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的识字教学

2022-08-21

第一篇:农村小学的识字教学

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多元化的研究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多元化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认识文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言语过渡到书面言语的基本环节,同时也是儿童接触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文本世界的开始,对于其语文综合素养的建构具有奠基性的作用。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不识字就谈不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因此,识字教学不仅成为整个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启蒙教育的必要手段。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学习有外部和内部两大类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是输入刺激的结构和形式,包括刺激物的安排和时机的选择;内部条件即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准备或有关心理的顺利展开,包括诸如注意、动机以及激活同个人目前学习活动有关的知识和能力等,在内外条件都起作用的情况下,学习才是有效的。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思想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识字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成为可能。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除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掌握‚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人教版标准实验教材的低年级语文每课大约都要认十多个生字。学生对识字有着很大的热情和新鲜感,可每次进行检查时都发现他(她)们并没有很牢固地掌握这些汉字,很多学生即使能读准字音,也不一定能正确地运用。较大的识字量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也影响新课的教学。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量大是新教材的主要特征。识字量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怎样高质量的完成识字任务呢?本课题旨在将各种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和能调动学生兴趣的识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并引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解决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当今信息技术成就与最新语文教学理论成果,研究识字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理论依据

(1)汉字结构理论依据:

①要拾回开启汉字教学便捷之门的钥匙,寻找汉字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对汉字的结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根据古籍字典整改并保留了210多个偏旁部首,这二百多个偏旁部首除去一些笔画和无意义的符号外,还有一百多个偏旁部首,有人曾按照古代哲学中天地人合的思想,根据它们的自然属性分为天文、人文、地文三大类(《汉字文化》,1999年第一期季素彩著《现代汉字部首与古代哲学思想》),这为我们识字教学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径,它帮助我们对各类性质的偏旁部首所表示的汉字认识更加透彻。如人文类中的‚页‛字偏旁与人的脸形很有联系,因此,‚须、颅、颊、颔、项、顾、顶、须‛都是‚页‛字旁。在‚氵‛的偏旁里,大概有四百多字,可归类为水的静态形式:清、洁、澄、洌、浊、浑、沌、污,水的动态形式:涨、流、淌、溢、漏、滤、注、泻,水的其他形式等。

②汉字的形义音兼备。从古人的‚六书说‛,我们知道中国汉字来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一个汉字都具备一定的形体、读音和意义,并且大多能通过字的形提供音和义两方面的信息,了解这一点,对于深刻理解字的结构,准确地掌握汉字的字义,将是事半功倍。 (2)《语文课程标准》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800—1000个汉字的书写任务,如果不讲究写字方法,必然会增加学生的负担,直接影响学生识字、阅读等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写字变得轻松愉悦,从而为识字、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写字指导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郭沫若先生说得好:‚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庄、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在重视汉字书写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最科学、最易学、最有趣的方法,使学生在繁忙的各科文化知识学习中,提高对学习书法(或写字)的兴趣,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儿童心理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针对儿童心理特点,好玩、爱动、表现欲强、好奇心重等特点,在教学汉字时,带着学生进行智力游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当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时,接受的知识才能真正消化吸收。 (4)语文学习的规律:

长期以来,尤其是农村学校,还有为数不少教师仍然实施的是‚先识字,后读书‛,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塌腰‛现象,造成中年级语文学习的天然陡坡,因为识字没有载体,中年级识字‚同伴干扰‛现象严重,音、形、义不能联系,同音字互替现象比比皆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表明:

①认写结合:从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来看,早期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把生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理解和运用,在识字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这种识字教学是有效的。

②三步走: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初读课文侧重字音,再读课文侧重字义,总结课文侧重字形,要用多种方法识字形,最终养成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与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识字量明显增加。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识字方法与途径并使学生掌握多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解决识字教学中常见的多音字、形近字混淆等问题,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艺术和教学素养,使教师具有组织者的智慧,能成为学生心声的倾听者和对话者,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4.通过识字多元化的课题研究,提高农村学生(1—2学段)的识字量和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新课程在农村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研究内容

在每次的听课活动中,我发现周围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还是缺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师缺乏的是对学生多种识字方法的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识字的方法很单一,除了书中要求写的字以外,很少认识其他字,识字量少,阅读量更少,学生在识字活动中还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1997年惠农区所用‚注?提实验教材‛,识字量大而且大量的同音字让学生无法区分,学生错别字满天飞。由于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认知能力还达不到理解词语的程度,很多字只要音相同就搬来运用。如:应该写成因该、已经写成以经,再一次写成在一次。这些现象老师苦恼过、困惑过、迷茫过,可是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只能是向学生一次次唠叨改改改,而学生呢?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因此,我把探究适合学生的多种识字方法和农村本地资源相结合作为选题,把采取怎样的识字方法和识字途径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探索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多种方法与途径,并把这些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找准最佳教学切入点,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探讨总结多种适合学生识字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学习中,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提高识字能力及课堂识字效率。

3.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帮助学生识字学习,解决在识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对象与步骤

(一)研究对象

在我校

一、

二、三年级学生中进行,其他兄弟学校为平行实验班、成果对比班。

(二)研究步骤 时 间 任 务 成果形式 05.9-06.7 发现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完成研究报告 06.9-07.7 积累收集多种识字方法和教学案例便于教师学习,教师尝试运用收集到的方法 教学设计、成功案例 07.9-07.12 教师将多种方法进行对比实践总结出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与途径

论文、学生识字剪报 08.2-08.3 总结提炼课题成果;准备撰写结题报告 老师、学生成果集 08.3 撰写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五、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个案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从2005年9月—2007年12月止,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为2005年9月—2006年5月。任务是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信息及成果,确立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预期效益,组织研究队伍进行研究前的培训工作,同时对家长、教师、学生进行调查,从中了解到:

1.教师在教学中有想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意识,部分教师能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趣味性的识字方法,能将课内识字延伸至课外,识字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书本教材,延伸至街头、家庭、课外书等。大部分教师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持赞成、支持的态度,认为在本校开展识字多元化的研究可行,但也认为会影响正常教学,会给教师、学生增加负担,会引起家长的不满。

2.家长认为让孩子读课本以为的书会影响学生成绩,有些家长干脆认为能把书本上的字认会已经不错了。多数家长由于农活繁忙不愿多花时间用在孩子身上,个别家长虽然能辅导孩子把作业完成,至于其它如从课外或生活中帮孩子认字教孩子认字等,他们根本不认为这也是作业,有50%的家长已认识到让孩子多看课外书对学写作文、增长见识有很大的帮助,但还要视自己的农活多少来衡量。目前只有30%以上的家长为孩子购买了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完成作业的家长不是很多。农村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还很差,一方面是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低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平时忙于农活,顾及不到。

3.调查学生的问卷中了解到,有95%以上的学生愿意参加实践研究,喜欢看课外书,希望老师讲课有趣味。 结合了解到的情况和本校学生少,没有平行班的现状,原打算在第一学段进行实验研究。但每个班的语文教师只能单枪匹马,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座谈研讨,制定出第二学段的研究课题是:‚多元化的识字方法要与趣味化、生活化的识字方法相结合,并向各段实验教师提出明确要求: (1)教师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罗列出收集到的一些识字方法,做好各种识字方法利弊的记录。

(2)把研究活动融入到教学的一切活动当中。对第二学段的学生提出办手抄报、做剪报等,低年级可以读课外故事书、练习说话,在家里帮家长读读报纸。

(3)经常性地写一些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以便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要搞好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验研究,首先要转变教育观点。在教学中要克服多年来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的模式化、机械化的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作用。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打破课本、课堂的束缚,让学习内容回归生活世界;打破课堂上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是机械往进灌的单一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学习智慧的启发,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认会字。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实施阶段):时间为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任务是各实验教师按计划进行研究,教师在教学中先尝试运用一些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探索不同识字方法的利弊,找准识字方法的最佳切入点,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并做好案例反思。总结出多种有效的识字方法与途径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总结出课堂识字高效率的基本规律,整理典型的案例。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少,教育资源不特别广泛,但是我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所以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加强指导,做好示范,提高认识,消除顾虑

将研究内容及形式确定好以后,我们的实验就正式开始了,起初大家还有些担心,手脚总放不开,怕研究各种识字方法费时、费力会影响教学进度,影响考试成绩。因此在四月份课题组进行了一次研讨课,课题负责人常晓琴老师在二年级进行识字研讨课。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识字卡片、编字谜、编顺口溜等方式识字,学‚闷‛字时,学生说:把心关在门里面,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当然很闷了。在学‚哭‛字时,一个学生说:哭的时候张大嘴巴下面就是大,上面两个小‘口’是流泪的眼睛,下面的一点就是眼泪,学生不但学得轻松而且有效,解放了老师的嘴。在教‚事‛字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串‛字,一根草绳,穿两个铜板,再和‚事‛字联想到一块,一个人‚事‛很多,为了一次办完这些事,就得把这些事串起来一起办,学生由串想到事,笔画较多的‚事‛很容易记住了。教学中教师只是把学生识字的方法和教师提供的识字方法加以总结归类,并指导学生哪种类型的字可用这种方法记忆。本来是两课时的识字任务仅用了一节课就完成,并没有老师实验之前的怕费时的后顾之忧发生。五月份课题组成员王月芳老师又在本班一年级上了一节研讨课,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非常少,识字的途径更别提了,这节课老师本着从趣味化、生活化的识字宗旨入手,找准了识字的切入点。家用电器学生都不陌生甚至有些学生还会认识一些家电的 ‚姓名‛,鉴于此教师用图画卡片为学生建构了一些家电的新的意义。如: 电冰箱——是一个大箱子里面装上水插上点后就被冻成冰了,学生从浅意识明白了冰箱的简单含义,进而会认‚冰箱‛两个字,电视——是一个插上电以后就可以让人看见人、事、物、花草等各种东西的物体,学生知道了电视的‚视‛右面是个‚见‛字,左边好像一个人的‚礻‛字旁。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学生接受并举一反三,电灯的‚灯‛右面是个‚丁‛好像一座小房子,‚左边的火‛好比亮光,屋子有了亮光就是‚灯‛。十月份在实验教师中举办了一次‚新颖与死板的识字方法之对比‛调查研讨,通过实践对比,实验教师们一致认为还是识字多元化更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学生更有创造力,识字效率更高一些。在研讨中教师也认识到趣味化、生活化的多种识字方法不但不影响正常的语文教学,反而让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更轻松。

2.将课内识字向课外延伸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与21世纪的新课程新理念的目标不谋而合:即培养创造世界、创造未来的儿童。‚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要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让学生反复抄写,一个生字写四遍甚至六遍,大量练习的做法。将学生最终从识字的低效,无趣中解放出来。那么怎样把多种识字方法灌输给学生,既能让学生在今后的识字过程中学会识字,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逐渐扩大识字量和阅读量呢?好在实践是检验的最好方法,课题组教师将这些方法和本地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变通。

