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技能

2024-05-06

高等职业技能(精选十篇)

高等职业技能 篇1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同社会各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相一致, 所培养的学生人才必须能为行业企业所需要。培养和强化职业技能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目标就是要达到“学以致用”, 而“学以致用”的实质即职业能力培养问题。

目前, 仍有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与社会人才的实际需求有着较大距离, 究其原因, 即没有把握住“学以致用”这一根本目标。“学以致用”在职业技能培养上尤为重要。学生毕业即面临就业, 面临生存、发展等问题。在学校教育培养过程中, 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否为社会所需要,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水平和质量。

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是职业技能的有用性。如何使培养职业技能有用, 对于培养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 就是要在构建满足用人单位对操作能力需求和长远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上下功夫。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2 强化职业技能要坚持两条原则

2.1 强化职业技能要坚持以职业道德的使命感为基石的原则

2.1.1 职业道德是职业技能提升的基石

职业道德是职业能力提升的基础, 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会产生追求职业技能提升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必然不会积极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相反, 一个充满自信、严于律己的人, 则会主动学习, 积极要求进步, 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相互作用, 职业道德是提高职业技能的基础和前提。

2.1.2 职业道德是职业技能创新的动力

职业技能创新是综合职业能力的体现。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要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培养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精神。只有这样, 思维才能活跃起来, 才会激发灵感, 才会有所创新, 才能够不断推动职业技能进步和发展。

2.2 强化职业技能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明确提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发展宗旨主要是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并且要以就业为导向, 使课堂内容能够与职业技能需求相对接, 做到产教深度融合。

2.2.1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面向市场优化人力结构的需要

国家最为宝贵的财富———技能性人才, 不仅是保证企业效率的核心, 更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核心。但是, 我国人才培养历来重视学历文凭证书, 重理论, 轻技能, 偏离市场需要, 学校培养的人才和市场需求人才不一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不但可以改变和克服教学工作中脱离实际的缺陷, 而且有利于改变我国市场上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2.2.2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高校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职业技能不过关, 很多学生毕业后还要去参加社会上的技术培训, 考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如果在校期间就注意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则更能满足市场需求。在目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 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 必然会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3 强化职业技能要关注三个关键环节

如果把强化职业技能培养看作一个系统, 该系统的发展必然涉及相关的要素, 明确各个要素的作用, 有利于从更好的角度入手,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3.1 课程体系与行业准入职业资格要求有效衔接

我们都知道,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职方向主要是各个行业的一线岗位, 必然涉及行业准入的问题。很多企业也设置了相应的职业资格和行业准入制度。教育部也要求高职院校要实行“双证书”制度, 也就是说要确保学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 获得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上还没有做到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有效衔接。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上, 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办法, 即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模式虽然比较成熟和稳定, 但是专业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较大, 实践技能性课程所占的比例较小, 学生无法获得充足的职业技能训练, 因而无法获得真正的职业技能能力。

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应该突出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几年, 在专业课程内容上, 很多院校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 删减了部分理论内容, 将必备的专业知识纳入专业课程, 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 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学科体系基础上课程内容的增减, 体现在工作岗位上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还不多。课程设计的定位仍然是“专业方向”而不是“职业定向”。职业资格证书则需另外参加社会培训后再通过考试方能获得。

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做好“双证书”制度, 必须尽可能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 并在学校专业课设置中引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国家职业标准考试内容。

3.2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主动面向产业, 主动服务企业, 进而融入企业, 从而实现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资源支持, 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服务、职工培训等技术和人力支持, 将企业与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 促进校企共同发展。在工学结合模式下, 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 形成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和工作实践为一体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 彻底改变原有灌输式教学模式, 把知识和素养融入专业技能实践之中, 逐步打造完善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让学生主动学习,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 形成职业能力的同时, 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采取“工学交替”的培养方式。“工学交替”是一种把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到企业实践锻炼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 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方式。“工学交替”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明显提高, 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并带着在实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工作岗位对实践技能的要求返回学校。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促使其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更有利于学生对职业标准的把握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3.3 坚持“三个课堂”并重

通常意义上认为, 学校常规教学的课堂属于“第一课堂”, 校内的课余时间组织的训练和活动属于“第二课堂”, 走出学校参加社会实践属于“第三课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上, 应“三个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从整体上系统安排职业技能训练。具体说, 有以下三个方面。

3.3.1 适当收缩“第一课堂”

相对而言, “第一课堂”时间稳定、集中, 能够师生互动, 教学效果能够达到最好。但是“第一课堂”时间有限, 而且需要完成的内容也较多, 包括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等等, 能够用来完成专业职业技能学习和训练的时间有限, 所以应适当收缩“第一课堂”。“第一课堂”重在讲职业技能的操作流程、基本技能的规范和后续业务操作的重点和难点。“第一课堂”的职业技能训练时间可以尽量压缩, 讲练结合, 以讲为主, 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技能处理的操作流程, 基本操作规范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教师更好地开拓教学资源, 为学生在课后的“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尤其对于一些职业技能处理的关键点, 应适当的录制成视频, 供学生下载和观看, 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3.3.2 努力扩大“第二课堂”的开放性

职业技能通过“第一课堂”培养操作流程的认知和基本操作规范后, “第二课堂”应该与“第一课堂”相匹配, 开展与职业技能关联紧密的各项活动, 例如开展职业技能课后训练, 职业技能竞赛周赛与月赛, 把职业能力渗透其中。“第二课堂”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技能, 尤其是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与主要平台, 拓展和深化高职院校“第二课堂”, 开展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类活动, 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客观要求。

3.3.3 努力提高“第三课堂”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性

除了校内“第一、第二课堂”之外,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 走出学校, 进入社会实习和实践的“第三课堂”更是极其重要的。“第一、第二课堂”对职业技能的培养多是模拟和仿真的形式, 毕竟与真实的工作业务操作还有一定距离, 很多职业技能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下, 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所以, 对于“第三课堂”切不可忽视或轻视。

开辟“第三课堂”, 走进实际工作岗位实践和实习, 重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真实性和职业性。但是目前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实习流于形式, 质量不高, 有的学校学生实习甚至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 完全失去了实践的目的。所以, “第三课堂”应注重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性, 通过参加工作实践, 将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结合起来, 在充分促进学生自身优势能力发展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其他各个方面的能力, 最终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健.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高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 2013, (04) :96.

