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模式创新

2024-05-03

培育模式创新(精选十篇)

培育模式创新 篇1

一、陶行知德育思想的时代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思想对小学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国度, 积极的道德思想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新世纪的中国, 国内外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 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对于发展小学教育事业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广大小学生来说, 较高的道德素质、健康的人格是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当前, 一些小学生在道德方面还不够成熟, 这也表明我们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还存在缺失。而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教育思想恰好符合了当前小学生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 也要重视品德教育的实情。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对于小学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如何创新德育自治模式, 构建行规培育平台

1. 继承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主体和精华。传承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就要形成具有生活特色的小学德育教育。具体来说, 小学应该提出有创新特色的办学理念, 利用自身的文化特色营造和谐校园, 让校园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天地, 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勤奋好学、乐学善思的良好品质。另外, 创新德育教育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 优化教学结构, 给学生减负增效, 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保障。学校要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将教师培养成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在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为小学德育教育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将陶行知的德育教育理论作为小学教育的发展主线, 就是要求小学生要“学陶师陶”, 并将陶行知的德育教育理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总纲领。一直以来,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影响了很多代人, 对于小学的德育教育影响也十分深刻。我们必须不断的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思想, 将学校建设成为“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教育主阵地, 深刻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内涵, 用爱心教育学生, 让学生用心做人。努力把学校建成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天地。时代在不断发展, 学校也要不断进步。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历史的传承和教育的变革,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师德建设、学生行为规范建设, 不断思考、创新学校德育自治模式, 不断的开展文明礼仪和品行规范教育, 构建行规培育平台。

2. 完善学校德育管理网络。

行规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点, 我们要依托德育大平台, 努力强化学校德育功效, 坚持创新实践的办学理念, 将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行规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 重视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行规培养, 要创新德育管理, 构建自上而下的德育管理网络。具体来说, 就是要成立以校长 (书记) 为中心, 分管副校长、德育教导、辅导员、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 共同分析学校德育工作和行规教育情况, 对于存在的问题要认真查找, 努力探讨解决方法, 制定解决方案, 确定德育教育阶段目标。在德育工作中, 小组成员必须要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德育小组、年级组要将学校的德育中心工作思想积极转换成行规教育, 主动做好行规教育的各项工作, 在全校营造德育氛围, 让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 教导学生要“求真、求实、自主、自立”。要想完善学校德育管理网络, 就需要健全学校的各项德育管理制度, 建设行规教育管理机制。学校要完善教职工工作职责机制, 规定德育工作小组的育德育人职责, 完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准则, 通过行为规范评比制度、教职工德育考核条例来保障行规教育健康有序的执行。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来说, 必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管理工作:一是要明确德育室的职责, 德育室要认真督促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并认真落实日常行为规范、校纪校训的执行情况。二是要重点抓课堂主渠道的实践和渗透, 认真落实行规教育。三是要对学生的日常行规进行督查考评。通过分层、自主的管理方式落实学校的总体部署工作要求, 推动行规养成教育。

3. 建设具有高尚师德师风的优质教师队伍。

学生的德育教育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努力,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行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学校必须认真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教育, 建立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 从根源上加强行规教育。学校应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 研究讨论班级行规养成教育工作情况, 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制定有效的解决办法。加强班主任的育人育德工作能力, 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效应和“传帮带”作用, 以人性化、制度化的措施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应每学期召开家长会, 向家长传达学校德育工作和行规教育的理念, 联合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可以通过问卷反馈的形式, 听取家长对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意见, 并积极反馈, 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 以德育自治模式构建行规培育平台。

学校要努力吸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陶学思想精华, 并灵活运用于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中。学校要把“德智体美劳”作为发展主旨,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开展行规教育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德育教育。将“构筑和谐校园、创建温馨班级、培育自主真人”作为学校的教育主线, 一方面建设高尚的师德师风,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学校要加强小学生的德育课堂教育, 通过德育教育来促使他们养成文明行规礼仪。但是, 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尊重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比如,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 分年级设立德育实践目标:一、二年级注重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三、四年级注重自主学习能力锻炼, 五年级注重实践自立能力锻炼。学校要通过常规教育、四节二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学习、生活和交往中遇到的困难, 增强他们的受挫能力, 塑造良好的人格。让学生在教育中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 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与此同时, 在学校的管理机制上形成完善的层级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推动和保障德育及行规教育的能够有序开展。

学校要在德育和行规教育工作中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 构建全新的行规培养平台, 联动学校、家庭、社会让学生受到德育熏陶, 通过这一载体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传承和创新小学德育工作实践中, 学校不断深化德育工作格局,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成长环境, 重点培育具有学陶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2]徐明聪.陶行知德育思想[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187.

[3]张伟.试论道德知性教育[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4) .

培育新型农民创新培训模式的思考 篇2

关键词:新型农民;新农村;农村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篇章中谈到了培养新型农民的问题,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培训好新型农民,才能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和农民增收增富,才能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重构原则

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创新新型农民培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状况,培训内容、形式甚至培训时所用的语言一定要适应农民的实际,语言尽可能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培训方法尽量简便,便于接受;方式上尽量用案例法或实体展示,便于掌握,尽可能作到“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2.实用性原则。培训应以农民为本,突出农民这个核心和主题,以尊重农民意愿和满足农民需求为出发点。我国现有新型农民培训有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四个工程。要作到“农民想学什么,就教什么”。

3.针对性原则。新型农民培训的对象是农民而非一般学生,他们是成人,成人学习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较为成熟,自主性强,并且有很强的“即学即用性”。因此在设计培训方案时应考虑到这些,力争使每位参加培训的农民均有所收获,都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达到培训的效果。

二、创新培训模式研究

1.直接参与培训模式。直接参与培訓模式是指在农村生产第一线,现场农民直接参与讲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等活动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是直接面对农民。指导人员和农民直接面对面交流。二是直接在实际现场开展培训。三是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实际生产和工作中所需的知识,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2.职业院校(成人校)为培训主体的农民培训模式。近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州、市)有一所高职院校,每个县(市、区)有一所职业学校”,大多数乡镇都有成人教育中心校或农社区教育中心的格局,职业院校有大量从事农业的技术力量和教师。

职业院校(成人校)为培训和体的农民培训,首先,要以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为主。其次,要改变内部培养农业人才的传统模式,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外急需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而扩大劳动力就业的出路,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

3.团队讨论式培训模式。团队讨论式是以同类型培训的学员为团队,通过开放式的讨论,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和智慧,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别人的经验,碰撞创造的火花,开拓想象的空间。充分利用培训、考察、讨论等多种手段,给农民更新知识,通过“耳目一新”,实现“脱胎换骨”。

