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2022-11-15

第一篇:妇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神经内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目 录

一、急性脑血管病抢救方案…………………………………1

二、脑出血…………………………………………………2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3

四、TIA………………………………………………………4

五、脑梗死…………………………………………………5

六、癫痫持续状态抢救方案………………………………9

七、昏迷急救抢救方案……………………………………11

八、颅内压升高及脑疝抢救方案…………………………13

神经内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急性脑血管病抢救方案

急性脑血管病分为出血性及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又分为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

急救原则

1.出血性以降低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为主;控制脑水肿,防止脑疝;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2.缺血性以迅速改变脑部血液供应,促进侧支循环,保护缺血半暗带,清除氧自由基,控制脑水肿。溶栓治疗在适合病人中可应用。

3.治疗原发病,防止呼吸循环衰竭及其它合并症。 急救程序

1.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尽可能避免搬动病人,严密观察病情。 2.保持呼吸道畅通,一般鼻导管给氧,及时吸痰,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保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昏迷病人应禁食,适量静脉补液。注意防止感染(肺部及泌尿系感染),有感染时尽早应用抗菌素。

1

二、脑出血

1.正确使用脱水剂:目的在于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一般用20%甘露醇125ml~250ml快速静点,1次/6~8小时,建议用7~10天;如有脑疝形成征象可快速加压静脉点滴或静脉推注;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者宜慎用。可同时应用速尿20~40mg,静脉注射,二者交替使用可增强脱水效果。也可用甘油果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脱水作用温和,用于轻症患者、重症患者病情好转期和肾功能不全患者。10%人血白蛋白50~100ml/日,对低蛋白患者更适用,可提高胶体渗透压,作用更持久。不建议应用激素治疗减轻脑水肿。

2.调整血压:关于脑出血患者血压调控目前尚无一定的公认标准。一般来说,血压≥200/110mmHg时,应采取降压治疗,使血压维持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当血压低于180/105mmHg时,可暂不使用降压药。收缩压在180~200mmHg,舒张压在100~110mmHg之间时,需密切监测血压;即使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也应避免 应用强降压药物,防止因血压下降过快引起脑低灌注;收缩压<90mmHg,有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征象,应及时补充血容量,适当给予升压药物治疗。脑出血恢复期应积极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3.止血药:对脑出血者意义不大,如有凝血功能障碍,可针对性给予止血药物治疗,例如肝素治疗并发的脑出血可用鱼精蛋白中和,华法林治疗并发的脑出血可用维生素K拮抗。

4.亚低温治疗:可在临床当中试用。

5.外科治疗:一般认为手术宜在超早期进行(发病后6~24小时之内);下列情况考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中等量以上出血(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小脑出血≥10ml或直径≥3cm,或合并明显脑积水;重症脑室出血(脑室铸型)。

6.康复治疗: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行康复治疗。

2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

1. 绝对卧床4~6周。

2. 20%甘露醇、呋塞米、白蛋白脱水降颅压治疗,颅内高压征象明显并有脑疝形成趋势者,可行脑室引流。

3. 预防再出血:6-氨基己酸4~6g加于生理盐水100ml静滴,15~30分钟内滴完,再以1g/h剂量静滴12~24小时;之后24g/d持续3~7天,逐渐减量至8g/d,维持2~3周。氨甲苯酸0.1~0.2g溶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注,2~3次/日。立止血2KU/次,5~10分钟生效,作用持续24小时。另外,还可选择氨甲环酸、安络血、维生素K3等,一般多数应用上述两种药物即可。需联合应用尼莫地平防治缺血性病变。

4. 预防血管痉挛:尼莫地平40~60mg/次,4~6次/日,连用21日;或4mg/次,溶于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缓慢静滴,1次/日。

5. 放脑脊液疗法:用于SAH后脑室积血扩张或形成铸型出现急性脑积水,经内科保守治疗症状加剧、伴有意识障碍者,或老年患者伴有严重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每次释放10~20ml,每周2次。但应警惕脑疝、颅内感染和再出血的危险,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6. 手术治疗:包括动脉瘤颈夹闭术、动脉瘤切除术和动脉瘤栓塞术。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囊状动脉瘤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目前研究发现介入治疗比手术治疗的相对危险度和绝对危险度有显著降低。

3

四、TIA

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减少及预防复发、保护脑功能。

1.病因治疗: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血压<140/90mmHg(脑低灌注引起者除外),糖尿病伴有高血压者血压宜控制在更低水平﹤130/850mmHg。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使胆固醇5.2mmol/l,LDL<2.58mmol/l)、血液系统疾病、心律失常等。对颈动脉有明显粥样硬化斑块、狭窄>70%或血栓形成,影响脑内供血并有反复TIA者,可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动脉吻合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2.抗血小板聚集:肠溶阿司匹林75~150mg/d;或波立维(氯吡格雷),75mg/d,建议高危人群或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使用。

3.抗凝药物:临床伴有房颤、频繁发作的TIA可以考虑应用。心源性栓塞性TIA伴发房颤和冠心病的患者,推荐口服抗凝剂治疗,治疗目标为INR达到2~3或凝血酶原时间为正常的1.5倍。频繁发作的TIA或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对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考虑抗凝治疗。在口服抗凝剂期间,应动态监测凝血功能,根据结果调整用药量。

4

五、脑梗死

应超早期、个体化、整体化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通常不需做特殊处理(高血压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主动脉夹层分离、心力衰竭和肾衰竭除外),除非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120mmHg及平均动脉压>130mmHg.即使有降压指征,也需慎重降压,首选容易静点和对脑血管影响小的药物(如拉贝洛尔),避免舌下含服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如果出现持续性的低血压,需首先补充血容量和增加心输出量,如上述措施无效必要时可应用升压药。

