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文献目录

2024-05-17

小组文献目录(通用7篇)

篇1:小组文献目录

南昌大学社会学系

国外社会学理论(WST)小组作业(小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计划参考文献:

1.庞明礼,《新读书无用论与大学生就业压力相关性研究》,《高校教育管理》第7卷第2期,2013年3月

2.祝伟,《大学生就业压力计缘何年年攀》,《经济日报》第003 版,2014 年1 月9 日

3.周荣,《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第13卷第5期,2013年9月

4.吕峰,《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华章》第2期,2014年

5.林双,《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人资社科》(才智第261页)

6.李延保,《理性认识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理性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第5期,2010年

7.钱颖一,《论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32卷第1期,2011年2月

8.张露,《试析用工荒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学校与社会》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2一0236一03,2013年

9.王大玮,《试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综合研究》,《实践·思考》民营科技第1期,2014年

10.黄敬宝,《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演变及评价》,CHINALABOR《论坛》,2013年3月

11.付静,《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实践•思考》民营科技第3期,2013年

12.王莉,《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状况比较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第32期,2009年

13.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大学生就业调查:2013年大学生就业状况究竟怎样》,2014年01月28日14:23来源:新华网

国外社会学理论小组作业(参考文献)。社会工作121班。第七组:马倩娜、田娇婵、邢顺昌、刘洪俊

篇2:小组文献目录

诗词吟唱曲谱文献目录

作者:楚石

2010-08-15 16:54 星期日 晴

诗词曲在古代都可以被歌唱,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今天还能唱吗?很多人怀有疑问,这就涉及到古诗词曲乐谱的保存和整理现状。据我的调查,古诗词曲乐谱仍有相当的遗存,如果经过抢救和整理,应能满足我们研究之需,加上现代的音乐文学学者根据古调新创作,其数量也足够我们文学教育之用。我们抱着发展的眼光,一面保存整理,一面根据古腔古韵新创,就可以使古诗词继续传唱下去。

现存古诗词乐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古谱,二是前人传腔后人记谱,三是今人根据古韵新创曲谱。古谱中最著名的有

1《白石道人歌曲》,宋代姜夔的词曲谱集。共4卷,别集1卷。书中收有祀神曲《 越九歌 》 10首,词调令、慢、近、犯17首,琴曲《古怨》1首。

2《魏氏乐谱》。是逃亡日本的明代乐官所编辑的中国古代歌曲集。明末乐官魏之琰在甲申之变后东渡日本,定居长崎,将祖传中国古代歌曲教授给弟子,后由其四世孙魏浩从200余曲中选辑50余首刊印成书,取名《魏氏乐谱》。该书保存的歌曲,从诗经的《关雎》《伐檀》到汉代的《秋风辞》《长歌行》,风格较为古朴。

3《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这是一部戏曲音乐曲谱集。乾隆六年和硕庄亲王允禄奉旨编纂,由乐工周祥钰、邹金生、徐兴华、王文禄、朱廷镠、徐应龙等人搜集整理而成。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共82卷,南北曲曲牌2094个,曲谱4466首。内容包括唐五代宋词、金元诸宫调、元代散曲、明朝散曲、南戏、北杂剧、明清崑腔等内容,其中唐宋词曲谱有数百首。

4《碎金词谱》。这是《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的精选本,保存了大量的诗词曲谱资料。

5《纳书楹曲谱》。清代苏州叶堂编著,主要收录昆曲曲谱,但有一些元曲曲牌可供参考歌唱。

6《弦歌雅韵》(原名《琴歌》)。古琴名家王迪女士毕生研究琴歌,她从数十种古琴谱当中选择有曲有辞者近百首,汇编一册,其中大量是诗词作品,比如《关山月》《竹枝词》《渔歌调》。

7《乐府歌诗古乐谱百首》,刘崇德译谱。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这些古代曲谱保存了古代歌曲的原貌,古腔古韵,原汁原味,虽然在译谱过程中难免讹误,但其价值仍然是无可估量的。

现代人因家传师授,从小吟诵古诗词曲,并致力于古诗词吟唱之研究,保留了大量曲谱,这些数量也颇不少。比较重要的有:

1《吟诵曲谱》,秦德祥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2《赵元任程曦吟诵遗音录》,秦德祥编。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3《古诗词文吟诵研究》,陈少松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陈炳铮吟诵曲选》,陈炳铮著。油印本

5《中国古诗词吟诵曲谱》,茆家培、盘石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6《古诗文吟诵集粹》,王恩保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此书余未购得)

7《诗经吟诵与解说》,魏子云著,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6年版。

现代学者或音乐家新创作的诗词曲谱也颇不少:

1《中国古典诗词曲谱选释》,傅雪漪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国古代诗词歌曲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中国古典诗词歌曲集》,林光旋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4劳在鸣《古典诗词吟唱曲谱》,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辛清华《诗词曲谱》,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6黄慰平《古诗词吟唱曲》,百家出版社1989年版。

7林光旋《中国古典诗词歌曲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8蔡肇祺,《谱李白诗怀李白》台湾中华民国意识科学研究所。(此书余未购得)

9《李白诗词吟诵曲选》,盘石编,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0《古韵新唱--古典诗词吟唱集》,许以正编曲,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11《古韵新声:潘丽珠吟诵教学》,台湾幼狮出版社2003年版。