[2]张秀美.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外贸单证业务课程考核模式探索[J].价值工程, 2014, (33) :89.

[3]由显斌.新教改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J].学前教育研究, 2009, (01) :92.

[4]郑玉清.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J].职教论坛, 2015, (05) :102.

高等学校教师高等职业道德修养心得 篇2

学校:贵州财经大学姓名:李黎学号:

韩愈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以备“授业解惑”,还要进行“道”的传授。现代的观点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作为一名教师,既然身兼育人的重任,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怎人和义务。

当我踏上高校教师的工作岗位,我便认真阅读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这本书,感觉受益颇深。

第一章主要从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内涵、地位:教育伦理所阐发的就是一个教师在从业过程中的“为教之理”,“为教之理”就是我们在从业过程中的“为师之道”。我们高校教师,必须认识到:一位教师如果使自己的教育活动富有成效,那么就应该就尽己所能五构建一个和谐的教育伦理关系,尤其是和谐的师生伦理关系。只有在和谐的教育伦理关系中教育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教育效果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客观上就要求我们高校教师必须通过自觉地遵守教育伦理关系,通过努力为自己建构这样的和谐。

第二章主要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高校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对确保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的利益,主要表现在对几哦啊是主体的促进作用,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对社会风气和社会文明的建设作用。

第三章讨论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高校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独立人格、丰富情感、自我意识的大学生群体,所以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而且是教师维护自身形象和人格尊严等的关键;它不仅决定了教师境界追求的高低,而且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教师

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教师职业素质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前提,是教师教育教学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形象、专业知识和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这种职业品质主要是在后天学习、训练、系统培养与反复实践中形成的。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很多,从我们所承担的职责和职业特点来看,主要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的只是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等。

第四章主要讲述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在驾驭时间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以调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关系,解决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任何原则都是根据一定的实际情况,依据职业自身的特点而确定的。高效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自己的职业特点,所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也就必须依据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来确立。高校教师工作具有以下特点:教育活动的创新性,工作的复杂性和繁重性,学术研究的自由性,高校教师的示范性以及教育效果的较长周期性。根据高校教师的特点,其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公平、诚信、社会主义原则与人道主义原则。

第五章主要讨论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承担着双重职责: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在这一活动中,高校教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道德观念。同时,社会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一些道德要求,在高校教师自身观念及社会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的高校教师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有如下几点:

1、有教无类,亲徒爱生;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3、因材施教,务求实效;

4、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5、热爱真理,勇于探索;

6、知困图强,学而不厌;

7、行正度大,心虚气静;

8、衣冠端正,仪容庄肃;

9、教学相长,出蓝胜蓝;

10、传道授业,教书育人。

第六章重点讲述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肩负着发展知识、创新知识的历史使命,因此,从事学术研究是高等教师职业活动的重要内容。而要使学术研究活动得以健康地进行,造就学术的繁荣昌盛,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教师就必须要懂得并遵守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学术道德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几哦啊是遵守学术研究道德规范的总体要求是“以求真为目标,以求善为原则”,把探索真理、寻求知识上的增量作为教学学术研究的基本目标,把有利于社会和人类进步作为学术研究的基本

原则。具体体现为这样几个主要道德规范:热爱学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学术自由、民主平等;谦虚谨慎、团结协作;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要做到热爱学术、追求真理,就必须做到:严谨治学,探索创新、不怕艰苦,奋勇前进、关于寂寞,淡泊名利、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必要要做到:尊重客观事实、禁止弄虚作假、客观、公正地进行学术评价。要做到:学术自由,民主平等,就要做到:自主选择研究方法,自由表达学术观点,平等参与学术活动,享受学术资源,合理开展学术批评。要做到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就要在一下方面努力: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促进交流与合作,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要做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必须做到:学术研究不能损害社会利益,节约资源,提高研究效率,不垄断学术成果。

学术是神圣而崇高的,但是当今高校的学术研究现实是:高校教师一方面真诚劳动,辛勤耕耘,为中国学术研究视野的法阵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却在随波逐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学术腐败已经在学术领域内产生了。在论文以及著作撰写发表出版中存在腐败,在学术资源分配中存在腐败,咋学术成果的申报鉴定评奖过程中存在腐败,在职称评定中存在腐败,甚至在学术批评和学术惩罚中也存在福报行为。学术腐败败坏学术界的声誉,阻碍学术的发展,学术腐败贻误人才的培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务必坚决抵制学术腐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以上谈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内容等,那么我们如何尽己所能地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作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呢?答案是“得道化德”。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如何把握一个“化”字。这个“化”指的是“内化”,即将外在的东西转化文内在的东西。对于我们每一个新教师而言,新的职业给我们提出了为教之理、为师之道的新要求。而“化”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道理内化为我们为己的内在品性。一个教师之友实现了这种内化,才能在视野上变被动为主动,依靠自身的良好的职业道德,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们应该主动地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的学习。之友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深切的领悟到为教之理,并使自己悟道得道。另一方面,教师个体所作出的化德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程度不同,每一个教师的境界也不同,并最终导致“为教之理虽同,为师之道大异。”我们只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

化德、成德,作一名职业素质过硬,师德品性高尚的优秀高校教师。“学深为师,品正为范”,教师必须实现道德之师与学问之师的统一。

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刍议 篇3

关键词:职业院校 高等数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226-01

高等数学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许多年以来,落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各学科发展和工程技术实践对数学的要求,而这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实施与数学教育是分不开的。为了实现培养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目标,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操作能力等素质能力的培养,对数学教育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必须改革现有的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1 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从教材的选择上看,目前国内的高等数学教材千篇一律,改动的地方少而又少,有些理论和观点甚至是几十年前的,因此这样的教材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没有与时俱进,不能及时掌握和了解数学的最新动态。理论过时还在沿用。这样学生掌握不到最新的知识,因此学起来非常被动。另外,从学校的教学改革上,数学的教学内容和计划课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常年都是一样的东西,知识的陈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是采用什么培养目标和手段教学。尤其是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模式。培养目标中的岗位培养目标是这几年新提出来的。就是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所具备的能力。岗位能力的培养这些年一直是热点问题,也是各高校非常重视的问题。例如可以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學模式。即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工学结合是结合工作的学习,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里的工与学是相关联的,“工”是手段,“学”是目的。周济部长曾指出:“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职业教育战线要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路子上来,与产业部门和企业一道,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随着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和专业课相比较而言,基础学科越来越不受到重视,学生数学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造成同一个老师讲课,同一个教室听课,有的学生意犹未尽,有的学生不尽如意。另一方面,由于工作量增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下等原因,造成教师大量时间反复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多项目教学模式,把高等数学分为两个项目:基础项目和专业实践项目。基础项目教学内容的设定是以保证满足各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为依据,讲授的是最基本的内容。专业实践项目应是由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师确定,同时参考其他系的专业教师意见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项目。比如,工民建专业,需要多开设一些和识图、画图相关的数学知识,工程造价专业侧重于计算类的数学知识。这样,数学水平不一样的学生可以选择学习基础项目或专业实践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专业的情况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和专业、毕业岗位联系紧密。开设高等数学这门课的目的就可以实现。

