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文献综述

2024-04-14

效应文献综述(精选6篇)

篇1:效应文献综述

汇率变动传递效应的文献综述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各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更加的频繁,国际贸易受汇率风险的影响愈加严重,因此,汇率传递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影响汇率传递强弱的因素的角度系统梳理了国外已有的研究文献,以期获得对汇率传递问题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汇率传递;生产者货币定价;消费者货币定价

汇率传递问题是开放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的观点认为,汇率变动可以传递至消费者价格,从而通过改变相对价格,产生支出转换效应。因此通过本国货币的贬值,可以改进贸易盈余。在最早的弗里德曼那里,在价格名义刚性等的假设下,汇率变动与进口价格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他力挺浮动汇率制,以避免本国经济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这是的完全汇率传递效应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后来将微观基础融入宏观分析中,研究表明汇率是不完全传递的。依据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汇率传递效应与PPI,CPI,进口价格等的相关性是很明显的。但相关程度如何的确定关系到支出转换效应的强弱。但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完全没有影响时,就产生了“汇率失联”。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不管是第一阶段,即对进口价格,还是第二阶段,即对CPI,汇率传递效应都是不完全的。已有的研究认为其原因包括价格名义刚性,消费者货币定价,价格歧视,市场分割,成本加成的调整,分销成本,运输成本,竞争压力等。

汇率传递效应不同对应着不同的最佳货币和汇率政策的选择。汇率传递效应的大小和速度对应正确预测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的价格传导效应是必不可少的。Devereux,Engel(98)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对最佳汇率制度的选择进行研究,认为最佳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生产者货币定价(PCP)还是消费者货币定价(LCP)。当用消费者货币定价时,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国消费的变化不受外国货币供给量变化的影响。当用生产者货币定价时,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调整使消费的变动小,但汇率变动本身导致平均消费水平的降低。因此,在按市定价(PTM)下浮动汇率制优于固定汇率制;在PCP情况下,没有明显占优的汇率制度。当风险厌恶程度很高时,从福利角度,汇率变动的成本是很大的,这时固定汇率制更有优势。国外关于汇率传递方面的文献是非常多的,下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重要文献进行简单的梳理。Knetter(1995)研究了6个美国出口产业和10个德国的出口产业,认为美国的出口价格对汇率变动的涨跌不敏感。但发生价格调整时,它会放大汇率变化对消费者货币价格的影响。德国出口价格对汇率涨跌更敏感,价格调整能稳定目标市场的消费者货币价格。Goldberg(1995)通过对1983―1987年美国汽车产业的分析,结论是进口产品的美元价格对汇率的变动的反应不敏感。这种价格惰性反应了不完全竞争市场有差异产品的按市定价行为(PTM)。汇率传递效应对进口价格的影响是不对称的。美元贬值对进口价格的影响程度大于美元升值时的影响程度。进口的日本汽车价格传递系数比德国汽车的传递系数小,主要是德国和日本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及其波动率不同所致的。同时,他认为贸易限制会影响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同时模型显示居民过去的消费习惯影响现在的购买行为,当生产者考虑这些因素,并且认为汇率的变动是暂时的,在汇率变动的成本冲击时只会部分提高价格,即不完全传递效应。Goldberg,Knetter(1996)认为一价定律不成立和不完全价格传递效应都是由三级价格歧视造成的。不同产业之间有很大差异,但多数情况下汇率变动的大部分影响被目标市场的成本加成调整所抵消。各国商品市场应看成是分割的而不是一体化的。McCarthy(99)对9个工业化国家1976-1998的样本区间内研究了汇率波动对进口价格指数,PPI,CPI的传递效应。汇率波动对进口价格指数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PPI,对CPI的影响程度最小。9个工业化国家之间的传递效应也是不同的。比利时和挪威的传递效应最大,瑞士和瑞典的几乎没有传递效应。他认为与进口份额的高低,汇率变动率,GDP波动率和竞争程度相关。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认为汇率和进口价格冲击对后布雷顿森林时代的低通货膨胀的影响是微弱的,但对通货紧缩有显著的作用。Taylor(2000)认为传递效应即企业定价能力的降低是与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程度的下降直接相关。他运用有微观基础的定价模型指出可觉察的成本变化的低持续性导致了低的传递效应。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的持续性正相关,表明低通胀造成了低的传递效应。因此,定价能力即传递效应与产出和低通胀处于动态良性循环中。因为当企业预期成本和其他企业的价格变化是不稳定的,即非持续时,他们只对价格做很少程度的调整。但是当预期货币政策和成本的变化是长期持续性时,这种良性循环关系就会即可消失,即预期在低传递效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汇率传递效应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小于对进口价格指数的影响。一个解释是当地分销成本。本地企业进口中间投入品然后在组装加工成最终产品,用国内货币定价以避免其价格相对其他消费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在外国出口商用生产者货币定价(PCP),国内企业面临来自包括非贸易部门的巨大竞争压力时,而且非贸易部门占比足够大,它会倾向于用国内货币定价,这样汇率波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是完全的,而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是完全被隔离了。汇率波动对CPI的传递效应小于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取决于产业竞争压力(Bacchetta,Wincoop(2002))。Elke Hahn(2003)运用VECM模型分析了外部冲击对欧元区通胀的传递效应。他分析了分销链中不同阶段价格对外部冲击的反应,包括非能源类进口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协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HICP)。实证结果表明,进口价格冲击对通胀的传递效应最大,其次是汇率波动和能源价格变动的冲击。外部冲击传递效应的大小和速度伴随分销链条长度的增加,对处于分销链不同阶段的价格的影响会下降。传递效应阶段的数量决定价格调整的速度和程度。分销链即传递阶段的增加意味着不同阶段不完全传递的累积和各个阶段时滞的累积。模型稳定性研究表明汇率传递效应是在样本区间是稳定的。Devereux,Engel,Storgaard(2004)在开放经济宏观模型中将汇率传递作为内生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汇率变动率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受到汇率传递的影响。汇率传递的程度与一国货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有关。货币增长量变动率相对较低的国家拥有相对较低的汇率传递效应。反之,则汇率传递效应较高。传递效应取决于货币增长率方差的相对水平而不是方差的绝对水平。当两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的不稳定性增加同样的水平时,汇率传递效应不受影响。汇率的波动率与汇率传递效应是双向作用的。当汇率的波动性比较大时,促使企业遵循PCP定价,导致传递效应的增强,而这可以减缓汇