(1)在传授知识上相互渗透。在实验中我们围绕一个知识点,将课本识字向课外延伸,加强基础识字方法的渗透,加强学生基本方法技能的教学。如一位教师在教学 ‚蜻蜓、蝴蝶、蚂蚁、蚯蚓、蜘蛛、蝌蚪‛这些字词时,笔者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后总结说明:带有虫子旁的字一般都属于昆虫类。这种归类识字法是根据字词本身的意义决定的。如人的身体结构的词语‚脸、胳膊、四肢等‛都带有‚月‛字旁,表示树木的词语‚柳树、桃树、杨树等‛,举一反三学生明白了这种归类识字法的特点,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熟练运用。这种方法有效的培养了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2)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努力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两类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在语文课堂中适当引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如:加减笔画识字法,旧字加偏旁识字法,给字换偏旁识字法,通过教给学生‚加一加‛、‚换一换‛、‚比一比‛、‚猜一猜‛、‚减一减‛等方法,学生认识了很多书本中还没出现的生字。如形声字‚丁‛字加偏旁后有‚顶、订、盯、钉、叮等‛,学生已经会认‚顶‛,顶是形声字加偏旁,读音相近,正好教师又教给了学生利用形声字记忆汉字的方法,学生想到了订、盯、钉、叮这几个字可能也读丁的音。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反复实践建构初步的识字教学模式。

(一)课前,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生字的良好习惯。学习新课前,告诉学生课文中所有的字都是大家的好朋友。要认识新的朋友,第一步是干什么?先知道它的名字(音),第二步干什么?认清它的摸样(形),第三步干什么?知道它的特征及用途(义)。课前,要求学生把生字在书中划出来,然后读一读,读准它的名字。还要注意它的邻居是谁,它还能和谁交朋友。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养成预习生字的良好习惯。

(二)课上,教给识字方法。在课堂上,教学识字的办法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记忆。 1.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有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对学生易错的字,要先强调,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对形近字、音近字等特别容易出错的字,要用彩笔标出,引起学生注意。例如:《司马光》中的‚候‛字,教师书写的时候就把候字中间的‚|‛用醒目的红笔标出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比较联系,避免孤立识字。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以与日字相比较;讲‚请‛字时,要和‚清、请、晴、睛‛这一组字相比较、区别,一定要让学生比较出它的偏旁及表示的意思,避免混淆.3.理序分类,避免按部就班。教师在教学中,并不一定要按照生字在课文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进行识字,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分类。可把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或半包围结构的字归为一类,这样,学生学得方便,记得简单,又符合按偏旁记忆的规律。 4.开展趣味识字,避免枯燥记忆。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趣味识字。如学习‚目‛字,可让学生摸摸眼睛,□表示眼眶,二字表示眼睛,所以‘有两道横。‚雨‛中的‚一‛表示天,再看‚П‛,它多么象房子呀,天上下雨,小雨点在屋檐上‚吧嗒吧嗒‛往下滴。 5.拆字合字,在动动想想中识字。 教学时,先把这些字按‚部件‛构造分成两部分或三部分,制成卡片(等学生了解这种做法后,再让学生自己制),让学生拼拼,看看谁与谁是好朋友,它们合起来的名字叫什么?这样,学生手拿卡片,一边找,一边想,一边记。又动手,又动脑,学习合体字的效率就大大提高。

6、朗读中识字。 第一步,初读课文时,找出生字词及其所在的句子中的读音。 第三步,在课文要结束之前,必须再次进行巩固复习。

(三)课后,利用纠错登记簿,进行加深记忆。学生学过的生字,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遗忘,或出错。针对这种现象,为教师设计出《纠错登记簿》,教师及时记录反馈。格式如下: 写错的字 改正 出错原因 出错人数统计

3.在日常教学中实践、探讨、总结识字方法。

搞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今天的研究是为了明天的教学少走弯路,教学研究是个漫长的过程,总结一点是一点。一些年轻教师通过上网获取方法然后在实践中权衡哪种识字方法更适合学生,通过实践检验总结出方法。一些年纪稍大的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方法。总结到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识字方法:活动中巩固识字,加深记忆。活动方式有

(一)猜谜语。例如:什么圆圆象火球?(日)什么弯弯象小船?(月)什么清清哗哗流?(水),编得好的同学可获得‚谜语大王‛的称号。

(二)摘果子. 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树(可长期使用),用彩纸剪出各种水果的形状写上要学习或已经学过的生字,每四人小组选一位代表上台到果树下摘果子,摘好后认读,哪一组摘得多认得对哪一组胜利。胜利的一组奖励多玩十分钟。

(三)添笔画游戏. 给汉字加一笔或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搞好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日‛加一笔可以变成几个字?(日、旦、白、旧、等)。(四)拓宽空间,生活中识字用字。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好习惯,对生字的认识大有帮助。在家中,看电视、读报纸;在路上,看标语、读店牌。老师在布臵作业时,还可以让学生回家多读书,多看报,不仅会念,还要会说。平时让学生人手一本‚小记者本‛,每天把在电视中,或书报中看到的生字词记录下来,养成积累字词的好习惯 4.把开展课题研究与语文教研工作融为一体

作为本课题的负责人,在学校我又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因此,搞课题研究更直接,更有效。每学期一开学,我组织大家召开座谈会,商讨本学期应该搞哪些活动,怎样搞,由谁承担,预测一下活动效果,大家各抒已见。一年多来,我们以开展讲座,举办展览,上研讨课,示范课,观看录像,交流实验体会等形式,从中发现问题,我们集中探讨,共商对策。 第三阶段(全面总结和提炼阶段):时间为2007年9月--2008年3月。进一步归纳和提升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将总结提炼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行反复验证和完善,撰写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准备。

六、研究成果

1.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

在两年的研究中,通过无数次学习交流、观摩、研讨,反反复复的实践,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充分理解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牢固树立教改意识,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状态,与学生多沟通、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多能从学生和本地实际出发,有效地开发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识字方法,提倡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各位实验教师也不再认为农村无法搞课题,无法进行课改。在成功与失败中,教师的传统观念与新理念不断碰撞,新理念得到内化逐渐成为教师行动的指南。

2.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

‚教无定法‛,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更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设计最佳教学方案实施教学,主动反思教学行为,不断地总结经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在教学中能将识字生活化、趣味化。在惠农区举办的语文优质课竞赛中有一名教师获三等奖。两篇拼音识字教学论文分获国家三等奖,自治区一等奖。有一名教师被确立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辅导意识增强了

