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

2024-05-16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精选八篇)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 篇1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是比较常见的外科急症, 常累及脾、肝、肾、胰腺及胃、肠等空腔器官, 螺旋CT可对其进行早期诊断。现收集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6月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92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螺旋CT扫描资料, 并进行总结分析, 探讨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螺旋CT征象及其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6月92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螺旋CT扫描资料, 男64例, 女28例, 年龄为15~78岁, 平均36.5岁。患者因车祸伤 (65例) 、挤压伤 (12例) 、跌伤 (9例) 、高处坠落伤 (6例) 引起腹部压痛、反跳痛、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率快、血压下降、休克等入院检查。

1.2 方法

检查使用GE Brightspeed螺旋CT机, 常规仰卧位横断面螺旋扫描, 层厚3~10 mm, 间距3~10 mm, 螺距1.0 cm。扫描范围由膈肌上方至耻骨联合水平。

2 结果

2.1 腹部损伤的部位

脾损伤48例, 肝损伤25例, 肾损伤14例, 胰腺损伤1例, 小肠损伤4例。部分患者多个脏器受损。

2.2 腹部损伤的螺旋CT征象

2.2.1 实质器官包膜下血肿

本组29例, 其中, 脾包膜下血肿14例 (如图1所示) , 肝包膜下血肿7例, 肾包膜下血肿8例。螺旋CT表现为实质器官包膜下等、低或高密度影, 形态多为新月形或梭形, CT值为20~64 Hu。

2.2.2 实质器官内血肿

本组12例, 其中, 脾7例, 肝3例, 肾2例。螺旋CT表现为实质器官内等、高或混杂密度影, CT值为50~70 Hu。其中, 脾内血肿表现为脾内等或低密度区, 肝内血肿表现为边缘不清的混杂密度影, 肾内血肿表现为肾实质内高密度影。

2.2.3 实质器官撕裂伤

本组共47例, 其中, 脾27例, 肝脏15例, 肾4例, 胰腺1例。CT征象表现为实质器官内条带状、片状、裂隙状的低或等密度影, 边界不清, 其内有时可见斑点或片状高密度出血灶 (如图2所示) 。

2.2.4 腹腔积血

本组56例, CT表现为脏器周围的低密度影, 密度均匀 (如图3所示) 。一般出现在破裂器官周围及其邻近的腹膜间隙或腹膜后间隙, 多出现在左结肠旁沟、肝肾间隙、肝包膜下甚至盆腔。CT值为30~60 Hu, 平均45 Hu。

2.2.5 腹腔游离气体

本组仅1例出现此征象, 为小肠破裂所致。

2.2.6 肠间隙模糊, 肠壁增厚

此征象本组仅4例。

3 讨论

目前, 临床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检查方法很多, 如X线平片、B超等, 但临床作用都有限, 患者病情多较重, 要确诊是否有内脏损伤有时很困难。螺旋CT具有快速、准确、无创伤的特点, 越来越成为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常规检查[1,2]。

实质性脏器的损伤可分为3种: (1) 包膜下血肿:包膜完整, 而包膜下破裂, 形成包膜下血肿; (2) 实质内血肿:实质中心破裂, 出血在实质中心, 而包膜完整; (3) 完全破裂:实质与包膜均破裂, 出血外溢, 首先包绕在受损脏器周围, 量多时进入腹腔。以上表现可单一存在, 也可复合存在。损伤早期实质器官的密度改变往往不明显, 仅在包膜下或包膜外形成血肿, 称为“哨兵血块征”[3], 此征象对于诊断该脏器或邻近器官的损伤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

脾脏含血丰富, 质地较软, 是上腹部损伤中最容易受伤的脏器, 发生率占40%~50%[4]。准确判断有无脾损伤及损伤程度, 对治疗方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脾损伤中实质损伤最多见, 其CT表现不是单纯出血所表现的高密度, 而大多是不规则、不均匀的混杂密度, 主要是因为脾破裂造成出血、水肿和渗出混杂在一起, 平扫有时易漏诊, 应仔细观察, 必要时强化扫描确诊。如有活动性出血[5], 则表现为高密度。脾损伤表现较复杂, 往往同时伴有包膜下血肿或脾内血肿。本组见2例伴脾内血肿, 4例伴包膜下血肿。

肝脏是腹腔内最大的实质器官, 其损伤仅次于脾损伤, 而肝右叶体积大, 常被累及。急性肝脏损伤的CT表现与脾损伤大致相似。肝脏损伤是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 并不取决于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 而应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决定。周康荣[6]认为肝损伤未累及器官表面或出血较少, 可保守治疗;一旦累及脏器表面或腹腔积血较多时, 建议手术治疗。本组15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 仅10例手术治疗。

肾损伤约占腹部钝伤的10%[6]。CT能正确判断肾损伤的类型和范围, 对肾损伤的治疗有很重要的价值。王国平等[7]将肾损伤分为4级, 1~2级肾损伤均可行保守治疗, 3级行手术治疗, 4级则行肾切除。本组6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 8例行手术治疗。胰损伤在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相对较少, 因为胰腺部位较深, 早期临床表现比较隐匿, CT诊断较困难。本组1例胰腺损伤仅表现为胰腺肿胀、轮廓模糊, 周围见血肿形成, CT扫描发现形态改变而诊断为胰腺损伤, 避免了剖腹探查。