12《诗经与楚辞音乐研究》,梁志锵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篇3:小组文献目录

一、从《汉志》所录道家文献看周秦两汉道家学术发展概况

《汉志》所录道家文献, 共37家, 993篇, 这是将《太公》、《谋》、《言》、《兵》合为1家, 将《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合为1家, 故得37家。[2]768从《汉志》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信息:其一, 在刘向父子之前, 或许在周秦时期, 道家内部就存在许多派别。刘歆著录37家应是其所见之书, 实际存在的派别应该多于此数。其二, 《老子》一书在周秦两汉时期不但已经广泛流传和被征引, 而且有众多注家。刘歆著录了包括其父刘向《说老子》的《老子》经、传、说共4家, 实际注家也应不止此数。《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三种, 其成书时间, 应在司马迁之后, 刘向、刘歆之前[3]46。其三, 刘歆之前, 在受关注方面《老子》并非一枝独秀, 尚有《太公》类和《黄帝》类堪与《老子》并列。而后世与《老子》并称的《庄子》此时尚未引起学界的更多注意, 除其本书外无一注家著录就是明证。其四, 著录的汉时问世的道家著作有汉武帝时齐人所作的《捷子》2篇, 楚人所作的《曹羽》2篇, 和不知作者的《郎中婴齐》12篇, 蜀人所作的《臣君子》2篇, 西汉末期刘向的《说老子》, 及“近世, 不知作者”的《道家言》2篇。如此众多的道家新作问世, 表明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并不能阻止道家思想的发展。

二、从《汉志》到《隋志》所录道家文献的变化看汉唐之间道家学术发展概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 《汉志》所录道家文献在后来的史志目录中发生了变化。一方面许多道家典籍已经失传, 故《隋志》不录, 如《伊尹》、《太公》《谋》《言》《兵》、《辛甲》、《蜎子》、《关尹子》、《老成子》、《长卢子》、《王狄子》、《公子牟》、《田子》、《老莱子》、《黔娄子》、《宫孙子》、《周训》、《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孙子》、《捷子》、《曹羽》、《郎中婴齐》、《臣君子》、《郑长者》、《楚子》、《道家言》等[4]1000。这些道家文献的佚失, 大概是其思想理论浅陋所致。另一方面, 《管子》一书, 由《汉志》道家类86篇转而变为《隋志》法家类19卷[4]P1003。类的转移反映了著者收录标准的差异, 而篇卷数的变化说明了书籍抄写载体的演变。汉以前竹简为主要书写材料, 以篇记数;隋时已经广泛使用纸质材料, 以卷记数。

《汉志》所载道家文献在《隋志》道家类中仅存以下6家:《鬻子》22篇转而为1卷;《文子》9篇转而为12卷;《鶡冠子》1篇转而为3卷。《列子》8篇为8卷, 注云:“郑之隐人列御寇撰, 东晋光禄勋张湛注。”《列子》一书开始出现了注家。对于《老子》, 《汉志》所录四家传、说亡佚而本经尚存, 《隋志》著录《老子》注、音、指归、指趣、义纲、义疏、讲疏、节解、章门等多达17家, 说明《老子》一书,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 依然是学统甚至政统关注的焦点。《汉志》不录的《河上公注》和《严遵注》在《隋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庄子》一书, 其被关注的情况大有改变。前已提及, 《庄子》在刘歆前无一注家著录, 但到《隋志》时, 《庄子》注、音、杂音、音义、讲疏、句义、论等突然出现了16家之多;另外, 《庄子》52篇也转为20卷、16卷、30卷三种。《庄子》书出现这些变化, 原因是魏晋时期玄学的兴起, 魏晋士人处于特殊的政治环境之中, 他们由原来关注政治转而关注人生, 从《庄子》书中寻求精神寄托。而《汉志》中所录堪与《老子》并称的《太公》类、《黄帝》类已失传。

从《汉志》到《隋志》, 道家文献著录情况的变化不但说明了学术关注焦点的转移, 如黄老学衰落, 老庄学兴盛, 而且说明了当时旧的书籍散佚多, 新的书籍增加也多。同时我们也看到《列子》开始受到关注, 有了张湛注;但《鬻子》、《文子》、《鶡冠子》均尚未见注家。南北朝时期, 一些皇帝以九五之尊开始注解《老子》、《庄子》。如:梁简文帝撰《老子私记》10卷;《庄子讲疏》10卷, 注云:“本十二卷, 今阙。”梁武帝撰《老子讲疏》六卷。[4]1001佛家子弟屏弃门户之见, 开始注释《老子》, 如释惠琳、释惠严分别撰有《老子道德经注》2卷, 释惠观有《老子义疏》一卷。

三、从《隋志》到新旧《唐志》所录道家文献的变化看隋唐期间道家学术发展概况

从《隋志》到《旧唐书·经籍志》, 首先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旧唐志》不录《鬻子》。但《文子》、《列子》、《鶡冠子》等3家的卷数和注家情况没有变化。《老子》的注家从《隋志》17家增至《旧唐志》61家, 增幅极大;《庄子》注家由原来的16家增至17家, 增幅不高[5]2026。此时的《老子》、《庄子》各注家既有亡佚也有新增, 总体情况决非原貌。

此时《老子》一书的受重视程度达到极盛时期, 被冠以“玄元皇帝”的字眼, 如“《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二卷, 杨上器撰。《太上老君玄元皇帝圣纪》十卷, 尹父操撰。”这是李唐王朝尊道的体现。冠以老子或老君之名而实际宣扬神仙道教思想的附会作品大量出现, 如“《老子西升经》一卷, 《老子黄庭经》一卷, 《老子探真经》一卷, 《老君科律》一卷, 《老子宣时诫》一卷, 《老子入室经》一卷, 《老子华盖观天诀》一卷, 《老子消水经》一卷, 《老子神策百二十条经》一卷”。著名的佛教徒鸠摩罗什注《老子》二卷收录于此, 影响较大[5]2027。