3 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近年来,我们的高等数学教学一直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传统的教学手段相对滞后,一本书一只粉笔加一块黑板,而且教师一言堂,以自我为中心,在黑板上不断进行演练和计算,忽视学生的感受,本来高等数学就有些枯燥,极易造成学生不愿听讲,这种方法更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的培养。而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我们的数学教学方法。

3.1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数学模型的教学、数学竞赛,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投影设备,可以让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克服枯燥无味的缺点,加深学生对数学的领悟能力。这里尤其指出的是数学建模大赛。它的创立为全国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宗旨是: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该竞赛每年9月(一般在中旬某个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时)举行,竞赛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分专业。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数学建模大赛已成为现代高等数学教学不可忽视的手段。

3.2 大力开展实践教学

以前我们认为高等数学和中小学数学一样,就是大量做题,离不开书本,我们恰恰忽视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和其他学科一样是学会应用,在实践中培养数学意识。需要教师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例如,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实习的过程中,首先,结合数学基本的知识,应用AUTOCAD绘图软件,进行绘制图形,然后,进行加工计算然后固定毛坯材料。

总之,高等数学的改革终究是为了一个目的,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怀远.数学价值的多面性与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高等职业技能 篇4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的典范, 必须凸显其职业特点, 坚持“产—学”结合, 以就业为根本导向。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专业设置和知识结构的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中较为突出的特点。

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状况

在国外, 为了适应产业化需要,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有一种被称之为“双元制”的培养模式, 比较类似于我国的在职培训, 它以“校—企”结合、以企业为主, 在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论, 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企业的培训大纲和学校的教学大纲。

双元制模式可以保证有效的职业模式, 但是以企业为主的“校—企”结合的模式并不适合现阶段国内的高等职业教育几乎全天在校的特点, 因而必须从微观上找到一种能够兼顾两者的方式。

是否能让构成教学大纲的基本元素的课程作为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的基本载体而发挥作用, 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课程评价才能保证职业性特点。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 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 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 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 从而使评价对象不断自我完善, 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课程评价则是教育评价的微观体现。具体而言, 课程评价是以具体的课程为对象、以判断课程的价值及功能为目的的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中课程评价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反映课程的价值, 并从中更多体现出高职教育特有的职业性特点, 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

目前在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评价模式有行为目标模式、表象模式和CIPP评价模式。行为目标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以量化的手段测量课程的进展距离和课程目标的效度, 适用于自然科学类课程;表象模式是站在判定的全面性角度, 尽可能地将评价者更加多元化, 这样能让评价更加全面;而CIPP评价则是从管理决策角度出发, 将评价对象客观化来提供信息。

而国内的课程评价基本集中在建构一门完整课程的各个环节:大纲、资源、过程及效果。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尚处在摸索阶段, 相对机械、教条的课程评价体系压抑了教育主体自然好学的天性, 具体表现在:从知识层面上, 过于强调课程知识结构的稳定, 导致新知识、技术与方法难以融入;从评价体系上, 课程评价体系封闭, 远落后于社会以及用人单位的变革要求;从管理体制上, 过于要求课程教学的统一性、一致性, 忽略了重组与创新。

归纳起来, 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延承了传统高等教育中的课程评价, 即基于“教师—学生”二元结构的课程评价 (如图1所示) 。

然而单纯的二元评价是专业与封闭体系下的产物, 并不能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中理应凸显的职业性、开放性特点。

三、微观角度下对课程评价的一点思考

由于在基于“教师—学生”二元结构的课程评价体系仅仅只能在“专业性”这一个维度上有效, 并不能保证有效地让高职学生被用人单位所接纳, 同时也不能让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从职业的角度上说, 在培养过程中用人单位的需求与评价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中不可回避的因素。因而传统的“教师—学生”二元固定评价结构势必被打破, 而将用人单位 (企业) 纳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中尤显重要。

由此, 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融入到课程评价中, 让普通高等教育的单一维度的“专业性”评价向高职教育中的“职业性”、“专业性”两个维度的评价转变。

“教师—学生—企业”三元评价结构 (如图2所示) 有效地解决了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性需求与专业性要求的平衡问题, 将包括企业在内的用人单位引入到了评价结构之中成为了一个直观的解决方法:一方面, 用人单位 (企业) 将代表职场需要与教师代表的学界共同在课程上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也可以将用人单位 (企业) 的需求与教师进行交流, 让学界和产业界更好的交流。与此同时, 学生也能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用人单位 (企业) 作为评价方, 从而对在校学生更好的了解和适应用人单位 (企业) 和职业的不同需求打下很好的基础。

基于“学生—教师—企业”三元评价模式中的课程评价可由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与能力两大块构成 (如表1所示) , 可由以教师为代表的学术委员会对学生在课程中所需达到的专业知识、素质进行测评, 同时由以用人单位 (企业) 为代表的职业测评委员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加以测评。

在由专业评价的一维评价向“专业—职业”二维评价过渡的过程中, 课程评价同时可促进教师教授课程时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和实践的契合中凸显出高职教育的专业性和职业性, 从而真正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评价, 让职业因素真正融入到整个课程评价体系之中, 同时也让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循序渐进地准备着自己的职业生涯。

