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个人作业答案

2023-06-05

第一篇:第123章个人作业答案

高级财务会计考试 第1章作业 -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A

6、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CD

4、ABC

三、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对

5、错

6、错

7、对

8、对

9、对

四、简答题

答:高级财务会计主要包含与特殊业务、特殊时期、特别报告相关系的报告。其中,特殊业务包含租赁、期货、外币、退休金、房地产等;特殊时期包含清算、破产、重组;特别报告包含合并、物价变动、外币折算、中期报告等

第二篇: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4章作业题参考答案(推荐)

1. 滑移和孪晶的变形机制有何不同?为什么在一般条件下进行塑性变形时锌中容易出现孪晶,而纯铁中容易出现滑移带? 主要的不同:(1)晶体位向在滑移前后不改变,而在孪生前后晶体位向改变,形成镜面对称关系。(2)滑移的变形量为滑移方向原子间距的整数倍,而孪生过程中的位移量正比于该层至孪晶面的距离。(3)孪生是一部分晶体发生了均匀的切变,而滑移是不均匀的。

锌的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密排六方金属滑移系少,所以容易出现孪晶,而纯铁为体心立方结构,滑移系多,所以容易出现滑移带。

2. 多晶体塑性变形与单晶体塑性变形有何不同?

多晶体的每一晶粒滑移变形的规律与单晶体相同,但由于多晶体中存在晶界,且各晶体的取向也不相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具有以下特点: (1)各晶粒不同同时变形; (2)各晶粒变形的不均匀性; (3)各变形晶粒相互协调。

3. 什么是滑移、滑移线、滑移带和滑移系?滑移线和滑移带是如何在金属表面形成的?列举金属中常见晶体结构最重要的滑移系,并在其晶胞内画出一个滑移系。哪种晶体的塑性最好?哪个次之?为什么? 所谓滑移是指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相对滑动,滑动后原子处于新的稳定位置。晶体材料的滑移面与晶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滑移线。由数目不等的滑移线或滑移台阶组成的条带称为滑移带。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

滑移线是由于晶体的滑移变形使试样的抛光表面产生高低不一的台阶所造成的;相互靠近的小台阶在宏观上反映的是一个大台阶,所以形成了滑移带。

滑移系越多,金属发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塑性就越好。滑移方向对滑移所起的作用比滑移面大,所以面心立方晶格金属比体心立方晶格金属的塑性更好。密排六方由于滑移少,塑性最差。

4. 简述一次再结晶与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并说明如何区分冷、热加工。动态再结晶与静态再结晶后的组织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冷变形所产生的储存能的释放。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由于界面能变化引起的。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变形称为热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加工过程称为冷加工。

动态再结晶和静态再结晶过程相似,同样是形核长大过程,也是通过形成新的大角度晶界及随后移动的方式进行的。但动态再结晶具有反复形核,有限长大,晶粒较细,包含亚晶粒,位错密度较高,强度硬度高等特点。这种组织比静态再结晶组织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5.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要发生哪些变化?简要说明再结晶过程的一般规律。

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等变化。 经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时,发生再结晶,新的无应变的晶粒取代原先变形的晶粒,金属的性能也恢复到变形前的情况,在变形基体中,重新生成无畸变的新晶粒。

6. 说明金属在冷塑变形、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各阶段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特点与主要区别。

金属在冷塑变形时的微观组织:金属晶体在外力作用下,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晶粒外形由原先的等轴晶粒逐渐改变为沿变形方向被拉长或压扁的晶粒。当变形量很大时,各晶粒被拉成纤维状,称之为纤维组织,位错密度也会增加,亚结构细化,产生变形织构。 力学性能特点:产生加工硬化,产生各向异性,还会产生内应力。

回复:回复对材料的组织形态影响不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也不大。回复过程中主要是全部消除变形引起的宏观应力,微观应力也可以大部分得以消除。

再结晶:新的无应变的晶粒取代原先变形的晶粒,金属的性能也恢复到变形前的情况,在变形基体中,重新生成无畸变的新的晶粒。 晶粒长大:(1)正常长大,再结晶刚刚完成,得到细小的无畸变等轴晶粒,当升高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时,晶粒仍可继续长大,晶粒均匀连续的生长。

(2)异常长大:形成粗大的晶粒及非常不均匀的组织。织构明显,产生各向异性;优化磁导率;晶粒大小不均匀,性能不均匀,降低强度和塑性、韧性;晶粒粗大,提高表面粗糙度。

7. 冷加工塑性变形金属进行再结晶退火前后的组织和性能有何变化?