上已言及, 《汉志》有《鬻子》, 《隋志》也载, 但《旧唐志》不录, 而《新唐志》又见[6]1514, 不知何故?且此时始有注解《鬻子》书著录:“逄行珪注《鬻子》一卷”, 自注云“郑县尉”[6]P1517, 是说逄行珪为郑县尉。《文子》有两注家:一是“徐灵府注《文子》12卷”, 一是“李暹训注《文子》12卷”。[6]1518这说明《文子》引起学界注意。《列子》和《鶡冠子》的情况如旧。《老子》注家65家, 《庄子》注家24家, 都有所增加。

《旧唐志》、《新唐志》之著录, 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旧唐志》著录了“《道德经》三卷, 《略论》3卷, 杨上善撰。”[5]2028《新唐志》也著录了“杨上善《道德经》三卷, 《略论》3卷”[6]1517。说《老子》3卷, 他书不多见。但其分为3卷, 必有原由。1993年湖北荆门出土了郭店楚简《老子》, 整理者按形制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组[7]110。众多学者对郭店《老子》分三组持怀疑态度, 但无人能解其谜。笔者以为, 或许杨上善注本, 与郭店《老子》有一定的联系。但杨之著作难以求得, 无法对照比勘, 故留此存疑。

通过以上考察,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据《汉志》所录道家文献可知, 在周秦两汉时期, 道家内部派别至少有37家之多;汉武帝以后众多道家新作的问世表明“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并不能阻止道家思想的发展。《汉志》到《隋志》所录道家文献的变化表明,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方面是黄老学衰落, 大量道家典籍失传;另一方面, 老庄学兴盛, 注解《老子》、《庄子》的作品大量增加。从《隋志》到新旧《唐志》道家文献的著录情况看, 这一阶段《老子》一书的受重视程度达到极盛时期, 不但出现了被冠以“玄元皇帝”字眼的注《老》著作, 而且冠以老子或老君之名宣扬神仙道教思想的附会《老子》作品也大量出现。

同时, 我们还可以看出, 《汉志》所录周秦两汉道家文献37家, 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大多亡佚, 到《新唐志》时仅有《鬻子》、《老子》、《文子》、《列子》、《庄子》、《鶡冠子》等6家, 其中《鬻子》、《文子》、《列子》的真伪尚在争论之中。两汉之交, 佛教传入中原。南北朝时佛教大兴, 释家以佛义解老, 援老入佛。东汉末年在道家理论的基础上兴起了道教, 后来道教徒或以注解老庄的方式阐发道教学说, 或附会老庄发展神仙家思想。皇帝注解老庄成为当时的一大亮点, 从西汉文帝、窦太后重视老学, 到梁简文帝、梁武帝和后来的唐玄宗注解老庄, 这是老庄学发展的质的飞跃。

摘要:《汉志》到《隋志》所录道家文献的变化表明,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方面是黄老学衰落, 大量道家典籍失传;另一方面, 老庄学兴盛, 注解《老子》、《庄子》的作品大量增加。

关键词:道家文献,《汉志》,《隋志》,新旧《唐志》,学术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泽逊.文献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2]班固.汉书[M].长沙:岳麓书社, 1996.

[3]谭宝刚《.老子》称“经”考[J].学术论坛, 2007 (5) .

[4] (唐) 魏征、令狐德棻.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5] (后晋)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6] (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篇4:跨文化交际参考文献目录

第一讲

跨文化交际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李炯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张向阳.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20年:回顾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贾玉新.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J]外语学刊 , 1992,(0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外语研究[J]1994 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 2005,(05).高永晨.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问题、视域与价值[J]学海 , 2001,(06)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董耐婷.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反思[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5).朱爱秀.对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新认识,华东师范大学,硕论2004 第二讲 关于学科关于文化的界定及相关的概念和范畴

张占一.谈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3)张占一.试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卢微一.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阐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 林国立.构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体系.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1)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与定量.〈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 李恕仁.寓文化教学于对外汉语教学之中[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亓 华.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文化研究20年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6)

第三讲

国际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养成

李 红.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增刊

刘晶晶.试论对外汉语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白朝霞.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观,德州学院学报2006(2)魏俊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J] 重庆大学学报 2000(6)11 高立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J].南京社会科学,2002(2)张淑贤.文化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6)

邹明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第四讲

中外语言文化差异与对比

卢晓静.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英汉语篇章的影响[J].福州师专学报,2002(6)李君文.东西文化价值观念对比与分析[J].湖南财经学院,2000(1)四

胡冰霞.英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9 魏家海.东西文化价值观的两重性与跨文化交际[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四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与教学出版社1989 张德鑫.中外语言文化漫议.[M]北京:华语教育出版社,1996 常敬宇.汉语词语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五讲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问题

吕文华.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3(1)41—44

李志荣.跨文化交际中言语行为的语用问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2)祁金善.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20001)11 彭增安.论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语用失误[J].1997(5)王新谦.礼貌原则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J],《河南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一 亓

华. 对称呼语“老外”的跨文化剖析[J],新华文摘,1999. 亓 华.美国名校生解读“脱了裤子放屁”,语文建设,2001.5(B)仲洁.“老外”与心理距离[J].广西大学学报,2001增刊四

第六讲

非语言交际理论及应用

平.非语言交际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陈良旋.体语符号的交际功能与文化差异[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5)马

文.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及克服[J].山东社会科学,2000(6)四 梁蓉华.论课堂内外的非语言交际.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专辑。一 骆

洪.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取向.云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一

孙长彦.跨文化交际中身体语言差异及其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1997(5)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第七讲

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研究

悦.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4)87-88 李树新.跨文化交际的文化规约[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2)严东,韩仲谦.跨文化交际失败原因浅谈[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4)李保贵.跨文化负迁移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教育科学1999(1)

皓.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3(6)11 王建勤.跨文化研究的新维度——中介文化行为系统

世界汉语教学95 3 38-48 王魁京.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问题的多面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亓

