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2022-12-01

第一篇: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尿崩症

尿崩症

一、概述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低下、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和释放不足,或者肾脏对ADH反应缺陷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病变在下丘脑-神经垂体者,称为中枢性尿崩症或垂体性尿崩症;病变在肾脏者,称为肾性尿崩症。

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青年为多见。由肿瘤、外伤、感染、血管病变、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等、垂体切除术等引起下丘脑-神经垂体破坏,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释放和贮藏减少所致者称继发性尿崩症;无明显病因者称特发性尿崩症。

因低渗性多尿,血浆渗透压升高,兴奋口渴中枢致大量饮水,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迅速出现严重失水、高渗性昏迷,甚至死亡。

二、临床表现

本病大多起病缓慢,往往为渐进性的,数天内病情可渐渐明显。少数可突发,起病有确切日期。

1、多尿:多尿、烦渴、多饮为其最显著的临床症状。多尿表现在排尿次数增多,并且尿量也多,24h尿量可达5~10L或更多。多尿引起烦渴多饮,24h饮水量可达数升至10L,或更多。病人大多喜欢喝冷饮和凉水。

2、皮肤粘膜干燥,消瘦无力。如未能及时补充饮水,可可出现高渗征群,为脑细胞脱水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神志改变、烦躁、谵妄,最终发展为昏迷。

3、继发性患者可有原发性的临床表现。不同病因所致的尿崩症可有不同临床特点。遗传性尿崩症常幼年起病。如颅脑外伤或手术所致的尿崩症可表现为多尿-抗利尿-多尿三相变化。肾性尿崩症较罕见。

4、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尿比重通常在1.001~1.005,相应的尿渗透压为50~200mOsm/L(正常值为600-800mOsm/L),明显低于血浆渗透压。若限制摄水,尿比重可上升达1.010,尿渗透压可上升达300mOsm/L。 (2)血浆抗利尿激素值降低(正常基础值约为1~1.5pg/ml),尤其是禁水和滴注高渗盐水时仍不能升高,提示垂体抗利尿激素储备能力降低。

(3)禁水加压素试验:是最常用的有助于诊断垂体性尿崩症的功能试验。 方法:禁水前测体重、血压、脉率、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血渗透压。持续8-12小时禁水,每2小时测上述指标,至尿量无变化、尿比重及尿渗透压持续两次不再上升为止。此时皮下注射抗利尿激素5U,每小时再收集尿量,测尿比重、尿渗透压1~2次。

正常人或精神性烦渴者,禁水后尿量减少,尿比重、尿渗透压升高,故血压、体重常无明显变化,血浆渗透压也不会超过300mmol/L,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量不会继续减少,尿比重、尿渗透压不再继续增加。

尿崩症禁水后尿量减少不明显,尿比重、尿渗透压无明显升高,体重和血压明显下降,血浆渗透压升高(大于300mmol/L),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量明显减少,尿比重、尿渗透压成倍增高。肾性尿崩症患者禁水和肌注抗利尿激素,均不能使尿量减少及尿液浓缩。

5、磁共振成像:高分辨率MRI可发现与中枢性尿崩症有关的以下病变:(1)垂体容积小;(2)垂体柄增粗;(3)垂体柄中断;(4)垂体饱满上缘轻凸;(5)神经垂体高信号消失。其中神经垂体高信号消失与神经垂体功能低下、后叶ADH分泌颗粒减少有关,是中枢性尿崩症的MRI特征。

6、针对X染色体上肾性尿崩症基因的基因探针可用于遗传性肾性尿崩症母亲妊娠后期的产前诊断,有96%的可靠性。

三、诊断依据

1、原发性者可有家族史。继发性者多见于头颅创伤、下丘脑-垂体手术、肿瘤、感染(脑炎、脑膜炎、鼻咽部感染)、血管病变、血液病。

2、多尿(尿量超过3L/d),烦渴,多饮。皮肤干燥,唾液、汗液减少,便秘,消瘦,困倦无力。

3、尿比重小于1.005,尿渗透压为50~200mOsm/kgH2O,明显低于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可高于300mmol/L。

4、禁水加压素试验阳性。

5、血清抗利尿激素水平低下。

6、鞍区磁共振检查:有助于该区域器质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7、除外低渗性肾原性多尿病(原发性:肾性尿崩症、先天性肾小管病变;继发性:慢性肾功能减退、肾盂肾炎、缺钾、高钙血症),精神性烦渴多饮症,高渗性多尿症(糖尿病,高蛋白饮食、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四、治疗原则与方法

1、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积极治疗相关疾病,以改善继发的尿崩症病情。

2、药物治疗:轻度尿崩症患者仅需多饮水,如长期多尿,每天尿量大于4000ml时因可能造成肾脏损害而致肾性尿崩症而需要补充ADH制剂治疗。

抗利尿激素制剂治疗:目前最广泛用于治疗尿崩症的药物为1-脱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系首选药物,比较常用的DDAVP的口服制剂,商品名为弥凝,每8小时一次,每次0.1-0.4mg。其安全性较好,由于每个人对DDAVP反应性不一样,剂量应个体化,部分病例应用DDAVP后因过分水负荷,可出现水中毒。因此,建议每日剂量应分2-3次给予,切忌每天给一次大剂量。且应从小剂量开始应用。

3、肾性尿崩症:由药物引起的或代谢紊乱所致的肾性尿崩症,只要停用药物,纠正代谢紊乱,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为家族性的,治疗相对困难,可限制钠盐摄入,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吲哚美辛(消炎痛),上述治疗可将尿量减少80%。

4、继发性尿崩症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第二篇: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一、概述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或缺少,所致的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临床上并不少见,各年龄均可发病,以中老年妇女多见,男女患病之比为1:5,发病始于胎儿及新生儿期,表现为生长和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称为呆小症。成人发病表现为全身性代谢减低,细胞间粘多糖沉积,称为粘液性水肿。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临床上以原发性甲减常见,约占甲减的96%,其中绝大多数系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放射性碘治疗或甲状腺手术所致。

二、临床表现

甲减的起病一般较隐匿,病程发展缓慢,可长达十余年之久,方始出现明显粘液性水肿的症状。

1、低基础代谢症状群:疲乏,行动迟缓,嗜睡,记忆力减退。异常怕冷、无汗。

2、皮肤:其特征表现为面部、胫前、手、足的非凹陷性水肿。皮肤呈特殊的蜡黄色,且粗糙少光泽,干而厚、冷、多鳞屑和角化。面部呆板,淡漠,面颊及眼睑虚肿,眼睑常下垂,眼裂变小。头发干、粗、易脆、生长缓慢或停止。指(趾)甲生长缓慢、增厚、易脆。鼻、唇增厚,舌大而发音不清,言语缓慢而音调低。

3、神经精神系统:疲乏无力、无雄心壮志、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思维欠活跃、反应迟钝、语速减慢、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可有精神失常,呈木僵、痴呆,昏睡状。腱反射变化具有特征性,反射的收缩期敏捷,而松驰期延缓,跟腱反射减退,大于360ms有利于诊断。膝反射多正常。

4、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低,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可并发冠心病,但一般不发生心绞痛与心衰,有时可伴有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重症者发生粘液性水肿性心肌病。

心电图变化包括窦性心动过缓,P-R间期延长,P波和QRS波群低平,T波低平或倒置,偶见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提示房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和左室

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高。

5、消化系统:厌食、腹胀、便秘。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食欲通常减退,但大多数病人体重增加,体重增加是由于组织中水潴留所致。

6、运动系统:肌肉软弱无力、疼痛、也可有暂时性强直、痉挛,气温低时更明显。甲状腺激素对骨的正常生长和成熟有重要作用,生命早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线形生长受阻,表现为侏儒症,且相对于躯干而言四肢不成比例的缩短。

7、内分泌系统:青少年甲减导致青春期发育延迟,原发性甲减可导致性早熟和溢乳。伴严重甲减的成年女性可伴有性欲减退、月经过多和月经紊乱。怀孕机会减少,易致流产。男性甲减患者出现性欲低下、阳痿和精子减少。

8、粘液性水肿昏迷:也可称为甲减危象,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甲减合并多系统并发症的危重阶段,虽不常见,但其危险性是公认的,如未能及时诊断治疗,病死率可达50%以上。此种情况常发生在病程长、且未经适当治疗的重型甲减患者,可因寒冷、感染、手术、麻醉剂或镇静药使用不当而引起。

患者表现为昏迷,或先嗜睡,短时间内逐渐发展为昏迷。前驱症状主要有对寒冷不能耐受及疲乏,通常发病前数月已感疲乏及嗜睡。

低体温为粘液性水肿昏迷的标志和特点,体温不升(35℃以下),部分患者体温低至27℃以下。这样低的体温常提示已达疾病末期,难以恢复。

患者呼吸浅慢,心动过缓,血压降低,四肢肌肉松弛,反射消失。有些患者有精神障碍,如幻觉、妄想及定向障碍等。肠道症状除常见的便秘、腹胀外,可发生麻痹性肠梗阻及腹水。病情严重的患者发生休克及心肾功能衰竭,如诊断、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

9、呆小病:于出生时无特异表现,出生后数周内即出现症状。皮肤苍白、增厚、多折皱;口唇厚,舌大常外伸,口常张开多流涎;鼻梁扁塌,两眼距增宽;四肢粗短,手常呈铲形,脐疝多见。

10、实验室检查:

血清FT

3、FT4降低,而TSH显著升高;其中血清sTSH和uTSH测定是诊断甲减的最主要指标。

其它检验可发现:甘油三酯与胆固醇升高;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升高;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

三、诊断依据

1、有地方性甲状腺肿、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甲亢症,以及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史、甲状腺炎或下丘脑-垂体疾病史等。

2、典型的临床表现、体征:无力、嗜睡、畏寒、少汗、反应迟钝、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腹胀、便秘、发音低沉、体重增加,经血量多。皮肤干燥、枯黄、粗厚、发凉,非凹陷性粘液性水肿、毛发干枯、稀少、易脱落,手掌姜黄粗糙,体温低、脉率慢、脉压差小,跟腱反射迟钝。

3、血清FT

4、FT3水平低于正常下限。

4、血清TSH值显著升高,为诊断甲减的一线指标。对临界性TSH值要注意复查。

5、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强阳性提示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病)和原发性萎缩性甲状腺炎。

四、治疗原则与方法

通常都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1、甲状腺制剂终身替代治疗:临床上常用有两种制剂。

一为甲状腺片,其所含甲状腺激素来源于动物甲状腺,与人的甲状腺比较,动物甲状腺中T3所占比例较大。干甲状腺粉(片)中极大量的T3导致吸收后短期内T3超过生理所需剂量。该药TH含量不恒定,因此现已少用。