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组织发生显著变化。首先在形变大的部位(晶界、滑移带、孪晶等)形成等轴晶粒的核,然后这些晶核依靠消除原来伸长的晶粒而长大,最后原来变形的晶粒完全被新的晶粒所代替,这一过程为再结晶。由于金属通过再结晶获得新的等轴晶粒,因而消除了冷加工显微组织、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使金属又重新恢复到冷塑性变形以前的状态。

8. 已知金属W、Fe、Pb、Sn的熔点分别为3380、1

538、

327、232℃,试分析说明W和Fe在1100℃下的加工,Pb和Sn在20℃下的加工各为何种加工? 实验证明,工业纯金属的熔点与最低再结晶温度之间有如下关系: T再=(0.35~0.4)T熔(K) W的再结晶温度为1188℃,所以在1100℃的加工为冷加工;Fe的再结晶温度为451℃,所以在1100℃的加工为热加工。

铅的熔点327°C,铅的再结晶温度=(327+273.15)×0.4=258K = -33°C;所以铅在20度是热加工。

锡的熔点232°C, 铜的再结晶温度=(232+273.15)×0.4=202K=-71°C;所以锡在20度是冷加工

9. 说明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1)晶界处滑移的阻力大。

(2)实际测得的晶体滑移所需的临界切应力比刚性滑移理论的计算值小得多。 (3)热加工比冷加工塑性变形来得容易。

(1)晶界上原子排列较乱,点阵畸变严重,杂质原子也容易在晶界偏聚,而且晶界两侧的晶粒取向不同,滑移方向和滑移面互不一致,因此晶界处滑移的阻力大。

(2)理论计算是假定滑移面两侧原子发生整体移动,其临界分切应力值大,但实际晶体滑移是位错的运动、并不需整排原子一齐移动,而仅位错附近少数原子作短距离移动,故而所需要的临界分切应力要小得多。

(3)因为热加工同时进行加工硬化和回复再结晶软化两个相反的过程,冷加工只有加工硬化,所以随变形量提高,塑性变形变得困难。

10. 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有何影响?金属在热加工(如锻造)时为什么变形阻力小?

(1)改善铸锭组织。消除空洞、细化晶粒、降低偏析;提高强度、塑性、韧性。 (2) 形成纤维组织(流线)。第二相或夹杂物沿变形方向呈纤维状分布, 沿流线方向比垂直于流线方向的力学性能好

热加工没有加工硬化现象,或者说加工硬化被随时消除了,所以变形阻力小。

11. 什么叫加工硬化,它给生产带来哪些好处和困难?

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强度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的现象叫做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给金属件的进一步加工带来困难。如在冷轧钢板的过程中会愈轧愈硬以致轧不动,因而需在加工过程中安排中间退火,通过加热消除其加工硬化。又如在切削加工中使工件表层脆而硬,从而加速刀具磨损、增大切削力等。 好处:(1)它可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以热处理方法提高强度的纯金属和某些合金尤为重要。如冷拉高强度钢丝和冷卷弹簧等,就是利用冷加工变形来提高其强度和弹性极限。又如坦克和拖拉机的履带、破碎机的颚板以及铁路的道岔等也是利用加工硬化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的。

(2)金属的冷成型加工的保证。金属的冷成型正是利用了材料的加工硬化特性,使塑性变形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工件上,而不致于集中在某些局部而导致最终断裂。

(3)提高构件的安全性。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使某些部位出现应力集中和过载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金属能加工硬化,使局部过载部位在产生少量塑性变形之后,提高了屈服强度并与所承受的应力达到平衡,变形就不会继续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构件的安全性。

12. 选择题

(1) 纯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可用下式计算(B) A、T再(C)0.4T熔(C)

