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处总结

2024-04-25

教科处总结(通用7篇)

篇1:教科处总结

XXX县XX镇XX中学 教科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教科处按照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我校工作要点,以“服务教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理念,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各类培训和比赛交流为契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锤炼教学基本功,以促进高效教学、有效教研。现将本学期教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认真总结,拟定计划,形成常态

因前任教科主任工作调动,为使教科工作顺利进行,新学期伊始即由校长牵头,翻阅档案,在认真总结上一教科工作中熟悉教科业务,并指导制定目的明确、步骤详细的教科工作计划。计划中,以探索高效课堂模式为重点,重组教研组和集体备课组,拟定制度、职责,任命组长,草拟活动梗概,以形成常态。较之以往,本学期教研氛围见增,教学质量见长。

(二)组织活动,规划培训,提升能力

1.开学初,为更好地服务教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时效性,发放各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组织各学科组集体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为提高课堂实效和教学质量,整理发放各学科往年期末县统测试卷,组织各学科组集体教师进行试题和考试动态研究,整理出必考点、重点、难点,集思广益,群策备考。

2.为把构建高效课堂与提高教学质量有机结合,根据我校实际,于9月底开展校内公开课活动。该活动为教师搭建锻炼自我、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理念转变、专业成长、质量提高。

3.10月初,教科处组织了高效课堂模式的导学案、小组建设、课堂模式等培训,为教师课堂教学打牢理论基础,逐步脱离传统的“满堂灌”模式,为由有效到高效扫清路障,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4.10月中旬,组织全体教师按学科组进行“推进实施高效课堂情况问卷调查”,各组均对取得的成效给与肯定,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进一步推进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5.10月底,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交互式电子白板基本功能与运用操作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电子白板技术运用能力,能切实将电子白板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有利于丰富教学手段,让知识更形象生动、直观具体。

6.11月初,组织教师撰写教研论文参赛,推荐上报姜继粉的《论计算器与计算技能》、管敏宗的《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戴玉琼的《浅谈多媒体在“电与磁”教学中的运用》三篇参赛,均荣获二等奖。

7.11月中旬,组织教师参加文山州第二届“云南出版杯”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竞赛观摩和马街、铁厂、董干三乡镇教研协作区教研活动,通过“走出去”参赛、观摩、学习、交流,拓宽教师教学视野,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促进提升教学质量。

8.11月下旬,组织教师参加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及考试。因为培训不仅涉及教师业务素养,还系关教师晋职晋级。所以需要学校统筹、规划、平衡,以免影响教师个人前途。

9.12月中旬,广泛宣传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的报名及我要晒课活动。

(三)强化意识,核实信息,规范学籍

两网学籍工作是我校教科处的重要工作之一,鉴于科室人员均为新近履职,业务不熟,需耗时耗力从头学起。要做好学籍工作,必须把好每一关,保证信息采集无误,信息核对认真,才能方便办理转入转出业务。然而学籍工作耗去教科处的大半元气,以致很多职责内的教科业务难以按质按量完成。

(四)通力协作,严密流程,组织网报

按照省州县三级会议精神,确保2015年高中阶段招生网上报名工作顺利进行,经校班子会议研究决定,抽精干教师数名协助网报身份信息采集、照片采集、信息录入与核对。在各处室的通力协作下,按照上级要求,严密流程,初步完成2015年网报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本学期,通过各类活动,集体备课积极、教研气氛浓厚,教学能力、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但活动记录存在应付检查、流于形式的现象;个别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少数年轻教师玩忽职守、应付了事;个别教师教学乏味,还自我感觉良好;少数教师认识不到位,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消极配合,以致有些任务布置以后成效甚微,流于形式。特别是部分教师在上交材料前总是很忙;个别学科教师经验分享时很保守,交流时一言不发;计划总结走过场,修修改改,应付了事;听课记录抄袭造假,评课时发好人卡,总是两个字总结:不错(还行,很好)……总之,大问题不犯,小问题不断,貌似没有问题,实际问题多多。但只要找到问题,就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正。

今后,为履行好教科职责,更好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一是要齐抓共管,教学常规不松手,加大教研活动的检查、指导、督促的力度。二是要稳中求进,试题研究是抓手,以质量为中心,以考法、考题为抓手,为备考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三是要任务驱动,三环六步重练手,没有任务或者任务不明的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闲则生非,学生忙起来了,纪律、成绩自然就好。坚持“精选、精练、精讲”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让课堂中每一个人高效,每一分钟高效。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反思,努力提高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和教研意识。规范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真正把集体备课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总之,希望我校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大胆定目标,教学合目标,上课少发飙,问题要多找,感觉别良好,质量要提高,成绩必须好!备课多一点勤奋,课堂多一点细心,导学多一点激情,遇难多一点请教,专项多一点分享,猜题多一点信心,考试多一点运气,何愁年年醉笑陪公饮黄汤呢!