华.中日跨文化交际问题[J]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汉学出版社,2003、9 亓 华. 日军用语与中日跨文化交际问题[J]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集,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

亓 华.“AA制”的由来与跨文化交际问题[J] 《外语教学与研究论集》2004.12

第八讲

跨文化适应理论与实践

陈 慧.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性的心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6)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5 唐小松.跨文化教学的“文化适应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5)王晓燕.第二语言习得和文化适应[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5)

乔秀楠、何晓静.简论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文化适应的关系[J] 燕山大学学报 2006(1)余伟、郑刚.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05、13(6)11 狄斯马.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适应性.南京师范大学,2004 许

菊.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述评[J] 外语教学 2000(3)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第九讲

汉语国际教学中的文化态度问题

孟子敏.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依附[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2)高一虹.“文化定型”与“跨文化交际悖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蔡

绿.文化依附矛盾与跨文化交际能力[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4)王宪生.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依附现象及其纠正方法[J].郑州大学学报,1997(6)刘小兵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依附矛盾及其对策研究 硕论 胡启勇.全球化语境中的现代文化认同建构[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4(4)都 宁.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干扰与交际移情.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增1期。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2)

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4)

第十讲

国际汉语教学中定型观念问题

范捷平.“stereotype”的意蕴及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0)王

华.传播的培养理论与定型观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62-64八 文卫平.跨文化交际中的定型观念[J] 外语教学,2002(3)

左晓园.文化定型与归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J].宁夏社会科学,2000(6)梁

霞.日本人性格的若干特点对其汉语学习的影响

世界汉语教学 94(2)

严丽明.中介语现象中文化定型的认识和超越[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5)彭吉象.跨文化交流中华语的电影的历史与未来[J].北京大学学报,2000(4)

第十一讲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通论

车英、欧阳云玲.冲突与融合: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主旋律[J]武汉大学学报 2004(4)11 楚春霞.从“文化冲突”现象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济宁师专学报,2001(4)75-76 姚俊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 金之亮,刘孔庆.中国与英美交往中的文化碰撞现象[J].东方论坛,2002(5)82-84页

吴慧坚.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趋同现象[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亓 华.美国意识形态会汉语教学的渗透及我们的对策[J],北京社会科学,2000.1

第十二讲 汉语汉字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在

段连城.对外传播学初探,北京:中国建设出版社1988 顾英华.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汉语教学模式[J]语言与翻译,1997(3)68-70 常燕荣.论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关世杰.试论二十一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5)王路江.从对外汉语教学到国际汉语教学——全球化时代的汉语传播趋势[J].世汉2003(3)简

艺.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对外传播 现代传播 2000(2)易法万.从美国“妖魔化”中国看中西新闻传播的差异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02、6 魏清华.文化传播障碍与文化误读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 吴振明.丑陋中国人——西方俗文化里的中国人形象〉

学术著作与论文集: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王宏印.跨文化传通[M]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8年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C]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顾嘉祖主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陈建民.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C]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1993年

周思源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C].北语出版社1997 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C].商务印书馆2006 黄锦章、刘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C].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Larry A.Samovar&R.E.Porter.跨文化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Ron Scollon 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

 姚德怀《必也正名乎》《语文建设通讯》(香港)06年第84期P21  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介绍中国文化,当然是好事,但是学院为何以“孔子”为名,朋友们有些议论。

 甲:歌德是公认的德意志,甚至是世界的大文学家。歌德学院以歌德命名,乃众望所归。但孔子是2500年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以“孔子”为名推广现代汉语,似名实不符。 乙:儒家学说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学说包括抽象的普世价值(如“仁爱”)也包括实际的等级观念(如:“礼教”),两千年来,汉族人民“仁爱”等普世价值好像没有学到多少,即使有恐怕也只限于某些小圈子内,所谓亲疏有别。然而等级观念却深入人心,已形成基因,至今尚受其害。因此,以“孔子”为招牌,似颇有反讽意味。

 丙:这样也好,可以反其道而用之。在全世界开设孔子学院,让孔子见识见识近代“自由、平等、博爱、科学、民主”的世面。让孔子学学现代汉语,现代文明,现代礼仪,开开眼界,进而“学而时习之”,反馈国人,不是很好吗?

 丁:有一种说法,认为现代汉语诞生于1919年的五四。如果是这样,是否应该选用五四时代或以后的人物命名呢?那么,我们不如搞一个全民投票,选出一位现代汉语的代表作家AAA,让“孔子学院”正名为“AAA学院”。这块金漆招牌,将比诺贝尔奖更加光辉夺目。选举如能采取世界杯的方式分为预赛、16强分组赛、8强淘汰赛、最后对决赛,势必轰动整个华人世界!

篇5:图书目录的古代法律文献论文

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正面临着这样一个不借助于西方语词便无法表达,但借助西方语词又不能准确表达的困境。反思中国法律史的研究历程,中国法律史一直都在西方法学理论与概念的遮蔽之下,回归传统,成为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宿命。而探究传统中国的法律概念和法律理论,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图书目录作为古代法律文献著录的集中表现,探讨其中的法律问题,或许可以为我们认识法律概念的演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一、古代法律文献目录的编撰

现学界关于古代法律文献与图书目录的相关研究,早期以大陆、台湾编撰的法律古籍文献书目为主。如孙祖基的《中国历代法家著述考》收集古代572 种法律文献,内分法理、立法、治狱、检验、实务五类,该书相对收录范围较窄,数量较少。国务院法制局法律史研究室编的《中国法制史参考书目简介》收书932 种,分为法家著作、法制史料、法律法令、则例章程、会要会典、检验证据、审理判决、监狱囚政、政牍公牍、其他著述十类,所收书籍偏重清代民国,清之前收录甚少。

