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答案下范文

2022-05-23

第一篇:第4章答案下范文

第4章 存货(答案版)

第4章 存货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原材料,买价2000元,增值税(进项税)为340元,发生运杂费230元,入库后发生整理挑选费90元。该批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D )。 A 2660元 B 2570元 C 2320元 D 2230元

2.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15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900万元,增值税额153万元。另发生运输费用9万元(运费抵扣7%增值税进项税额),包装费3万元,途中保险费用2.7万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148公斤,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2公斤。该原材料入账价值为( B )万元。

A.911.70 B. 914.07 C.913.35 D. 914.70 3. 下列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中,存货成本流转和实物流转相一致的方法有( A )。 A.个别认定法 B.先进先出法 C.移动平均法 D.毛利率法 4. 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期初库存硬盘数量为50件,单价为1000元:本月购入硬盘100件,单价1050元;本月领用硬盘100件,其领用总成本为( A ) 。 A 102500元 B 103333元 C 105000元 D 100500元 5. 如果上题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则其领用总成本为( B ) A 102500元 B 103333元 C 105000元 D 100500元

6. 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是( A )。

A 月初结存该种存货的实际成本 + 本月购入该种存货的实际成本 B 月初结存该种存货的计划成本 + 本月购入该种存货的计划成本 C 原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 本批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D 原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 + 本批购入存货的计划成本

7.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A )万元。 A.超支5 B.节约5 C.超支15 D.节约15 8. 企业的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计划成本为200元/吨,期初甲种原材料库存数量为50吨,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余额为100元,本月以210元/吨购入甲种原材料50吨,则本期甲种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 C )。

A. 1% B. 2% C. 3% D. 4% 9. 企业对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进行会计处理时,该包装物的实际成本应结转到( B )。

A.“制造费用”科目 B.“销售费用”科目 C.“管理费用”科目 D.“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10. 2010年12月26日,新世纪公司与希望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1年3月20日,新世纪公司应按每台62万元的价格向希望公司提供乙产品6台。2011年12月31日,新世纪公司还没有生产该批乙产品,但持有的库存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该批乙产品6台,其账面价值(成本)为144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152万元。将C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23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2010年12月31日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D )万元。

A.144 B.152 C.372 D.142 11. 2011年12月31日,百乐公司生产的B种型号仪器结存10台,单位成本为88万元,共计880万元。该设备当日市场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台96万元,销售每台需销售税金0.2万

元,该公司没有与其他单位签订销售合同。B型号设备的可变现净值为( C )。

A.880万元 B.933万元 C.958万元 D.96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与存货相关的费用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BDE )。 A.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B.材料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 C.材料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 D.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费用 E.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用 2. 下列项目中,属于存货的有( BD )。

A.已签订购货合同的商品 B.委托加工材料 C.受托代销商品 D.委托代销商品

3.存货通常包括的内容有( ABCD )

 A.半成品 B.包装物 C.低值易耗品 D.商品 E.工程材料

4. 下列各项属于“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登记的内容有( BD )。

A.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额 B.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额

C.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 D.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增加的计划成本

5. 下列有关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CDE )。

A.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B.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C.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市场销售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D.用于出售的材料,通常应当以市场销售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E.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时的估计售价为所生产产品的估计售价 6.下列情形中,表明存货发生减值的有( ABDE )。

A.原材料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B.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C.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需要,但该原材料市场价格又高于其账面成本

D. 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导致其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E. 企业因产品换代,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需要,而该原材料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7. 计算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从预计售价中扣除的项目有( CDE )。

A.出售前发生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B.存货的账面成本

C.销售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费用 D.出售前进一步加工的加工费用 E.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佣金

8. 盘亏存货的处理结果可能计入( BDE )。

A.“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 B.“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借方 C.“其他业务成本”账户的借方 D.“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 E.“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

三、判断题

1.购入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不需要单独进行账务处理。( √ ) 2.购货途中的一切损失或损耗都应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 ) 3.存货发出的计价必须遵循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的原则。( × )

4.凡在盘存日期,法定所有权属于企业的一切物品,不论其存放何处或处于何种状态,都应作为企业的存货。(√ )

5.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的“成本”是指存货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存货当前市场价值。( × )