在新的学期里,我处将继续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一如既往为学校、教师、学生服务,努力提升教学质量,积极推动我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与创新,精心打造我校教育科研的品牌。

2015年3月1日

新寨中学教科处

篇2:教科处总结

一、教学教研有声有色

1、常规教研活力四射

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教研组根据教研工作计划,以及各组的实际情况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在这一学年中,各教研组共展示优质课70多节,杨xx等几位教师上得教研课由于准备充分,效果好而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同时,感谢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教研活动才会如此有声有色。

2、汇报课精彩纷呈

为拓展教师的学习的平台,全面营造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氛围,学校加大了外出学习教师的力度,学校派出了杨xx等几位老师分赴弋xx、xx天问等地学习,他们回来上的汇报课深受老师的喜爱。

3、新教师培训扎实高效

为了让新聘任的教师迅速完成角色的转变,适应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在每年的九月份组织了新教师培训,整个培训过程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骨干教师的讲座与示范课,也有新教师的互动讨论,以及新教师的汇报课,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英语学科 教学常抓不懈

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英语学科是我校薄弱学科,也是提升空间最大的一科。为此,学校对4--6年级英语学科实行单周单词听写,双周过关检测,每月至少进行了2次,实行交叉监考,流水阅卷,成绩及时与学生见面,真正达到了查找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让教师有了一定的方向,达到了导向性的目的。此项工作得到全体英语教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5、期末复习分享交流会智慧的碰撞

为了让老师们进行期末复习时能达到“减负提质”的效果,我校分学科、召开了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老师们纷纷介绍各自的复习“妙招”。齐校长多次参加这次会议,高度肯定了这次会议的实效性,并要求全体教师遵照“学习加紧不加压,精讲巧练重实效”的复习原则做好期末复习迎考工作。通过这次经验交流会,大家在彼此分享中实现了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特别让一些年轻教师了解了复习方法,为进一步搞好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指明了方向,深受老师们的喜欢。

6、教学比赛活动精彩纷呈

每年一次的“信江杯”优质课与“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比赛。培养了新人,锻炼了老手。xx等人脱颖而出。

同时,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加大了学生的学科竞赛,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分别举办了语文组的作文、看图写话比赛,数学组的口算、应用题比赛,英语组的书写、连词成句、听力、写话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研业绩硕果累累

1、在xx县优质课比赛中,我校余xx老师获语文组一等奖,万xx获数学组二等奖。

2、王xx等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或者教育故事分别在《xx教育》、《语言文字报》、《xx都市报》以及教体局的《读研思》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篇3:教科处总结

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于2002 年异地扩建, 占地400 亩, 拥有近6000 名师生, 学生全部寄宿, 是一所典型的大规模学校。学校后勤服务部门包括总务科和生活服务中心, 有正式职工25 人, 临聘人员87 人。后勤工作项目多, 人员杂, 范围广, 难度大。为了加强管理, 做好服务工作, 我校依据詹姆士·威尔逊 (James Q.Wilson) 和乔治·凯琳 (George L.Kelling) 提出了“破窗理论”, 结合学校特点, 以治理和预防“破窗”为重点, 从种种貌似很“小”的地方着手, 在过程管理、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收到了良好效果。

“破窗理论”认为,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 会诱使人们仿效, 导致变本加厉。比如:一幢建筑如果有少许破窗, 如果没有及时修理好, 会招致有人损坏更多的窗户, 甚至闯入建筑, 恣意妄为。在学校后勤工作中, 这种“破窗”现象既可以体现为学校设备设施的小小故障或损坏, 也可以体现为后勤工作人员服务不耐烦、操作不规范、工作效率低等不良现象。

一、管理原则

1. 勿以“恶”小而不治

“破窗理论”带给我们一个启示: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我们重视从细节处抓后勤管理, 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轻微的、个别的、但影响学校管理形象的“小故障”和“小过错”, 坚持及时处理、按章处理。一旦校园墙面出现了乱画的痕迹, 我们会立即派人清理, 防止整扇墙面出现涂鸦;一旦发现有人采摘校园里的鲜花, 我们会立即出面阻止, 防止整片花圃受损;一旦发现公物被破坏, 我们会立即责成相关人员赔偿, 立即维修或重装;对后勤队伍中员工发生的迟到早退、食堂员工未穿制服等“小错”行为, 我们也充分重视, 适当时候“小题大做”, 防止他人效仿, 积重难返。

2.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 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优雅洁净的校园环境, 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都离不开每一个既严谨、又温馨的工作细节。我们注重做好每一个细节, 形成了后勤工作的好面貌、好作风, 使不良行为没有生存的空间。