另一种为左旋甲状腺素钠(L-T4,商品名:优甲乐),它在外周组织脱碘,产生足量的T3满足生理需要,是治疗甲减的理想制剂,现已成为治疗甲减的首选药物。而且左甲状腺素钠的半衰期长达7天,吸收相对缓慢,不必分次服,即使漏服1天也无多大影响,可以于漏服的次日加服1天的剂量。可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每日25-50μg,以后每1-2周增加50μg,一般每日维持量为100-150μg。

伴心脏病尤其是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每天12.5~75µg。每隔2~3个月后,经过细致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估后,增加12.5µg。治疗目的是使血T

3、T4水平恢复正常,原发性甲减患者血TSH水平恢复正常。

2、粘液性水肿昏迷的治疗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昏迷,临床诊断确立后,尽早开始治疗,不必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如甲状腺激素测定)。治疗的目的是提高甲

状腺激素水平,控制威胁生命的合并症。

(1)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此时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目的是尽早使血中T

3、T4水平恢复正常。病人因为肠粘膜水肿,口服给药吸收不稳定,较好的办法是静脉注入大剂量甲状腺激素可以降低病死率。一般成人可以单次静脉给予左甲状腺素钠300~500µg,可在24h内使血中T4升至正常水平。第2天用100µg,第3天以后每天给予50µg,直至病人好转能够口服药物后,减为通常维持剂量。如果最初病人能够口服,也可以给予左旋T3,25µg/12h,左旋T3起效更快。如为下丘脑、垂体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在用甲状腺激素的同时,应该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免发生肾上腺危象。

(2)对症支持治疗:

①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减慢,换气降低导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应监测血气分析,必要时给氧。一旦发现有呼吸衰竭的征象,就应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

②抗休克:如有低血压及休克,需要抗休克药,必要时输血,但应注意甲状腺激素及升压药有协同作用,患者对升压药较敏感,仅肾上腺素药物能引起心律不齐,更应慎用。

③控制液体入量: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者,液体需要量较正常人少,如无发热,每天补液量500~1000ml 即可。低血钠时限制水量,如血钠很低,可用少量高渗盐水。

④纠正低血糖:开始用50%葡萄糖静脉推注,以后用葡萄糖静脉滴注维持。 ⑤防治感染:仔细寻找感染灶,可行血、尿常规和血、尿培养及胸片检查。部分病人对感染的反应差,体温不高,白细胞升高不明显,容易漏诊。

⑥糖皮质激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者,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差;垂体功能减退者,除甲状腺功能减退外,肾上腺皮质功能亦减退。可每天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 静脉滴注,持续约1周。

⑦对症治疗:多数低体温患者,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可使体温恢复正常。一般保温只需盖上被子或毛毯,或稍提高室温即可。一般护理如翻身、避免异物吸入、防止尿潴留均很重要。

3、呆小症的治疗:由于脑的发育在出生后数周内至关重要,因此要非常积

极地治疗。理想的替代治疗应该在出生后3周内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最好是在出生后2周内用>9.5μg·kg-1·d-1的L-T4使血清FT4维持在正常值上限水平,并维持一年。

第三篇: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txt

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

耳胀耳闭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耳胀耳闭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耳胀耳闭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学的分泌性中耳炎等病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耳胀耳闭Erzhang Erbì

耳胀耳闭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新病者称为耳胀,久病者称为耳闭。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多有感冒史或长期鼻病史,儿童可有腺样体肥大史。 3.1.2临床症状

耳内胀闷堵塞感,伴有听力下降。病初起,以耳内胀闷为主,或兼有疼痛;病久者,耳内如物阻隔,听力逐渐下降。 3.1.3局部检查

早期可见鼓膜轻度充血、内陷,若中耳有积液,则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若反复发作,可见鼓膜严重内陷,甚或粘连;亦可见鼓膜萎缩或钙化。 3.1.4其他检查

音叉试验及纯音测听检查提示传导性聋;声导抗检查示鼓室导抗图呈负压型(C型)或平坦型(B型),声反射消失。 3.2鉴别诊断 3.2.1外耳道异物

外耳道异物亦可出现耳堵塞感及传导性聋,但有明确的异物进入耳史,外耳道检查可发现异物,异物取出后症状消失。 3.2.2耵耳

耵耳亦可出现耳堵塞感及传导性聋,但外耳道检查可见耵聍栓塞,取出耵聍后症状消失。 3.2.3鼻咽肿物

鼻咽肿物(如鼻咽肿瘤、腺样体肥大等)压迫咽鼓管亦可导致中耳积液,出现耳堵塞感及传导性聋,检查鼻咽部便可鉴别。 3.2.4暴聋

暴聋亦可出现耳部闷堵感及听力下降症状,但鼓膜检查一般正常,听力学检查呈感音神经性聋。 4辨证

4.1风邪外袭证

耳内作胀、不适或微痛,耳鸣,自听增强,听力下降;可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发热恶寒等症;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 4.2肝胆湿热证 耳内胀闷堵塞感,耳内微痛,耳鸣,自听增强,听力下降;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胸胁苦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4.3脾虚湿困证

耳内胀闷堵塞感,日久不愈,听力渐降,耳鸣;可伴有胸闷纳呆,腹胀便溏,肢倦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红,或舌体胖,边有齿印,脉细滑或细缓。 4.4气滞血瘀证

耳内胀闷阻塞感,日久不愈,甚则如物阻隔,听力明显下降,逐渐加重,耳鸣;舌质淡暗,或边有瘀点,脉细涩。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通利耳窍为原则。新病多实邪困阻耳窍,病久则可兼有体虚或虚实夹杂之证。实则应祛邪通窍,虚则应补虚通窍,虚实夹杂则应扶正祛邪,病久见气滞血瘀证者,则应行气活血通窍。可配合外用药滴鼻、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 5.2分证论治 5.2.1风邪外袭证 治法:疏风散邪。

主方:风寒偏重者,可选用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加减;

常用药: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甘草。 风热偏重者,可选用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淡竹叶、芦根、甘草。 5.2.2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泻肝胆。 主方: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黄、当归、柴胡、甘草。 5.2.3脾虚湿困证 治法:健脾利湿。 主方: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常用药:人参、茯苓、白术、扁豆、薏苡仁、山药、砂仁、桔梗、甘草。 5.2.4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 主方: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常用药:麝香、赤芍、桃仁、红花、川芎、老葱、生姜,柴胡,香附。 5.3中成药

防风通圣丸:适用于风邪外袭证;龙胆泻肝丸:适用于肝胆湿热证;参苓白术丸:适用于脾虚湿困证;丹七片:适用于气滞血瘀证。 5.4药物外治 滴鼻

选用消肿通窍的滴鼻剂滴鼻,保持鼻窍通畅,利于耳窍积液排出。 5.5针灸疗法 5.5.1体针

采用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的方法。耳周取听宫、听会、耳门、翳风;远端可取合谷、内关等,使用泻法;脾虚湿困证,加足三里、脾俞、伏兔等穴,兼有肾虚,加三阴交、关元、肾俞,使用补法。 5.5.2耳穴贴压

取内耳、神门、肺、肝、胆、肾等穴位。 5.6其他疗法 5.6.1咽鼓管吹张法

咽鼓管间接吹张、直接吹张或自行吹张,改善鼓室负压状态,利于中耳积液排出。 5.6.2鼓膜按摩

借助于仪器或自行鼓膜按摩,可减轻耳部症状,减少鼓膜粘连。 5.6.3鼓膜穿刺法

鼓室积液者可行鼓膜穿刺抽液,反复抽液疗效不佳可行鼓膜置管,促进中耳积液排出。

暴聋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暴聋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暴聋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学的突发性聋等病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暴聋Baolong 暴聋是指以突然发生的、明显的听力减退为特征的疾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常有恼怒、劳累、感冒等发病诱因。爆震、外伤、脑血管病等所致突发听力减退不列入本指南。

3.1.2临床症状

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突然发生的、明显的听力下降,可伴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但无眩晕反复发作史,多为单耳发病,少数亦可双耳发病。 3.1.3局部检查

外耳道及鼓膜多无明显病变。 3.1.4其他检查

纯音测听检查提示至少相邻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聋,大多为中度或重度聋;有条件者可行声导抗检查、耳声发射检查及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等检查。 3.2鉴别诊断 3.2.1耳眩晕

耳眩晕发作时可表现为突发的耳鸣耳聋,但听力下降具有波动性,且以发作性的眩晕为主要症状。

3.2.2耳胀耳闭

耳胀耳闭也可主诉为突发的耳鸣耳聋,但耳胀耳闭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症状,检查见鼓膜充血、内陷或鼓室积液,听力检查提示传导性聋。 3.2.3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主要表现为渐进的神经性聋,偶有因肿瘤压迫动脉导致耳蜗急性缺血等原因引起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内听道或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 4辨证

4.1风邪外犯证

突发听力下降,伴鼻塞、流涕,或有头痛,耳胀闷;或有恶寒、发热、身疼;舌质淡红或红,苔薄白,脉浮。 4.2气滞血瘀证 突发听力下降,常伴耳胀闷堵塞感或耳痛,耳鸣不止,或伴眩晕;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涩。 4.3肝火上扰证

突发听力下降,常出现于情绪波动后,或伴耳鸣;或有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不安或胁痛,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4.4痰火郁结证

突发听力下降,或伴耳鸣,自觉耳内阻塞感;头昏沉重,胸脘满闷,咳嗽痰多,口苦,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4.5 气血亏虚证

突发听力下降,常在劳累后发生,或伴耳鸣、眩晕;倦怠乏力,声低气怯,面色无华,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失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尽快通窍复聪为原则。有风邪外犯证者,治疗应疏风散邪;有气滞血瘀证者,治疗应行气活血;有肝火上扰证者,治疗应清肝泻火;有痰火郁结证者,治疗应清热化痰。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 5.2分证论治 5.2.1风邪外犯证 治法:疏风散邪。 主方: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防风、僵蚕、柴胡、路路通、石菖蒲、甘草。 5.2.2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 主方: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常用药:麝香、川芎、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柴胡、丹参、路路通、石菖蒲、黄芪、青皮、香附、甘草。 5.2.3肝火上扰证 治法:清肝泻火。 主方: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木通、车前子、泽泻、路路通、生地黄、石菖蒲、甘草。

5.2.4痰火郁结证 治法:清热化痰。 主方:清气化痰丸(《医方考》)加减。

常用药:胆南星、瓜蒌仁、半夏、茯苓、黄芩、陈皮、枳实、杏仁、天竺黄、甘草。 5.2.5 气血亏虚 治法:益气养血。 主方: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大枣。 5.3中成药

复方丹参片、丹参注射液:适用于气滞血瘀证;归脾丸:适用于气血亏虚证。 5.4针灸疗法 5.4.1体针

取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为主穴,每次主穴取2穴。风热侵袭者,可加外关、合谷、曲池、大椎;肝火上扰可加太冲、丘墟、中渚;痰火郁结可加丰隆、大椎;气滞血瘀可加膈俞、血海;气血亏虚加足三里、气海、脾俞。实证用泄法,虚证用补法。 5.4.2耳针、耳穴贴压