空腔脏器破裂螺旋CT表现为腹腔游离气体、腹腔或后腹膜积液、肠间隙模糊、肠壁增厚, 受累肠管附近可出现高密度血块。但是并不是所有空腔脏器损伤都有腹腔游离气体, 有的气体量可以很少, 用宽窗位有助于发现气体。肠腔外气体可以存在于肠系膜之间或腹膜后, 特别是肾前间隙内。本组小肠损伤4例, 仅1例出现游离气体。几乎所有的肠或肠系膜损伤均能看到腹腔积液, 但没有特异性。如果未发现实质器官损伤, 则应怀疑肠或肠系膜损伤。局部高密度肠系膜血肿或肠壁血肿有助于损伤定位, 但没有肠壁增厚并不能排除肠损伤的可能性。本组4例肠损伤均出现肠壁增厚征象。

腹腔积血是腹腔内脏损伤最常见的征象。其CT值高于腹水, 平均CT值大于30 Hu[8], 低于肝脾实质的密度。本组病例CT值为30~60 Hu, 常见于其邻近器官的出血。少量出血时, 局限于受损器官的周围;出血增多时, 可扩展到周围的腹腔间隙;大量出血时, 可出现盆腔积血。本组部分患者出现腹腔多个间隙积血。有作者[9,10]认为, 腹腔积血量与脏器的出血速度以及从检查到手术的时间长短有关。

综上所述, CT是腹部闭合性外伤患者的首选检查, 它能够清晰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及范围, 为外科医生决定手术还是保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摘要:目的:总结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螺旋CT表现, 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进一步提高急性腹部外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螺旋CT表现, 其中男性64例, 女性28例, 年龄为1578岁, 平均36.5岁。结果: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主要累及脾、肝、肾、胰等实质器官及胃、肠等空腔器官, 其螺旋CT主要表现为包膜下血肿、实质内血肿、撕裂伤、腹腔积血、腹腔游离气体、肠间隙模糊与肠壁增厚。结论:螺旋CT检查对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可为临床决定手术或保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螺旋CT,空腔器官

参考文献

[1]陈星荣, 沈天真, 段承祥, 等.全身CT和MRI[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4:525-657.

[2]Orwig D, Fcderle M P.Localized clotted blood as evidence of visceral trauma on CT:The sentinel clot sign[J].AJR, 1989, 153 (4) :747-749.

[3]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 243-1 244.

[4]韩国斌, 苏兴伯, 张浩民.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 1988, 8 (1) :3.

[5]Yoshihiko Nagata.Diagnostic image inabdominal blunt trauma[J].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1994, 39:1 541.

[6]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294-297.

[7]王国平, 周先勇, 陈培友, 等.肾损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0, 19 (4) :231-233.

[8]关春, 张欣.脾损伤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 3 (2) :150-152.

[9]马成权.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治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 2005 (18) :1 522-1 523.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急性阑尾炎1例 篇2

【中图分类号】d919.4;r65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4)01—0060—0

1案例报告

某男,40岁。某日在某车站工地上与他人发生纠纷,被他人

用四轮拖拉机机头顶撞腹部后挤压在水泥电线杆上,伤后见腹

部、背部皮肤多处

软组织挫伤,诉腹疼,腹腔穿刺未见血性液体,临床诊断为闭合性腹部外伤,予以保守治疗。1d后出现下腹疼

伴发热,体格检查为腹膜炎体征,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血

常规检查见白细胞计数增高至1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

多,立位拍摄腹部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疑肠破裂,开腹探查见

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康复,无其他并发症。

讨 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急性阑尾炎是指健康的个体因腹部遭受

闭合性外力作用而引发的阑尾急性炎症l1j。临床少见,容易发

生误诊。文献报道[1,2],外伤后急性阑尾炎与应激反应、内脏

血管收缩或阑尾管壁肌层痉挛引起阑尾缺血、继发性细菌感染

或暴力性损伤引起的瞬间内脏移位、阑尾扭转,致阑尾血供发生

障碍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有:(1)瞬间的腹腔高压和剧烈的肠

痉挛使小肠内的粪便进入阑尾,形成梗阻;(2)腹部外伤后内脏

血管反应,阑尾系膜的损伤引起阑尾血管血栓的形成均可导致

阑尾缺血;(3)阑尾创伤后应激反应造成粘膜下淋巴系统增生,排空受阻,形成腔内高压;(4)创伤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及阑尾粘

膜的轻微损伤,导致细菌感染。本例腹部受到钝性外力1d后出

现腹膜炎体征,并见膈下游离气体,分析认为,可能与首次腹腔

穿刺时注入空气有关。

fluler于1996年提出推断腹部外伤后阑尾炎的3个必要条

件 :(1)以前无腹疼史;(2)创伤必须是直接作用于腹部,呈闭

合性;(3)有阑尾炎的症状并需要治疗。临床法医学鉴定除需要

考虑上述3个条件外,还必须有确证的腹部外伤史、术中证实有

急性阑尾炎的表现,同时还需判定外伤与阑尾炎的因果关系,参

考有关文献[1]:对于伤前无阑尾炎病史,腹部外伤后数小时至

数天内表现为急性阑尾炎者,拟判定外伤与阑尾炎之间存在直

接因果关系,外伤参与程度为75% ~ 100%,若经手术治疗后痊

愈无并发症的,根据《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35条评定为

轻伤;若损伤后阑尾炎穿孔引起化脓性腹膜炎,或者其他严重并

发症如感染性休克的,根据《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67条、第71

条或第87条评定为重伤。对既往有急性阑尾炎或反复发作者,在此基础上腹部遭受外力作用而引发的阑尾炎急性发作,拟判

定外伤与阑尾炎之间系间接因果关系,外伤参与程度为25%。不

评定损伤程度。本例伤前无阑尾炎发作史,腹部闭合性创伤1

天后出现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并经手术证实,其损伤程度

评定为轻伤。

参考文献

[1]范利华,吴军,牛伟新主编.损伤与疾病的法医鉴定.北京:法律出版

社.2000 62~63

[2]邓兆平腹部外伤后急性阑尾炎二例报道腹部外科杂志,1998,11:78

[3]serour f,efrati y,klin b,et a1.acute appendicitis following abdominal

trauma.arch surg,1996,131:785~ 786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 篇3

