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病变

2024-05-05

腹部病变(精选七篇)

腹部病变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1例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患者, 其中男28例, 女13例, 年龄24~75岁, 平均年龄56.5岁。全部患者于术前行彩超检查, 术后病理证实31例, 经穿刺活检确诊10例。胰头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表现:8例上腹部疼痛, 7例出现渐进的无痛性巩膜、皮肤黄疸, 7例乏力、体重下降, 3例腰背痛, 4例无明显症状。壶腹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表现:18例巩膜、皮肤黄染, 10例腹上区疼痛, 8例腹泻, 5例腰背部疼痛, 4例恶心呕吐, 12例明显消瘦。本组病例采用仪器为西门子S2000或日立EUB~7500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2.5~3.5MHz。

1.2 方法

(1) 全部患者受检前空腹8h以上, 取平卧位或侧卧位, 常规探查肝、胆、胰等脏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沿胰腺或胆总管走行横切, 剑突下横向扫查, 探头方向适当向左上方倾斜, 左高右低成30°角, 得到清晰图像后行上腹部纵切及交叉扫查, 为获取清晰的图像患者要呼吸配合, 如有肠道气体干扰清晰度不满意时, 扫查时探头通常作持续加压, 以推挤、排除局部肠气体的干扰, 并且缩小体表至病灶的距离, 或者改用坐位或饮水法, 要求患者饮水500~1 000ml以排开胃气, 改善透声后再行探查。记录胰腺大小、形态、胆管与胰管的情况、有无占位性病变、肿块所在部位、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强弱、后方回声有无增强、衰减等, 观察肿块内部血流情况、肝脏及毗邻脏器有无转移、区域淋巴结是否肿大。 (2) 病理学检查:经过彩超诊断结果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为胰头部假性囊肿、胰头或壶腹部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 包括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切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切除转移灶进行术中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并进行正态性检验以及方差齐性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成组设计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等级检验采用秩和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

壶腹部癌21例, 经手术病理诊断, 诊断准确率85.71%;胰头癌16例, 诊断准确率81.25%;胰头部假性囊肿4例, 诊断准确率100.00%。误诊共有6例, 诊断准确率为85.37%, 其中1例胰头血肿误诊为胰头癌, 2例肿块型胰腺炎误诊为胰头癌, 3例胰头癌误诊为壶腹部癌。从肿块边界、形态、内部回声, 胰头有无肿大, 肿块病灶后方有无增强或衰减, 胰管有无扩张, 病灶内胰管穿通或截断, 肝内外胆管扩张征象中,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超声表现

见表1。 (1) 胰头癌16例:16例患者均出现胰头部局限性肿大及外突, 其中13例患者 (81.25%) 边界不规则;13例 (81.25%) 胰头内部出现低回声区;2例 (12.50%) 为等回声;4例 (14.81%) 轮廓欠清楚, 并且光点分布不均, 后方逐渐衰减;5例 (31.25%) 病灶有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增大而致的“高炮征”[3];6例 (37.5%) 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不丰富, 可见点状血流信号。 (2) 胰头假性囊肿4例:胰头区域无回声肿块, 所有肿块边界整齐规则, 肿块后壁回声不同程度增强, 可见侧方声影, 胰腺回声不均, 可见钙化灶和扭曲扩张的胰管。彩色多普勒显示囊腔内无血流信号。 (3) 壶腹部癌18例:肿块位于胰头右侧, 胆总管末端。全部患者胰头并无异常, 壶腹部占位的病变体积均不大, 14例 (66.67%) 肿块形状呈圆形, 边界欠清晰;12例 (66.67%) 肿块内部回声较低;5例 (27.78%) 为高回声;15例 (83.33%) 有胰管与胆总管扩张“双管扩张征”的特异性征象[4], 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部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

3 讨论

胰头占位性病变包括炎症、肿瘤、囊肿等, 以胰头癌与肿块型胰腺炎多见[5]。胰头癌表现为胰头局限性增大, 内见边缘不规则的实质性低回声团块, 团块光点分布不均, 病灶较大时, 中心可出现液化, 呈现不规则暗区, 多数肿瘤后方回声衰减, 彩超对早期小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难度。

