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文献综述

2024-04-08

循环经济文献综述(通用6篇)

篇1:循环经济文献综述

循环经济文献综述论文

学院:管理科学学院专业:工

姓名:商管 理

学号:

成都理工大学

2014年5月

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

摘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和有效措施。为把握中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动态,本文对其历史由来、理论发展、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与观点,以及实践进展等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学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及其概念

1、发展概况

在我国,循环经济这一概念的引入和兴起只有几年的时间,目前还处于概念的导入——学习——实践这么一个逐步发展的阶段。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实践还处于试验、示范的初级阶段,普及范围小、深度不够、质量不高。循环经济从当初引起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发展到当前国家领导层非常重视和反复强调。但对其动态、趋势、研究还不够,各级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虽然经常提及,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也进行过有效的尝试,但是尚未形成决策层、学术界、企业界的共识和互动的大环境。

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领域的地方法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已被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颁布,并于2004年11月1 日起施行。这一条例的颁布和施行,有利于规范政府、企业、公众等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行为,为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法制保障。贵阳循环经济法规的出台,说明这一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新模式,开始在我国推行。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社会体制的支持,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体制严重落后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行国家相比,体制滞后成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这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政府推动体制不齐。由于主体利益的不同,在发展循环经济这个大战略上,中央政府的态度是积极的、明确的,而地方政府的态度则是比较迟缓或者消极。譬如,环保部门比较积极,比较努力,而经济部门则比较消极,比较松懈。所以,尽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但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却较低,循环经济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一个薄弱环节。其次,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亟待加强。一是企业内在动力缺失,缺乏对循环经济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二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再次,社会宣传、动员机制不够,民众参与低下。一方面,由于宣传不够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民众不容易获得循环经济的信息资源,这就很容易造成一般社会成员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绿色消费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参与意识薄弱。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缺乏大量的群众性的环保组织,造成中间环节的缺失,单纯依靠政府的推动在某些情况下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目前,我国还没有全面、综合调整循环经济的专门法律。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零散且抽象,缺乏系统的解决机制。据2004年6月4日《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国务院新闻办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国正在酝酿《循环经济法》。可见,严格意义上的循环经济法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因此,要搞好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工作,有必要采取专门立法和完善现有立法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

虽然我国在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们不置可否的是我国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发展相比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仍然是落后的,即使是对于我们的邻国日本也相去甚远。从德日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可以看出我们不仅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做法来源于德日模式,甚至连循环经济发展历程也是极其的相似。虽然我国与德日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一样,相比德国和日本我国所追求的直接目标不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日本在当年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所遇到的环境污染与难题与如今正在崛起的中国所遇到和思考的问题是多么的相似,甚至有人说如今腾飞的东方巨龙身上有着当年日本崛起的影子。如今的石油危机,油价飞涨;如今的人民币升值,势不可挡;如今的房地产泡沫,急速膨胀,甚至连上海世博的主题也都和日本当年的大阪世博会如此相像。今日的中国经济不能说完全是日本的copy,可是在循环经济方面可以说从我们身上可以看见日本当年的缩影。我国人均GDP(美元)的日益增加势必增加人均废弃物的排出量(g/d),这一点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也无法逆转。

2、概念

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

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二、可持续发展

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为了人类自身,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通过许许多多的曲折和磨难,人类终于从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念中醒悟过来,认识到两者协调统一的可能性、终于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开创了一条人类通向未来的新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2、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它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相应的道德水准。

60年代末,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环境”的概念,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成立了环境规划署。1987年4月27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漫长斗争的时候,虽然取得

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然而,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官方对可持续发展讨论的一个高峰。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以及《二十一世纪议程》。到了今天,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频繁,环境与生态的危机也越来越强烈和深刻了。

3、合理使用各种资源

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依照下列原则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1)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2)人口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

(3)像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竭;

(4)像矿物燃料和矿物这样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确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

(5)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6)物种的丧失会大大地限制后代人的选择机会,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好物种。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

三、生态学

1、概念

1869年首次提出的。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有两个方面的关系,其一为生物之间的关系,其二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简洁地表述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

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2、生态环境的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基本内容是强调人类的发展权利、环境权利与保护环境义务的统一,当代人及后代人发展机会相平等。具体实施:第一,在污染控制战略上,由以往的“末端控制”向“源头控制”转移,推行清洁生产;第二,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环境保护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坚持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并重的原则,改变以往重污染防治轻自然保护的做法;第三,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协调人类同环境的关系,改变以往片面追求经济优先或环境优先的做法。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四、结论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经济的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绿色的可持续的发展才是长远的、健康的,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要顾及到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停滞不前,要发展经济才能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五、参考文献

[1]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34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社,2003.[2](美)赫尔曼.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 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吴绍中.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J].社会科 学,1998(10).[5](德)K.施泰尼茨.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J].国外社 会科学,1999(6).