我校后勤管理者主动了解员工的家庭、生活, 嘘寒问暖, 及时提供关怀和帮助;为了方便外单位和本校教职工办理资金兑付业务, 我校规定每周星期五上午为集中办理时间, 会计、出纳、总务科长、生活服务中心主任以及财务主管校长都在学校办公室办理相关业务, 确保工作效率;我们要求后勤工作人员在接待时做到三个一: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杯水;我们在学校交通要道设置校园指路牌, 方便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我们仿效公园的做法, 在学校的名贵树木上设立标牌, 既丰富学生知识, 又提高学校形象;我们定期检查学校所有墙顶灯和电扇, 及时加固, 确保师生安全;下雪冰冻之时, 总务科会在道路上铺设棕垫, 防止师生跌倒;传统佳节之际, 生活服务中心会免费向学生提供月饼、粽子或鸡蛋, 让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和集体的温暖。

二、治理“破窗”

1. 及时治理

根据“破窗理论”, 如果不及时纠正和治理工作中的“破窗”, 会导致出现更多、更严重的不良现象, 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 我校多管齐下, 保障治理及时。一是提高后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 明确后勤工作的特殊性, 要求相关人员做好牺牲节假日和正常休息日的准备, 随时服从安排, 随叫随到。二是在总务科设立维修信息收集专干, 公示其姓名、工作职责和联系电话。该专干每天要例行巡查校园, 主动、及时发现维修项目, 还要24 小时开通手机, 一旦出现水龙头损坏等紧急情况, 专干可以在第一时间接受师生提供的信息, 迅速派维修人员修理, 并于第二天落实维修情况。三是在商店、餐厅、加工间、保管室等地安装监控系统, 发现工作人员有不规范操作行为, 管理者立即出面制止。四是安置师生监督员, 可以及时向管理者投诉后勤服务中的不良行为。

2. 联合治理

我校后勤部门和其他科室经常交换意见, 统一认识, 协同工作, 形成合力, 更好地治理了工作中的“破窗”。比如:学生科管理人员反映, 在信息楼、实验楼、教学楼等顶层平台抓获有违纪抽烟的学生, 且监管难度大, 总务科立即在这些地方的顶层通道增设护窗, 阻止学生随意出入;保卫科反映, 学生公寓原外墙屋顶下水管道距离窗户太近, 学生有可能在就寝后沿管道下滑外出, 很不安全。总务科立即重新安装公寓所有此类下水管道, 杜绝隐患;为了让学校公物不能破坏的观念深入人心, 一旦发现有被破坏的公物, 后勤部门会立即协同保卫科、学生科在学生中展开广泛调查。对未及时主动申报赔偿的班级, 在班级管理评价体系中扣分;生活服务中心配合学校团委实行文明就餐活动, 添置剩余饭菜收集车, 提供餐巾纸, 推行文明就餐行为。现在, 师生就餐秩序井然, 餐后能自觉将剩余饭菜倒在收集设备中, 既保障了整洁的就餐环境, 促进了学校文明建设, 又提高了后勤人员工作效率, 减少了浪费。

三、预防“破窗”

治理“破窗”是被动行为。我们采取措施, 积极、主动地预防学校出现“破窗”, 减少财物损失, 降低服务成本, 提升整体形象。

1. 健全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确定每个岗位的职责、义务、工作方式、工作要求, 才能保障工作系统不出现“破窗”。我校依照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以人为本, 出台了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校产管理制度、公物损坏赔偿办法、水电管理制度、绿化管理制度、学生财物管理制度、配电设备操作制度、勤工俭学管理规定、服务中心日常行为规范、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医务室工作制度、服务中心员工个人卫生须知、食堂客餐管理制度、司炉工交接班制度、服务中心员工奖惩制度、预防食物中毒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确保工作规范, 保障服务质量。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 我们结合学校实际, 近年又增加了维修添置申报制度、价格工作监督制度、后勤服务工作监督制度和服务中心分组目标责任制。后勤服务工作监督制度的具体作法是, 在校内公示每个岗位工作者的姓名、照片、工作职责、联系电话, 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师生可以随时投诉。学校每年抽调师生代表, 对所有后勤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价, 评价的结果既作为后勤工作者个人年度考核的依据, 也作为评价总务科和生活服务中心部门工作的主要依据;我校商店、食堂采用分组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 倡导各班组之间在优质经营、温馨服务等方面开展评比竞赛, 比操作程序规范, 比饭菜加工质量, 比餐用具清洗消毒, 比餐厅环境卫生, 比待人服务态度等, 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劳动积极性, 有效地提升了服务水平。

2. 加强环境建设

“破窗理论”告诉我们, 环境和行为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良好的环境能给人积极的暗示, 促人自省、自律。在金碧辉煌的五星级酒店, 在彬彬有礼的服务人员面前, 人们不会随地吐痰, 不会乱扔垃圾, 就是这种效应的体现。因此, 我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努力建设一个优雅、和谐的校园环境, 预防“破窗”的出现。