取内耳、肾、肝、神门、皮质下等穴位,耳针用中等刺激;耳穴贴压用王不留行籽或类似的小丸贴压以上穴位,每日自行反复按压,不拘次数。 5.4.3穴位注射

可取听宫、翳风、完骨、耳门等穴,药物可选用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5.4.4穴位敷贴

用吴茱萸、乌头尖、大黄三味药等量,为末,温水调和,敷贴于涌泉穴,有引火下行作用,适用于肝火、痰火上扰所致耳聋。 5.5其他疗法 5.5.1鼓膜按摩

以手中指(或食指)置外耳道口,轻轻捺按,两侧各捺按15~30次,每天3次。适用于同时伴有耳内胀闷感的患者。 5.5.2鸣天鼓

调整好呼吸,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称横按在两侧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到,再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然后把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此时闻及宏亮清晰之声如击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两手同时叩击48次。

5.5.3除耳鸣功

平坐,伸一腿屈一腿,横伸两臂,直竖两掌,向前若推门状。扭头项左右各7次。 5.5.4营治城郭法

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每次可作15分钟左右。

耳鸣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耳鸣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耳鸣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学的感音神经性耳鸣等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耳鸣Erming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或头颅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的疾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可有耳外伤、爆震、噪声接触、耳毒性药物用药等病史。 3.1.2临床症状

耳内或头颅有蝉鸣样、吹风样等不同的响声,鸣响声常对患者的睡眠、生活、工作、学习、情绪等造成影响,或产生失眠、焦虑、抑郁、烦躁等症状。 3.1.3局部检查

外耳道及鼓膜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3.1.4其他检查 3.1.4.1听力学检查 音叉试验、纯音测听等听力学检查可显示听力正常或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聋。 3.1.4.2耳鸣测试

有条件时进行耳鸣音调及响度匹配、耳鸣掩蔽曲线测试、耳鸣残余抑制试验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3.1.4.3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可行头颅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听神经瘤等占位性病变。 3.2鉴别诊断 3.2.1幻听

幻听与耳鸣均可在无声源时产生声音听觉,但耳鸣为单调、无意义的鸣响声;幻听为有意义的声音,如语言、唱歌或音乐的声音。 3.2.2体声

体声有客观的声源,如血管的搏动声、肌肉的颤动声、呼吸气流声等;耳鸣无客观声源。 3.2.3耵耳、外耳道异物

耵耳及外耳道异物可出现耳鸣,取出耵聍或异物后耳鸣即消失。 3.2.4耳胀耳闭、脓耳

耳胀耳闭及脓耳可出现耳鸣,但检查可见鼓膜内陷、积液或穿孔,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本病鼓膜一般无异常,听力检查正常或呈感音神经性聋。 3.2.5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常出现耳鸣,听力学检查为神经性聋,影像学检查可见内耳道占位性病变;本病头颅影像学检查正常。 4辨证

4.1风热侵袭证

耳鸣初起,可伴耳内堵塞感或听力下降;或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症;舌质稍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 4.2肝火上扰证

耳鸣起病或加重与情绪急躁或恼怒有关;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尿黄,便秘,胸胁胀痛,头痛或眩晕;舌红苔黄,脉弦数。 4.3痰火郁结证

耳鸣,耳中胀闷;头重如裹,胸脘满闷,咳嗽痰多,口苦,或口淡,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4脾胃虚弱证

耳鸣起病或加重多与劳累有关,或在下蹲站起时加重;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5肾精亏损证

耳鸣日久;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多,性功能减退,潮热盗汗或畏寒肢冷;舌质淡或嫩红,脉虚弱或细数。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消除耳鸣、调适情志为原则。有风热侵袭证者,治疗应疏风清热;有肝火上扰证者,治疗应清肝泻火;有痰火郁结证者,治疗应清热化痰;有脾胃虚弱证者,治疗应健脾益气;有肾精亏损证者,治疗应补肾填精。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 5.2分证论治 5.2.1.风热侵袭证 治法:疏风清热。 主方:桑菊饮(《温病条辨》)加减。

常用药:桑叶、菊花、薄荷、荆芥、桔梗、杏仁、蔓荆子、蝉蜕、甘草。 5.2.2肝火上扰证 治法:清肝泻火。 主方: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加减。

常用药:丹皮、栀子、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黄芩、甘草。 5.2.3痰火郁结证 治法:清热化痰。 主方:清气化痰丸(《医方考》)加减。

常用药:陈皮、制半夏、茯苓、胆南星、瓜蒌仁、枳实、杏仁、黄芩、石菖蒲、甘草。 5.2.4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 主方:益气聪明汤(《证治准绳》)加减。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升麻、蔓荆子、葛根、黄柏、白芍、当归。 5.2.5肾精亏损证 治法:补肾填精。 主方:肾阴虚者用耳聋左慈丸(《重订广温热论》);肾阳虚者用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磁石、五味子、石菖蒲、枸杞子、补骨脂、益智仁、附子、肉桂、菟丝子、杜仲。 5.3中成药

耳聋左慈丸:适用肾阴亏虚证;归脾丸:适用于脾胃虚弱证。 5.4针灸疗法 5.4.1体针

可取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为主,每次选取1~2穴。风热侵袭证可加外关、合谷、曲池、大椎;肝火上扰可加太冲、丘墟、中渚;痰火郁结可加丰隆、大椎;肾精亏损可加肾俞、关元;脾胃虚弱可加足三里、气海、脾俞。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每日针刺1次。 5.4.2耳针、耳穴贴压

取内耳、肾、肝、神门、皮质下等穴位,中等刺激,留针20分钟左右;或行耳穴贴压。 5.4.3穴位注射

取听宫、翳风、完骨、耳门等穴,针刺得气后注入药液,药物可选用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5.4.4穴位敷贴

用吴茱萸、乌头尖、大黄三味药等量,为末,温水调和,敷贴于涌泉穴。 5.5其他疗法

5.5.1鼓膜按摩(参见《暴聋中医诊疗指南》) 5.5.2鸣天鼓(参见《暴聋中医诊疗指南》) 5.5.3除耳鸣功(参见《暴聋中医诊疗指南》) 5.5.4营治城郭法(参见《暴聋中医诊疗指南》)

耳眩晕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耳眩晕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耳眩晕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学的梅尼埃病等病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耳眩晕Erxuanyun 耳眩晕是指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多有反复发作史,部分患者可有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等诱因。 3.1.2临床症状

眩晕突然发作,自觉天旋地转,多伴有恶心呕吐,但神志清楚,可伴有耳鸣、波动性听力下降,发作期可有患侧耳内胀满感。 3.1.3局部检查

外耳道及鼓膜多无异常。发作期多有自发性、水平性眼震。 3.1.4其他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听力学检查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3.2鉴别诊断 3.2.1中枢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多伴有颅神经、大脑或小脑症状及意识障碍,眩晕发作与体位变化无关。 3.2.2暴聋

暴聋伴眩晕者,表现可与本病相似;但本病听力减退多呈波动性,在眩晕缓解后听力可能改善,反复发作多次后听力逐渐下降;而暴聋发病开始听力即明显下降,且无波动。 4辨证

4.1风热外袭证

突发眩晕,如立舟船,恶心呕吐,或耳鸣耳聋;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发热恶风;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4.2肝阳上扰证

眩晕每因情绪波动而发,或耳鸣耳聋;心烦易怒,急躁,口苦咽干,胸胁苦满,头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4.3痰浊中阻证

眩晕,恶心呕吐较剧烈,痰涎多,或耳鸣耳聋;胸闷不舒,头额胀闷,纳呆倦怠;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4.4寒水上泛证

眩晕,或耳鸣耳聋;发作时心下悸动,畏寒,肢体不温,腰背冷痛,夜尿清频;舌淡白,苔白,脉沉细。 4.5髓海不足证 眩晕频繁发作,发作时耳鸣较甚,听力下降;腰膝酸软,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4.6上气不足证

眩晕劳累易发,或耳鸣耳聋;发作时面色苍白,神疲思睡,懒言,动则喘促,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止眩熄风为原则。有风热外袭证者,治疗应疏风散热;有痰浊中阻证者,治疗应化痰熄风;有肝阳上扰证者,治疗应平肝潜阳;有寒水上泛证者,治疗应温阳利水;有髓海不足证者,治疗应滋补肾阴;有上气不足证者,治疗应健脾益气。可配合针灸等治疗方法。 5.2分证论治 5.2.1风热外袭证 治法:疏风散热。 主方:桑菊饮(《温病条辨》)加减。

常用药:桑叶、菊花、连翘、桔梗、杏仁、甘草、薄荷、芦根。 5.2.2肝阳上扰证 治法:平肝潜阳。 主方: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加减。

常用药: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杜仲、桑寄生、黄芩、栀子、夜交藤、茯神、益母草。 5.2.3痰浊中阻证 治法:化痰熄风。

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加减。

常用药: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5.2.4寒水上泛证 治法:温阳利水。 主方:真武汤(《伤寒论》)加减。

常用药:制附子、茯苓、白术、生姜、白芍。 5.2.5髓海不足证 治法:滋补肾阴。 主方:杞菊地黄丸(《医级》)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 5.2.6上气不足证 治法:健脾益气。 主方: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黄芪、茯神、龙眼肉、当归、远志、酸枣仁、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

5.3针灸疗法 5.3.1体针

取百会、头维、风池、风府、神门、内关为主穴,合谷、外关、丰隆、中脘、解溪、行间、侠溪、肝俞、肾俞、命门、三阴交、关元、足三里、脾俞、气海等为配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5.3.2耳针、耳穴贴压

取肾、肝、脾、内耳、神门、皮质下、交感等穴,每次2~3穴;或行耳穴贴压。 5.3.3头皮针

取双侧晕听区,每日1次。 5.3.4穴位注射

可取足三里、三阴交、内关、曲池、翳风等穴,每次取2~3穴。 5.3.5艾灸疗法

取百会穴艾灸,适用于虚证患者。

鼻窒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鼻窒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鼻窒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学的慢性鼻炎等病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鼻窒Bizhi 鼻窒是指以长期鼻塞、鼻甲肿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可有伤风鼻塞反复发作病史。 3.1.2临床症状

以鼻塞为主要症状。鼻塞呈间歇性或交替性,病变较重者可呈持续性鼻塞。鼻涕量多,常为粘液性或粘脓性涕。讲话呈闭塞性鼻音,久病者可有嗅觉减退、头昏。 3.1.3局部检查

