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考题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通用技术考题范文

2017年4月浙江省选考通用技术考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7年4月选考已结束3天了,部分学生都一直在纠结考试成绩,不知道具体能考多少,下面杭州南北朝画室就为大家收集了这次化学的试卷及参考答案(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通用技术考题:

通用技术答案:

第二篇:技术津贴考题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30 题,每题1 分共30分。)

1、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确定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通过( )。

A、查阅规范B、取土试验C、力学计算D、击实试验

2、当路基附近的地面水和浅层地下水无法排除,影响路基稳定时,可设置( )来排除。

A.边沟

B.渗沟

C.渗井

D.截水沟

3、预裂爆破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节省炸药

B.为了加强岩石的破碎效果

C.形成光滑平整的边坡

D.形成隔震减震带

4、级配砾石或者满足要求的天然砂砾做为路面基层时,应控制其( )。

A.压实度和含水量

B.CBr 值和含水量

C.压实度和弯拉应力

D.压实度和CBr 值

5、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 )。

A.桥梁全长

B.桥梁孔径

C.计算跨径

D.总跨径

6、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开挖施工时,应采取的施工措施是( )。

A.快衬砌

B.强爆破

C.长开挖

D.弱支撑

7、长隧道通风控制系统通过检测到的环境数据、交通量信息等,可以起到控制风机运行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提高能见度,( ),保证行车安全等作用。

A.控制风机的震动

B.火灾排烟处理

C.控制隧道内的环境温度

D.保持洞内的湿度

8、路基土在工地测得干密度为1.63g/Cm3,湿密度为1.82g/Cm3,而在实验室测得最大干密度为1.66g/Cm3,则路基土压实度为( )。

A.91.21%

B.98.19%

C.100%

D.109.64%

9、含有较多的黏粒及其他亲水性较强的蒙脱石或伊利石等黏土矿物成分,且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点的土质,我们通常称之为( )。

A、膨胀土B、矿物质土C、软土D、杂填土

10、桥梁上部结构悬臂浇筑法施工中,为减少因温度变化而使对合拢段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合拢段混凝土浇筑时间应安排在一天中的( )时段浇筑。

A.平均气温

B.最高气温

C.最低气温

D.任意

11、.采用预裂爆破法施工隧道时,其分区起爆顺序为( )。

A.底板眼→辅助眼→掏槽眼→周边眼

B.辅助眼→掏槽眼→周边眼→底板眼

C.掏槽眼→周边眼→底板眼→辅助眼

D.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底板眼

12、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项目建议书通过后的步骤应是( )。

A.编制初步设计文件

B.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

C.列入年度基本建设计划

D.编制施工图文件

13、水泥强度是指(

)的强度。

A、硅酸盐

B、净浆

C、砂石

D、胶砂

14、后张法预制梁洒水湿养不少于( ),蒸汽养生恒温不宜超过( ),也可采用喷洒养生剂养生。

A、5D 80℃

B、5D 100℃

C、7D 80℃ D、7D 100℃

15、桥梁桩基钻孔施工中遇有孔身偏斜,且偏斜严重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采取深埋护筒法

B、在偏斜处吊住钻锥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

C、应回填粘性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重新钻进

D、适当减小水头高度或加稠泥浆

16、某二级公路桥梁施工发生质量事故,经抢修施工,工程达到合格标准,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含抢修费)达185.86万元,该工程质量事故属于()。

A、质量问题B、质量缺陷C、一般质量事故D、重大质量事故

17、按《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规定,如有分包计划,分包工作量不能超过( )。

A、50%

B、30%

C、20%

D、10%

18、在地形艰险及爆破量较小地段(如打水沟、挖基坑等),应优先选择以下哪种爆破方式( )。

A、钢钎炮B、深孔爆破C、药壶炮D、猫洞炮

19、在施工组织设汁的基本内容中,( )主要用于指导准备工作的进行,为施工创造物质技术条件。

A、总说明B、施工方案C、施工进度计划D、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0、在高处作业要求中,安全带的使用应( )。 A、高挂高用B、低挂高用C、高挂低用D、低挂低用

21、下面哪个路基施工项目不能在冬期进行施工( )。 A、含水量高的流动土质、流沙地段的路堑开挖 B、河滩地段开挖基坑修建防护工程 C、泥沼地带的换填土

D、挖填方交界处,填土低于1m的路堤施工

22、填石路堤施工时石料规格不

一、性质不匀或就地爆破堆积,乱石中空隙很大,最有可能造成( )。

A、路基弹簧

B、边坡坍塌

C、路基沉陷

D、路基网裂

23、由建设单位主持,检查施工合同的执行情况,评价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及设计要求,是否可以移交下一阶段施工称为( )。

A、竣工验收

B、中间交工验收

C、交工验收

D、工序验收

24、工程量清单是招标和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是一份以一定计量单位说明工程实物( )的文件。

A、数量

B、质量

C、总量

D、价格

25、桥梁施工控制方法,除了纠偏终点控制方法、自适应控制方法,还包括()。

A、误差的容许值法

B、敏感部位控制法

C、常规控制方法

D、总体控制方法

26、桥梁灌注桩钻孔施工,最广泛应用于卵石、漂石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机械是( )。

A、液压循环钻机

B、冲击钻机

C、旋挖钻机

D、潜水钻机

27、现场经费包括现场管理费和( )。

A、企业管理费

B、财务费用

C、施工技术装备费

D、临时设施费

28、安全色有四种颜色,其中黄色表示()。

A、禁止

B、警告

C、指令

D、提示

29、在对进度计划进行计划目标与施工能力的适应性审查时,应重点审查( )。

A、施工总工期的安排应符合合同工期

B、主要骨干人员及施工队伍的进场日期已经落实

C、各项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应与施工经验和技术水平相适应

D、所需主要材料和设备的运送日期已有保证 30、在连续梁桥支架施工过程中,主要应注意控制()。

A、支架基础

B、拱架加载

C、卸架工艺D、支架沉降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每个选项得0.5分。)