率的波动。

同时,当国内与国外商品的替代弹性系数越低,边际成本越稳定,传递效应越高。Campa,Goldberg(2005)运用1975―2003年的季度数据对23个0ECD国家汇率传递效应对进口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在短期内大量事实表明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是部分传递的,特别是在制造业更明显。长期内汇率变动对大部分进口产品的价格传递更接近完全传递。汇率变动率高的国家汇率传递弹性系数大,而影响各国问汇率传递效应的宏观经济变量包括通胀率,货币供给的增长,名义汇率变动率等。与Taylor,Devereux和Engel他们的结论一致。在进行模型的稳定性检验时,发现传递效应的弹性系数在样本区间内下降,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在样本期间内进口篮子中商品组成成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能源类所占比例下降,工业制品类比例提高。Faruqee(2006)运用VAR,根据欧元区1990―2002的月度数据,研究了汇率变动对欧元区价格链的影响,包括对进口价格,出口价格,贸易条件,PPI,CPI,工资等。实证结论是短期内汇率冲击对所有价格链的影响都低。随时间的推进,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在增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进口价格,对工资和CPI的影响相对较小。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和C PI的影响由当地零售部门很分销成本决定。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和出口价格传递效应的不同,显示了欧元区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定价行为的不对称,即进口价格是消费者货币定价,出口价格是生产者货币定价。Mwase(2006)运用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1990―2005年汇率传递效应对坦桑尼亚通胀的影响。发现汇率传递效应对通胀的影响在降低,尽管在此期间货币在贬值,从90年代早期的低传递效应到自中期起的完全没有传递效应。其原因是货币政策的改变,中央银行积极干预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私人部门对通胀预期的改变,伴随经济结构改变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竞争压力的增强,进口关税的下降以及CPI篮子中进口商品所占比重的下调。Gopinath,Itskhoki,Rigobon(2007)认为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与定价货币的选择有关。他们运用BLS(Bureauof Labor Statistics)的数据研究了美国和其他11个主要贸易伙伴以美元标价进口商品价格和非美元标价进口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实证结论是美元标价商品的汇率传递效应平均为25%,非美元标价商品的价格传递效应为平均95%,而且这种差距在价格可调整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定价货币的选择不能仅通过汇率冲击对长期传递效应或所期望的传递效应的影响来推测,它由动态的期望传递效应的路径和价格刚性的持续期所决定的中期汇率传递效应(medium-run)决定。他们运用Calvo和菜单成本模型分析影响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因素:需求偏好引起的变量成本加成和生产中的进口投入品。成本加成的弹性和生产成本中进口投入品所占比例越小,企业越倾向于用生产者货币定价。而按市定价能力足够强,即使企业成本全部以生产者货币形式发生,它也会选择消费者货币定价。这与把定价货币的选择作为外生变量是截然不同的。

篇2:效应文献综述

张萌

(陕西教育学院数学系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现有文献的梳理、分析和总结,发现货币政策统一性要求与其区域层面偏差的矛盾尤为突出,如何协调货币政策统一性和区域性的要求成为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在实证研究方面,模型选择、指标选取、数据处理等都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最优货币区;VAR模型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是指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国家而言,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会在政策效果上产生差异,甚至会对部分地区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而损害整体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着重从宏观总量角度分析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体系,将各地区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纳入研究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影响的分析框架中。货币政策的统一性和全局性难以充分体现区域经济的结构性差异,如何协调货币政策的统一性及其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性,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面对的难题。