胰腺假性囊肿是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或手术后, 胰腺假性囊肿与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 所以影像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而临床医师认为首选的手段就是超声检查[6]。超声检查能够正确诊断多数典型的囊性占位, 胰腺假性囊肿内部常见强回声斑块, 提示存在胰石或钙化灶[7], 胰腺癌则无此征, 并且胰腺假性囊肿由于炎症水肿、坏死, 导致透声性的增强, 因此多数胰腺假性囊肿病灶后方回声增强, 而胰头癌和壶腹部占位病变的后方可见衰减现象。胰头癌和壶腹部占位病变具有丰富的肿瘤血管, 其内可见点状血流, 而胰腺假性囊肿内血流信号不明显。胰腺癌发展迅速, 短期内肿块明显增大, 并且多转移到腹腔淋巴结、肝脏及周围组织。胰腺假性囊肿彩超检测无肿大腹腔淋巴结。胰头癌和假性囊肿均可引起胆总管或胰管的扩张, 而假性囊肿胆总管和胰管呈轻中度规则扩张并穿过肿块[8]。

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是慢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超声表现与胰头癌相似, 容易误诊。但是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病程比较长, 胰腺癌病程则较短, 2例误诊没有典型的胰腺炎发作史。超声造影见肿块在增强和消退均与胰腺实质相一致, 是肿块性胰腺炎的诊断要点之一[9]。

1例胰头血肿被误诊为胰头癌的患者, 主诉中没有外伤史, 脏器未见外伤性改变, 超声下胰头区轮廓清晰, 存在低弱回声, 内部有光点移动, 为观察不仔细漏诊。

壶腹部占位病变起源于胰管、胆管和腺泡, 其发生于瓦特氏壸腹、胆总管下段、胰管开口、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的黏膜处, 由于所在腔隙小, 早期可堵塞管腔而导致黄疸, 早期症状明显, 常可早期发现。壸腹癌胆管全程扩张, 常伴有主胰管扩张, 胰腺外形无明显改变, 但当肿块较大向周围浸润时, 与胰腺癌难以鉴别。壶腹癌位置较深、病变较小、受气体的干扰、患者肥胖和对病变的认识不足等易导致漏诊和误诊。

超声科医生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 多与临床医生沟通, 提高自身操作技术水平, 联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 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避免或减少误诊漏诊, 提高彩超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检查的诊断准确率[10]。

综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中能做出较准确的术前定位、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 且具有简便、经济、无创、可重复优点, 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参考文献

[1]王春友, 孙备, 陈华, 等.胰头占位性病变专题讨论[J].中华消化杂志, 2014, 13 (11) :841-851.

[2]葛春林, 郭克建, 张家利.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4, 13 (11) :852-855.

[3]史家蓉, 阎闽.彩超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29 (3) :520-521.

[4]朱峰, 秦仁义.壶腹部占位的诊断与治疗方式的选择[J].肝胆外科杂志, 2013, 21 (3) :167-169.

[5]刑海龙, 王际儒, 聂文峰, 等.胰头部占位性病变CT检查误诊23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4, 27 (2) :16-18.

[6]周军, 荣阳吟, 倪博, 等.彩超对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 2014, 42 (1) :57-58.

[7]于秀云.彩超对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分析[J].北方药学, 2013, 10 (5) :132-133.

[8]王春友, 赵刚.胰头肿块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及手术方案决策[J].中华消化杂志, 2014, 52 (9) :651-652.

[9]郭万学, 主编.超声医学[M].第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4.

腹部淋巴结常见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篇2

1 材料和方法

1.1 选择对象

收集本院2004-03~2008-05腹部淋巴结肿大患者47例, 男28例, 女19例。年龄34~85岁, 平均57±4岁。其中, 淋巴瘤13例 (经病理证实何杰金淋巴瘤5例, 非何杰金淋巴瘤3例;另5例经CT扫描及骨髓检查等临床诊断, 且化疗后肿大的淋巴结缩小) ;转移性淋巴结23例 (均因有明确的恶性肿瘤原发病灶, 经CT证实14例, 手术证实6例, 癌肿术后淋巴结转移3例, 并经CT证实) ;炎性淋巴结11例 (有感染灶9例, 经手术证实5例, 其他因发热等, 经临床及实验室证实为感染所致) 。

1.2 仪器与方法

日立EUB-42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MHz。空腹检查, 确定淋巴结所处部位, 有无原发病灶。观察淋巴结大小、形态、境界、内部回声结构及淋巴结数量与分布, 两个以上为多发。注意与邻近脏器有无压迫、重叠或浸润现象。