【关键词】 脑外伤;腹部闭合伤;诊断;手术 

【中国分类号】 R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326-01

脑外伤合并腹部闭合伤在临床较为常见,多由于车祸及高处坠落伤等引起,一般病情危重,且患者往往因意识障碍,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易造成严重的后果,病死率极高[1]。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83例脑外伤伴腹部闭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83例脑外伤伴腹部闭合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08例,女75例,年龄15~67岁,平均39.6岁。伤后至入院时间为0.5h-20 h,平均10.5 h。交通伤157例,高处坠落伤63例,打击伤39例,挤压伤24例。72例意识清楚患者均有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腹痛等临床症状;211例意识障碍患者表现为昏迷、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X线、CT和腹部B超等辅助检查或手术探查而明确诊断。其中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91例,硬膜外血肿53例,硬膜下血肿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1例,凹陷性颅骨骨折32例。合并脾破裂及脾挫裂伤者92例,并肝破裂者67例,并肠管破裂及挫裂伤者61例,并膀胱破裂伤者27例,并肾挫裂伤者36例。入院时按Glasgow昏迷评分(GCS):12分以上(轻度昏迷)者4例, 9-12分(中度昏迷)68例, 9分以下(重度昏迷)者211例。就诊时合并休克者158例。

1.2治疗方法 入院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对出现休克的患者首先给予扩容及抗休克治疗,并积极寻找造成休克的病因,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行开颅血肿清除者166例,行去骨瓣减压术48例,行微创穿刺减压术37例, 32例凹陷性颅骨骨折患者中有6例行手术治疗,余均采用保守治疗。行脾切除术者74例,行脾修补术者18例,行肝脏修补术者67例,行肠管端端吻合术者61例,行膀胱修补术者27例,肾挫裂伤患者中有7例行肾切除手术, 29例采用保守治疗。本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气管切开。 

2 结果 

本组283例患者中,治愈204例,68例因颅脑损伤较重导致脑神经精神功能障碍,死亡11例,死亡率3.89%,其中3例死于颅脑外伤脑疝形成,6例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不能纠正,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3 讨论

脑外伤合并腹部闭合伤患者由于昏迷,无法表达腹痛部位,给临床医生对患者的准确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往往造成腹部闭合伤的误诊和漏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使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生命。 

3.1 临床诊断 及时、全面、准确的早期诊断是救治脑外伤合并腹部闭合伤患者成功的关键。首先对于交通伤、坠落伤的患者,应时刻想到多发伤的可能[2]。脑外伤患者入院时大多处于昏迷状态,不能配合医生体格检查及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使医生难以及时、准确判断合并腹部闭合损伤的情况。对入院时有休克及腹部体征的患者应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并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单纯的脑外伤发生休克的几率很低,应考虑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可能,特别是胸腹部脏器的损伤,在作神经系统检查的同时,应着重对胸、腹、检查胸、腹、盆腔及四肢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对怀疑有腹部闭合损伤的意识障碍患者要充分利用各种辅助检查,依靠全面而细致的体检和以往的临床经验(如患者腹腔穿刺阳性、出现血性痰、呼吸音低、呕血、血尿等),作出全面、及时而准确的诊断,而达到及时对症治疗,降低病死率的目的。本组患者入院时均行腹腔穿刺,且均为阳性,其中有38例患者经多处多次腹穿才抽得血性积液。B超检查可以进一步对腹部损伤作出正确诊断,对休克的患者可以应用床旁B超进行检查,以降低加重休克的可能。总之,对于意识障碍的腹部闭合伤患者,检查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细心、系统的检查,减少漏诊、误诊,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3.2 临床治疗 脑外伤合并腹部闭合伤是一种全身外伤综合征,对其进行及时的抢救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既要重视颅脑损伤的处理,又要兼顾合并伤的处理,特别是合并伤重于颅脑外伤时更应优先积极地处理,需要手术时应按此原则安排手术顺序[3]。胸腹部损伤所致的出血性休克与重型颅脑损伤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要正确判断病情的严重性,及时处理,以抢救生命为第一的治疗原则。

对于有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应在进行积极的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其它相关治疗。(1)对于CT只显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较轻等原发性脑损伤,而无颅内占位性水肿时,可暂时给予脱水及防止脑血管痉挛等治疗而首先对腹腔损伤部位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一旦CT检查出现具有占位效应的血肿,应积极开颅手术治疗。(2)若腹腔脏器损伤致出血性休克较严重而颅脑损伤较轻,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应紧急剖腹探查,彻底止血、纠正休克。同时做好开颅准备,一旦有颅内压升高,应及时行开颅手术。(3)若颅脑损伤较严重,而腹部损伤较轻(不伴有休克)者,应及早行开颅行血肿清除术,同时注意血压变化。(4)对于颅脑损伤后颅内有较大血肿、CT显示中线位移明显、脑挫裂伤较重、颅内压明显增高、有脑疝形成者,应与抗休克治疗同时行去骨瓣减压加血肿清除术和腹腔脏器的修补术[4]。本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肝脾破裂而出现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经剖腹探查术后并发重型脑疝,抢救无效死亡。