近年来,最优货币区(Optimum Currency Area)理论的发展以及欧洲经济货币联盟(Ee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EMU)的正式启动和欧元的诞生,推动了国外学者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热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也日益扩大。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局部推进的非均衡改革战略,实施由东向西逐步推进的“梯度发展战略”。长期以来,我国整体经济的同质性逐渐被地区差异性替代,区域间经济发展呈现非均衡性,由此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国内学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异质性及由此引起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并且研究时间不长,主要成果均出现在最近两三年。

一、理论基础

1、最优货币区理论

对于货币统一性的理论研究基础是最优货币区理论(Optimum Currency Area)。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强调单一标准。Mundell(1961)提出以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划分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在符合最优货币区条件的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差异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以调整,要素的流动性是最优货币区内的平衡机制。Mckinnon(1963)提出以经济开放度,即一国生产消费中可贸易商品对非贸易商品的比重,作为决定衡量最优货币区的评价标准;Kenen(1969)提出了产品多样化作标准;Ingram(1973)提出金融市场一体化标准;Haberler(1970)和Fleming(1971)提出通货膨胀的相似性标准。最优货币区理论后续的研究将重点转向评估加入一个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受时代的经济环境特征影响,也就可能带有难以避免的时代局限性。其基于工资的“货币幻觉”和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假设前提,反映出鲜明的凯恩斯主义特征。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理性预期被应用到最优货币区理论研究中,为最优货币区理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从政策可信度、时间非一致性和政策规则等方面对货币联盟可能带来的收益和成本进行了重新评价。格劳威(De Grauwe,2004)将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巴罗一戈登模型扩展到

开放经济条件下,分析各国是否选择加入货币联盟。该模型采用了理性预期假定,认为只有不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才会影响失业率。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若货币当局采取相机抉择的政策,政府宣布零通货膨胀率政策是不可信的。推广到开放经济条件下,假定由通货膨胀率和货币政策偏好都存在差异的若干个国家建立货币联盟,如果只是宣布固定汇率,则这种货币联盟是缺乏可信度的;只有建立完全的货币联盟才能赢得可信度。理性预期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张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实行统一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2、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的主要传导渠道

国内外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更多的是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寻找原因,即研究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何种渠道最终对各地区经济产生差异性影响。不同学派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分析都可以归结为对货币政策传导区域差异的解释。

(1)利率渠道。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的传导过程是经由利率和有效需求的变动完成的。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渠道产生区域效应,体现在各区域产业结构对利率敏感性的不同。许多研究表明,制造业/工业相对服务业、农业对利率更为敏感。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工业等利率敏感性较高产业的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例较大,则货币政策冲击对该区域的影响就相对较大。此外,如果一个地区有较高的资本/产出比,那么货币政策在该地区就有相对较强的影响力。因为预期利率的变化对于高投资地区来讲是很重要的,微小的利率变动都将较大地影响到资金成本的变动。

(2)汇率渠道。汇率作为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在开放经济中,利率的变化会影响汇率水平,进而改变本国的贸易条件,最终改变产出水平。当国内货币政策紧缩导致实际利率上升时,大量的外国资本会流入本国,从而推动本币升值,本国商品相对外国商品更贵,因而本国的出口减少,最终导致总产出下降。如果各区域出口部门的重要性不同,货币政策通过汇率渠道的影响就会不同。出口额占地区产值的比例反映该地区出口部门的重要程度。

(3)信贷渠道。在货币经济理论中,信贷渠道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信息不对称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实际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合约成本等问题,银行在减轻信贷市场上不完全信息、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特殊重要作用,因此,银行是金融市场不发达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新凯恩斯主义以信息不对称为理论基础,通过信贷配给理论基础下的信贷传导渠道差异分析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后凯恩斯主义也侧重于信贷渠道的研究,认为银行发展阶段和流动性偏好的地区差异是真正原因。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在国外主要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Scott(1955)在“货币政策区域影响”的论文中发现美国的信贷政策在从纽约到其他区域的传导过程中存在明显时滞,建议改进中央银行调控体系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速度和效率,虽然其本意也许不在专门论述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但却被认为是开启这方面研究的先河。

Taylor(1995),Dornbusch,Favero和Giavazzi(1998)等对欧元区内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了研究,这些文献主要研究EMU各成员国在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上的差异。Arnold和Vrugt(2002)提出了在EMU各成员国国内也可能存

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Carlino和DeFina(1999)对美国48个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产生区域效应,而利率渠道是导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Georgopoulos(2001)对加拿大出现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从利率渠道、信贷渠道和汇率渠道三个方面寻找原因,但结果并不支持其中的任何一个原因。Owyang和Wall(2004)对美国八大经济区的研究表明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都对美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有一定的解释力;此外,Bernanke、Gertler和Gilchrist(1996)以及Kashyap和Stein(2000)的代表性论文,进一步分别对货币政策分配性效应在不同企业和不同银行之间的作用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并建立了适用的计量模型和政策效应评估工具,供政策制定者权衡政策力度及其结构取向。Cecchetti(1995,1999,2002)等数篇美联储工作论文,提供了关于美国区域货币金融政策实践的分析。