以笔者所教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训练》课程为例, 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如何围绕讲授主题, 符合听众喜好的利用信息合理的进行媒体化表达。如果没有职业需求的参与, 由于课程目的较为宽泛, 很容易让整个教学过程漫无目的且不切实际, 为了让课程更具实用性, 更多地与职场切合, 特别有针对性地修改了传统的评价方式, 新的评价方式与以往的单纯教师评价有所不同, 首次将评价方划分为授课教师、职业团队和听众三个部分, 由三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权重不一的评价, 其中学习情况由学生到课情况、课件设计报告、课件及讲授视频三大块构成, 评价方法如表2所示。

例如, 如果课件设计中展示针对是低年级儿童, 听众就由低年级儿童构成, 通过学生对低年级儿童的教学展示过程, 由幼儿教师组成的职业团队进行从媒体技术掌握、课件逻辑表达、设计合理及阐述方式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由低年级儿童组成的听众现场对所展示的主题、表达以及喜好程度三方面进行评价, 而由授课教师对学生课件设计报告在听众特点分析、课件逻辑和媒体化表达三个方面进行。

通过上述课程评价重新构架, 教师在评价中的决定程度有所降低, 但事实上, 由于在职业势力参与评价导致评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受到课程评价效度激的励教师和学生都将会有更大的动力投入到课程之中, 如此一来职业性就能从微观领域内得到保证, 从而有力地保证了高职课程及课程体系自身的改革也将自发向着职业化迈进, 能够真正达到“产—学”结合在微观角度的保证。

虽然二维评价较一维评价有了一定的优势, 但是却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从教育所提倡的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角度去看, 仅仅从“专业—职业”的角度去评价学生是片面的, 因而不拘泥于专业、职业的可塑造性也必须是要在课程评价中强调和保留的, 必须有独立的公权力参与才可以保留学生未来最大的可塑性。因而“教师—学生—企业”三元评价结构将会向“教师—学生—企业—社会”的四元结构甚至是多元结构发展。

多元的课程评价结构将有效的改变单一指标下的人才评价偏颇的问题, 有助于教育主体在与学校、社会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健康发展, 更有利于建立完善的人格和心智, 成为对个人、家庭、单位、社会、国家都有利的高级人才。

四、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越来越多地为用人单位输送了大批的一线人才, 同时也在产业调整和转型中发挥了巨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如何能让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更多地根据自身特点走出一条具有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之路, 这将是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不断探索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吴箐:浅析我国课程评价模式[J].教育探索, 2004 (10) .

[2]吉静、陈颖颖:高职课程体系重构的一点思考[J].当代经济, 2010 (3) .

[3]李有发:课程评价与课程的改革和创新[J].兰州学刊, 2003 (6) .

[4]赵晓强: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子教育, 2006 (3) .

[5]杜国海:国外三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职教时空, 2008 (6) .

[6]陶西平主编:教育评价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高等职业教育总结 篇5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高职教育理念和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重在从观念上更新广大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理解,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努力改革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我院的办学实际和学院立足发展需求出发,审时度势,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后,做出以下几点关于高职教育的总结: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强化素质教育,明确培养目标。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最基本特性,也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把精神文明教育同道德品质教育紧密结合,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树立守法、用法、护法的法治观念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从业观念。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又培育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品和过硬的技能,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二、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

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是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发达的源泉,是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也是青年学生成才与成功的保障,更是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的灵魂。为此,要在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中,体现学科专业建设与现代职业岗位群相结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的原则,实习产、学一体化,从学科专业建设入手,精心打造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是高职教育的自身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如办学体制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学科专业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二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呼唤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职人才。三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高职人才。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事业开创能力,运用已掌握的职业技能投身经济建设的大潮,甚至能够以独特的视角、独有的技能、独立的见解在某一技术和管理领域一显身手,为经济发展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三、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把实际应用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始终把实际应用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途径,以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职人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目标。

四、校企合作,加大投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加大投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现代化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根据国内外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职学生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模拟实训—实际应用”的链式培养模式进行,充分利用现代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成长,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人才定位和培养规格的必由之路。

五、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我院近十年来,经过风风雨雨,在省市各类竞赛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也面临诸多难题,尤其面临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有待进一步更新,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教师,还存在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的情况。所以学校要严格管理制度,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把优秀教师和教学资源向教学倾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注重实际应用,发挥教育信息化作用

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的教,借助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环境。通过培训,教师初步学会并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但不能停留在这里,重要的是用,不用,就失去了现实意义。从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说,受硬件条件的制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方面是很不够的,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一方面,在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硬件设施,为教师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听课检查和考核激励等多种手段,去促进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只要措施到位,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能力和素养肯定会有更大的提高,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七、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广义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国家教委曾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在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实践当中,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素质和人才问题。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的:‚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2、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科技挑战的需要,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突破增多;学科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信息传播超越时空。所有这些都对未来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3、实施素质教育既是社会的要求,又是教育领域自身的要求,素质教育是我们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另一方面,一些高等职业教育只重视职业技术培训,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轻视了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严重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培养人才的质量。

八、着眼社会发展实际,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1、要更新教育观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培养体制和教育观念沿袭已久,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摒弃那些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的着眼,从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科技创新的要求出发,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

2、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与学制。高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进一步理顺我国学制的要求。

3、是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文化基础素质。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技工学校的文化基础教育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实验和社会实践环节。

4、是要贯彻产教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高等职业教育应实行产教结合,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把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5、是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师资队伍。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加强专业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要注意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技工学校任教,加快建设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6、是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要研究文化传统问题;要吸收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此外,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

作为高职教育前线的一员,人人都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更要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和为教学、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作出我们的不懈努力。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技能 篇6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既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能力,而又要具有较强实践和再学习、再创造的能力。而高等数学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也可为持续发展和后续的自主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适合应用型转型背景的教学理念、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以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课堂教学及自主学习为突破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等数学;职业院校;自主学习;数学素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制约着经济发展主要是人才的短缺,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为学习者提供可以终身接受高等培训和学习的空间,使他们能够获得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竞争,具有较强的个人学习能力,以满足较快的知识更新,使学生运用具体的方法激励和指导自己的学习,为可持续发展和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一、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现状

1、学生基础差具有厌学现象

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扩招及生源不同,导致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较差,再加上高等数学课程的枯燥、乏味,使学生的厌学、恐惧等心理加剧。

2、教学内容与转型背景不同步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简单的知识的精简和压缩,教材理论性太强,给教学带来麻烦,过于简单还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教学内容的不合理性也导致学生厌学。