病情轻者,可见鼻黏膜肿胀,以下鼻甲最明显,表面光滑、湿润,色泽呈深红或淡红,探针触之柔软有弹性,对减充血剂收缩反应好;病情重者,可见鼻黏膜暗红、鼻甲肿大,表面粗糙呈桑椹状,触之硬而缺少弹性,对减充血剂收缩反应不敏感。 3.2鉴别诊断 3.2.1鼻息肉

鼻息肉与鼻窒均有鼻塞、流涕等症状;但鼻息肉鼻腔内可见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的息肉样组织。 3.2.2鼻鼽

鼻鼽与鼻窒均有鼻塞、流涕等症状,但鼻鼽为阵发性鼻痒、喷嚏连作、流清涕、鼻塞,发作过后诸症消失。 3.2.3鼻渊

鼻渊与鼻窒均可出现鼻塞、流涕,但鼻渊浊涕量多,可伴有头痛或头昏,中鼻道或嗅裂或见脓涕,中鼻甲常肿胀,病程可长可短;鼻窒以下鼻甲肿胀为主,病程较长。鼻窦影像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4辨证

4.1肺经蕴热证

鼻塞时轻时重,或交替性鼻塞,鼻涕色黄量少,鼻气灼热;鼻黏膜充血肿胀,表面光滑、柔软有弹性;或有口干,咳嗽痰黄;舌红,苔薄黄,脉数。 4.2肺脾气虚证

鼻塞时轻时重,或交替性鼻塞,涕白而粘,遇寒冷时症状加重;鼻黏膜淡红肿胀;可伴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咳嗽痰稀,易患感冒,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4.3气滞血瘀证

鼻塞较甚,持续不减,鼻涕不易擤出,嗅觉减退;鼻黏膜暗红肥厚,下鼻甲肿大,表面呈桑椹状,触之硬实,缺少弹性,对减充血剂收缩反应不敏感;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涩。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宣通鼻窍为原则。有肺经蕴热证者,治疗应清热肃肺;有肺脾气虚证者,治疗应补益肺脾;有气滞血瘀证者,治疗应行气活血。可配合外用药、针灸等治疗方法。 5.2分证论治 5.2.1肺经蕴热证 治法:清热肃肺。 主方:黄芩汤(《医宗金鉴》)加减。

常用药:黄芩、栀子、桑白皮、麦冬、赤芍、桔梗、薄荷、甘草、荆芥穗、连翘。 5.2.2肺脾气虚证 治法:补益肺脾。

主方:温肺止流丹(《辨证录》)加减。

常用药:人参、荆芥、细辛、诃子、甘草、桔梗、鱼脑石。 5.2.3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

主方: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常用药: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老葱、麝香、大枣、辛夷。 5.3中成药

辛夷鼻炎丸:适用于肺经蕴热证。 5.4药物外治 5.4.1滴鼻

可用芳香通窍的中药滴鼻剂滴鼻。 5.4.2蒸气吸入

可用带挥发成分的中药煎煮,蒸气经鼻吸入。 5.4.3下鼻甲注射

下鼻甲肥大者,可选用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等注射液等,下鼻甲注射治疗。 5.5针灸疗法 5.5.1体针

主穴:迎香、鼻通、印堂、上星。配穴:百会、风池、太阳、合谷、足三里。每次取主穴1~2个,配穴2~3个,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5.5.2耳针、耳穴贴压

耳针取鼻、内鼻、肺、脾、内分泌、皮质下等穴;或行耳穴贴压。 5.5.3艾灸

取迎香、人中、印堂、百会、肺俞、脾俞、足三里等穴,温灸。适用于肺脾气虚证。

鼻槁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鼻槁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鼻槁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学的萎缩性鼻炎等病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鼻槁Bigao 鼻槁是指以鼻内干燥,甚或黏膜萎缩、鼻腔宽大为特征的疾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可有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有害粉尘和气体长期刺激、鼻腔手术史等。 3.1.2临床症状 鼻内干燥、鼻塞感,易出鼻血,或有嗅觉减退、丧失,或有鼻气臭秽,或有头痛。 3.1.3局部检查

鼻黏膜干燥、萎缩,鼻甲缩小,鼻腔宽大,鼻腔黏膜上可有黄绿色干痂附着。 3.2鉴别诊断 鼻窒

鼻窒与鼻槁均可出现鼻塞,但鼻窒以长期鼻塞为主,下鼻甲肿大;鼻槁以鼻干燥为主,鼻甲可见萎缩,鼻塞多由干痂充塞鼻腔所致。 4辨证

4.1燥邪犯肺证

鼻腔干燥,黏膜色红,附有干痂,鼻内灼热;咽痒干咳;舌边尖红,苔薄白少津,脉浮数。 4.2肺肾阴虚证

鼻腔干燥,黏膜色红,附有干痂,时有鼻衄,嗅觉减退;口干咽燥,干咳少痰,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4.3脾气虚弱证

鼻腔干燥,鼻腔黏膜色谈,附有干痂,嗅觉减退;面色萎黄,纳差腹胀,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润泽鼻窍原则。有燥邪犯肺证者,治疗应清燥润肺;有肺肾阴虚证者,治疗应滋养肺肾;有脾气虚弱证者,治疗应健脾益气。可配合鼻腔冲洗、外用药、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

5.2分证论治 5.2.1燥邪犯肺证 治法:清燥润肺。 方药: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加减。

常用药:桑叶、石膏、麦冬、人参、阿胶、火麻仁、杏仁、枇杷叶、白茅根、茜草、甘草。 5.2.2肺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肺肾。 方药: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生地黄、百合、麦冬、玄参、白芍、当归、贝母、桔梗、甘草。 5.2.3脾气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薏苡仁、炙甘草。 5.3中成药

百合固金丸:适用于肺肾阴虚证。 5.4药物外治 5.4.1鼻腔冲洗

用中药煎水或温热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清除鼻内干痂,减少鼻腔臭气。 5.4.2滴鼻

用润燥作用的药物滴鼻,如用蜂蜜、麻油加冰片少许,或复方薄荷滴鼻液滴鼻。 5.4.3蒸气吸入

可用内服中药再煎煮,蒸气吸入鼻腔;或以生理盐水超声雾化经鼻吸入。 5.5针灸疗法 5.5.1体针

取迎香、禾髎、足三里、三阴交、肺俞、脾俞等穴、中弱刺激。 5.5.2耳针、耳穴贴压

取内鼻、肺、脾、肾、内分泌等穴针刺;或行耳穴贴压。 5.5.3穴位埋线

常规消毒,局部麻醉,用埋线针将羊肠线1cm埋入迎香穴皮下,线头勿露出皮肤,术后纱布覆盖3日,每月1次。 5.6其他疗法 按摩疗法

每晚睡前自行按摩迎香、合谷、印堂、鱼际、关元、足三里等穴。

鼻鼽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鼻鼽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鼻鼽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学的变应性鼻炎等病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鼻鼽Biqiu 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连续喷嚏、流清涕、鼻塞为特征的疾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可有过敏史及家族史。 3.1.2临床症状

具有突发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鼻塞为主要表现,或伴有眼痒、咽痒、腭痒等症状。 3.1.3局部检查

发作期鼻黏膜多为苍白、灰白或浅蓝色,亦可充血色红,鼻甲肿大,鼻腔有较多水样分泌物。间歇期上述体征多不明显。 3.1.4其他检查

免疫学检查如皮肤变应原测试、血清IgE检测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3.2鉴别诊断 伤风鼻塞

伤风鼻塞有鼻痒、喷嚏、流水样鼻涕和鼻塞;但伤风鼻塞不具有突然发作、很快消失的特点,可伴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病程较短。 4辨证

4.1肺气虚寒证

发作性鼻痒、喷嚏连作、清涕量多、鼻塞、嗅觉减退;鼻黏膜色淡、肿胀;语声低,易患感冒,经常咳嗽、咯痰;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4.2脾气虚弱证

发作性鼻痒、喷嚏连作、清涕量多、鼻塞、嗅觉减退;鼻黏膜色淡、肿胀;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舌淡红或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4.3肾阳不足证

发作性鼻痒、喷嚏连作、清涕量多、鼻塞、嗅觉减退;鼻黏膜苍白、肿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4.4肺经伏热证

发作性鼻痒、喷嚏连作、清涕量多、或为粘稠涕,鼻塞、嗅觉减退;鼻黏膜偏红、肿胀;口干;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数。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宣通鼻窍、敛涕止嚏为原则。有肺气虚寒证者,治疗应温肺散寒;有脾气虚弱证者,治疗应健脾益气;有肾阳不足证者,治疗应温补肾阳;有肺经伏热证者,治疗应清肺通窍。可配合外用药、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 5.2分证论治 5.2.1肺气虚寒证 治法:温肺散寒。 主方:温肺止流丹(《辨证录》)加减。

常用药:人参、诃子、细辛、荆芥、黄芪、白术、防风、蝉蜕、桂枝、干姜、甘草。 5.2.2脾气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 主方: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山药、当归、升麻、柴胡、干姜、砂仁、甘草。 5.2.3肾阳不足证 治法:温补肾阳。 主方: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

常用药:制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乌梅、五味子。 5.2.4肺经伏热证 治法:清肺通窍。 主方:辛夷清肺饮(《医宗金鉴》)加减。

常用药:辛夷、黄芩、石膏、栀子、桑白皮、麦冬、茜草、紫草、墨旱莲。 5.3中成药

玉屏风散:适用于肺气虚寒证及脾气虚弱证。 5.4药物外治 滴鼻

可选用芳香通窍或健脾益气的中药滴鼻剂滴鼻。 5.5针灸疗法 5.5.1体针

取迎香、印堂、风池、风府、足三里等为主穴,以上星、合谷、禾髎、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等为配穴。每次主穴、配穴各取1~2穴。 5.5.2灸法

取足三里、命门、百会、气海、三阴交、涌泉、上星、印堂、身柱、膏肓、肺俞、脾俞、肾俞等穴,悬灸或隔姜灸。 5.5.3耳穴贴压

取神门、内分泌、内鼻、肺、脾、肾、肾上腺、皮质下等穴。每次取3~5穴。 5.5.4穴位注射

取迎香、合谷、风池等穴,药物可选当归注射液、人参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5.5.5穴位敷贴

用白芥子、甘遂、细辛、麝香,分别研末,按20:10:10:0.6的比例和匀,在夏季初伏、中伏和末伏分3次用姜汁调敷贴于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每次贴30~60分钟后除去。连续应用3个夏季。 5.6其他疗法 按摩疗法

患者将双手大鱼际摩擦至发热后贴于鼻梁两侧,自鼻根至迎香穴轻轻摩擦至局部觉热。或以两手中指于鼻梁两边按摩20~30次。

鼻渊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鼻渊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鼻渊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学的鼻窦炎等病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鼻渊Biyuan 鼻渊是指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多有伤风鼻塞反复发作病史。 3.1.2临床症状