篇2:循环经济文献综述

摘 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和有效措施。为把握中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动态,本文对其发展概况、理论发展、基本概念、在国内外发展的状况,以及实践进展等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从循环经济理念、具体实践形式这两个角度对我国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现状进行描述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及其概念

1、历史由来与理论发展概况

早在1904年,俄罗斯思想家B.H.维尔纳茨基就明确提出,将来人类为了在地球上生存,不仅要为社会的命运负责,而且也要为整个生物圈的命运负责,因为在那时生物圈的发展将要由人类的活动决定。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和向全球的普及,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形势日趋严峻,作为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和探索客观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在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

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和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1968年4月,罗马俱乐部提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极限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第三章专门写了《人均资源利用》,说明资源循环问题。循环经济也拓展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撰写的总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专门写了《公共资源管理》,探讨通过管理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再生和循环问题。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研究给循环经济赋予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在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种对策也相继出现,比较著名的有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理论”、戴利的“稳态经济理论”、库普斯的“资源高价理论”和“消费限制理论”、柯尔姆的“环境使用税理论”,以及托宾等人的“福利经济指标体系理论”等。

2、概念与内涵

循环经济,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CircularEconomy、RecycleEconomy、Circu2lateEconomy、CirclingEconomy这些英文名称的中文翻译都叫做循环经济,可见,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本质和内涵的界定还是有差异的。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对“用于循环的资源”和“循环的方式”有不同的认识,可以大致区分为“狭义循环经济”和“广以循环经济”。“狭义循环经济”概念认为,循环经济是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发展经济,也就是利用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循环、利用、再循环、再利用,以至循环不断的经济过程。“广义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资源都能不断地在流程中得到合理开发和持久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二、循环经济理论在国外的发展

二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经济发展在极大满足人类无止境物质欲望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国际有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即是这一矛盾的突出表现。为此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学界开始从不同学科中探寻破解这一矛盾的方法,并大致提出了六种理论和方法。主要集中在微观、中观、宏观三种层面上。

1.微观层面即企业小循环。

(1)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理论。清洁生产最先由联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9年推出并推动,并于1998年的第五次国际清洁生产研讨会上对其定义作了进一步的完善,“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以便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三个角度进行了更具体论述。美国环保局对清洁生产的理论有所发展,提出了属于清洁生产领域的污染预防和废物最小化概念。由此可见,清洁生产是一种以工艺和产品为作用对象的持续性、预防性和一体化的战略,是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标志,是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层级上的指导理论,实质是一种“生态化”、“绿色化”的工业生产模式。可以说,清洁生产理论是循环经济体系中发展最完善,实践最广泛的理念之一,荷兰则是清洁生产开展最好的国家。荷兰政府早在80年代就开始推行清洁生产概念,建立了若干关于企业环境管理的国家政策,并通过其技术评价组织开展的“用污染预防促进工业成功项目(PRISMA)”,在食品加工、电镀、金属加工、公共运输和化学等5个行业10家企业中进行废物与排放预防的大规模研究活动,并在此基础出版了《废物与排放预防手册》。

(2)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一种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危害的评价和对产品环境特征分析及决策支持的工具,在循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其强调单个企业应在每一生产过程即产品、工艺、分发和管理中寻求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因此笔者将其归结为微观层面。

2.中观层面即产业园区内循环。

(1)产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理论与产业生态(Industrial Ecology)理论。产业共生与产业生态理论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但却都是构成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因此这里将它们并列讲述。

(2)生态工业园(EIP)理论。生态工业园是上述两种理论的具体实践。在这方面,Emcat Lowe(1996)认为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群落,并指出生态工业园区最重要的特点是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的合作以及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此外Lowe(1998)还建议在生态工业园内成立再生投资公司,对网络中的物资获取、流动和再利用等活动进行协调。