三、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真正意义上实施货币政策的时间并不长,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差异的日趋显现,理论界开始关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从相关文献来看,葛兆强(1995)比较早地研究了货币政策区域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认为货币政策区域化的基本理由在于区域经济差异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不过由于当时研究的重点不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因此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原因的认识显得还不够深入。此后,国内理论界、实践部门对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给予了持续的关注,研究的方法和工具也日渐多样,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Mundell(1961)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分析框架。丁文丽(2005)探讨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在发展中的单一主权国家内的应用问题,指出其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最优货币区,并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对东、中、西三个经济区货币政策效力的差异进行了验证和比较。宋旺、钟正生(2006)也认为作为人民币单一货币区并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他们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证实了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并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导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

第二类是倾向于新、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认为用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基础存在不足之处,而新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性影响的金融结构差异论和货币内生前提下的后凯恩斯主义观点更具说服力。如张晶(2006,2007)研究认为应该结合现实情况,转向金融结构差异的研究角度,重视货币政策对银行、企业的金融行为的影响。

第三类则主要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按照一定的时期和区域划分标准,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利率、信用、汇率等渠道分别进行检验,以期找到引起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于则(2006)利用VAR模型和聚类分析讨论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发现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对于货币政策的反应与全国水平的平均反应接近,东部地区反应十分强烈,京津冀地区对于货币政策反应轻微,西部地区对于货币政策反应持续时间较短。杨晓、杨开忠(2007)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其结论与于则的基本一致,并建议在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行某种程度的灵活的区域性货币政策。陈安平(2007)的研究发现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1978年后,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都有所增强,其中货币政策对中、西部,特别是对西部的影响明显增加。

四、结论

通过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回顾和总结,我们至少应有以下几点启示:首先,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在区域层面的偏差,其与货币政策的统一性要求的矛盾尤为突出。如何协调货币政策保持统一性和关注区域均衡发展的要求,成为理论研究和货币政策操作中的现实难题。货币政策在多大程度上需要坚持统一性原则,其具体的政策工具中又有哪些可以体现区域差别化,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其次,区域的划分标准往往依据的是行政上的划分,这就加大了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的难度,降低了研究结论的说服力。此外,模型选择、指标选取、数据处理等实证研究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

最后,由于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因此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分析在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如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信贷传导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再如货币的外生性还是内生性在不同国家也存在差别。因此,我们对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需要立足于中国经济现实,结合本国国情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宋旺,钟正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J].经济研究,2006

(3).

[2]卢盛荣.测度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相对指数及其应用[J].金融与保险,2006

(11).

[3]于则.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分析 [J] .管理世界,2006(2).

[4]盛朝晖.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分析:1994—2004[J].金融研究,2006

(7).

[5]卞志村,杨全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现状及评述[J].财经问题研究,2010(1).

[6]贾卓鹏,贺向明.最优货币区理论与我国区域货币政策选择[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3).

[7]Arnold,I.J.M.,1999,“The regional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in Europe”[M].University of Nyenrode,The Netherlands。

[8]Carlino,G.A.and Defina,R H.,1998,“The Differential Regional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80,No.4:572-587。

【作者简介】

篇3: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企业产融结合是产业和金融通过一定途径进行协同发展的模式[1]。在许多发达国家, 产融结合都得到实践, 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得到肯定;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后, 过度金融化也压垮了一些大型产业集团。这表明产融结合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正面效应, 也有负面效应。

我国产融结合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末, 并于9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实施产融结合可降低交易费用, 消除企业间信息不对称, 通过构建内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为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带来积极作用。但随着德隆、农凯等企业集团相继发生严重危机, 研究人员开始围绕产融结合的效应问题展开实证研究, 分析我国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实际情况。本文将现有相关研究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分析框架, 通过脉络梳理, 提炼精要, 论其优劣, 以期为我国未来产融结合效应评价建立更广阔的视野。

二、我国产融结合效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现阶段我国关于产融结合效应评价的文献中, 学者们大都将焦点放在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上。傅艳 (2004) 认为, 若企业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大于零, 即为有效的产融结合[2]。这一观点成为学者们在研究产融结合效应时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若实施产融结合后企业绩效或企业效率提高, 就意味着企业获得了产融结合的正效应。

(一) 企业绩效相关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林世协 (2004) 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绩效衡量指标, 运用W 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3]。李革森 (2004) 考虑到证券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 选用市盈率和每股收益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回归模型[4]。张庆亮和孙景同 (2007) 首先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指标, 分析产融结合前后的经营绩效;其次以每股收益和市盈率为被解释变量、金融参股比例为解释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研究[5]。徐赐豪 (2009) 从企业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六方面选取12项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企业绩效综合指标值[6]。李凤娇 (2013) 同样采用因子分析方法, 但选取的指标略有不同[7]。