鼻涕混浊量多,常伴有鼻塞,头痛或头昏、嗅觉减退。 3.1.3局部检查

鼻黏膜充血肿胀,鼻甲肿大,尤以中鼻甲为甚,中鼻道或嗅裂可见黏脓性分泌物,病程日久者可见中鼻甲息肉样变或息肉形成。 3.1.4其他检查

鼻窦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3.2鉴别诊断 3.2.1伤风鼻塞

伤风鼻塞与鼻渊均有鼻塞、流涕和头痛;但伤风鼻塞病程短,早期流清涕,后期为粘涕,下鼻甲肿胀;鼻渊病程相对较长,鼻涕混浊量多,以中鼻甲肿大为主,中鼻道或嗅裂可见脓涕。 3.2.2鼻窒

鼻窒与鼻渊均可出现鼻塞、流涕,但鼻窒以鼻塞和下鼻甲肿胀为主,病程较长;鼻渊以浊涕量多为突出症状,可伴鼻塞、头痛或头昏,中鼻道或嗅裂可见脓涕,中鼻甲常肿胀,病程可长可短。鼻窦影像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4辨证

4.1肺经风热证

鼻塞,鼻涕量多,混浊,嗅觉减退,头痛;或有发热恶寒,汗出,咳嗽,痰多;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4.2胆腑郁热证

鼻塞,鼻涕量多,混浊,色黄或黄绿,或有腥臭味,嗅觉减退,头痛剧烈;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寐少梦多,急躁易怒;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 4.3脾胃湿热证 鼻塞持续,鼻涕量多,混浊色黄,缠绵不愈,嗅觉减退;倦怠乏力,胸脘痞闷,头昏或头胀,纳呆食少,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4肺气虚寒证

鼻塞,稍遇风冷则加重,鼻涕混浊,嗅觉减退,病程长;或伴气短乏力,语声低微,面白,自汗,畏寒,易感冒,咳嗽痰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5脾气虚弱证

鼻塞,鼻涕混浊,量多,劳累后症状加重,嗅觉减退;或伴有食少,腹胀,便溏,乏力,头昏重;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细弱。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清除浊涕、宣通鼻窍为原则。有肺经风热证者,治疗应疏风清热;有胆腑郁热证者,治疗应清泻肝胆;有脾胃湿热证者,治疗应清热利湿;有肺气虚寒证者,治疗应温肺散寒;有脾气虚弱证者,治疗应健脾益气。可配合外用药、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 5.2分证论治 5.2.1肺经风热证 治法:疏风清热。 主方: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

常用药: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牛蒡子、淡豆豉、苍耳子、瓜蒌皮、辛夷、桔梗、甘草。 5.2.2胆腑郁热证 治法:清泻肝胆。 主方: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

常用药:柴胡、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苍耳子、辛夷、薄荷、蔓荆子、甘草。 5.2.3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加减。

常用药:藿香、石菖蒲、白豆蔻、薄荷、滑石、茵陈、黄芩、连翘、瓜蒌、苍耳子、辛夷、白芷、川芎、菊花。 5.2.4肺气虚寒证 治法:温肺散寒。

主方:温肺止流丹(《辨证录》)加减。

常用药:细辛、荆芥、人参、甘草、诃子、桔梗、鱼脑石、辛夷、白芷、黄芪。 5.2.5脾气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 主方: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陈皮、辛夷。 5.3中成药

鼻窦炎口服液:适用于胆腑郁热证。 5.4药物外治 5.4.1滴鼻

用具有芳香通窍作用的药物制剂滴鼻,以疏通鼻窍,利于排除浊涕。 5.4.2蒸气吸入

用含有挥发油的药物,如苍耳子、辛夷、薄荷等煮热,鼻腔蒸气吸入。 5.5针灸疗法 5.5.1体针

主穴:迎香、攒竹、上星、禾髎、印堂、阳白。配穴:合谷、列缺、足三里、三阴交。每次取主穴和配穴各1~2穴,每日针刺1次,7~10日为1疗程。 5.5.2灸法

主穴:颅会、前顶、迎香、四白、上星。配穴:足三里、三阴交、肺俞、脾俞、肾俞、命门。每次取主穴及配穴各1~2穴,适用于肺气虚寒证及脾气虚弱证。 5.5.3耳穴贴压

取肺、肝、胆脾、内鼻等穴。 5.6其他疗法 按摩

取迎香、合谷按摩。每次5~10分钟,每日1~2次,或用两手大鱼际,沿两侧迎香穴上下按摩至发热,每日数次。

鼻衄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鼻衄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鼻衄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鼻衄Binv 鼻衄是指以鼻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临床症状

轻者仅为涕中带血丝,或鼻血点滴而出,重者鼻血涌出不止。鼻出血多为单侧,也可双侧;严重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3.1.2局部检查

鼻腔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出血。但常见部位为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和鼻腔后部。鼻内镜检查有助于寻找出血部位。 3.1.3其他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血液检查,鼻窦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分析鼻出血原因。 4辨证

4.1肺经风热证

近期多有感冒病史,鼻出血点滴而出,血色鲜红;常伴有鼻腔干燥、灼热感,口干;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数或浮数。 4.2胃热炽盛证 突然发作鼻出血,出血量多,血色鲜红;或伴有渴喜冷饮,口气臭秽,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4.3肝火上逆证

鼻出血多因情绪波动而致。出血量多,血色鲜红;或伴有头痛眩晕,口苦咽干,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4.4心火亢盛证 鼻出血色鲜红,量多;或伴有鼻内灼热感,面赤、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小便黄;舌尖红,苔黄,脉数。 4.5肝肾阴虚证

鼻出血色深红,量少,鼻出血呈间断性发作,常在夜间发病;伴有口干,头晕眼花,耳鸣,手足心热,颧红,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4.6脾不统血证 鼻出血渗渗而出,血色淡红,血量多少不一;或伴有面色无华,少气懒言,神疲倦怠,纳差,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出血时应首先采用填塞止血等方法,迅速控制出血以治其标;出血暂时停止后再审证求因,辨证治疗以治其本,防止再次出血。有肺经风热证者,治疗应疏风清热;有胃热炽盛证者,治疗应清热凉血;有肝火上逆证者,治疗应清肝泻火;有心火亢盛证者,治疗应清心泻火;有肝肾阴虚证者,治疗应滋阴降火;有脾不统血证者,治疗应益气摄血。 5.2分证论治 5.2.1肺经风热证 治法:疏风清热。 主方:桑菊饮(《温病条辨》)加减。

常用药:桑叶、菊花、桔梗、杏仁、薄荷、芦根、藕节、白茅根、生地黄。 5.2.2胃热炽盛证 治法:清热凉血。 主方: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常用药:大黄、玄明粉、生地、甘草、栀子、薄荷、黄芩、连翘、白茅根。 5.2.3肝火上逆证 治法:清肝泻火。 主方: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白芍、生地黄、白茅根、川牛膝。 5.2.4心火亢盛证 治法:清心泻火。 主方:导赤散(《小儿药证直决》)加减。

常用药:生地黄、淡竹叶、甘草梢、黄芩、黄连、白茅根、藕节。 5.2.5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知母、黄柏、白茅根。 5.2.6脾不统血证 治法: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木香、甘草。 5.3中成药

黄连上清丸:适用于胃热炽盛证;龙胆泻肝丸:适用于肝火上逆证;知柏地黄丸:适用于肝肾阴虚证;归脾丸:适用于脾不统血证。 5.4针灸疗法 体针

主穴:天府、合谷、大椎、上星。配穴:肺经风热证加尺泽、孔最。胃热炽盛证加内庭;肝火上逆证加太冲、行间;心火亢盛证加少冲、少泽。肝肾阴虚证加太溪、涌泉;脾不统血证加太白、足三里。 5.5其他疗法 5.5.1前鼻孔填塞

以无菌凡士林纱条填入鼻腔压迫出血部位,也可根据具体病情使用止血海绵、止血气囊等予以填塞。

5.5.2后鼻孔栓塞及鼻咽填塞

用于鼻腔后部出血严重的患者,以栓塞后鼻孔或压迫鼻咽腔达到止血目的。 5.5.3烧灼法

用于可找到固定出血点的患者。表面麻醉后选用50%硝酸银、三氯醋酸、铬酸珠点涂于出血点;亦可使用微波、激光、射频及双极电凝器等进行电凝止血。 5.5.4冷敷法

使用冰袋或冷水浸湿毛巾敷于患者后颈部、额部等处,以降温止血。 5.5.5压迫法

用手指紧捏患者双侧鼻翼10~15分钟,以达止血目的。

急喉痹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急喉痹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急喉痹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学的急性咽炎等病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急喉痹Jihoubi 急喉痹是指以发病急骤,咽痛,咽黏膜肿胀为特征的疾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可有感冒病史,或有接触高温、粉尘环境及嗜食辛辣食物史。 3.1.2临床症状

起病急,咽痛,咽部灼热,病情重者有吞咽困难及恶寒、发热等症。 3.1.3局部检查

咽部黏膜、悬壅垂、咽侧索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红肿。 3.2鉴别诊断 3.2.1急乳蛾

急乳蛾与急喉痹均有咽痛,但急乳蛾可见腭扁桃体红肿,表面有黄白脓点。急喉痹以咽黏膜肿胀、充血为主,腭扁桃体不化脓。 3.2.2急性会厌炎

急性会厌炎有咽痛、吞咽困难,并且咽喉堵塞感明显,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检查见会厌充血、肿胀。急喉痹以咽痛、咽黏膜肿胀为主,不涉及会厌,不出现呼吸困难。 4辨证

4.1外感风热证 咽痛、干燥灼热,兼有发热,头痛,咳嗽痰黄;咽黏膜色鲜红而肿,或颌下有淋巴结肿大;舌质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4.2外感风寒证 咽痛,口不渴,恶寒、头痛、咳嗽痰稀;咽黏膜色淡红而肿,或颌下有淋巴结肿大;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4.3肺胃热盛证 咽痛较剧,口渴多饮,吞咽困难,咳嗽痰粘;咽黏膜红赤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红肿;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洪数。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祛邪、止痛、利咽为原则。有外感风热证者,治疗应疏风清热;有外感风寒证者,治疗应疏风散寒;有肺胃热盛证者,治疗应清热利咽。可配合药物外治、针灸等治疗方法。 5.2分证论治 5.2.1外感风热证 治法:疏风清热。 主方:疏风清热汤(《中医喉科学讲义》)加减。

常用药:荆芥、防风、牛蒡子、薄荷、银花、连翘、黄芩、赤芍、玄参、浙贝母、天花粉、桑白皮、射干、桔梗。 5.2.2外感风寒证 治法:疏风散寒。 主方:六味汤(《喉科秘旨》)加减。