2 结果

2.1 各组淋巴结肿大超声表现

2.1.1 腹部淋巴瘤

13例。其中, 10例呈巨大椭圆形分叶状团块 (图1) , 由回声均匀、大小相似的结节聚集而成, 包膜完整;3例包膜欠完整, 回声欠均匀。最大16.0cm×13.8cm, 最小4.0cm×3.0cm, 单发于腹膜后5例, 多发8例 (其中合并颈淋巴结肿5例, 合并腋窝、腹股沟、脾内等淋巴结肿各1例) 。无其它癌肿病灶。

2.1.2 转移性淋巴结

23例。其中, 6例呈局部散在分布的类圆形团, 15例呈散在并相互挤压、重叠成不规则团块 (图2) , 其内呈不均匀低回声, 包膜不完整。最大5.4cm×4.4cm, 最小1.1cm×1.0cm。多发21例 (其中局部多发15例、多区域多发6例) , 单发2例 (1例呈等回声单发, 且包膜欠完整) 。均伴有癌肿病灶, 其中5例伴有2个癌肿病灶。

2.1.3 炎性淋巴结

11例均为类圆形均匀等回声团块, 包膜完整。最大3.0cm×2.9cm, 最小1.5cm×1.4cm, 单发10例, 多发1例。伴有感染病灶9例, 另2例因发热查因, 发现脾轻度肿大, 脾门部淋巴结肿大。

2.2 淋巴结病变与脏器病变关系

2.2.1 腹部淋巴瘤

位于腹主动脉旁4例, 胰头旁3例, 肝门部2例, 脾肾间2例, 肝肾间1例, 盆腔1例。压迫胆总管、肝左叶、十二指肠球部各1例, 重叠胰腺并压迫胆总管1例, 重叠肾、肝右后叶各1例, 侵犯胃窦2例。

2.2.2 转移性淋巴结

位于肝门部/腹主动脉旁19例, 其中, 原发肝癌13例 (合并胆囊癌3例、合并胃癌2例) , 胰腺癌、肠癌、子宫内膜癌各1例, 食道癌、肝癌、神经母细胞癌术后各1例;位于胃周围或后方4例, 均为胃癌。压迫胆总管1例, 重叠胰腺1例。

2.2.3 炎性淋巴结

位于肝门部6例, 其中, 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3例, 慢性肝炎并肝硬化腹水3例;位于结肠2例, 为化脓性阑尾炎;位于盆腔1例, 为盆腔包裹性积液;位于脾门部2例, 轻度脾肿大。压迫胆总管1例。

3 讨论

3.1 淋巴结病变的特征

3.1.1 腹部淋巴瘤

早期常无症状, 就诊患者可表现有消瘦、贫血、纳差、局部压痛, 有的出现腹胀、黄疸。本组多为腹膜后淋巴瘤, 瘤体巨大, 形似分叶状。超声显示淋巴瘤由大小相似、回声均匀的淋巴结聚集而成, 有别于转移性淋巴结的重叠现象。仅2例个别结节内见少许暗区, 1例因内部回声太低而似蜂窝状, 多有完整包膜, 无其它原发病灶。可以单发, 也可以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肿大, 推测是否因腹膜后淋巴瘤晚期侵犯其他淋巴所致。而有些淋巴瘤则可能因发生的部位不同, 其症状、体征发现较早或恶性程度较高, 故瘤体较小就呈多区域发生的特征性改变[2]。

3.1.2转移性淋巴结

有癌肿病灶, 由于非均匀浸润作用, 致使淋巴结内部结构破坏, 内部回声常较低, 且往往不均匀, 或因坏死出现少许暗区, 少数出现钙化点, 包膜不完整。极少数单发时呈等回声, 此期需结合原发病灶等综合分析。癌肿术后淋巴结转移, 常出现局部或多区域多发。转移性淋巴结多呈大小不等散在分布, 也可以互相挤压、重叠成不规则团[3], 其形成的团块一般较淋巴瘤小。超声发现此种淋巴结时, 提示有恶性肿瘤原发病灶。

3.1.3 炎性淋巴结

超声探查到腹部单个淋巴结肿[4], 如果其包膜完整, 无融合现象, 比前二者更小, 呈类圆型均匀等回声, 提示局部有炎性病变, 做进一步探查可以得到证实。本组2例因发热等, 则提示急性感染所致。炎性淋巴结肿的长短轴比值与恶性淋巴结无鉴别意义, 这点不同于浅表淋巴结肿大[5] 。一般有感染病灶, 易于鉴别。