孩子的教育是学校、老师、家长三结合促成的教育。为了让家长了解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了解‚多认少写、提前读写‛的识字新理念,我们利用农闲召开了家长座谈会,请家长听课、观看成果展,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有了明显的转变,好些家长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自己的孩子,主动给孩子购书,帮孩子制作卡片,对孩子不认识的字也能采用一些生活化的方法引导识字了,而且部分家长与学校配合默契,主动到校询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向学校老师请教教育方法,为下一代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了,识字效率提高了

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凭借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在教‚会写‛的生字时,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边指导,边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在教‚会认‛的汉字时,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采用认卡片,看图片,做游戏,猜谜语,念儿歌等多种渠道,让学生与生字‚多次见面‛,为生字创设多个不同语境,帮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去认记生字,让学生乐认乐记,想认想记,会认会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较好地完成识字任务。绝大部分学生能独立识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独立地阅读课外读物,能写简短的日记,能看图写话。 5.总结出了一些具有时效性的识字方法

(1)趣味识字: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频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识字与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①游戏识字法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在识字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摘果子‛、‚风车转‛……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②谜语识字法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将生字编成谜语,帮助学生在猜谜语中识字。如‚两人在土堆上——坐‛,‚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又到村里——树。 ③编顺口溜记忆法

在集中归类识字中,单纯的结构分析孩子们很难接受,为了激发孩子识字兴趣、降低识字难度,我们自编了一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孩子识记。如学生难辨‚峰、锋、蜂‛,可这样编:山高路远登高峰,金属磨练才锋利,蜂虫酿蜜采蜜糖。通过形象易记的顺口溜,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区分了峰、锋、蜂。 ④儿歌识字法

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低段的孩子有着无穷的魅力。如教学 ‚青‛,青字加偏旁的生字很多有‚清、请、情、精、睛、 晴等‛,有些学生就无法区分了,为此我这样编儿歌:有米人精神,有言要说请,有水水清清,有日天气晴,有目眼睛亮,有心心情爽,有人很倩丽,让学生比较朗读记忆。再通过练习:今天天气( )朗,我们来到小河边。小河里的水真( )啊 !小丽说:‚吃些食物我们才有( )神去游泳,小红跑到草丛里捉青蛙,我连忙说:‚老师说过我们不能做残害小动物的事( )。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青‛这个字,还渗透学习了‚睛、情、精、晴‛等,妙趣横生。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又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⑤形象记忆法

识记生字的过程很枯燥,如果采用比较形象的描述,直观的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有这样一个例子对我启发很深:一位先生教‚纸‛字后,很多学生会多加一点,并且屡教不改,于是有一天,那位先生带来一张白纸,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上面狠狠点了一下,纸上马上出现了一片污迹。先生说:‚现在这张纸已有了‘污点’,是废纸一张,没用了。‛随手一团,扔进了废纸篓。从那以后,学生没犯过此类错误。

这个例子其实就是在学生头脑中树立形象加深学生记忆的有力证明。形象记忆的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记忆,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后会在大脑中留下鲜活的印象。例如色彩形象,用不同颜色对学生建构生字的形象。课堂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汉字‚睬、踩‛时,将两个字的偏旁‚目、足‛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便强化学生对汉字‚睬、踩‛的记忆。如‚休‛字,用图画为学生建构形象。一个人累了,他靠在树上休息。左边是人,右边是木。所以‚人‛和‚木‛合起来是‚休息‛的‚休‛字。 ⑥表演动作识字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伸‛字,人伸出手臂,右面的‚申‛相当人的身体,中间的‚︳‛相当人的手臂,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2)在情境中识字 情境识字教学模式是在情境教学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情境教学形式在我国和西方的教育史上均有记述。情境识字教学模式是指在识字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识字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和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产生识字愿望,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字型、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掌握识字方法,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形成识字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识字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笋芽儿》一课,此时正是春天,万物复苏,草木生长,风吹柳树嫩叶长,小草探头芽儿绿,美丽的大自然一直是学生的乐园。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同学们,生活当中的春天是最美的,老师领着你们到大自然里去看看春天随即拿出画好的春景图(图的内容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画的)。在学生读文后初步识字。教师拿出识字卡片:笋芽儿、呼唤、轰隆隆、顶不动、石头挤到一边……

当学生认完这些词语后,把上面几个词语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卡片贴到图上恰当的位臵,学生在贴图的过程中,在熟悉的大自然画面中,既巩固了识字又感悟了词语意思。这样教识字,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是把识字当作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3)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同时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教材中生字的复现频率,从而做到巩固生字,如找找广告牌、包装纸上有哪些刚学会的字?动画片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对话、电视中哪些字是认识的?在上学、放学路上,看到的招牌、店名等,哪些字自己学过的?鼓励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古诗、儿歌等,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感受成功的喜悦,并在阅读中感受到汉字的丰富内涵。 (4)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口、耳、目、日、月、火‛这一组象形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用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生动有趣的画面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

七、问题讨论与建议

(一)师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1.教师的教育观念。由于长期受只教课本思想的禁锢,教学评价制度和主管单位的影响,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大量的、重复的机械练习中,不能放开手脚搞研究。 2.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开展多元化的识字方法研究只埋头课本研究好比闭门造车。‚多元化‛既强调多也强调适合学生,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强的实践总结能力和教育机智能力,因此,要求教师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二)学校和老师要予以支持和鼓励

课题研究就是谁负责课题就是谁个人的事,与其他老师和领导无关,往往是课题负责人单打独斗跳独角舞,一些教师对课题研究没有兴趣,只对分数‚感冒‛,认为研究课题耽误时间,不研究课题也能提高成绩。因此,对实验老师只能采用被动方法促使参与。