1、山岭地区的雨期路基施工一般应选择在(

)地段进行。

A.砂类土

B.岩石

C.碎石

D.重黏土

E.膨胀土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为防止混凝土开裂,可采取的做法有(

)。

A.采用低水化热品种的水泥

B.适当增加水泥用量

C.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

D.在混凝土结构中布设冷却水管,终凝后通水降温

E.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掺入质量符合要求的速凝剂

3、在工程质量检验时,石方路基的实测项目有(

)。

A.平整度

B.边坡平顺度

C.强度

D.横坡

E.厚度

4、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防治措施有(

)。

A.加铺沥青磨耗层

B.提高基层施工质量

C.路基要做好封层

D.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水灰比

E.严格掌握切缝时间

5、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除应综合规划、合理布局,并与沿线排灌系统相协调外,还要考虑(

)。 A、冰冻的作用

B、防止污染水源

C、防止水土流失

D、地下水、毛细水的作用

E、保护生态环境

6、按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和保管的要求,仪器应停止使用的状况有(

)。

A、使用时间过长

B、显示不正常

C、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

D、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

E、功能出现了可疑

7、常用模板设计时,在计算荷载作用下,应对(

)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

A、模板

B、支架

C、地基

D、新浇结构物

8、桥梁明挖扩大基础施工放样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根据桥梁中心线与墩台的纵横轴线,推出基础边线的定位点

B、根据边线的定位点放线画出基坑的开挖范围

C、基坑底部的尺寸一般较设计平面尺寸每边各增加0.5~1.0m富余量

D、坑壁垂直的无水基坑坑底,可不必加宽

E、坑壁垂直的无水基坑坑底,必须加宽

9.某特大桥梁工程施工中,因责任过失而造成主体结构倒塌,负责对此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处理的单位有(

)。

A.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

B.省级交通主管部门

C.县级交通主管部门

D.建设单位

E.施工单位

10、公路建设管理法规规定,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经理应(

)。

A、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 B、具有高级职称

C、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经历 D、具有10年以上从事财务工作经历 E、具有中级职称

三、问答题(结合黄衢高速浙江段B5合同段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 2题共20分)

1、黄衢高速浙江段B5合同段设计主线路面结构与匝道路面结构相同吗?挖方路段与填方路段路面结构相同吗?若不相同,试列出各种路面结构构成,包括总厚度,各层厚度,各层材料。

2、黄衢项目部(K34+100-K38+000)管辖范围共有几座桥?试说出每座桥的名称、孔数-跨径及上部结构梁板型式(主线上左右幅分开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 (每题15分, 2题共30分)

1、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m 合同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线长19.2km。该路地处平原地区,路基横断面以填方3~6m 高的路堤为主,借方量大,借方的含石量40%~60%。地表层以黏土 为主,其中k7+200~k9+800 段,地表层土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0%~52%,地表无常年积水,孔隙比为1.2~1.3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结合实际情况,经过设计、监理、施工三方论证,决定采用砂井进行软基处理,其施工工艺包括加料压密、桩管沉入、机具定位、拔管、整平原地面等。完工后,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土石填筑工程,项目部根据作业内容选择了推土机、铲运机、羊足碾、布料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和自卸汽车以及滑模摊铺机等机械设备。在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时,因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操作失误致使一工人受伤,并造成设备故障。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将受伤工人送医院治疗,并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抢修,使当天铺筑工作顺利完成。

问题:

(1)、本项目若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软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选择施工机械时,除了考虑作业内容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针对土石填筑施工,项目部所选择的机械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3)、项目部还应做哪些工作来处理该背景中的机械设备事故?

2、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背景材料,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哪些规定?

(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第三篇:技术部竞岗考题

填空题:(每

一、选择题:(60题,每题0.5分,共30分)

1.滚动轴承代号6204表明轴承的内径为( )mm。

A、

4B、8

C、20

D、2

52.千分尺的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在固定套筒上的刻度上推进了( )mm。

A、0.5 B、1 C、2 D、

53.下列配合为基孔制的是( )。

A、φ100H8/f8 B、Φ80F8/h8 C、Φ70M6/h7 D、Φ100G8/h8

4.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大小取决于( )。

A、液压泵输出压力

B、安全阀调整压力

C、负荷

D、油液的流量

5.含碳量>2.11%的铁碳合金为( )。

A、高碳钢

B、铸钢

C、铸铁

D、普通碳素钢

6.直流下频率f=0,所以XC=∞。我们说电容元件相当于( )。

A、开路

B、断路

C、短路

D、负载

7.如果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极数为4级,同步转速为1800转/分,那么三相电流的频率为( )。

A、50赫兹

B、60赫兹

C、45赫兹

D、30赫兹

8.用二只交流接触器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为防止电源短路,必须实现( )控制。

A、自锁

B、互锁

C、顺序

D、时间

9.对电气设备进行停电检修时,确定有无电压的根据是( )。

A、开关已经拉开 B、电流表无电流指示C、指示灯熄灭D、用合格的试电笔验电证明设备确无电压

10.盘式制动器一般在电机转速降至( )%时进行制动。

A、

3B、

5C、7

D、9

11.托架小车和运行小车架之间由一组有一定相互关系钢丝绳绕组相连,托架小车随着运行小车的运行而运行。而且钢丝绳绕组的倍率保证了托架小车始终以运行小车速度的( )速度运行,海陆侧托架小车的位置由主运行小车的位置来决定。