3、教育目标不明确

在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专业课的课时安排占有绝对优势,而数学课程则是围绕“够用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在课时大量缩减的基础上,数学教师必须把握有限的时间扩充每个课时的知识容量,而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点的理解渗透,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只会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无法使学生真正学懂、学透。

4、教学方法与时代发展不一致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需求,教师一顾强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过分的重视定理公式的证明和推到,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整合,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5、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结合不够

高等职业院校的高等数学并没有根据专业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取舍,不能体现数学的工具性,使学生觉得学后无用武之地,增加了学生厌学情绪。

6、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出勤不好,有的平时虽然不缺课,但上课不听课,作业照抄。为了应付考试死套公式,牢记定理,学习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学生及格率低,对数学课程长期具有恐惧和厌学等情绪。

二、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是强调学生认识活动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注重认知策略的养成,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风格,对变化的态势有敏锐的反应和及时调整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进行不断探索与创造的动机,使学生对环境的变化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当学生离开学校后,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若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敏锐地面对迅速变化的世界进行有效地学习,就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甚至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为进一步的专业培养、职业需求和终身教育发展做好服务,是必要的。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强化教学目的

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要在专业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对内容和结构进行适当的归纳和调整,将理论知识重复或相类似的内容进行整合,对理论性较强、较难的定理简化推导过程,将重点放在理解和应用上,从而强化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对于一些平行的知识,前部分教师课堂详细讲解,后部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节省课堂教学实践,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加强与专业之间的联系

教师根据所教专业,将数学基础知识、专业需求的数学知识、职业能力的发展重新整合,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应用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统计和计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将教学内容融入专业知识,注重学科的渗透与交叉,使数学成为联系各个专业间的纽带,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提升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以及通过自主学习领悟数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在高等职业院校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丰富教学手段,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通过微课等网络课程的形式,以知识点为节点,将知识体系进行分解,以满足现代学生的特点,同时做到一个知识点一个练习一个测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4、评价体系多样化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将传统的期末一锤定音的考核模式转变为理实一体化的考核模式,既能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能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避开了学生对枯燥无味的数学考试的畏惧与反感,锻炼同学的团结合作、自己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春青.本科生高等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31):139-141.

[2]杨在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24):112-113.

[3]周炎根,桑青松.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40-142

[4]张丽华,刘晟楠,王宇.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6-20.

[5]亓正坤.浅谈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1):62-65.

[6]王淑桢.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终身学习需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148-150.

[7]王保国.浅议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36):186-187.

[8]曹国梅,杨秀芹.高职数学自主学习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24):119-121.

[9]曹玉松.基于学生厌学的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24):117-119.

项目编号:1.吉林省科学规划项目(GH14428):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等职业技能 篇7

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 温家家指出:“‘十一五’期间, 在高等教育阶段, 要相对稳定普通大学招生规模, 重点发展高等职业院校, 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到2010年, 使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要扩大高级技工、技师培养规模。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这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给高等职业教育注入了朝气和活力, 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纵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1995年。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后, 全国先后建立了128所职业大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是这一阶段, 由于当时指导高教发展的方针政策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所以, 大部分职业大学都靠向了普通高教, 只有极少数学校坚持下来, 总体发展无论从规模上或速度上来看都比较慢。

第二阶段:1996-1998年。1996年9月1日颁布实施《职业教育法》, 第一次把高等职业教育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法律地位。之后, 根据原国家教委提出的“三改一补”的方针, 高等职业教育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

第三阶段:1998-2004年。新组建的教育部, 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提出了“三多一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 并给了11万个招生指标, 在20个省市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了蓬勃发展时期。

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 2005年10月28日, 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11月份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大会, 会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要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统筹兼顾, 协调推进。国务院已决定,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 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充实教学设备, 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真正进入了实质性的大发展时期。

二、普通高等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普通高等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形式和办学体制模糊。

好多高校虽然设立了高等职业学院, 但主要起归口管理和指导作用, 具体由各学院系负责实施教学。高等职业学院不承担具体教学工作, 专业和师资主要来自各院系, 有的连学生管理也由各院系负责。其管理权限相应较少, 人、财、物和管理并不独立, 甚至比一般的学科性院系管理权限还少, 主要起到一定程度的协调作用。这种“虚体”式的管理形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凸显不出来, 在实践教育环节和与企业、行业合作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 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2.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特性难以实现。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 这些说明了在职业教育制订教学计划时, 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但是, 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在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时, 照搬普通本科生的教育模式, 把举办普通本科教育的惯性思维延伸到了高等职业教育中来, 造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意无意地移植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 难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最终影响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存和发展, 甚至把高等职业教育看成是学校的创收渠道, 完全改变了办职业教育的初衷。

3.高等职业教育缺少基本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 它的规模和水平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品质和特色。因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 而在这些技能中有数学技能、交流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推理技能、操作技能, 特别是操作技能非常重要。而职业技能的提高必须借助于实验基地和实训中心, 这样才能对受教育者实施系统的职业技术培训, 在培养方法上突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教学计划的实践性, 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及其他岗位能力。

4.“双师型”教师没有成为主体。

实施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目前, 职教师资, 无论是在年龄、学历层次还是专业结构上均不尽如人意, 更缺少兼有工程技术和教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 而且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我国创新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理论和实践的诸多方面都不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对创新能力培养意识淡薄, 许多学校占主导地位的仍是“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 导致学生视野窄、应变差, 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选择

1.整合成教、职教办学机构, 建立可行的管理形式和办学体制

实践证明, 上述举办高职教育的管理形式和办学体制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要建立可行的办学体制, 整合成教、职教办学机构, 即成教学院同时挂高职学院的牌子 (一套班子, 两块牌子) , 作为高职教育的举办机构。一是不增加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二是可充分发挥原有成教工作人员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和与企业、行业已有的网络关系;三是管理相对独立, 实行招生统一、教学统一、学生管理统一, 一般不与其他学院发生直接关系, 这样高职学院拥有较大的管理权限, 特别在教学和学生管理方面能够独立, 有利于高职教育培养过程的独立, 具体表现在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设置和内容、实践教学环节等等方面, 都是高职教育本身特色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2.在专业设置上要注重发挥优势