(2)轻症、无低氧血症的卒中患者无需常规吸氧,对脑干卒中和大面积梗死等病情危重患者或有气道受累者,需要气道支持和辅助通气。

(3)脑卒中急性高血糖常见,可以是原有糖尿病的表现或应激反应。应常规检查血糖,当超过11.1mmol/L时应立即予以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开始使用胰岛素时应1~2小时监测血糖一次。偶有发生低血糖,可用10%~20%的葡萄糖口服或注射纠正。

(4)多见于大面积梗死,脑水肿常于发病后3~5天达高峰。治疗目标是降低颅内压、维持足够脑灌注和预防脑疝发生。可应用20%甘露醇125~250ml/次静滴,6~8小时1次,可酌情同时应用甘油果糖250~500ml/次静滴,1~2次/日;还可以用注射液用七叶皂苷钠和白蛋白辅助治疗。

(5)脑卒中患者(尤其存在意识障碍者)急性期容易发生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等,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患者采用适当的体位,经常翻身扣背及防止误吸是预防肺炎的重要措施,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呼吸支持(如氧疗)和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主要继发于尿失禁和留置导尿,尽可能避免插管和留置导尿,间歇导尿和酸化尿液可减少尿路感染,一旦发生应及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应用敏感抗生素。

5 (6)高龄和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容易发生应激性溃疡,建议常规应用静脉抗溃疡药(H2受体拮抗剂);对已发生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进行冰盐水洗胃、局部应用止血药(如口服或鼻饲云南白药、凝血酶等);出血量多引起休克者,必要时需要输注新鲜全血或红细胞成分输血。

(7)发热:主要源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并发感染或吸收热、脱水。体温升高可以增加脑代谢耗氧及自由基产生,从而增加卒中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对中枢性发热患者,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冰帽、冰毯或酒精擦浴),必要时予人工亚冬眠。

(8)高龄、严重瘫痪和心房纤颤均增加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性,同时DVT形成增加了发生肺栓塞(PE)的风险。应鼓励患者尽早活动,下肢抬高,避免下肢静脉输液(尤其是瘫痪侧)。对有发生DVT和PE风险的患者可预防性药物治疗,首选低分子肝素4000IU皮下注射,1~2次/日;对发生近端DVT、抗凝治疗症状无缓解者应给予溶栓治疗。

(9)脑卒中时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进食减少、呕吐及脱水治疗常并发水电解质紊乱,主要包括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应对脑卒中患者常规进行水电解质监测并及时加以纠正,纠正低钠和高钠血症均不宜过快,防止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和加重脑水肿。

(10)脑卒中合并的心脏损害是脑心综合征的表现之一,主要包括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脑卒中急性期应密切观察心脏情况,必要时进行动态心电监测和心肌酶谱检查,及时发现心脏损伤,并及时治疗。措施包括:减轻心脏负荷,慎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注意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对高龄患者或原有心脏病患者甘露醇用量减半或改用其他脱水剂,积极处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心功能衰竭等心脏损伤。

(11)一般不使用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如有癫痫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时可给予相应处理。脑卒中2周后如发生癫痫,应进行长期抗癫痫治疗以预防复发。

(二)特殊治疗:

包括超早期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血管内治疗、细胞保护治疗和外科治疗。

6 (1)静脉溶栓:适应证:a 、年龄18~80岁b、临床明确诊断缺血性卒中,并且造成明确的神经功能障碍(NIHSS>4分);c、症状开始出现至静脉干预时间<3小时;d、卒中症状持续至少30分钟,且治疗前无明显改善;e、患者或其家属对静脉溶栓的收益/风险知情同意。

禁忌证:a、CT证实颅内出血;b、 神经功能障碍非常轻或迅速改善;c、发病超过3小时或无法确定;d 、伴有明显癫痫发作;e、 既往有颅内出血、动静脉畸形或颅内动脉瘤病史;f 、最近3个月内有颅内手术、头外伤或卒中史;最近21天内有消化道、泌尿系等内脏器官活动性出血史;最近14天内有外科手术史;最近7天内有腰穿或动脉穿刺史;g、有明显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100×109//L,48小时内接受肝素治疗并且APTT高于正常值上限;近期接受抗凝治疗(如华法林)并且INR>1.5;h 、血糖<2.7mmol/l,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或需要积极的降压来达到要求范围;i、 CT显示低密度>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

常用溶栓药物包括:a、尿激酶(UK):常用100万~150万IU加入0.9%生理盐水100~200ml,持续静点30分钟;b、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一次用量0.9mg/Kg,最大剂量<90mg,先予10%的剂量静脉推注,其余剂量在约60分钟内持续静脉滴注 。

(2)动脉溶栓:对大脑中动脉等大动脉闭塞引起的严重卒中患者,如果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椎-基底动脉血栓可适当放宽治疗时间窗),经慎重选择后可进行动脉溶栓治疗。常用药物为UK和rt-PA,与静脉溶栓相比,可减少用药剂量,需要在DSA的监测下进行。动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与静脉溶栓基本相同。

(3)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常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未行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在48小时之内服用阿司匹林100~325mg/d,但一般不在溶栓后24小时内应用阿司匹林,以免增加出血风险。一般认为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优于阿司匹林,可口服75mg/d。不建议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7 (4)抗凝治疗:主要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一般不推荐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急性期应用抗凝药来预防卒中复发、阻止病情恶化或改善预后。但对于长期卧床,特别是合并高凝状态有形成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趋势者,可以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治疗。对于心房纤颤的患者可以应用华法林治疗。

(5)脑保护剂:脑保护剂包括自由基清除剂、阿片受体阻断剂、电压门控性钙通道阻断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阻断剂和镁离子等,可通过降低脑代谢、干预缺血引发细胞毒性机制减轻缺血性脑损伤。但大多数脑保护剂在动物实验中显示有效,尚缺乏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实验研究证据。

