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问题

2024-05-13

观念问题(精选十篇)

观念问题 篇1

一、居住区停车需求属于个体需求

居住区停车需求属于个体需求, 而非公共需求。这一点是上海及国内外大多城市提倡“自备车位”的理论基础。购车人需要摒弃只要购车而小区或者社会就有责任为其提供车位停放的观念。购车人在购车前理应自行了解小区车位情况, 在知道小区车位不足的情况下仍然采取购车的行为, 那么引起的停车难理应由购车人自行承担, 而不应外化为社会问题。

二、居住区停车难应统筹考虑

居住区停车难应放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统筹考虑, 不能就停车而论停车停车问题的着眼, 不能简单地靠满足需求。相反, 如果对车位数量不加以控制, 反过来会影响到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而且, 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来看, 这也有悖于我国人口密集、能源对外依存度高的国情。停车问题的解决需要与加强停车需求管理、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实施机动车总量控制等项工作结合, 使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与城市的土地资源、道路容量、车辆增长情况相适应。

三、居住区停车管理需要多方面加强

小区物业管理是居住区停车问题的最前线, 停车管理需要多方面加强。一是妨碍消防、抢险、救护车辆进出的违章停车必须予以处罚。很多小区存在部分业主不顾物业和居民的反对, 将车辆到处乱停的现象, 妨碍消防、抢险、救护车辆正常进出和抢险作业, 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 必须予以处罚, 且在相关的安全事故中也应追究法律责任。二是需要出台规范, 引导居住区停车位的分配和管理。居住区停车位紧张极易引起业主间、业主与物业间的冲突, 因此, 亟待相关规范的出台引导。要使业主与业主、业主与物业在车位分配、公共空间利用等方面形成观念的一致, 如有车与无车、先买与后买车业主, 以及内部外部车辆停放的保障顺序等。

四、政府的角色应主要体现在引导协调上

观念问题 篇2

据卫生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看病难与,看病贵,医疗设备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医患问题的三大主要矛盾。

首先,看病难。现阶段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城乡贫富差距很大,资源配置包括医疗资源很不协调。看病要找医院,而从地域来说中国卫生资源的70%分布在发达地区大城市,这让广大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患者安全如何及时得到保障?而以如此集中的医疗资源去应对如此众多人群的就医需求,患者如何能不发出看病难的怨言?

其次,看病贵。市场经济的潮流下,“市场化”使得医院的公益色彩明显弱化,况且目前我国政府在医药行业的投入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四位。这使得医院只有下海才能留住专家扩大规模。半盈利性目的和以药养医的机制,使医院高收费现象严重,而医疗体制内部对医院的约束尚未完善。从广大患者角度看,我国人均GDP在世界86位,人均收入明显不高。而基尼系数已经突破警戒值。尤其是遇到大病,一病回到解放前的现象还很严重。有人会说为何不依靠社会保障,但是社保需要公益性大量的成本投入,我国当前具备这个条件吗?患者若是花光了钱却留不住人,为了一家老小以后生活不依不饶跟医院死磕,一拿到赔偿就罢休的恶性医闹已不新鲜。这就激化了医患矛盾。医院运转经营和患者看病难而贵之间矛盾尖锐。

财会观念变革的若干问题 篇3

【摘要】本文拟从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视角探讨财会观念变革的若干问题。

在多年的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笔者深深地感悟到在很多管理现象的背后,是观念在支配管理者的行为。企业财务质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深刻反映企业的管理效率,因而企业管理者的财务观念对企业管理者决策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科学的财务观念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因此,在会计和财务管理教学中,笔者一直倡导会计必须与企业其他管理活动之间相互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一、财会人员的素质观

目前从企业会计工作的组织情况来看,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组织中,都有财会人员。我们把财和会综合到一起,就是财务管理和会计两类人员。财会人员在企业组织里面有时候不知道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应该怎样开展。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观念的问题。这涉及到,我们怎样看待一个人,一个角色,在一个组织里到底怎么样为其定位。

(一)在一个组织里,会有各类财务管理和会计的行为。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这种行为往往站在自身的岗位立场,即我是做什么的?我是做会计的,做会计是干什么呢?更多的情况下,可能是要把财务信息通过报表的形式展示出来,这就是我们的会计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做什么呢?自己做会计工作,而不是强调在一个系统里面做会计工作。也就是说,他服务的目标导向在什么地方,可能并不清楚。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会计人员描述出来的信息对管理者的作用在哪里,会计人员不是特别关心,关心的是他自己做什么,做了以后的用途就不关心了,导致大量的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在管理者面前没有用。一个很明确的问题就出现了,大量的财务信息或者会计信息没有用,维持这样一个庞大的会计机构做什么?所以,必须强调一种定位,这种定位应该在岗位定位上。不是站在自身岗位的立场看财会,而是应该站在一个整体的立场,在一个组织系统里面,思考财会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二)这种定位的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源于会计的教育模式。但在财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教育机构的问题,而不是企业的问题。目前财会人员主要来自两类培养渠道,一是管理学院或者是商学院的会计教育体系;二是独立的会计学院或者会计系的教育体系。笔者在多年从事会计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财务管理和会计人员的培养而言,商学院或者管理学院培养出来的人和独立的会计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有什么不一样?笔者认为区分度是非常大的。在所有独立的会计系或者会计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更多的是强调专业知识,更多地强调专业能力的深度培养,很少强调会计是为谁服务,会计怎么样在这个系统里服务,所以很少谈战略问题,很少谈沟通、协作的问题,更多的是谈会计是做什么的。这是这种培养机制带来的一种必然的结果。另外,从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情况来看,学院是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很明显地囊括了很多其他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管理学院和商学院里培养的会计人员或者财务管理人员,全局管理的意识更强,更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对他应有素质的要求。这里的核心是强调会计必须与企业其他管理活动之间相互融合,才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

(三)如何看待财会人员应有的素质。首先,财会人员的观念和意识应该有一种战略导向性,时时刻刻应该想到财会工作应该服务的对象是什么,目标导向是什么,很明确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和全局;其次,在企业组织里面强调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组织、平衡;最后才是我们强调的专业知识,财、会、税、审、法等等。在一个组织里面,完全可以要求财会人员有这样的战略导向性,而且培养的人员当中不能简单地就财务管理和会计论财务管理和会计,而是应该强调服务对象和目标导向。

二、成本和效益的动态观

在任何企业管理过程中,都特别强调成本效益分析,但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差异是非常大的。短时间看有效益的事情,长时间看可能没有效益;货币情况下看有效益,非货币情况下来看,可能就没有效益。因而谈成本效益观,应该考虑到其动态性问题。在以资本结构的角度来看成本效益的问题时,有一個理论叫做加强平均资本成本理论。即不同的资本来源,其成本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选择资本结构呢?加强平均资本成本,是要考虑的。但在中国的管理实践里面,笔者看到的是,很少有企业在融资以前就去考虑融资成本,而更多的是会考虑融资的一种目的以及这种目的所带来的财务后果到底是怎么样的,而不是要考虑加强平均成本的问题。难道国内的管理实践错了吗?这种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管理观念在于,其一,在相应的一定的成本基础情况下,收益问题实际上有时候是动态的,即货币和非货币以及不同时间的动态结合;其二,不同的资本结构,其效益的差异是很大的:不同的资本结构,其价值差异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因此,国内的管理实践并没有错:国内的管理实践里,更多地强调货币和非货币相结合的一种动态的成本效益观。