3.2 邻近脏器并发病变的分析

全方位观察, 多角度显示界面是超声的优势。运用超声分辨肿大淋巴结是否对邻近脏器形成压迫、侵犯或重叠, 可为临床提供鉴别诊断依据, 可排除因重叠或浸润邻近脏器造成的误诊。如本组1例由于部分与胰头重叠, CT易误为胰头占位, 超声于胰头后方探及一大小约8.2cm×4.3cm的占位性病变, 挤压胆总管下段致肝内外胆管扩张, 胆囊明显扩大, 因胰腺轮廓清晰可辨, 大小回声正常, 胰管不扩张等进一步确认为淋巴瘤;另1例于胰腺前方探及大小约8.0cm×5.3cm的淋巴瘤, 同时发现胃窦后壁增厚1.0cm, 综合分析其部位、淋巴结肿大程度及胃壁增厚不明显, 考虑可能淋巴瘤侵犯了邻近的胃窦。

综上所述, 超声不仅可根据腹部淋巴结病变的大小、形态、数量、内部回声结构、包膜是否完整等声像图表现进行观察分析, 而且还能从周围脏器的改变加以综合判断。但对于位置太深, 且受胃肠气体干扰大而不易显示的较小淋巴结则有赖于CT。超声对腹部淋巴结肿大原因、性质及所致并发症的评估, 对临床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断愈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运用超声二维图像观察47例腹部淋巴结肿大的特征, 结合周围脏器病变分析其原因和性质。结果:13例腹部淋巴瘤多由回声均匀、大小相似的结节聚集而成, 呈巨大椭圆形分叶状, 多有完整包膜, 可单发, 无其他原发病灶;23例转移性淋巴结多呈散在并相互挤压、重叠成不规则团块, 包膜不完整, 内部回声不均匀, 常多发, 有癌肿病灶;11例炎性淋巴结包膜完整, 呈类圆形, 回声均匀, 常单发, 一般有感染病灶。肿大淋巴结致邻近脏器受压6例、重叠4例、浸润2例。结论:腹部淋巴结常见病变的超声表现及其与周围脏器病变的关系, 可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淋巴结,腹部,二维超声

参考文献

[1]周瀚.中上腹部淋巴结的正常解剖及影像学检查方法.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 13 (2) :141

[2]邢秋, 许萱子.超声对腹部恶性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的探讨.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4, 15 (7) :399

[3]张玉洁, 薛如英, 王莹, 等.超声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淋巴结肿大的价值.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 10 (2) :162

[4]欧志红, 郑丽, 穆义.腹部良性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诊断.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98, 14 (12) :952

腹部病变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 年龄范围在24~64岁, 平均年龄为 (39.8±3.6) 岁。未婚21例, 已婚55例;未绝经48例, 绝经2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有37例, 接受刮宫治疗的有39例。

1.2方法:所有患者采用腹部超声检查, 采用GE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 将其探头的频率设置为3.5 MHz左右。在超声检查之前, 需要告知患者多喝水、憋尿, 从而促使患者的膀胱呈现充盈现象。在进行超声检查的时候, 需要取患者仰卧位, 对患者子宫情况进行扫描, 注意观察子宫内膜、形状、大小、是否存在肿块等。并对子宫内膜的回声情况与内膜厚度进行检查, 掌握基底层与病灶之间的关系, 充分利用血流动力学知识与超声检查图像特征对其进行诊断。另外, 需要在宫腔镜辅助下取得少量病变组织, 将其送往组织活检, 并将其检查结果作为该病的诊断标准, 将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 (平均数±标准差)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76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 通过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腹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的有71例, 误诊5例, 诊断准确率为93.4%, 误诊率为6.6%。腹部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比差异不显著,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由于子宫内膜的上方通常会覆盖黏膜, 在健康情况下, 子宫内膜的厚度通常在10 mm以内, 而绝经期的女性, 其子宫内膜的厚度会有所降低, 通常在5 mm左右。而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导致女性的生活压力较大, 从而影响到女性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 容易提高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率。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 子宫内膜病变的疾病在逐年增加, 应当受到广泛关注, 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与治疗。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表现通常反映为经期不规律、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者阴道排液等现象。其子宫内膜病变包括子宫内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等。该病在妇科中属于常见疾病, 需要加强对其治疗。为了有效的提高治疗效率, 需要在治疗前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 以便为治疗提供依据[3,4]。其中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诊断特征为高回身、息肉直径在8~22 mm, 宫腔内少量积液;子宫内膜增生表现为内膜区均匀增厚, 高回声或中等回声, 出现球状光团, 边界清晰;子宫黏膜下肌瘤表现为肌壁与肌瘤团块存在明确的衰减裂隙;子宫内膜癌分为:①局限型患者。表现为局部回声出现团块现象, 息肉突起, 具有不均匀回声。②弥散型患者;表现为内膜增厚, 具有弥散特点, 增厚度超过6 mm以上。急性子宫内膜炎表现为子宫出现肿大、内膜增厚、边界模糊、回声减弱等现象。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推广应用, 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也逐渐提高。为了有效的提高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 为了该病的治疗效果与及时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 需要及时采用腹部超声检查, 其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腹部超声检查具有快速、方便、操作简单、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等优势, 在子宫内膜病变的真那段过程中, 采用腹部超声检查, 可以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大小、形状、厚度等进行检查, 以便为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与依据, 有效的提高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中, 需要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漏诊与误诊情况进行分析, 以便有效的研究与分析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原因, 加强该病的图像鉴别诊断, 并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表现, 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 有效的提高诊断的准确率[5]。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显示, 76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 通过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腹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的有71例, 误诊5例, 诊断准确率为93.4%, 误诊率为6.6%。腹部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比差异不显著。表明, 在子宫内膜病变疾病中采用腹部超声检查, 其诊断准确率较高。