3.宏观层面即社会大循环。

(1)零排放(Zero Emissions)理论。零排放理论是日本联合国大学校长助理Gunier Pauli(1994)提出,并于1995年在零排放世界会议上公布,其主要内涵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零废弃物,而是把废物作为生产的原材料使用。

(2)逆生产(Inverse Manufacturing)理论。逆生产理论是在1996年由日本东京大学提出的一种循环社会理论。其特点是通过产品拆卸、分类、翻新和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最大限度地保留部件原有特性,以便再装配和重新销售,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废物的循环利用问题,可惜的是该理论还处在发展中,其基础还有待加强。

三、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循环经济思想传人中国后即受到了国内学界的关注。尤其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循环经济作为“天—人”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呈持续升温态势。这一点亦可以从关于循环经济的论文数量上得到确认。”

然而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并没有沿着上述六种理论进行,而是自有其特色。首先,对循环经济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是开展循环经济的前提,也是当前学界讨论最为激烈的方面之一;其次由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属于微、中观层面,能为企业带来切实效益,且条件成熟,便于试点研究,更符合我国国情,亦是当前讨论研究的热点之一。纵观近几年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可谓紧跟国际步伐,差距逐步缩小。但原创性理论明显不足,往往是某种理论先在国外产生,而后传入我国,显得较为被动,互动性不强,对国外学术影响力亦不大。如何开展原创性理论研究,提出适合我国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的循环经济新理论依然是当前学术界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四、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

在企业层面上,最典型的实例是杜邦化学公司采用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制造法。又如20世纪9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绿色饭店建设热潮,就是在饭店的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上实施3R法,并将之与客人的消费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区域层面上,各种产业生态园区不断兴起,如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生态旅游区、甚至生态居住区等等。在国家层面上,欧盟国家、北美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制定了旨在鼓励二手副产品回收、绿色包装等法律,同时规定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复用或再生的具体指标。1996年10月,德国颁布新环境法律———《循环经济法》,核心思想是促使更多的物质资料保持在生产圈内。该法规定,生产中首先避免产生废物,要求工商业者从“摇篮到坟墓”地照管产品,意味着研制新产品时要考虑废物的清除问题,产品必须寿命长、维修便利、可拆除或重新利用。

我国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始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辽宁省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省,广东省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为我国第一个根掘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思想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工业园区,扬州市、贵阳市、上海市、北京市开始以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 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2] 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3](德)厄恩斯特・冯,魏茨察克,等.四倍跃进———一半的资源消耗创造双倍的财富[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4](美)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5] 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M].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6] 加勒特・哈丁.生活在极限之内[M].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1.[7] 莱斯特・R・布朗.2000世界现状[M].北京: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社,2000.[8]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

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循 环 经 济 的 文 献 综 述

篇3:循环经济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开始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稳定增长的 “新常态”阶段转变, 这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 “新常态”下, 我国钢铁产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产能过剩、平均利润率低、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从本质上看, 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如果能够提高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效率,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笔者将钢铁循环经济发展与效率分析相结合, 重点讨论钢铁产业效率和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效率。

1 钢铁产业效率研究

1.1 钢铁产业综合效率

赵国杰、郝清民利用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对我国钢铁产业规模效率进行了分析, 发现大多数钢铁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新技术应用能力差、企业人员效率低等。马明和、杜蕴对美国钢铁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计, 结果表明美国钢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主要是由职工工资刚性增长和企业缺乏全球化战略等原因造成。徐二明、高怀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我国钢铁产业竞争力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竞争力提升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钢铁产业整体规模效率较低。焦国华、江飞涛采用DEA法对我国57 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这些企业效率存在较大差异, 同时还指出规模效率对企业总体效率的影响不大, 认为钢铁企业的发展重点应该转移到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上来。

1.2 钢铁产业能源效率

目前对于钢铁产业能源效率的研究较多, 区别主要在于测算能源效率的指标选择有所差异。魏一鸣、廖华对能源效率的概念进行了深入阐述, 并针对相关评价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陈勇采用DEA法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的能源效率, 结果表明钢铁产业能源效率与产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韩一杰、刘秀丽利用DEA法对我国省际钢铁产业2005—2007 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利用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钢铁产业能源效率变化的因素, 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影响能源效率变化的重要因素。