(6)血管内治疗:血管内治疗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等。对于颈动脉狭窄>70%,而神经功能缺损与之相关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行相应的血管内治疗。血管内治疗是新近问世的技术,目前尚没有长期随访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故应慎用选择。

(7)外科治疗:对于有或无症状、单侧重度颈动脉狭窄>70%,或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但不推荐在发病24小时内进行。幕上大面积脑梗死伴有严重脑水肿、占位效应和脑疝形成征象者,可行去骨瓣减压术;小脑梗死使脑干受压导致病情恶化时,可行抽吸梗死小脑组织和后颅窝减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8)其他药物治疗:降纤治疗;中药制剂。

(9)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并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短期和长期治疗计划,分阶段、因地制宜地选择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体能和技能训练,降低致残率,增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早日重返社会。

8

六、癫痫持续状态抢救方案

急救原则

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和进行心肺功能支持;终止呈持续状态的癫痫发作,减少癫痫发作对脑部神经元的损害;寻找并尽可能根除病因及诱因;处理并发症。

处理方法

(1)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或切开,尽可能对患者进行心电、血压、呼吸、脑电的监测,定期进行血气分析、生化全项检查;查找诱发癫痫状态的原因并治疗;有牙关紧闭者应放置牙套。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值得注意的是葡萄糖溶液能使某些抗癫痫药沉淀,尤其是苯妥英钠;积极防止并发症: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纠正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钠、低血钙、高渗状态及肝性脑病等,纠正酸中毒,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2)地西泮治疗:首先用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每分钟不超过2mg,如有效,再将60~100mg地西泮溶于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于12小时内缓慢静脉滴注。儿童首次剂量为0.25~0.5mg/Kg,一般不超过10mg。地西泮偶尔会抑制呼吸,需停止注射,必要时加用呼吸兴奋剂。

(3)地西泮加苯妥英钠:首先用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取得疗效后,再用苯妥英钠0.3~0.6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50mg/敏。用药中如出现血压降低或心律不齐时需减缓静滴速度或停用。

(4)妥英钠:部分患者也可单用苯妥英钠,剂量和方法同上。

(5)10%水合氯醛:20~30ml加等量植物油保留灌肠,每8~12小时1次,适用肝功能不全或不宜使用苯巴比妥类药物者。

(6)副醛:8~10ml(儿童0.3ml/Kg)植物油稀释后保留灌肠。可引起剧咳,有呼吸疾病者勿用。

(7)经上述处理,发作控制后,可考虑使用苯巴比妥0.1~0.2g肌注,每日2次,巩固和维持疗效。同时鼻饲抗癫痫药,达稳态浓度后逐渐停用苯巴比妥。

9 上述方法均无效者,需按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处理。发作停止后,还需积极寻找癫痫状态的原因予以处理。对同存的并发症也要给与相应的治疗。

(8)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是指持续的癫痫发作,对初期的一线药物地西泮、氯硝西泮、苯巴比妥等无效 ,连续发作1小时以上者。癫痫持续状态是急症,预后不仅与病因有关,还与成功治疗的时间有关。如发作超过1小时,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被破坏,将引发中枢神经系统许多不可逆损害,因而难治性癫痫状态治疗的首要任务是迅速终止发作,可选用下列药物:A、异戊巴比妥:是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标准疗法,几乎都有效。成人每次0.25~0.5g,1~4岁的儿童每次0.1 g,大于4岁的儿童每次0.2g,用注射用水稀释后缓慢静注,每分钟不超过100 mg。低血压、呼吸抑制、复苏延迟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因而在使用中往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来保证生命体征的稳定。B、咪达唑仑:由于其起效快,1~5分钟出现药理学效应,5~15分钟出现抗癫痫作用,使用方便,对血压和呼吸抑制作用比传统药物小。近年来,已广泛替代异戊巴比妥,有成为治疗难治性癫痫状态标准疗法的趋势。常用剂量为首剂静注0.15~0.2mg/Kg,然后按0.06~0.6mg /(Kg·h)静滴维持。新生儿可按0.1~0.4mg/(Kg·h)维持静脉滴注。C、丙泊酚:是一种非巴比妥类的短效静脉用麻醉剂,能明显增强GABA能神经递质的释放,可在几秒钟终止癫痫发作和脑电图上的痫性放电,平均起效时间2.6min。建议剂量1~2mg/kg静注,续之以2~10mg/(Kg·h)持续静滴维持。儿童静注推荐剂量超过24小时,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难治性低氧血症、酸中毒、心衰等不良反应。D、利多卡因:对苯巴比妥治疗无效的新生儿癫痫状态有效,终止发作的首次负荷剂量为1~3mg/Kg,大多数患者发作停止后仍需静脉维持给药。虽在控制癫痫发作的范围内很少有毒副反应发生,但在应用利多卡因的过程中仍应注意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如烦躁、谵妄、精神异常、心律失常及过敏反应等。心脏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者慎用。E、也可选用氯胺酮、硫喷妥钠等进行治疗。

10

七、昏迷急救抢救方案

急救原则

尽快明确诊断,及时病因治疗,注意全身支持及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 急诊处理方法

(1)应立即检查口腔、咽喉部和气管有无梗阻,并用吸引器吸出分泌物,用鼻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插入气管套管,用麻醉机给氧,但气管套管最长只能维持72小时,否则会由于压迫喉部粘膜而造成喉头水肿,因此在72小时后要做气管切开术,用人工呼吸器维持呼吸。在抢救过程中,应常作血气分析,通常氧分压至少要高于80mmHg(10.7kPa),二氧化碳分压在30~35mmHg(4~4.67kPa)左右。保证足够的氧气输入是避免心脏和脑组织缺氧的最重要措施,否则即使原发病抢救成功,也会因心脑的损害而功败垂成。