6.无论企业对存货的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还是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存货项目反映的都是存货的实际成本。(√ )

7.“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借方余额。(√ )

四、业务题

1. 练习原材料按计划成本的核算 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为61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3 00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一批,价款200 000元,增值税34 000元,运杂费3 000元(运费不能抵扣运费),原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190 000元。本月生产领用材料计划成本600 000元。

要求: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和结存材料实际成本,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

材料成本差异率

=(-3000+13000)÷(610000+190000)×100%=1.25%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 600 000×(1+1.25%)=607500元 结存材料实际成本 =(610000+190000-600000) ×(1+1.25%)

=202500(元) 1) 购入原材料

借:材料采购 203 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34 000 贷:银行存款 237 000 2) 原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 19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13 000 贷:材料采购 203 000 3) 按计划成本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 600 000 贷:原材料 600 000 同时,月末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 7500 贷:成本材料差异 7500

2. 存货的期末计价

某企业的甲存货可能存在减值。甲存货账面价值总计2 000万元,共有2 000件,其中1 000件有销售合同,合同单价1.2万元,合同销售费用以及佣金预计为240万元;另外1 000件无销售合同,按市场一般售价总额为1 03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为80万元。

要求:确认甲存货的减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

有合同约定的1 000件的可变现净值 = 1 000 * 1.2 -240 = 960万元

而则1 000件的账面价值为 1 000万元,

应确认减值损失 1 000 – 960 = 40万元

无合同约定的 1 000件的可变现净值 = 1 030 – 80 = 950万元

而则1 000件的账面价值为 1 000万元,

应确认减值损失 1 000 – 950 = 5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 资产减值损失 90 贷:存货跌价准备 90 3.存货期末清查

某公司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企业,适用17%的增值税率。该公司在财产清查中,盘盈A种材料原因待查,其实际成本为39 000元。非正常损失B材料,其实际成本为67 000元。经查明盘盈A种材料属于计量原因造成,经批准计入当期损益。盘亏原材料的40%属于责任事故,由该责任事故者赔偿;10%属于非正常损失,经批准后计入当期损益;50%属于自然灾害原因造成,保险公司同意赔款。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A材料 39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90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9000 贷:管理费用 390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68139 贷:原材料——B材料 6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139 借:其他应收款 —过失人 26800 —保险公司 33500 营业外支出 7839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8139

第二篇:第4章存储管理作业题答案

第四章 存储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存储管理方案中,___可与覆盖技术配合。 A. 页式管理 B. 段式管理 C.段页式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2. 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___。 A. 节省存储空间 B. 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 C. 提高CPU利用率 D. 实现主存共享

3.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___。

A. 重定位装入程序 B. 重定位寄存器 C. 地址机构 D. 目标程序

4. 设内存的分配情况如图5.7所示。若要申请一块40K字节的内存空间,若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则所得到的分区首址为___。

A. 100K B. 190K C. 330K D. 410K

10(占用)->30(占用)->50(占用)->60->80->90->100(占用)-> 5.很好地解决了"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___. A.页式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C.多重分区管理 D.可变式分区管理 6. 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___. A.相同 B.随作业长度变化 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 D.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

7. 在连续存储管理方式中,可重定位分区管理采用紧凑技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A. 增加主存容量 B. 缩短访问周期 C. 集中空闲区 D.加速地址转换

8.分区管理中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时,宜把空闲区按___次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A.长度递增 B.长度递减 C.地址递增 D.地址递减

9.若一个系统采用分页存储管理方式,当一个进程处于执行态时,该进程的页表始址和页表长度信息将被送至 。

A. PCB B. 物理地址寄存器 C. 页表寄存器 D. 重定位寄存器

10.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___. A.2的24次方 B.2的16次方 C.2的8次方 D.2的32次方

11. 把作业地址空间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的过程为___. A.重定位 B.物理化 C.逻辑化 D.加载 12.首次适应算法的空闲区是___. A.按地址递增顺序连在一起 B.始端指针表指向最大空闲区

