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创伤的诊治体会

2022-09-11

腹部创伤如果处理及时、妥当, 可以减少其死亡率。我科从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腹部创伤患者136例, 均行手术治疗。结合文献, 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28例, 女8例, 男女之比16∶1, 年龄6~60岁, 平均30岁, 以20~30岁年龄者居多, 约占59.3%。致伤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闭合性损伤28例 (21%) , 开放性损伤108例 (79%) 。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入院时呈休克状态55例 (40%) , 肠管及网膜外露29例 (21.3%) , 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122例 (90%) , 腹肌紧张伴有腹膜刺激征94例 (69.1%) , 腹穿阳性者29例 (21.3%) , 肠鸣音改变者28例 (21%) , 移动性浊音阳性者49例 (36%) , 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腹部X线平片及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20例 (88.2%) , 行剖腹探查而明确诊断者12例 (8.8%) 。

1.3 损伤脏器的处理

肝脏损伤修补26例, 大网膜填塞止血缝扎4例, 肝脏损伤呈星芒状改变施行损伤肝脏不规则切除2例;脾脏切除45例;脾脏修补4例;胃破裂修补25例;小肠破裂修补13例;小肠多处损伤行小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3例;结肠破裂一期修补14例;结肠造瘘3例;肾破裂肾切除4例;肠系膜血管损伤合并后腹膜血肿行血管结扎、后腹膜血肿清除引流10例;腹部外伤合并膈肌损伤同时行膈肌修补、胸腔闭式引流术15例;胰肠吻合1例, 胰周引流6例;膀胱修补3例;剖腹后无需处理5例。136例患者痊愈133例, 死亡3例, 病死率2.2%。死亡3例病例中, 2例系外伤性肝脾破裂及腹腔内多脏器损伤导致出血性休克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1例系枪弹伤致腹内多脏器联合伤, 术后2h多系统器官功能急性衰竭死亡。

1.4 术后并发症

本组病例中, 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2例, 膈下、盆腔脓肿形成7例, 肺部感染12例, 多脏器功能障碍 (MODS) 3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3例, 肠瘘3例, 第1次手术中遗漏损伤脏器行二次手术3例。

2 讨论

2.1 早期诊断

对腹部损伤应详细了解损伤的原因、部位、暴力的大小、方向, 以及腹腔脏器在体表的投影部位是否受伤;而对开放性损伤则应了解致伤器械的种类、刺伤部位、刺入的方向、深浅和腹部的体征及其对其他系统脏器的影响;有时须连续密切观察伤情变化, 重复使用各种检查手段, 如术中必须仔细探查, 正确处理腹腔脏器的各种损伤, 术后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除了输液外还需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化验, 腹彩, X线, CT腹部换药及必要的腹穿等。这样才不致耽误病情。

2.2 腹部损伤的治疗原则

重伤员全身治疗必须有力。包括:复苏、抢救休克, 生命体征监护和脏器功能的支持, 必须在ARDS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出现前进行预防性治疗。因此,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综合性治疗最有效的措施。

2.3 多发伤的处理

腹腔探查发现一脏器损伤时应全面、系统地检查其他脏器有无损伤, 如伴有颅内出血, 合并肋骨骨折、伴血气胸者, 四肢骨折合并出血休克者应快速找相关科室尽快妥善处理。

2.4 MODS的预防

腹部脏器损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时, 容易并发MODS。对MODS的治疗, 应包括对已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进行纠正和有效的控制感染两个方面。有效的防治MODS还需要外科医师有较全面的内科基础知识。

2.5 ARDS的预防

ARDS是在多种原发病和诱因作用下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衰竭, ARDS的防治包括控制基础疾病, 去除诱因, 吸氧, 保持液体平衡, 改善循环功能, 加强代谢支持, 防止继发感染等合并症。对合并ARDS患者, 应早期诊断、早期机械通气, 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应用激素、防止ARDS的发生等综合治疗措施是治疗的关键。

摘要:目的 对136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腹部创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136例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术, 并对损伤的脏器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经治疗136例患者痊愈133例, 死亡3例, 均因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病死率2.2%。结论 腹部创伤常造成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所以及早发现并予以纠正, 可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关键词:腹部创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于金龙, 李伯超, 孙瑞华, 等.应用腹腔穿刺术诊断急腹症的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7, 17 (2) :99.

[2] 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J].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956.

[3] 李远华, 李逊, 洪文龙.腹部创伤再手术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2, 22 (4) :239.

[4] Bernard GR, Artigas A, Brigham KI, et al.The American-European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ARDS:definitions, mechanisms, relevant outcomes, and clinical trial coordinatio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4, 149 (3Pt1) :818.

[5] 崔德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2, 22 (11) :702.

上一篇: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渗漏及预防控制下一篇: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主播口语传播能力素养——以SMG《看看新闻KNEWS》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