通过对企业绩效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 早期研究主要选用每股收益率、市盈率或净资产收益率等单一指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随着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针对指标缺陷, 尝试从多方面构建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企业绩效。但是采用回归分析等方法, 需事先假设数据样本分布特征或主观确定指标权重, 这将导致估计结果存在较大偏差, 因此采用这种方法存有争议。

(二) 企业效率相关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企业效率能够反映企业资源配置水平, 是衡量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 研究人员根据不同的判定模型和分析侧重点, 确定相应投入和产出指标, 对企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 。

蔺元等 (2010) 以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为输出指标、总资产和成本费用为输入指标构建评价模型, 从“由融到产”和“由产到融”两条路径分别进行实证研究[8]。杜传忠等 (2014) 以营业收入和投资收益为输出指标, 以企业总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员工人数为输入指标, 运用序列D EA法计算产融结合公司的生产效率、投资效率和综合效率[9]。谭小芳等 (2014) 从公司规模、运营能力和公司风险三方面选取6个指标作为输入指标, 以主营业务利润率和净资产报酬率为输出指标,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C 2R模型评测产融结合型农业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10]。

使用D EA方法, 不仅可避免参数估计方法中的主观因素和设定误差, 还能基于企业特质确定输入输出指标, 提高评测精度。但这一方法对数据处理和指标设计要求较高[11], 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差异较大, 也无法定量分析各因素对产融结合效应的影响。

2. 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 。

支燕等 (2010) 以总资产和职工酬金分别作为资本投入指标和劳动力投入指标, 以主营业务利润为产出指标, 选取企业属性、资本结构、企业业绩、产融结合程度和金融机构连续持股时间作为影响变量,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企业的运营效率进行分析[12]。项国鹏等 (2013) 和唐建荣等 (2015) 也采用类似方法, 但指标选取略有不同。前者同样将职工酬金作为劳动力投入指标, 但将固定资产作为资本投入指标、净利润作为产出指标;在影响因素的选取上, 增加政府支持和金融支持两项指标[13]。后者的投入与产出指标与支燕等相同;影响因素的选取则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 与上述指标类似[14]。姚德权等 (2011) 以资产报酬率作为产出指标, 从企业规模、运营能力、财务风险和企业人员四方面选取8个指标构建投入指标体系, 并将金融机构的风险因素引入模型, 对企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15]。

由于我国各类统计数据透明度较低, 使用SFA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弱化数据测量误差对效率评估结果的影响, 避免D EA方法对数据处理和指标设计的高要求, 使测算结果更加可靠。另外, 该方法可定量分析各因素对效率的影响, 并且不受投入产出数据单位的影响, 但对样本的同质性要求较高。

(三) 其他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除上述两类方法外, 还有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设置评价指标, 从侧面反映企业产融结合的效应。

蔺元 (2010) 将研究重点放在实施产融结合的动因上, 采用Logit模型和G LS方法做回归分析, 以考察产融结合对企业的影响[16]。郭牧炫等 (2013) 也使用了相同的方法[17]。

万良勇等 (2015) 以产融结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为研究视角, 将企业经营现金流作为衡量指标, 采用现金持有量—现金流量模型作为基本模型进行实证分析[18]。

文柯 (2012) 以产融结合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为研究对象, 运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预警模型, 研究产融结合的负效应[19]。

这类文献由于选用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不同, 无法评价优劣, 但多角度定量分析产业资本向金融业扩张的效果, 对于实证研究我国产融结合效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四) 综合评述

通过梳理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指标和方法可以发现, 各种方法均存在优劣和前提条件。就评价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而言, 笔者认为, 现阶段SFA方法对于评估同质企业的产融结合效应更为适用, 选用的评价指标应综合考虑企业内外影响因素。

三、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的主要观点

李革森 (2004) 认为金融参股比例与企业每股收益正相关, 为此提出产融结合临界值假说, 即存在产融发挥作用的最低股权参与比例—10%[4]。张庆亮和孙景同 (2007) 认为, 金融参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这表明金融资本和产业链条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5]。但王帅 (2013) 通过构建规模经济效益模型实证研究后发现, 我国产融型企业能较好地实现规模经济[20]。

项国鹏等 (2013) 认为制造业公司产融结合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在企业产出中, 劳动力比资本发挥的作用强;企业规模、政府支持力度与结合效率正相关, 财务风险、参股比例和金融支持度与结合效率负相关, 产权性质的影响不明显[13]。唐建荣等 (2015) 在对低碳企业实证研究后也得出类似结论[14]。但支燕等 (2010) 却认为对于高技术企业而言, 资本对企业的贡献大于劳动力的贡献, 财务风险与结合效率显著正相关;而同时他们也认同企业规模与结合效率正相关, 参股比例与结合效率负相关[12]。