三、预算管理的人本观

笔者认为,这里的人本观可以是以人为本的观念。预算实际上是一种货币收支状况的计划。在编制预算和实施预算的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或者编制财务预算的部门考虑更多的一是控制;二是效益导向。控制过程中,无疑会产生效益导向的问题,即为了达到某一种财务结果而做出相应的控制。各种预算管理的控制手段也是比较多的,有的是刚性预算的问题,有的是不同职业的开支标准的严格预算,有的是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严格的审批制度等。实际上,在这个过程里,可以从行为财务学或叫行为金融学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即预算管理的实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任何预算管理方式的实施如果不考虑对人的影响,对人行为的影响,就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应该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上看待管理,强调预算对人行为的影响,而不是机械地执行某一僵硬的预算管理制度。过于僵硬的预算管理制度在对费用进行严格控制的同时,丧失的可能是企业员工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积极性。因而,笔者强调在预算过程中,要有一个协调、沟通和内部资源整合的作用,但恰恰这一点往往被当前的预算管理所忽视。预算管理的成功不在于控制住成本支出,而在于采用的控制手段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四、营销管理的效益观

在电视里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广告反复出现,在节目中断过程中迅速插播各种广告,效果有没有?有。但引人思考的是如何从财务管理角度或者企业角度来看这些营销策略的效益,或者说成功的营销是什么呢?成功的营销不是简单地把企业的产品做到有人买,而是强调企业取得的盈利有相应的质量。产品销售出去了,这个钱是不是要回来,产品是在什么样的价位出去,是在什么样的市场发展前景定位下售出,这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这是营销管理中效益观的问题。

五、人力资源的成本观

谈及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传统的理解往往会强调特定人力资源的财务成本,如年薪、待遇、相关的职务消费或股权激励成本等等。却很少考虑一个问题,就是不恰当的人力资源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上,对一个组织所造成的一种潜在的伤害,本质上这是人力资源的一种机会成本的问题。位置是有限的,一般来讲,候选的人数应该多于职位数,但是职务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可能不恰当的人发挥的作用并不如预期,所以会听到企业界的人士抱怨,说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很有问题。职业经理人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报酬和自己在一个公司里面的职务,而很少去关注对一个组织的贡献如何。而恰恰在很多单位里面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在一些公司治理过程中也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在一定位置上的人是不是适合这样一种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是不是真正有利,可能会比看到的成本更大。因此,要树立更全面的人力资源的成本观,既包括外在的成本支出,又要考虑到特定人力资源与其控制的非人力资源的匹配程度与整合效应。

六、财务状况的质量观

财务质量的概念,是笔者在近年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这个概念本身是否科学,在学界存在争论。这可以继续讨论。笔者认为,财务质量和人的健康状况是一样的,是可以谈的。就如同我们经常说人的健康质量怎么样,人的生存质量怎么样。笔者所说的财务质量,涵盖了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四个方面。下面笔者从财务质量的基本体现——资产负债表入手,来阐释财务状况的质量观。

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披露载体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在谈及企业财务状况时,无论是财务信息编制者还是信息使用者都格外关注资产负债表。那么资产负债表是什么?传统的理解是对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揭示。实际上,报表上的资产是对企业非常不完整的一部分资源的展示。怎么叫做非常不完整呢?因为它只告诉了信息使用者用货币表现的资源的状况,人力资源在里面就没有地位,没有把人力资源作为资产,在报表里列示出来,所以信息使用者看到的资源是很少的。但是,即使看到,就肯定报表上的数字资源真是资源吗?可能也不是,如不良资产。另外,强调这些资源是谁的:属于股东和债权人。一个人说没花钱买了一个企业,这个企业的资产是一亿,企业的负债是一亿五千万,你没花钱买了一个净资产是负五千万的企业,实际上不好说是盈还是亏。因而,笔者强调从质量观的角度来理解资产负债表揭示的信息含义,这里对资产负债表的质量观理解在于左方强调的是基于资源安排的战略实施与盈利模式;右方强调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资产的质量观

笔者将资产的质量概括为满足特定组织特定需求的一种质量。对于特定资产,在相当多的时候,应该考虑我们想让其做什么,想要其达到什么样的状态,与目的和需求相连的时候才能看到特定资产的质量。

谈资产的质量第一个问题就是增值的问题。任何一个资产的增值都是和其他资产组合以后增值的结果,同样一瓶矿泉水,在超市里不会超过一块钱,在五星级酒店里可能就会卖二十、三十块钱,什么原因呢?还是这样的水,只不过和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后,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再一个是被利用的问题,强调资产的质量是相对的。强调对资产质量的重新考虑,不是规模和基本结构,而是要强调资产质量与企业战略确定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应关注两种战略定位,一个是全体股东的战略;另一个是控股股东的战略。当控股股东战略和全体股东战略不一致的时候,控股股东战略的实施必然导致这个企业大量的不良资产的闲置,所以一定要看到底站在什么立场看问题,很可能站在全体股东立场的不良资产恰恰是站在控股股东角度考虑的优质资产。

可见,资产的质量反映了企业的战略实施与盈利模式。下面笔者通过资本的权益归属来讨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资本结构的质量观

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公司本身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质量。这里笔者强调从企业财务质量角度来全面理解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治理效率,即管理效率的财务质量观。企业财务质量是管理效率的具体体现,企业的管理效率尽管有多方面的表现,但是,其主要表现是财务质量。资产的质量揭示了企业战略实施与创造价值的效率,而资本结构的质量则蕴含着企业管理效率持续提升、长远发展的动力源泉。

前面谈到了财务状况的质量观强调资产负债表左方关注资产的质量。而资产负债表右方强调关注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方面,应该更多关注资本结构的一种框架性的设定,或者一种设计,这才是企业长期发展或者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在这个过程里面,更多地强调资本结构的质量,应该关注一定的资本结构的框架和设计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什么。这里说看企业看什么,应该看的是基本的资本结构的质量以及基于该资本结构设计的人力资源安排的一种结构。这应该是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性决定因素,而不是短时间内的一种成本水平的高低问题。

对资本结构质量进一步考察,应该关注资本结构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给谁干的问题。其实是给这样一些利益相关者来干的。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应该是股东、债权人、政府,雇员自己,当然雇员里面还可以分层。但是核心问题不在于知道给谁干,而应该考虑的是怎么分的问题。这就是第二个层次应关注的问题,重要的是,它的价值创造动力源泉就在于怎么分,這几个利益相关者之间怎么分,核心问题不是跟债权人怎么分,也不是跟政府分。因为跟债权人的利益分割是靠贷款的协议约定,跟政府的利益分割是靠税法的规定,核心问题是股东或者货币资源提供者以及人力资源提供者两方面的利益的一种博弈问题,是股东与雇员,或者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利益博弈的问题。到现在为止,可以说中国工会的力量在一些该强的地方应该说是不强的。如在所有权成份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工会的力量如果弱的话,就更表现出一种很明显的倾向,非常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价值确定问题。如果人力资源价值确定,出现严重偏差,这种偏差还不是多的问题,而是少的问题,导致长期剥夺人力资源应该有的价值权利的时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能真的就会出问题。