1.3 钢铁产业生态效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将生态效率定义为 “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生态效率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比值, 投入主要是指社会经济体、行业、企业在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过程中投入的要素, 其中也包括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产出主要指其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目前针对钢铁产业的效率研究, 主要集中在钢铁产业中某一种特定效率 (如上面介绍的能源效率、生态效率等) 的研究, 但是对能够综合反映钢铁产业整体经济效率水平 (尤其是能够综合考虑钢铁产业效益、资源利用及环境影响的综合效率水平) 的研究文献较少。而且由于此类研究只能反映某些情况下的钢铁产业效率水平, 且很难反映真实的钢铁产业效率水平, 因此笔者将研究视角放在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效率方面, 综合评价钢铁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资源利用水平、环境影响状况, 这种综合性效率研究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3]。

2 钢铁产业效率主要评价方法

目前关于钢铁产业效率定量评价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参数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随机前沿法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 SFA) , 厚前沿法 (Thick Frontier Approach, TFA) , 自由分布法 (Distribution Free Approach, DFA) 等;另一类是非参数分析方法, 非参数分析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是数据包络分析 (DEA) 。

3 钢铁产业效率评价指标选择

采用边界分析理论评价钢铁产业效率, 最重要的是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首先, 选择投入产出指标的最核心标准是能够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生产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 能够反映评价的目的, 满足评价的基本要求;其次, 要考虑指标的重要性、代表性和可获得性, 由于各种方法对于指标的选择都有一定的限制, 因此选择的指标要有较强的代表性[4,5]。相关研究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见表1。

4 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效率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循环经济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 个方面。一是从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出发, 对国家、区域和产业层面的生态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定性研究, 李丽萍、米红、何伯述等从循环经济视角, 研究了生态效率的概念、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率的关系、废弃物排放处理与能源再利用在生态效率提升中的作用, 提高生态效率对国家、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从循环经济的视角, 定量研究我国相关地区和产业的生态效率和能源效率, 吴小庆、刘炳泉、邓波分别从区域生态效率、整体生态效率的角度, 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效率进行了定量评价;毛建素、李虹、汪东等从产业生态效率的角度, 对我国煤炭、风电、钢铁及其他相关制造业的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三是主要对我国各区域或产业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一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

目前关于循环经济效率的研究, 尤其是关于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效率的研究比较少, 不同的研究学者对循环经济效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大多还遵循能源效率、生态效率的评价模式, 对循环经济效率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分析框架。

综上所述, 对钢铁产业效率和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效率进行分析与评价, 尤其是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深入评价, 有助于真正了解我国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对做强做大我国钢铁产业、提高钢铁产业竞争力, 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孜, 鲁芳, 彭怀生.我国循环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13 (11) :141-144.

[2]陈关聚.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 (1) :180-191.

[3]陈勇.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行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以攀枝花钢铁 (集团) 公司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 2010.

[4]冯梅, 王之泉.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中国钢铁产业产能效率分析[J].管理学报, 2012 (3) :371-375.

篇4:县域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关键词:县域经济;金融财政;产业政策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模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产业结构及体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及相对独立性。总的来讲,县域经济是各种经济部门及经济成分最大的包容体,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都是构成县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县域经济扮演着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双重角色。

对于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各方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切实加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指导;②因地制宜,面向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农业产业化项目;③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④搞好基地建设;⑤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内部利益机制;⑥培育市场,开拓市场;⑦建设高效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⑨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

二、加快发展工业化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县域工业化还存在以下的不足:①竞争力不强,主要是产品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缺乏高素质人才等;②资本匮乏,融资困难;③体制约束,妨碍资源优化配置。

发展县域工业化的策略归集起来有这么几点: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绝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县域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因为从现阶段来看,民营经济具有投资主体明确、产权关系明晰、发展动力强劲的特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是县域工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②加大经济运行环境治理力度,改善市场的运行环境。③培育专业化特色产业,形成企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④推进技术创新,培育人力资本。⑤完善融资体制,解决资本短缺。⑥推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⑦围绕工业化发展配套的服务业。

三、加快实施城镇化,特别是加快小城镇的建设

小城镇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主要有: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一是要强化区域规划指导,二是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发展。②强化产业基础,提升小城镇的集聚能力。③建立多元投资体制,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④建立和健全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吸引农民进镇生产经营和居住,需要建立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进镇农民能够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⑤完善小城镇土地的使用制度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⑥在财力和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界定好县(市、区)与镇的事权关系,加强镇的调控能力。⑦落实县域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⑧深化县域户籍制度的改革,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县域城镇化进程继续推进的必然要求。