(2)应立即输液以保证入量和给药途径,如血压下降,要及时给多巴胺和阿拉明类药物,使平均血压维持在10.7kPa或以上,否则组织的氧量将得不到保证。

(3)注意在输入葡萄糖之前一定要先查血糖和其他血液化学成分。葡萄糖以高渗为主,一方面可减轻脑水肿,另一方面可纠正低血糖状态,但对疑为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患者,一定要等血糖结果出来后在给葡萄糖。

(4)保持酸碱、渗透压和电解质平衡。这三种不平衡状态会对脏器产生进一步损害,特别是心和脑,因此必须根据化验结果予以纠正。

(5)应及时作血、尿、伤口或咽试子培养,选择广谱抗生素,以后再根据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度试验予以调整。高热会损害脑组织,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睡冰褥子、戴冰帽,或作人工冬眠,使体温控制在37°C左右。

(6)意识障碍或昏迷病人多伴有或继发脑水肿,脱水疗法很重要。目前最常用的是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合并心功能不全或肾病患者,也可用速尿。头部外伤或炎症引起的脑水肿,可酌情考虑短期静脉滴注氟美松或氢化可的松,甚至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11

(7)代谢性脑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都可能引起抽搐发作,如果连续抽搐会因呼吸暂停而加重缺氧,引起脑组织进一步损害,所以必须及时处理,目前首选药物是地西泮(安定),10~20mg,或氯硝西泮(氯硝安定)1~2mg,静注,抽搐停止后同时静滴苯妥英钠0.5~1g,剂量在4~6小时内可重复应用。

(8)意识障碍病人有时会发生伤人或自伤行为,此时应适当给予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病人安静下来,然后才进行常规诊治。

(9)应勤翻身,勤擦澡,必要时留置导尿管,以预防吸入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或褥疮。

(10)除静脉输液和葡萄糖外,能吞咽的病人可少量多次喂以易消化的食物,如吞咽苦难或者昏迷病人,则可插鼻饲管鼻饲牛奶、豆浆或混合奶,也可辅以菜汤、鸡汤等。维生素B族、C等对神经系统恢复有用,应予以补充。

(11)可用胞二磷胆碱、能量合剂等药物促进脑细胞代谢。

12

八、颅内压升高及脑疝抢救方案

一般处理: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住院卧床,避免颈部扭曲和胸部受压,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各项生命体征,了解其动态变化,有条件者可行颅内压监护。频繁呕吐者,应暂禁食。输液量应以维持出入量的平衡为度,勿过多过快,尚应注意电解质补充及酸碱失衡,对可能加剧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如疼痛、烦躁、发热、剧咳、尿便不畅、抽搐等应及时对症处理。

病因治疗:对于颅内压增高已查明病因的患者予以相应治疗,如切除颅内肿瘤、清除颅内血肿、控制感染等,这是最根本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降低颅内压:

(1)脱水降颅压:常用药物有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等。这是临床主要降颅压措施,但应注意:患者肾功能良好,血压需维持在80`90/50~60mmHg以上,休克及严重脱水的患者忌用。应用中需及时检查血电解质,以防其紊乱。不可脱水过度,尤其是老、弱及小儿患者。

(2)肾上腺皮质激素:有稳定细胞膜、保护和修复血脑屏障、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对脑水肿,尤其是血管源性脑水肿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应尽早使用,起效缓慢,常与高渗性脱水剂合用。更适用于不宜用脱水剂或临床上有严重脱水、低血压或休克致脑血流灌注不足者。宜短期使用,应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5-10mg静滴或肌肉注射,每日2-3次;泼尼松5-10mg,口服,每日1-3次。

(3)手术减压,适用于颅内急性局限性病变、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一般不轻易采用。

(4)亚低温疗法,目前认为局部亚低温是最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13

第二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疗常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疗常规 【诊断】 4.1.1临床表现

1) 妊娠期高血压 血压≥18.6/12Kpa(140/90mmHg),妊娠期出现,并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

子痫前期(轻) 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18.6/12Kpa(140/90mmHg),且尿蛋白≥300mg/24h或(-)。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可伴有轻度蛋白尿或水肿(+)。

子痫前期(重度) a.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视力模糊、头痛、头晕,严重者神志不清、昏迷等b;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的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或右上腹持续性疼痛等。C:肝细胞损伤的表现:血清转氨酶升高。d、血压改变: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90mmHg)e.蛋白尿:≥5克/24h,或间隔4小时两次蛋白(+++)f.少尿:24小时尿量小于500ml。g.肺水肿h.脑血管意外i.血管内溶血h.凝血功能障碍k.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 子痫:伴有抽搐及昏迷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慢性高血压病并发子痫前期 高血压妇女于妊娠20周以前无蛋白质,若孕20周后出现尿蛋白≥0.3克/24h;或妊娠20周前突然出现尿蛋白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减少。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病 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检查发现血压升高,但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4.1.2 辅助检查:根据病情及当时当地条件,先用下列检查。 1) 血液检查

A) 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怀疑有血液浓缩时加测红细胞比容,血浆及全血粘度。

B) 肾功能:血尿酸,尿素氮,肌酐。 C) 肝功能:ALT,总胆红素。

D) 必要时作动脉血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测定,血电解质测定,凝务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及3P试验。

2) 尿液检查 尿常规,尿蛋白在“+”以上者加测24小时尿蛋白质定量。 3) 眼底检查 动静脉比例,视网膜有无水肿、渗出、出血等改变。 4) 心电图。

4.1.3胎儿监测 胎心电子监测:B超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胎儿脐血流S/D测定及胎儿生物物理测定。 【处理】

4.2.1 轻度子痫前期:门诊治疗,休息为主,并定期随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病情加重。

1) 注意休息 夜间有充分睡眠,睡眠时取左侧卧位。

2) 药物 苯巴比妥钠,0.03g,每日3次,口服;或地西泮,2.5mg,每日3次,口服;或甲基多巴0.25-0.5g,每日3次,口服;或拉贝洛尔100mg,每日3次,口服;或珍菊降压片,2片,每日用品次,口服。 4.2.2重度子痫前期