综上所述, 在子宫内膜病变疾病中, 采用腹部超声检查, 其图像特征比较明显, 有利于对该病进行鉴别诊断, 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 采用腹部超声检查, 之后与病理检查情况进行对比,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 通过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腹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的有71例, 误诊5例, 诊断准确率为93.4%, 误诊率为6.6%。腹部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比差异不显著, P>0.05,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子宫内膜病变疾病中, 采用腹部超声检查, 其图像特征比较明显, 有利于对该病进行鉴别诊断, 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部超声,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价值,探讨

参考文献

[1]曾波, 刘健君, 黄向奇, 等.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28 (12) :193-194.

[2]李春蕾, 王燕君, 肖慧英, 等.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 37 (21) :793-794.

[3]王苏娜.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 28 (16) :867-868.

[4]杨正和.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22 (19) :321-322.

腹部病变 篇4

资料与方法

200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子宫内膜病变患者80例,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标本病理证实。年龄36~74岁, 平均51.1岁, 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或下腹包块、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排液, 本组绝经后妇女48例, 采用手术治疗, 另外32例采用刮宫术治疗。

方法: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5 MHz。常规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宫腔及内膜厚度。

结果

本组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病变69例, 诊断符合率86.25%。其中诊断为子宫内膜癌35例, 诊断符合率92.1%;子宫内膜息肉12例, 诊断符合率85.7%;子宫内膜增生13例, 诊断符合率81.25%;子宫黏膜下肌瘤9例, 诊断符合率75.0%。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38例, 子宫内膜息肉14例, 子宫内膜增生16例, 子宫黏膜下肌瘤12例, 见表1。

讨论

子宫内膜病变是子宫内膜功能的异常, 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 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有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年龄、绝经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4], 主要见于年龄较大的妇女, 特别是绝经的妇女。正常育龄妇女的发病情况主要是表现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黏膜下肌瘤[5]。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阴道超声通过形态学观察, 结合血液动力学变化给鉴别诊断及肿块的良恶性判断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子宫内膜癌按其病灶大小、范围、浸润深度不等, 病灶内可出现高速低阻血流, 经阴道超声探头紧贴宫颈与阴道穹隆, 盆腔器官声像图更加清晰, 扫查视角大, 且不需充盈膀胱, 也不受肥胖、肠气等因素的影响, 是经腹超声检查的良好补充, 特别利于对子宫内膜癌、黏膜下小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过度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其对较小的子宫黏膜下的肌瘤可作出明确诊断。

总之, 腹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具有图像清晰、检查无痛苦等优点, 对腹部疾病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汪龙霞, 妇科与产科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49-52.

[2]KaramurselB S, G uvenS, Tu lunayG, et al.Whichs urgicalpr oceduer for p a tie ntsw itha typicale ndometrialh yperplasia[J].Int J GynecolCancer, 2005, 15 (1) :127-131.

[3]JoboT, K awaguchiM, Im aiM, et al.Teratment for complex atypical hyperplasiaof the endometrium[J].Eur J Gynaecolo nco1, 2001, 22 (5) :365-368.

[4]VeerideA B, A mesM, Straume B, et al.Nuclearm rphometricc hanges and the rapymonitoring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hyperplasia:a study comparing effect sofintrauterinel evonorgesterl and systemic medroxy porgesteorne[J].Gynecolcol, 2003, 91 (3) :526-533.