在专业设置上, 依托多学科的专业优势是普通高等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当然, 其专业设置主要是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而考虑确立, 不能仅仅从依托的角度, 简单把有什么现成的专业和老师就开什么专业, 设置什么课程。对目前职业应用技术教育中成本低, 消耗少, 对实验室实习依赖小的文科、经管类专业如会计、法律、计算机专业等,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举办, 如继续举办这些专业, 就会压缩其发展空间。竞争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 但恶性竞争对职教整体是不利的, 因此, 要开什么专业应从是否具有办学优势、是否具有办学特色、是否社会需求量大等几方面统筹考虑。如一所综合大学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机床实验室、实验农场等基地开办机电技术、农业技术等专业, 并且此类专业社会需求量也大。

3.注意“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选聘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高等职业应用技术教学质量, 办出特色是关键。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向导, 要求教师是“双师型”, 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 既有理论教学的基础, 又有现场实际操作经验, 能指导学生现场实践,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 学校教师队伍总情况是学历层次高, 专业理论素质高, 科研水平高, 但现场经验和实际动手操作水平较低, 尤其是年轻教师更为突出。因此, 要办出高等职业应用技术教育的特色, 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一批能深刻理解高等职业应用技术教育特征、培养目标, 熟悉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 对高等职业应用技术教育建设起稳定和支撑作用的高职教师队伍。

4.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掌握从事一定职业所需要的必要的知识技能, 把学生培养成能灵活适应社会变化的、有所作为的各行各业从业人员。为此, 高等院校举办高职教育要与企业紧密联系, 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重视让学生掌握具有应用价值的基础和基本知识的同时, 重视学生实验、实习等实际体验性学习。高校要寻求企业的合作, 建立企业接收职业学生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训制度, 可尝试半工半读试点的职业教育,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企业员工可接受学校的高等职业教育, 提高理论水平。学校的高职学生可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训, 掌握专门知识和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10.

[2]温家宝.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2005.11.

[3]桑宁霞.普通高校举办高职的得失与选择.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06, (4) .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 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职业能力,关注度

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使命, 它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不断出现, 对于工人的技术更新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 总的趋势是要求越来越高[1]。在劳动力市场上, 一方面, 大量劳动力富余;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找不到急需的技术人才, 结构性失业问题愈加突出。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培养市场需要的职业能力, 以实现毕业生的有效就业。职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是基础知识和包括性格、技能等的个人素质的可变化的核心能力集合[2], 大体上可以归纳为18个能力要素。

一、调查研究方法

(一) 谈话法。

我们依谈话法对河南的高职高专院校及其主要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 这些单位经常大量录用高职高专院校应届毕业生, 很多单位和企业是学校的实训基地。在提前制定的谈话法提纲的基础上[3], 我们主要就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问题进行了访谈, 要求被访单位对于近年招聘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并要求他们说出这些受聘者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两件事和表现差的两件事。访谈结束后, 对谈话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 抽取出职业能力的特征要素[4]。

(二) 调查问卷。

结合相关文献[5], 从通过行为事件方法得到的职业能力因素中归纳出18个要素。在此基础上编制高职高专院校职业能力模型研究调查问卷, 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 (1代表“非常不重要”, 5代表“很重要”) 对各要素的重要度进行测量[6], 并按照各要素的重要度对前五项进行排序。

问卷在“2009年河南高职高专职教集团”年会上发放给了参会代表, 填写问卷人员都是用人单位的管理层、高职高专院校的骨干和劳动人事有关人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95份, 收回问卷186份, 有效问卷181份, 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占58.02%, 用人单位占34.25%, 其他占7.73%。

(三)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这次调查采用SPSS13.0版本的统计分析方法[7],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职业能力要素部分的问卷整体效度KMO值为0.836, 根据Kaiser给出的标准[8], 说明问卷中各变量的共同因素多, 可以做因子分析。职业能力要素部分的问卷整体信度为0.931, 大于0.7的水平, 说明问卷的信度很高[9]。

二、研究过程

(一) 描述性分析。

将18个要素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指标列于表1。从表1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要素中的“业务操作技能”平均值最高 (4.806) , 其次是“专业知识的掌握” (4.519) 、“主动性和事业心” (4.432) 、“问题的解决和执行能力” (4.383) 、“技术的应用” (4.339) , “意见和信息的交流”和“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态度”平均值最低, 分别为3.361和3.236。这说明, 调查对象总体上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要素中业务操作技能的重要度最高, 而专业知识的掌握、主动性和事业心对于学生就业也非常重要[10]。

(二) 频数分析。

1. 总体分析。

对样本总体认为能力要素中五项最重要的进行频数统计[11], 结果列于表2。

从表2频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在样本总体中有71%将“业务操作技能”放入五项最重要能力要素之中, 位于各能力要素之首;其次是“专业知识的掌握” (51.5%) 、“主动性和事业心” (45%) 、“问题的解决和执行能力” (43.5%) 和“技术的应用” (40%) , 这和描述性统计所反映的结果基本一致。样本总体认为, “业务操作技能”、“专业知识的掌握”、“主动性和事业心”、“问题的解决和执行能力”和“技术的应用”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是很重要的, 其中, “业务操作技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项职业能力, 投票比例远高于其他各项。而所选比例三项最少的能力要素分别是“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态度”、“意见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和谈判能力”。

2. 五项最重要的能力要素不同样本选择的情况比较。

对不同样本认定的18个要素中五项最重要的频数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列于表3。

将高职高专院校和用人单位选择比例较高的能力要素分别列于表4进行比较分析[12]。

根据表3和表4频数比较数据可知[12], 高职高专院校样本群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常规知识 (语言写作计算机) ”比较重要, 而企事业用人单位样本群则认为“专业知识的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比较重要。此外, 高职高专院校更强调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和执行能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等能力的培养, 而企事业用人单位更强调业务的操作技能、技术的应用、、独立工作能力等要素。可以看出, 目前的用人单位和高职高专院校对于学生职业能力中不同能力要素的关注程度是有较大差异的[13]。

三、研究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 我们可以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得出如下两点结论:

(一) 在职业能力18个要素中, 调查样本总体上认为“业务操作技能”、“专业知识的掌握”、“主动性和事业心”、“问题的解决和执行能力”和“技术的应用”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业务操作技能, 其投票比例比其他各项高出很多。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生涯设计 篇9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设计

人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包括人的思想、态度、价值观等的经历,称之为职业生涯,它包括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职业生涯设计又称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将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进行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职业生涯设计其实质就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的过程。