4.“点面”结合模式。“点面”结合式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是立足当前,通过一系列培训与服务,在农村培养一批科技、经济和管理能人,再通过这些能人影响和带动一方百姓共同富裕的培训方法。这种培训模式在培训人员和内容上有一定的要求,一是培训对象要求较高,是新型农民中的精英。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要求要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要求,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经济知识等的系统教育与培训。

5.流动模式。针对一些乡村居住分散偏远,利用逢集或走村的形式,组织技术人员,组建县、乡两级流动培训服务队深入各地开展培训。这种方式人员组织灵活,对于农民急需解决的紧急问题可以迅速作出反应,迅速解决。由于培训组织自由,形式灵活,能够使培训人员与农民之间实现更好地交流。

此外,根据具体的培训对象和培训目的不同,培训模式还有订单式、网络式、基地辐射等多种形式。

三、结论

农民培训模式不能总是保持不变,应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其动态发展性,一方面表现为对培训内容的充分关注,另一方面体现为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目标。培训应创新模式,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兰.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

创新培训教学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篇3

一、改革传统培训模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多不足, 但在组织学员方面提供很大方便, 适合大规模、大批量、通识性的培训教学。在每年进行的专项农业技术培训中, 采用此种方法, 而且在原有基础上力争有新突破。采用当下先进的多媒体培训教学模式, 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 将农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些病害、虫害、药害等各项技术措施进行传授, 让农民不离课堂、不到田头、不出家门, 就能学到实用农业技术。据统计, 启东市汇龙镇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 重点培育了甜糯玉米、特种养殖、特色水果等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骨干、农村经济能人。目前, 有1, 000多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他们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实践在各行各业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强化实操培训方法, 便于农民短期内掌握

农民最乐于接受通俗、形象、直观的田间课堂培训方法, 他们关心的不只是为了什么, 而更关注的是如何做。因此, 把培训现场教学由教室搬到基地、园区、产地, 在培训教学过程中, 让农民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在每年的作物栽培繁忙季节, 及时组织农民提前到田头进行讲解示范、实地操作, 亲自指导农民施肥、治虫、防病等有关技术措施, 解答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存在问题, 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 通俗易懂、简便实用、针对性强, 做到了生产、教学相结合, 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做学融合, 推动了实用技术的应用, 深受职业农民学员欢迎。

三、深入开展送教下乡, 培养现代农业技术骨干

送教下乡就是把农业服务中心优质的涉农类专业的教学资源输送到广大农村, 运用到农业生产, 服务于广大农民, 在农民家门口办学, 把课堂放在田间地头, 饲养场所, 种植基地, 方便农民学习农业科学知识, 通过全面、系统、连续的培训学习, 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种养技术水平、经营管理能力, 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 是一种新型的培训教学模式。启东市汇龙镇农业服务中心5年来共举办培训班20期, 受训人员达2, 000多人次, 为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种什么样地”培养了一大批本土化实用新型农业人才。

四、采取能人带动模式, 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

针对启东的优势主导农业产业, 围绕蔬菜园艺、林果园艺等产业的高效设施农业;生猪、蛋鸡养殖;推广机插秧, 开展水稻高产增效技术;农产品牌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民实用政策与法律法规等为重点培训内容, 确定现代农业示范30多户,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5名农业技术指导员。在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中, 通过示范农户带动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水平, 优化了农村投入产出效益, 实现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通过这种形式, 扩大了培训规模, 提高了培训质量, 取得了培训效益。

五、不断完善“菜单式”培训, 培养农民学员学习兴趣

镇农业服务中心根据农民具体需求确定培训项目, 自主选择培训内容, 实施培训教学方式, 推广实用培训模式。开展深入调研, 进行到户咨询, 举办座谈讨论等形式, 全面客观了解农民对培训的有效、合理、可能需求, 结合现代农业生产特点, 根据乡镇区位、产业特色, 提供菜单式个性化培训方案。不断深化完善“菜单式”培训模式, 将培训内容与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紧密结合, 有助于形成“一镇 (乡) 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由于教学内容都是农民每天生产生活中接触的东西, 跟当地的生产经营实际紧密结合,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示范性, 广大农民的参学热情高涨。

六、推广产训结合模式,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突出实践技能操作, 通过基地带动, 将产训结合模式广泛应用在培训中, 同时将花卉苗木、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8个基地作为职业农民培训教学基地, 根据农业生产规律和农业规范化要求, 让每个学员能按照农业生产技术特点、全程参与实践操作, 要求学员在学习理解一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掌握农业技术本领, 熟练农业技术操作流程, 满足农民对知识、技能、信息的要求。

七、开展典型引路培训, 引导农民自觉学习科技

为提高农民学员的兴趣, 强化学习农技效果, 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 更加重视实训技能的操作, 经常开展典型引路式的培训, 进行现场观摩教学, 实地考察现代农业新技术应用基地, 引导农民自主学习农业最新科技, 自觉自愿运用农业前沿科技术。通过培训学习, 开阔农民科技视野, 提高农民科技意识, 树立科技致富, 带动农户科学种田的信心, 拓宽农民的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思路, 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拓展远程培训方式, 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聘请有关农业科技专家, 编写农业科普讲义、实用教材和文献指南;利用村务、乡务公开栏, 及时发布科技通讯;组织专家开展讲座, 定时向培训农民播放农业技术光碟, 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体系作用;开辟《农业科技之窗》等栏目, 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联合举办《农村致富》栏目, 报道农业新闻, 农民富故事, 传播农科教信息;开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网站, 开辟农技培训、科技推广、专家答疑等栏目。通过传送农技信息, 发放农技资料, 提供农技服务, 加深农民学员印象, 促进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和致富信息的传送。根据培训目的的不同、培训要求的提高和培训方法的改变, 采用科教大棚车送学上门、送教下乡、送知识到农村的流动式培训方法, 拓展经营能力、服务农民致富、提高农民素质, 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综合上述, 培训教学模式是否合适、是否得当、是否科学, 关系到培训教学工作的好坏。各种培训教学模式之间是有机联系的, 尽可能做到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渗透, 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现场观摩与实际操作相联动。以农民真实需求为根本, 紧扣农民培训学习特点, 为农民学员提供教中学、学中教、学以致用的培训内容。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最根本的出路在科技, 关键在人才, 核心是培养具有科技素质、现代农业职业技能与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采取多种方式, 创新培训教学模式, 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增强农民致富本领, 培育更多、更实用、更切合实际的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模式创新 篇4

创新工作联动机制 扩大党建覆盖面

商会结合非公经济及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特点,积极借力街道综合党委和区街经济部门,创新了三方工作联动机制——由街道商会牵头联系、走访交流,综合党委整合党建资源、提供具体指导,经济部门提供政策引领及相关服务。在街道党工委引领下的三方机制这一新工作方式正不断地有效扩大着商会的党建覆盖面。