腹部病变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由于阴道异常排液以及流血现象而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患者, 年龄31岁~72岁, 平均年龄 (41.2±3.4) 岁;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下腹部可触及包块、下腹疼痛、经期不规律、阴道不规则流血等;未绝经患者61例, 绝经患者39例。行刮宫治疗26例, 行手术治疗74例, 治疗后对全部患者进行标本采集行病理学诊断。

1.2 方法

对全部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 所用仪器为P HILIPS iu 22以及SIEMENS-SONOLINE premier超声诊断仪, 设定探头频率为3.5 MHz。取患者平卧位, 结合患者情况对其进行膀胱充盈[1], 平扫过程中检查患者的子宫内是否有肿块存在以及子宫内膜、大小和形态, 对子宫内膜回声情况以及子宫内膜厚度进行重点检查, 同时对患者子宫宫腔进行观察, 明确宫腔内是否有团块存在, 记录和观察团块边界、回声、形态和大小。需对疑似内膜癌患者的肌层与病灶、回声以及与内膜厚度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 为了对是否存在肌层浸润作出明确判断, 需与正常肌层回声进行比较[2]。

2 结果

超声诊断结果显示, 子宫内膜息肉12例, 黏膜下子宫肌瘤19例, 子宫内膜炎10例, 子宫增生症46例, 子宫内膜癌13例。子宫内膜癌检出率最低, 子宫内膜增生症检出率最高。见表1。

3 讨论

3.1 子宫内膜息肉

作为临床上非常普遍的宫腔内病变, 子宫内膜息肉引发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概率较高, 35岁以上妇女罹患该病的概率较高, 70岁以上患者罹患该病的概率则非常低, 50岁左右患者罹患该病的概率最高。该病的主要原因为过高的雌激素水平、内分泌紊乱以及炎症等, 主要临床表现为绝经前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月经不调, 绝经后阴道出血等。超声表现为:子宫内膜息肉体积不大, 可在宫腔内探及不均匀强回声团。本文中, 患者息肉直径为10 mm~22 mm, 内膜不对称且存在增厚现象, 子宫内膜线以及蒂部没有受到破坏, 无包膜包裹, 呈水滴状, 正常内膜与强回声团之间界限清晰, 可变性较强, 宫腔内存在积液, 量较小, 可形成宫腔造影效果, 容易辨别。本组2例患者诊断失误。因此, 尽管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若息肉不典型或者体积较小也可发生误诊, 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需要进行病理学诊断[3]。

3.2 黏膜下子宫肌瘤

突向子宫腔内生长的子宫肌瘤即为黏膜下子宫肌瘤, 罹患该病的患者经血排出存在异常, 原因在于子宫内膜被肌瘤表面覆盖, 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加, 并且在宫腔内占据较大的范围, 从而对经血的排出产生不良影响, 经血排出异常引发子宫内膜异常收缩并导致痛经的概率较高。除此之外, 还容易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和经量增多等。本组痛经、月经周期紊乱以及经量增多患者占18例, 1例患者白带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短且经量较多, 同时存在贫血现象。宫腔分离征为该病的超声表现, 存在弱回声或者中等回声团块, 范围为16 mm×14 mm~47 mm×38 mm之间, 边界清晰, 团块基底较宽、向宫腔突出、可见包膜回声。本组1例患者诊断错误, 原因在于患者伴多发性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息肉为病理诊断结果, 而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为黏膜下子宫肌瘤。因此, 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 需要对子宫内膜息肉与黏膜下子宫肌瘤进行准确辨别和区分[4]。

3.3 子宫内膜炎

患者子宫内膜受细菌侵犯并出现发炎症状即为子宫内膜炎, 主要引发原因为感染性流产和产后感染, 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和急性子宫内膜炎。本组7例患者近期内有剖宫产、自然分娩以及流产史,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压痛、恶露、下腹痛以及发热等。其中行剖宫产3例, 流产2例, 自然分娩2例。超声表现为子宫内膜线变粗, 子宫体扩大, 回声不均匀且增强, 子宫壁没有出现变化, 液性无回声区在宫腔内可见, 宫腔残留物主要为混合回声、低回声以及强回声。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超声表现确诊为急性子宫内膜炎, 对全部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最终治愈。1例患者B超检查结果显示宫腔增大, 回声增强, 可见液性暗区, 未见异常宫体回声。1例患者经量较少, 有结核病史, 超声表现为存在局限性强回声斑, 界限清晰。为了提高确诊率, 必须进行病理检查。