1 职业生涯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作为职业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承担者——高等职业院校承担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很大份额,各高等职业院校每年都要引进大量的教师补充师资。因此,新教师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

高职院校新教师的特点:知识面广、观念新、有创意、有挑战性等。这些优势无疑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思维、新的观念和理念,对促进学校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经过几年系统的专业学习,除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及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外,还受新鲜感、好奇心、上进心等强烈动机的驱使,学习兴趣浓、工作热情高、做事信心足,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都希望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高职院校新教师的困惑:新教师虽然在形式上已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但思想仍未脱离学生的意识和心态,对教师角色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一方面,他们面临新的工作、生活环境,需要逐步适应高校工作,在初为人师,完成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新问题,有待学习和解决。另一方面,对自身的认识有限,往往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不能根据所处环境相应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因此,在最初的工作热情消退后,由于教学工作的忙碌,或在工作、生活中碰到诸多不如意的事情造成理想和现实间存在矛盾时,他们容易产生烦恼、紧张、焦虑、不安、压抑、痛苦等心理,缺少归属感,当这些矛盾和困惑长期压抑在心里无法解决时,一些教师就很容易消沉下去,失去人生方向,工作表现消极、盲目。上述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制约教师个人成长,而且更不利于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新教师之所以容易出现上述情况,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没有制定出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发展,怎么发展,所以新教师在上岗之初就应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可以发掘教师自我潜能,克服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盲目性,增强其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其竞争的能力和成功几率。

2 高校新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根据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加里·德斯勒在其代表作《人力资源管理》中将职业生涯划分为5个阶段来看,高校新教师的年龄恰属其中的确立阶段,这一阶段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中的核心部分。人们通常希望在这一阶段的早期找到合适的职业,并随之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有助于自己在此职业中取得永久发展的各项活动中。因此,如果能在这一阶段的早期确定自己当前所从事的职业是适合自己的,从而定下较为坚实的职业目标,并制定较为明确的职业计划以确定自己的晋升潜力、工作调换的必要性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开展的学习活动等,将对自己事业的成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刚刚踏入高校工作的新教师而言,在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后,可以按以下步骤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蓝图。

2.1 准确评估

准确评估是新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包括2方面的内容,即自我评估和环境分析。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作全面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自我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从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因此,实事求是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估是制定职业生涯设计的前提。环境分析: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所谓“时势造英雄”,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作用。所以,新教师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与不利的条件等内容。只有充分了解这些环境内容,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高校的新教师要把自己所处的省市、学校、院系、教研室、所教学生等方面作为环境因素,分析其中有可能对自己成长带来的机遇挑战,确定自己是否适应环境变化以及怎样来调整自己以适应学校和社会的需要。

2.2 确定职业生涯路线

对新教师而言,在选定从事高校教师这一职业后,为实现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还须考虑具体的发展方向与路线:是走专业技术路线向业务方面发展,还是走行政管理路线向行政方面发展,或者是同时走2条路线?如果走专业技术路线,是走教师系列、实验员系列还是走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的路线?发展路线不同,对教师各方面条件的要求也就不同,这一点不能忽视。

新教师可以针对下面3个问题询问自己:希望往哪条路线发展?适合往哪条路线发展?可以往哪条路线发展?对第一个问题的分析,即主要根据个人的价值观、理想、成就动机和兴趣等主观因素,分析自己的人生目标,以便确定自己的目标取向。对第二个问题的分析,即主要考虑自己的智能、技能、情商、性格、特长等客观因素,分析自己与他人的优劣势,确定自己的能力取向。对第三个问题的分析,即主要考虑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等,分析挑战与机会,确定自己的机会取向。3个取向确定后,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

典型的职业生涯路线图是一个“V”型图。假设一个人24岁大学毕业到高校工作,即“V”型图的起点是24岁。从起点向上发展,图形左侧是行政管理路线,右侧是专业技术路线。按照年龄将路线划分为若干部分,将行政职务等级和专业技术等级分别标在路线图上,作为职业生涯的目标。如图1所示。

当然,高校新教师职业生涯路线还可能会出现“S”型(螺旋上升型)、“W”型(横向转换、起伏型)等型态。

2.3 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在制定职业规划时,必须要确定目标,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也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不成功的人,只有不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来说,有目的地策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克服工作中的浮躁和盲目,使自己的努力更有针对性,为未来事业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明确目标会发展出自力更生、个人进取心、想象力、热忱、自律和全力以赴的精神和态度,而这些精神和态度都是成功的必备条件。通常目标按时间可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短期目标一般为1~2年,又可分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3~5年。长期目标一般为5~10年。从内容分,职业生涯目标又可分为岗位目标、成就目标和经济目标。职业生涯目标设计,应从一生的发展写起,然后分别订出十年、五年、三年、一年计划,以及订出一月、一周、一日的计划。计划订好之后,再从一日、一周、一月计划延伸下去,直至实现个人的一年目标、三年目标、五年目标、十年目标。

新教师应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制订出切实可行、明确具体、与学校目标协调一致的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生涯目标制定要高低恰到好处,长短配合恰当,并且与生活目标结合考虑。比如,短期目标可以是1~2年内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取得初级职称;3~5年内逐渐发展成为业务扎实、有一定科研水平的骨干教师,取得中级职称;然后再经过5~10年的实践和提高,成为学科或专业带头人,取得副高级职称;进而取得正高级职称,最终成为知名教授、专家型教师等。

2.4 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要使职业生涯设计变为现实,必须按照计划去行动。因为我们设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这里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比如对于采取什么措施开发自己的潜能,如何提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和落实。

职业生涯设计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立即行动。积极的行动首先要当机立断,雷厉风行;要克服困难和阻力,持之以恒;要瞄准目标,有效行动;要灵活机动,迂回前进。

2.5 评估与回馈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很多,有的可以预测,有的难以预测。因此,要使职业生涯设计行之有效,还需要经常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设计进行评估与修订。在竞争激烈和人才济济的时代,一定要转变观念,弄清“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怎样去干”,选准属于自己的生活目标和工作岗位,掌握个人的竞争优势,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实现预定的目标。修订的内容包括:生涯路线的选择;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要求设计者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且调整前进的步伐。