在治疗患者有休克与颅内高压时,应处理好扩容与脱水的矛盾,当休克较严重而颅内压增高较轻时,应使用全血及胶、晶体溶液,积极抗休克治疗为主。给予高渗盐水和右旋糖酐70注射液进行抗休克治疗,高渗液体不仅能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还有增加严重头部外伤患者生存率的倾向。高渗液体纠正休克时不会引起颅内压的增高,用相当于失血量1/10的量即可迅速改善血液循环。为现场急救,提供了一条较好途径。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酌情使用脱水剂,当休克较轻而颅内压增高较严重时,应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以免脑疝形成,并适当应用胶、晶体溶液[5]。

3.3 术后处理 合理的术后处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也是对此类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大多数脑外伤伴腹部闭合伤患者在术后早期均可发生脑水肿,由于一些术前休克患者在术后仍需继续补液,这就与脑水肿的治疗产生了一定的矛盾,治疗不当很容易造成重要器官的二重损伤,所以术后应加强对血压、心率、颅内压、尿量等的监测,积极给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治疗,定期复查或根据病情复查CT,并对症处理,以达到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脑外伤伴腹部闭合伤患者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诊断,选择妥当的治疗方案进行及时的治疗,对于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邢万库,李世杰.腹部闭合伤合并颅脑伤22例诊治体会[J].华北国防医药,2002,4:266. 

[2] 张世南,黄民平19 例颅脑损伤合并腹腔内脏损伤的诊治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2002 ,4(1) :6

[3] 赵雅度.神经病学——神经系统外伤[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36-137,139. 

[4] 潘新宇,周三权,郑钧,等.重型颅脑伤合并腹部闭合伤47 例救治体会[J].人民军医,2004,47(10):575-576.

[5] 黄坚鹏,李然元.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伤76例诊疗体会[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18) ,216.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7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 男44例, 女13例;年龄18~63岁, 平均年龄 (39.5±11.8) 岁;交通事故43例, 坠落伤12例, 重物压伤2例;患者就诊时面色苍白, 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 22例出现休克症状, 2例可见肉眼血尿。

1.2 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均行CT平扫, 层厚和层距均为5mm, 扫描范围从膈顶至盆腔底部。

2 结果

2.1 本组病例C T诊断及治疗结果:

单个实质性脏器损伤4 9例, 其中脾脏损伤33例、肝脏损伤20例, 肾脏损伤4例, 8例复合伤。31例 (54.38%) 保守治疗, 25例 (43.85) 手术治疗, 1例复合伤患者继发多器官衰竭死亡, 余均治愈。

2.2 本组病例CT征象:

(1) 脾脏损伤CT表现:脾脏破裂脾实质内呈裂隙状低密度影, CT值为40~50HU;或者呈不规则混杂密度影, CT值为50~70HU;脾实质血肿时表现为较高密度区, 呈类圆形, 密度稍高于脾实质;脾包膜下或包膜外血肿时, 脾包膜下或实质外缘可见高或等密度血肿区, 沿脾边缘呈类圆形突起;脾损伤慢性少量活动性出血者, 脾内出现高密度小斑片状影。 (2) 肝脏损伤CT表现:肝脏破裂肝实质内呈裂隙状、片状或星芒状无明显边界稍低密度影, 边缘较模糊;肝实质血肿时常常是圆形或类圆形等、稍高密度影;肝包膜下血肿时, 早期呈新月形或条块状稍高密度影, CT值为50~70HU。 (3) 肾脏损伤CT表现:肾实质内血肿时可表现为肾实质混杂高密度影, 呈团块状;肾包膜下血肿时, 肾周表见为高密度影, 呈半月形或葱皮样。 (4) 合并肠管肠系膜损伤CT表现:肠管破裂表现为肠壁增厚, 边缘不规则, 肠管间见液体影, 腹腔见气体影, 肠系膜增厚, 呈高密度, 边界不清[3]。

3 讨论

对于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及时确诊,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如B超这种无创且快捷的检查方法, 但在确诊脏器是否有损伤及了解损伤情况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CT不仅能清楚地显示脏器受损情况, 并且可以更直观显示受损脏器周边脏器的情况, 可作为确诊的可靠依据[4]。

3.1 CT扫描对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于腹部而引起的胸腹腔或盆腔内单个或多个脏器的损伤, 而这些脏器发生损伤时, 往往有不同的CT征象, 因此, 可通过CT扫描初步筛查脏器损伤类型及程度, 从而指导选择有效的救治方案。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时, 肝、脾、肾等实质性脏器是最易受损的部位, 这些脏器都有包膜覆盖, 其CT表现也有诸多共同点。由于受伤的程度不同, 脏器损伤也有轻重之分, 当这些实质性脏器发生轻度损伤时, CT表现往往不明显, 脏器密度也不会发生明显改变, 而在损伤早期可表现为脏器包膜下或包膜外血肿, 因此, 早期CT发现包膜下或包膜外血肿也可作为脏器发生损伤的诊断依据[5]。脾损伤时, 脾破裂造成的各种混合性改变, CT大部分表现为脾实质低密度影, 且密度不均匀, 脾脏包膜下血肿的“哨兵血块征”对CT早期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肝损伤症状严重且预后较差, 肝损伤时, 胆汁性腹膜炎和继发感染导致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危险因素, 早期肝损伤时CT表现为稍高密度, 呈边界清晰, 损伤>1周后, 由于继发各种病理改变则呈低密度。肾损伤的CT表现能准确的显示肾脏损伤的程度, 肾实质损伤, 形成肾实质和包膜下血肿为轻度损伤, 形成较大的包膜下血肿为中度损伤, 粉碎肾或肾周血肿较大等为重度损伤。

3.2 CT扫描对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意义:

可通过患者的CT表现及结合其临床表现, 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从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是一种外科急症, 早期依据CT征象可初步判断患者脏器损伤情况, 可作为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行手术或保守治疗的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1]叶林生.闭合性腹部外伤的CT诊断价值 (附85例分析) [J].中国医学影象学杂志, 2004, 12 (1) :47-49.