B、T再(K)0.4T熔(K)

C、T再(K)0.4T熔(C)273

(2)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再加热时发生的再结晶过程是一个新晶粒代替旧晶粒的过程,这种新晶粒的晶格类型是(D)

A、面心立方晶格B、体心立方晶格C、密排六方晶格D、与变形前的金属相同E、形成新晶型

(3) 加工硬化使金属的(A)

A、强度增大,塑性降低B、强度增大,塑性增大C、强度减少,塑性增大D、强度减少,塑性降低

(4) 塑性变形金属经再结晶后(D)

A、形成柱状晶,强度增大B、形成柱状晶,塑性降低C、形成等轴晶,强度增大D、形成等轴晶,塑性升高

(5) 汽车变速箱齿轮,应由(C)

A、厚钢板切出园饼,再加工成齿轮B、园钢棒切出园饼,再加工成齿轮C、园钢棒锻打成齿轮毛坯,再加工成齿轮D、铸造成园饼,再加工成齿轮

第三篇:学前教育6-10章作业答案

一、填空

1.活动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体质增强的重要因素。

2.智育是幼儿教师根据幼儿认识活动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探索活动,以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并培养良好学习品质的教育。

3.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包括了幼儿的日常生活护理、清洁卫生消毒、疾病预防和常见疾病的治疗、幼儿身体健康检查、营养的调配和膳食卫生检查等内容。

4.幼儿的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5.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6.知识传授是必要的,但是传授过程应改传统的灌输为发展智能的教育。

7.幼儿的空间知觉的发展具有先分辨上下,其次前后,最后左右;从自我为中心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规律。

8.幼儿的智育过程是幼儿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形成学习品质三者结合的过程。

9.幼儿将道德意识和道德动机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动机的强烈性、目标的明确性、方式的正确性、意志的坚持性。

10.幼儿家长既是托幼机构的教育对象,又是托幼机构的一份教育力量。

11.家庭教育具有幼儿园教育没有的教育优势,主要有强烈的感染性、特殊的渗透性、鲜明的对比性、天然的连续性、固有的继承性。

12.家园合作中互尊互利的原则是指保教人员同幼儿家长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并使双方受益。

二、选择题

1.幼儿主动学习的最本质、最根本的成分是

A.内部动机B.解决问题C.表达和分享D.亲身体验

2.智力发展的标志是

A.注意力B.思维能力C.观察力D.想象力

3.现代智育观是

A.知识型B.技能型C.智能型D.以上都是

4.幼儿的时间知觉的培养需要结合

A.时间概念B.幼儿感受C.具体事件D.以上都不是

5.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应该是

A.幼儿园为主B.小学为主C.双向互接D.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6.托幼机构的家长工作繁杂,但是围绕的中心和最终的落脚点是

A. 促进幼儿园发展B.家长满意C.幼儿发展D.家长配合幼儿园

7.互动新型的家园伙伴关系的得到肯定和强调的文件是

A. 《幼儿园工作规程》 B.《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C. 《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D.都不是

8.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社区幼儿教育服务,尤其是为农村的社区幼儿教育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榜样的国家是

A.马来西亚B.泰国C.古巴D.埃及

9.英国的幼儿社区教育主要是以开展的。

A.游戏小组运动B.婴儿读书计划C.开端计划D.家庭为主逐步展开

三、名词解释

1.体育

狭义:幼儿教师养护幼儿,并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幼儿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发展动作和增强体质的教育。

广义: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不同于一般所说的竞技性或者动作练习的活动,而是指“育体”的过程。

2.体质

人体的质量,是身体各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体格、体能(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适应能力、心理因素

3.幼儿园内部心理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满足孩子基本的生理需要,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舒适;创设充满爱和关心的环境。创设充满尊重、信任和期望的环境;帮助幼儿形成平等、合作和友爱的同伴关系;创设能提供丰富、全面知识和锻炼而又饶有风趣的环境。

4.活动学习的特点

将教育内容融合在环境材料之中,让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主动捕捉其中的文化信息,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

5.幼儿各领域的目标和指导要点

见纲要

四、问题

1.简述发展幼儿智力的含义。

智力的发展包括

1.认识过程的发展

2.良好智力品质:如注意力的品质包括了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等思维品质:包括了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在幼儿活动中表现为幼儿的质疑,会提出问题或者不同的意见等,这是创造的基础))的培养、

3.智力活动方法:观察(观察的顺序)、比较异同、简单的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以及记忆的方法)的掌握。

2.什么是学习品质?具体包含哪一些?