首先,通过商会与街道综合党委联动,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加强非公经济人士对党的认识与亲近感。借助商会执委会议和其他各类活动机会,加强对党建工作相关政策的宣讲;先后组织会员企业参观四大会址、城市档案馆、淞沪抗战纪念馆、陈云故居等教育基地,缅怀过往,展望未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听一次党课,读一本书目,谈一次体会”的活动,让企业了解党建工作对非公有制经济事业的积极作用,切实提升会员企业的党建意识和动力。

其次,商会与区、街的经济部门联动,通过在经济发展上引导和扶持会员企业,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非公经济发展优势。一方面,大力发展会员,为会员企业搭建一个更大的互动、互惠的商会平台;另一方面,高频次联合会员企业支部举办关于简政放权、行政审批下放等各类工商、税务新政的培训会、座谈会等,开展社区诚信单位、品牌企业等创先争优活动,引导会员企业诚信经营。

推广“会员+支部”模式 关注重点会员

在三方联动工作的机制下,商会汇集精力、发挥能力,着力关注会员单位中有一定规模、有一定知名度、纳税贡献突出的重点企业,推广“重点会员+支部建设”的模式,体现出商会党建引领的作用。

1、瞄准重点会员,推进党组织建设。对有基础、有条件、有意向的会员单位,提供必要的党建支持,力争成熟一家,发展一家。2014年,商会与街道综合党委对上海鸿盛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贝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两家会员单位进行了党组织筹建的前期引导。街道商会会长与街道综合党委专职副书记专程前往企业经营地在浦东和闵行的这两家公司实地考察,向两位企业负责人了解具体情况,沟通想法,商议党组织组建事宜;成立工作小组,选派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指导员进行具体指导。针对公司党员分散、组织关系大多在沪外、思想基础比较薄弱、临时负责人员对党建业务不熟悉等情况,指导人员多次坐镇企业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帮助。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两家企业均于2014年8月初成立了党组织。

2、深入典型企业,督促活动开展。商会结合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以及非公经济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两大契机,多次指导并实地参加了执委企业及部分重点会员的党组活动。比如,工作小组代表参加一嗨租车公司专题民主生活会,听取企业党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并赠送了党建工具箱;前往蒙牛乳业与秦森集团的转变作风活动,陪同会员企业当家人下基层,深入一线体验职工的工作与生活,通过引导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既紧密了企业内党员与群众的联系,也和谐了经营者与员工的劳资关系。

在街道商会和综合党委的引导下,会员企业积极主动地以党建铸造企业文化,温暖企业人情:老丰阁品珍轩餐饮有限公司党支部得知员工小龚患重病住院且家庭经济困难,立即发动员工开展募捐活动,并得到公司管理层的支持和参与,令小龚非常感动,表示痊愈后将以更出色的工作表现,回报党组织对她的关心。麦盛莉餐饮有限公司党支部利用餐厅午休时段,召开了迎三·八妇女节党群座谈会。会上,党支部提议让全体员工在节日“给妈妈打一个电话”,感激母亲养育之恩,得到员工们欢迎。蒙牛乳业公司管理层的党员以及团员青年响应支部号召,前往物流二中心体验产品包装运输流程中的分包装劳动,感受生产一线的艰辛。

商会引导企业将支部活动从企业内部扩展到社区。2014年6月,由社区餐饮企业联席会举办《家常菜社区行》活动。活动现场居民不仅味蕾大动,争相尝鲜,还见缝插针地向大厨讨教烹饪步序和食材选择,大厨们细心地带上预先备好的“传艺菜单”,详细介绍菜谱、烹饪方法和菜品功效,还耐心地一一回答居民的提问。家常菜活动不仅让居民大饱眼福、口福,也为会员企业更好融入社区,企业党员向社区居民展示风采搭建了平台,也和谐了会员企业与社区互生关系。

坚持典型引路 培育“党建之友”

本着“培养一个先进、树立一个典型”的原则,在三方联动机制与“会员+支部”模式的基础上,临汾街道商会经过反复调研和讨论,将会员单位上海一嗨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及其总裁章瑞平作为典型引路的主要对象进行关注。

上海一嗨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成立了党支部,公司总裁章瑞平十分关心、支持企业党组织建设,主张企业文化融入公司党建工作当中。在他的支持下,商会及综合党委帮助指导一嗨公司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工作职责”,“党员管理”、“三会一课”等多项制度,并以“嗨天使”、“双色生辉”党建推优项目为载体,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用积极有效的党建带动群团组织建设。党支部曾两度荣获“上海市优秀支部网站”、徐汇区优秀党支部、闸北区临汾街道“五星级党支部”等称号,一嗨团组织也荣获了闸北区先进团支部称号,成功推荐章瑞平荣获第四届上海市“两新”组织优秀党建之友称号。同时,商会将一嗨租车的党建成果和经验,通过宣讲会、座谈会等形式,在会员企业中进行宣传,通过树立党建和企业发展相互促进的优秀典型,提升非公企业党建的热情。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大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力度,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这对基层商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引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坚持党建工作既是原则更是使命,临汾街道商会作为站在党建第一线的基层民间组织,通过生动实践,寻求创新,站在加强社会治理的高度服务、凝聚、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有效地提升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勇于担当的使命感,以更加阳光的心态、积极向上的作为,在促进“两个健康”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培育模式创新 篇5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教育国际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当下, 国内学界和理论界对大学生国际素养或国际视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第一, 探讨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内涵及特征。大学生的国际素养是指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和整体要求。第二, 着重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特征。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 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培养应具有全球化意识, 引导并培养大学生具有承担全球责任的意识与全球参与的能力。第三, 探讨国际化视野下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新要求。这包括国际化视野下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新要求、国际化视野下对大学生智能素质的新要求等。

理论界所关注的上述议题, 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的研究脉络。笔者认为, 在具体的实践模式和实践载体方面, 国内研究仍存在诸多尚需进一步深入思考的议题。特别是在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加速整合的新形势下,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时代观创新等方面, 仍需开拓思路。

从学理上讲, 当前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显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影响。胡锦涛在《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 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 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这与江泽民同志曾在2002年强调的思路一脉相承, 即“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 正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 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 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从现实意义来看, 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育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思想、新观点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 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日益呈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 大学生素质教育也随之呈现出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这就需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育和实践载体的创新。