[2]李春林.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CT诊断[J].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1) :39-41.

[3]陈小波, 陆强, 姜兆侯, 等.钝性脾损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4, 23 (5) :32.

[4]王荣靖, 何文通, 何选峰.闭合性腹部创创的CT诊断与评价[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 (9) :1156-1158.

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外科共收治腹部外伤患者64例,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27~45岁,平均年龄(32.2±2.5)岁。经过调查发现其外伤原因如下:高空坠落20例,交通意外12例,打击致伤14例,高空坠物砸伤10例,其他原因8例。经过验伤后,肝损伤患者10例,脾脏损失患者18例,胃损伤患者3例,小肠损伤患者18例,肾脏损伤7例,结肠损伤8例。并且伴有颅脑外伤4例,上肢骨折13例,下肢骨折7例,盆骨骨折2例。64例患者在住院之后经过腹部穿刺检查。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情况,其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或者气管切开术,建立体外微循环,减低患者出血性休克概率。对35例肝脏、脾脏或肾脏破裂的患者进行修补术;对于3例胃部损伤患者进行胃修补;对于25例肠道损伤患者,根据情况进行肠系膜修补或者肠修补。同时,对于4例伴有颅脑外伤的患者及时清除颅脑内的血块,对22例上、下肢骨折或盆骨骨折的患者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医务人员要保证患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同时预防患者腹内感染。

1.3 疗效评判

观察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并且随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对其健康状况、身体疼痛等进行评判。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对数据库进行处理,采用方差对组内数据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4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其中61例患者存活,存活率占95.31%;3例患者死亡,病死率达4.69%。死亡患者中出现脑疝2例,多脏器衰竭1例。存活率与病死率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出现并发症共5例,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腹腔感染2例,肠瘘1例。根据随访后的调查发现,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不受影响,恢复良好。详情见表1和表2。

3 讨论

以上数据表明,经过手术治疗,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存活率高达95.31%,术后为并发症率达92.19%,证明使用手术治疗闭合性腹部外伤疗效较为优异。

闭合性腹部外伤是多发的急腹症,其主要特点在于致伤因素较多,损伤部位较复杂,甚至伴有多种脏器损伤、多部位损伤或者隐蔽性损伤,这些都会对及时治疗造成障碍,耽误患者的治疗进程[2]。因此在治疗中,要判断患者有无内脏损伤,依靠CT技术判别,同时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预防出血行休克[3]。

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严密制定治疗措施,对于患者尽量保证其脏器的完整性,对于肝脏、肾脏或脾脏等使用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于肝脏损伤患者在修补术无法解决其根本时采用清创切除治疗[4],但是对于脾脏来说,最大限度进行保留。正确处理好感染、止血、修补与切除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保障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对于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其治疗需要防止出血性休克的产生,在进行手术之前,首先建立循环复苏,改善微循环,建立2条有效静脉通道[5]。同时保障患者呼吸顺畅,必要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术或气管切开通气,这些都是防止休克产生的术前准备。

本文中围术期严格坚持“术前充足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术后随访跟进”的一系列干预管理,最大限度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抓住治疗时间,制定合适手术方案,并且我院在其术后配备专门医护人员进行术后抗焦虑心理辅导,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尽职尽责。

综上所述,对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需要抓住时间,早发现早治疗,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对其进行诊治是保障患者健康的依据,对患者存活影响很大,并且在治疗过程之中要进行抗感染,防止患者疾病恶化。

摘要:目的 探究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其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64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对其进行统计整理。结果 对64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3例患者治疗无效,61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达95.31%。治疗有效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对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需及时治疗,采用正确的治疗手法能够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障预后生活质量良好。

关键词:闭合性腹部外伤,临床诊治

参考文献

[1]肖步耘,欧阳映辉,罗昭胜,等.腹部严重多发伤66例救治体会[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09,8(2):98.

[2]陈锋.闭合性腹部外伤110例的诊治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1):110-111.

[3]周中胜,郭杰.36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2):96.

[4]赵永.73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35):96-97.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7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6例, 女11例, 年龄为16~57岁, 平均年龄为 (38.6±4.7) 岁。所有患者发生腹部外伤后1~12 h内接受住院治疗, 经过手术证实57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包括8例肝脏损伤, 33例脾脏损伤, 13例肾脏损伤, 3例膀胱损伤。临床病症表现为腹痛或按压痛、休克、腹膜刺激征等。

1.2 仪器

本研究使用飞利浦IU 22型号超声检查诊断仪器, 行超声检查诊断操作时将仪器探头频率设置为3.5 MHz。

1.3 检查方法

患者行超声检查时要结合病情与患者的耐受情况确定正确的体位, 一般取平卧体位或侧卧体位。超声检查过程中结合患者病史进行纵向、横向及全方位腹部扫查, 为避免发生漏诊, 针对患者的疼痛部位进行加强观察。

2 结果

2.1 诊断正确率

57例患者经过手术证实8例肝脏损伤, 33例脾脏损伤, 13例肾脏损伤, 3例膀胱损伤。57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经过超声检查确诊52例, 诊断符合率达91.2%, 误诊与漏诊率为5.3%。52例包括7例肝脏损伤, 32例脾脏损伤, 11例肾脏损伤, 2例膀胱损伤。肝脏损伤诊断符合率为87.5% (7/8) , 脾脏损伤诊断符合率为97.0% (32/33) , 肾脏损伤诊断符合率为84.6% (11/13) , 膀胱损伤诊断符合率为66.7% (2/3) , 其中脾脏损伤诊断符合率最为显著, 其次是肝脏损伤诊断。