环境包括办公条件、生活条件、设备设施、花草树木、道路设施等硬环境, 也包括工作氛围、人际关系、管理风格等软环境。我校在2001 年投资1.6 亿异地扩建的基础上, 近几年又为教职工配备手提电脑, 更新教学电脑, 在教室配置了交互式电子白板, 重新装修教室、公寓、餐厅, 并安装空调, 安装太阳能路灯, 铺设沥青道路, 改建田径场, 重建东面、北面围墙, 新建100 个林荫停车位, 扩建桃李园, 新建占地40.5 亩的励志园, 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绿色环保、鸟语花香的校园。校领导和后勤管理者率先垂范, 早出晚归, 科学管理, 人本关怀, 营造了平等、和谐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 促使师生每天以积极的态度、愉悦的心情、良好的面貌参与学习、工作和生活。

自从运用“破窗理论”管理后勤工作以后, 我校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完善了教学、生活等设备设施, 后勤工作连年零投诉。2011 年8 月, 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在我校举行, 严谨周密的后勤保障, 先进齐全的设备设施, 焕然一新的校园环境, 温馨优质的餐宿服务, 赢得了来自全国三千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各级领导的好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等单位给我校送了锦旗或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我校后勤工作在这次全国性大赛检验中上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13 年, 我校被评为“长沙市价格诚信示范单位”。2013 年3 月, 我校食堂光荣获得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食药卫监局联合颁发的“湖南省教育系统优秀食堂”匾牌, 全省仅有三十家单位获此殊荣。我校2014 年10 月被长沙市卫生局评为“餐饮服务诚信单位”, 在媒体以红榜形式公布, 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应。2014 年和2015 年, 我校连续被长沙市卫生监督所评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商店被评为“2015 年度长沙市食品流通示范联系点”。

篇4:教科处工作总结

一、协助教务主任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教研组长会议,落实课题申报有关工作

8月26日星期三下午5:10,在综合楼三楼会议室,协助郝主任主持召开15-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教研组长会议。会上,杨校长就各教研组如何利用本学期省级课题申报为契机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问题,向各教研组长作了“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基本知识培训,并对各教研组结合学科教学要求申报课题作了简单要求。培训结束后,分管课题管理工作的教科处穆朝君副主任对各教研组就本次课题申报工作作了具体要求,原则上各教研组教师先以个人申报为主,教科处根据收到的申报材料按优劣推出9位老师作为学校总课题的主要参加者上报上级教育科研部门,剩下一个上报指标,将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哪一个教研组的课题申报材料做得最好,就推哪个教研组进行上报。

二、安排布置地理、化学两学科优质课竞赛活动

根据省化学优质课竞赛的时间安排,本周第一时间打印通知文件单独告知即将赴毕节市参加市化学优质课竞赛的化学组蒙妍老师,告知其做好竞赛准备和密切关注竞赛时间,力争在省、市竞赛中拿到好成绩。

同时,9月17日,全县将举行高中地理优质课竞赛活动,为确保我校地理教研组教师能在本次竞赛活动中取得好成绩,提前将通知及有关注意事项告知教研组长,并要求尽快落实此项工作。

三、发布有关通知,安排布置相关工作

本周,向大方一中网站和大方一中教师交流的群发布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文件及相关要求,告知各教研组长及各学科老师按文件要求逐一对照落实;发布教育局20xx“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制作大赛通知;发布毕节市教育局20xx年优质教育资源开发通知;发布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通知等,并在QQ群中作说明或要求。

四、成功推介我校教师参与毕节市第二届市级名师评选申报

本周,经过宣传、动员、严格审查材料等多个环节,成功推介我校黄敏、肖艳、刘江、杜英四位老师作为毕节市第二批市级名师评选候选人上报县教育局师训办。本次市级名师评选申报,我校上报人数最多,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综合实力。

五、制作打印和发放暑期新教师培训授课教师证书

按照杨校长“不留问题过夜”的办事原则和思想,本周,教科处及时将8月17至19日新教师培训的授课教师证书制作和打印出来,然后逐一发放到每一位授课教师手中,并敦促资料室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存档。

六、安排评委听第三期“青蓝工程”新教师上汇报课,收集第四期“青蓝工程”师徒申请

篇5:教科处工作总结

一、强化校本研训,促师资队伍建设。

本学期,我校教科室以骨干教师展示课、专家指导课、青年教师研讨课为载体,大力加强了校本研训的力度。

(一)教师的全员培训、考核工作

1、正常开展了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的校级展示课。并认真开展了具体细致的评课活动,形成丰富的过程资料,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课堂教学的评析能力。