二、河南高等教育中国际素养培育的现状考察及评析

温家宝总理在考察中部崛起时曾对河南省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他强调, 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开放, 是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生产力发展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要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据此, 河南省教育厅专门制定了详尽的教育发展规划。规划强调:“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积累, 逐步健全和完善我省高等教育体系, 培养和造就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根据上述思路, 有必要对当前河南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育状况作一粗浅分析, 以便未雨绸缪, 为河南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言献策。

1. 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实证考察

为较为准确地了解河南省高校 (含科研机构、党校和社会科学院系统等) 在校大学生的国际素养培育情况, 笔者于2009年1~3月对河南省8所高校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南阳理工学院、郑州科技学院、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委党校等) 进行了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 发出调查问卷800份, 回收有效问卷721份。问卷设计问题涵盖国际素养教育的培育模式、实践载体和国际形势的认知等主要领域。

经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 思想素质教育与国际社会发展实际相脱离, 缺乏国际化视野, 教学模式和实践载体缺乏灵活性和现实针对性;第二, 相对忽视通识教育, 缺乏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第三, 与前两点相关联的, 或者说是导致前两方面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于, 教学方法仍然较为陈旧和单一, 忽视大学生的实践教育, 不注重对网络化时代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知识的培育, 特别是国际性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较为匮乏;第四, 与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经济情势相悖的是, 对高等教育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法则的更新缺乏足够的重视。

2. 高等教育价值观的重构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尚显匮乏

北京师范大学高教专家王英杰和高益民在一篇研究报告中强调, 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它自己遵循的法则, 而这些法则往往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所追求的一套价值体系。笔者赞同如下观点, 即在包括学术自由在内的一系列价值规范当中, 国际性是高等教育的一项恒常性价值, 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换言之, 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在对欧美等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后, 王英杰和高益民两位学者指出, 现代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满足探索真理和发现知识的需要, 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许多方面受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影响较小, 这为高等教育面向世界、进行跨国交流与合作创造了基本条件。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国际性。迄今为止, 高等教育一直是传授高度专门化知识, 以全体人民中的一部分人为对象,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创新知识的后备力量的。而这种人才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具有关注国际学科领域和思想发展动向的意识和高度敏感性, 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具有国际理解的胸怀和进行国际沟通的素养。

他们的研究表明, 虽然高等教育具有国际性的基本属性, 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 这种特点显现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从历史上看, 现代高等教育经历了“国际性——民族化——国际化”的历程。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政治意义上的民族文化的影响, 同时也肩负着保存、传递和创新这种民族文化的使命。当今, 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各具特色, 即是它们民族化的结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在后发现代化国家, 高等教育往往一开始就作为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充当了赶超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工具。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个两难命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不仅意味着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国际性流动, 而且意味着信息资料的国际共享和国际意识的培养, 以及包括学位制度在内的各种相互兼容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等。这就是说, 在许多具体领域, 河南省高等教育还需要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 改革高校课程, 深入开展国际认知教育, 特别要对环境问题、和平问题、中国传统与对外政策等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 大学生国际素养现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新挑战

从现实层面来讲, 当前我国理论界急需破解的另一个重要命题是, 结合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下, 探讨如何有效推动大学生国际素养的提升。由于我们目前对大学生素养培育存在某些体制性的制约, 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有效汲取与传播。这些现实因素包括缺乏国际化视野的教育理念、国际化趋势的教育课程设置匮乏、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脱节、全球共享的资源建设不足等, 将会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带来多方面的挑战, 因而需要深入分析, 认真应对。

三、对当代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模式和实践载体进行创新的对策思考

根据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可以尝试对河南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模式和实践载体进行创新性思考。

1. 加强创新模式的内涵建设是国际化素养培育的基础

首先, 更新国际化视野的教育理念。当前, 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化的发展并行不悖, 转型期的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多重机遇和挑战。从事高等教育的科学和教育工作者, 应从全球的视角来认识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模式的创新, 为大学生认识变动不居的世界提供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视角。其次, 重构国际化趋势的教学课程设置。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国际化挑战, 当代大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国际秩序、国际规则和国际法等相关知识, 并通过可操作性的途径内化为其自身的才干。再次, 完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国际素养创新模式培育的是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各类人才, 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设定国际素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最后, 加强全球共享的资源建设。河南省高校应牢牢抓住信息时代的发展机遇, 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 整合和开放本校教育资源, 与世界先进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接轨, 以本土化信息赢得国际化资源, 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2. 创新实践载体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

第一, 结合河南省的中远期发展规划, 尝试探索国际间高校合作模式。首先要研究国际间合作办学机制的现实途径, 诸如加强同国外高校合作办学, 强化资源共享;加大国际间高校学术交流, 把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前沿成果;促进跨国高校学生课外实践的交流合作。

正如河南省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的, 当前河南高等教育应大力推进高层次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坚持政府、民间并举的方针, 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发展。启动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合作项目, 支持大学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 有针对性地到国外一流大学研修交流。广泛开展科研攻关、扶持薄弱学科、建设新兴学科、指导研究生和培训教师等工作, 力争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领域, 培养一批精通世贸规则的专门人才, 造就一批能够追踪世界前沿学术水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

其次要积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要贯彻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在切实维护教育主权的前提下, 按照“因势利导, 趋利避害,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方针, 积极引进国 (境) 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促进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探索与国 (境) 外高水平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联合办学的途径。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优先和重点领域, 鼓励中外合作举办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机构, 强化与国际劳务市场接轨的职业教育培训, 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

第二, 汲取国外国际素养培育的经验, 创新模式和实践载体。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内容, 为大学生国际素养的提升提供充分的教育资源。开展具有国际视野的“第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 探索建立和健全包括设立专项经费、导师制度以及国际社会实践活动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在内的运行机制, 大胆创新包括课程化、项目化、基地化在内的实践活动形式, 鼓励大学生参与跨国实践活动, 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国际素养的自我培育能力。正如河南省教育发展规划所指出的, 应坚持“政府与民间并举、双边与多边并行”的方针, 推进教育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未来的研究, 或许将关注下列两个议题:第一, 在现有制度条件下, 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各异的不同区域, 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素养培育模式;第二, 针对不同的学科和专业, 开辟多样化的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模式和实践载体。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通过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以渐进的方式分阶段推广和传播, 同时结合并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将其运用于高等教育的日常教学和创新实践当中, 更是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重大命题。

培育模式创新 篇6

1 新竹模式中管理部门主导作用的表现

自“新竹科学工业园”成功创立以来,台湾各地争相效仿,以促进本地创新产业的快速发展,新竹模式管理部门对创新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具体体现如图1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整理而来