A、30%

B、40%

C、50%

D、60%

12.吊具力矩电动机式电缆卷筒收缆时,力矩电机运行于( )状态,驱动卷筒收缆。

A、电动机

B、堵转

C、发电机

D、运行

13.磁滞联轴器采用了( )的传动方式,工作时电缆卷筒无突然跳动现象,从而保证了电缆有较长的工作寿命。

A、液压 B、柔性 C、链条D、刚性

14.起升及小车运行机构使用( )控制。

A、V/F控制B、电压矢量控制C、速度闭环矢量控制

D、直接转矩控制

15.大车运行使用( )控制。

A、V/F控制B、电压矢量控制

C、速度闭环矢量控制

D、直接转矩控制

16.起升机构和小车行走机构都是( )工作制,即对箱、吊箱、运行、对箱,周期性的起停或加减速,间隔很短。

A、连续工作制B、短时工作制C、重复短时工作制D、间歇工作制

A、DO810

B、DO820

C、DI810

D、AI810

17.下列为程序内部联锁信号的是( )。

A、上升极限限B、上升减速检查限位

C、同步限位

D、上升减速

18.一般减速箱内油温不应超过( )℃。

A、30

B、40

C、50

D、70

19.在同等条件下,减小滑轮直径,将造成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 )。

A、缩短

B、延长

C、不变D、不确定

20.齿轮轮齿断折达齿长的( )时应更换。

A、1/2B、1/3C、1/4D、1/

521.滑轮槽侧槽面磨损量小于( )mm时,允许补焊并进行加削加工,修复后的滑轮应符合设计要求,滑轮槽的侧槽面磨损量达这个值时,必须更换。

A、

1B、

3C、

5D、7

22.联轴器在出厂前做过( )试验,半联轴器、法兰、制动盘均有装配位置标记,安装时必须严格保证各相关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

A、重载

B、轻载

C、动平衡

D、受力校验

23.起升机构应采用常闭式制动器,制动器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

A、1.2

5B、1.

5C、1.7

5D、2.0

24.制动轮工作表面温升不应超过( )度。

A、100

B、200

C、300

D、400

25.起升重量传感器丢失、大车电缆卷筒故障以及挂舱发生时,系统采取( )。

A、正常停车

B、快速停车

C、紧急停车

D、安全停车

26.起升电机具有过温保护,当电动机的温度达到某一个值的时候,系统产生温度报警信号,此时

( )。

A、允许继续运行B、中断运行 C、等待报警消除后才能运行D、联系维修人员监控完成作业

27.下列小车机构位置检测信号属于程序内部连锁信号的是( )

A、海侧极限限位 B、海侧停止C、侧减速检查限位

D、海侧减速

28.集装箱起重机的载荷有效率是( )的时间是空吊具运行的。

A、20%

B、30%

C、40%

D、50%

29.在使用双箱吊具时,若中间锁销箱处于下降位置,检测到中间有间隙且是双20ft集装箱,起升机构( )起升。

A、允许

B、停止

C、都可以D、以上都不对

30.在使用双箱吊具时,若中间锁销箱处于下降位置,检测到中间有间隙,且是40ft开口箱,起升机构应( )起升。

A、允许

B、停止

C、都可以D、以上都不对

31.移动式双箱吊具中共设有( )个任意位置的记忆功能,这样司机就能对两个非标准放置的20ft集装箱位置进行记忆,当再次对该位置进行作业时,吊具就能自动伸缩到该位置,实现自动定位功能,提高效率。

A、

1B、

2C、

3D、

432.集装箱在船上的定位是有一定规律的。以正对集装箱船舶的侧面的视野来看,集装箱横向用bay来定位,每一个bay都有固定的标号,以船头到船尾的顺序,一个20英尺bay用( )来表示。

A、指数

B、偶数

C、奇数

D、质数

33.对关键的、发生事故影响严重的港机设备的不可预测故障,有条件时,需进行连续的( )。

A、在线监测B、定期监测 C、直接诊断D、间接诊断

34.大梁结构形式中具有大梁自重轻,风力影响小,对整机稳定性有利,码头轮压小;但其制造复杂,且杆件相互之间的节点是疲劳源,若处理不好将会影响整机的寿命等特点为( )大梁。

A、桁架式

B、板梁式

C、双箱梁式

D、单箱梁式

35.( )主要是为保证船舶的舱盖板和超长集装箱通过门腿之间。

A、联系横梁下的净空高度

B、起升高度

C、门框净宽

D、轨距

36.前后倾(或称横倾)的角度范围理论上一般不超过( )。

A、±2°

B、±3°

C、±4°

D、±5°

37.在地面操作站上操作时,随着大车移动,操作者要走动,为确保操作者的安全,应有慢速档,慢档约为全速的( )。

A、1/3 B、1/2 C、1/4 D、2/

338.( )是表示岸桥可以装卸船舶大小的主要参数。

A、后伸距

B、外伸距

C、起升高度

D、速度参数

39.互捻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数达到总丝数的( )时应报废。

A、20%

B、15%

C、10%

D、5%

40.如果外层钢丝严重磨损但尚未达到( )%时,可根据磨损程度,适当降低报废断丝数标准。

A、30

B、40

C、50

D、60

41.绳卡固定法绳卡数目根据钢丝绳( )确定。

A、数量

B、直径

C、钢丝绳型号 D、钢丝绳长度

42.滑轮槽底半径的磨损量超过钢丝绳直径的( )%时,必须更换。

A、10

B、20

C、1

5D、2

543.下列用来传递扭矩,补偿小量的角度与径向偏移的是( )。

A、制动器

B、联轴器

C、缓冲器

D、滑轮

44.桥吊两种机构共用一个变频柜,采用的是“先到先服务”原则,在一个机构速度( )的时候,才允许切换到另一个机构。

A、完全为零

B、达到1%

C、达到5%

D、10%

45.对电击所至的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 ( )次。

A、60-80

B、70-90

C、80-l00D、100-200

46.根据规定,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司炉工除外),每隔( )年要进行一次复审。