张伟仁的《中国法制史书目》收书2352 种,分为规范、制度、理论、实务、综合五大类,每大类之下分若干子目。规范类收录历代各种规范及其注释,制度类收录关于历代立法、司法以及与之协同运作的行政、军事、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记述,理论类收录关于历代各种规范、制度的理论及诠释,实务类收录历代各种规范、制度的实施和运作的记录,综合类收录内容涉及上述各类二者以上的各种书籍。中国法学会主持编辑的《中国法律图书目录》汇集国内39 家图书馆的2 万余种法律图书,时间截止至1983 年底。书录分为21 个主要门类,细分为480 个类别。北京图书馆编的《民国时期总书目:法律( 1911 - 1949) 》收书4368 种,以现代法学为分类标准,分法学、宪法、部门法、行政法、民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商法、刑法、诉讼法、应用法学、立法、司法、国际法、国际私法。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编的《中国法律图书总目》附录《中国法律古籍》收录1911 年以前刊行的法律古籍图书1900种,但主要集中于清代,分法典、清代司法、官箴吏治、涉外条约、清末新法令、外国法律译著、清人法学著作七大类。田涛编译的《日本国大木干一所藏中国法学古籍书目》根据《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大木文库分类目录》中的“政法类”编译而成。书目将中国法学古籍分为三类: 总类、政类、法类。总类部分是综合类的法学古籍,政类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司法类,法类相当于中国法学古籍中的法律法令。

高潮、刘斌的《中国法制古籍目录学》阐述了一般目录学和法制古籍目录学理论及历史沿革,按中国历史断代,分法律思想、典制、狱政等部类,评介先秦到清末有关法制的古籍1500 多种。该书吸收前人研究成果,注重最新的考古研究资料及档案资料,充实法制古籍目录的内容。同时初步界定了法制古籍的范围,应包括历代立法、司法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制度,各种规章律令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理论著述和实际施行、运作的.记录书籍。提出法制古籍目录学的特点,即零散性、不能按照部门法分类、礼法融合、类型多样化、综合性、不完备性。

殷啸虎主编的《红楼书影: 华东政法大学馆藏法律旧籍提要( 民国部分) 》收录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民国时期出版的法学图书近800 种,其中不少是北京图书馆主编《民国时期总书目: 法律( 1911 - 1949) 》一书所没有著录的。上述法律文献图书目录是现代学者根据法律史研究概况编撰的古代法律文献目录,虽以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著录对象,但并未在古典目录学的视野之下分析。而法律文献检索类书籍在概述中国古代法律文献时亦会叙述古典目录学的书目,但都较为简略,泛泛而谈。

二、古典图书目录中的法律文献研究

清末沈家本著《法学盛衰说》,述中国历代法学之发展变化,言及有清一代,“本朝( 清朝) 讲究此学而为世所推重者不过数人。国无专科,群相鄙弃。纪文达编纂《四库全书》,政书类法令之属仅收二部,存目仅收五部。其按语谓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所录略存梗概,不求备也。夫《四库全书》乃奉命撰述之书,天下趋向之所属,今创此论于上,下之人从风而靡,此法学之所以日衰也。”

沈家本以《四库全书》著录法律文献为发端,言清代律学之衰弱状态。日本学者池田温的《关于〈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刑法家》校定《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刑法家》法律文献,并与新旧唐志对比著录法律文献之异同,借此分析日本飞鸟时代以降对于中国法制之全面学习。刘笃才的《〈法缀〉——份可贵的明代法律文献目录》认为中国第一部法律文献目录是明人唐枢所撰《法缀》。《法缀》收录了明代前期( 洪武至嘉靖) )颁布的律令及私人法律著述47 部,每部以书名为目,或述或议,此对于法制目录学及明代法制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该文还指出我们应该注意到“集部”去搜集法律史资料。

高潮、刘斌的《中国法制古籍目录学》在古典图书目录的视野之下分析古代法律文献,叙述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指出“从目录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书籍基本上是按‘七分法’或‘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法制古籍散存于各部之中,大致说来,法理方面的古籍多见于子、集; 制度方面的古籍多见于经、史; 法规律令方面的古籍多见于史部; 实务方面的古籍多见于专集,”同时总结出中国法律古籍具有零散性、难以部门法分类、礼法融合、类型多样化、综合性、不完备性等特点。此书为法律文献在目录学框架之下的首次分析,颇有启发之处,但此书重点在于根据法律史研究进展编纂法律文献目录,古典图书目录下的法律文献分析研究太过于简略。

而郑杰的《中国古典书目中法律文献类别的演变》,以官修目录、私撰目录、史志目录中的代表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法律文献的著录,分析古典目录书中的法律类目设置,指出“典章制度多见于经、史,法律思想多见于史、集,法规律令多见于史部。”官修目录中法律文献的类别划分的特点是“对法令法规的类别认识较为一致,而对其他律书则有差异; 历代对律书的收藏有差别;类别的设置体现了以刑法为本的法律思想。”“私撰目录的录书具有随意性和零散性的特点,藏书家门所藏律书的质量和数量差异较大,对官方的法规律令收入甚少,但较重视对录入律书的阅读指导。”“史志目录中专有律书这一类别,从《隋志》开始法律文献被纳入‘刑法类’,归属趋于合理。”

但郑文研究对象范围、数量太小,如官修目录只以《崇文总目》、《文渊阁书目》、《四库全书总目》,私撰目录只以《直斋书录解题》、《百川书志》、《书目答问》,史志目录只以汉志、隋志、旧唐志、宋志、明志为研究对象。同时对于古典目录子部中法家类郑文没有著录研究,而法家类著作是法律史研究中历代法律思想的重要文献,同时亦可以窥见历代对于法家的认识及评介。