杜传忠等 (2014) 认为融资需求是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主要动因, 而被参股金融机构类型和参股比例对产融结合效率影响显著[9]。万良勇等 (2015) 认为企业属性、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以及宏观经济都对产融结合效率产生影响[18]。但郭牧炫等 (2015) 却认为, 产融结合的实施动因是出于多元化经营以及分享金融利润的考虑, 但产融结合后企业融资约束确实得到了缓解[17]。

在负效应研究方面, 姚德权等 (2011) 将风险引入模型后得出, 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会进一步降低企业效率[15]。文柯 (2012) 则认为产融结合的负效应主要受产业扩张速度和财务费用占比的影响[19]。

综上所述, 学者们在研究我国产融结合效应时所得结论不太一致, 但均认可现阶段我国产融结合处于初级水平, 存在大量负效应。笔者认为, 目前我国产融结合发展整体水平较低, 受企业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 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未形成深层互动, 协同效应远未达成。学者们所得研究结论不同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研究对象不同, 有的针对我国整体产融结合效应进行宏观评价, 有的则从微观层面进行分析, 如制造业、高技术企业、低碳企业等。2.研究侧重点不同, 导致选取的影响因素和指标不同。3.使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存在差异。

四、结论和研究趋势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关于产融结合效应评价的实证研究, 建立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 尽可能全面地将现有研究纳入分析框架, 因此所得结论更具说服力。如前文所述, 虽然目前产融结合在我国蓬勃发展, 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双轮驱动虽尚未形成, 但二者之间融合趋势不断增加。

篇4:企业间协同效应文献综述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并购和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企业主要的竞争模式,通过创造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使得相互间的竞争力得到增强,即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本文从企业并购和战略联盟两种重要的模式出发,综合国内外对企业间协同效应的研究成果,着重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作出了相应的述评。此外,本文指出了未来对企业间协同效应研究的新趋势,即负协同效应。

关键词 企业 协同效应 并购 战略联盟 文献综述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企业间逐渐由竞争走向合作,以更加高效地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并购和战略联盟成为当代企业间产生协同效应的两种重要模式。

一、协同效应的内涵

“协同”(Synergy)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Syn”表示“together”,即在一起引起的协调与合作;“ergy”表示“working”,即组织结构和功能。合成“Synergy”则表示一个系统发生相变时,会因大量子系统的协同一致而引起宏观结构的质变,从而产生了新的结构和功能。

最早提出“协同”理念的是美国战略理论研究专家安索夫(H•Igor Ansoff),这位“战略管理之父”在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阐述了基本协同理念的战略如何像纽带一样把企业多元化业务连接起来。他认为,公司战略的四种要素包括:产品市场范围、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和协同。其中的“协同”用来说明和强调企业如何通过识别自身能力与机遇的匹配关系来成功地拓展新事业。企业通过寻求合理的销售、运营、投资与管理战略安排,可以有效配置投入要素、业务单元与环境条件,从而实现一种类似报酬递增的协同效应,即企业的整体价值大于企业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总和。安索夫将协同效应描述为2+2=5。但是,这里所指的协同效应仅仅是在公司内部,并没有突破本企业的范围,因此其产生的协同效应相当有限,这也是安索夫协同理念的局限性所在。

20世纪70年代,赫尔曼•哈肯(H•Haken)把“协同”理念加以明确并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协同学。他在研究激光系统时发现,系统发展演化中存在一个普遍原理,即在任何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均依靠有调节的、有目的的“自组织”过程,使千差万别的子系统协同作用,并产生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Hake发现,无论是平衡相变还是非平衡相变,系统在相变前之所以处于无序状态,是由于组成系统的大量子系统没有形成合作关系,各行其是,杂乱无章,不可能产生整体的性质;而一旦系统达到或处于临界状态,此时某种偶然的因素,就会导致临界涨落,其中一个或几个参数会产生临界慢化,出现临界无阻尼现象,它们的变化情况支配了其他子系统迅速建立起合作关系,以很有组织性的方式协同行动,从而导致系统宏观性质的突变。因此,哈肯把“协同”定义为: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微观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性质的结构和特征。哈肯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协同进行了研究,可是并未将其应用在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但为以后的协同效应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企业间协同效应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安索夫和哈肯等学术专家对协同效应研究的基础上,罗伯特•巴泽尔(Robert Buzzell)和布拉德利•盖尔(Breadley Gale)(1998)从企业群的角度对“协同”进行了定义,认为协同就是“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形成的业务表现而言的企业群体整体的业务表现”。“作为组合中的一个企业比作为一个单独运作的企业所能取得的更高的赢利能力就是所谓的协同效应”(孙国强,2005)。这两位学者突破了企业内部的范围,更加着眼于企业外部,着重研究企业间的协同效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

此外,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对协同效应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是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对企业间协同效应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后,笔者将从产生协同效应的不同方式来对企业间协同效应进行文献综述,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另一类是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

二、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其中,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收购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者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者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对该企业的控制权。