C.按大小递增顺序连在一起 D.寻找从最大空闲区开始

13.在分页地址环境下,程序员编制的程序,其地址空间是连续的,分页是由___完成的。 A.程序员 B.编译地址 C.用户 D.系统

14.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内存等分成__1______,程序按逻辑模块划分成若干__4_____ A. 块 B. 基块 C. 分区 D. 段 E. 页号 F. 段长 15. 某段表的内容表示如下: 段号 段首址 段长度 0 120K 40K 1 760K 30K 2 480K 20K 3 370K 20K 一逻辑地址为 (2,154) , 它对应的物理地址为_________. A. 120K+2 B. 480K+154 C. 30K+154 D. 2+480K 16. 在一个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 页表内容如下所示: 页号 块号 0 2 1 1 2 6 3 3 4 7 17.若页的大小为4K, 则地址转换机构将逻辑地址0转换成的物理地址为__________. A. 8192 B. 4096 C. 2048 D. 1024 第一步:求逻辑地址的页号 = 0 / 1024 = 0 ( 整除 )

第二步:求页内偏移量 = 0% 1024 = 0

( 取余 )

第三步:产生页表,上图

第四步:根据逻辑地址的页号查出物理地址的帧号: 逻辑地址的第0页对应物理地址第2页。

2*4*1024B=8192; 18. 如果一个程序为多个进程所共享, 那么该程序的代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被修改, 即程序应该是_________. A. 可执行码 B. 可重入码 C.可改变码 D.可再现码

二. 填空题

1. 将作业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贮存中的物理地址的过程为___重定位________. 2. 分区分配中的存储保护通常采用___界限寄存器和存储保护键____方法。 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

A.界地址保护

B.程序代码保护

C.数据保护

D.栈保护

解:在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中,主要用上、下界寄存器保护分区,也称为界地址保护。本题答案为A。

3. 在页式和段式管理中, 指令的地址结构形式分别为___页号及页内位移__和__段号及段内位移__. 4. 段表表目的主要内容包括_段号,段在内存的起始位置,段长度_. 5.重定位的方式有__ 静态重定位 ____ 和__ _ 动态重定位 ____两种

6.分区管理中采用“首次适应”分配算法时,应将空闲区按_地址递增_次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7.页表表目的主要内容包括__ 页号 、____页块 ____. 8.主存中一系列物理存储单元的集合称为___存储空间 _______. 9.静态重定位在___程序装入内存__时进行;而动态重定位在_程序执行__时进行。 10.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每道程序都有一个____段____表和一组___页____表。 P152:

9、在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回收内存时,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应怎样处理这些情况?

在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回收内存时可能出现4种情况:(1)回收区前邻空闲区。将回收区与前邻空闲区合并,将前邻空闲区大小修改为两者之和。(2)回收区后邻空闲区。将两区合并,改后邻空闲区始址为回收区始址,大小为两者之和。(3)回收区前后均邻空闲区。将三个分区合并,修改前邻空闲区大小为三者之和。(4)回收区前后均不邻空闲区。为回收区设置空闲区表项,填入回收区始址和大小并插入 空闲区队列。

11、令

表示大小为2的k次方、地址为x 的块的伙伴系统地址,试写出 的通用表达式。

14、对文件区管理的目标和对对换空间管理目标有何不同

对文件区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然后才提高对文件的访问速度,因此,对文件区空间的管理采取离散分配方式。

对对换空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进程换入和换出的速度,然后才是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因此,对对换区空间的管理采取连续分配方式,较少的考虑外存中的碎片问题

19、什么是页表?页表的作用是什么? 页表是分页式存储管理使用的数据结构。

一个进程分为多少页,它的页表就有多少行。每一行记录进程的一页和它存放的物理块的页号、块号对应关系。 页表用于进行地址变换。

21、在分页系统中是如何实现地址变化的?

利用地址变换机构实现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变换,通过页表来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变换,将逻辑地址中的页号转换为内存中的物理块号。

24、在具有快表的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中,如何实现地址变换?