郑杰的《史志目录中的法律文献》在《中国古典书目中法律文献类别的演变》的基础之上,增加补史志目录、《清史稿·艺文志》中的法律文献研究专节,完善了古典图书目录的范围,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张伯元的《法律文献学》辑录历代史志目录中的法律文献,同时以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钱曾《读书敏求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为研究对象,论述法律文献叙录中的提要,以尤袤《遂初堂书目》、《天一阁书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杨绍《楹书隅录》、丁氏《善本书室藏书志》、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刘承干《嘉业堂善本书影》为研究对象,论述历代私家藏书书目中法律文献的提要,该文并未对上述古典目录著作中的法律类文献进行研究,同时著录书目范围过于狭窄,只有14 种,据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不完全统计,明代著名的藏书家有427 人。清代前期较著名的藏书家有497 人,不少藏书家编出了自己的藏书目录。氏著《〈明史·艺文志〉“刑法类”书目考异》对《明史·艺文志》中的12 种、《千顷堂书目》中的4种及《大明律讲解》等法律文献进行了考证。田庆锋、何青洲、邢文艳编著的《中国法律文献学引论》辑录历代部分史志中的法律文献,与张伯元《法律文献学》无异,徐世虹亦简要提及古典图书目录著录法律文献的情况,但均为简略,未成系统性。

三、其他法律文献的研究

张国全、张伯元的《法律文献考订例释——沈家本考订法律文献的方法及其成果》从目录、版本、校勘三方面分析沈家本考订法律文献的方法,指出在目录方面,沈氏参考历代各种文献书目,从法律文献与政书、史书的密切关系中,着力于“律令”、“律目”的考辨,以据书目考律法典名称、考辨律令名目的错乱。黄腾华的《论沈家本的法律文献分类方法和实践》以沈氏著作为研究对象,认为沈氏按照法律文献的体式、内容、时间先后顺序对法制古籍和自身著述进行分类编撰,继承前人的目录分类思想,结合自身实践,对于法律文献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或许此文可以作为分析晚清西学东渐过程中传统目录学面临西方图书分类理论冲击在法律文献分类方面的一个案例。王宏治的《试论中国古代史学与法学同源》在论述史学、法学渊源的基础之上,指出“中国古代的所有学问几乎都渊源于史官文化,而经学、史学与法学的分袂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过在图书分类领域,史学与法学始终密切相关,法典与法学著作一直是列于“史部”。这既说明法学与史学同源,也说明史学是法学之源。”张婷的《法典、幕友与书商——论清代江南法律书籍的出版与流通》以世界各地图书馆中收集到的江南地区出版的清代刻本律例全书为关注点,从出版史的角度考察清代法律书籍的编纂、刊刻与流通,虽与目录学无甚关联,但从中可以窥见清代民间法律书籍的传播情况,对于清代私家目录中法律类目的研究提供广阔的社会背景。

四、余论

篇6:关于古典文献考研的参考目录

文字学:裘锡圭老师的《文字学纲要》

音韵学:《音韵学教程》,北大唐作藩等老师编写

(以上两门课较有难度,考试中占的比例似乎不多)

训诂学:洪诚《训诂学》,董洪利《古籍的阐释》(这个老师是我们专业的)

版本学:没有现成的教材,大致可以看一下曹之的《中国古籍版本学》、李致忠的《古书版本概论》以及其他一些老先生的书,还有前两年出的《校雠广义》,也是很好的参考书。

目录学:高路明《目录学与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我们专业的老师),还应该看看中姚名达的《中国目录学史》等书。

校勘学:倪其心《校勘学大纲》

哲学要籍解题:没有固定的教材,大致是介绍中国古代的哲学典籍

文学要籍解题:金开诚《历代诗文要籍详解》

史学要籍解题:可参看张传玺的《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张舜徽的《中国史学名著解题》

古籍整理概论:专业启蒙课,可看看最近黄永年老先生再版的《古籍整理概论》

中文工具书使用法:《中文工具书教程》 朱天俊,李国新著

中国古代文化: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古代汉语:王力与郭锡良的教材都可以

现代汉语: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写的《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史:在考试中占的比例也较大,教材一般是翦伯赞《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北大教材《中国文学史》,或者袁行沛新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

参考书目:

一、目录学:

余嘉锡 《目录学发微》

姚名达 《中国目录学史》

来新夏 《古典目录学浅说》

王重民 《中国目录学史》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

《旧唐书·经籍志

《郡斋读书志》

《直斋书录解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书目答问补正》

二、古籍整理概论

黄永年 同名参考书一本,上海书店出版社刚出新版

三、古代文化史

是重头戏,有北大版《中国古代文化史》三册,不过跟老师上课的讲义还是有较大差距

四、文学、史学、哲学要籍解题

《历代诗文要籍解题》 金开诚、葛兆光 北京出版社1988

《中国史学名著解题》 张舜徽

《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张传玺

哲学的好像没有的说,看看辞海分册和大百科全书吧

五、版本学

《古书版本学概论》 李致忠著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0 重印 上课主要用这本

《古籍版本签定丛谈》 78年版

《中国古籍版本学》 曹之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详

《书林清话》 叶德辉

六、校勘学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

陈垣 《校勘学释例》

王念孙 《读书杂志》

俞樾 《群经平义》、《诸子平义》

七、文字学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九十年代末刚重印过

八、音韵学

《音韵学教程》 唐作藩 记记上古三十韵部就差不多了

九、训诂学

好像参考书很多,就看看董洪利的《古籍的阐释》吧

十、古文献学史

篇7:小组文献目录

关键词:临沂市,古方志,目录学

方志的性质归属, 长期以来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人认为, 它属于地理书, 如民国时期的梁园东“中国之地方志, 以今日视之, 实为一种不完全的地理书”; 有人认为属于史书, 如梁启超“最古之史, 实为方志”; 有人认为, 它是地方的百科全书或资料书。性质归属的纷争恰体现了方志本身功能的多样化。一般认为, 地方志具有“存史、资政、教化”三大功能, 而笔者认为地方志中所体现的目录学方面的价值同样不可忽视。本文即以临沂现存的古方志为例探讨地方志在目录学方面的价值。