有些企业的管理效率高、发展得非常好,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资本结构的稳定性,资本结构确定人力资源的利益相关性、利益协调性,即资本结构的第三个层次的问题。笔者认为企业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应该是利益的公平与和谐,所以强调在考察一个企业的管理效率的时候,既要看现有的资源是什么样的,更要看谁提供这样的资源,提供这样资源的供给者想达到的目的到底是怎么样的。再一点,它的利益是如何协调的。

观念问题 篇4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 在文化上又有许多相似之处。纵观中日两国对于复仇行为的态度变化可以得出两国在对待复仇行为的看法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本文拟以中日两国的忠孝意识为切入点窥析中日两国在复仇观念上的差别及产生差别的原因。

一、中日两国复仇观念异同

复仇的行为是生物的自然反应, 其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 在动物世界里也经常发生, 关于这一问题学界已有定论。即便是现在一些人仍然认为复仇并不是应必须禁止的行为。中日两国民间由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 在对复仇观念的认知上大都采取赞扬的态度, 这一点从中日两国流传的故事及文学、影视作品中便不难看出。中国流传至今的经典故事中便有“赵氏孤儿”、“勾践卧薪”, 在日本也有“赤穂浪士仇讨、伊贺越仇讨、曾我兄弟仇讨”等为日本人民所广为流传的复仇事件, 即便是当今社会以复仇作为主要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是不计其数。

虽然中日两国的文化都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最开始对于复仇行为都是肯定的。但在中日两国复仇观念的演进过程中却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在原始社会中中日两国对于复仇的行为都是被允许的, 记载我国春秋时期事件的《春秋公羊传》中便有“父不受诛, 子复仇可也。父受诛, 子复仇, 此推刃之道, 复仇不除害。”但随着原始的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中国在法律规定中开始出现禁止复仇的规定如在《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中便有“民不得复仇”的记载, 《隋书卷二十五·刑法志》中规定“又初除复仇之法, 犯者以杀论”。虽然国家法律规定不允许百姓复仇, 但是在对复仇行为进行评价时有时会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新唐书·列女传》记载, 贞观年间孝女为父报仇“太宗免其罪, 给驿徙雍州, 赐田宅”, 《宋刑统·斗讼律》规定“如有复祖父母、父母之仇者, 请今后具案奏取敕裁”。反观日本, 在1873年 (明治6年) 才禁止复仇行为, 在此以前日本对于复仇行为一直被日本社会鼓励和提倡。镰仓幕府时期的《御成败式目》规定允许子为父、弟为兄复仇。“仇讨就是中国所谓的复仇, 本来是没有法治的野蛮社会里的普通习惯。日本封建时代, 这一种事实不但是社会上赞美他, 并且国里的藩主还特别许可。”[1]

我国唐朝武则天当政时发生了这样一起案件, 同州下圭人徐元庆之父徐爽, 被下圭县尉赵师韫杀害。州官袒护赵师韫, 徐元庆则更姓易名, 亲手杀死了赵师韫, 然后投案自首。对于这一案件当时的武则天政府意见出现了分歧, 一种认为应当表扬徐元庆的忠孝义举;另一种则认为徐元庆杀人犯法理应严惩。陈子昂提出了另外一种意见:“正国之典, 宽之以刑, 然后旌闾墓, 嘉其徽烈, 可使天下直道而行。编之于令, 永为国典。”可见, 在武则天政权时期法律对于复仇的行为就已经禁止了。日本著名的三大仇讨之一的“赤穂浪士仇讨”讲述的是赤穗藩的47个武士杀死吉良上野介义央为主公浅野内匠头长矩复仇, 他们遵循武士道精神, 报答了对主公的情义, 47名武士的行为得到了当时百姓的赞扬, 但由于他们违反了“没有事先通知对方就实行报复”的规则, 所以将军下令让这47名武士切腹自尽。“徐元庆事件”与“赤穂浪士仇讨”都是主人公进行复仇后由于违反了当时的规定导致广大群众眼中的英雄却要被处以极刑。后人对当时上述两件事处理结果的态度也大体相同, 均对处理的结果表示出异议。对于武则天政权的处理, 柳宗元曾在《驳复仇议》中作出如下评价“且夫不忘仇, 孝也;不爱死, 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 服孝死义, 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 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 黩刑坏礼, 其不可以为典, 明矣!”赤穗武士切腹后, “社会各界对处理表示不满, 百姓非常激愤。江户日本桥的布告牌上‘鼓励忠孝’的‘忠孝’二字被人用墨汁涂抹, 换过后又被糊上泥巴, 以后干脆被扔到河里”[2]。

上述两个事件不同的方面是, 首先, 两个事件的主人公被处以极刑的原因不同。徐元庆是因为故意杀人而被处以极刑的, 而47名武士则是由于违反了“没有事先通知对方就实施报复”的规定而被命令切腹的;其次, 两个事件发生的年代不同。“徐元庆事件”发生在唐朝武则天时期大约在公元700年左右, 而“赤穂浪士仇讨”是发生在江户时代时间为公元1702年;再次, 主人公复仇的原因不同。徐元庆是为父报仇, 而赤穗武士是为了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主公复仇。

但社会民众对于“徐元庆事件”与“赤穂浪士仇讨”均持肯定、赞扬的态度, 可见复仇行为并不违背当时的社会道德。而“徐元庆事件”与“赤穂浪士仇讨”的结局都是以主人公被处以极刑而告终, 可见复仇行为并未得到当时社会制度的支持。“徐元庆事件”与“赤穂浪士仇讨”的不同点基本可以反映出中日两国对于复仇行为的看法在制度层面出现了些许的不同。首先, 两个事件的主人公被处以极刑的原因不同。徐元庆是因为故意杀人, 而47名武士则是由于违反了复仇的相关规定而被命令切腹的。从此点可以得出当时的社会秩序对于复仇行为的规定是有所不同的, 中国对于复仇问题是严格禁止的, 而日本对于复仇的问题则是有条件的允许。其次, 两个事件发生的年代不同。“徐元庆事件”发生在唐朝武则天时期大约在公元700年左右, 而“赤穂浪士仇讨”是发生在江户时代时间为公元1702年。虽然两个事件发生的时间相差1 000年, 但从当代刑罚论的角度看, 中国唐朝的司法制度要比日本江户时代的更加先进。再次, 主人公复仇的原因不同。徐元庆是为父报仇, 而赤穗武士是为了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主公复仇。徐元庆是遵循儒家思想中的孝, 而赤穗武士为主公复仇则是根据日本武士道精神中的忠, 它们所代表的正是作为中日两国文化核心内容的忠孝观念。