在CPU给出有效地址后,由地址变换机构自动将页号P送入高速缓冲寄存器,并将此页号与高速缓存中的所有页号比较,若找到匹配页号,表示要访问的页表项在快表中。可直接从快表读出该页对应物理块号,送到物理地址寄存器中。如快表中没有对应页表项,则再访问内存页表,找到后,把从页表项中读出物理块号送地址寄存器;同时修改快表,将此页表项存入快表。但若寄存器已满,则OS必须找到合适的页表项换出。

26.分段和分页存储管理有何区别? (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了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部零头,提高内存利用率。段则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相对完整的信息。(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由系统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械硬件实现的,因而在系统中只能有一种大小的的页面;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通常由编译程序在对原程序进行编译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而分段作业地址空间则是二维的。 什么是重定位?静态?动态?

重定位是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根据重定位时机

的不同,又分为静态重定位(装入内存时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程序执行时重定位)。

静态重定位:即在程序装入内存的过程中完成,是指在程序开始运行前,程序中的各个地址有关的项均已完成重定位,地址变换通常是在装入时一次完成的,以后不再改变,故称为静态重定位。 动态重定位即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要访问数据时再进行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变换(即在逐条指令执行时完成地址映射。一般为了提高效率,此工作由硬件地址映射机制来完成。硬件支持,软硬件结合完成) 硬件上需要一对寄存器的支持。

没有快表的情况下,基本分页、基本分段、基本段页式存储管理,要访问一个数据需要访问内存的次数?

基本分页:第一次查表,找到物理地址,第二次访问实际的物理地址。

基本分段:第一次查段表,第二次访问实际物理地址。执行中的进程可通过查找段表找到每个段所对应的内存区,则根据段表的起始地址和该段的段号 + 段内地址从而到的要访问的内存物理地址。

基本段页式存储管理:第一次是由段表地址寄存器得段表始址后访问段表,由此取出对应段的页表在内存中的地址。 第二次则是访问页表得到所要访问的物理地址。 第三次才能访问真正需要访问的物理单元。

29 在没有快表的情况下,分页系统每访问一次数据,要访问( )次内存;分段系统每访问一次数据,要访问( )次内存;段页式系统每访问一次数据,要访问( )次内存。 Ⅰ.1;Ⅱ.2;Ⅲ.3;Ⅳ.4。

正确答案: Ⅱ;Ⅱ;Ⅲ

第三篇:第4章《外汇与汇率》习题及答案

第4章 外汇与汇率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 c )是错误的。 A.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 B.外汇必须以外币表示

C.用作外汇的货币不一定具有充分的可兑性 D.用作外汇的货币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兑性

2.在金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界限是( d )。

A.黄金输出点 B.黄金输入点 C.铸币平价 D.黄金输入点和输出点 3.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是由( d )决定。

A.货币含金量 B.波动不能超过规定幅度 C.中央银行 D.市场供求

4.购买力平价理论表明,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因素是( c )。 A.含金量 B.价值量 C.购买力 D.物价水平 5.金本位制下,( a )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A.货币的含金量 B.物价水平 C.购买力 D.价值量 6.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称为( b )。

A.贴水 B.升水 C.平价 D. 议价 7.动态外汇是指( c )。

A.外汇的产生 B.外汇的转移 C.国际清算活动和行为 D.外汇的储备

8.通常情况下,一国的利率水平较高,则会导致( b )。

A.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上升 B.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 C.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上升 D.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下降 9.通常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外汇汇率就会( a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0.外汇投机活动会( d )。

A.使汇率下降 B.使汇率上升 C.使汇率稳定 D.加剧汇率的波动

11.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增多,说明本币汇率( b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2. 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的上下波动与相应外币的价值变动在方向上( ),而与本币的价值变动在方向上( b )。

A.一致 相反 B.相反 一致 C.无关系 D.不确定

13.各国中央银行往往在外汇市场上通过买卖外汇对汇率进行干预,当外汇汇率( a )时,卖出外币,回笼本币。

A.过高 B.过低 C.不一定 D.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

1. 外国货币作为外汇的前提是( ABD )。

A.可偿性 B.可接受性 C.可转让性 D.可兑换性 E、一致性

2.在直接标价法下,使用的外币单位是( ACD )。

A.一 B.十 C.百 D、万 E、百万 3.我国规定外汇包括( ABCDe )。

A.外国钞票 B.外国铸币 C.外币有价证券 D.外币支付凭证 E.特别提款权 4.一国货币对外币的汇率是( bd )。

A.两种货币的兑换 B.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 C.是国内物价水平的体现 D.本币内部价值的外在表现 5.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数额增加表示( de )。