常用药:荆芥、防风、僵蚕、薄荷、桔梗、甘草。 5.2.3肺胃热盛证 治法:清热利咽。 主方:清咽利膈汤(《外科正宗》)加减。

常用药:生大黄、玄明粉、银花、连翘、知母、牛蒡子、黄芩、黄连、桔梗、射干、甘草。 5.3中成药

百蕊片(胶囊、颗粒):适用于外感风热证;鼻咽灵片:适用于肺胃热盛证。 5.4药物外治 5.4.1吹药

选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中药粉剂吹于患处,每日数次。 5.4.2含服

用清热解毒利咽的中药含片含服。 5.4.3含漱

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中药煎水含漱,每日数次。 5.5针灸疗法 5.5.1刺血法

咽部红肿、疼痛剧烈伴发热,可用三棱针在耳尖、耳背或十宣穴点刺放血,以泄热毒。 5.5.2体针

取合谷、内庭、曲池、肺俞、太溪、照海、风府、足三里为主穴,以尺泽、内关、复溜、列缺、三阴交等为配穴。每次主穴、配穴各取1~2穴,以泻法为主。

慢喉痹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慢喉痹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慢喉痹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学的慢性咽炎等病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慢喉痹Manhoubi 慢喉痹是指长期咽部不适,咽黏膜肥厚或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可有急喉痹反复发作史,或有嗜好烟酒、辛辣、食物史,或长期烟尘、有害气体刺激史。 3.1.2临床症状

咽部干燥,或有异物感、灼热感、轻微疼痛等不适感,或咽痒咳嗽、干呕等。病程较长,时轻时重。

3.1.3局部检查

咽黏膜、悬壅垂、咽侧索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甚者融合成片;或咽黏膜干燥萎缩。 3.2鉴别诊断 3.2.1慢乳蛾

慢乳蛾可有咽部干燥、异物感等症状,但同时可见腭扁桃体肿大,或有黄白脓点。 3.2.2咽喉和食道肿瘤

咽喉和食道肿瘤可出现咽部异物感等症状,但进食时症状加重,咽喉及食道检查可见新生物;慢喉痹咽异物感仅在空咽时较明显,进食时症状反而减轻,应仔细询问病史,做相应检查。 4辨证

4.1肺肾阴虚证

咽干少饮,隐隐作痛,午后较重,或咽部哽哽不利,干咳痰少而稠;或有手足心热,午后颧红,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舌红,苔薄,脉细数。 4.2脾气虚弱证

咽喉不舒,微干、微痒、微痛;口干不欲饮,或喜热饮,或恶心,呃逆反酸、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或腹胀,胃纳欠佳,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4.3脾肾阳虚证

咽部异物感,哽哽不利,痰涎稀白,病程日久;咽黏膜色淡;或有面白,形寒肢冷,腰膝冷痛,腹胀,食少,大便清稀;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 4.4痰瘀互结证

咽部异物梗阻感,咽微痛,咳痰不爽;或恶心欲吐,胸闷不舒;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滑。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消肿、利咽为原则。有肺肾阴虚证者,治疗应养阴利咽;有脾气虚弱证者,治疗应益气利咽;有脾肾阳虚证者,治疗应温阳利咽;有痰凝血瘀证者,治疗应祛痰化瘀。可配合针灸等治疗方法。 5.2分证论治 5.2.1肺肾阴虚证 治法:养阴利咽。 主方: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加减。

常用药: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百合、北沙参、浙贝母、当归、白芍、甘草。 5.2.2脾气虚弱证 治法:益气利咽。

主方: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茯苓、柴胡、白芍、升麻、陈皮。 5.2.3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利咽。 主方:附子理中汤(《阎氏小儿方论》)加减。

常用药:附子、干姜、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 5.2.4痰凝血瘀证 治法:祛痰化瘀。 主方:贝母瓜蒌散(《医学新悟》)加减。

常用药:贝母、瓜蒌皮、天花粉、橘红、桔梗、茯苓、赤芍、丹皮、红花、当归、玄参。 5.3中成药

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肺肾阴虚证;补中益气丸:适用于脾气虚弱证。 5.4针灸疗法 5.4.1体针

取肺俞、太溪、足三里为主穴,以尺泽、内关、三阴交等为配穴。每次主穴、配穴各取1~2穴,根据辩证采用补泻手法。 5.4.2灸法

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肺俞、肾俞等穴,悬灸或隔姜灸,每次2~3穴。适用于脾气虚弱证、脾肾阳虚证。 5.4.3耳针、耳穴贴压

耳针取咽喉、肺、肾、心、肾上腺、内分泌、神门;或可行耳穴贴压。

急乳蛾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急乳蛾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急乳蛾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学的急性扁桃体炎等病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急乳蛾Jirue 急乳蛾是指以起病急骤,咽痛,腭扁桃体红肿,表面或有黄白脓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可有受凉、疲劳、感冒病史。 3.1.2临床症状

起病急,咽痛,吞咽困难。全身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纳差、乏力、周身不适等。小儿可有高热、抽搐、呕吐、昏睡等症。 3.1.3局部检查 扁桃体红肿,表面可有黄白色脓点,重者腐脓成片,但不超出扁桃体范围。下颌角淋巴结可肿大。

3.1.4其他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白细胞增多。 3.2鉴别诊断 3.2.1急喉痹

急喉痹与急乳蛾均有咽痛、发热等症状,但急喉痹咽痛及发热等症状一般比急乳蛾轻,以咽黏膜肿胀、充血为主,扁桃体不化脓。 3.2.2急性会厌炎

急性会厌炎有咽痛、吞咽困难,并且咽喉堵塞感明显,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检查见会厌充血、肿胀。急乳蛾咽痛、发热、扁桃体红肿化脓较明显,不出现呼吸困难。 3.2.3白喉

白喉发热不高,但全身衰竭症状严重。扁桃体上可见灰白色假膜,假膜可超越腭弓,覆盖软腭、悬雍垂或咽后壁。假膜与组织紧密粘连,不易剥离,如强行剥离可出血。细菌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4辨证

4.1风热外犯证

咽痛逐渐加剧,灼热,吞咽时疼痛加重;扁桃体红肿;发热,微恶风,头痛,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4.2肺胃热盛证

咽痛剧烈,连及耳根,吞咽困难;扁桃体红肿,有黄白色脓点,甚者腐脓成片;咽峡红肿,颌下有淋巴结肿大、压痛;身热,口渴,咳嗽、痰黄稠,口臭,腹胀,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数。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清热、消肿、利咽为原则。有风热外犯证者,治疗应疏风清热;有肺胃热盛证者,治疗应清热利咽。可配合外用药、针灸等治疗方法。 5.2分证论治 5.2.1风热外犯证 治法:疏风清热。 主方:疏风清热汤(《中医喉科学讲义》)加减。

常用药: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金银花、连翘、桑白皮、赤芍、桔梗、黄芩、天花粉、玄参、浙贝母。 5.2.2肺胃热盛证 治法:清热利咽。 主方:清咽利膈汤(《外科正宗》)加减。

常用药:生大黄、玄明粉、银花、连翘、知母、挂金灯、黄芩、黄连、桔梗、射干、甘草。 5.3中成药

六神丸:适用于肺胃热盛证。 5.4药物外治 5.4.1吹药

选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中药粉剂吹于患处,每日数次。 5.4.2含服

用清热解毒利咽中药含片或丸剂含服。 5.4.3含漱

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中药煎水含漱,每日数次。 5.5针灸疗法 5.5.1体针

以合谷、天容、廉泉、内庭、曲池为主穴,天突、少泽、鱼际等为配穴。每次取主穴、配穴各1~2穴。 5.5.2刺血法

咽痛剧烈伴发热,扁桃体红肿成脓阶段,可用三棱针在耳尖、耳背或十宣穴点刺放血,以泄热毒。

5.5.3耳穴贴压

扁桃体、咽喉、肺、胃、肾上腺等穴,每次取3~5穴。 5.6其他疗法 擒拿

咽痛剧烈、吞咽困难、汤水难下者,可用擒拿法缓解患者咽部疼痛,得以服药和饮食。

慢乳蛾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慢乳蛾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慢乳蛾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学的慢性扁桃体炎等病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慢乳蛾Manrue 慢乳蛾是指以反复发作的咽痛、或异物感,腭扁桃体肿大或萎缩、或有脓栓为特征的疾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可有急乳蛾反复发作病史。 3.1.2临床症状

反复发作咽部疼痛、异物感、或有口臭、低热等。 3.1.3局部检查

咽部黏膜暗红,腭扁桃体肿大或萎缩、表面凹凸不平,色暗红,或有脓点,或挤压扁桃体后分泌物自扁桃体腺窝口溢出。 3.1.4其他检查

咽拭子培养等细菌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及治疗。在“病灶”型病例中,测定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血清黏蛋白,心电图等有助于并发症诊断。 3.2鉴别诊断 3.2.1 慢喉痹

慢喉痹与慢乳蛾临床症状相似,均可出现反复咽痛、异物感等不适,但慢喉痹主要见到咽部暗红,或淋巴滤泡增生;慢乳蛾则主要见腭扁桃体肿大或萎缩,挤压后有分泌物自腺窝口溢出。

3.2.2 梅核气

梅核气可出现咽异物感等不适,与慢乳蛾症状有类似之处,但梅核气更重要的是和情绪变化有关。

3.2.3扁桃体肿瘤

扁桃体肿瘤可出现咽异物感或疼痛不适,但检查可见一侧扁桃体逐渐增大,或有溃疡,颌下可有淋巴结肿大、质硬、不移动,病理检查可鉴别。 4辨证

4.1肺肾阴虚证

咽干、灼热,微痒,微痛,午后症状加重;扁桃体肿大或缩小,或有少许脓栓;或伴有午后颧红,手足心热,失眠多梦,或干咳,痰少而粘,耳鸣眼花,腰膝酸软,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4.2脾气虚弱证

咽干,咽痒,咽异物感;扁桃体肿大或缩小,色淡红;咳嗽痰白,胸脘痞闷,易恶心呕吐,口淡不渴,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4.3痰瘀互结证

咽干,咽痛,时作时休;扁桃体肿大,有韧硬感,表面凹凸不平;舌质暗,有瘀点,苔白腻,脉细涩。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扶正、消肿、利咽为原则。有肺肾阴虚证者,治疗应养阴利咽;有脾气虚弱证者,治疗应益气利咽;有痰瘀互结证者,治疗应化痰散瘀。可配合针灸、烙治等疗法。 5.2分证论治 5.2.1肺肾阴虚证 治法:养阴利咽。

主方: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加减。

常用药:百合、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当归、芍药、浙贝母、桔梗、甘草。 5.2.2脾气虚弱证 治法:益气利咽。

主方: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桔梗、贝母、薏苡仁。 5.2.3痰瘀互结证 治法:化痰散瘀。 主方:会厌逐瘀汤(《医林改错》)合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常用药:桃仁、红花、桔梗、生地黄、当归、玄参、柴胡、枳壳、赤芍、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5.3中成药