“徐元庆事件”与“赤穂浪士仇讨”均为当时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事件, 通过比较它们的异同可以窥测出复仇行为在两国社会制度和社会道德中所占的位置。从社会制度层面看, 中国自从进入封建社会开始对于复仇行为由支持变为限制直至禁止;而日本即使进入到封建社会以后对于复仇行为也是持放任甚至是鼓励的态度, 直至明治维新以后复仇行为才被明确禁止。从社会道德层面看, 由于儒家思想对于中日两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社会主流思想对于为自己亲人、君主复仇的行为一直都是肯定、鼓励的, 甚至认为为自己的亲人、君主复仇是一个人必须的义务。正是这种思想的根深蒂固导致中日两国社会出现了社会制度上已经禁止了复仇的行为而在社会道德层面上却仍然认为复仇行为是可为之的或者是必须为之的这样一种社会制度规范与社会伦理道德发展不同步的情况。

二、中日两国复仇观念差异原因分析

复仇作为一个亘古不变的意识形态存在至今, 复仇观念随着社会的前进, 其本身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同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且日本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大部分是源于中国, 其中便包括对于复仇观念的看法。复仇观念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外在的体现。在出现成文法以前, 中日两国社会对于行为的约束主要依靠约定俗成的规则, 其中对于复仇行为两国均认为是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但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 各种权力向中央集中, 统治者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开始有意识的宣扬一些有利于自己统治的意识形态来改变社会文化的走向。于是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通过系统的法律规定的建立用公权力对各种行为进行评价, 而像复仇这种典型的私力救济的行为自然会被限制或是禁止。也就是说, 随着社会的进步, 复仇观念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中日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 且日本文化较大程度的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原始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初期两国文化对于复仇的态度是基本一致的。中国在建立封建社会初期, 社会制度对于复仇行为极为宽容, 经常出现对于复仇行为在法律评价的时候给予特殊照顾或者是放纵。但随着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不断进步对于复仇行为的限制也越发严格, 从有条件的允许复仇一直到禁止复仇。而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 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却远远没有那么迅速。汉朝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更是将儒家思想作为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进行宣传。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广泛宣传儒家思想中的忠孝观念。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是即便法律禁止复仇行为, 但由于儒家的忠孝观念仍然为社会伦理道德的主流意识形态, 所以复仇行为仍然屡有发生。日本进入封建社会时间较晚, 在进入封建社会之前, 支撑日本复仇观念的是生物与生俱来的本能反映。在大化改新之后, 日本进入封建时代, 日本封建社会初期全面照搬中国隋唐各种法律制度。“经过日本统治阶层的努力而建立起来的律令国家制度, 已俨然具有了小唐朝的外观。在律令制下, 唐朝的制度和意识形态成为时代的主流”[3]。但此时儒家思想中的忠孝观念并未完全融入日本社会, 自7世纪的大化革新至12世纪后期, 日本一直存在着较完整的学校体系。这些学校既是培养官僚的教育机构, 又是日本早期儒学的传播体系[4]。在封建社会建立初期的5个多世纪里全面学习中国的文化知识, 并将儒家思想作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而加以宣扬, 作为复仇行为意识支撑的孝养观念也开始融入日本社会。由于日本文化相对于中国文化的落后, 导致社会制度在对于复仇行为的评价时 (间较晚?) , 直至距离唐朝1 000余年后的日本明治时期的法律才规定全面禁止复仇。

三、儒家忠孝观念对复仇的影响

随着唐朝灭亡, 日本停止派遣遣唐使, 日本国内出现具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 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进路开始出现差别。在社会制度方面, 由于国家公权力在唐宋时期占据了主导地位, 开始较为严格的限制复仇行为的发生。宋朝以后沿袭唐律, 不制定专门复仇之法[2]。与之相对, 日本却并未将复仇行为做严格的限制, (两国不是都没对复仇做严格限制么, 这句话什么意思) 德川时代儒家思想开始普及, 以忠孝为根本内容的伦理思想被统治者拿来作为治理国家, 调整家族及亲属关系的重要思想武器, 基于这种思想而形成的复仇观念被当做美德广泛提倡[2]。所以处决徐元庆的原因是杀人, 而47名武士被命令切腹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守复仇的规则 (这句话说了三遍了, 是否改一下, 比如:造成了徐元庆和47名武士的处决原因截然不同) 。在社会意识方面, 虽然中国在唐朝加强公权力对于复仇行为的限制, 但在“徐元庆事件”中不难看出, 社会民众对于处死徐元庆是不满的, 对于复仇行为所代表的忠孝观念是极为崇拜。日本对于复仇行为更是赞赏, 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普通民众对沉浸在对复仇行对背后忠孝观念的疯狂迷恋中。“……他们举国所赞美的武士道的精华, 就事实上说明起来可以举出两件事, 一件事‘仇讨’, 一件是‘切腹’。”[1]虽然复仇观念与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 但两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侧重点却略有不同。“日本国民所抱有的忠义, 在其他国家是很少有人赞美它的。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观念是荒谬的, 而是因为人们把它忘记了, 或者是因为日本人把它发展到了其他国家都未曾到达过的高度。在中国, 儒家讲对父母的服从视为人的首要义务, 而日本则将忠义放在第一位。”[5]中国对于为血亲复仇的行为更加赞赏, 对于为君主复仇的情况在中国却并不多见。“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杀兄之仇义不返兵”是千百年来的经典训诫, 虽然这已为当下的法规范所禁止, 但对国人的影响并未减弱, 即使是在法律完备的唐朝也有规定父母被人殴打, 子孙当即处于自卫, 没有对寻衅者造成伤害的无罪;造成伤害的罪减三等处理。日本在镰仓时代由源赖朝创立了幕府, 武家政权出现在历史舞台。武家政治的基础内容就是由孝养观衍生的将军与武士之间的“恩情”。为了更好的统治武士阶级, 江户时代日本的孝养观被不断强化, 直至将其提升至一个绝对的高度。此时日本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就是以“恩”的观念为核心的日本孝养观。日本孝养观中统治阶级对于“忠”的宣扬远远超过了“孝”[6]。

正是由于日本统治阶级从开始的照搬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忠孝观念到奈良时代国风文化中对儒家忠孝观念的吸收和融合使得忠孝观念在日本发生了变异, 从中国儒家“移孝作忠, 孝大于忠”的忠孝观念到经过日本社会的吸收、融合成为“忠大于孝”的日本特有的忠孝观念。忠孝观念在日本的变异使得以忠孝观念为基础的复仇观念在演进的过程中同中国的复仇观念产生了差异。由于日本统治者在宣传儒家思想时, 弱化了儒家思想中“仁”的部分, 着重宣扬儒家思想中的忠孝观念, 使得复仇这种被认为是忠孝观念的外在体现的行为在日本社会中频繁出现。此外, 在宣传忠孝观念时日本上位者刻意加强对忠的宣扬, 主张忠大于孝, 在忠孝冲突发生时要选择尽忠。这种刻意的宣扬忠的观念导致在日本社会发生的复仇事件中, 为君主复仇的事件不在少数。正是这种对于儒家思想刻意的改变使得日本社会在制度层面的发展与伦理道德层面的发展严重的不同步, 伦理道德层面发展的脚步远远落后与社会制度层面的发展。

摘要:复仇问题自古以来便存在于社会之中, 它随着社会文明的进化而发生着改变。中日两国属于东亚文化圈, 虽然日本在封建社会建立伊始, 大量学习中国唐朝的律令制度, 但在处理复仇行为的问题上却与中国略有不同。中日两国在处理复仇行为的问题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日两国由于各自国内形势不同, 对于社会伦理道德核心内容忠孝观念的宣传角度不同, 从而使得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民众在复仇行为的问题上产生出不同的认识。

关键词:复仇,忠孝观念,儒家思想

参考文献

[1]戴季陶.看不懂的日本人——日本论[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9:188-189.