3 结语

新教师踏上工作岗位,走好第一步是关键。所以,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新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设计进行积极组织和引导,使每一名新教师在上岗之初就能根据自身特点建立清晰、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发展道路,提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针对性,从而促进教师个人职业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共同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莹.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高等职业技能 篇10

1 突出能力考核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宗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 其培养方向就是强调毕业生的动手能力, 而课程考试是学科型教育体制下主要考核模式, 这种考核分为考查和考试两种, 实行百分制或等级制, 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从理论到理论的考核办法只能检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不能考核出职业能力的高低。这种单纯的理论考核将把职业教育引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无异于自杀。客观地说, 用课程考试的普遍性掩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不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宗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在培养设计上针对的是具体的岗位或岗位群;知识上以“必要和够用”为诉求, 教学过程更加突出实训;课时分配上, 实训最少应占总课时的70%;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模拟, 而是名副其实的实作;教师要给学生做示范, 考核既要检查学生必备的岗位基础知识, 更要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 用人自主权完全为用人单位所有, 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人才的岗位技能, 而技能考核的方式显然不是学科型理论考试, 因此, 必须要有一种适合职业教育的考核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亮点不是学历, 而是技能。职业技能鉴定与课程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既夯实了专业知识, 又强化技能实作, 通过改革考核模式这个杠杆, 突出高等职业技术培养的目标特色, 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技能”而不是“学历”上体现“高等职业技术”。

2 技能考核与课程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

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实行的一种就业准入制度, 也是考核就业者劳动技能和起码素质的考核制度。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劳动就业培训天然的密切关系, 目前相当多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都申办了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站 (所) , 这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课程考试与技能鉴定的结合考核模式铺平了道路。

首先, 现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的许多专业课程基本上都可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这一点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目录不难发现, 这就为把二者结合起来有了共同的前提。其次, 当前就业政策要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必须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而且绝大多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已经按照这个要求改革考试。第三, 许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具备了比较先进的职业技能实训实习设施, 并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验收批准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 (所) ,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成立, 为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创造了物质基础。第四,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把选拔人力资源的标准从单纯重视考试分数转向了重视职业能力。可以预言, 一个成熟的用人单位会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技术学生的实际能力, 而这个能力是看得见的、立竿见影的, 它的标志就是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职业资格证不同于学历证, 学历证书证明的是学生学了什么, 职业资格证书证明了学生能干什么, 用人单位需要的正是你能干什么, 因此可以说, 职业资格证书不是学历证所能替代的。

第一, 它是就业的“通行证”。只有经过国家统一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才能从事该职业 (工种) 的工作。

第二, 它是能力的证明。通过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 获得相应的证书, 方能证明证书持有者具备此方面的职业技能。

第三, 它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和兑现工资待遇的主要依据, 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这一点是学历证书所不能比拟的。

3 如何将学、做结合, 章显学生实作能力

3.1 结合专业特点、课程内容, 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

考试改革应明确不同专业、不同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不同需求, 以及每门课程所担负的任务和特点, 以“必需、够用”, 注重技能培养为原则, 科学命题, 合理选择考试类型。以《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为例, 传统闭卷考试, 为兼顾知识点的全面性, 会出许多死记硬背的考题, 使学生误以为该课程属于文科课程性质, 对学生查阅公差标准能力、测量能力无从考核。如果改为开卷考试, 又会造成学生忽视对基本概念和术语定义等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针对这种情况, 可采取开卷、闭卷、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 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对理论的推导和运用能力。用开卷考试考核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 查找资料, 调查、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对测量技能则以现场问答、实际操作形式进行, 以达到考核教与学效果的双重目的。

由此可见, 在专业学习中以应知为目的的课程内容, 仍可采取传统笔试形式, 用以考核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中应知 (理论) 与应会 (技能) 联系密切的技能和能力考核, 可根据不同专业对技能和能力的要求, 结合教学方法, 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 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或不同方式组合, 侧重于对技能和能力的测评。如笔试 (闭卷、开卷) 、口试、实操考核、完成项目设计、调查报告、读书报告、论文、作品、计算机或网上在线考试以及各种行业职业资格 (证书) 考核等多种形式。不同的考核形式各有利弊及不同的适用范围, 这要求我们不断摸索, 优化选择最合理的, 能够突出技能培养的考试形式。

3.2 不断改革教学模式, 实行“双证书”互通

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最大的困境就是教育模式的不明确性。虽然各地高等职业院校都在进行改革, 但能够大胆说自己的教育模式是成功的还没有。因此,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 把实行“双证书”制度作为一种模式来试验。从方向上来说, 这种改革没有错, 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既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也适合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文化课基础差的实际。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有两种学制:一种是高中起点的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实行的是1+1+1模式, 这是主流;另一种是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实行的是2+2+1模式, 目前渐渐萎缩。根据不同学制和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 在制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 应为学生提供各专业取得职业证书的指南。在取证时机的安排上, 把与课程相关的证书在开理论课的同时, 也在实习实训中安排培训, 使专业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相互结合, 相得益彰。

“按照‘双证’互通的思路, 对职业技术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实行‘一教两证’, 即一种教育形式同时颁发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社会人员实行‘证书折学分’, 即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可按照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将职业资格证书折算为学分, 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进入职业学校修满规定的其他学分, 可获得相应的文凭。”

3.3 技能鉴定不以盈利为目的

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 学校应在维持成本的基础上从政策上减免各种取证的考前培训费用, 减轻学生经济负担。2005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 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或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时, 免除理论考核, 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免除理论考核”不但减轻了重复考核的烦琐, 而且减轻了学生考核费用的负担。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图书馆可根据鉴定考试的项目, 尽量多采购相关的图书资料, 提供学生借阅。资料室多准备相关的图纸、资料、考试指南等, 供学生查阅和考试使用。

3.4 与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合作, 共同建立考核机构, 以考核促学习, 以考核促就业

3.5 架通技能鉴定与相同课程考试的立交桥, 实行相互承认的制度

3.6 采取“一书多证”举措, “一书”就是毕业证书, “多证”就是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是技能型人才。这必然促使学校和学生以及社会都来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 后就业、先培训, 后上岗的规定, 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我们相信, 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 将成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一大主要任务, 必将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 以培养应用性技能型高等职业人才为目标, 鉴定是否为技能型人才, 如何考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考核中要突出注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能,考核,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可配置计算方案下一篇:血管I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