A、

1B、

2C、3D、

447.停电检修作业必须严格执行( )制度。

A、监控B、监护C、备案D、记录

48.一旦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采取( )措施。

A、打“120”救护电话,请医生赶来抢救B、把触电者送往医院抢救

C、在现场立即对触电者进行触电急救D、拨打“110”报警

49.从人体( )部位流经心脏的电流是最危险的电流途径。

A、右手B、右脚C、左手D、左脚

50.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 )米内。

A、10

B、20

C、30D、40

51.起重机的安全工作寿命,主要取决于( )不发生破坏的工作年限。

A、工作机构B、机构的易损零部件 C、金属结构

D、电气设备

52.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防护( )的主要措施。

A、雷电侵人波 B、直击雷

C、感应雷

D、二次放电

53.下列有关使用漏电保护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

督作用、

B、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不可对地绝缘

C、漏电保护器在日常使用中不可在通电状态下按动实验按钮来检验其是否灵敏可靠

D、在TN配电系统,电器设备可以不用装设漏电保护器

54.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 )。

A、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B、用沙土灭火

C、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1211灭火器灭火

5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滑轮直径的大小对钢丝绳的寿命没有影响B、起重机起升机构的滑轮常采用灰铸铁、铸钢C、起重机起升机构使用滑轮的目的就是为了省力

D、滑轮出现裂纹时,应及时修补后再使用

56.下列探测器中属于接触式探测器的是( )。

A、感烟式探测器

B、感光式探测器

C、图象式探测器

D、光束式探测器

57.高层领导要向全体员工、主要的供方和合作伙伴沟通组织的价值观、发展方向和目标,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应确保是双向沟通

B、必须是领导个人与大家沟通C、可包括面谈、电话或电子邮件等形式D、沟通机制是可变化的

58.IEC标准是指()

A、美国工程师协会B、国际电信联盟C、国际计量技术联合会D、国际电工委员会 59. 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A、2m

B、3m

C、4mD、5m

60、当销孔与柱销间产生松动时,间隙达()mm或老化应更换,或在半体原销孔之间重新铰孔更换新锥形柱销。

A、1 B、2 C、3 D、

4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对起升机构联轴器的基本要求有()

A、高可靠度B、易于调整其同心度

C、安转时保证足够的精度D、必须有防止油脂外泄的措施

2、岸桥的门架机构形式有以下几种()

A、A型B、H型C、B型D、AH型

3、大车安全保护装置有()

A、端部缓冲器B、防爬器 C、断轴保护D、减速限位开关

4、桥吊的通讯方式有()

A、一般通讯电缆方式B、采用光缆通讯方式C、无线电通讯以太网D、微波通讯方式

5、俯仰可以仰起的角度有()度

A、30B、45C、80D、90

6、吊具不开锁的原因有()

A、伸缩不到位B、着箱灯不亮C、吊具联轴节坏D、吊具泵送不上

7、下列是桥吊保护装置的有()

A、防风保护B、防碰保护C、消防保护D、防雷保护

8、以下那种情况停止使用电梯()

A、七级风以上B、地震C、火警D、打雷

9、除标准吊具的限位开关外,双箱吊具上的专用限位开关分别用于()

A、中锁上下检测限位B、双箱检测限位C、中锁开闭锁限位D、中锁顶销限位

10、标准吊具上限位开关的作用有()

A、着箱检测B、开闭锁检测C、伸缩位置检测D、伸缩定位销状态检测

11、起重机用电动机的工作制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A、连续工作制B、短时工作制C、不定期工作制D、重复短时工作制

12、桥吊大车车轮应满足的要求有()

A、 车轮表面硬度大于HB320

B、 车轮踏面宽度应大于轨道头宽度25mm以上 C、 车轮踏面应精加工成型

D、 车轮尺寸和踏面轮廓,一般应采用美国的AISE规范

13、小车电机的要求有()

A、必须配置风机强制通风B、绝缘等级至少是F级

C、防护等级室内IP23,室外IP54D、瞬是过载力矩大于2倍额定力矩

14、大车不允许的原因有()

A、大车防撞限位动作B、大车锚定没起C、大车没松轨D、大车电机温度过高

15、 吊具不能伸缩的原因有()

A、吊具处于闭锁状态B、吊具泵联轴节坏C、吊具处于开锁状态D、吊具顶销灯亮

16、属于起升的安全保护装置有()

A、高度指示器B、超载保护C、超速保护D、挂舱保护

17、下列那些是NTT型卷筒联轴器的特性()

A、承受高的径向力几齿根弯曲应力 B、角偏移的补偿在1度30分

C、在啮合过程中,具有相同的圆周和半径方向的间隙D、具有强的抗过载能力

18、联轴器的作用()

A、传递扭矩B、补偿小量的角度与径向偏移C、改善传动装置的动态特性 D、承受径向力

19、俯仰电机的特点()

A、间歇工作制B、连续工作制C、一般选用30MIN工作制D、一般选用5MIN工作制 20、起重机轨道损坏分为()

A、钢轨接口与起重机道轨损坏B、“曲弓波”效应与起重机轨道损坏C、典型的啃轨现象

D、“水压效应”与起重机轨道混凝土垫层的损坏

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0.5分,共10分)

20、一般电缆卷筒的直径至少要大于吊具电缆外径的25倍。( )

二、简答题:(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1. 回答出直观经验法常有哪些方法:

1.中心投影能得到物体真实大小的图形,因此,它能作为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方法。()2.电路中各点的电位高低是相对于参考点而言的,而两点间的电压则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如果

不选择参考点去讨论电位是没有意义的。()

3.用万用表等测得的交流电数值均为峰值。()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旋转方向与旋转磁场旋转的方向相反。()

5.只要任意调换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两个电源接线,就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向。()6.如交流电动机在正常工作时采用Y接线,那么就可采用Y-△起动。()