[2]徐晓光.中日古代复仇问题比较[J].比较法研究, 1994, (2) :155-156, 160-161.

[3]崔世广.日本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三个周期[J].日本学刊, 1996, (4) :100.

[4]叶渭渠.日本文明[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64.

[5]新渡户稻造.看不懂的日本人——武士道[M].北京:市新世界出版社, 2009:152.

观念问题 篇5

根据相关调查,自上世纪 90 年 代以来,我国的医患纠纷数持续快速增长。1991 年,全国 100 家大型医院共发生医患纠纷 232 件;1998 年,全国 100 家大型医院共发生医患 纠纷 1400 件。以北京市为例,2003 年约发生医 疗纠纷 5000 件,2004 年约 8000 件,同比增长 60%。„13‟新世纪以来,我国医疗事故案件的受理 与结案数也呈现快速增长的特点。如表 1 所示,2002 - 2009 年间,全国医疗事故案件的受理与 结案的平均数分别为 11170 起和 10596 起,案件 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7%、9%。——资料来源: 刘鑫 : 《医疗利益纠纷———现状、案例与对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4 页。——《现阶段我国医患矛盾的类型、特征及对策》

根据卫生 部统计,2010 年全国 “医闹”事件发生 17243 起,比 5 年前多了近7000 起。《在全国部分省 市调查 “医闹”的分析报告》显示,在全国 115 所被调查医院里,2004 -2006 “医闹”行为 的发生率分别为 89.58%、93.75%、97.92%;平均每所被调查医院发生 “医闹”的次数分别为 10.48 次、15.06 次、15.31 次。——《现阶段我国医患矛盾的类型、特征及对策》

根据卫生部通报,仅 2012 年全国共发 〃701〃生恶性伤医事件 11 起,造成 35 人伤亡,其中 7 人死亡。2012 年 12 月至 2013 年 7 月间,中国 医院协会等机构的调查表明,中国医院场所暴力 伤医事件逐年递增,每年每所医院发生的平均数 从 2008 年的 20.6 次上升到 2012 年的 27.3 次。——《现阶段我国医患矛盾的类型、特征及对策》

截至目前,我国政府与医务界 探索、建立了解决医患纠纷的人民调解组织 3396 个,人民调解员 2.5 万多人,55% 的医疗纠纷人 民调解委员会有了政府财政支持。2013 年共调解 医疗纠纷 6.3 万件,调解成功率达 88%。——《现阶段我国医患矛盾的类型、特征及对策》

观念问题 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兴趣

新世纪面对着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学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历史教师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教学大纲,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教学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堂课究竟怎样上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辅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优势,利用45分钟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让其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又能在教育教学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做贡献。这就需要教师研究中学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然后指导、解决。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中学生缺乏历史学习中的问题意识,与当前社会、学校等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选定每一课每一个问题、指导学生去解决而不是让学生提问题,然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是传统课题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因此,在当前新课改以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历史教学的问题意识要改变、要转变,历史教学的本质、目的、过程等都应当有所改进和提高。

另外,中学历史教学的手段贫乏和单一,历史教学大多是以课本为主,并且以平面化的文字、图片为主,过分理论和政治化、缺乏时尚感和生活化,从而也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的努力和研究,创造性地进入教学。

一、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启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功能和作用也各不相同。在当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中学历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及历史故事和要件,更新教学观念,采用不同方法和途径,构建问题平台,搭建教学舞台,让学生参与,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其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二、培养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激发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好奇、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们产生提出问题的前提。教师应动用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历史歌曲、播放历史影像材料、展示历史图片、利用家乡历史素材(乡土教材),让学生出演历史短剧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历史、触摸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走进历史、学习历史,对历史产生强烈的好奇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将好奇心转化为持久的精神动力。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观念,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切创造始于“问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继续学习和教育,增加知识,更新知识,研究问题、整合知识,绝不能在知识层面上止步不前,二是应当大胆地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和方式,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树立问题意识的理念,并让课堂教学成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实验室。

四、加强历史教研和教研组内文化建设

教研和教研组的建设和存在的目的在于教学研究,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学经验交流交换和积累,团结和谐的教学教研氛围是舒适的工作环境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的保证。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注重交流、研究和探讨、尊重和支持,可以优势互补、群策群力、共同进步,完成教学,以便更多的解决学生可能发现提出的问题。

总之,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提问作为“灵魂工程师”的历史教师应当在培养新少林寺问题意识的过程中,一定要起到示范作用,不断增强自身问题意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在课程进行提问时,应多提问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设计好提高的问题,帮助学生联想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成熟的学习思维。

谈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现状及问题 篇7

一、我国当前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 缺乏正确的儿童观, 儿童还不被作为独立的个体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 权威型家长和家长制的作风受到了推崇, 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 以父母或是家长的想法来对儿童进行教育, 以此来达到高教育的目标, 这也使孩子成为家长意愿的替代品、孩子体现的是家长的自身愿望、孩子教育的结构成为了家长强制出的产品, 这也是最为传统的亲子观。就现在而言, 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中的和谐、民主、平等的亲子观念也逐渐形成。虽然传统的家长制家庭教育观念也逐渐的消失了, 当先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平等、和谐的亲子观念, 但是很多幼儿家长的儿童观尚不完善, 认为儿童还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二) 幼儿家长对有些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到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 普遍运用的教育方法是灌输式、教育目标也不是子女的实际想法, 教育的内容也重智轻德, 对于这些来说, 现代的教育观将教育非万能论作为基础, 对教育的有效性、教育的原则、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之间的作用更加的重视, 在对教育方法、教育任务、教育目标进行设立的过程中, 也更加的突出了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健康发展为本这些理念。出了幼儿在教育观形成的时期所能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之外, 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教育观, 所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 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观念的全面性认识不深

儿童观与儿童发展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彼此之间互为基础。儿童观必须要在对儿童的本质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 对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 遵循以儿童为本的基本原则, 坚持将对儿童的发展进行有效地促进为原则作为基础来形成的。儿童发展观要将儿童观作为基础, 还必须要满足三个要求:第一, 对儿童的发展主体性尊重并且承认;第二, 对儿童的发展潜能尊重并承认;第三, 对儿童的发展差异性尊重并承认。在我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 受到一些错误儿童观的影响, 儿童发展观就容易变为以家长的愿望为基础, 以家长的意愿为主体。