四、县域经济的金融创新

当前县域金融服务现状:近些年来,相对于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金融却逐渐萎缩,影响了相关行业,并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制约。银行信贷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信贷资源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集中,县域资金外流愈演愈烈。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等社会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明显不足。

县域金融改革的方向主要有:①促进资金回流机制的建立,引导资金流向,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主要有:一是鼓励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承担一定的回馈义务,加强县域金融服务,二是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三是积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四是继续发展和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②为县域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信用环境。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县域经济行为,二是建立有效的贷款担保机制,三是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五、改革县域财政体制

财政体制改革是涉及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改革、行政改革的最大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如果离开地方财政的支持那将寸步难行。解决县域财政问题的对策主要有:①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支持基础教育的职责及投入力度,减轻县级财政负担。②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按照財力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适当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③研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减少政府层级,以“省管县”来逐渐取代“市管县”,降低行政管理成本。④推进县级公共支出改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县级财政支出结构。⑤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增加县级财政收入。⑥对贫困县增加财政扶贫基金、特别是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入规模。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⑧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⑨整合资源,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⑩强化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

六、结束语

县域经济发展有其特殊性,其本身既可以被视作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同时又位居市以下,受上级政府的约束。以我看来,县域经济要发展,首先要建立一个自由、法制的商业环境,最大限度调动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而目前多数文章谈到的都是政府怎么做却很少谈及政府不该做什么。同时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赤字问题需要得到应有的注意,如果县域政府的赤字问题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冲击。

参考文献:

[1]田宝,宋妍.对金融欠发达地区县域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财会研究,2007,(12).

[2]周丽.宏观调控背景下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J].上海金融,2007,(4).

[3]赵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9).

[4]刘家凯,杨若召.县域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协调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8,(6).

[5]张青.县域经济政府负债风险与防范[J].经济纵横,2006,(12).

篇5:循环经济理论综述

一、循环经济的起源

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实质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3R原则),这成为许多研究者的共识,并将减量化解释为输入端方法,再利用侧重于生产过程,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3R”来自于杜邦的“3R制造法”,三者均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

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入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质,是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矛盾,降低发展成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对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的我国来说,循环经济首先是资源节约战略。循环经济追求的不是简单地降低资源消耗,而要使资源尽可能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工业化模式,我国不能照搬。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将节约放在优先位置。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和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一直是我国资源节约的主要手段,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涵。

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循环经济的另一个题中之义。工业污染防治的最初措施是“末端治理”。这是一种只投入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措施,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已改变了这种费而不惠的技术路线。清洁生产强调生产的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如果说清洁生产主要在企业内部施行的话,循环经济则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通过延长产业链,将上游的废物变成下游的原料,以及能源的梯级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比如,火电厂的粉煤灰是固体废弃物,但可以用来生产多种建材,变成具有市场价值的商品,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循环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循环经济覆盖所有的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涉及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企业、每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例如,一个家庭的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一幢办公大楼的节能、利用太阳能、中水利用、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等;企业的节约降耗、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社区的垃圾分类回收等,都属于广义的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则是通过废物资源化来发展经济,相当于“废物经济”、“垃圾经济”范畴。

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状况

1、我国循环经济政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建设思路和方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从法律角度为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体系已形成。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对今后五年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2、成就和经验

我国循环经济起步和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迟,目前还处于试点、试验阶段。但近年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致力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并积累了一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这主要反映在:

(1)在企业的层次方面。

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产品生态设计,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企业努力实现废物的最小化、资源的最大化、终极处置的无害化。

(2)在生态园区建设方面。

国家环保总局于1999年10月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组织实施“中国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研究项目,并确定了4个在环境管理方面各具特色的试点园区,即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年底,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第一、二批)的产业园区已经达到33个。

(3)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其中有160多个县级规模、10多个地(市)级规模,另有几个省逐步发展生态农业省。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表明已逐步开始走向成熟,这将大大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在区域循环经济建设方面。

2002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批准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到2008年年底,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省、市27个。