A.外币币值不变 B.本币升值 C.外汇汇率下降 D.本币汇率下降 E.外汇汇率上涨

6.在间接标价法下,外币数额减少,表示( bc )。

A.本币币值不变 B.本币贬值 C.外汇汇率上涨 D.本币汇率上涨 E.外汇汇率下降

7.在外汇市场上,汇率是经常变动的。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BCD )。 A.利率差异和经济增长差异 B.国际收支和市场预期 C.各国国内物价上涨率的差异 D、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E. 经营主体不同 8.记帐外汇实际就是协定外汇或双边外汇。这种外汇未经货币发行国批准( ADe )。 A.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 B.可以自由兑换

C.能充当国际支付手段作用 D.并不能转给第三国使用 E.不能充当国际支付手段作用

9.一国价格水平上涨,将会导致国际收支( b ),该国的货币汇率( d)。 A.顺差 B. 逆差 C.上升 D.下降 E.不变 10. 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是:( acd )。

A.以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为经营主体 B.不受市场所在国的法律管辖 C.受市场所在国的法律管辖 D.称为在岸金融市场

E.称为离岸金融市场 F. 以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为经营主体

(四)判断分析题

1.固定汇率制是指汇率在某一点上固定不变、绝对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x 2.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x 3.两种货币对内价值是形成汇率的基本依据。s 4.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增多,说明本币汇率上升。x 5.在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币数量增多,说明本币升值。s

(五)计算题

1. 如果日本物价水平相对于美国上涨了4%,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以美元表示的日元价值会发生怎样的变动?

答: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一国物价水平相对于另一国物价水平上升,则该国货币将会贬值。如果日本物价水平相对于美国上涨4%,那么,以美元表示的日元价值将下跌4%。

2. 假定美国与荷兰的利率分别为8%、10%,即期汇率为1美元等于1.6450荷兰盾,试计算美元兑荷兰盾三个月的远期汇率。

答:假定将荷兰盾作为本国,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可得: (F-1.6450)/ 1.6450 = (10%-8%)×(3/12) 则F=1.6532

3. 假定有下列信息: 即期汇率£1=$1.60

180天远期汇率£1=$1.56 180天英国利率=4% 180天美国利率=3% 根据这些信息,美国投资者抛补套利可行吗?请解释说明。

.答:否。抛补套利交易涉及美元换英镑。假定投资者开始有1 000 000美元(开始的数目不会影响最后的结论),美元可以按下列方式兑换成英镑:

$1 000 000/$1.60 = £625 000

投资者在180天内会累积的利息为: £625 000×1.04 = £650 000

在180天后,英镑可兑换成的美元为: £650 000×1.56 = $1 014 000

该数字反映了比美国投资者开始的数目高1.4%的收益。因此,美国投资者利用抛补套利策略得到的收益比投资于美国低。

4.利用上一题的信息,利率平价存在吗?请解释说明。

答:否。英镑的远期汇率贴水不能完全抵消利率差价。事实上,贴水为2.5%,它比利率差价大。由于远期贴水大大抵消了对英国投资的利率优势,美国投资者在进行抛补套利交易时得到的收益比把资金投资于美国少。

(七)论述题

1.比较浮动汇率制度与固定汇率制度的优劣。

2. 我国目前汇率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看法?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可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蓝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一个融经济和政治为一体的综合问题。一些国家及个别国际利益集团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或实行浮动汇率。其代表主要有: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和美国健全美元联盟及美国财长斯诺等。人民币升值的好处是: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国家的偿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不利于出口、汇率风险加大等。

第四篇:电工电子第4章习题答案_完整)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4-1 欲将发电机的三相绕组连成星形时,如果误将U2,V1,W2连成一点(中性点),是否也可以产生对称三线电压?

答:不是。

4-2 当发电机的三相绕组连成星形时,设线电压,试写出相电压ul的三角函数。

答:

4-3

什么是三相负载、单相负载和单相负载的三相连接?相交流电动机有三根电源线接到电源的Ll,L2,L3三端.称为三相负载,电灯有两根电源线,为什么不称为两相负载?而称单相负载?