(1)对科技园区大量投入。

台湾当局清醒认识到,台湾要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必须把筹码放在科技进步上,为此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1)科技研发的经费投入。台湾的总体研发经费要从1995年的948亿元新台币大幅升至2002年的3 600亿元新台币,其中民间研发经费更将由443亿元升至2 500亿元的水平。2)大幅提高科技专案的预算。2000年达到了500亿元新台币;每万人中研发人员达到了35人,企业界博士级研究人才增加到了2 500人。新竹园区当然也是被投入政策惠及的重点对象。

(2)为创新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当局制定园区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政策,规范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使园区具备了发展的顺畅空间,也引导了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其中对于金融政策的制定更是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金支持。再次,当局制定了优惠政策,为企业入驻园区及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为创新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高级人才。

据“新竹科学工业园”专家介绍,当年为了吸引在硅谷工作生活的“海归”回台,“新竹科学园区管理局”很用心地安排规划设计师到硅谷的高尚生活区考察,效仿硅谷的社区模式和建筑风格,在新竹复制了一片生活区,营造仿真的“硅谷”生活环境,以吸引硅谷人才和他们的家属。另外,为了吸引“海归”回台创业,“新竹科学工业园管理局”出台了一条政策,规定经筛选合格的“海归项目”,其注册资本的50%以内可以由“管理局”投资(最高限额为500万新台币)。项目成功后,管理部门股份退出;若失败,管理部门不追究。由于营造了科技企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一些留学人员学成之后陆续回台湾创业,到1999年回归人才创建的企业占新竹企业总数的40%,对缩短台湾在高新技术方面与世界最新水平的巨大差距起了很大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留学生长期频繁在美国与台湾地区之间来往,使最新的技术、资本及管理经验源源不断地流入到新竹,使得新竹园区的企业与现代高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保持了紧密的联系,保证了新竹企业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保持了新竹园区技术发展的快速性和灵活性,支持创新集群的发展。因此,正是新竹管理部门吸引的留学回国人员,对其创新集群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4)为创新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高效的管理与服务。

首先在管理上,“新竹工业园”是由台湾当局通过科技主管部门和“园区指导委员会”对园区进行垂直管理的,这种垂直管理防止了“婆婆太多”、“多部门管理”导致的责任、权利关系不明确,管理低效等问题 ,同时也保证了园区规划更有权威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加协调,地区分工更加明确和有效。其次在服务上,“园区管理局”主要设置了窗口单一、业务广泛的服务,这样凡是园区公司要向当局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办的各种手续都可以集中在“管理局”完成。这一套做法大大提高了管理与服务的效率,促进了创新企业的高速发展。

2 新竹模式中管理部门主导作用所解决的问题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管理部门主导模式对科学园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如下:

(1)减少了市场失灵的不良影响。现代西方经济学证明,在一般情况下,市场能充分发挥它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帕累托最优”效应。但是在现实中,市场总是具备各种不完全性,导致市场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市场失灵。创新集群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市场失灵的情况,影响了其发展进程。当局有关管理部门的干预具有规划性和强制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为创新集群的发展扫除障碍。

(2)有效克服了“公共地悲剧”。当局作为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消防、秩序、政策等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和维护者,能有效克服“公共地悲剧”。

(3)发挥了网络节点作用,促成各创新团体之间的沟通。因为创新集群是一组创新型企业和关联机构联系在一起形成的一种网络组织,所以各创新企业、关联机构之间的联系成为创新集群形成的关键要素。因此,管理部门作为创新网络的节点,可以通过搭建各种交流平台,促成创新团体之间的沟通。

(4)保证创新集群的发展的正确方向。创新集群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基础,但只是创新各主体在自身发展需要自发形成的,其总体格局不一定有利于区域经济和创新集群的长远发展。因此,当局作为产业规划者能够给创新集群的合理有序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当局作为仲裁人可以通过制定有关法律和政策建立和维护公平合理的竞合机制,以保证创新集群的健康发展;另外,当局还可以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利于创新集群的快速发展。

3 新竹模式对我国创新集群培育政策的启示

台湾当局在发展创新集群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其代表性的政策如图2所示。

资料来源:沈奎、张景铭,《“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考察报告》,http://zys.getdd.gov.cn

新竹模式为我国各地区培育创新集群提供了借鉴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将发展创新集群上升为国家战略。具体政策:1)将发展创新集群作为鼓励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和创新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更大限度地利用国家创新资源,提高国家和区域的创新能力;2)将创新集群的发展作为促进区域开发或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台湾新竹创新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形式,已经显出对经济的巨大的带动作用。发展创新集群应上升至国家战略地位。

(2)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创新集群的发展。具体政策:1)依据各区域产业聚集特点,从战略的角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使区域产业集群强化各自独特的功能定位,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优势互补,走集约化发展的路线;2)科学规划园区的交通、厂房、设施等布局,使园区的发展具有前瞻性,长远性,以便更有利于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台湾新竹园区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高科技化、学院化、社区化、国际化的建区方针,选定了极具战略意义和发展前景的集成电路、电脑及外围设备、通信、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等六大高科技作为支柱产业。应该说,科学园区的缜密、科学的规划是新竹模式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各种产业集群虽已经有所发展,但是由于缺少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引导,这些产业集群大多都是自发无序的发展,集群作为经济的引擎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展现。

(3)建立创新集群管理协调机制。具体政策:1)引导创新技术联盟的构建,对技术联盟提供运营建设经费;2)统筹协调创新联盟发展的重大问题;3)改善管理机制,成立技术联盟管理委员会,政府要下放权力,转变职能。台湾当局通过科技主管部门和“园区指导委员会”对科学园区进行垂直管理的,防止多部门管理导致的责、权关系不明确,管理低效等问题,也保证了管理的权威性,提高了管理效率。因此,我国地区工业园区在管理机制上要学习“新竹工业园区”,改变管理低效率的局面。

(4)制定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的保障政策。具体政策:1)基础设施保障政策有:创新产业园区政策,对于新建园区,政府实行一些优惠的用地政策;对于符合条件进驻园区的企业,在配套设施费、通行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2)信息平台保障政策,加强创新产业公用信息平台的组织协调和统一规划工作;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相关的信息技术规范和标准。

(5)创造有利于创新集群发展的市场环境。具体政策:1)环境政策。一是支撑创新集群的构建,以创意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区域创新产业。二是拓展市场,包括:鼓励机构团体对创新产品集体采购、执行创新创新型政府采购。三是鼓励本地创新实体与国外先进企业结盟、加强对大型国际创新企业的招商力度。四是集中精力重点扶持培育几个龙头企业,以图其发挥带头作用和创新辐射效应。五是从土地使用、融资和税收等具体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为创新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创新产业规范化管理政策。一是市场准入机制,明确各创新产业所属企业的注册资金、经营项目、人员要求等。二是市场监管政策,维护知识产权,处罚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三是市场退出机制,对不遵守市场规则的企业应取消资质。3)促进各创新主体间的沟通与协作。一是政府充当创新技术联盟的组织者、经纪人、协调者直接参与培育创新集群。二是制定公共政策,鼓励各种创新组织开放合作,组建战略联盟,形成创新网络,还要注重吸引创新资源的汇集,营造适宜创新集群发育、成长的社会环境。