学术界对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相对比较成熟,最初是里卡德•拉松(Rikard Larsson,1990)把协同效应与并购结合在一起来分析,他认为并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可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市场力量协同,即通过扩大交易规模或提高市场集中度,实现买方垄断或卖方垄断,从而从供应商处获得更低的买价或从顾客处获得更高的卖价;二是经营协同,即通过联合经营,扩大规模、范围,获得经验,以及纵向合并,降低生产和营销成本;三是管理协同,即通过分享和相互交流不同单位的管理诀窍,在对追加的(额外的或类似的)和互补性(不同但与现有能力相配合)管理技术和才能的应用中获益;四是财务合同,即通过财务市场力量、内部资本场和多样化,联合获得和配置资本,降低风险,实现资本成本的下降。拉松对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分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人的进一步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指导了企业并购的有效实施。但是,该分类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市场力量协同与经营协同存在一定的从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市场力量协同从属于经营协同的范围;另一方面忽略了各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

在遵循国内外关于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翟进步(2006)深入分析了以下四种协同效应类型,即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无形资产协同效应。与拉松的四种协同效应类型的最大区别在于,他用无形资产协同效应替换了市场力量协同,着重强调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无形资产协同效应,是指由于无形资产所具有的一些不同于有形资产的特殊本质和机能,比如,形成上的高投入性、发挥作用上的长期性、使用上的不可分割性和不可模仿性、与有效资产的结合性、交易中的不确定性等。无形资产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品牌协同效应、技术协同效应和文化协同效应。因此,翟进步对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突出了无形资产协同效应的重要作用。

根据抽象和具体相结合的研究路线,肖培耻(2007)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并购协同效应只是一种狭义的协同效应概念,根据协同效应的定义,协同效应表现为并购后的收益大于并购前双方收益之和,协同效应的内容应包括所有由并购而引起的股东价值增值部分。因此,他提出广义上的协同效应不仅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还应包括技术协同效应、文化协同效应和品牌协同效应等等。此观点与翟进步的观点似乎很相似,但是他所不同的是没有把技术、文化和品牌等的协同效应统一归入无形资产协同效应来分析,而是单独分析各种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其作用机制,更加具体的认识了无形资产的协同效应,同时还指出了在一起成功的并购案例中,是多种协同效应同时发挥作用的。

在正确把握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蒋婵(2009)进一步通过深入分析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内容,将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税收协同效应和无形资产协同效应作为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来源,剖析协同效应创造价值的机理和原因。此外,还提出了并购正协同效应产生的条件,指导并购企业有效整合自身与目标企业的文化、战略、人力资源等可以更大程度的实现协同效应,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因此,蒋婵进一步推进了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进程,且对企业并购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总之,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但也仅仅是开始,大部分停留在理论上,对于具体如何促使企业并购成功还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

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s)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即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固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的方式有品牌联盟、知识联盟 、供求联盟、研究开发联盟、市场共享联盟、销售联盟和投资资本联盟等。

由战略联盟协同效应的相关文献可知,以下三种观点是对战略联盟协同效应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首先是史丽萍和吕莉(2004)提出,战略联盟不同于企业集团及企业间的合并购买,它是自发的,联盟各方保持着原有企业的经营独立性,具有边界模糊、运作高效、机动灵活等特点。企业之间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其先天具有的协调效应及联盟后为实现协同效应进行的多方资源的整合策划,可以将企业的信息网扩大到整个联盟范围,并借助与联盟内企业的合作,相互传递技术,加快研究与开发的进程,获取本企业缺乏的信息和知识,带来不同企业文化的协同创造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她们认为协同效应是战略联盟固有的优势,是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因为战略联盟能够优势互补,实现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管理协同效应、生产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销售协同效应。其中战略联盟的销售协同效应是其独特之处,即企业战略联盟可以通过互相了解合作伙伴的产品销售渠道、方式及主要顾客等情况,制定出与自己企业协调一致的销售战略,使相似的顾客业务单元同时增加销售量,达到营销协调一致,从而提高销售量、降低销售成本,达到销售协同效应。他们从战略联盟的整体角度考虑分析其协同效应,为后人研究具体不同方式的战略联盟协同效应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从整体角度对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陈甲华、邹树梁等(2005)从价值链角度出发,对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进行划分,并建立一套基于价值链的战略联盟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采购协同,即联盟企业对共同投入品的进行联合采购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二是基础设施协同,即联盟企业对财务、法律、政府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活动的共享与合作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三是技术协同,即联盟企业对贯穿整个价值链的技术开发活动以及现有技术的共享所形成的协同效应;四是生产协同,即联盟企业对整个与生产有关价值活动的共享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五是市场协同,即联盟企业对客户的发展和与客户进行业务往来有关的各种基本价值活动的共享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他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划分了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成功地应用了价值链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战略联盟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联盟企业对战略联盟的总体运行效果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为其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近年来,更多学者开始了从具体的战略联盟方式来研究其协同效应,尤其是对技术联盟和知识联盟的研究。赵美、刘海涛等(2009)即从基于技术的校企联盟角度出发,从基于价值链的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技术协同效应四方面分析其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他们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高校与企业间的关系看作处在一个特殊价值链中的两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环节,从而研究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他们认为,在校企联盟这一特殊价值链中,高校处于上游,凭借其丰富的人力资本和科研能力进行技术研发,其研究成果即“产出”成为处于价值链下游企业的输入,即技术的引入。企业拥有技术后,凭借其所拥有的生产条件,将科研成果再转化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并利用这些技术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技术作为合作的结合点,使校企联盟双方凭借自身的优势,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技术研发,进行资源及人力的整合,从而实现“1+1>2”的效果。