宜住院治疗,观察并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之发生。根据病情4-8h测血压,必要时加测血压次数。了解尿量与体重变化,随访血、尿常规、尿蛋白质定量,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眼底变化,EKG等检查,并监测胎儿生长发育以及宫内安危情况。 1) 解痉镇静药产应用

A) 硫酸镁:a)25%梳酸镁10ml+25%葡萄糖精20ml静注(5min以上),作为负荷量,然后用25%硫酸镁60ml+5%—10%葡萄糖1000ml静滴,滴速每小时1-1.5g,必要时晚上再予25%硫酸镁20ml+2%普鲁卡因2ml深部肌注,次日不用负荷量,仅用静脉滴注及肌注。B)25%硫酸镁10ml+50%葡萄糖液20ml静注(5min以上),25%硫酸镁20ml +2%普鲁卡因2ml(或2%利多卡因1ml)臀部深肌注,以后每6h臀部深肌注射。

注意事项:c)静脉滴注时瓶上缚以蓝色布条作醒目标记。d)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停用硫酸镁:膝腱反射消失;呼吸<16次/min;24h尿量<600ml或4h尿量<100ml。e)硫酸镁中毒时用10%葡萄糖酸钙10ml+25%葡萄糖液10ml缓慢静注(5min以上)以拮抗之。

B) 冬眠1号:哌替啶100mg,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三者混和共6ml,先用1/3剂量+25%葡萄糖液10ml缓慢静注,余2/3剂量+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C) 地西泮:10mg+25%葡萄糖液10ml缓慢静注,继以40mg+5%-10%葡萄糖液500ml静滴。

2) 降压药 解痉镇静药治疗后,血压仍≥21.3/14.6Kpa(160/110mmHg)者,可选用下列药物。

a) 肼酞嗪:20-25mg+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或5mg缓慢静注。如效果不明显可于20min后再静注5-10mg。

b) 酚妥拉明:10-30m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

c) 拉贝洛尔:50-100m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一般从10-20μg/min开始,根据血压调节滴速,每5-10min增加5-10μg/min,至发挥满意效果为止。此药应新鲜配制,用药时需用黑纸包住容器,以免硝普钠遇光变质。注意事项:血压不应骤降和降至所谓正常,宜控制血压于18.6-20/12-13.3Kpa(140-150/90-100mmHg)之间,以便不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流灌注。

e)硝酸甘油:0.9% 氯化钠44ml+硝酸甘油15mg 1ml/h,每15分钟调节一次增加0.5h,直至血压维持18.6-20/12-13.3Kpa(140-150/90-100mmHg)之间。

3)利尿剂 一般不宜采用,除非24h尿量<600ml,全身水肿,肺水肿、脑水肿、心衰及急性隐性水肿(一周内体重增加2kg),可用呋塞米20-40mg肌注或20-40mg+5%葡萄糖液20ml静注,需注意电解质变化。 4)扩容剂

a)血浆蛋白质低者可给25%清蛋白100-200ml静滴。

b)血液过分浓缩时,如尿比重>1.020、血细胞比容>0.35,全血粘度比值>3.7及血浆粘度比值>1.7可考虑右旋糖酐400-500ml静滴,但应非常谨慎,以免发生肺水肿和心衰等意外。

5)适时终止妊娠 是治疗子痫前期的最佳方法。

指征:a) 重度子痫前期经治疗4-6周无好转或已达36孕周。B)重度子痫前期经治疗48-72小时无好转或胎龄≥34孕周,根据对早产儿护理经验,估计新生儿出生后能有较高存活力者;子痫患者控制抽搐,神志清醒后2-4小时。 方式:原则上经阴道分娩比剖宫产利多弊少,可按下列条件取舍。a宫颈条件成熟,可人工破膜加催产素静滴引产;b)宫颈条件不成熟,病情好转又无胎儿窘迫,可促宫颈成熟后再引产。c)下列情况可行剖宫产:病情严重而宫颈不成熟;应适时终止妊娠,但孕妇不具备阴道分娩条件;子痫反复发作,虽经积极治疗仍难以控制;引产失败;经治疗后平均动脉压仍≥18.6Kpa(140mmHg)。 6)产时产后注意

a)严密观察病情及产程时展,注意自觉症状及血压,经阴道分娩者,争取12-16h内完成分娩。

b)做胎儿电子监护以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

c)缩短第二产程可给予手术助产,操作时注意尽量减少刺激。 d)第三产程及产后24h内注意预防出血,适时采用宫缩剂。

e)产后24h内仍应防止子痫发生,包括继续解痉镇静、降压等治疗。用广谱抗生素预防产褥感染。 4.2.3子痫的治疗与护理要点

1) 控制抽搐 包括硫酸镁、冬眠1号或地西泮,用药方法如前。 2) 置暗室,避免一切外来刺激(包括身、光等)。 3) 各种治疗操作应轻快,减少刺激。 4) 防抽搐时摔伤,如配有床档。

5) 防抽搐时唇舌被咬伤,应备有开口器或包裹纱布的压舌板放在口内。 6) 防粘液阴塞气道,取侧卧位。

7) 留置导尿管,记出入水量,定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8) 注意酸、碱平衡。 4.2.4严重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1) 子痫前期心脏病 重度妊高征时补液速度一般应控制在125ml/h以下,以防发生心衰;一旦发生心衰按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处理(见“妊娠合并心脏病”节)。

2) 胎盘早剥 尽快结束分娩,防止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3) 凝血功能障碍 按产科DIC处理。