(6)培养和吸引创新型人才的政策。具体政策有:1)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员通过专、兼职形式创办或受聘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和开发;2)对高新技术成果完成人和从事成果产业化实施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奖励,用于再投入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的,免征个人所得税;3)为留学回国人员购房、子女入托或入学、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评定职称、工资、福利等方面,提供便利;4)为外来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资助留学人员回国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创业。创新人才是创新集群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新竹模式的成功无不体现了这一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人员来往也日益频繁,因此政府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制定政策吸引创新人才。

4 总结及政策实施建议

创新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巨擎,它的快速形成和良性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参与,台湾在对“新竹工业园区”的科学引导和合理干预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这对我国大陆创新集群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本文在分析台湾新竹模式中管理部门的作用基础上,结合本地具体特点,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它包括战略引导、产业规划、环境保障、沟通平台、具体发展政策及人才吸引等几个方面。关于政策的执行,本文有两点建议:

(1)不同的阶段政策要有不同的侧重。创新集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政策需要的侧重不同。在形成期,政策重在建立创新集群的动力机制,如在税收、交通、通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为集群提供优惠和便利条件,降低集群的经营成本,吸引创新主体在本地的聚集,搞好产业布局规划;在成长期,政策应重在教育和培训服务,引进新技术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间的网络式协作等方面为集群提供服务;在成熟期,政策重在鼓励创新集群扩大开放,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全球营销体系,加大对集群研发的投入,建立集群科技创新网络和交流平台,促进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帮助集群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在衰退期,政策重在制定的宏观调控措施,规避集群风险,引导集群及其企业进行生产和发展目标的战略转移。

培育模式创新 篇7

一、江西省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到2014年底, 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成人高等学校103所, 其中, 普通高等学校95所 (含独立学院13所) 、成人高等学校8所 (其中1所停办, 待撤销) 。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总规模119.95万人。全省18周岁~22周岁人口约347.7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4.5%, 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 研究生招生9704人 (博士生260人, 硕士生9444人) , 比上年增加297人, 增长3.16%;在校研究生27660人 (博士生1020人, 硕士生26640人) , 比上年增加1330人, 增长5.05%。从江西省经济、社会、文化及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政府支持政策。

目前, 江西省的科技经费投入强度相对较弱。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金融经费投入最直接的指标之一。21世纪以来, 江西省科技经费投入逐步增加。2001年全省R&D经费支出7.76亿元, 2014年增加到153.1亿元, 是2001年的20倍, 保持每年以2001年一倍多的速度在增长。但是, R&D经费在GDP中的比重却相对较弱。2001年-2014年, 江西省的R&D经费占GDP比重一直低于全国R&D经费占GDP比重的平均值, 其中2014年江西省比重为0.97%, 而全国平均水平为2.1%, 比重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2. 学校方面。

江西省虽然拥有103所高校, 但是都没有进入“985”行列, “211”重点高校也只有1所, 人才培养的后天性缺陷日益凸现。江西省9所博士培养单位共有2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点和2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全省总量不及武汉大学一所学校此外, 从2007年以来全省先后只有4位学者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的80%左右是地区项目, 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相对较少。

3. 师资方面。

江西省高校教师中缺乏科技人员, 尤其是富有创新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资料显示, 在2013年R&D人员中, 全省科研机构拥有5130人年, 企业拥有30508人年, 而高等学校只有4612人年, 比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少。此外, 高校中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和团队偏少。江西省高校中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只有1个, 而湖北省仅2011年就新增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4. 课程方面。

目前, 江西省研究生课程设置基本按照教育部要求安排, 但是对于理论课程教学时数过于偏重, 课程之间的相似度较大, 忽视应用型课程、案例教学及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设置, 最终导致研究生学习与实际部门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 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 提升我校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需要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安排。

二、江西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模式的改革路径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3年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战略决策, 把深化创新升级作为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大力促进科技创新,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及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按照这一要求, 我们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

1. 改革高校研究生阶段的资金投入机制。

当前,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 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很多地方都在千方百计增加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 扩大研究生教育经费渠道。应该说, 在鼓励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过程中, 除了资金投入数量要增加以外, 我们认为更应该注重资金投入, 不断改革高校研究生阶段的资金投入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省财政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情况和财力状况, 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并可以根据研究生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等因素实施高校研究生教育绩效拨款机制, 以及后补助方式。二是逐步完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为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 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从2012年9月1日起, 中国研究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 每年奖励4.5万名在读研究生。我们在评价研究生综合水平时, 可以充分结合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科技创新能力指标, 将发明创新与核心或更高档次的论文等同待遇。三是积极制定优惠税收政策, 引导调动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民间机构投资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 逐步提升研究生办学条件。

2. 改革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当前, 世界资源开发的重心已由物力资源开发转向人力资源开发, 而高素质、高质量的领军人才更是江西研究生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关键。和其他省份相比, 江西省科学教育总体水平比较落后, 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数量偏少, 文化教育体系欠完善, 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校教师中, 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相对短缺, 尤其是高新技术人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等严重不足, 已成为制约江西省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突出问题。2015年江西省科技人员中, 两院院士人数只有4人。并且, 在2013年入选的第一批6位杰出人才、第一批72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第一批199位青年拔尖人才中, 江西省都是空白。因此, 一要大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建设。安居才能乐业, 对于来赣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按照贡献大小、职称、学历等情况, 分别给予住房、安家补助、配偶工作、子女入学或就业等政策的配套, 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二要完善高层次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实施人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 打破静态的选人用人制度, 形成有利于各类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局面。三是要充分尊重高层次人才的劳动成果,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营造尊重知识的良好社会氛围。

3. 改革研究生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教育行政部门的质量监管制度。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一刀切式教育行政部门的质量监管亟待转变, 按类型、分层次、根据学科差异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和教学评估, 建立全省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平台, 及时公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相关信息, 定期发布教育行政部门、学位授予单位和相关学术组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二是规范导师队伍。规范导师队伍建设, 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导师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引路人, 他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理论观点对研究生的学习产生直接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个优秀的导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是优秀的专业知识, 优秀的专业知识不仅包括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4. 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和大学科技园建设。

健全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是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高校研究生管理者切实从研究生培养现状出发, 加强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综合研究, 在保证主干课程、总体学分的基础上, 适度增加创新创业课程教学, 要建设一批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适应、富有创新特色的研究生课程。其次, 要加强全省大学科技园建设。应当在园区内建设研究生实习和实践基地, 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 鼓励大学生到园区创业,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本校研究生进园孵化的项目和创业项目提供支持。

5. 改革研究生科技创新培育机制。

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 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较量。一是要培育创新氛围。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 积极热烈的创新场景可以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二是定期举办研究生的创新成果比赛。为了促进学生参与创新, 相关部门可以采用我省科技进步奖评比的做法, 每年在研究生的创新作品中选出一批优秀的进行奖励。三是提升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测评, 将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成绩计入评优评先中,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兴趣, 培养其创新精神。

摘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日益成为一国或地区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江西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 最后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 以期提高江西省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 更好地营造高校创新创业氛围。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改革路径,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黎军, 陈冬梅.影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学校内部因素[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2]周才云.江西省科技人才发展的现状、困境与优化对策[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4 (6) .