总之,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相对有限,还没有真正的理论体系作指导,因此,学者们对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研究仍处在不断摸索中。

四、总结

企业间的协同效应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企业并购和战略联盟两种模式为出发点进行了文献综述,但也只是针对部分主要学者的研究成果。此外,还有更广阔的研究空白值得学者们去挖掘。例如,对负协同效应的研究。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近年来经济危机频发,企业危机不断,对企业间负协同效应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并且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Larsson,Rikard.The handshake between invisible and visible hands.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1990.

[2]宋耘.并购绩效的整合模型——协同效应实现观及影响因素探析.学术研究.2004(9).

篇5:效应文献综述

具体地说,文献就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文献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文献的知识性、记录性和物质性。它具有存贮知识、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功能。

综述是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综合地介绍和评述某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对今后的发展进行预测,对有关问题提出中肯意见或建议的论文。

所谓的文献综述即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即在对某一方面的专题、资料全面搜集、阅读大量与你所研究的课题有关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你所研究的问题(比如说学科或者是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它是一种学术论文,也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总之,文献综述就是对文献的综合与评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为什么要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因为文献综述在科技论文和毕业论文、硕士、博士论文的协作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论文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

写文献综述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1)有利于更新专业知识、扩大了知识面。

文献综述能够反映当前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演变规律、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发展趋势,它的主题新颖、资料全面、内容丰富、信息浓缩。因此,不论是撰写还是阅读文献综述,都可以了解有关领域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进一步的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

(2)有利于选择科研方向。

综述通过对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观点的综合分析和评述, 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能够帮助科技人员发现和选取新的科研课题,避免重复,因此写文献综述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有利于查阅相关资料。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文献产生,要全部阅读这些文献,时间和经历都是不够的,通过阅读综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有关领域的发展情况、发展趋势,节省大量的时间。

篇6:效应文献综述

英文翻译是20篇文献中有若干篇英文文献,然后找出一篇,翻译成中文

文献翻译包括两部分:英文原文、中文翻译

(1)中文翻译

主标题:三号字、居中、宋体、加黒,段后为自动。

正文:全文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0、字间距1.5,首行缩进2个字符(包括各级标题)。

编码:采用中式“

一、1.(1)1)”编码形式,不得采用自动生成格式。其中“

一、1.”做为标题,加黒,单独成行。“(1)1)”可以做标题,也可以不做标题,如果做标题,需单独成行,做还是不做标题,均不需要加黒。

图表:图表文字及说明等均采用五号宋体。表格要有表头(表头包括表号、表名),表头在表的上面并居中加黑。图要有图号、图名,在图的下面并居中,不需加黒。

公式:采用公式编辑器编写,要规范,必要时要编号,编号要写在公式的尾部。

(2)英文原文

格式和中文翻译一样,只是字体改为Times New Roman 张艺凡.售楼处设计的趋向性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8] 卓刚.售楼部建筑设计初探——兼论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华中建筑.2007(05)5] 王颂.从售楼处说开去[J].建筑创作.2005(07)] 徐丹怡,杨楠.分析与细分——售楼处设计[J].世界建筑.2004(06)

[6] 王蔚,和静.售楼处的转型及可持续发展[J].建筑创作.2005(07)

7] 王丽丽.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楼市—售楼处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2] 康东阳,谢益人.住区售楼处的回顾与展望[J].福建建筑.2008(06)

5] 唐盈.售楼部设计及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8

9] 康东阳.住区售楼处设计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关于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从2004级普通本科学生开始,实施文献综述写作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文献综述的写作,现将有关要求明确如下: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题目:一般应直接采用《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也可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

前言: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正文:无固定格式,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可以按文献与毕业论文(设计)主题的关系由远而近进行综述,也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

2.要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3.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4.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5.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不要含糊不清。

6.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7.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毕业论文(设计)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8.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论题直接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完全一致;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的文章,其次是教科书或其他书籍。至于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通俗杂志中的文章,一些数据、事实可以引用,但其中的观点不能作为论证问题的依据。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其他事项

1.一篇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原则上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字数不少于2000字,并按规范格式附于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之前。

2.文献综述的撰写格式参见《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的基本要求。

3.文献综述与毕业论文(设计)同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基本文献,为永久性保存文档,学生应同时提供纸质及电子文档。

4.文献综述的成绩占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10%。

上一篇:最霸气运动会口号下一篇:人防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