人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能推动学习者自觉、愉快地学习。重点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学习品质是指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等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是在早期开始形成于发展,并对幼儿的现在和将来的学习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

包括:好奇心和兴趣:具体包括儿童具有好奇感,有寻求新信息的兴趣,有对新知识的敏锐,渴望学习等。主动性:具体包括肯接受任务,愿意参与学习活动,学新东西时会进行合理的冒险(take-reasonable risks)等。合理冒险既指儿童敢于尝试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活动,也指向那种有风险的活动(如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的活动)本身。坚持和注意:具体包括在完成任务时,表现出坚持性,能够,集中注意,不容易被干扰或被弄得很沮丧。创造和发明:具体包括儿童能够利用想像等拓展知识,进行新的学习。需要指出的是,这里不是指向儿童创造与发明的具体表现,而是指向利用想像、创造与发明来进行学习。反

思和解释:具体包括吸收、思考、理解已有知识和信息,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3.请你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对幼儿经验的理解。

1.课程和教学应该以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为基础。“每一个幼儿知道了什么”这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2.帮助幼儿整理、组织和提升原有经验。

在丰富幼儿已有经验的同时,注意将经验条理化和概括化,使知识相互关联形成结构。而认知结构具有知识地图的意义,也有利于经验上升到理性层次,促进理性思维的萌发。

3.幼儿经验和兴趣为生长点,扩充新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知识的获得需要同化、顺应,打破原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因此教师需要扩充、丰富和发展幼儿新的经验,使幼儿尽可能地获得新经验。

新经验的选择,需要教师注意在新的学习内容和幼儿已有经验之间建立平衡,即掌握新经验需要利用旧经验。

4.让幼儿自主的、积极地、创造性的探索活动中整合新旧经验。

创造条件,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在活动中组织和提升原有经验,获得新经验。

4.面对生活中幼儿“言行不一”的现象,你怎么看待?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到的意识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反映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水平,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幼儿的道德行为具有动机不稳定、坚持性差、易反复、易受外力影响和情境影响的特点,道德行为常常落后于道德认识,所以会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

5.结合工作实际,说说您通常采用哪些形式开展家园工作,并说说在家园工作中您的主要理念。

家园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口语法,包括了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活动,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交谈等;文字法主要包括运用问卷调查、家园联系本、宣传栏、家长报、家长通讯、家长qq群等方式;活动法主要是观摩活动、家长开放日、庆祝类的游园活动、家长服务义工、参与班级或幼儿园管理等。

家园工作的形式很多,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家园合作,利用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提升家长的教育指导能力。因此在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建立协同性的家园工作理念。主要为心理协同、观念协同、行为协同和文化协同。

a心理协同

心理协同是指双方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双方真诚、善良的愿望以及对对方的信任,希望通过彼此的合作,能克服困难,共同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心理协同是基础。只有取得家长的心理协同,才能建立认同感,为获得最大的合力创造条件。因此幼儿园需要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家长心理上的想法,减少家长对幼儿园的抗拒等冲突行为,在互相了解、理解和信任下,取得互相接受、尊重、接纳和支持,共同为营造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为共同的教育目标做出努力,促进孩子的发展。心理协同具体表现在家长与幼儿园之间“心理零距离”。

b观念协同

人们的知识、经验、态度、观点的不同,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会因为认识、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冲突。因此家园关系中必须消除教育观念的差异带来的直接影响,形成家园观念上的协同,提高家园的协同度,建设良好的家园关系。

观念的协同包括多方面的,但特别要注意道德观念、情感、意志、价值观的影响和协同,取得教育的同感,凸显教育的人本性,避免教育的“功利性”、“工具性”和“短暂性”。

观念的协同是通过对观念的改造完成的,需要建立在“讨论----反思----梳理提升”的过程中。

c行为协同:

家园关系的建设是合作共构的活动,因此只有家长用行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实现家园关系本质上的建立,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家园关系,才能促进家园心理协同、观念协同、文化协同。行为协同体现行动为本,参与为特征的协同要求;体现在家长的参与角色更主动;体现在家长以真诚和能力参与。

d文化协同

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力量,幼儿园倡导把“积极向上、乐观豁达、不断学习”等良好的文化传达给家长,做到家园环境的一致性,以达到“文化的协同”。

文化的协同表现在“学习型家园”的共建和家庭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培育上。必须引导家长树立健康的闲暇教育观和丰富假日活动。

6.简述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方法

以理育情,即向幼儿讲明道德规范,让幼儿在理解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产生到的情感。 以情育情,重视教师的情感和班上的情感氛围对幼儿的熏陶和感染。

以境育情,即通过饱含道德情感因素的情境,引发幼儿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以形育情,利用好榜样,道德形象打动幼儿,产生相应的到的情感。

以形育情,让幼儿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到的情感。

以美育情,通过美育培养幼儿的情感。

第四篇:有机化学1 2-6章作业答案

第二章 习题答案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2)2-甲基-3,5,6-三乙基辛烷 (3)3,4,4,6-四甲基辛烷 (4)2,2,4-三甲基戊烷 (5)3,3,6,7-四甲基癸烷

(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1)

仅含有伯氢,没有仲氢和叔氢的C5H12; 答案:化合物分子内含有伯氢意味着分子内仅含有甲基,由此可以推测该化合物的构造式为2,2-二甲基丙烷。

(2)

仅含有一个叔氢的C5H12;

;键线式为 ;命名为答案:仅含有一个叔氢的分子式为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

键线式;命名为2-甲基丁烷。

(3)

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5H12。

答案: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构造式为CH3—CH2—CH2—CH2—CH3;键线式为;命名为戊烷。

6.(1)

A和B属于交叉式,为相同构象,C为重叠式,与A 、B属于不同构象

一为全重叠式构象,另一位交叉式构象。

2-7 2,3-二甲基丁烷的主要构象式:

2-10

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的分子式应该是C5H12。溴化产物的种类取决于烷烃分子内氢的种类,既氢的种类组与溴取代产物数相同。

(1) 只含有一种氢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CH3)3CCH3 (2) 含三种氢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CH3CH2CH2CH2CH3 (3) 含四种氢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 CH3CH2CH(CH3)2

(1)

14

(2)CH3CH2CH2CH2CH3

(3)

(a)反应物为A,C; 产物为 D,F;中间体为 B,E。

(b)总反应式为:2A + C D +2F-Q

(c)反应能量曲线草图如下:

15 解:自由基的稳定性是三级

> 二级

> 一级

> ·CH3 所以:

C > A > B

第三章习题答案

2.命名下列化合物,如有顺反异构体则写出构型式,并标以 Z、E。 (1) 2,4-二甲基-2-庚烯

(2) 5,5-二甲基-3-乙基-1-己烯

(3)

(Z)-3-甲基-2-戊烯

(E)-3-甲基-2-戊烯

或反- 3-甲基-2-戊烯

或顺-3-甲基-2-戊烯

(4) 4-甲基-2-乙基-1-戊烯

(5) (Z)-3,4-二甲基-3-庚烯 或 顺-3,4-二甲基-3-庚烯 (6) (E)-2,5,6,6-四甲基-4-辛烯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E)-3,4-二甲基-2-戊烯

(2)

2,3-二甲基-1-己烯

(3)

反-4,4-二甲基-2-戊烯

(4)

(Z)-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5)

2,2,4,6-四甲基-5-乙基-3-庚烯

6完成下列反应式。

(2)

(6)

(7)

(9)

(10)

(11)

(12)

7.写出下列各烯烃的臭氧化还原水解产物。

9.试写出反应中的(a)和(b)的构造式。

11.

该烯烃没有顺反异构。

12.

解:稳定性从大到小的次序为:(1) > (3) > (4) > (2) 21

(3)

(4)

(5)

(6)

第四章习题答案

2.