一、《艺文》《著述》辑录文献著作

古方志的目录学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文》《著述》两个部分。这两部分不仅有明确的收录范围, 而且还有严谨的编排体例。这有助于研究该区域历代文献的著述、流传、存佚等情况, 具有很高的目录学价值。

( 一) 《艺文》《著述》有明确的收录范围

地方志的《艺文》或《著述》部分主要反映地方文献的著述情况。既然收地方文献, 那么就需要对地方文献所包含的范围进行具体的界定。从临沂现存古方志《艺文》《著述》部分的编纂来看, 临沂方志所载文献主要收录本地人的著述和有关本地的著述, 部分收录外地人在本地期间的著述, 具体的收录方式又有目录和全文两种。艺文的分类体系大体说来分成两大体系, 一种是按目录学原理来撰述, 著录地方藏书和一方著述; 一种是按文体分类收录作品全文, 集一地人著撰或有关一地方的资料, 以诗辞文赋为表现形式, 具有文选性质。

《著述》, 通常汇集为目录, 这部分的目录主要辑录本地人的著作, 有的也包括外地人寓居此地时的作品。如《沂州府志》的《著述》中的经部中收有郑玄的部分著作, 下注说: “旧志以郑康成为此邦流寓, 故此。”收录的著述, 除已刊行的外, 还收录一些藏于家未梓的书稿。如《临沂县志》著述部分收录作品167 部, 其中有12 部稿藏其家, 如“宋鸣梧《义易集成》《琅邪文集》稿藏其家”“李国经《明季逸史》十三册稿藏其家”“王埙《一隅诗草》一卷稿藏其家”。《续修临沂县志》著述部分也收录了48 部未梓的稿本, 如“彭窗芸著《平仄五千字文》一卷未梓”“王思衍著《老子注》, 《说文集字》四卷, 《亦嚣诗存》两卷均未梓”。如此一邦的文献基本上无有遗失。

《艺文》通常辑录原文, 主要选录当地文人的诗文作品和有关该地风物的诗文作品。《艺文》都有明确的选文标准, 如《沂州府志》“若乃寸简卮言有关此邦之利害亦节录焉, 非是概不敢登, 示慎也”, 即是说收录的内容都是和地方息息相关的; 而《沂水县志》则主要收录涉及地方掌故和古迹的诗文作品: “苟非涉掌故、关考证者, 虽词文赡逸, 不得不从割爱, 余见例言。”这类当中有时也收录外地人在本地时的作品, 如《沂州府志》的《艺文》部分载有骆宾王的《与亲情书》, 书下注有“骆集不可胜载, 录其官日照者”。

在临沂古方志的编纂中以上两类有的有其一, 如《郯城县志》只有《艺文》; 有的二者兼具, 如《续修郯城县志》有《著述》和《艺文》两部分; 有的看似是一其实是二, 如《沂州府志》在形式上只有《艺文》, 但其分两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为《著述》, 第二部分为《文选》。《艺文》或《著述》一般单列, 但也有分拆附于相关类别下的, 如《费县志》的艺文就分附于《古迹》《金石》《丘墓》《牌坊》等的后面。

( 二) 《艺文》《著述》中谨严的编排体例

《艺文》前常有序言, 交代编辑的缘起及收文的准则等, 在具体的收录中常按照文章的体裁, 分为文、诗、赋等, 在每一类下再按照朝代的顺序编排。如《沂水县志》在《艺文》部分收录诗文两类, 文在前, 按照年代的顺序依次收录晋代陈寿的《奉诏进诸葛亮集表》《诸葛亮传赞》, 明方孝孺的《诸葛武侯赞》、傅履重的《水利论略》、马之图的《新建孟母庙记》、牛宪的《张艾山碑记》, 清孙廷铨的《山蚕说》、王士俊的《齐王蠋忠臣烈女论》; 诗在后, 收宋、明、清代吟咏名山、古迹的诗歌。有的分类更为细致, 如《沂州府志》按照文、诗、赋的类别收录历代地方文人的作品及其涉及该地的文学作品, 其中文又分为文 ( 先秦到元) 、明文、国朝文三类, 诗分古诗和近体诗。

《著述》部分收录的作品通常按照目录学传统的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的顺序编排。大类下有的按照时代的顺序, 以人系书, 如《续修郯城县志》即是此类的编排方法。有的则是大类下分小类, 小类下再按照时间的顺序来编排, 如《沂州府志》的经部下分经和经传, 经传下又按《易》《书》《诗》《春秋》《礼》《论语孟子》《孝经》《尔雅》的顺序, 每一个小类下的具体作品按照时代顺序编排。注有出处, 并附有按语。《著述》部分收录的文献常标注目录的来源及著作本身的存佚情况。如民国年间《重修莒志》对文献的存佚进行详细的标注, “诸葛璩文集二十卷, 佚”, “元邹惟新文集十卷, 佚”, “明刘朴柘山奏议一卷。原奏二十篇, 散失其四, 仅存十有六篇”。如此以后, 就让人对著述的全貌及存佚情况有大致的了解。

《著述》和《艺文》部分对地方文献系统的收录和编排, 对研究地方文化有这重大意义, 特别是编排体例谨严, 为即类求书提供了较大的方便, 而标注刊刻与存佚与否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辨提供了依据。