百合固金丸:适用于肺肾阴虚证;补中益气丸:适用于脾气虚弱证。 5.4针灸疗法 5.5.1体针

取太溪、鱼际、三阴交、足三里,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5.5.2耳穴贴压

取扁桃体、咽喉、肺、胃、肾上腺等穴。每次取3~5穴。 5.6其他疗法 5.6.1烙法

腭扁桃体肥大者可用烙治。烙时注意勿触及其他部位。如患处表面有烙后的白膜,应轻轻刮去再烙。一般隔日1次,直至患处平复为止。 5.6.2啄治法

用扁桃体手术弯刀,在扁桃体上做雀啄样动作,每侧4~5下;2~3日1次。 急喉瘖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急喉瘖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急喉瘖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学的急性喉炎等病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急喉瘖Jihouyin 急喉瘖是指以起病急骤,声音嘶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多有感冒史或发声不当、用嗓过度史。 3.1.2临床症状 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声音嘶哑,甚至完全失音,或伴有咽喉干燥、疼痛;或有恶寒、发热、疲倦。

3.1.3局部检查

声带及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声门闭合不全。 3.2鉴别诊断 白喉

白喉亦有声嘶、喉痛症状,但白喉多有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全身中毒症状,检查见咽喉部黏膜表面有灰白色假膜,不易擦去,分泌物涂片、培养可找到白喉杆菌。 4辨证

4.1风寒犯肺证

声音嘶哑,或有咽喉微痛,吞咽不利,喉痒,咳嗽不爽;声带和喉黏膜色淡红微肿;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4.2风热犯肺证

声音嘶哑,喉内干痒不适,或有灼热疼痛感;声带和喉黏膜色淡红肿;或伴发热,恶寒,头痛,肢体倦怠;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4.3痰热壅肺证

声音嘶哑,咽喉痛甚;室带、声带等喉黏膜色红、肿胀,声带上或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声门闭合不全;咳嗽痰黄,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开音、利喉、止痛为原则。有风寒犯肺证者,治疗应疏风散寒;有风热犯肺证者,治疗应疏风清热;有痰热壅肺证者,治疗应清肺化痰。可配合针灸、蒸气和超声雾化吸入等治疗方法。 5.2分证论治 5.2.1风寒犯肺证 治法:疏风散寒。 主方: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甘草、荆芥、防风、木蝴蝶、薄荷、僵蚕、蝉蜕。 5.2.2风热犯肺证 治法:疏风清热。 主方:疏风清热汤(《中医喉科学讲义》)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蝉蜕、木蝴蝶、牛蒡子、玄参、桔梗、桑白皮、荆芥、甘草。 5.2.3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肺化痰。 主方: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常用药:桑白皮、甘草、黄芩、杏仁、瓜蒌仁、浙贝母、天竺黄、蝉蜕、木蝴蝶。 5.3中成药

金嗓开音丸:适用于风热犯肺证;黄氏响声丸:适用于痰热壅肺证。 5.4外治 5.4.1含服

铁笛丸:每次1丸,一日2次。 5.4.2蒸气或超声雾化吸入

辨证选用中药煎煮,做蒸气吸入;或用鱼腥草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等超声雾化吸入。 5.5针灸疗法 5.5.1体针

局部取穴:人迎、水突、廉泉、天鼎、扶突,每次2~3穴;远端取穴:合谷、少商、商阳、尺泽,每次1~2穴,用泻法。 5.5.2耳穴贴压

取咽喉、肺、大肠、神门、内分泌、皮质下、平喘等穴,进行耳穴贴压。 5.4.3刺血法

用三棱针刺少商、商阳穴,放血1~2滴,有泻热利喉的作用。 5.4.4穴位注射

取廉泉、人迎、大迎、水突、气舍,每1~2穴,注射鱼腥草注射液等,每次注射0.5~1ml药液,隔日1次。 5.6其他疗法 按摩疗法

先取人迎、水突穴的连线及其附近部位,用一指推法或拿法,往返数次,或配合揉法。然后在人迎、水突穴及敏感压痛点处采用揉法。

慢喉瘖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慢喉瘖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慢喉瘖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学的慢性喉炎以及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病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慢喉瘖Manhouyin 慢喉瘖是指以长期或反复发作声音嘶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临床症状 反复发作声音嘶哑、讲话费力。伴喉部有微痛、紧缩感、异物感,常清嗓以缓解喉部不适。初为间歇性,逐渐加重成为持续性。 3.1.2局部检查

喉部黏膜淡红或暗红,声带肿胀。声带或有小结、息肉,声门闭合不良,室带增厚等。纤维喉镜和电子喉镜有助于清晰显示喉部病变。 3.2鉴别诊断 3.2.1喉乳头状瘤

喉乳头状瘤声音嘶哑逐渐加重,检查见喉部有乳头状新生物。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3.2.2喉癌

喉癌声音嘶哑进行性加重,可有痰中带血,癌肿较大时或引起呼吸困难,检查见声带、室带等处有菜花样、结节状新生物,声带活动受限或固定,转移性颈淋巴结肿大等。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3.2.3喉结核

喉结核声音嘶哑与本病相似,但喉结核患者多有肺结核等病史,伴有低热、咳嗽、咯痰、午后潮热等症,检查声带等部位可见溃疡,黏膜苍白肿胀等表现,痰培养及局部组织病理检查可帮助诊断。 4辨证

4.1肺肾阴虚证

声音嘶哑,咽喉干涩微痛,干咳,痰少而粘,常需清嗓,午后加重;喉黏膜微红肿,声带肥厚,或喉黏膜干燥、变薄,声门闭合不全;或见颧红唇赤,头晕耳鸣,虚烦少寐,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4.2肺脾气虚证

声音嘶哑,语音费力,不能持久,劳则加重;喉黏膜色淡、声带松弛无力,声门闭合不全;或见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细弱。 4.3痰凝血瘀证

声音嘶哑,讲话费力,喉内异物感或有粘痰;喉黏膜暗红肥厚,或有声带小结、息肉;胸闷不舒;舌暗红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以开音、利喉、消肿为原则。有肺肾阴虚证者,治疗应养阴利喉;有肺脾气虚证者,治疗应益气开音;有血瘀痰凝证者,治疗应活血化痰。可配合针灸、蒸气和超声雾化吸入等治疗方法。 5.2分证论治 5.2.1肺肾阴虚证 治法:养阴利喉。 主方: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加减。

常用药:百合、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白芍、桔梗、甘草、浙贝母、乌梅。 5.2.2肺脾气虚证 治法:益气开音。 主方: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山药、升麻、柴胡、甘草、千层纸。 5.2.3血瘀痰凝证 治法:活血化痰。 主方:会厌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常用药:当归、红花、赤芍、桃仁、生地黄、枳壳、柴胡、桔梗、甘草、玄参、僵蚕。 5.3药物外治

5.3.1蒸气或超声雾化吸入

可用乌梅、薄荷、麦冬、甘草等煮热,蒸气吸入,适用于肺肾阴虚证者;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适用于血瘀痰凝证。 5.4针灸疗法 5.4.1体针

取人迎、水突、廉泉、天鼎、扶突,每次2~3穴;配合远端取穴,肺脾气虚证取足三里,肺肾阴虚证取三阴交。用补法或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5.4.2耳穴贴压

取神门、内分泌、咽喉、肺、大肠、脾、肾等穴,每次选3~4穴,两耳交替,隔日1次。 5.4.3穴位注射

取人迎、水突、廉泉,每次2~3穴,作穴位注射,药物可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

第四篇:中医院二甲评审-诊疗方案-骨伤科-胫腓骨骨折

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胫腓骨骨折;

西医病名:胫腓骨骨折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进行诊断。

(1)有外伤史。

(2)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畸形,功能丧失。上1/3骨折可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3)DR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分类、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甚至有骨擦音,异常活动。骨折可有成角和重叠移位。

(2)应常规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腓总神经有无损伤。注意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

(3)DR检查,了解骨折类型。

(4)对于胫、腓骨远端涉及干骺端的骨折诊断上除了标准的前后位和侧位摄片,还可行CT及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移位、压缩方向和程度。

(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临床常见局部瘀血肿胀明显,疼痛较甚。

2、瘀血凝滞证:伤后2周—4周,瘀血未尽,筋骨未连。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

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三)分型

1、横断骨折:直接暴力以重物打击、踢伤、撞击伤、碾砸伤、压砸伤等多见,暴力多来自小腿前外、内侧,胫排两骨骨折线多在同一水平,骨折多呈横断,软组织常挫伤严重,甚至发生皮肤坏死、骨外露。

2、斜形骨折:间接暴力多为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跌倒等由传达暴力所转骨折,骨折多呈斜形或螺旋形,常有不同程度的断端向内、后成角,远端外旋、重叠移位。

3、粉碎型骨折: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伤多为粉碎型骨折。

三、治疗方案

(一)手法复位:适用于骨折较稳定的横断骨折,麻醉成功后(疼痛较轻者可以不麻醉),两个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踝部作对抗牵引,术者两手在骨折端根据移位的方向,推压挤捏骨断端,复位后可以感觉骨嵴平整,骨折端稳定,表明复位成功。

(二)外固定

1、石膏固定:用于裂纹骨折或无移位骨折。

2、夹板固定:复位后较稳定的骨折,以夹板固定。上1/3骨折要超膝关节,下1/3骨折要超踝关节,并根据骨折的类型而放置相应的压垫。须注意预防小腿内侧夹板下皮肤溃疡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形成。

3、闭合复位弹性钉固定:适用于小儿骨折,闭合复合成功后,在透视下从胫骨结节内外侧插入弹性钉进行固定。

4、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或髓内针固定:适用于胫腓骨中段横断或斜形骨折,经闭合复位后不稳定者,夹板和石膏等外固定困难,先采用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或髓内针固定。

5、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对于粉碎性型骨折,闭合复位成功后,为维持胫骨的长度,可以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

(三)辩证治疗

1、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剂:桃红四物汤加减。

方药:桃仁、 红花、生地、赤芍、川芎、当归。

中成药:云南红药胶囊、舒筋活血胶囊;注射用血栓通、丹参注射液治疗。

2、瘀血凝滞证:

治法:活血和营,接骨续筋。

方剂:接骨紫金丹加减

方药:自然铜、骨碎补、乳香、没药、血竭、牛膝、紫荆皮、川断、甘草。中成药:伤科接骨片、接骨七厘散(胶囊)。

3、肝肾不足证:

治法:补益肝肾,调养气血。

方剂:八珍汤加减

方药:当归、川芎、党参、白术、茯苓、白芍、生地、甘草。

黄芪20g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藤黄健骨片等。

(四)其他治疗

1、骨折固定稳定后可选择电脑骨折愈合仪等,以促进骨折愈合,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2、后期膝或踝关节粘连可以选用CPM等康复设备进行康复治疗,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3、后期关节粘连也可以选用中药外洗方法进行熏洗,可选用海桐皮汤等。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方药: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椒、川芎、 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