(1)

(CH3)3CC≡CCH2C(CH3)

3 2,2,6,6-四甲基-3-庚炔 (2)

CH3CH=CHCH(CH3)C≡CCH3

4-甲基-2-庚烯-5-炔

(烯炔同位,以先列的烯给小位次) (3)

HC≡C-C≡C-CH=CH

2 1-己烯-3,5-二炔

(烯炔同位,以先列的烯给小位次) (4)

(Z)-5-异丙基-5-壬烯-1-炔

(5)

8. (1)

(2E,4Z)-3-叔丁基-2,4-己二烯

(4)

(5)

(6)

(2) Ag(NH3)2+ , 1-戊炔生成白色沉淀,2-戊炔无明显现象。

11

(1)

(2)

16.解: (1)

(6)

(7)

20

(1)

>

>

(2)

> >

>

(3)

>

第五章习题答案

3 (1)顺-1,2-二甲基环己烷

a,e

e,a

反--1,2-二甲基环己烷

a,a

e,e (2) 顺-1,3-二甲基环己烷

a,a

e, e

反--1,3-二甲基环己烷

a, e

(3) 顺-1,4-二甲基环己烷

e, a

a, e

e, a 反--1,4-二甲基环己烷

a,a

e,e

6、完成下列反应式,带“*”的写出产物构型:

(2)

(3)

高温自由基取代反应。

(4)

亲电加成反应,100%反式形成一对对映体,组成一个外消旋体混合物。

(5)

氧化反应,生成一个内消旋体。 (6)

(7)

(8)

(9)

(10)

9 (1)

(2)

(3)

(4)

第六章习题答案

3、分子式为C3H6DCl的化合物共有5个构造异构体,其中3个有对映异构体。

5、指出下列构型是R或S:

解: (1)

R

(2) S

(3)

S (4) S

7、

17

第五篇:军事第一章作业

国贸083 陈思思 0804012078 第一章

1.举例说明“落后必然挨打”的历史教训。

答: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代价战胜了中国。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能集中大部兵力转沿海城市,占领经济命脉之地,战斗中常以正面攻击与侧翼包抄相结合之外,在主观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近代中国一直在两种力量的左右下蹒跚前行,第一是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传统惯性作用,第二是西方列强带来的工业化文明的威逼兼示范作用。自1840年以来,外敌不断入侵,国势日益衰微,列强割我土地、掠我资源、刮我财产、鱼肉我人民至中国土地上独“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其亡国灭种之恨,城下之盟之奇耻大辱,均使我国民刻骨铭心。“落后就要挨打”成了近代中国人心目中鲜血凝成的真理,也是历代仁人志士致力于发展现代化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2.我国武装力量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分别说明。 答: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

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体。 (1)、陆军

陆军,是陆地上作战的军种。它担负在陆地歼灭敌人的任务,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与海军、空军联合作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陆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诸兵种合成军种,具有较强的火力、突击力和机动力。在抵御外敌入侵,巩固国防,保卫祖国领土安全,抢险救灾,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海军

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在海洋上作战的军种。现代海军通常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及专业兵组成。主要装备作战舰艇、辅助舰船和飞机,配备有战略导弹、战术导弹、火炮、水中武器、战斗车辆等。具有在水面、水下、空中及对岸上实施攻防作战的能力;有的还具有实施战略袭击的能力。 (3)、空军

空军,是主要进行空中作战的军种。空军的基本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军、海军作战,对敌后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空军具有快速反应、高速机动、远程作战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既能协同其他军种作战,又能独立遂行战役、战略任务。空军是现代立体作战的重要力量,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在现代国防和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第二炮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简称二炮),是以地战略导弹为主要装备、担负核反击战略作战任务的军种。地地战略导弹包括中程导弹(射程为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射程为3000—8000千米)和洲际导弹(射程为8000千米以上)。

2、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是公民在军队外所服的兵役。预备役部队,是国家平时以预备役军人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迅速转为现役部队的武装组织。通常分为军种和兵种预备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是加强军队后备力量建设,解决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保障战时迅速扩编军队的重要组织形式。