7.在带电工作时,直接接触单相回路中的零线是没有危险的。() 8.在装卸作业期间,顶轨器或夹轮器始终处于制动状态,只有在大车行走时才打开。这样即使在装卸中突然遇到大风也比较安全。() 9.采用的在吊具上架上装电缆储缆框的方法当起升速度超过一定值时,就会出现电缆反转和出框的情况,严重地影响起重机的性能和正常工作。() 10.电机风机的风扇开关动作的反馈信号丢失时,系统可以继续起升操作。() 11.小车的同步限位为凸轮限位的一付触点。() 12.系统根据风速的大小.对大车运行提供大风报警和大风故障两种保护。()

13.风速达到17米/秒的时候,系统产生大风报警信号,但不中断大车运行。()14.俯仰机构与小车机构共用一个变频柜,俯仰和小车主采用“先到先服务”原则,在一个机构速度完全为零的时候,才允许切换到另一个机构。()

15.使用岸桥地面操作站时,首先拨动站选择开关到ON位置,如果此时岸桥其他操作部分正在使用,则此操作站不能被使用。()

16.由于大车行走有连续工作的特点,一般电机不配置风机,但要求良好的启动性能和大的过载能力,必须适应于户外环境和高温环境。()

17.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18.周期检定是指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程序,对计量器具定期进行的一种后续检定。() 19.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2.安全生产管理“五同时”的内容是什么

3.论述下图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图。

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1-液压泵2-回油箱3-阀芯4-电磁铁 5-衔铁6-阀体7-弹簧8-活塞9-液压缸P-压力口O-回油口A、B-工作口

4.下图自动起停控制电路起停如何工作的?

5.制动器检查应着重注意的事项:

6.《港口装卸机械管理制度》规定,港机设备根据技术状况分为哪四类?

7.根据图示说明倾转动作?

8.当吊具将集装箱吊至空中时,若电气联锁失灵或司机误操作,机械联锁装置保证锁销机构绝对不发生转动。其原理是什么?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考题

名词解释

1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2信息化教学设计 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3教学系统: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又各要素按照一定的互动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它可以指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或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实施的、有控制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四个最基本的要素。

4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4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5课件: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表现教学内容,反映教学策略,并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并制作的应用软件。

6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在特定的技术平台上,根据教学设计有机整合,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形成一种系统的教学软件。 7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强;共享型号;有利于知识的同化。

8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9媒体: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纸张、磁带、光盘等,也成媒质:二是指信息的存在及表现形式,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灯,也成媒介。

10多媒体:是多种媒体形式的组合即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技术。它具有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和非线性等特点。

11远程教育:指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处在不同的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地理距离,采用特殊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技巧、特殊的电子或其它科技传播方式、特殊的组织与行政作业配合传播学习内容,达到特定的教学和学习目的。

1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其所著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设计师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中国学者何克抗的观点:教学设计师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原理和学习原理等理论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系统化过程。

2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根据教学设计应用层次的不同,教学实际模式可分为以“课堂”、以“产品”、和以“系统”为中心的教

3学设计过程模式。

肯普模式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伯格曼和穆尔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加涅在其《学习的条件》一书中把学习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形式。

4分析从属技能的方法包括:归纳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 5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指导、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6威尔森的结构主义教学设计程序分为:一般方法论、需求评估、目标和任务分析、教学策略开发、媒体选择、评估学生六个方面。

7教学系统设计程序观的演进:教学系统设计的媒体观;

2、教学系统设计的狭义系统观;

3、教学系统设计的标准系统观;

4、教学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观;

5、宏观的教学系统设计观。

8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以肯普模式和迪克—柯瑞模式最具代表性。

9迪克—柯瑞模式一般步骤: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起点行为;编写教学具体目标;设计标准参照测试 ;开发教学策略;选择与开发教学材料;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进行教学调整;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比较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优缺点:

10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但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对教师和学生以及环境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是需要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因此,在一段时间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第六章:多媒体教学设计与评价

1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能: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

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

2多媒体课件的类型:课堂演示型;

学生自主学习型;

模拟实验型;

训练复习型;

教学游戏型;

资料工具型

3多媒体可见设计原则:一致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友好性原则; 有机整合的原则

4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流程:课题选择

课件教学设计

软件系统设计

素材准备

稿本编写

课件编辑

试用评价

课件成型

4国内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方法:自我评价;

组织评价;

使用中评价;

过程评价

第八章:教学评价

5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作用; 调控功能; 激励功能 6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计划评价、项目评价和产品(材料)评价三种类型 根据评价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的基准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7教学评价的取向:人文主义取向、科学主义取向

8教学评价的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本世纪30年代由美国泰勒提出来的,该模式是在其非常有影响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是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是斯塔弗尔比姆等人于1966年首次提出。CIPP是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这四种评价名称的每一个英文字母的缩略语。

4、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是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以及符号互动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评价模式。 9教学评价的程序由三个阶段组成:

一、制定评价计划;

二、实施评价;

(三)做出评价决策

1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教学形式的开放化;

教学过程的个别化;

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教师角色的转化;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2多媒体环境的教学优势:

1、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2、信息的多维化,有利于思维的多维化;

3、多媒体的立体信息空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多层化、创造性的学习目标。

3多媒体教学的主要模式: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

多媒体环境下个别化教学; 多媒体网络下的远程学习

4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学原则:以教学目标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优化组合多种教学媒体; 创设有力的学习环境;

为学习提供及时地反馈。

5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对策:注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十一章:现代远程教育