3.4 子宫内膜增生症

围绝经期发生该病的概率较大, 癌变率为30%左右。超声检查显示内膜区存在不规则增厚现象, 回声不均匀或者增高, 局部结节样回声较为少见, 囊状回声较为常见, 宫腔线迂曲或者居中, 子宫肌壁与增生内膜分界清晰, 有低回声晕存在于肌层和膜之间。本组21例患者子宫大小不存在异常现象, 子宫肌层有均匀回声, 25例患者子宫体异常增大。33例患者被诊断为单纯型增生过长, 超声表现出现异常增厚的子宫内膜, 有均匀回声, 回声略高。6例患者被诊断为不典型增生过长, 超声表现为有不均匀内膜回声, 低回声与斑片状增强回声相间。7例患者诊断为腺囊型增生过长, 超声表现为存在蜂窝状的细小无回声区。

3.5 子宫内膜癌

超声检查可使周围肌层组织结构层次、内膜厚度以及子宫外形获得清晰显示, 主要发病原因为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以及过量雌激素长期作用等。超声检查特点为减弱或者增强回声区在宫腔内可见, 宫腔线回声不均匀、形态不一致, 分界不清晰。本组4例患者临床症状不显著, 超声表现为子宫内膜形态规则且略有增厚, 导致漏诊。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若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增厚较小或者没有增厚现象也应予以病理检查, 以降低漏诊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艳萍, 陈伟生, 朱晓韵.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价值的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 2011, 7 (30) :174-175.

[2]龚碧雁.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16 (20) :144-145.

[3]王苏娜.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 5 (23) :118-119.

腹部病变 篇6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子宫内膜病变患者36例, 对其进行临床效果的分析。患者年龄26~70岁。大部分患者都已有婚史, 有一部分未婚有性生活, 绝经患者34例。病变原因和患者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和性格差异没有明显的影响。

方法: (1) 对收治的36例病变患者进行临床效果的分析。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腹部超声诊断, 对诊断后的声像图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把超声诊断和病理结果两种方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计算出符合率。 (2) 对腹部超声诊断时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7.5MHz。病变患者在进行腹部超声诊断的时候, 膀胱中需要有大量的尿液, 采取仰卧体位, 通过腹部超声对子宫的形态和内膜进行仔细的观察, 对子宫内膜的厚度进行观察, 一般绝经前>15 mm、绝经后>6 mm。如果有患者被诊断出内膜癌, 应该及时对患者内膜的厚度和回声两方面分析和肌层之间的关联性, 最后进行确切的分析。

结果

经过对36例患者进行诊断之后,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病理结果17例, 超声诊断15例, 诊断符合率88.3%, 在诊断的过程中, 所有患者病变诊断中有2例患者误诊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病理结果19例, 超声诊断17例, 诊断符合率89.5%, 在诊断的过程中, 把患者误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2例。

讨论

妇女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在如今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 而以往传统医学采用的诊断性刮宫漏诊率较高, 诊断准确率难以得到保证, 为病变患者的及时治疗造成一定的隐患。妇女绝经时间越长, 其体内的性激素水平也就会越来越低, 子宫内膜和阴道黏膜也就会随之萎缩。现在一般认为病变原因与雌激素水平过高, 内分泌紊乱有关[1]。子宫内膜及阴道黏膜的萎缩变化, 所以因为局部抵抗力的下降, 再加上细菌、衣原体等病菌的侵蚀, 也就会导致出现阴道炎、子宫内膜炎以及子宫颈炎等各种疾病。一旦发生炎症, 也就容易损伤浅表的毛细血管, 一部分也就会导致出现浅表溃疡, 最终发生绝经后出血。但是其激素分泌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也具有较大波动, 因此一旦出现激素分泌水平下降, 也就会突然发生或者中断子宫内膜增生, 出现脱落出血, 最终也就发展成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通过对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的对比结果数据显示, 符合率都在89%左右。一种病变经过腹部超声声像图显示出不同的结果, 不同病变经过腹部超声声像图也可呈现出相似的声像图结果, 在此基础上需要应用多种检查方式对子宫内膜病变进行联合检查,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检查的准确率[2]。

子宫内膜息肉在女性宫腔内病变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多发于30岁以上的女性当中, 这些病变很大程度上能够使不规则阴道出血, 癌变率0.9%。子宫内膜息肉利用腹部超声检查中有很大规律的成像特点:高回声边缘, 特异性能够和黏膜下肌瘤进行辨别, 能够在宫腔内感应到不均匀的强回声团。