2.2 各类型损伤的超声征象分析

(1) 32例脾脏损伤:18例真性脾破裂超声显示为脾包膜组织连续性中断, 局部伴有低回声甚至无回声, 脾脏实质内回声呈不均分布;破裂严重的脾脏实质内回声杂乱, 脾脏形态不规则, 腹腔内可见暗性积液;12例中央性脾脏破裂超声显示为实质内回声不规则, 且脏器边界模糊, 脾脏肿大;2例包膜下脾破裂超声示实质低回声。 (2) 7例肝损伤:3例肝包膜下血肿超声显示包膜下无回声或低回声, 边界模糊, 血肿组织内部可见微回声;2例肝中央破裂超声显示回声不规则, 且边界模糊, 肝内管破裂形成血肿, 肝包膜完整;2例真性肝破裂超声显示腹膜刺激征, 包膜下回声中断或不规则。 (3) 11例肾损伤:4例肾挫伤超声显示声像学有轻微改变, 实质内回声不规则, 肾被膜下可见小血肿回声;4例Ⅱ型肾实质裂伤超声显示肾弥漫性肿大, 肾脏周边边界模糊;3例Ⅳ型肾广泛性撕裂超声显示肾窦扩大, 肾皮质边界不清, 损伤严重者征象不清晰。 (4) 2例膀胱损伤:膀胱损伤超声显示膀胱形态不正常, 且腹腔内伴有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 腹腔内可见游离液体, 病情严重者膀胱壁回声发生连续性中断。

3 讨论

3.1 各类型腹部外伤的超声诊断与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闭合性腹部外伤包括各种类型的脏器损伤, 如脾脏损伤、肝损伤、肾损伤及膀胱损伤等, 各脏器损伤在超声检查中具有不同的征象特点。其中脾脏损伤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发生率达50%左右, 在超声诊断过程中细小的脾脏组织损伤显示难度较大[2], 但是超声检查中回声变化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本文33例脾脏损伤患者经超声诊断32例, 诊断符合率达97.0%, 诊断正确率较高。肝脏损伤诊断存在一定的误诊、漏诊率, 在检查过程中要注重综合分析实质内回声、脓肿征象等, 进行全面诊断分析。肾损伤的超声检查要注意肾脏疾病因素的影响[3], 结合应用肾脏穿刺方法有助于提升超声诊断的符合率。膀胱损伤诊断率相对较低, 本文诊断率仅为66.7%, 这与盆骨骨折影响有关, 在膀胱损伤诊断中结合X线扫描提高诊断有效率。

3.2 超声诊断注意事项

在对闭合性腹部外伤超声诊断中注重以下几点:诊断过程中患者体位的选取;X线扫描的辅助性应用, 排除骨折情况造成的误诊、漏诊;结合解剖学及生理学变异分析, 排除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假象[4];检查前对患者的病史及合并症进行详细询问, 以进一步确诊, 尽量达到减少误诊的目的。

本研究对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行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 能够通过回声分析判断出血及组织损伤等情况,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卢薇薇.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 2009, 25 (27) :21-22.

[2]邓传军.彩超对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半月刊) , 2009, 16 (21) :134-135.

[3]罗丽芬, 冯敏.B超检查在基层医院对闭合性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28 (5) :65, 71.

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40例。其中, 男132例、女8例, 年龄者73岁, 年龄小者8岁, 本组病例中, 肝破裂7例, 脾破裂35例, 肠破裂42例, 膀胱后尿道破裂1例, 肾挫伤5例, 合并骨盆骨折, 肋骨骨折及其他器官损伤22例, 腹腔多脏器损伤18例。入院休克状态者26例, 保守治疗患者15例, 其余109例患者均进行手术, 其中休克死亡2例, 严重感染死亡1例。其余均成功救治。

1.2 方法:

观察入院患者病情变化, 配合医师准备腹腔穿刺用物, 做好移动性床头腹部CT和B超的配合。

2 急救与处理

2.1 急救原则:

腹腔出血脏器合并休克, 抗休克为救治原则。

2.2 处理步骤:

(1) 体位:患者去枕平卧, 头和躯干抬高20°~30°, 增加循环血量。采取抗休克后, 血压呈进行性下降趋势, 升压缓慢, 颜面苍白, 脉搏细数、表情淡漠、四肢冰冷、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 考虑腹腔内出血或实质性脏器损伤, 立即做好剖腹探查术准备。 (2) 吸氧:取仰卧中凹位:头和躯干抬高20°~30°, 下肢抬高15°~20°;患者由鼻导管给氧流量6~8 L/min。 (3) 快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 保证输血、输液、给药通畅, 快速扩充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 (4) 留置尿管:24 h监测尿量, 可反映肾血流灌注指标, 显示休克轻重。健康人每小时尿量为30 m L, 如患者尿量接近正常, 表明休克已纠正, 如尿量过多, 要减少输液速度, 尿量持续过少, 警惕肾功衰竭。休克者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 有效观察循环机心功能的动态改变。 (5)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应卧于健侧, 防治呕吐物误入气管, 以免发生窒息与吸入性肺炎。若呼吸不规则或停止, 呼吸困难, 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辅助机辅助呼吸, 给予呼吸兴奋剂。气管套管每天煮沸一次, 套管口用湿纱布覆盖, 及时用吸引器析出呼吸道分泌物, 痰液黏稠者给予稀化痰液性药物、a糜蛋白酶等。