答:三相负载是指由三相电源所带的负载,单相负载时指由单相电源带的负载,负载的三相连接是指将单向负载按照特定的连接方式连接成适合三相电路的负载连接形式。电灯被称为单相负载是因为带动电灯工作的电源只需要一个就可以了。

4-6

为什么电灯开关—定要接在相线(火线)上?

答:开关接在火线上才能在开关打开的时候保证每相电源所在回路断开。

4-8

有一次某楼电灯发生故障,第二层和第三层楼的所有电灯突然都暗淡下来,而第一层楼的电灯亮度未变,试问这是什么原因,这楼的电灯是如何连接的?同时又发现第三层楼的电灯比第二层楼的还要暗些.这又是什么原因?画出电路图。

(1)本系统供电线路图

A

P

´

B

C

N

三层

二层

一层

+

(2)

当P处断开时,二、三层楼的灯串联接380V

电压,所以亮度变暗,但一层楼的灯仍承受220V电压亮度不变。

(3)

因为三楼灯多于二楼灯即

R3<

R2

,

所以三楼灯比二楼灯暗。

4-9有一台三相发电机,其绕组接成星形,每相额定电压为220V。在一次试验时,用电压表量得相电压V,而线电压则为V,V试问这种现象是如何造成的?

答:12相间有短路。

4-10

在图4-29所示的电路中,三相四线制电源电压为380/220V,接有对称星形联结的白炽灯负载,其总功率为180W。此外,在L3相上接有额定电压为220V,功率为40W,功率因数的日光灯一支。试求电流,,及。设V。

答:

图4-29

图4-30

=++

4-11

图4-30是两相异步电动机的电源分相电路,O是铁心线圈的中心抽头。试用相量图说明和之间相位差为90°。

答:和之间相位差为90°

4-12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采用高电压?

答:为了减少线路损耗。

4-13在同一供电系统中为什么不能同时采用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答:如果同时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会造成电源短路。

4-14为什么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不采用保护接地?

答:第一.一相接地往往是瞬时的,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就不会跳闸而发生停电事故:第二,故障可以允许短时存在,这样,以便寻找故障和修复。

4-15区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除采用保护接零外,还要采用重复接地?

答:图5-27

工作接地、保护接零与重复接地

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除采用保护接零外,还要采用重复接地,即将零线相隔一定距离多处进行接地,如图5-27所示。这样,在图中当零线在×处断开而电动机一相碰壳时,如无重复接地,人体触及外壳,相当于单相触电,这是有危险的;如有重复接地,由于多处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并联,使外壳对地电压大大降低,减小了危险程度。

第五篇:高电压技术第4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 绝缘的预防性试验

4-1测量绝缘电阻能发现哪些绝缘缺陷?试比较它与测量泄漏电流试验项目的异同。 4-2绝缘干燥时和受潮后的吸收特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测量吸收比能较好的判断绝缘是否受潮?

4-3简述西林电桥的工作原理。为什么桥臂中的一个要采用标准电容器?这—试验项目的测量准确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4-4在现场测量tanδ而电桥无法达到平衡时,应考虑到什么情况并采取何种措施使电桥调到平衡?

4-5什么是测量tanδ的正接线和反接线?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4-6综合比较本章中介绍的各种预防性试验项目的效能和优缺点(能够发现和不易发现的绝缘缺陷种类、检测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局限性等)。

4-7总结进行各种预防性试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4-8对绝缘的检查性试验方法,除本章所述者外,还有哪些可能的方向值得进行探索研究的?请开拓性地、探索性地考虑一下,也请大致估计一下这些方法各适用于何种电气设备,对探测何种绝缘缺陷可能有效。

4-9综合计论:现行对绝缘的离线检查性试验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探索一下:对某些电气设备绝缘进行在线检测的可能性和原理性方法。

4-1测量绝缘电阻能发现哪些绝缘缺陷?试比较它与测量泄漏电流试验项目的异同。 答:测量绝缘电阻能有效地发现下列缺陷:总体绝缘质量欠佳;绝缘受潮;两极间有贯穿性的导电通道;绝缘表面情况不良。测量绝缘电阻和测量泄露电流试验项目的相同点:两者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测量泄漏电流可使用较高的电压(10kV及以上),因此能比测量绝缘电阻更有效地发现一些尚未完全贯通的集中性缺陷。