预备役部队,在现代国防和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引起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预备役部队的数量将逐渐增多,武器装备不断得到改进,军事训练进一步加强,与现役部队的差距逐步缩小,动员速度将越来越快。

(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简称武警部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中担负国内安全保卫任务的武装组织。它隶属于国家公安系统,受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双重领导。 其基本任务是:平时警卫党政机关和部分国家领导人、重要外宾及大型集会的安全;对监狱、劳改管教场所,实施武装警戒和武装看押;配合公安机关依法逮捕、追捕及押解罪犯;守卫电台、电视台和国家经济、国防工业、国防科研等要害部门,以及民用机场、重要桥梁、隧道等目标;进行边防守卫和火灾消防等。战时,协同人民解放军保卫边防和海防,抗击敌方的入侵;参加城市防卫和保卫重要目标的战斗,组织对空防护;组织重要民用机场、车站、桥梁和隧道的防护;守卫重要的电台、工厂、仓库和科研设施等目标,掩护工业设施和人口疏散;打击敌特和不法分子的破坏活动,保障作战地区的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等。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983年4月5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正式成立。武警部队,在北京设有领导机关武警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武警总队,地区(地级市、州、盟)设支队,县(旗、县级市)设中队或大队、站、所。有的总队还编有直属支队,按支队、大队、中队、排、班的序列编制。武装警察部队装备轻便、精良,有自己的服装式样、识别标志和军衔等级,其内务制度、纪律要求、队列基础训练和政治思想工作等则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关条令、条例和规定。

(三)、中国民兵

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通常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常备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有的则同预备役相结合,既是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又是预备役的一种组织形式。平时其成员各事其业,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维持社会治安;战时就地配合军队作战或开展游击战,担负各项战争勤务,必要时随军远征或征调入伍补充常备军。中国民兵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产物,是一支新型的人民群众武装组织,是人民军队的得力助手和强大的后备力量,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均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兵被确立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军事制度。1984年5月3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进一步确立了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 我国的民兵分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28岁以下退出现役的士兵和经过基本训练的公民,编入基干民兵;其余18~35岁未编入基干民兵的男性公民编入普通民兵;女性公民根据需要参加基干民兵。民兵工作的任务是:①建立和巩固民兵组织,提高民兵军政素质,配备和管理民兵武器装备,储备战时所需的后备兵员。②发动民兵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组织民兵担负战备勤务,维护社会治安。③组织民兵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3.应届大学毕业生入伍通常有哪几种形式? 答:总共3种

1、普通义务兵,如果你是国家统招的学生应届毕业的,退回你大学学费,享受大学生参军优惠政策,不是国家统招的学生应届毕业的按照社会人员入伍

2、特招士官,这个是志愿兵(又称合同兵),拿的是工资(不是义务兵的津贴),士官不是官,还是兵,大学生特招士官按照学历授予军衔,基本上是技术类的士官。这个只接收国家统招的学生应届毕业的,成人类的还没划入接收范围

3、特招军官,这个基本上是国家211工程高校的学生有机会参加,这个只接收国家统招的学生应届毕业的,成人类的还没划入接收范围,本科直接授予中尉军官(副连长职位),基本上是文职干部(非指挥)

4.为什么说加强国防建设必须注重国防精神的培育?

答:国防精神是公民对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观念、意志、精神状态及心理活动的综合。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一个国家的灵魂。国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增强全体公民的国防意识,而国防意识中最基本的是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所需要的各种精神。中华民族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推翻三座大山、抗击外来侵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又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爱军习武精神、民族团结精神、自强自立精神、抗洪精神等等。用这些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少年,使之转化为每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5.国防的定义是什么?

答: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

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6.国防类型分为哪几种?简述我国国防的类型和特征。 答:大致有四种类型:

扩张型。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奉行霸权主义,侵略、颠覆和渗透他国。

自卫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支持,防止外敌入侵,维护本国安全。我国的国防属于自卫型,坚持和平自主的防卫原则,永不扩张,也不容别国侵犯我国一寸土地。

联盟型。以结盟形式,联合他国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又分为扩张和自卫型,还可分为一元和多元联盟,前者有一个大国做盟主。 中立型。中小发达国家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子民的防御体系。

7.国防精神分为哪几种?

