意,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应提前通知信息主体。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信息主体和取得信息主体书面同意的金融机构和其他使用者提供查询服务。国家机关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询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息。

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履行哪些管理职责?

《条例》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是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征信业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一是制定征信业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管理征信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审批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接受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的备案,定期向社会公告征信机构名单;三是对征信业务活动进行常规管理;四是对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以及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遵守《条例》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五是处理信息主体提出的投诉。

三、《条例》的出台对规范和促进征信业健康快速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我国征信业发展时间不长,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征信市场管理、征信活动的基本规则尚无法律依据,征信经营活动缺乏统一遵循的制度规范,部分以“征信”名义从事非法信息收集活动的机构扰乱了市场秩序。

《条例》的出台,一是解决征信业管理无法可依的问题。明确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及其管理对象、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有利于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管理,规范征信业的健康发展。二是解决征信市场中信息采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确立征信业务及其相关活动所遵循的规章制度,规范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业务行为,建立良好的征信市场秩序。三是解决征信市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的问题。促进形成各类征信机构互为补充、依法经营、公平竞争的征信市场格局,满足社会多层次、全方位、专业化的征信服务需求。

四、《条例》的出台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哪些帮助?

征信业作为信用信息服务行业,规范其健康发展对于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征信服务,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提高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中小企业的信用价值,提高其获得融资的额度,支持有信用、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发展。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中小企业征信体系了解企业相关基本信息和融资信息,为信贷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和信息保障。商业银行可借助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尤其是小微企业所有人信息资源,简化中小企业贷款调查手续,在企业的历史交易、信用记录等情况的调查上节省时间。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可依托信息资源,开发评分模型,发展批量化评价、审批,将提高审贷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信贷业务规模。

五、《条例》的出台如何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篇6:我国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退役士兵,是指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规定退出现役的义务兵和士官。

第三条 国家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妥善安置退役士兵。

退役士兵安置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

第四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优待退役士兵,支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都有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义务,在招收录用工作人员或者聘用职工时,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招收录用退役士兵。退役士兵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职位的,在军队服现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第五条 国务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第六条 退役士兵应当遵守有关退役士兵安置的法律法规,服从人民政府的安置。

第七条 对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移交和接收

第八条 国务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应当制定全国退役士兵的年度移交、接收计划。

第九条 退役士兵所在部队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将退役士兵移交安置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安置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接收退役士兵。

第十条 退役士兵安置地为退役士兵入伍时的户口所在地。但是,入伍时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退役士兵,退出现役后不复学的,其安置地为入学前的户口所在地。

第十一条 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易地安置:

(一)服现役期间父母户口所在地变更的,可以在父母现户口所在地安置;

(二)符合军队有关现役士兵结婚规定且结婚满2年的,可以在配偶或者配偶父母户口所在地安置;

(三)因其他特殊情况,由部队师(旅)级单位出具证明,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批准易地安置的。

易地安置的退役士兵享受与安置地退役士兵同等安置待遇。

第十二条 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本人申请,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按照有利于退役士兵生活的原则确定其安置地:

(一)因战致残的;

(二)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

(三)是烈士子女的;

(四)父母双亡的。

第十三条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应当自被批准退出现役之日起30日内,持退出现役证件、介绍信到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

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持接收安置通知书、退出现役证件和介绍信到规定的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

退休、供养的退役士兵应当到规定的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

第十四条 退役士兵所在部队应当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士兵退役时将其档案及时移交安置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

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于退役士兵报到时为其开具落户介绍信。公安机关凭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开具的落户介绍信,为退役士兵办理户口登记。

第十五条 自主就业和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的档案,由安置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退休、供养的退役士兵的档案,由安置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移交服务管理单位。

第十六条 退役士兵发生与服役有关的问题,由其原部队负责处理;发生与安置有关的问题,由安置地人民政府负责处理。

第十七条 退役士兵无正当理由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到超过30天的,视为放弃安置待遇。

第三章 安 置

第一节 自主就业

第十八条 义务兵和服现役不满的士官退出现役的,由人民政府扶持自主就业。

第十九条 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由部队发给一次性退役金,一次性退役金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予经济补助,经济补助标准及发放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一次性退役金和一次性经济补助按照国家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退役士兵自主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组织职业介绍、就业推荐、专场招聘会等方式,扶持退役士兵自主就业。

第二十条 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和军人职业特殊性等因素确定退役金标准,并适时调整。国务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军队有关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确定和调整退役金标准的具体工作。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根据服现役年限领取一次性退役金。服现役年限不满6个月的按照6个月计算,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按照1年计算。

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退役士兵,由部队按照下列比例增发一次性退役金:

(一)获得中央军事委员会、军队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或者荣获一等功的,增发15%;

(二)荣获二等功的,增发10%;

(三)荣获三等功的,增发5%。

多次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退役士兵,由部队按照其中最高等级奖励的增发比例,增发一次性退役金。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应当组织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推荐就业。退役士兵退役1年内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费用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担;退役士兵退役1年以上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执行。

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经费列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退役士兵提供档案管理、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

国家鼓励其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提供免费服务。

第二十三条 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退役士兵,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从事微利项目的给予财政贴息。除国家限制行业外,自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二十四条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招收录用或者聘用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用人单位招收录用或者聘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符合规定条件的,依法享受税收等优惠。

第二十五条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入伍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职工的,退出现役后可以选择复职复工,其工资、福利和其他待遇不得低于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的平均水平。

第二十六条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入伍前通过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承包期内不得违法收回或者强制流转;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非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承包期内其家庭成员可以继续承包;承包的农村土地被依法征收、征用或者占用的,与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同等权利。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回入伍时户口所在地落户,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但没有承包农村土地的,可以申请承包农村土地,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应当优先解决。

第二十七条 有劳动能力的残疾退役士兵,优先享受国家规定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

第二十八条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报考成人高等学校或者普通高等学校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待。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孩子的思维特点下一篇:永不散初中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