[3]张毓卿, 周才云.江西省科技金融发展状况、绩效评价与优化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 2015 (12) .

[4]冯东东.浅谈我国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15 (28) .

培育模式创新 篇8

一、以企业为主体, 结合技术创新, 着力构建“政府—高校院所—企业”的三螺旋结构

在构建“镇园 (区) 政府-高校院所 (含科技镇长团) -企业 (家) ”这一科技创新的三螺旋结构过程中, 中小型民营企业家创新思维的形成是实现这一共同体包容性发展的首要环节, 笔者认为需进一步规范“科技镇长团”的责任与职能[1], 明确分管人才、科技与创新, 让地方政府能给予科技镇长团人员充分的信任、支持与配合, 给任务、加担子, 强化目标责任制, 确保调研经费的落实到位, 可以有效地发挥“科技镇长团”的宣传与引导作用, 可以有效而深入地开展与企业家的交流与沟通, 可以有效地促进培育出一批具有长远与超前意识、有创新思想的科技战略型企业家, 进而带动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

在“政府—高校院所—企业”的三螺旋有效结构的构建中, 要以“双百活动”为载体, 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通过开展“百名教授进企业、百家院所入地区”、“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等产学研合作形式, 将政府、高校与企业围绕着地方特色产业进行集聚, 进行技术对接与交流, 达成技术与产品开发合作项目, 实现多方共赢, 可有效提升企业家的科技创新, 率先创新、创优与争优意识。

二、深入基层调研, 把脉企业需求, 加强科技宣传, 做企业家的知心朋友

(一) 科技镇长团应采取个人、小组和团队集体作战等多种调研形式, 在前任工作的基础上, 开展大密度、多主题的调研活动。深入开展骨干企业、重点企业及成长型企业调研, 围绕科技人才开展工作, 促进大范围的校企项目合作。

(二) 镇长团每到一地, 应对当地的产业结构、产业特色、人才及科技状况进行详细的摸排了解;每到一家企业, 团员应深入生产车间, 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着重了解产品性能、应用、销售及市场份额等情况, 并就如何改进产品性能、提高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等问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对企业提出的现有技术难题及各个层次的人才需求等问题, 现场释疑解惑, 及时做好意见收集整理工作, 并整合团队资源, 切实为企业牵线搭桥, 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与难题, 以实效与实绩来感染企业家, 做企业家的知心朋友与顾问, 培养企业家的创新思想与科技战略, 引导他们走上科技引领、科技创新、率先发展之路[2]。

(三) 科技镇长团应积极向企业负责人宣讲各级政府部门的科技人才政策和信息。在调研活动中应特别注重加强国家、省市科技、人才、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解读, 把高校的科技成果发布到网上, 供企业查询。以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与难题为抓手, 以真情待人, 以实绩感人, 注重科技人才重要性的宣讲, 提升企业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认识水平, 进一步激发企业对科技项目申报, 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等科技载体平台建设和申报热情。

三、加大企业家自主创新动力机制

地方政府应切实加大企业家自主创新动力机制, 保障其创新收益, 降低其创新风险与创新成本。政府扶持科技创新的基本点要从“单纯提供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转变为“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群体的力量, 为企业家提供知识援助 (专业知识、商业知识与商业伦理) ”, 切实增强企业家的思维创新能力与决策水平。建议政府加大实施“科技战略型企业家培育工程”, 推进“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 将科技战略型企业家的培育与科技项目的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挂钩[3]。

四、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 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平台, 拓宽科技型企业家的培养渠道

(一) 多渠道组织培训研修与学习

依托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科技战略企业家培训基地 (或网络教育平台) , 积极组织科技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各类能力提升培训。

(二) 多途径开展研讨交流

通过举办企业家沙龙、研讨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 组织企业家切磋交流经营管理经验, 开阔思路, 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三) 推进产学研合作

帮助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在产学研合作中培养企业家的科技的视野和战略思维。坚持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载体建设为抓手, 建立产学研联盟是培养科技型企业家的重要途径。在政府支持、高等院校参与、企业支撑的协同模式下, 组建有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聚集高校、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的创新资源, 实现创新要素、生产要素在产业层面的有机衔接, 推动科技型企业家的可持续化发展。

(四)

利用现有产业合作平台和科技人才培育平台, 以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或科技创业家两个途径培育科技战略型企业家, 加大对优秀企业家推荐与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科技镇长团工作手册[M].

[2]第三批“科技镇长团”培训会议材料汇编[M].

培育影院新型经营模式 篇9

9月1日,星美国际影城世界城店(以下简称星美影城,共12个放映厅,1400多个座位)二期开业。9月9日,该影城联手大众点评网上推出“42元=两张电影票+爆米花+两瓶水”团购活动。截至9月15日24时,共卖出了69900张套票。9月18日,一天内有约5000人次观众走进该影院观影。

记者在星美影城看到,此次团购套票兑换处就位于影院大堂左侧,通过团购方式购买电影票的观众只需提供自己的用户名和验证码便可获得套票,再到售票处和卖品部换取电影票和食品,前后时间不超过3分钟。世界城影城专门开通了四个兑换窗口和四个售票窗口用于团购观众兑换电影票。“我们参与团购活动较晚,借鉴了之前其他影城的成功团购经验。”星美国际总裁助理兼世界城星美影城总经理康璐告诉《综艺》。

《综艺》:此次团购效果如何?

康璐:9月17日,团购观影正式开始,9月18日第一个周末,当天的观影人次达到了5000万。

其实,团购只是我们整个营销活动中的一环。伴随着影城二期开业,我们推出了包括团购在内的一系列促销活动,但所有活动都必须让观众进影院才能知道。从当前各项活动的叠加效果看,票房收入、买品收入、观众人次和上座率等考核指标均创下星美影城的历史新高,包括年初《阿凡达》创下的多项纪录也被打破。从横向上来说,与其他同规模的影院相比,某些指标甚至超过了他们。

《综艺》:面对众多团购人群,怎样让他们第二次、第三次走进影院,甚至成为影院的会员?

