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高等职业教育

2024-05-08

UML高等职业教育(精选三篇)

UML高等职业教育 篇1

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评价,强调应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强调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强调评价的内容更多地指向有价值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过程。

所谓过程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是对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过程性考核主要目的是(1)可以有效监控教学过程管理;(2)可以改善教学时空相对分离的状况;(3)为掌握教学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学管理、进行教学改革、指导教学提供依据。

因此过程性考核内容纷繁复杂,不同专业、不同院系、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甚至相同专业不同地区,相同地区不同专业的过程性考核内容及评价指标都相差很大,对于执行过程性考核的教师来说是难以进行标准化工作的。本课题的研究正是解决此问题,在现有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过程性考核管理系统,从而使过程性考核更具实践性、实用性、适用性。

本系统从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过程性考核管理实际出发,本着“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提高”的宗旨,试图构建一个更为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比较完整和科学的过程性考核管理系统。对于已经建立过程性考核体系的专业内置考核模板,同时提供更加方便的自定义考核指标和权值设置。

2 系统架构

高等职业教育过程性考核管理系统,该系统由数据库系统、Web服务器、客户浏览器3部分结构和学生、教师和管理员3种客户构成。根据职业教育过程性考核管理系统结构每部分的功能,设计以下研究内容:

(1)可以添加多套考核方案,并为每套方案指定任意多种考核方式,设定不同权重(考核功能大幅度提升)能实现学生对学生、教师对学生、实验教师对学生、多种人员群体复杂组合的考核。

(2)可以单独设定考核方案中各种考核方式由谁去考核、考核哪些类别,评分在总方案中的权重。

(3)可以设定方案考核频率: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考核起止时间。

(4)考核成绩根据设定可以显示相应的提示信息。

(5)可以为每套方案绑定不同的考核类别,使细则输入不重复劳动。

(6)可以为每套方案指定打分方式如:输入工作量计算,点选是否判断,下拉列表选择。

(7)考核有详细的汇总,可以导出。个人登录可以查看、导出。

(8)每条细则的每次考评都有记录,方便查看。

(9)用户信息可以批量导入、导出Excel类型文件,使工作高效。

(10)公示管理:可以添加考核公示信息,方便考核结果信息及时下传

3 用例分析

如图1所示。

4 静态类图设计

如图2~图4所示。

5 数据库

如图5所示。

6 结语

该系统将典型的促进职业教育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体系应用于计算机软件中,使得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具实用性、适用性。提高任课教师考核学生的公平性、及时性、标准性和工作效率,加强教务管理人员对任课教师考核工作监督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摘要:职业教育过程性考核内容纷繁复杂、考核指标权重不均衡,对于执行过程性考核的教师来说是难以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不同专业、不同院系、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过程性考核内容及评价指标都相差很大,教务管理人员也很难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是否客观公正。在现有职业教育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过程性考核管理系统,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也可以自主丰富和裁减考核评价指标,从而使教师在操作过程性考核过程中更具规范性,职业教育的过程性考核更具实践性、实用性、适用性。

关键词:UML高等职业教育,过程性考核,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

UML高等职业教育 篇2

目前我国正在加紧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而加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研究和分清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如共同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共同追求培养社会主义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共同遵循着政策宏观调控与高校自主办学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共同接受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宏观标准。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

(一)生源渠道上的区别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二是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高中对口招生的学生,三是初中毕业的学生;而普通高等教育的生源通常是在校的高中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上的区别

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和探索型人才以及设计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则是主要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能,能够进行技术指导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所需实物,能够运用设计理念或管理思想进行现场指挥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换句话说,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艺型、操作型的、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能够直接上岗,一般没有所谓的工作过渡期或适应期,即使有也是非常短的。

(三)与经济发展关系上的区别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等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中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部分。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的增长与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处于正相关状态,高职教育针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相关行业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它的规模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和定位必然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挖掘自身内在的价值,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是其根本性要求。

(四)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上的区别

在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上,普通高等教育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的内部逻辑来严格设定的,而高等职业教育则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设计的。就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而言,可以说社会上有多少个职业就有多少个专业;就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而言,也是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确定每种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或素质体系,再来确定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有人形象地说,以系列产品和职业证书来构建课程体系,达到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接轨。

(五)培养方式上的区别

普通高等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虽说也有实验、实习等联系实际的环节,但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着眼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传授。而高等职业教育则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所需的动手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时刻与训练相结合,因此将技能训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讲究边教边干,边干边学,倡导知识够用为原则,缺什么就补什么,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大。这样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同其所受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是对口的,他们有较好的岗位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因而能迅速地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要求,为企业或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学评价质量上的区别[1]