4-2绝缘干燥时和受潮后的吸收特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测量吸收比能较好的判断绝缘是否受潮? 答:绝缘干燥时的吸收特性RR2,而受潮后的吸收特性1。如果测试品受R0R0

潮,那么在测试时,吸收电流不仅在起始时就减少,同时衰减也非常快,吸收比的比值会有明显不同,所以通过测量吸收比可以判断绝缘是否受潮。

4-3简述西林电桥的工作原理。为什么桥臂中的一个要采用标准电容器?这—试验项目的测量准确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

西林电桥是利用电桥平衡的原理,当流过电桥的电流相等时,电流检流计指向零点,即没有电流通过电流检流计,此时电桥相对桥臂上的阻抗乘积值相等,通过改变R3和C4来确定电桥的平衡以最终计算出Cx和tanδ。采用标准电容器是因为计算被试品的电容需要多个值来确定,如果定下桥臂的电容值,在计算出tanδ的情况下仅仅调节电阻值就可以最终确定被试品电容值的大小。

这一试验项目的测量准确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处于电磁场作用范围的电磁干扰、温度、试验电压、试品电容量和试品表面泄露的影响。

4-4在现场测量tanδ而电桥无法达到平衡时,应考虑到什么情况并采取何种措施使电桥调到平衡?

答:此时可能是处于外加电场的干扰下,应采用下列措施使电桥调到平衡:

(1)加设屏蔽,用金属屏蔽罩或网把试品与干扰源隔开;

(2)采用移相电源;

(3)倒相法。

4-5什么是测量tanδ的正接线和反接线?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正接线是被试品CX的两端均对地绝缘,连接电源的高压端,而反接线是被试品接于电源的低压端。反接线适用于被试品的一极固定接地时,而正接线适用于其它情况。

4-6综合比较本章中介绍的各种预防性试验项目的效能和优缺点(能够发现和不易发现的绝缘缺陷种类、检测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局限性等)。

答:测量绝缘电阻能有效地发现下列缺陷:总体绝缘质量欠佳;绝缘受潮;两极间有贯穿性的导电通道;绝缘表面情况不良。测量绝缘电阻不能发现下列缺陷:绝缘中的局部缺陷:如非贯穿性的局部损伤、含有气泡、分层脱开等;绝缘的老化:因为已经老化的绝缘,其绝缘电阻还可能是相当高的。

4-7总结进行各种预防性试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测量绝缘电阻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试验前应将试品接地放电一定时间。对容量较大的试品,一般要求5-10min.这是为了避免被试品上可能存留残余电荷而造成测量误差。试验后也应这样做,以求安全。

(2)高压测试连接线应尽量保持架空,确需使用支撑时,要确认支撑物的绝缘对被试品绝缘测量结果的影响极小。

(3)测量吸收比时,应待电源电压达稳定后再接入试品,并开始计时。

(4)对带有绕组的被试品,加先将被测绕组首尾短接,再接到L端子:其他非被测绕组也应先首尾短接后再接到应接端子。

(5)绝缘电阻与温度有十分显著的关系。绝缘温度升高时,绝缘电阻大致按指数率降低.吸收比的值也会有所改变。所以,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准确记录当时绝缘的温度,而在比较时,也应按相应温度时的值来比较。

(6)每次测试结束时,应在保持兆欧表电源电压的条件下,先断开L端子与被试品的连线,以免试品对兆欧表反向放电,损坏仪表。

4-8对绝缘的检查性试验方法,除本章所述者外,还有哪些可能的方向值得进行探索研究的?请开拓性地、探索性地考虑一下,也请大致估计一下这些方法各适用于何种电气设备,对探测何种绝缘缺陷可能有效。

答:略

4-9综合计论:现行对绝缘的离线检查性试验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探索一下:对某些电气设备绝缘进行在线检测的可能性和原理性方法。

答:不足之处:需要停电进行,而不少重要的电力设备不能轻易地停止运行;监测间隔周期较长,不能及时发现绝缘故障;停电后的设备状态与运行时的设备状态不相符,影响诊断的正确性。

上一篇:古诗词三首2范文下一篇:军训感想5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