3 监测与观察

3.1 入院后, 每隔15~30 min注意观察测量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意识, 面色与尿量, 做好24 h出入量登记。

休克早期微血管痉挛, 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干燥、表情淡漠、脉细弱、四肢末梢发绀、有时烦躁不安收缩压声调由强变弱, 脉压变小, 尿量相对减少, 提示内脏出血, 诊断休克早期。为有效提高观察效果, 护士做到: (1) 察言观色; (2) 询问外伤史; (3) 查心率尿量; (4) 综合临床资料汇总, 做出护理鉴别诊断; (5) 通知医师确诊, 做好药品、输血及抢救器械的用物, 配合抢救。

3.2

迅速建立静脉渠道, 保证充血容量及水电解质, 并观察心肾反应症状。

3.3 密切观察腹部情况:

每30 min检查1次腹部体征, 明确手术指征及腹部损伤早期症状、体征不明显, 很容易漏诊。 (1) 单纯性腹壁损伤, 采取保守治疗。 (2) 出血较重者, 进行腹腔穿刺吸出血压, 给予加压包扎, 观察出血动态。 (3) 空腔脏器破裂时, 可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膜弹跳痛;并伴有休克, 输血输液扩容后, 血值上升不明显;实质脏器破裂早期可出现出血性休克, 伴腹胀和移动性浊音。腹痛加剧、腹式活动受限。腹穿有新鲜血和胃内容。 (4) 泌尿系损伤:患者出现血尿, 导尿管插入障碍, 见有尿道裂伤。

3.4 腹腔多功脏器损伤:

心、肺、肾、脑等伤情病症复杂, 且相互掩盖, 须鉴别诊断。临床对意识、瞳孔、呼吸、尿色等病情的改变实施综合分析。

3.5 禁食水:

患者没有确定诊断前, 由于疑似胃肠穿孔或肠麻痹, 因此, 严格控制水摄入, 避免由于肠穿孔或肠麻痹导致大量肠内容物漏于腹腔, 使腹痛加剧。

4 术前准备

4.1 向患者介绍伤情及手术目的、意义、术式及效果, 做好术前一切准备。

在密切观察和积极抢救的同时, 舒缓患者焦虑情绪, 配合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4.2 具体方法:

(1) 腹部备皮、胃肠减压、留置尿管, 灌肠。 (2) 药物试敏:青霉素、普鲁卡因药敏试验; (3) 做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4) 术前麻醉给药; (5) 监测体温, 预防感冒, 影响手术预期。

5 术后护理

5.1 观察病情:

(1) 术后24 h内给予一级护理, 每小时测血压、呼吸、脉搏各1次, 重点观察意识变化, 预防术后出血复发休克。 (2) 待患者麻醉清醒, 患者病情平稳, 可改制二级护理, 4 h测1次至病情稳定。 (3) 准确记录24 h出入水量, 观察患者皮肤弹性、周围静脉充盈度。

5.2 体位:

(1) 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去枕平卧6 h, 生命体征稳定后改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循环, 鼓励患者深呼吸, 咳出气管内分泌物, 避免肺部感染;同时。 (2) 体位引流, 可减轻切口张力, 减轻疼痛。 (3) 建议患者早期离床活动, 防治肠粘连并发症。

5.3 饮食护理:

术后1~2 d禁食, 持续胃肠减压, 待胃肠功能恢复拔出胃管或排便排气, 给少量易消化、富营养的流质饮食, 逐渐可改为半流质。

5.4 注意体温变化:

术后1 d, 体温在37~38℃, 称手术吸收热, 不需要降温, 2~3 d会恢复正常。若超过39℃并伴有畏寒、腹胀等症状, 提示腹腔有感染, 立即通知医师, 同时, 快速给予药物及物理降温, 详细做体温监测工作。

5.5 各项引流管护理:

(1) 腹腔引流管护理:注意引流液的色泽及质量, 经常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定期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更换引流管。每日记录引流量, 更换引流袋。 (2) 胃肠减压管护理:保持胃管引流管通畅、观察有无阻塞, 滑落, 负压装置有无漏气等, 记录引流出胃液的颜色和, 如引流管内有新鲜血液出现, 提示有出血倾向, 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置。

6 讨论

由于机体多重要脏器存在与腹部, 因此, 外界打击极易造成腹部闭合性损伤, 病症复杂, 很多脏器症状隐匿、体征较轻, 很难鉴别诊断。因此, 要求护士要做到快速评估病情、果断决策、有条不紊、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生命。尽早发现内脏损伤的部位及程度, 采取急诊或者择期手术, 要预见性协调各科室之间的工作, 缩短各项处理时间, 掌握与患者家属的语言交流技巧, 使之主动配合系统护理程序运用, 更加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 促进疾病良性转归, 控制并发症, 提高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总结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外科收治14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 对其进行疾病观察及与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通过有效观察病情, 采取积极救治手段和规范护理, 15例保守治疗, 125例进行手术治疗, 13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2例休克死亡、1例严重感染死亡。3例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转专科治疗。结论 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创伤严重, 大出血, 全身情况复杂, 严密观察病情和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变化, 短期控制出血, 抗休克, 尽快逆转患者严重的生理紊乱, 以挽救患者生命, 减少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闭合性腹部损伤,观察,救治,护理

参考文献

[1]吴惠芳.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 2012, 8 (2C) :488.