康璐: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能为观众提供优质服务,比如影城的环境卫生、等待时间、服务态度等任何一个环节让观众不满,他可能就不会再来了,团购就会失去应有意义。二期开业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每周例会我都会向影院的全体同事反复强调,要始终如一保证服务质量,500人时是这样,5000人时还要一样,细节决定成败。

现在各家影院的设备和装修都差不多,关键在于比拼软实力。

《综艺》:当初缘何决定推出这次团购活动?

康璐:首先是基于影院间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影院周边在营业以及年底即将开业的影院加起来有六七座之多,万达、UME、美嘉以及悠唐影城都有一定的观众群,现在国贸三期和东大桥还有两家影城要开业。如此激烈的竞争要求影院必须结合自己的优势,在经营模式,特别是促销手段上进行创新。星美世界城影院位于CDB区域,写字楼林立,白领居多。这些白领有自己的消费习惯,如果只是做常规推广促销,比如发DM单,白领们可能会看低我们影院的档次,反而接受不了。他们更加认可的是电子商务模式,比如通过网络、手机把相关优惠信息精准发布给他们。

《综艺》:世界城星美影城决定做团购时,国内的团购活动正风生水起,糯米、美团、F团等大小不一的团购网站纷纷涌进影院。你们为何最终选择了大众点评网?

康璐:我们对多家团购网站进行了评估,大众点评网和我们的定位最匹配。他们的会员以年轻白领居多,再加上各方面的综合考量,我们最终达成了合作。

其实我们只是借用了大众点评网的平台,他们的优势是拥有固定会员,以及在会员心目中的信誉度。渠道对于影院来讲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星美当前在国内有19座影院,而且实现了统一经营,世界城店只是率先做一些尝试,将来我们要相继建立自己的渠道,包括网络平台、手机平台、电话呼叫中心等,用自己的渠道惠及观众。这次与团购网站的合作其实也是一种摸索和学习。

《综艺》:星美院线的众多会员显然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

康璐:会员是宝贵资源,但我们目前缺少更加有效承载这种资源的平台。如果能够把星美院线辐射全国的平台建立起来,对于大客户也会有吸引力,比如就可以和银行洽谈一些深层次合作,甚至有些客户会主动要求与我合作。

其实团购只是星美影院整体战略中的一部分,我们打算建立一种新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的特点首先是调整票房和非票房在影院收入中的利润比例,最后获得整体利润最大化。其次是延伸影院的销售渠道,拉近影院和观众的空间与心理距离。

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以后的票房分账应该会向制片和发行方面倾斜。目前院线的分成比例已经很小了,所以这个利润空间只能从影院方面挤。未来影院票房的获利空间会越来越小,而非票房收入,比如影院买品收入和相关收入的比例会逐步提高。

《综艺》:这一新的经营模式具体如何实现?

康璐:首先要把观众请到影院里,哪怕为此牺牲掉一部分短期利益。之后再通过增加卖品和后产品收入,最终谋求影院整体利润的最大化。

此次团购活动除了宣传促销,提升影院人气外,也为星美影城的新型经营模式提供了一次实践机会。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搜集到了很多第一手数据,除了收获经济效益之外,还收获了更加宝贵的经验和数据,为将来创建实施新型经营模式铺平了道路。

在利润上,我们更加倾斜于卖品和后产品,并会开发新的售卖模式。未来会建立超市型的卖品部,增加商品的种类,并让观众自主选择。

创新教法 培育人品 篇10

一、认真学习研究教材,掌握中考动态

对于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新、旧版本的分析,有利于学生从过去的“旧观念、纯知识”型转变成具有“时代感、强化实践和创新”型。例如:七年级政治课主要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好公民,旧教材中是告知学生做什么样的“四有”新人。而新教材中则以一些具备“四有”新人的所作所为,使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做到“四有”新人的标准。从而使学生悟出生活中的道理。使过去的“先教后学”向现在的“先学后教”的知识型转变,为开放性的中考试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代的中学生,他们正处在成长和辩别是非的重要时期,需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寻找先进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学前动机和学后体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进度

通过我对初中政治教材的探索,初步掌握了初中的教学内容。比如:七年级的学生重点培养认知能力,讲文明、懂礼貌。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开展了“文明大比拼”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针对八年级学生而言,则需培养学生“判断、交流”能力。学会交流,是一个人树立自信、不自卑的心理,从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九年级教材则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内容,树立学生爱家、爱校、爱国的思想。特别是现在的留守学生,缺乏严格的家庭教育,所以我们教师肩负起家长和老师的双重责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三导(引导、指导、辅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资源互动等的效果。

三、创新,优化课堂效果

利用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政治课题,让学生从小课堂步入社会大课堂,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使学生真正体会所学习的知识,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根据有的政治课题的要求,我常组织学生到农村的每个组上去帮助孤寡老人,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求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随着我国的改革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常与邻近的兄弟学校交流,把有代表性的教师请到我班来讲课,作专题指导。同时结合实际,在学校举行的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比赛。使学生学习生动、活泼,让所学到的知识得到检验、升华,从而激发学生的追求欲望和奋进精神,优化了课堂效果。

四、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最近几年的进修培训和网上的学习,使我真正认识到培训和学习的重要性。例如:在上学年的网上学习培训,学会了课件制作,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参加一些优质课比赛,课件的好坏是直接影响自己能否上好一堂好课,对于一些无法描述的情景,借助网上的图片展示,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满堂灌”的知识体系。把课件应用于课堂,优化自己的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效果,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升。例如:七年级政治学习《在挫折中奋起》一课时,通过网上搜索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放映贝多芬克服听觉障碍而创作的《命运交响曲》时,学生被贝多芬的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使学生树立在挫折中奋起的精神。

五、有无限的爱生之心和奉献精神

感人者,莫过于情。从心理学的教育角度而言,“情感”在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自信心的催化剂。据一些教育家说过:“教育之无情感,无爱,就犹如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是“道德威信”形成的保证。假如政治教学中忽视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失去了教学的灵魂,就不可能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我们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政治教师,需要我们具有执著的敬业和乐业精神。必须对教学充满热爱之心,具有乐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淡泊名利。一个教师应解决三种能力问题:即动力、能力、精力。缺乏动力不想干,缺乏能力不会干,缺乏精力不能干。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不要单凭口头说教,要尊重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情感,不要靠大吹大擂来维持教师尊严。只有这样,我们教师的人格在教学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甘心为教育事业奉献,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上一篇:丧文化下一篇:校园网安全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