从本质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一样,都是在收集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价值做出判断的一个过程。但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这种类型教育的评价“是根据对所期望的学习结果加以明确界定而发展起来的评价形式”。在这种评价形式中,对一般的或特殊的学习结果都予以了明确界定,使得评价人员、学生自身,或任何感兴趣的第三者,对学生是否达成这些结果均有一个相当客观的判断。“对于学生学习进步的判断,是完全基于学生个人对这些结果的达成情况,而不是基于学生在正规教育情景中所花费时间的多少”。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是一种典型的标准参照评价,进行质量评价时,只将收集到的证据与能力标准相对照,而不与其他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相比较;最终只对学生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做出判断,而不是给定一个百分等级分数。这种评价指向于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是完成相关职业的能力标准,而不是普通高等教育所要求的认知方面的学习成就。而且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是,这是些能力标准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方(即产业界)参与制定的,主要反(下转第174页)(上接第183页)映特定职业角色的能力要求,而不是根据所学习的课程来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准参照评价方式,特别依赖于各个职业领域的技术技能专家,依靠他们雄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来判断和决定某一职业领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解力、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职业道德水平,依靠他们确定职业标准及其等级。

两者的不同主要有:从评价重点来看,普通高等教育着重点在于学校环境中的学术能力与学业成就;高等职业教育着重点在于工作情景中的职业能力与操作技能。从评价依据来看,普通高等教育主要依据课程专家与教师开发的学科课程;而高等职业教育则主要依据企业与教师开发的职业能力标准。从评价目的来看,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为了选择优秀,培养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从评价模式来看,普通高等教育是一常模参照评价;高等职业教育则是标准参照评价。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课堂教学评价上的区别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上述两个方面具有的明显区别,对二者在课堂教学评价问题上区别就容易得出答案了。从评价内容来看,普通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教师对基础科学知识的传授之上;高等职业教育则主要放在教师对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传授方面。从评价过程来看,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步骤展开;高等职业教育则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环节来进行。从评价者来看,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以学科教师为主;高等职业教育则主要以岗位工作人员为主。从评价方式来看,普通高等教育主要以同行和专家评价为主;高等职业教育则主要以学生评教为主。

参考文献

职业院校网络考试系统UML建模 篇3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考试系统以节约资源、减轻考试负担等优势受到普遍欢迎。职业院校考试课程繁杂,开发一个稳定可靠的网络考试系统,以满足职业院校考试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OOA&OOD)方法已普遍应用在各种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其采用的统一建模语言(UML)也非常成熟,通过对考试系统的需求分析,网络考试系统选用UML对系统进行建模。

1 需求分析

通过走访职业院校的各类课程授课老师、考务员、监考老师以及学生,根据他们提供的相关建议、表格及需求文档,整理归纳出职业院校网络考试系统中的具体需求。主要功能包括:管理试题,管理考生信息,分配考生试题与设置试题密码,导入与发布试题,考生领卷、交卷,考场管理,回收试卷,异常处理。

用例描述了考试系统提供的所有功能--系统功能需求。用例是一个面向对象的过程,它首先关注用户对系统的需求,通过用例观察系统,能够将系统实现与系统目标分开,有助于了解最重要的部分———满足用户要求和期望,而不沉浸于实现的细节[1]。

网络考试系统用例图如图1所示。

在这个用例图中,共有4个角色:出题老师、考务员、监考老师、考生;11个用例:出题、组题、编辑试题信息、设置试题密码、编辑考生信息、发布试题、监考、回收试卷、登录领卷、答题、交卷,下面对用例作简要说明。

Use Case“出题”,出题教师通过考试系统,编辑考试试题;Use Case“组题”,考务员收到出题教师出好的试题后,通过“组题”方式为每位考生分配试题;Use Case“编辑试题信息”,出题教师对试题信息进行编辑,考务员也可以对试题信息进行修改;Use Case“设置试题密码”,考务员对试题设置密码,提高试题的安全性;Use Case“编辑考生信息”,考务员对“考生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Use Case“发布试题”,监考老师拿到完整的试题后,将其导入考试系统,对考试进行相关设置,打开“发布试题”开关;Use Case“监考”,监考老师通过考试系统,对考生的考试状态进行监控,并对考试异常做相应处理;Use Case“回收试卷”,监考老师通过考试系统中“回收试卷”功能,可以将考生上交的试卷自动形成一个压缩包文件;Use Case“登录领卷”,考生通过考试系统登录,验证合法身份后,考试系统会显示考生的试题;Use Case“答题”,考试系统显示后考生试题后,考生即可以通过考试系统进行“答题”;Use Case“交卷”,考生完成试题或考试时间达到规定时间,考生通过“交卷”功能完成试题的上交。

2 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

使用UML,对考试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即建立系统对象模型。系统对象模型通常包括两个部分: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2.1 静态类图

类图(Class diagram)是显示了模型的静态结构,特别是模型中存在的类、类的内部结构以及它们与其他类的关系等。以用例图为依据,通过排除冗余、无关的元素,得到网络考试系统类图,如图2所示。

在这个系统类图中,共有9个类,其中出题教师、考务员、监考老师、考生为主动形为,考试系统要模拟和支持他们的行为,为区别其它类,在其类名前加“@”,其相应的方法前加“@”。