[2]刘长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观察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2, 22 (12) :5304-5305.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 篇8

在临床实践中, 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普通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如果处理不当, 往往危及患者的生命[1,2,3]。近年来, 笔者共收治50例腹部闭合性外伤患者, 经紧急处理和积极治疗后, 治疗效果较好,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中, 男性39例, 女性11例;年龄在14~69岁, 中位平均年龄40岁。从损伤的发生原因看, 车祸外伤31例, 高处坠落伤10例, 拳脚伤6例, 钝物撞击伤3例。从损伤涉及的脏器看, 出现脾破裂16例, 出现肠破裂14例, 出现肝破裂7例, 出现腹壁挫伤5例, 出现腹膜后血肿4例, 出现胃胰腺损伤3例, 出现腹膜破裂1例。出现合并伤26例, 其中, 四肢骨折13例, 脑外伤7例, 软组织开放性损伤4例, 脊柱骨折2例。

1.2 临床表现

休克18例, 昏迷4例, 呕吐6例, 腹膜刺激征26例。

1.3 辅助检查

患者入院后, 行腹部X线透视、B超及CT等急症检查33例。

1.4 手术方式

患者中, 施行紧急手术22例, 剖腹探查10例, 保守治疗9例, 中转手术6例。

2 治疗结果

治愈45例, 死亡5例 (其中未经手术死亡3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19例, 其中6例出现肺部感染, 4例出现切口感染合并切口裂开, 3例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2例出现心律失常, 2例出现中毒性休克, 1例出现尿路感染, 1例出现急性肾功衰竭。

3 讨论

3.1 认真诊断, 避免误诊

腹部外伤后, 必须准确判断有无脏器损伤及损伤程度。症状明显者一般诊断较易, 而一些早期病情较轻、未出现相应临床症状者, 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患者入院后, 要求医师要详细询问病史, 包括受伤的时间、部位、受力方向等, 仔细分析患者所出现的临床表现, 以便做出准确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内出血为主, 休克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空腔脏器损伤以腹膜炎为主, 而对复合伤的患者, 不要仅仅局限于考虑本专业的问题, 应全面系统进行检查。在诊断困难时, 反复细致的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十分重要。

临床容易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包括:因患者意识障碍, 收集病史困难;不全面的体检, 仅注意到局部创伤, 而对腹部内脏损伤把握不准;症状轻微的患者, 因没有仔细观察或没有掌握恰当的观察时间, 等到出现典型症状时, 易出现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不合理应用辅助检查。在辅助检查中, 诊断性腹腔穿刺简便[4], 对腹腔脏器损伤诊断帮助很大, 但伤后早期假阴性率较高;B超检查迅速简单、无创, 在腹部外伤早期评估的作用很大, 对腹腔内出血的诊断尤为可靠, 与腹腔穿刺合用, 可明显提高诊断率;胸腹透视对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5]。

3.2 手术时机的选择

临床实践中, 应正确把握手术时机, 及时手术。一般将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手术时机分为以下3种。

3.2.1 紧急手术

对诊断明确, 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或休克表现, 相应阳性辅助检查结果的患者, 应以早期手术为主。

3.2.2 剖腹探查

对持续性腹痛伴恶心、呕吐, 难以用复合伤解释的休克, 有较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辅助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 病情较为复杂, 难以掌握探查时机, 探查宜早不宜晚, 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即可剖腹探查。尽管有时探查结果为阴性, 但能减少误诊和漏诊。

3.2.3 中转手术

患者入院一般情况较好, 可行观察治疗。在此过程中, 对出现病情突然恶化, 出现难以解释的迟发性呕吐, 病情无好转趋势者, 应立即中转手术。

3.3 手术治疗的经验[6,7]

由于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病情较重, 手术方法有时难以用完美的方法解决。因此, 手术时应以抢救患者的生命为主要原则, 即手术应尽可能简单, 以解决影响患者的生命问题, 以后解决暂时不威胁患者的问题, 因过大或过于复杂的手术并不能产生好的效果。对出血休克的患者, 因为手术必然加重休克, 必须先进行积极有效扩容, 将血压提升到90mmHg以上方可手术, 如经过抢救, 血压仍不能升至90mmHg, 表明有持续性的内出血存在, 且出血速度快, 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行剖腹止血, 才能控制休克。手术探查原则先查肝、脾、膈, 后查胃、肠;先处理出血性损伤, 后处理穿破性损伤;先处理污染重的损伤, 后处理污染较轻的损伤。

3.4 手术治疗的教训

患者经积极治疗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也有沉痛的教训, 教训的发生可贯穿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之中。如有1例患者, 车祸伤2h入院, 入院时检查:轻微腹痛, 无恶心、呕吐, 腹部查体上腹部轻压痛, 无肌紧张。辅助检查:血常规、胸腹透视、上腹B超及腹腔穿刺均未见异常。诊断为腹壁挫伤, 给予相应处理, 患者离院回家。3d后, 该患者以休克再次入院, 经紧急手术发现脾包膜下出血破裂, 行脾切除术, 患者恢复良好。再次询问病史, 患者在家期间, 又有一次上腹与桌子的轻微撞击, 休克的发生可能与此有关。所以, 对患者应积极做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注意在疾病治疗和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钟记华, 王斌.基层医院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诊救治心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08, 10 (21) :63-64.

[2]夏加林, 廖年根.腹部闭合性损伤83例诊治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刊) , 2008, 37 (11) :1011-1012.

[3]叶光华, 喻林升, 张益鹄等.腹部闭合性损伤回肠破裂漏诊致死1例报告[J].山东医药, 2008, 48 (30) :84.

[4]尤东明, 潘占胜.腹腔穿刺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 2008, 28 (11) :42-43.

[5]张立波.超声在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08, 10 (21) :160.

[6]黄云平.腹部闭合性损伤74例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8, 15 (9) :707.

上一篇:学风建设创新模式研究下一篇:高成长性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