4) 脑溢血 内科治疗基础上争取手术止血,尽快剖宫产终止妊娠。

5) HELLP综合征 指溶血(血胆红素≥20.5μmol/L)、肝酶活性增加(ALT≥72u/L),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0.1×1012 /L)。一旦出现时,如胎龄≥34孕周此时因胎儿出生后存活力较高,原则上尽快终止妊娠,改善母儿情况。胎龄〈34孕周者可用血浆蛋白质和清蛋白,泼尼松或倍他米松等对症治疗,经短期观察再作决定。

6) 肾功能衰竭 每日补液量为显性出液量加500ml,注意防止高血钾,预防感染,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7) 产后血循环衰竭 可给平衡液1000ml静滴。

第三篇:聆听微创妇科前沿动态 携手共步诊疗技术

来源: 江阴日报 2010-05-24

要闻综合

本报讯 为加强我市妇科医务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我市微创妇科诊疗水平,由江阴市医学会主办,江阴红房子医院承办的“江阴市微创妇科新进展学术论坛”5月22日在江阴杜康园大酒店隆重举行。论坛由上海国际妇科内窥镜培训中心、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为技术支持单位,我市市区及乡镇各大医院以及江阴周边靖江、张家港、无锡等100多家医院妇科医师到会参加。

本次论坛特邀国内著名微创妇科手术专家、国际妇科内窥镜培训中心主任施永鹏教授及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教研室副主任、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隋龙教授等专家做宫腹腔镜的前沿学术报告。据施永鹏教授介绍说:“微创妇科手术是一种运用现代光、电(微电子)技术,避免开腹,仅破坏并摧毁病灶,在腹部打2个3mm小孔,将电视摄像系统从脐部置入腹腔,可以清晰地"眼睛为实"诊断治疗。微创妇科手术是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痛苦和创伤的手术,其中宫、腹腔镜妇科微创手术在现代妇科领域被称为„保存生命质量的艺术‟,更是一门关爱女性的人性化手术,是21世纪手术发展方向之一。该手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等显著特点。”

江阴红房子医院作为妇科专科医院,定位于传承上海高端诊疗技术,在我市较早地开展了微创妇科手术,江阴红房子医院在我市医学会的领导下为本届论坛承担了具体承办工作,目前施永鹏教授亦为江阴红房子医院特需手术专家并承担微创妇科学科带头人,施教授在江阴红房子医院已开展了很多例难度较高的妇科手术。

为普及微创妇科手术,并让更多女性患者及时得到治疗,该论坛向社会征集妇科疑难手术,手术都由施永鹏教授亲自执掌,为切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5月22日-6月22日红房子医院进行手术费用半价减免。(弋涵)

1 第二届大连妇科微创诊疗技术研讨会召开 阳光医院

李平军院长发表演讲

据悉,由大连市医学会主办,大连阳光医院、大连妇产医院共同参与的“第二届大连妇科微创诊疗研讨会” 于8月22日大连市妇产医院五楼会议厅成功召开。大连阳光医院院长出席并发表重要学术报告!

大连阳光医院院长、微创中心主任李平军教授,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近30年,从事腹腔镜妇科、腹腔镜外科、腹腔镜泌尿科及宫腔镜手术十几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于会上发表重要演讲,针对微创妇科手术的历史以及发展,会上李院长分享了自己临床手术案例,通过手术细节对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精确分析,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受到与会微创专家的的一致好评!

研讨会过程中,李院长演讲的题目为“腹腔镜在治疗外科疾病与妇科疾病中的联合应用”, 总结了妇科子宫以及附件良性疾病合并外科疾病经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经腹腔镜多脏器联合手术是指在一次腹腔镜手术中,在腹腔内同时实施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腹部病灶的手术,其中临床上最多见的为妇科疾病与外科疾病的腹腔镜联合手术。

李院长表示:以往妇科疾病合并外科疾病特别是上腹部的外科疾病常需分科分阶段手术,不得不通过延长切口或另做切口来完成,甚至被迫分次手术治疗,给病人造成较大的创伤和痛苦。跨科腹腔镜联合手术拓宽了腹腔镜手术领域,对于相距较远的病变,戳孔数目在4~6个,即可完成联合手术,有些不需增加戳孔数目即可完成联合手术;同时腹腔镜手术明显减少了术后肠粘连发生的机会,充分体现了腹腔镜切口微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及可多病联治的优越性。

腹腔镜联合手术虽然增加了手术范围,但仍具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和恢复快的特点,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是目前最小的侵入性手术方法;视野广, 上下腹部手术不增加穿刺孔或增加1个孔便能够完成, 避免了上下腹同时切开或大切口。术后美观且效果好,腹腔内脏器不暴露在外层空气中,操作精细,能明显减少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

相关链接:大连阳光医院腹腔镜手术,具有腹腔不被切开,脏器不暴露于空气中,只在腹部打3~4个小孔;借助于摄像系统,手术视野的暴露比传统手术充分;手术部位以外的地方不会受到不必要的操作干扰;切开、结扎、止血主要依赖于电凝外科及超声刀来完成;盆腔、腹腔内环境受到的干扰少等优点。轻松治愈妇科常见多发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胆囊息肉、多囊卵巢、宫外孕、盆腔炎粘连等。

未来妇科的发展方向:微创 快捷 专业

发布时间:2010-06-22 09:55:50 来源:九江新闻网

保护女性权益和提高女性健康水平始终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我们看到,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以及压力的不断增大,女性对于家庭、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也在增加,再加上饮食习惯和结构的改变、环境污染等等因素,女性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各种常见和疑难妇科疾病的高发直接威胁着女性健康。

九江都市丽人医院徐院长说道:“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就医的理念和需求也在不断向着高水平的诊断、微创无痛舒适的治疗、令人满意的疗效以及就医过程中的所得到的尊重、关爱等多元化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微创无痛——时代的前沿