2、配合教导处和学科中心组开展丰富的教科研活动。

3、认真做好教师“学习笔记、教育随想”等教科研检查考核工作。

(二)青年教师的培养

1、有效地开展了“青年教师研讨课”活动。一学期来,我校加强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采用走出去,本学期我校先后组织由骨干教师带队与新分配的或年轻教师外出听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展示课。采用请进来的形式,继续邀请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师以及其他兄弟学校的优秀教师来校为全体教师作专题讲座、上展示课。通过听课、评课等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校教师深入课堂研究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2、本学期组织综合学科“同课异构”的“活力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有效地锻炼了教师,涌现出一批基本功扎实的青年教师,为学校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生力军。

3、继续开展了3年以内青年教师的钢笔字、粉笔字的训练和考核活动。并对他们进行了写字的培训指导。

(三)骨干教师的培养

1、继续开展各级各类骨干展示课活动。

2、认真开展了丹阳市及以上骨干教师与三年以内年轻教师的“师徒结对”活动。

(四)培训成效明显

每位教师能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工作,向各级各类骨干审报。学校现有骨干教师共计38人,其中镇江市教学骨干3名,丹阳市学科带头9人,丹阳市骨干4人,镇级学科带头人11人,镇级教学骨干10人。全体教师十分重视自身的学历进修,目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全校老师的73.14%。

二、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科研成果。

(一)加强课题研究,重在求真与务实。

一学期来,教科室认真做好了“十二五”科研课题的研究,抓好课题过程研究,让课题研究有效地为学校特色建设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4月份开展了“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策略研究”等三个镇江市立项课题的阶段汇报活动。

2、认真组织了镇江市中、丹阳市小课题的申报和结题工作。目前我校共有学科课题5个,实验子课题2个,个人小课题已结题13个,新申报7个。

3、积极发动教师参加课题论文的评选活动,本学期共组织了3次省、市级的论文、案例评选活动,教师的参评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论文的获奖率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开展了共同体的研讨活动

本学期在学校校长室的领导下,我校认真组织了4次校与校之间的课堂研讨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其他考核迎查工作

本学期能认真配合校长室的中心工作。认真做好了“丹阳市素质教育暨常规管理专项督导”的迎检工作。

四、今后工作的反思:

1、引导老师深入开展小课题研究,以小课题为载体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的研究,并形成专题论文。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2、继续围绕丹阳市“活力课堂”活动积极开展教学方面的各类比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能力,丰富文化底蕴。

3、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研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加强教案更深入的研讨,对每节课的成败进行总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切实抓好校本学习与培训。

4、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还需多思考,努力提高老师培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篇6:教科处工作总结

一、重点工作实施情况:

(一)基于问题,改善学校教师教学考核工作细则,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

本学期,学校继续采取校级骨干教师自愿申报制,按照上一学期教育教学所发现的问题制定出本学期的常规性评价指标、内容,教师自愿原则,期中接受中期两线(教研组、年级组)检查,期末上缴过程性资料并接受最终评价。在上个学期教学检查中,发现组内公开录像课流于形式,很多老师都是为了一节录像课而上课,上课和听课的意义和价值都不大,正是基于这个问题,本学期各个教研组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不仅考试学科,包括非工具学科,覆盖到所有教研组,现在全校教师百分之百参加了“同课异构”活动,有些课,如历史、物理学科的老师还跨了自己任教班级开课。每次开课,大多都请了教研专家来做点评指导,帮助老师打开思路,老师之间也可以说是“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同时,学校还改革了听课评价表,将听课评价作了校本化处理,引导老师除了关注教之外能不断关注学生的学,对教材能做校本化处理。

除了同课异构公开课之外,本学期学校区级骨干教师申报前签写骨干教师协议,其中包括志愿成为教学师傅项目的承担人,并在自愿原则,通过双方教师认可前提下,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师徒之间每周听课2节以上、师傅指导徒弟出好一份试卷并进行试卷评价等等,并做到有制度、有评价、有成效。师傅不仅仅帮助徒弟上好公开课,更重要的是在平时提高家常课的质量,提高自己基本的教学能力。同时,在对教师尊重、鼓励和提高的基础上促进师徒之间在不同程度上共同进步,逐步突破瓶颈问题。

(二)基于发展,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校本团队合作体系效能。

教师专业发展最理想方式是合作发展方式,为此学校把教师专业发展与制度发展结合起来。本学期教研组建设中,重点改进了《教研组长考核条例》,强化教研组长学科质量意识,提升课题研究素养。各教研组在本学期,能根据上学期出现的问题突破一个工作,如上学期工具学科教研组发现学生作业答题不规范等问题,在本学期重点做了学科作业规范,教研组长们分期培训了各个班级的学科课代表。学校按照学期初各教研组提供的各年级作业汇总表对教师批改作业情况进行随机抽查,而对学生也结合学生电子平台评价结合学生考核给予评价。