(三)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不够

农村相对城市来说文化氛围较淡,农民的文化素养较低,教育孩子辅导孩子的意识很淡。认为能混个初中毕业就回来种田,能考上高中就上考不上出去赶紧挣钱。总之,在农村学校搞课题研究,期望家长辅助课题顺利完成的确很难。

主要参考文献

①《汉字文化》1999年第一期季素彩著《现代汉字部首与古代哲学思想》。

②《文字学》中汉字的结构(下)‚三书说‛与‚新六书‛理论。

③《语文课程标准》。

④《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⑤《小学语文教学》。 ⑥《建构主义学说》

第二篇: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修总结

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识字难”这个拦路虎,出现在了启蒙教育的开端,如何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地识字,在快乐中识字,我们在实验中摸索出了一点经验,为了更好转变观念、转变思想,在识字教学中播种创新的种子,特总结如下。

一、从“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

过去的识字教学通常是“封闭的教学”,就单一的教材进行学习,就单一的课堂学习进行识字训练。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封闭教学”必然走向“开放教学”,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识字教学的封闭状态,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1.识字教学与阅读实践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将识字教学与阅读实践结合是巩固识字的好方法。一是鼓励学生阅读趣味性较强的儿童读物,二是将所学生字进行再创造,组成词,串成句,连成段,让生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再现,巩固加深学生对其的应象,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的生字,把本课生字创编成一段文字:一朵荷花,亮晶晶的水珠,小小的摇篮,一顶凉帽,透明的翅膀。小蜻蜓立在他的停机坪上。小青蛙蹲在圆圆的荷叶上(带点的字为本课生字)。又如教学《识字四》一课的生字,可用相关的基本字编成韵语识字:虫子旁,昆虫多。小蜻蜓,象飞机。蜘蛛忙,忙结网。小蝴蝶,穿花衣。虫字旁,有动物。爱劳动,小蚂蚁。小蝌蚪,水中游。小蚯蚓,在翻土。学生通过读词语、读句子再次识字,避免了单一的教材识字,增强了其阅读识字的兴趣。

2、识字教学与生活实际

识字教学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的运用重新回到学生周围的社会、生活中去,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操作,从而激发创新能力。如教学“杏、李、桃、苹”字时,让学生学当“小商人”,自己动手制作水果买价的标签。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出色彩丰富,造型新颖的标签,在写标签的同时也巩固了这几个生字的字形,加深了记忆。

二、从“单一教学”走向“多样教学”

识字教学的内容比较单调、枯燥,识字过程中也容易流于枯燥乏味。教师对识字教学不够重视,把识字教学简单化,以识字来教识字,试图用一个单一的“多”字教学来解决问题。多读、多写、多练,固然能强化识字记忆,但研究表明,让一个孩子写三至四遍是最佳的记忆程度,此时的记忆和兴趣正好互为补充。

(一)调动多种感觉通道,引导发现识字方法,拓宽思维空间。 1.用好双眼,让学生学会观察。

儿童总是睁大着眼睛看世界,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他们不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去感知周围世界的,用他们的双眼,打开观察这扇大门,以观察为基础,让观察成为识字教学的一个有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识字方法,在观察中总结识字规律。 2.解放嘴巴,让学生敢说、敢问。

在识字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把自己双眼观察到的字形特点大胆的说出来,把自己的想法、疑问提出来,这样能更好地拓展孩子的思维。如教学“热”字时,一个孩子问到:“„热‟字为什么有四点底?”话音没落便有两只小手高高举起,一个孩子说道:“我们热起来的时候就会流汗,那四点就象我们流的汗。”另一个孩子说道:“四点底和火字有关,天气热的时候就象火在烧似的感觉,所以„热‟有四点底。”作为老师的我,没开口说一个字,这个问题已经从两个孩子的口中得到了圆满的回答,使孩子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 3.解放头脑、身体,让学生敢想、敢做。

低年级的学生是最富有想象的,他们的思维既形象又活跃。在生字字形教学中,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让身体动起来,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如教学“人、从、众”时,我就让孩子们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现字形。人:一个学生单独张开腿站;从:两个学生并排张开腿站;在他们后边一个孩子站在凳子上,他们三个合在一块就变成了“众”字。在学生自己的想象中,自己的亲身实践中,很快就熟记了这三个字。

(二)融合多种识字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品质,通俗地说,就是引导、鼓励孩子们想得远些,想得快些,想得与自己过去不一样,想得与别人不一样;说得概念一点,就是有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流畅性以及思维的独创性。 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孩子们总能说出几种识记字形的方法。如教学“怕”字时,学生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加一加:“ ”+“白”。

2.换一换:把“拍”字的“扌”换成“忄”; 3.动作演示法:做一个害怕的动作。

4.望形生意:一个人心里很害怕,脸色都白了。 5.字谜法:(1)心里很明白。

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和鼓励学生们有不同的记忆生字的方法,倡导学生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思,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方式思考问题,激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每到此时,我就会被孩子们的智慧所征服。学生们在追求标新立异的答案的同时,他们已经开始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了!也就开始学会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每个孩子都孕育着创造力,如同一粒沉睡在土壤中等待萌发、急切盼望破土而出的种子,关键在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的点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拓宽其创造空间。

三、从“被动、传统学习”走向“主动、创新学习”

“一只粉笔一张嘴,老师讲来学生听”,学生早已厌倦了这种学习方式,面对这样的学习,只能被动的接受。主动的学习是指学生对学习怀有浓厚兴趣,发自内心地想学。创新的学习是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对象,在学习过程中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我常常采用讨论的方式(或集体讨论、或四人小组讨论、或同桌讨论)进行 “三互”(互动、互教、互补)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找到识记字形的方法,总结识字规律。

第三篇:农村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子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学校:

石柱县南宾镇灯盏小学

姓名:

杨维芝

联系方式:

15023561949

大半年来,在我校《提高农村小学教学有效性研究》母课题开题报告的导向和该课题组成员的帮扶下,本人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我欣喜地看到了《农村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班孩子们的变化,感受到了自身素质的成长。现将近阶段来的工作做一小结:

一、研究目标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识字量要求达到1800个,要求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了教学的第一目标。要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必须得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活泼好动,规矩不够,模仿力强、胆怯从众、喜闻乐见……来教学,让他们能主动参与、积极投入,使识字成为他们感兴趣的事,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此促使其生动活泼地自由发展。

二、概念界定:

有效识字:就是指学生对所要求认识字的巩固率高,数量多,回生率较低,并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

三、研究的内容:

(一)识字的方法:

1、拼音识字。

2、加强音、形、义的联系,适当渗透识字方法和造字规律,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识字的途径

1、随文识字。 (1)听读指读识字。 (2)边读边勾划识字。

2、借图识字,形象生动。

3、在情境体验中、生活中识字,感受识字乐趣。

4、肢体语言识字。

由于汉字有表意的特点,构成汉字的偏旁有的和动作有关,有时做动作理解比用语言描述理解准确。 如:“看”,学生的一个手搭凉棚放在眼睛上往远看的动作就记住了。又如: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一课中“吞吞吐吐”的“吐”字是生字,教师只用嘴做一个吐口水的动作就记住了。

5、借助字典识字。

(三)巩固认字,主要以游戏为主。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人的记忆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对所学生字进行反复巩固,达到深度记忆,降低回生率。从而真正做到有效识字。

四、实验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实验对象:灯盏响水小学自任班级一至二年级学生

(二)研究方法:本课题力图以“尝试——摸索——反思——提升”为研究模式,力图在尝试中摸索,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1、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学习有效性识字的先进理念,提升理念,以前沿的理论指导实践。

2、案例研究法:开展以教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教师“教学反思”的案例研究两方面为主的案例研究。用案例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最终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因此,本人特别注重以课例的研究,推动实验的进程。

3、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相统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反思、经验总结、论文、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分析等等,适时交流。即“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建构小学低段有效识字的方式和技巧。

4、测验研究法:对教学效果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研究、分析。

五、研究进程

1、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学习阶段 (1)文献资料的搜集; (2)

文献资料的学习; (3)

制定研究计划; (4)

制定实施方案。

2、实验阶段

(1)小学生识字有效性的案列研究;

(2)收集有关资料,写出阶段小结。

3、总结阶段

(1)资料整理、分析;

(2)撰写总结报告。

六、课题实验的意义

1、学生识字的质量有了提高。

2、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3、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资深的名角,而是一个配角;

学生不再是观众,而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主角。在老师的配合下,他们让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把知识演绎得更加完美。

七、成果展示

1、教学反思;

2、论文;

3、教学随笔;

4、教学案例分析等。

参考文献:《语文新课程标准》(试行)

《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11月

《如何提高识字的有效性的研究》

宁波江东实验小学

李柯君

《提高农村小学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重庆市石柱县灯盏小学

第四篇:谈谈小学识字教学的目标

谈谈小学识字教学的目标·要点·策略

一、小学识字教学的目标

一是培养“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是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三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1、目标的关系分析

以上三项目标紧密关联,形成较强独立识字的能力是上述目标的核心;兴趣、习惯是形成独立识字能力的内在的驱动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是落实核心目标的保证。

2、独立识字能力的界定

2011 版《语文课程标准》认定,所谓的独立识字能力,就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

二、实现核心目标的要点

落实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的具体情况分析。

1、读准字音的教学 A、关注读准字音的途经

读准字音的途经有两条:一是口授身传方式的认读传承;二是借助注音的方式认读字音。上述二者相辅相成。 B、读准字音的突破

读准字音的关键是六种“误读”的突破 一是受形声字声旁影响的误读。 二是形近字的误读。 三是多音多义字的误读。 四是音同(近)形异字的误读。 五是受方言影响而形成的误读。 六是常用词语中习惯性误读。

2、认清字形的教学

认清字形的教学包括了笔画规则、字形结构。笔画规则包括了笔画、笔数、笔顺、笔位;字形结构就是指汉字的结构形式。有独体与合体两种。独体字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合体字是由部首加独体字组成的,分为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够;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几种。 认清字形出错的原因

从客观整体上看,汉字的音形脱节,不能见形直接读出字音,是认清字形外在的客观原因;

从主观感知能力看,一是入学以后的儿童缺乏认清字形的经验,缺失旧有经验的支持;二是因为儿童识记汉字一般先知觉整体的轮廓,再细辨个别笔画。需反复认读,才能快速扫视、精准认读。

3、理解字义的教学

有人说,汉字之优秀,全在于“形音义”的三位一体的规则和特征。甚至有人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只要具备“三”的规则和“三”的特征就可能是最理想、最优秀的事物。因此,认识汉字的教学要从“三维入手” ,力求“ 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 ”(鲁迅语)。这就是说,字义教学应从音、形、义入手。训诂学中有声训、形训、义训就是这个道理。

A、用近义字去理解另一个字

通俗的说,这种方法就是“依词解词”,就是将意思相近的字(词)进行训释另一个字义。如古人所说的 “弄,玩也;适、之、嫁、徂、逝,往也”,就是典型的被称为“义训” 的实例。现在教学中,“注释”或“换词”就是此方法的运用。在使用语文工具书中,大量地运用了“义训”的原理。

B、依据字形探求字义 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某些文字的形体,特别是较古的字形,往往能反映出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词义。也就是说,某些字形直观地反映了它所记录的本义。

现在,据字形探求字义的运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根据汉字造字法编写了识字课文;二是将 “字理识字法”的原则和做法用于实际的教学之中。

a、运用造字法的原理因形求义

汉字的造字法通常称之为“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其实,其中的“转注” 属于“用字法”,而“假借” 则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所以,名副其实的造字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以上所说的象形字是以较为抽象的图画去表达字义;而指事、会意、形声字都是运用构字的部件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用字形一一对应标示不同汉字的字义。