1远程教育的特征:1)师生在时间或地域上的分离,或者即在时间上分离又在地点上分离。2)学习常须由一些机构或组织进行认证。这种类型的学习不同于经由自己的努力而未经学习机构的官方认证而进行的学习。3)混合媒体课件的应用,包括印刷品、广播电视、视频音频盒带、基于计算机的学习和通讯。课件往往是前测的或在使用之前被证明是有效的。4)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交互。交互可是同步的,也可以是不同步的。5)为了教程、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图书馆学习、实验室或实践环节,会面往往是必要的。6)在大型的开放和远程学习运作中,劳动是有分工的,任务被分派给课程开发小组中的不同人员。

2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突破时空限制,授课体系师生分离;教学资源极大丰富、自由共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交互性强:融合多种媒体技术,教育手段多元化;构建个别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打造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育全民化。

3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

1、师生分离,媒体交互

2、交互性强

3、教学过程开放

4、教学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

5、以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发展。

4现代远程教育的优缺点优点:1)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及时得到解答;2)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有利于个体化学习。它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3)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4)现代远程教育给教与学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将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缺陷:1)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并能够初步使用计算机。2)在目前技术手段的支持下,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比较适合于知识的传授,对职业技能培训有很大的难度,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更适宜于开展继续教育课程。

5远程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函授阶段。1840年起源于英国,使用媒体为印刷材料,教学模式为自学材料、函授辅导,办学主体是函授学校。伊萨克·皮特曼被认为是函授教学的鼻祖。第二阶段:1920年兴起的以广播电视教育为主要途径的授课方式。使用媒体为广播电视节目,教学模式为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办学主体是广播电视学校。教学方式为广播电视教学。第三阶段:也就是现代远程教育阶段。开始实践是1996年,教学方式为网络教学,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媒体,使用登陆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网络学校是其办学主体。

6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物质资源:多种媒体教材;素材苦;远程动态资源;网络课程;知识传播媒体;教学支持系统软件。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开放、信息资源的保障、信息资源的服务和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建设:主要体现教师的作用。

7现代远程教育下教师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建设要考虑四种角色的提高:

1、知识的传递者;

2、智力资源开发者;

3、课程设计制造者;

4、学习支持者;

5、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开拓者。

8现代远程教育下教学模式的改变:

1、教学手段的改变

2、教学研究的改变;

教学方式的改变:由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由单纯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变“教学”为“导学”;改变教师知识结构。

9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分类:

1、同步式远程教学模式;

2、异步式远程教学模式

3、交互式远程教学模式;

4、混合式远程教学模式。

10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分类:自主型学习模式;

2、讲授型学习模式

3、研究型学习模式

4、案例形学习模式;

5、协作型学习模式。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理论:

1、系统理论的指导;

2、各种学习理论的指导;

3、现代课程论的指导

4、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

1、信息技术工具作用的转变,将信息技术从帮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转变成帮助学生表达自我的工具、认知的工具、信息加工的工具、评价工具、激励学生的工具等,并具优化的技术环境与教师无缝连接;

2、教师从关注个别学生到关注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关注每一个人;

3、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4、学科知识评估向综合能力评估的转变,形成性评价逐渐成为日常教学中对学科知识评价的有效方式。同时,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也逐渐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

5、课堂教学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向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转变。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1、知识点的切入策略;多种感觉参与学习策略;思维训练核心策略;情景激励策略;实践感知策略; 习作强化策略;协作探究策略;

8、自主探究策略;

9、寓情于乐策略;

10、拓展学习策略。

4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过程:

1、学习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

2、设计学习任务

3、设计学习情境;

4、设计学习资源;

5、选择学习策略;

6、教师管理与帮助设计;

7、总结与强化练习设计;

8、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5教学模式: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稳合。具体而言,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特定教学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观念中,教学各要素间形成的较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形成。教学模式表示了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在具体实施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课程全面深入整合中,中美两国都采取了下面三种教学模式;基于问题(或项目)的学习、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三种教学模式。

第十三章: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展望

1教育技术对新课改的影响:A现代教育技术危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工作平台;1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2教育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3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4教育技术促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B点代教育技术给课程设计与编制带来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1课程与教材编制者的群体化、综合化;2课程与教材的多元化、系统化;3平台化教材;4交互化的教材;5课程的多元化载体6教学评价的目的

根据教学目的,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以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活动朝预定的目标发展7信息化教学的评价

关注过程

综合能力

主动参与

开放多样 面向资源

面向环境

2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在课程价值观上,教师必须改变知识中心取向的课程目标观,树立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发展的目标观;在学生观上,教师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识到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无穷的发展潜力,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在知识观上,要认识到知识据具有文化性、情景性、价值性、建构性、社会性等特性。知识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人们对知识有选择、怀疑、批判和建构的权利和能力;在教材观上,新课改提倡教材的多样化,是教材作为唯一的“法定文化”的地位渐趋动摇,教师应从“圣经式”的教材观中解放出来,将教材看成是师生间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材料”和“文本”。2教师角色的转变:首先从课程的发布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和组织者其次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第三是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3教师行为的变革:教学方式:从灌输到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师生关系:从控制到对话;教学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4教师文化的变革:走向合作与对话;探究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关注个体经验,形成个人风格; 走出功利主义现代教育技术未来发展展望:1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越来越突出,在媒体技术、理论基础等应用方面更趋于整体融合;2重视教育技术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4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和情景的创设、学习活动的设计;5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 6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

3教育信息化内容:教育管理与决策信息化;教学过程信息化;学习过程信息化;育人环境信息化

4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教学系统设计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1.研究教与学的关系2.研究教与学的目标 3.研究教与学的操作程序(活动过程)

1教学设计的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2传统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区别:传统教学设计是面向知识点,以讲授重点、难点为中心展开。突出“教”。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面向过程和基于资源的设计。突出“学”。

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注意点 :信息资源的选择;教学情景的创设;由教转变为学;关注评价方式

4基本流程:教学任务分析、学习对象特征分析、学习目标分析、评价量规、学习内容分析、资源与学习环境、问题情景创设、教学活动过程、总结反思。

5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

1. 由于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教”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因此被赋予了“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的地位。