二、对我国当前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进行有效的改善

当前, 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引导的主要力量并不是专业的机构, 而是图书出版商以及电视传媒。必须要承认的是, 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图书以及电视节目对我国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改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想要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正确的培养只依靠这两种力量的作用是不可能完成的, 主要的原因就是下面两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在对图书的选择上以及收看电视节目上存在非常明显的随意性和随机性, 无法为家长提供系统、稳定的指导;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图书市场中出版商有较大的差异, 虽然有一部分家庭教育的指导产品质量较高, 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不科学、观点较为偏激的读物, 这些读物具有一定的误导性。所以说, 相关的机构必须要进行恰当的引导。

(一) 构建国家级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

当前, 我国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的结构主要以妇联组织以及部分专业的学会为中心, 对各种资源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政府需要对学术资源、行政力量以及资金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 进行协同同坐, 构建一个中国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权威性机构, 主要负责对全国的亲子教育方案进行推行、研发、指导以及评估, 以此来对亲子教育的实践工作进行引导。

(二) 对图书和电视等传媒子单元进行规范和引导

当前, 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学习的主要方式仍然还是要通过报纸、图书以及电视。所以, 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 使得传统媒体对亲子教育方面的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进行有效的提高, 对网络等现代化的媒体进行充分的利用, 以此来使亲子教育的受众面和覆盖面都得到提升。

(三) 鼓励幼儿园开展亲子教育课程

幼儿园是对家长培训活动进行开展的另一个渠道。当前, 幼儿园由于受到自身资源的限制, 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时候对外部的资源过度的依赖, 也就是对校外的专家依赖过大。幼儿园由于对一些专家教授进行邀请过于的重视, 而进行家庭教育活动所讲的主体也是由这些专家和教育随意决定的, 这也就导致了学校全部家长的教育内容随意性较强, 没有自主性、计划性以及系统性。为了使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就必须要将幼儿园中具有实际经验的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 将外部专家作为顾问进行指导, 让外部专家能够给予主讲教师一定帮助, 让教师能够对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的进行完善, 建设出亲子教育的体系。

结语

家庭教育观念在当前是一个新的概念, 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性特点, 对儿童的发展来说, 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对其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家庭教育观念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同时提出了对家庭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和改善的具体方法, 希望能够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摘要:家庭教育观念在当前是一个新的概念, 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性特点, 对儿童的发展来说, 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对其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幼儿的家庭教育观念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对家里教育观念中主要的内容教育观、发展观、亲子观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对当前我国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进行分析, 同时提出一定的建议对其进行转变和改善。

关键词:幼儿家长,幼儿,家庭教育,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刘秀丽, 刘航.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现状及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5) .

[2]武倩.广州市农民工随迁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 2012.

[3]王雅宁.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2.

[4]王世宾.对城市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16) .

观念问题 篇8

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他的价值指向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生命成长与英语习得智慧的升华。这在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看来,问题设计“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但在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徒劳的提问”及“零解答距”的现象尤为严重。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观念上慎思之,有所创新。

这主要应该表现在对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观念性更新,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那么,英语教学现状无法改变,难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内容。

一、变被动传授式教学为主动参与式教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以传授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法模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传统阅读课教学中我们常略微分析课文,然后讲解语言点,以传授语法知识为主,课堂气氛沉闷,学习形式单调,学生感到枯燥,学生是被动学习的机器。不可否认的是江苏目前使用的牛津版新教材已经有了明显改进,也设计了大量的问题,但笔者在教学中不千篇一律套用教材中现成的东西,而是针对不同课题,不同目的,设计一些阶梯性问题,以逐级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guiding questions为例,在模块一第三单元阅读课的教学中,针对标题Dying to be thin设置了这些问题:“What’s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What does it imply?What do you suppose will be talked about?”透过“渴望减肥”(dying to be thin)的表象,揭示了“不健康减肥”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dying),一语双关,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这样的读前热身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既完成了文章大意的疏通,又包含深层意义的理解,学生还由衷地产生一股兴奋感和成功感。

由于教学活动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模式,即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通过营造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气氛,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当然教师要根据各方面的教学反馈信息,适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调控不能千篇一律,而要不断更新。

二、变单向传递式教学为师生合作的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强调在实践中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学生在自主观察或讨论时,英语教师并不是清闲地站着,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并且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突破学习难点。

例如:阅读课教学中的读后阶段,我会给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深度的发散性的探究式问题,仍然以模块一第三单元阅读课为例,笔者设计的问题是“How can we look good and fee good?”再如教学模块二第一单元阅读课时,笔者设计的问题是“What do you think has happened to Justin?”以课文中出现的不同人物的口吻进行探讨主人翁Justin失踪的可能性。讨论中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同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加以深化,甚至帮助他们对英语知识在不同单元,不同册之间产生联想和信息交流,形成知识链。这样的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客观上活跃了学生与教师的思维。

在日常教学中我一直遵循“三主、三不”原则: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以“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结果或规律,教师不做现成饭喂学生,以“鼓励”为主,不“钳制”学生。这样的课堂,少了不该有的条条框框,多了应该有的自由与宽容,多了促进自主学习应该有的自信和勇气,在这种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中,在这样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生的手指灵活了,激活了思维,产生了智慧,拥有了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欣。

三、变主导式教学为指导式教学

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和新教材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教师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英语成绩,更要关注并引导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教给学生质疑、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能。

例如:我们学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学校要求学生自己确定课题,可是对于这群高中生来说,他们根本不知如何做研究,我尽自己所能给他们指导。我建议学生研究本地或周边地区旅游景点英语文化。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碰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都在我的指导下协作解决了。一次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标牌只有中文,我指导学生译成英文,并把译文送给旅游景点办公室,得到了他们的感谢与高度赞扬,学生情绪非

探讨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必然性

(商丘经济贸易学校,河南商丘

摘要: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不管是在政治、经济上,还是在文化建设上都在努力地进行改革,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语言文化学习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所以在对英语的学习上国家已经给予了高度的支持与重视。但是这种进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逐渐提高的。中国式的英语的产生意味着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中国式英语是受汉语文化迁移,违反了英语语法上的规则,但是中国式英语也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及合理性,所以我们应正确认识中国式英语。文章就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必然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国式英语必然性合理性必然性展开论述

一、中国式英语的必然性

随着现在国际发展的需要和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英语已经被我国定位为语言上的必修课,是学生升学的重要指标,但是英语在中国不是民间的通用语,也不是我国的官方语言,所以学习环境很单一,仅仅是通过学校或者媒体等方式进行英语学习,我国的大部分学习者都是在汉语环境下进行学习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英语学习就无法避免汉语的影响。

1. 产生中国式英语的内部原因

婴儿在刚刚出生之后到两岁之间的时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左右半球的分工还没有那么明确;在两岁之后到青春期这一阶段,大脑的潜能快速发展,这段时间在语言上如果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适当强度的锻炼,孩子在语言上就能够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个时候孩子会不自觉地学会很多生活中常用到的语言,一般情况下,这个阶段的语言学习不会过度地注意语言的表达形式,而是把达意作为语言学习常激动,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学有所用。在指导学生模拟导游并用英文讲解,学生更高兴了,也使我感受到学生从未有过的争先恐后。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会把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中,我们除了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建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身体、智慧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四、变整体协同式教学为个性化创新式教学