答:国防精神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精神,如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自觉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奋斗拼搏等。二是尚武精神,包括居安思危,保持高度的战争警惕性;整军经武,秣马厉兵;尊重军人,关心和支持军队建设等。三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如不怕艰难困苦,敢于赴汤蹈火,乐于奉献,勇于自我牺牲等。四是国际主义精神,包括热爱和平,追求平等,主持正义,反对霸权等。 8.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防建设分哪几个阶段?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

答:(1)、第一阶段:从1949年底到1953年,国家处在外御帝国主义侵略,内治战争创伤和恢复经济时期。

抗美援朝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年10月25日至于1951年6月10日,中朝人民军队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经顽强奋战,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畔赶回到了三八线,迫使联合国军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

第二阶段:从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27日战争结束,中朝人民军队以阵地战为主。这一阶段,边打边谈,打谈配合,接连粉碎了美军的夏季攻势和细菌战。并于1953年5月到7月发动强大的夏季攻势,取得了胜利,于同年7月27日在朝鲜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胜利结束。

建国以后,我军干部的培养由原来主要靠战争实践锻炼,逐步改为主要通过院校培训。军事院校是培养干部的主要途径。建国初期,党中央就十分重视军队院校建设,抽调了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将领去办校,先后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后勤学院、高级步兵学校、军事工程学院等。从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三年,全国相继建立了各级各类院校一百零七所,到五十年代末,全军已发展到一百六十多所,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院校体系,为部队培养了各级各类干部,为国防科技事业输送了技术骨干。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一日,中央军委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成立。中国空军一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严峻考验。从一九五O年十二月参战,到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创造了击落敌机三百三十架,击伤敌机九十五架的出色战绩。

(2)、 第二阶段:从1953年底到1965年,国防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重要时期。 1955年精简整编时,人民解放军在陆海空三军的结构上,又新增加了两个军种,防空军和公安军,这样,中国人民解放军形成了五大军种的编制体制。经实践后,又于1957年改为陆海空三大军种。同时,陆军发展为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通信兵、防化兵七大兵种。各军兵种的相继建立,使我军在编制体制发展上由单一陆军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这是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1958年10月26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叶剑英任院长兼政治委员;1958年10月16日,经中央批准,成立了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聂荣臻任主任;1959年12月,成立了国防工业委员会,贺龙任主任。1959年,我国制造出第艘军用舰艇。1964年,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枚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3)、 第三阶段: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10年。

1966年,发射了中程地对地导弹。1967年爆炸了氢弹。经过十年建设,初步形成了科研、生产、试验的后方基地,改变了建国初期国防科技工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和边疆地区的布局 (4)、第四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从而确定了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9.为什么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要实施军事训练? 答:

1、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

2、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措施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10.公民的国防权力和义务有哪些?

答: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利益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遭受损失有获得补偿的权利

公民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支持和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11.国防动员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国防动员 , 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 , 是确定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 , 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 是国家迅速实现平战转 换 , 夺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条件 ; 是将战争潜力转化为实力的关 键 , 是保障战时军需民用的重要措施。

国防动员的作用 , 并不仅仅限于战时打赢战争 , 也包括威慑敌人 , 具有威慑与实战并举的双重功能。

首先 , 国防动员是一种卫国决心的显示。通过国防动员的一系列活动 来显示卫国的决心 , 有可能使敌望而却步 , 避免或推迟战争。 其次 , 国防动员是战争实力的显示。

第三 , 国防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前提条件。国防动员准备 , 其实 就是积蓄战争力量的过程 , 国防动员实施就是转化战争潜力为实 力的过程。在现代战 争中 , 如果没有强大的战争潜力支持是不堪设想的 ; 同样 , 如果没 有强大的动员能力作保障 , 也是不可想象的。 总之,把国防动员建设纳入国家建设与发展的规划之中,使之融为一体,协调发展 , 在平时有利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在战时则可通过动员的转化机制,调整国家的中心任务,把国家的力量集中用于保障反侵略战争 , 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的需要。

上一篇:dnf蓝拳职业介绍攻略下一篇:迟了一分钟作文6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