另外,在校本教研方面比较突出的:语文教研组将教研组把备课组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以骨干教师为组长,进行了三大板块的教学研究。教研组通力合作,集体合作帮助九年级,另外又成立四个小组,研究近5至的中考卷,按文言文、现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作文的出题方向、出题类型等进行研究,以使九年级教学达到真正的有效教学,为中考打胜仗做准备;数学教研组每位教师暑假中将所教年级的每课教学目标重难点的拓展,及与中考相对应的习题,开学初基本梳理完成上传整理共享;艺术组的老师们通力合作,带头给全校的教职工做艺术人文培训,精心准备的三次讲座, 效果颇佳。

(三)进一步健全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学校继续加强目标管理,形成教学管理的目标网络体系。本学期进一步改革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将教学质量监控分析设置各层面“预警线”,学校进一步凝聚各个层面的力量,力求各教师共同体能通过团队合作式的教研活动优化备课、上课、辅导等环节的教学行为。

从本学期六、九年级质量监控考成绩反馈看,学校教学质量整体发展比较平稳,六、九年级整体在区域内处于中位。但六年级作为学区内学校,学习困难生客观存在,部分学困生由于长期养成的“厌学情绪”表现突出,尤其是行规上的表现令我们老师着急和担心,下学期一定要稳控极差低分率;七年级整体平稳,但两级分化也在下学期有所加大;八年级在困难中前进,部分学科整体稳定有进步,但有些学科整体班级差的情况存在;九年级的的老师本次的进步让大家看到敬业和认真付出的收获,但部分学生学科翘角现象不容忽视,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一个都不能少和一个学科都不能差的双重压力下,整体看我们虽有进步,但仍一刻都不能放松,积极追求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四)加强课程建设,拓展型、探究型工作有突破。

学校上学期成立了课程管理专门部门:课程开发部,本学期,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很有成就,学校被批准为闵行区拓展型课程区级学科教研训基地。学校根据拓展型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本学期根据教师的特长开设的拓展型课程共29门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平台。

探究型课程本学期有了长足进步,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探究型课程研究小组,探究型课程有计划、有研究、有反思,运转良好,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探究型课程教学任务。本学期也接受了探究型课程教研员随访检查。

二、难点工作实施情况:

(一)基于提高,进行双向细目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期,针对上学期教师质量分析中普遍重视考试结果,忽略考试命题研究的现象,学校组织了各个教研组都在积极开展命题研究的活动,在命题考试问题上,学校严格规定不允许太多考试,同时规范每次考试,力求提高每次考试的效益。今年暑假以及明天寒假,各考试学科教研组组员都分工合作开展学科考试某一部分的命题研究。本学期,期中考试前(第7周),学校推行了考试联系单制度,进行了 “背靠背”命题的阶段测试。开考备课组向命题备课组提出申请,主动告知本备课组近期教学情况和命题考核需求;而命题备课组则告知考试命题方案设想等。考试结束,通过反馈考卷使用情况和小题的质量分析,进行考试信度效度和教学情况的反思。

在学校活动过程中,发现如何学会使用双向系目表来正确命题,考后如何利用双向细目表回归课堂,对教和学问题的分析和反思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问题主动向区教师进修学院进行了“如何科学和规范命题”的按需调研申请活动。学校非常感谢本次按需调研中的专家建议,并将根据这些建议来改进下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以规范制订“双向细目表”入手,从研究课标、教学基本要求、考试手册入手,不断改进教师课堂行为,提高学校教学有效性。本学期,学校尝试运用“双向细目表”命题科目是六校联考初三物理、初二英语、初一数学学科以及校阶段测试初二物理学科。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命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下学期初组织全校教师青教赛,并将命一份初三学科试卷为内容,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课题研究、项目化研究有起步。

以学校区级重点课题《构建校本合作团队体系,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为抓手,通过扎实开展“教学有效性”项目化研究,推动教学研究工作,实现学科教学的增效减负,提高学生对学科教学的持续兴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有效性,借鉴已有的课堂观察与工具等经验,通过团队合作式课堂观察,以改变传统听评课为重点,带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教育教学一线的实践研究,积极探索课堂观察反馈改进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本项研究数学教研组工作最为扎实,其他教研组将在下学期进一步跟进。

三、其他工作实施情况:

1、进一步组织好了五校校级联动等其它工作。

本学期,为了进一步提高五校联考的试卷质量,从五校命题存在问题出发,改革了五校联合命题考试卷评析,摈弃假话空话,为老师进一步提高命题质量提供了合理参考意见和建议。组织学生参加20xx学年五校数学、英语、理化知识竞赛组织工作。同时,做好新基础、校际合作教研组等合作交流校际联动活动。

2、、初三毕业班工作起步平稳。

本学期,做好初三年级专项计划书。通过逐次分层管理、分层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根据期中考试、质量监控考成绩,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提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各环节有效性,加强教师共同体沟通交流,调动师生积极性,加强学科辅导工作。另外,按照区规定的时间节点,认真组织初三学生完成网上报名等相关报名工作,加强政策导向的宣传。从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考看,本届初三年级整体比较平稳,但低分率问题突出。