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这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的权利部分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只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新课程还使教学内容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在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同

的重要目标。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与大脑半球侧化的完成同步,如果错过了英语学习的这个关键时期,后期再进行新的语言的学习就非常困难了。在我国,对儿童进行英语教育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英语热”掀起后就没有“冷却”过,但是大部分人学习英语还是比较晚的,过了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再进行语言学习的时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有了让外国人费解、也让国人嘲笑的中国式英语。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语言学习关键期已经过去,再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第一语言”肯定是进行学习的“必经之路”,肯定是在第一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用“第一语言”讲解“第二语言”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语言”肯定是“第二语言”没法超越的,所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讲,汉语的掌握者要想学好英语必定会受到汉语影响,所以中国式汉语的产生具备必然性。

2. 产生中国式英语的外部因素

在心理学中,人们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当母语和想要学习的语言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的时候,就能够帮助第二语言进行学习,这种时候我们称之为正迁移。但是,如果母语的规则、文化背景与目标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相反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负迁移。英语和汉语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且差异较大,分别是东西方文化的产物,因此,进行语言学习会存在很大困难。中国式的英语就是这种差异下的产物,语言是思维的体现,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人们的语言是受思维支配的,研究语言的时候不对文化进行研究是行不通的。我们对英语和汉语在模式上进行简单的对比,在西方的哲学中更注重主体和客体上的对立,西方人善于分析具体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西方人的分析能力比较强,在语言上表现出来就是被动句和非人称用得多,连词和介词用得多。而中国的哲学强调的是顿感,讲究含蓄,不提倡时,教师更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模块二第一单元阅读课前,我让班级里对自然感兴趣的学生先上网查询一些有关世界未解之谜的图片,再让他们针对这些图片设计一些问题,并且制作成课件加以展示,课上学生们在“提问—回答”的过程中大概了解了这些奇观。这种方法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视觉要求,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因而效果很好。很多学生现在还依然记得那节课,有的甚至立志将来探索宇宙。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有人评价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两强、两弱”,即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也比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弱。我们要努力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总之,正如著名的语言学家E·palmer所说:“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母语水准,还要有高超的组织教学,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的能力。”要使英语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要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靠教师对英语教学的执著精神,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各种策略和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获取新知。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生命发展与语言习得的智慧提升,不应该再采用传统的支离性“碎片”式教学方法。其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开放式的合作探究及个性化的认知风格的形成,只有这样,英语阅读教学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浅析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择业观念问题 篇9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之前, 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 通过毕业生个别访谈和专家咨询的方式, 反复修改, 设计问卷600份, 收回有效问卷527份, 有效率超过90%。其中, 男生310位, 女生217位, 分别来自农村、小城镇及大中型城市, 涉及建筑与环境工程, 汽车制造, 旅游英语等几个专业。

二、研究结果和分析

所谓择业观念, 我们通常指的是人们对职业选择的基本看法。择业观对人们的求职、择业、就业准备等多个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择业观的形成往往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即经济收入, 个人价值, 社会价值。在本次的调查中, 我们不难看出, 毕业生认为最理想的工作地区与区域经济和个人收入成正比, 他们更愿意工作在沿海开发地区 (81.6%) , 其次分别是省会城市 (73%) 、大中型城市 (58.9%) , 而西部地区和农村偏远城市的比例仅占17%和5.4%。此外, 高职高专的毕业生由于本身专业性较强, 他们普遍倾向于工作在国有大中型企业 (76.5%) , 合资企业 (68%) , 而不愿进入小型私有企业 (23.4%) 。他们认为, 大型企业经济实力强, 管理科学, 市场广阔, 福利待遇好, 更能体现他们的个人价值, 而小型私有企业往往做的是粗活、重活、累活, 很难发挥他们的专业所长。另外, 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进入机关事业单位 (66.8%) 或是考取特岗教师 (45.9%) 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在这些地方工作, 能很大程度上得到社会和别人的认可, 认为这就是所谓的“铁饭碗”, 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的最好形式。同时, 调查结果还表明, 高职高专毕业生愿意自主创业 (11.8%) 的更是少之又少, 他们中的很多人认为创业缺乏资金, 缺乏技术, 害怕风险过大, 而能成功创业几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这些统计结果与我们的理论研究不谋而合, 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高职高专学生的择业观念有以下特点:

1、好高骛远, 对择业的期望值过高, 普遍关注的是经济发达

地区, 不愿就职于人才紧缺但经济欠发达地区, 对偏远山区更是敬而远之。

2、不切实际, 不懂得结合专业特殊性及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

适合自己的岗位, 一味地出于从众心理, 挑选区域优势、经济基础和企业实力。

3、以个人需求为中心、以实惠为标杆。

在择业的过程中, 高职高专学生往往重视眼前利益, 忽略轻长远发展;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 忽略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4、依赖关系, 轻视自身素质, 认为找工作跟家庭背景、父母关系有很大关系, 很多好工作都要依赖“走后门”实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 他们对社会认识有很大偏差, 习惯对问题进行外部归因而不愿意找自身原因。

以上这些错误的价值取向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造成的结果就是:一方面广大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小企业人才短缺, 另一方面大批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造成大量的高职生毕业就失业。

三、几点对策

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不难看出,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复杂而尖锐的。笔者认为, 这不仅有毕业生个人的原因, 也与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和家庭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要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择业问题, 必须个人与学校、家庭、社会双管齐下。

1、个人层面

(1) 打破传统观念, 提升综合素质。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一致, 毕业生首先应该努力强化个人的专业能力, 但仅有的专业能力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毕业生要打破专业第一的观念, 努力培养自己全方面的能力, 要争取知识广博, 有创新意识, 有灵活随机的思维方式。要培养自己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能视困难为机遇, 坚定信念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2) 结合实际, 正确定位。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应当更多的面对现实, 根据社会实际和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结合个人能力, 挑选适合自己, 自己也能胜任的工作。其次要学会更新观念, 转变思路, 不盲目追求薪酬和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 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 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3)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树立阶段就业观。高职毕业生首先要避免走成社会第一步的“就业恐惧症”, 学会从生活细节入手, 主动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同时, 不能怀揣着一次就业, 终身保障的梦想, 要主动适应变化的就业形势, 一步一个脚印, 为更高的理想积蓄力量, 扎实稳健地向个人的理想工作岗位迈进。

2、其他层面

(1) 学校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 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与时俱进, 改变传统滞后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科结构及培养模式等, 要做到对接市场, 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 要充分发挥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课在学生正确择业观形成中的作用, 加强毕业生择业能力和择业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 让毕业生不但学会正确合理地评估自己, 选择适合个人的工作岗位, 而且使他们进入社会后既有足够的信心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也能做好应对暂时失业的心理准备。

(2) 毕业生家长应当积极主动地转变观念, 认清就业形势, 收集就业信息, 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 把子女就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社会政治形势、就业政策导向、行业发展前景等与岗位选择有机地结合起来, 给子女合理科学的就业建议。同时, 家长应当抛弃专制和溺爱, 给予子女更大的发展空间, 帮助他们正确把握自己的知识、能力、特长, 适时调整择业期望值, 同时鼓励他们拓宽就业渠道, 利用国家优惠政策, 做好自主创业的准备。

(3) 国家在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 应当积极创建正确的舆论导向, 大力弘扬和渲染大学生择业就业中的积极因素, 让毕业生在无形中形成积极健康的择业价值观。同时, 要主动改革用人机制, 打破传统的体制性障碍, 为毕业生创造良好、宽松的就业环境。此外, 运用柔性政策, 在投资项目、税费减免、贷款担保、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优惠, 鼓励大学生放下包袱, 自主创业, 努力将高职高专院校打造成锻造创业者的熔炉。

摘要:目前, 我国高职高专毕业生逐年增加, 而他们的就业率和就业现状却不容乐观。综合分析, 择业观念成为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如何转变高职高专毕业生择业观念, 提出一些粗浅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择业观念

参考文献

[1]胡天然, 王忠军.高职高专毕业生择业中的问题与启示[J].高教研究, 2007.