女性子宫内膜病变中, 最为常见的是子宫内膜增生, 这种病变多发于围绝经期, 在临床中该疾病患者有长达几个月停经症状, 病理类型中有29%能够导致癌变。女性在月经周期正常的情况下, 对晚期内膜厚度的分泌能够达到5~13 mm, 对于疑似病例患者需要进行连续3个月的月经状况的观察。子宫内膜增生在腹部超声中的影响成像特点是:子宫内膜的厚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 并且出现不规则性的增加, 内膜回声增高, 回声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不均匀, 出现一些囊状回声, 导致超声声像图和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两者难以区分开来。对此更好的区分, 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病理诊断。

参考文献

[1]曾波.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24) :19-20.

腹部病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诊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80例。纳入标准:经刮宫、宫腔镜或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病变;年龄20~80岁;无刮宫、宫腔镜等内膜创伤性操作史;无放疗、化疗史。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合并妊娠、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等。

80例患者中, 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病变 (恶性组) 20例, 均为子宫内膜腺癌, 其中Ⅰ期14例, Ⅱ期4例, Ⅲ期2例;分化程度:高分化10例, 中分化4例, 低分化6例;淋巴结转移5例;平均 (48.23±4.11) 岁;平均体重指数 (22.15±2.45) kg/m2。病理判断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 (良性组) 60例, 其中子宫内膜息肉50例, 子宫内膜增生10例;平均 (48.23±4.11) 岁;平均体重指数 (22.04±3.12) kg/m2。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等基线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超声检查方法

两组都给予超声诊断, 选择飞利浦IU22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阴式容积探头频率5.0~9.0 MHz。患者排尿后保持截石位, 对其进行腹部常规超声检查, 主要检查子宫内膜、盆腔肿大淋巴结, 对子宫大小、内膜形成、回声及宫腔积液等影像学特征情况进行记录。然后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测, 检测到血流信号时, 在脉冲多普勒条件下分析连续三个心动周期, 测定与记录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 、阻力指数 (RI) 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EDV) 。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n/%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进行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常规超声特征比较

经过常规超声分析, 恶性组常规超声特征为子宫增大、内膜形态不规则、内膜回声增强与宫腔积液等, 与良性组相关指标对比, 差异明显 (P<0.05, 表1) 。

2.2 两组患者彩色超声指标比较

经过彩色超声分析, 恶性组的PSV与EDV值高于良性组, 而RI值低于良性组, 组间对比差异明显 (P<0.05, 表2) 。

3 讨论

子宫内膜病变在临床上较常见, 早期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恶化、癌变[4]。部分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病灶范围较局限, 为此尽早明确病变性质, 能有效指导治疗与改善预后。分段刮取子宫内膜做病理检查是子宫内膜病变的传统诊断方法, 但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当前超声技术已成为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本研究显示, 恶性组常规超声特征为子宫增大、内膜形态不规则、内膜回声增强与宫腔积液等, 与良性组对比差异明显。主要因为子宫内膜癌变多发生于子宫底部及后壁, 病灶生长迅速, 可导致血供严重不足, 使得内膜与肌层分界欠清, 此结果与病理表现基本相符[5,6]。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得到冠状切面图, 可表现出与超声探头平面平行的结构, 能为宫腔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研究显示恶性组的PSV与EDV值高于良性组, 而RI值低于良性组 (P<0.05) 。主要因为子宫内膜癌变的新生血管形成, 血管平滑肌减少, 可导致低阻力、高舒张期血流, 引起血流阻力系数减低。总之, 腹部超声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中, 能有效鉴别良恶性情况, 可更加清楚地显示肿瘤内的血流状况, 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燕静, 王金瑜.经阴道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 2016, 22 (4) :68-69.

[2]KIM A, LEE JY, CHUN S, et al.Diagnostic utility of 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ultrasound for postmenopausal bleeding[J].Taiwan J Obstet Gynecol, 2015, 54 (3) :221-226.

[3]廖玉锋.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在临床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 (3) :199-200.

[4]周小英, 叶春媚, 范齐波.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探讨[J].临床医学, 2016, 36 (2) :114-115.

[5]VAN HOLSBEKE C, AMEYE L, TESTA AC, et al.Development and external validation of new ultrasound-based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preoperative prediction of high-risk endometrial cancer[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14, 43 (5) :586-595.

上一篇:保护控制技术方案下一篇:财政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