篇6: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文献综述

【摘要】: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作为一对相互影响的因素,二者常常并行出现,本文借助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方面的探索及研究,对二词的概念进行综述,并结合自身的理解与认识,对什么是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和详细阐述,旨在更加清楚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经济结构;教育结构

在我国,对于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各种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都对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其中涉及到此方面内容的文章分为两类,一类文章研究范围只涉及到教育结构或经济结构,因此只对其中一种概念进行了解释;另一类文章则是将二者联系起来,分别解释,并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和探讨。其中,涉及到教育结构的概念探讨的硕博士论文有程方文的《论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优化》,吴新业的《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与功能》,袁安娜的《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丁继勇的《教育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等,相关的小论文有麻丽娟的《高等教育结构文献综述》,傅征的《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袁岳驷、胡建忠的《论区域产业结构与教育结构的关系》。对经济结构进行探讨的硕博士论文有王兆生的《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邢凡辉的《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小论文有对二者兼有讨论的有的小论文有靳希斌的《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练小荣的《经济结构与教育结构的协同发展研究》,李能武的《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熊卫平的《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苏萌的《浅析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等

1关于教育结构的内涵

关于教育结构的概念,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是高等院校的课程结构,专业结构,权利结构等具体概念,很少对教育结构作直接的概括。国内学者对教育结构的定义说法虽有不同,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袁岳驷、胡建忠、李能武认为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社会现象总系统中,各子系统、各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子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它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简单地说,教育结构就是指教育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这是对教育结构概括性的说法。丁继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教育结构进行了划分,主要指教育的类别结构、程度结构、型式结构、布局结构和体制结构等。他将教育结构归结为了体系内的各种结构。袁安娜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结构是由教育和结构组成的复合词,因此借助马克思的理论,从结构二字入手进行解释,认为结构即“系统组成要素的联系方式和相互作用形式相对稳定的形态,它由组成要素的性质、数量和要素间的联系方式、作用形式来决定。从苏萌对高等教育内涵的理解来看,她将教育结构理解为各级各类教育相互间的组合关系及其与经济等外部环境诸系统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种类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四个方面,这种理解将教育结构与经济联系在了一起,程方生与苏萌对教育结构的定义一致,但他认为教育结构的构成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并从狭义角度对教育结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傅征对对教育结构的理解分两部分,即纵向层次结构,主要指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横向层次结构主要指构成教育结构总体系的各个部分的类别结构。

2关于经济结构的内涵

到目前为止,不管是西方经济学学术界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术界,尚未对经济结构的定义达成一致,但各种定义都体现出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中的各个部门、地区、领域以及社会再生产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并且,经济结构要体现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

在李能武看来,经济结构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经济结构,二是国民经济结构。在经济结构系统中与教育结构关系密切的有产业结构、经济技术结构、地区经济结构、投资结构、产品结构、经济体制结构、经济组织结构等。练小荣在其文章中对众多学者在经济结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佩卢认为,经济结构是表示一个经济整体在时间和空间里具有确定位置的各种特性所表现出来的比例和关系,而潘恩强在研究经济结构时将经济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经济制度,实际上就是社会生产方式;二是经济体制;三是经济结构。熊卫平认为从社会经济结构就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看,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如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及其它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结构关系。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与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结构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等等。苏萌认为在熊卫平对教育结构理解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分,经济结构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人员结构和产品结构等。邢凡辉借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结构即生产要素在行业、地区、企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或是国民生产总量在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的分布,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有机地结合构成了国民经济结构。

综上,教育结构指教育机构总体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组合方式。即教育纵向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及教育横向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从宏观层面分,教育结构包括程度(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学制结构、布局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指学校的办学形式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组织结构等。对各级教育的内部而言,又有各自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从一个地区的办学格局看,还有各级各类学校的规模及布局组成的地域结构。从狭义的角度看,比较重要的教育结构主要有这样几类:(1)教育程度(层次)结构:在我国,主要由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相互衔接的不同层次构成。(2)教育类型结构:按学制形式分类,有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制,以及函授、广播电视学校和网络学校等构成。按教育内容分类,主要由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等类型构成。(3)教育管理体制结构:现时主要由公办、民办和私人办学等构成。

经济结构就是国民经济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方式,主要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需求结构和地区结构。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有多重含义:(1)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考察,则主要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2)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3)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可分为国民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等。(4)

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考察,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上一篇:中学党支部书记述职下一篇:两癌免费检查知情同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