3、进一步规范教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本学期出台了《20xx中学课堂教学安全责任书》《20xx中学课堂教学“突发安全事件”处理流程》《20xx中学课堂教学应急预案》《20xx中学学生管理平台(作业)要求》等,旨在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规范管理。

4、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随班就读等工作。

存在问题:

1、教学常规检查中仍发现“补教案”“复习课=做练习”等问题。

在上学期常规工作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突出:

(1)备课问题依旧突出,甚至部分教师仍存在检查“补教案”的现象。

(2)复习课,教师考卷代复习或反复“炒冷饭”问题突出,课堂效益不高。

2、课堂教学仍存“经验主义”等现象。

(1)老师们普遍关心学科的成绩结果,而对于课堂质量、试卷评析、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研究等缺乏教研反思。

(2)老师易忽略学情分析,只是凭经验将知识点或者答案再次分析一遍,无暇顾及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3、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团队合作组织,但校本团队合作体系的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反思改进:

(一)常规工作基于问题,力求改进有成效。

(1)备课校本化处理,提高备课环节实效性。

(2)听课推行“邀请课”听课制度。

篇7:教科处总结

一、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应用类比的必要性

类比是将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结起来, 通过比较推理完成对未知事物的学习。既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事物的过程, 也是养成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进而逐步提升实践能力, 完善自我的过程。因此, 将类比应用到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实质意义。

1.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小学生普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对于抽象知识的学习须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和帮助。类比用学生熟悉、日常接触较多的具体形象来同化科学教科书中出现的抽象事物, 化抽象为具体, 化未知为已知。

2.切合小学科学学科特点

小学科学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科, 综合了自然科学领域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需要掌握和记忆的内容抽象且庞杂。这对初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借助类比, 教科书可以将内隐的知识外化, 使之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 促进知识的有机建构, 降低学科的难度。

3.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

《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是科学探究”, 强调要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 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教科书中编写一定的类比是实现上述要求的科学方法。学生从类比中得到启示, 充分发挥猜想能力、迁移能力、发散与集中思维能力等, 探索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二、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类比的现状分析

通过研读教科版小学科学教科书 (3~6年级, 共8本) , 确认清晰的类比共有16处, 具体情况见表1。

为研究方便, 在这里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称为“类比物”, 欲学的知识称为“类比目标”。通过分析比较既有学者的研究, 本文从以下三个维度对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类比进行分析:

1.类比物的选取

通过全面的统计与分析, 教科书中出现的类比物大体为三种:生活经验 (6处, 37.5%) 、模拟实验 (6处, 37.5%) 、类比模型 (4处, 25%) 。其中生活经验指学生日常接触的现象、情境等。如缆车类比电荷, 说明“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 导线上所有的电荷都同时流动” (《科学》四年级 (下) , 第4页) 。模拟实验是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模拟所学的知识或验证假设, 多出现在“地球的运动”单元。这可能因为该部分内容抽象, 不仅教师讲解起来较为空洞, 而且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角色游戏亲身参与其中, 在感受直观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类比模型是通过制作与类比目标结构或功能相似的模型, 借此对欲学习的知识进行演示或探究。例如在“声音”单元, 通过由气球皮、口杯、橡皮筋制作的“鼓膜模型”来观察鼓膜的振动, 探究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从以上统计中不难发现, 小学教科书中出现的类比物形象具体, 相似特征较为明显, 且贴近学生生活, 是学生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但是类比物选取的范围较窄, 多为实际经验或模型, 几乎没有涉及已学过的或其他的学科知识。其次, 从表1中明显可以看出, 类比在科学教科书中使用率偏低, 教材编写者缺乏对类比价值的重视与挖掘。

2.类比的表述方式

类比的表述是使类比知识视觉化、类比内容书面化的过程。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类比的表述多为配有文字解释的类比图像, 纯文字表述仅有1处。“按照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分析, 图像类比充分利用人的非语言信息处理系统, 以表象形式促使学习者进行类比推理, 增加了理解科学概念的可能性。”[3]尤其是对于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小学生而言, 相对于纯文字表述, 类比图像传达的信息更为直观具体, 对学生头脑中视觉观念形成的速度和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但是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 15幅类比图像中, 通过类比物与类比目标匹配呈现来表明类比关系的图像仅有2幅 (13%) 。例如, 在“营养要均衡”一课, 通过类比图像的内容是不同食物放置在宝塔不同层次, 以此来类比各类食物在均衡营养中的地位和所占比重。而其他13幅类比图像则只呈现类比物或类比目标。