下面就每个类的属性与方法作具体的说明。

1)“出题教师”类:考试系统中的一类人员,其属性有姓名等;“出题教师”的行为是进行试题与试题信息的编辑,但这些都是对“试题”与“试题信息”的属性进行操作,应封装在“试题”与“试题信息”中,通过在“出题教师”中加一个“出题”的方法,使用消息引用其它对象的相应行为来完成“出题教师”的功能,“出题”是主动形为,因此把它标识为主动方法。

2)“考务员”类:考试系统中的另一类人员,其属性有姓名等;“考务员”的行为是“编辑考生信息、设置试题密码、组成考生试题”,但这些都是对其它类的属性进行操作,应封装在其它类中,通过在“考务员”中添加3个“编辑考生信息、设置试题密码、组题”的方法,使用消息引用其它对象的相应行为来完成“考务员”的功能,“编辑考生信息、设置试题密码、组题”是主动形为,因此把它标识为主动方法。

3)“监考老师”类:也是考试系统中的另一类人员,其属性有姓名等;“监考老师”的行为是“发布试题、监考、回收试卷”,这三个形为由考试系统支持,“发布试题、监考、回收试卷”是主动形为,因此把它标识为主动方法。

4)“考生”类:是考试系统中的需要通过系统验证身份的一类人员,其属性有考号、姓名;“考生”的行为是“登录验证、领卷、答题、交卷”,但这些都是对“考场情况”的属性进行操作,应封装在“考场情况”类中,通过在“考生”中添加3个“登录验证、领卷、答题、交卷”的方法,使用消息引用其它对象的相应行为来完成“考生”的功能,“登录验证、领卷、答题、交卷”是主动形为,因此把它标识为主动方法。

5)“试题”类:在考试系统中,教师的出题内容,保存在“试题”中,其属性有试题编号、题型、内容、分值、标准答案,方法有编辑试题,这个方法由“出题教师”通过其消息引用的。

6)“试题信息”类:保存着试题的一些基本信息,其属性有考试名称、开考时间、总考试时间、试题密码,方法有编辑试题信息、设置试题密码,这些方法是由其它对象的消息引用的。

7)“考生信息”类:保存着考生的信息,其属性有考号、学号、姓名等,方法有编辑考生信息,这些方法由“考务员”通过其消息引用的。

8)“考生试题”类:考生试题是为每位考生准备的试题,其内容来自“试题”中,属性有考号、试题编号、考生试题编号、考生答案,方法有组题、发送考题、答题,这些方法是由其它对象的消息引用的。

9)“考场情况”类:保存着考场的信息,其属性有考号、考生登录时间、登录机器、考试状态、网络情况,方法有登录验证、领卷、交卷,这些方法由“考生”通过其消息引用的。

图2是在没有考虑系统架构的情况下分析得到的考试系统的整体类图,考虑系统采用的三层C/S结构,“考生”类规划在考试系统客户端(Client)中,“监考老师”、“考生试题”及“考场情况”类规划在考试系统服务器(Server)中,显然,在“考生”与“监考老师”、“考生试题”及“考场情况”之间还必须添加类来用于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考虑开发的方便,选用Microsoft的Winsock用于通信类,如图3示。

图3作为图2的补充,使得系统所有类图与系统架构得到很好的统一。

2.2 动态顺序图

动态模型是对静态模型的补充,UML通过顺序图、合作图和状态图来描述对象问的交互关系和交互顺序、对象的生命周期以及生命周期中对象可能存在的状态和状态问的转换约束[2]。顺序图提供对活动的更详细的描述,其目标是显示消息的详细顺序,这些消息在一个用例中不同对象之间进行交换[3]。

考生的考试活动是考试中核心部分,对考生考试用例绘制交互图,可以清晰的看出,在考生考试过程中各对象之间链接与协作,各对象之间交互时的消息传送以及消息传送的先后顺序。考生考试用例的顺序图如图4所示,从这个顺序图中可以看出,考试开始时,考生提交考号、姓名给登录窗口,登录窗口进行考号、姓名验证,再把考试状态提交给考场情况;考场情况返回考试状态给登录窗口,验证合法,考生可通过登录窗口来领卷、答题,答题完毕可以交卷。

2.3 网络考试系统的实现

完成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设计后,根据网络考试系统模型,将整个考试系统划分为试题编辑器、考试客户端、考试服务器三个模块,其包图如图5所示。

使用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可生成系统的框架代码,在生成框架代码的基础,进一步用代码实现每个类的属性与方法。再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实现具体的功能,最终完成考试系统的实现。

3 结论

UML作为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可用于对职业院校网络考试系统进行建模,在对网络考试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使用UML设计考试系统用例图,得出考试系统的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完成考试系统的建模。

参考文献

[1]肖衍,彭三城,张阿敏.面向对象技术在远程考试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湘覃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4):35-37.

[2]尤克滨.UML应用建模实践过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山西体育中心赋下一篇:报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