[2]易晓敏.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调查分析与研究[J].心理健康, 2010.

职业教育中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问题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学教学,大众数学

1 职教数学教育应该是“问题解决”的数学教育

作为职教培养出的学生, 将直接参加社会劳动, 时常接触数学技术问题, 他们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技能的高低会直接反映出来。其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首先落在数学教学上。作为“问题解决”的数学教育, 当时职教数学教学的一大特色, 当然我们所说的问题不是以往的习题和考题, 问题的展现形式是非常规的, 不能靠模仿和重复训练来解决;是一种客观实际的需要, 以客服现实困难为标志;其答案的开放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 足以保证他们在承担社会角色时所需的必要的数学能力。职教数学教学注重“问题解决”, 将会使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是作为广泛联系的数学, 作为交流的数学, 作为推理的数学。联系着的数学, 是作为学科内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联系, 以及与其它学科的知识和原理的相互联系;交流的数学, 可以作为同学间和同事间, 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数学交流;当某些问题解决和表述时, 常常需要用数学作为交流的工具。生活中的教学和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 是通过问题解决情境, 使学生有机会阅读、写作和讨论思想, 从而达到自然运用数学语言的目的。传统的教材编写方式, 教学方法体系, 教学指导思想在问题解决方面没有等到充分重视, 每个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所需的多种能力, 正是现代公民所该有的品质和素养, 也正是我国传统教育形式的主要困难问题, 要解决现有职教数学教育中的矛盾, “问题解决”必须成为职教数学教学的焦点。

2 数学建模的能力培养应该在职教数学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数学建模作为问题解决的数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国内的中学和大学里都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各种建模竞赛不断的举行, 各种建模材料不断地出版发行。可职教数学教学在这方面却熟视无睹, 作为一种观念的变迁, 我们不是在赶时髦, 求时尚, 而是认为它科学可行, 是职教数学教学的奋斗努力方向。数学建模可以看成问题解决的一部分, 问题多半来自非数学领域、来自生活和专业活动, 往往是一些“原坯”状的问题, 数学建模所解决的问题, 更突出地再现了分析、假设、抽象的数学加工过程。而每个模型的求解、验证、再分析和修改原假设, 再求解的迷代过程, 更完整地再现了学数学和用数学的关系, 它给学生一种微观的问题解决过程。作为一名数学一线的教师, 对于传统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 已经很适应那种成型的模仿和机械训练, 形成了某种惰性品质。习惯了定式思维和改革现状, 会遇到心理上和知识上的阻碍, 这一问题真就需要认真地思考和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当然我们强调朝着数学建模方向转变观念, 不能超越现有的时空, 应该具有朴素性和可接受性。作为朝这一改革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首先应挖掘现有教学素材的数学建模功能与作用, 举个例子, 当完成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数学以后, 我们可以开发将这些知识和结论, 应用于人口或其它生物的增减变化规律、旋钮或电位器中电阻随旋转角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储蓄等问题的数学建模功能。然后要依据现代社会所需的各种不同数学建模的知识, 去考虑和研究这些教学素材的利用和开发, 去审视现有数学教材的改革和建设问题。总之, 职教数学教学重视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培养, 定会有利于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 定会有利于自身的学科建设。

3“大众数学”思想应该在职教数学教学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大众数学” (mathematics for all) 是在1984年第五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形成的纲领性口号, 其目的是根据社会对数学的不同需要, 为全体学生规划, 提供水平当的数学教育, 为社会提供各层次, 各类型的工作者。另外数学文化素养越来越为每一个公民, 以至于整个民族文化素养重要内容和标志, 数学教育要面对大众, 面向全体学生。数学教育体现“做数学、干数学”将比记忆和理解结论会更有活力, 建国以来数学教育方面的第一个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青年研究项目:“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大众数学的理论和实践”。汇集了一批有志探讨中国数学教育未来的年轻人, 开展了未来中国数学教育的理论构思和实践研究。完成了一些很有前途和有意义的工作, 在国内数学教育改革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工作是在研究和分析了荷兰的“现实的数学教育”和美国的“作为问题解决的数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后, 结合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现状, 在国内率先明确提出“大众数学”必将成为我国21世界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明确了“大众数学”基本目标及其实现策略。形成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编写了《优等生跨世纪丛书》 (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制定了《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试验方案》。编写出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 并在部分省市开展了试验研究工作。该课题组计划从1996年开始进行有控制, 全程追踪的教材试验工作。争取在本世纪末, 在试验的基础上形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咨询方案》以及相应的供学生使用的教科书。作为义务教育分流后的一种教育形式, 职教数学教学本该是“大众数学”下的一种具体系统, 本该其理论构思和实验结论在职教数学教学中能得以体现, 而职教数学的改革研究本该纳入该课题的研究开发范围之内。在“大众数学”意义下的数学课程探索模式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课程教材编写方式, 正是职教数学教材编写的努力方向。作为职教数学教师应该学习和思考“大众数学”的理论和实践, 用“大众数学”的思想去指导和转变我们落后的教育观念, 改革和实验全新的职教数学教学工作, 去构造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职教数学课程理论。

4 职教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开发

人所共知, 现在的学生正生长在计算机时代, 童年时期就与动画片和游戏机相伴, 以至于青少年和成年时期, 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支点都与计算机技术密不可分。他们已习惯于借助计算机来学习和思考, 而用计算机来辅助数学教学将显示出广泛的自由度和发展前景, 使得原来不好处理和不能处理的问题, 将变得可能和充满活力。由于计算机用于辅助教学, 将使我们打破了“课时是个常数”, 讲着就不讲那的观念, 当把现代技术对数学教育支持的因素考虑进去以后, 教材改革可以做更大的文章了。数学教材有可能既反映现代社会的需求, 又使学生能够接受。变学生被动学习和思考, 为主动的参与与合作, 教师再不仅仅地充当讲解与灌输者, 将作为一员参与指导和评论。过去对数学教育的许多美好设想现在有了更多实现的可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它的成果减少自己的重复性劳动, 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 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再创造。

5 结束语

上一篇:储层损害下一篇:城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