A. 正确 B. 错误

2. 杂志媒体是目前四大媒体(电视、报纸、广播及杂志)中消费者需要花费比较高的金额去取得媒体

A. 正确 B. 错误

3. CAI课件分为三种基本结构:固定结构、生成型结构、智能型结构

A. 正确 B. 错误

4. 斯坦浩斯在深入批判过程模式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目标模式的原理和操作

A. 正确B. 错误

5. E-mail可以传送多媒体信息。

A. 正确B. 错误

6. 教育技术AECT1994的定义的两种性质是

A. 实践领域、理论领域B. 理论领域、应用领域 C. 哲学领域、物质领域 D. 教学领域、管理领域 7.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 A. CAM

B. CAI

C. CAD

D. CAJ 8. 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方式最显著的区别,也是它的优势所在,那就是:

A. 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

B. 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

C. 适宜于开展继续教育课程。

D. 教师和学生能够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 9. 开放学习模式的提出者是: A. seamans

B. kember

C. apps

D. sada 10. 目前国内外最大的搜索网站是()。 A. YAHOO

B. SOHU

C. BAIDU

D. GOOGLE 11. 桑新民在其“技术-教育-人的发展”一文中把各种技术观和技术哲学大体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A. 自然科学、工程学和经济学层次, B. 社会学、生态学层次,C. 文化哲学、哲学人类学层次

D. 生态学层次,文化哲学

12. 幻灯机按放映软件的类型可分为

A. 单片式幻灯机 B. 放大式幻灯机 C. 显微式幻灯机

D. 卷片式幻灯机 13. ICAI系统一般包括:

A. 专门知识模块B. 教导策略模块C. 学生模型模块 D. 自然语言的智能接口 14. 根据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

A. 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B. 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C.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D. 以“课件”为中心的层次

15. 按网上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施教方式来分,可分为()。

A. 电子教案B. 电子课件 C. 电子图书馆 D. 邮件列表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考题(大全)

名词解释

教育信息化

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

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系统: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又各要素按照一定的互动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它可以指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或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实施的、有控制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四个最基本的要素。 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课件: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表现教学内容,反映教学策略,并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并制作的应用软件。 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在特定的技术平台上,根据教学设计有机整合,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形成一种系统的教学软件。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强;共享型号;有利于知识的同化。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媒体: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纸张、磁带、光盘等,也成媒质:二是指信息的存在及表现形式,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灯,也成媒介。

多媒体:是多种媒体形式的组合即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技术。它具有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和非线性等特点。

远程教育:指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处在不同的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地理距离,采用特殊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技巧、特殊的电子或其它科技传播方式、特殊的组织与行政作业配合传播学习内容,达到特定的教学和学习目的。

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其所著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设计师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中国学者何克抗的观点:教学设计师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原理和学习原理等理论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系统化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

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根据教学设计应用层次的不同,教学实际模式可分为以“课堂”、以“产品”、和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肯普模式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伯格曼和穆尔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

加涅在其《学习的条件》一书中把学习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形式。 分析从属技能的方法包括:归纳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指导、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威尔森的结构主义教学设计程序分为:一般方法论、需求评估、目标和任务分析、教学策略开发、媒体选择、评估学生六个方面。 教学系统设计程序观的演进:

1、 教学系统设计的媒体观;

2、教学系统设计的狭义系统观;

3、教学系统设计的标准系统观;

4、教学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观;

5、宏观的教学系统设计观。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

以肯普模式和迪克—柯瑞模式最具代表性。 迪克—柯瑞模式一般步骤:

1、 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起点行为;编写教学具体目标;设计标准参照测试 ;开发教学策略;选择与开发教学材料;

2、 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进行教学调整;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 比较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优缺点: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但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对教师和学生以及环境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是需要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因此,在一段时间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第六章:多媒体教学设计与评价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能:

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 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课堂演示型; 学生自主学习型; 模拟实验型; 训练复习型; 教学游戏型; 资料工具型 多媒体可见设计原则:

一致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友好性原则; 有机整合的原则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流程:

课题选择 课件教学设计 软件系统设计 素材准备 稿本编写 课件编辑 试用评价 课件成型 国内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方法:

自我评价; 组织评价; 使用中评价; 过程评价

第八章: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作用; 调控功能; 激励功能 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计划评价、项目评价和产品(材料)评价三种类型 根据评价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的基准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教学评价的取向:人文主义取向、科学主义取向 教学评价的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本世纪30年代由美国泰勒提出来的,该模式是在其非常有影响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是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是斯塔弗尔比姆等人于1966年首次提出。CIPP是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这四种评价名称的每一个英文字母的缩略语。

4、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是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以及符号互动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的程序由三个阶段组成:

一、制定评价计划;

二、实施评价;

(三)做出评价决策

第九章: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与学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教学形式的开放化; 教学过程的个别化; 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教师角色的转化;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多媒体环境的教学优势:

1、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2、信息的多维化,有利于思维的多维化;

3、多媒体的立体信息空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多层化、创造性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教学的主要模式:

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 多媒体环境下个别化教学; 多媒体网络下的远程学习 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学原则:

以教学目标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优化组合多种教学媒体; 创设有力的学习环境; 为学习提供及时地反馈。 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对策:

注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

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十一章:现代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的特征:

1)师生在时间或地域上的分离,或者即在时间上分离又在地点上分离。

2)学习常须由一些机构或组织进行认证。这种类型的学习不同于经由自己的努力而未经学习机构的官方认证而进行的学习。

3)混合媒体课件的应用,包括印刷品、广播电视、视频音频盒带、基于计算机的学习和通讯。课件往往是前测的或在使用之前被证明是有效的。 4)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交互。交互可是同步的,也可以是不同步的。