子宫肌瘤、卵巢疾病、宫颈疾病、功能性出血等不少妇科疾病往往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传统妇科手术要在腹部开几厘米甚至二三十厘米的口子,对于大多数爱美女性来说,伤口愈合后留在肚腩上的长长伤疤往往是最难让她们忍受的。另外,由于传统手术自身的操作特点,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无法避免地给病人带来较大的创伤,有时这种创伤甚至会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所以,一提起手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开膛破肚和刀光血影,因此一般女性都怕开刀。但当体内长有肿瘤等疾病而不得不开刀治疗的时候,她们都渴望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较为保守的手术,同时希望手术的伤口和痛苦能够越小越好,恢复的时间则越短越好。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专业化妇科医院都把先进治疗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作为第一要义。例如被誉为2l世纪妇科治疗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宫腹腔镜技术,就使妇科手术从传统的外科剖腹手术转变为“最小损伤甚至无损伤”的“钥匙孔”微创手术,被国际医学界称为“绿色手术”、“不开刀手术”。目前,80%的妇科手术都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如宫外孕、急慢性盆腔炎、盆腔脓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宫颈息肉、早期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导丝介入术冶疗不孕不育等各种妇科良恶性肿瘤和疑难病例的手术治疗,完全实现了人们期待已久的微创无创的愿望。

作为目前妇科领域最前沿最科学的微创技术,与传统治疗相比,其显著特点是不需开刀、安全轻松、术中无痛苦、手术时间短(一般5-15分钟)、留院时间短(一般0-3天)、对患者的创伤微小、没有并发症、术后恢复快。特别是对于一些宫颈、子宫等疾病,微创手术能够保留子宫和卵巢及其正常的功能,这是传统手术所无法比拟的。

宫腹腔镜在治疗不孕方面,更具有明显的优势。输卵管不畅、粘连是女性不孕症的最主要原因,约占不孕因素的50%左右。而在宫腹腔镜下使用美国COOK导丝介入再通术 3 能一次性对女性生殖器官做全面检查,同时疏通梗阻的输卵管,使检查与手术同时进行,三种诊疗手术一次完成,不开刀,治疗更有针对性,大大缩短了患者治疗周期,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特别适用于输卵管梗阻引起的受孕障碍。而这种治疗对于传统手术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快捷安全——时代的呼声

安全,即减少治疗中对患者的直接的、间接的甚至是意外的伤害,这是手术治疗的重中之重。快捷,即手术时间短、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是减少患者痛苦和费用的关键。对医疗服务来讲,这两点应该是最起码的标准,但在以往的同类治疗中往往难以做到,这主要是受传统治疗技术和手段的限制,是人们想为而难为的事情。然而微创无痛技术的使用却使这些成为了现实。

48岁的张女士因和丈夫同房经常感到疼痛,并且白带带血,病检后发现是宫颈原位癌。经验丰富的医生为她做了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熟练的技术很好的避免了此类手术中肠管和输尿管损的问题,整个手术只用了20分钟,患者基本没有痛苦,仅下腹部有两个五毫米左右的小疤痕。第二天张女士就可以下床走动,一共住了四天医院就回家了。

“阴道再造术”是一种高难度的手术,而腹腔镜阴道再造术在腹腔镜监视下,几十分钟便可完成。术后没有疤痕,只留有几个“钥匙孔”大的伤口,改变了“阴道再造”只能开腹的历史,为“石女”享受正常幸福生活打开了通道。

今年46岁的吴女士患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多年,同时患有比较严重的心肺疾病,因此传统的妇科手术对于她来说具有相当高的风险。医院为她施行了一种全新的肌瘤和囊肿剥离术--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手术,不仅成功地剥除了困扰她多年的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还很好地保留了子宫和部分卵巢,不会对今后的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

专业化妇科医院——时代的新宠

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附件炎、尿道炎等妇科炎症,以及乳腺疾病、月经疾病、子宫疾病、卵巢疾病、内分泌疾病、更年期综合征、不孕不育、人流、计划生育等等,妇科疾病可能要比男科疾病种类繁杂得多。然而,几十年来,女性看妇科疾病基本上都要去那些只有一个妇产科和几名妇产科医生的大大小小的综合医院,这些医院里的妇产科一般都没有按病种再进行细密化分工,不管是什么疾病,当值医生是来者不拒。客观的讲,没有哪个医生是可以全能的,有的擅长对妇科炎症的治疗,有的则擅长对不孕不育的治疗等等,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然而对于患者来说,则似乎只有碰运气的份了,如果碰上一位“内行”则实是三生有幸,如果碰上一位“外行”也只能是接受误诊误治的现实了。在这些医院里,患者的弱势地位或许更为明显。相对综合性医院来说,妇幼保健院的专业性要强一些,但此类医院数量太少,而且也同样存在着上述综合性医院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和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在本世纪初,妇科医院、女子医院等专业化妇科医院应运而生,妇科炎症专科、子宫肌瘤专科、乳腺疾病专科、不孕

4 不育专科„„精细的科室设置和专门人才的专向配备,专用的先进治疗设备的引进以及以关爱、尊重、舒适为核心的完全人性化的服务,使医疗服务向更加专业化、细密化和温馨化方向发展,对广大女性来讲,在这里可以得到科学准确的诊断和高水平的专业化治疗,专病专治、对症治疗在这里得到了保证,女性自主就医的权利在这里得到体现,女性的尊严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大的尊重。尽管目前全国各地的专业化妇科医院的数量还相对较少,但它的崛起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满足了广大女性的需求,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专业化妇科医院将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时代在突飞猛进,科技在飞速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妇科专业化医院出现,相信以宫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医疗技术会更加普及,因为这是广大女性的时代呼声,因为这是妇科疾病治疗的未来方向。我们深信,未来的社会将因此而健康、和谐和安定!