二、传记等补录文献目录

方志中不仅有独立的文献著述目录或艺文全文, 还有其他部分也会涉及到相关的文献, 如人物传记、古迹以及金石等部分或提及一书, 或收录一文等情况, 对地方文献目录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首先, 是人物传中对传主生平著述情况的记载对地方文献目录起到补充作用。虽然《人物志》中收录的著述成果有些不尽可信, 但对地方文献整理研究方面的价值也同样不可忽视。如《沂水县志》人物传中相勋条有“著有《沂水补志》藏于家”的记载, 此书不见于《艺文》《著述》, 也未有传世的刻本, 但是该志收有万历本公鼐的序, 后注此文来自相勋的补志, 《舆地》部分还收有相勋的《封疆说》应当也来自相勋的补志。《沂水县志》人物中刘应宾著《平山堂集》, 高熏作《郴江弦闻录》、《赞颂百篇》等, 艺文著述部分亦不见有载。

其次, 是古迹等部分出现的考证文字也是临沂地方文献目录的一个补充。这些作品在方志的《著述》《艺文》部分没有收录, 或有著录该作者的著述目录但该著述并未传世等, 对研究作者本人和地方有很大的价值。如光绪《费县志》和《沂州府志》均收了王雅量的《曾子子羽费人考辨》, 道光《沂水县志》卷二古迹后附古迹考, 卷八冢墓后附墓冢考, 其中收录了公鼐的《姑幕辨》、《阳都辨》, 刘绍武《闵仲山即浮来山考》《邳乡》《盖城》《东莞城、团城、半城、圂城》等多人的多篇考证文字。这些文字不仅对研究该作者有所裨益, 而且整个地方文献目录也有着重大的价值。

最后, 是《金石》等章节中收录的金石著作对地方文献目录也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如《费县志》有《金石》等部分全文收录一些碑文或碑记等注有作者, 如《太虚观碑》有全文的碑记, 并注有“柯亭张万公谨记”。这类碑记或碑文使得一些没有作品付梓的文章得以保全流传, 同时对于补录文献具有重要价值。

这部分资料对《著述》和《艺文》收录地方文献是个有益的补充, 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文献或文章不见于其他文献, 对地方文献的整理有较大的价值。

三、序言考辨志书编纂源流

志书在目录学上的价值还体现在对志书序言的撰写上。志书的序言不仅信息量大, 而且信息较为珍贵。志书往往会在序言中记录该地志书的编纂情况该志书的编修过程, 对考辨志书编纂的源流、版本存佚等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一) 序言记录历代志书的编纂情况

一般说来, 志书的序言大都会陈述该地志书的历代的编纂情况, 概述志书的编纂源流, 评价之前版本的编纂质量, 叙说编纂此版本的缘由等。《续修郯城县志》在吴堦的序言中详细介绍了县志始创及清代的历次纂修情况。“《郯城县志》始于前明万历十三年, 知县颜若愚、教谕邱问礼同辑。续志创于清朝康熙八年知县冯可参, 成于十二年知县张三俊; 又续志稿创于五十年知县荆文康, 成于五十五年知县魏敬胜, 未刊行; 又续志创于乾隆十二年知县王植, 成于二十八年知县张金城、县人原任福建知县王恒。”从这个序言中可以看出《郯城县志》的几个版本, 初创本为明万历十三年颜若愚本, 清代的续志有康熙年间的冯可参、张三俊本, 荆文康、魏敬胜本, 乾隆时期的王植、张金城、王恒本, 其中荆文康、魏敬胜本未刊行。此类序文, 往往简明扼要地概述了一个地区的方志编纂史, 其间的修志次数、志书的存佚与刊刻情况等得到较为清晰地呈现。

( 二) 序言记录该方志的编纂过程

志书序言不仅考辨了志书的编纂源流, 而且有的还会详述该版本的编纂缘由及程序, 这有助于了解此版本志书的成书过程。如民国年间莒志自盛清嘉庆间邑令许氏绍锦续修, 迄今又百余年中经张氏承燮、蒋氏楷及邑绅管氏廷献等先后倡修。张氏仅创体例, 蒋管属稿未就, 旋复搁置。前任宿松唐君剑青徇各区区长之请, 呈准省府规尽未就, 而唐君去职。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 奉令代理, 下车伊始, 莒人士复以为言。余曰此吾责也。乃延邑耆宿重修莒志。此类序言扼要地概述了《重修莒志》的成书过程, 有助于整体把握其目录学价值。

( 三) 序言体现旧志的编纂质量

志书的序言提供的信息较为珍贵, 还体现在序言里多有对旧志的评述。很多志书的序言对前志充满溢美之词, 但也有的会对前志进行客观的评价。如《费县志》对康熙年间所编地方志的评价: “康熙已巳黄候学懃慨然兴修, 匆促成书, 不无缺略。自斯迄今二百年矣。”因为黄学懃版县志的仓促成书, 所以有县人李恕不满所修志书而作《文献存征》。《费县志》收录该书的序言, 并多次运用该书的内容作为佐证。

总地说来, 地方志按照目录学的原理辑录编排一地文献并注明刊刻存佚与否, 由此而形成独特的志书体文献目录, 为地方文献的整理鉴定提供了一手的资料。而人物传记、古迹和金石等部分收录的文章又对《著述》《艺文》等专门的地方文献目录进行有益的补充。序言部分则承袭目录中类序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对志书的编纂源流进行详细的记载。所以说地方志中的目录学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深挖。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324.

[2]马春晖.方志艺文志的目录学本性考辨[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3, (02) :102.

[3]陈景星.临沂县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4.185.

[4]范筑先.续修临沂县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4.1181.

[5]李希贤.沂州府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4.349.

[6]沂水县地方史志办.沂水县清志汇编[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2003.298.

[7]唐介仁.重修莒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4:475.

[8]吴堦.续修郯城县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151.

[9]唐介仁.重修莒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4:1.

上一篇:小学生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事迹材料下一篇:电梯工程公司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