5)为了教程、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图书馆学习、实验室或实践环节,会面往往是必要的。 6)在大型的开放和远程学习运作中,劳动是有分工的,任务被分派给课程开发小组中的不同人员。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

1、 突破时空限制,授课体系师生分离;教学资源极大丰富、自由共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交互性强;

2、 融合多种媒体技术,教育手段多元化;构建个别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打造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育全民化。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

1、师生分离,媒体交互;

2、交互性强;

3、教学过程开放

4、教学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

5、以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发展。 现代远程教育的优缺点 优点:

1)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及时得到解答;

2)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有利于个体化学习。它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

3)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4)现代远程教育给教与学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将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缺陷:

1)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并能够初步使用计算机。

2)在目前技术手段的支持下,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比较适合于知识的传授,对职业技能 培训有很大的难度,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更适宜于开展继续教育课程。 远程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函授阶段。1840年起源于英国,使用媒体为印刷材料,教学模式为自学材料、函授辅导,办学主体是函授学校。伊萨克·皮特曼被认为是函授教学的鼻祖。

第二阶段:1920年兴起的以广播电视教育为主要途径的授课方式。使用媒体为广播电视节目,教学模式为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办学主体是广播电视学校。教学方式为广播电视教学。

第三阶段:也就是现代远程教育阶段。开始实践是1996年,教学方式为网络教学,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媒体,使用登陆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网络学校是其办学主体。 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

1、 物质资源:多种媒体教材;素材苦;远程动态资源;网络课程;知识传播媒体;教学支持系统软件。

2、 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开放、信息资源的保障、信息资源的服务和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3、 人力资源建设:主要体现教师的作用。

现代远程教育下教师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建设要考虑四种角色的提高:

1、知识的传递者;

2、智力资源开发者;

3、课程设计制造者;

4、学习支持者;

5、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开拓者。 现代远程教育下教学模式的改变:

1、教学手段的改变;

2、教学研究的改变;

3、教学方式的改变:由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由单纯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变“教学”为“导学”;改变教师知识结构。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分类:

1、 同步式远程教学模式;

2、异步式远程教学模式;

3、交互式远程教学模式;

4、混合式远程教学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分类:

1、 自主型学习模式;

2、讲授型学习模式;

3、研究型学习模式;

4、案例形学习模式;

5、协作型学习模式。

第十二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理论:

1、系统理论的指导;

2、各种学习理论的指导;

3、现代课程论的指导;

4、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

1、信息技术工具作用的转变,将信息技术从帮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转变成帮助学生表达自我的工具、认知的工具、信息加工的工具、评价工具、激励学生的工具等,并具优化的技术环境与教师无缝连接;

2、教师从关注个别学生到关注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关注每一个人;

3、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4、学科知识评估向综合能力评估的转变,形成性评价逐渐成为日常教学中对学科知识评价的有效方式。同时,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也逐渐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

5、课堂教学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向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转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1、知识点的切入策略;

2、多种感觉参与学习策略;

3、思维训练核心策略;

4、情景激励策略;

5、实践感知策略;

6、习作强化策略;

7、协作探究策略;

8、自主探究策略;

9、寓情于乐策略;

10、拓展学习策略。 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过程:

1、学习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

2、设计学习任务;

3、设计学习情境;

4、设计学习资源;

5、选择学习策略;

6、教师管理与帮助设计;

7、总结与强化练习设计;

8、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

教学模式: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稳合。具体而言,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特定教学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观念中,教学各要素间形成的较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形成。教学模式表示了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

在具体实施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课程全面深入整合中,中美两国都采取了下面三种教学模式;基于问题(或项目)的学习、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三种教学模式。

第十三章: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展望

教育技术对新课改的影响:

1、 现代教育技术危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工作平台;     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教育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育技术促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

2、 点代教育技术给课程设计与编制带来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  课程与教材编制者的群体化、综合化;课程与教材的多元化、系统化;平台化教材;交互化的教材;课程的多元化载体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课程价值观上,教师必须改变知识中心取向的课程目标观,树立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发展的目标观;在学生观上,教师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识到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无穷的发展潜力,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在知识观上,要认识到知识据具有文化性、情景性、价值性、建构性、社会性等特性。知识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人们对知识有选择、怀疑、批判和建构的权利和能力;在教材观上,新课改提倡教材的多样化,是教材作为唯一的“法定文化”的地位渐趋动摇,教师应从“圣经式”的教材观中解放出来,将教材看成是师生间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材料”和“文本”。

2、 教师角色的转变:

首先从课程的发布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和组织者; 其次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第三是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3、 教师行为的变革:

教学方式:从灌输到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师生关系:从控制到对话;教学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4、 教师文化的变革:走向合作与对话; 探究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关注个体经验,形成个人风格; 走出功利主义 现代教育技术未来发展展望:

1、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越来越突出,在媒体技术、理论基础等应用方面更趋于整体融合;

2、 重视教育技术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3、 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4、 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和情景的创设、学习活动的设计;

5、 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

6、 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 教育信息化内容:

教育管理与决策信息化 吧 教学过程信息化 学习过程信息化 育人环境信息化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 教学系统设计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1.研究教与学的关系 2.研究教与学的目标

3.研究教与学的操作程序(活动过程) 教学设计的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传统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区别:

传统教学设计是面向知识点,以讲授重点、难点为中心展开。突出“教”。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面向过程和基于资源的设计。突出“学”。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注意点 :

信息资源的选择 教学情景的创设 由教转变为学 关注评价方式 基本流程

教学任务分析、学习对象特征分析、学习目标分析、评价量规、学习内容分析、资源与学习环境、问题情景创设、教学活动过程、总结反思。 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 教学评价的目的

根据教学目的,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 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以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活动朝预定的目标发展 信息化教学的评价

关注过程 综合能力 主动参与 开放多样 面向资源 面向环境

上一篇:推理社推理部范文下一篇:团学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