基因治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生物治疗的发展热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拓宽了基因治疗应用范围,本文着眼于基因治疗的策略和手段,将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加以介绍。

第四篇:妇科护理常规

妇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 护理评估:

1.病人的疾病史:包括妇科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情况。

2.病人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3.病人的月经周期与治疗周期是否一致,如宫腔镜手术需月经干净3—7天手术等。

1.是否有霉菌性阴道炎等不能手术的疾病,如有此类疾病又需择期手术者需先在门诊治疗好以后再入院手术治疗。

二 护理诊断:

焦虑

知识缺乏

三 护理措施:

1.热情接待新入院的病人,为其介绍住院环境和相关人员,合理安排床位。

2.为病人做好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的测量。

3.询问病人的相关资料,详细填写病人地址、联系电话等常规资料和病人的专科情况、特殊要求等资料。

4.告知病人住院须知,并请病人签字。

5.新入院病人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至体温正常3天。

6.根据医嘱协助病人完成各项检查和化验。

7.为病人做阴道准备,根据医嘱每日为病人行阴道灌洗和阴道上药。

8.与病人多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尽快适应住院环境,积极配合治疗

四 健康指导:

1.病人休养环境应安静舒适,保持温、湿度适宜和室内空气新鲜。

2.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激动的情绪,适当参加锻炼活动,增强自信心,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术后病人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大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如:长期便秘,咳嗽,负重等,长时间站立、蹲着,咳嗽应及时治疗。

4.术后恢复期应选择含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饮食,如:瘦肉、鸡蛋、鱼类,还应注意粗细粮搭配。

5.伤口拆线后,您若发现伤口红肿、有硬结、疼痛或发热等症状,请立即到医院就诊。

6.您伤口拆线后一周可淋浴,禁盆浴,平日可用湿水擦洗,注意避免感冒受凉。

7.术后根据医嘱禁性生活,需要避孕的要做好避孕措施。

8.做到定期复查:一般复查时间为术后一个月。

第五篇:妇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①心理状况: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紧张、恐惧、焦虑等

不良情绪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肢体活动、饮食、睡眠及排泄情况等。

③专科评估:询问有无月经来潮;对有阴道流血者,应观察出血量、

性状、有无异味,有无其他伴随症状。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④营养状况:观察有无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等。

⑤了解有无合并症: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高血压、冠心病、

糖尿病等。

⑥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脱落等高危因素等。

2、术后评估:

①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静脉穿刺情况及手术带

回液体(血)、镇痛泵等。

③专科评估:如:有无腹痛,及其部位、性质、有无肛门坠胀感;有

无阴道流血、流液情况,及其量、性状、有无异味等。

④重点评估:切口敷料情况;引流管情况、色、量及性质;疼痛情况

等。

⑤营养状况:进(禁)食情况,有无恶心、呕吐等。

⑥用药情况: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⑦特殊检查结果:如病理及各种特殊检查结果等。

⑧心理情况:焦虑、紧张、消极或悲观等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⑨自理能力状况评估。

⑩ 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脱落等高危因素等。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①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说出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 ②向患者介绍治疗概况和手术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和安全

感,保持心情舒畅。

③告知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术前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戒烟酒、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排便等。

3、饮食指导: 一般成人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4小时开始禁饮。

4、常规检查 :协助医师完善患者必要的化验和检查。必要时做宫颈

刮片细胞检查,阴道清洁度检查,还应注意B型超声及胸部x线摄片检查情况,并告知阳性检查结果。

5、常规准备:

①手术前一日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皮试、备皮、备血、沐浴等。

②手术当日晨排空大小便,更换衣服,去除身上的饰物及假牙等。 ③医护人员根据需要留置尿管,并告知留置尿管的目的。

④测生命体征、核查手术部位、做好身份识别。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记录。

⑤遵医嘱给术前针应用,并告知用药名称、作用及目的;带入手术室。 ⑥阴道准备: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者,术前3天每日用0.2%碘伏液冲洗

阴道,每日1次,共3次;手术当日须再次阴道冲洗,冲洗后拭干。 ⑦胃肠道准备:妇科腹部手术者术前1天晚饭减量,进软食,午夜后

禁食;睡前予肥皂水或生理盐水灌肠1次,也可用口服番泻叶水代替;手术当日晨再次灌肠。

6、用药情况:告知病人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7、安全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术后护理:

1、体位:根据麻醉和手术部位安置合适体位。

2、病情观察:

①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按麻醉护理及病情变化要求。 ②密切观察切口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等。

③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及时做好各种标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

每日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④严密观察和预防各种术后并发症: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积极处

理、及时记录。

⑤疼痛的护理: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时给予止痛处理,以保证病人

在舒适状态下配合完成护理活动。使用镇痛泵者应严密观察其效果,认真听取病人主诉。

3、用药情况:告知病人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4、饮食:应根据医嘱、病人病情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5、活动、休息及功能锻炼:

①应根据疾病的不同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指导方案。

②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督促和协助患者有效咳嗽、翻身、床上

大小便等。

6、心理护理:术后继续给予病人及其家属心理上的支持。

7、安全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四、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自我照顾技巧、生活型态改变后的适应、环境调整及追踪照顾的明确指导;还要提供饮食、药物使用、运动忍受度、可能的并发症及出院指导。子宫切除术病人的出院前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指导术后病人执行腹部肌肉增强运动,加强因手术而影响的肌肉功

能的恢复。

应逐渐加强腹部肌肉的力量。

3.未经医护人员允许,避免从事会增加盆腔充血的活动,如跳舞、久

站等,因盆腔组织的愈合需要良好的血液循环。

4.未经医师同意,避免阴道冲洗和性生活,否则会影响阴道伤口愈合,

并引起感染。

5.出现阴道流血、异常分泌物时应及时报告医师。

6.按医嘱如期返院接受追踪检查。

2.术后2个月内避免提举重物,防止正在愈合的腹部肌肉用力,并

上一篇: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下一篇:防溺水活动月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