3.是否说明类比限制性

“类比是从一个对象的特殊知识过渡到另一对象的特殊知识。可见, 它缺乏逻辑上的严格性和充足的理由, 带有假定和猜测的色彩。因此, 它所推出的结论就带有或然性。”[4]并且, 类比的有效性是有条件的, 它只能用来说明目标物的部分概念, 一旦超出作用半径, 不仅不能解释类比目标, 反而会误导学生。因此, “作者必须要解释给读者, 说明每一个类比都有其限制性, 使读者能体会类比的限制性”[5]。然而, 纵观教材中的16个类比, 几乎没有对类比的限制性给予提示或说明,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类比的使用效益。例如前文所示的用缆车类比电荷, 电荷在流动时只能由电压高的地方流向电压低的地方, 而现实生活中的缆车既可以由高处走向低处, 也可以从低处走向高处。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电荷也可以在高低电压间双向流动”结论。

三、小学科学教科书类比编写建议

类比有助于学生学会求真———为了学到知识而类比, 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学会求用———以类比为工具, 获得探求真理的力量。正因为如此, 类比才能拥有强大生命力, 并得到小学科学教科书编写者的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 类比的编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对教科版小学教科书中类比的分析, 在此提出几点编写建议, 希望能对教材编写有所裨益:

1.扩展类比物范围和类比数目

现行教科书中的类比物多为生活经验或模型, 选择的范围较窄。建议扩展类比物的范围, 从已学过的知识或其他学科中选择合适的类比物, 促进学生将知识联想、分类, 整合新旧知识, 构建系统化的体系网络, 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利用类比物学习未知事物的整个过程。

另外, 据统计, “澳大利亚10册化学教科书出现93个类比, 平均每册9.3个”[3]。“美国1册高中化学教材中出现80个类比”[6]。而在我国, 作为化学基础学科的小学科学, 所使用的8本教科书中类比数量为仅16个, 平均每册2个, 远远低于国外教科书中出现的类比数目。因此, 笔者建议在小学科学教科书中适当增加类比的数量, 尤其是抽象概念部分, 如电、磁、能量等。例如六年级上册“能量的转换”单元, 可用生活中需要经常接触的货币类比能量[7], 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货币”“能量”类比示意图

2.将类比物与目标物匹配呈现

“对于图像类比的呈现问题, 最好能够同时、并列呈现类比物和标的物的图像。”[8]匹配呈现的方式能帮助学生形成类比物与类比目标间清晰、准确的映射关系, 通过对比发现两者的共性与差异, 充分认识类比目标, 进而将类比的效果使用在理解、解决问题上。例如, 在对热胀冷缩现象进行说明时, 教科书采取的类比策略是请一部分同学扮作空气微粒, 另一部分同学手拉手绕着“微粒”围成一圈。当扮作微粒的同学安静站在中间时, 拉手同学需要围成的圈小。而当“微粒”手舞足蹈或剧烈运动时, 拉手同学需要围成圈大。以此来使学生了解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的运动产生的。但是在类比图像中, 仅出现了学生做模拟实验的图, 而没有对真实微粒运动的展示。如配上物体热胀冷缩时微粒运动的演示图, 学生可以借此形成类比物与类比目标, 即拉手游戏与热胀冷缩间清晰、具体的映射关系, 从而对热胀冷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3.增添对类比不相关属性的说明

“类比本身最大的限制是会导致迷思概念。”[5]迷思概念是由于过度类比, 学生将类比物与类比目标的不相关属性也迁转到类比目标上, 产生对类比目标的误解。也就是说, 迷思概念的产生是由于不相关属性的干扰。在国外学者提出的类比教学模式中, 均明确强调总结类比物与类比目标的无关特征。因此对类比的限制性进行说明关键是要指出不相关特征。为此, 根据具体情况, 建议从以下三条途径做改进:第一, 在表明相似属性后, 编写相关提示语, 如“你能说出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吗?”引导学生思考类比源与类比目标的无关特征;第二, 设置类比学习的模块, 对学生在鉴别不相关特征时做出要求和指导;第三, 呈现完整的类比过程, 为学生独立的类比学习提供范例。

参考文献

[1]徐学福.论类比教学模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2) .

[2]Glen S.A, Section E..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structional Analogies in Science Education[J].Science Education, 1995 (79) .

[3]范增民, 毕华林, 刘一兵.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类比特征的分析及编写建议[J].化学教育, 2011 (12) .

[4]王早霞.类比在科学认知过程中的作用[J].理论探索, 2004 (3) .

[5]蔡铁权, 姜旭英, 胡玫.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6]姜海娟, 李广洲.中学化学教材中的类比策略——基于一套美国化学教材的分析[J].化学教育, 2011 (11) .

[7]González-Espada WJ, Trantham K.How is Energy Like Money?Using Analogies in Physics Teaching[J].School science review, 2005 (86) .

上一篇:董事长作风建设讲话下一篇:小学生写母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