附:运用造字原理因形求义的课文范例 其一 从象形求字义

部编一上《识字》第四课要认识的 8 个生字:日 月 水 火 山 石 田 禾,就以“象形”图画展示所要认识汉字的字形,以及对应标明的字义。 其二 从会意求字义

部编一上的《识字》第 9课是以儿歌的方式说明了男 尖 尘 从 众 林 森 8个会意字的构成,并说明上述 8个字是以部件组合的方式来表达字义。 其三 从形声求字义

文字学上认定,形声字是复合成体,其中的一部分表示事物的类别,另一部分标示事物的读音。不管是“类别”还是“读音” 它们都指向了“事物”,因此有人说,形声字都是用“形” 和“声”来标示意思的。如 “炮”、“泡”字是声符与形符共同表义的。 b、运用“字理识字法”因形求义的范例

如“菜园里”一语。“菜”字可分成艹 + 采的组成;想一想,带草字头的字是什么类别的植物?——苗、荷、花、草、蓝等;再来看 “园”字,不就是囗 +元,全包围结构的字吗?请你想一想,这一方框像不像围在菜园四周的栅栏,那么种菜的地方叫什么——菜园。以此类推,种花的地方叫花园,种果树的地方叫果园;养动物的地方做然就叫动物园。

C、依据字音探究字义

声训之说就是根据字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另一个汉字的字义。如《释名》就有“盲,茫也,茫茫无所见也”之说。通俗点说,音近义不远。再如汉语中的双声,比如颠 d 顶d,声母相同,字义相同。叠韵,如天an和 颠an 。韵母相同,字义也是相近的。音转相近,如赫与吓声音相近相转,均有恐吓之义。特别是现在开展的古诗文吟诵活动,就是运用汉字的声韵表情达意功能的发挥。

三、识字教学策略的建议

依照部编语文教科书关于识字教学部分的编写思路,下面以一上关于识字的教学实例,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项教学建议

关于 “先识字后拼音”的认识与实施

“先识部分汉字再学习拼音” 的编排思路和体制拥有五点优势: 一是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开启了口头语音传承认读汉字的渠道; 二是能点燃了小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欲望,拓展了识字的空间; 三是让小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先入为主地吸纳了蕴含汉字其间的文化营养;

四是暗示了汉语拼音的位置、结构与功能。

五是调整了教学顺序,缓冲了学习的坡度,保护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据以上分析,拼音前识字应注意三点:

第一、准确、依次把握教学要求----认识本课生字、初步了解字义,关注汉字的书写起步。

第二、有意识培养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之中,主动识字的意识和做法 第

三、处理好拼音前后识字教学策略的变化——先以教师示范为主,逐渐变成借助拼音的认读为主。 第二项教学建议

集中识字与课文识字的认识与实施

部编一上的识字教材分为三大板块:一是集中识字(整单元的识字课文);二是课文识字(随着课文阅读识字);三是“语文园地”中的识字部分。不同的板块,编排意图不同,学习任务不尽相同。 三大板块围绕天地人主题,推广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拓展识字的空间,着力培养识字的能力。这里重点说说集中识字与课文识字这两个板块。

第一、集中识字的教学建议

本册集中识字的课文以两个单元分别置于汉语拼音的前后。按形式和内容可分成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创编韵语的识字课文; 第二类是运用字理的识字课文; 第三类是蒙学节选的识字课文; 第四类是古代诗词的识字课文。 类型之一:创编韵语的识字教学

这类课文包括《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大小多少》《小书包》《升国旗》五篇。 教学重点的关注

重点应关注识字目标的达成与韵文内容了解此二者的顺序、轻重。比如《天地人》一课,就要处理好识字目标的达成与了解“天地人”每个字内涵的程度与关系。 类型之二:运用字理的识字教学

这一类课文包括了《口耳目》《日月水火》《日月明》三课。 所谓字理,就是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的逻辑关系和造字背景发掘出来的识字方法。其中的《口耳目》《日月水火》是据“象形”原理编写的;而《日月明》是据“会意”原理编写的。学习这两类课文应注意两点:一要了解汉字表意的由来及适度运用字理去理解字义;二是要体会汉字表意的思维方式。

比如《日月水火》的教学,一是要认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汉字,而且要让学生明白上述汉字是根据 “象形者,画成其物” 而创造出来的。再就是要明白事物形象和表达概念的联系,认识具象事物与抽象文字联系,即形象思维的建立是中华民族认识领域的一次大的飞跃。 再比如《日月明》的教学,一是要把握本课的明、男、尖、林、森、众几个字的读音及构字的形式与道理;二是了解这几个字是运用组合思维构字的过程与结果。

组合是一种创新。课文“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是说上面这几个字字形的构成。而后面的“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形成字义的演绎过程。 类型之三:蒙学节选的识字课文

这类课文是从传统蒙学识字教材中节选而来的。如《对韵歌》 一课就是从《笠翁对韵》中节选而来的。其教学目标有二,一是要把握本课的生字;二是要感受“对韵”的基本特征——字数相同,韵脚相谐、词性相当、意思相对。 类型之四:古代诗词的识字课文

这类课文是以古代诗词作为识字的载体。如《画》一课就是唐代的大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入选教材的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要作为认识10个生字的平台,特别是认识反义字(词)的构成;二是通过诵读,领略这首诗描绘的可见而不可得的美景。 第

二、课文识字的教学建议

分散于“阅读课文”之中的识字是面广量大的识字,这类课文置于汉语拼音之后而开始,所以这类识字教学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关于字音教学的问题

首先是继续拓展运用口语传承的渠道和空间;其次是遵循“温故而知新”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拐棍”作用,加速自我把控字音能力的提升;