4、针灸疗法:

(1)取穴

主穴: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冲等

配穴:饮食不佳加中脘,体虚加涌泉

(2)针法

均取患侧,阿是穴仅以艾灸,采用中药接骨艾条(在纯艾条中加入麝香、乳香,没药、川芎、羌活等混合粉末制成),每次灸20分钟,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余穴均针刺,采用指切夹刺进针法,与夹板缝隙进针,得气后,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

(五)练功疗法

整复固定后即作跖趾、踝关节及股四头肌伸缩活动。骨折愈合后可逐渐负重步行锻炼。

(六)护理调摄

1、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淋巴液回流,减轻或预防肢体肿胀。

2、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足趾感觉情况,注意有无疼痛、肿胀、肢体麻木等。

3、注意检查腓总神经的功能,观察足和足趾的背伸、跖屈活动,以及小腿的皮肤颜色、温度和足的感觉,特别是第1—2趾间背侧的皮肤感觉。

4、应用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者观察足趾感觉活动,以及皮肤情况,注意有无压迫。

5、每日倾听患者主诉,注意观察夹板或石膏托压迫部位的皮肤有无破损。

6、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明显肿胀及疼痛、足趾感觉活动受限、被动牵拉痛、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等症状的出现,预防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7、麻醉恢复即开始指导患肢踝背伸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每日多次,每次15分钟—20分钟,做100次左右肌肉收缩。

8、术后3周—4周,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挺直、抬腿练习,患肢由伸直位,逐渐屈曲90°,以防止关节强直。

9、骨折术后4周视骨折愈合情况可开始扶双拐不负重步行锻炼。教会患者正确扶拐,患肢不能悬空,脚底要放平,切忌用脚尖着地。

10、经锻炼后骨折部若无疼痛不适,自觉有力,可改用单拐逐渐负重锻炼。胫腓骨干骨折不宜过早下地行走。提早下地可能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

四、难点分析

通过对2012年我科胫腓骨骨折中医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发现胫腓骨骨折,由

于卧床时间长,易造成膝关节及踝关节粘连,关节僵硬强直。这是胫腓骨骨折治疗难点之一,针对上述难点,下一年度优化该治疗方案,增加以下治疗措施:

针灸疗法:

(1)取穴

主穴: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冲等

配穴:饮食不佳加中脘,体虚加涌泉

(2)针法

均取患侧,阿是穴仅以艾灸,采用中药接骨艾条(在纯艾条中加入麝香、乳香,没药、川芎、羌活等混合粉末制成),每次灸20分钟,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余穴均针刺,采用指切夹刺进针法,与夹板缝隙进针,得气后,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

五、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显效:骨折对线对位满意,骨折处已骨折性愈合,部分无压痛、叩痛,伤肢无明显短缩,骨折成角小于5°,膝关节屈伸功用受限在15°内,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在5°以内。

有效:骨折对线对位尚可,骨折线模糊,伤肢短减少于2cm,成角在5°—10°,膝关节活动受限在30°—45°以内。踝关节屈伸受限在10°—15°以内。

无效:骨折对位对线差或不愈合,患肢短缩3cm以上,成角大于10°,膝关节活

动受限在45°以上。踝关节屈伸受限在15°以上,伤肢不能负重。

第五篇:骨伤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分析[小编推荐]

2012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西医病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医亦称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致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患。亦是临床最常见的腰腿痛原因之一。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背伸肌力可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西医诊断

1、 症状

(1) 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最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减轻。

(2)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

5、L5/S1间隙,故容易引起相应受累神经支配区疼痛,发生率达97%。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3) 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L

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4) 马尾神经综合征:向正后方向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多表现为急性尿潴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5) 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

疼痛。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6) 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2、体征

(1) 腰椎侧凸:它是一种姿势代偿性畸形,有辅助诊断价值。

(2) 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一般有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

(3) 腰部压痛及骶棘肌痉挛:约89%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约1/3的病人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4) 间歇性跛行:当患者走路时,随着行走距离增加,腰背痛加重,不得不停步。

(5) 神经系统征象:80%病人出现感觉异常。 (6)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令病人伸直并抬高下肢,抬高到60°以内可出现坐骨神经痛,阳性率约90%。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背屈,如再度出现放射痛,则称为加强试验阳性,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7) 仰卧挺腹试验:病人仰卧,做挺腹抬臀的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出现患肢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8) 股神经牵拉试验:病人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上提伸直的下肢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者为阳性。

(9) 压颈试验: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两下肢伸直,此时坐骨神经已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然后向前屈颈,引起患侧下肢的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

3、辅助检查

(1)X线:侧位片显示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消失或后凸,患椎间隙后宽前窄或前后径均变窄,椎体后缘唇样增生等。正位片显示腰椎侧弯,弯度最大点常与突出间隙相一致。

(2)CT:直接征象为向椎管内呈丘状突起的椎间盘阴影,或为软组织肿块影;硬膜囊受压变形或移位,继发征象如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板增厚,中央椎管狭窄等。

(3)MRI:对诊断椎间盘突出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像及所累及椎间盘,可以观察病变椎间盘突出形态及其与脊髓关系。

(4)腰椎间盘髓核造影(CTM):把碘剂直接注入椎间盘内,根据显影的变化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判断椎间盘的“膨出”、“突出”、“脱出”、“游离”。

(二)疾病分期

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间站立、行走。

(三)证候分类

1、风湿痹阻:腰腿痹痛重着,转侧不利,反复发作,阴雨天加重,痛处游走不定,恶风,得温则减,舌质淡红或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紧,弦缓。

2、寒湿痹阻: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小便利,大便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小便短赤,或大便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气滞血瘀: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板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疲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

5、肾阳虚衰: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腰腿发凉,喜暖怕冷,喜按喜揉,遇劳加重,少气懒言,面色恍白,自汗,口淡不渴,毛发脱落或早白,齿松或脱落,小便频数,

男子阳痿,女子月经后延量少,舌质淡胖嫩,苔白滑,脉沉弦无力。

6、肝肾阴虚:腰腿酸痛绵绵,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形体瘦削,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口干,手足心热,面色潮红,小便黄赤,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治疗

1、风湿痹阻 治法:祛风除湿,益痹止痛。代表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组成:独活15g 桑寄生30g 杜仲6g 牛膝15g 党参24g 当归12g 熟地黄24g 白芍15g 川芎9g 桂枝15g 茯苓20g 细辛3g 防风10g 秦艽15 g 蜈蚣3条 乌梢蛇20g

2、寒湿痹阻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代表方剂:真武汤加减;组成:熟附子15g 茯苓 12g 白芍药l5g 生姜9g 白术15g 桂枝20g 杜仲20g 狗脊15g 乌梢蛇20g

3、湿热痹阻 治法:清利湿热,通络止痛。代表方剂:三仁汤加减;组成:杏仁15g 白寇仁12g 薏苡仁18g 竹叶6g 厚朴6g 白通草6g 滑石12g 半夏10g 桃仁10g

4、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代表方剂:身痛逐淤汤加减;组成:桃仁10g 红花15g 当归20g 川芎6g 枳壳10g 乳香10g 没药10g 丹参20g 牛膝10g 甘草6g

5、肾阳虚衰 治法:温补肾阳,温阳通痹。代表方剂:肾气丸加减;组成:熟地24g 山药12g 山萸肉9g 茯苓9g 泽泻6g 牡丹皮9g 熟附子9g 桂枝12g 黄芪30g 乌梢蛇20g

6、肝肾阴虚 治法:滋阴补肾,强筋壮骨。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减;组成:熟地24g 山药12g 山萸肉9g 茯苓9g 泽泻6g 牡丹皮9g 牛膝15g 乌梢蛇20g 五灵脂15g

(二)保守治疗

1.急性期:患者急性期疼痛明显,活动受限,需卧硬板床休息,治疗配合针灸治疗、低频脉冲电、蜡疗、超声波治疗。

针灸常用穴: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

2.缓解期:患者疼痛减轻,可适当下地活动,继续急性期治疗,可加用手法整复、偏振光治疗。

3. 恢复期: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继续针灸、超声波、低频脉冲电治疗,嘱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二)西医治疗

1、急性期:静滴甘露醇、地塞米松、氯诺昔康,肌注腺苷钴胺,必要时给予神经阻滞治疗。

2、缓解期:静滴氯诺昔康,肌注腺苷钴胺。

3、恢复期:停用所有液体,保暖,适当功能锻炼。

(三)护理 1.急性期的护理

急性期的病人因疼痛较剧烈,常需住院治疗。 (1)告知患者急性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弯腰等动作。

(2)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治疗后,向病人讲解各种治疗的注意事项:

①腰椎牵引后患者宜平卧20分钟后再翻身活动; ②药物宜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防止受凉可给予腰部热敷和频谱仪照射。

(4)做好心理护理,介绍相关知识,讲解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建立战胜腰痛病的信心。

2.缓解期及康复期的护理:

(1)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下床方法:病人宜先滚向床的一侧,俯卧于床边,将腿放于床的一侧,把脚放在地上,用胳膊支撑自己起来,站起。上床则按照相反的顺序。

(2)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慢。

(3)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要注意持之以恒。

(4)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5)病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病人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

四、难点分析及解题思路、措施 难点之

一、难于控制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首次发作时并未治愈,只减轻了症状,病者就终止了治疗,或者又从事以腰部受力为主的劳动,如搬运工作等,或是做体育活动,或是日常生活中再次扭伤腰部,致使症状复发,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愈后防止复发应注意如下三项:①首次发作应彻底治愈,愈后3个月至半年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弯腰搬提重物;②坚持腰背肌练功和逐步进行较轻柔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做广播操、打太极拳、慢跑等;③常服用补肾壮筋骨的中药或成药如六味地黄汤、肾气丸等,对巩固疗效有裨益。

难点之

二、影像学不支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典型,但影像学检查不典型。此类患者门诊容易误诊或流失,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结合我院经验:①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典型患者如CT检查无特异性改变,行MRI检查后应注意仔细阅片,留意后

纵韧带前方异常信号;②试行保守治疗5-7天,必要时行神经根阻滞治疗以明确诊断并观察疗效;③症状控制不佳者,行射频靶点消融术以消除椎间盘炎性改变;④建议介入术后定期复查,个性化指导。循序渐进地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预防后期病情复发。

五、疗效评价

1.治愈:腰腿疼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

2.显效:腰部疼痛部分消失,无明显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基本恢复正常工作。

3.有效:有轻度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可以阳性,部分恢复工作。

4.无效:腰腿疼痛无好转,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不能胜任工作。

上一篇:高三历史复习检测试题下一篇:公司举办通讯员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