2、关于认清字形的教学

认清字形的教学最关紧要的是认清汉字的形体构成,涉及笔画、偏旁、部首、字根的概念及运用。

笔画是汉字最小的构成单位;按《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说法,汉字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点、折”五种;

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现在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为"偏旁"。

部首是从应用功能的角度定义的。是编写工具书时把含有相同表意成分的字排列在一起“分别部居”而立的。每“部”的第一个字就叫“部首”。可见,部首一定是一个字的偏旁,但是,一个字的偏旁不一定都是部首。

字根是从汉字最小的离散结构单位,着眼分析汉字形体得出的结果。比如“韶”的字根就分为“立、曰、刀、口”。现代分析汉字的结构常用“笔画--笔画组合--字根--汉字”的流程。

根据上述情况来看,认清字形的教学应以笔画与偏旁部首为重点: A、汉字笔画的教学

汉字笔画教学的重点有三:一是识记笔画的形状、名称、写法;二是弄清笔画、笔数、笔顺、笔位;三是明确笔画的搭配、排列、组合成字的“间架结构”。以上三条既是认清字形的必须,也是写好汉字的必须。

B、偏旁部首的教学

偏旁部首是构字的重要部件(包括造字功能的偏旁和用字功能的部首),所以抓好这部分的教学事半功倍:

偏旁部首这一构字部件往往拥有认识一个、带动一群的功能。以“青、清、请、情、晴、睛”这组字为例,认识了“青”字就能带出认识与“青”关联的、一串字的音、形、义。

掌握了偏旁部首能加速形声字的认读与记忆,汉字之中,形声字占汉字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掌握了这一构字部件与规律,对常用形声字的识记和记忆可大大加速。比如下面的“洼、蛙、哇、挂、娃”一组字,掌握了构成每个汉字的形符和声符及儿歌:“小泥坑浅水‘洼’;有昆虫跳青‘蛙’;张开口叫‘哇哇’;伸出手把它‘挂’;女孩出来是个‘娃’”就能解决这一组形声字的认读和记忆的问题。

3、关于理清字义的教学

理清字义的情况复杂多变,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看,理解字(词)义的要求无非两条:一是“是什么”?二是“如何用”? 所谓“是什么”,就是指要弄明白汉字的本义。而要弄清汉字的本义,重要的是要弄清楚汉字字义的由来;上面所说的声训、形训、义训就是传统的理清字义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了。

所谓“如何用”,即运用汉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参与表达。“如何用”的原则就是经常强调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何用”的教学应关注以下四点:

一是要将“用字”和学词、学句的教学紧密结合;努力促进以“识”促“读”、以“读”固“识”良性循环的形成。

二是要十分关注一个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字(词)意思的引申。 字义的引申非常复杂,重要的引申途径有二:一是要看字(词)义从概括事物特性的引申。如“素”字,本指“未着色”,而现在也指“白的”“空”“朴素”之意;这就是从“素”的本义概括颜色的特性引申而来的。二是用比喻将字义引申。如“鼓”是一种形圆而中空的乐器,后比喻为凸出高起的动词。此类很多,不能尽举。

三是要利用插图、幻灯、简笔画等直观手段,帮助小学生理解、运用字义能力的提升;

四是要通过对汉字(词)的运用,在语言表达的实施中,体会如何运用字义参与表达。

第五篇: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浅谈

[摘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的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在低年级就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要会写。如何培养低年级的识字能力,巩固提高识字效果,一直都是教学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

[关键字] 兴趣 创新 动态 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关键。学生除了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 还必须掌握较为灵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意识字、轻松识字。通过一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是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生字

兴趣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那么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他们乐意学。小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娃娃、生字宝宝”、“小客人”或“新朋友”,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这种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而然地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在教学时应该顺应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变换形式——“玩”中学生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把握“寓乐于教”的准则,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联系,积极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我穿插了以下活动来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在识记生字时,我总是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个别交流等形式,学生自主地交流识记方法,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谁愿意来介绍这位新朋友”、“猜字谜”等。在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三、教给方法——学会学生字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进步和的一个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则变为了以一个静态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使教学活生生地拆为“教”与“学”两大板块。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通过教学经验的总结,我发现说、编顺口溜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也是能快速而大量的识字方法之一。编顺口溜识字是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

2 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这种方法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

1、 可依据字形进行分析性编写。这种编法是:先分析汉字的形体由哪些部件构成,然后将这些部件编进顺口溜。例如: 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 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2. 可依据字形进行联想性编写。这种编法是:在分析编写的基础上,对组成汉字的个别笔画或部件进行联想后编进顺口溜。例如: 匹: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 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

3. 可依据字形进行形象编写。汉字的笔画部件往往具有某种形象性,利用这一特点,可以编出不少识字顺口溜。例如:

回: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 噩:二楼四间一栋房,左右无墙却有窗。

4.可依据字形进行涉义形编写。这种编法是:将字形和字义都编入顺口溜中。例如:

美:两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最漂亮。 七: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比十少三。

5. 可依据形声字的特点进行归类性编写。将具有相同声旁的形声字集中起来,根据形旁的不同编出顺口溜。例如以"青"为声旁的字: 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 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 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

3 实践证明,说、编顺口溜识字确实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

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此外,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我们都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识字环境。根据一年级学生表现欲和求知欲较强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立“展示台”,鼓励学生自主地认识生字、介绍生字。学生们把宣传标语、广告语、商标、食品包装盒上的字剪下来,贴在展示台上,并用自己的识字方法把“新朋友”介绍给大家,营造出一种集体识字的氛围。

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寓乐于教、轻松识字”,使枯燥机械的识字教学课堂变为游戏、活动、竞赛融入其中的轻松课堂,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学习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钟启泉等主编.《为了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年度印刷厂工作总结下一篇:年度安全总结和计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