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研究成果

2022-10-27

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研究成果

初中物理教学困境研究

摘要:物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对于目前飞速发展的社会而言,物理学的实用性变得尤为突出,对于一线教学的物理课教师更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除了教学辅助设施(多媒体)的建设外,还应该加强物理试验室建设,让学生学习物理,感知物理,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引导学生入门的物理教师,更应该加强教学上开拓思维,谋求创新。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个人的心得体会,供一起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情景创设;教学过程;困境

1引言

单纯的依赖考试模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过于单一,教学过程应由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加强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物理是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实验,是实现学习方式多样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方法的改进过程以激励学生的学习为本位,进而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高效性。

2加强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浓厚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对古老的教学手段需要更新模式,要求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教师教学需要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入物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探知物理现象。教师教学中尝试情境的创设。创设情境的实质是揭示物理现象的矛盾,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激起学生学习的疑惑、惊奇、探知的情感,促进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动力,使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

2.1引入新课进行情境创设

教学中,好的开端引入新课内容是教学成功的一半,作为物理教师,要重视这一教学环节。新颖的物理情境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会让学生迅速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摆脱学习上的迷惑与困境(学习无目的性),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领悟求知的真谛,从而为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授“串并连电路”时,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链接,用串并连开关体会小灯泡的开关,并接连一个滑动变阻器,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这样实验的情境引入方式,把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唤醒,情不自禁的思考其中的奥妙,从而为讲授串并连电路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 / 3

2.2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物理课堂教学对情境的创设需要精心设计,提供学生学习探知真理的必要材料,引导学生想问题、导方法、出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规律。有些物理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掌握物理的知识和一般概念,教师需要在授课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比如:在讲授“浮力”时,教师可问:“为什么木块放在水里不会下沉,铁球会下沉呢?”学生必然会回答:“铁的密度比木块大”,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那么,一个空心的铁球放在水里又会怎样呢?”这时很多同学会有不同的回答方式,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答案情境下,将浮力的知识内容清楚的进行讲解。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3教学过程设计应遵从“从生活走向物理,探知自然现象的规律”

初中物理学科是贴近生活的一门自然学科,新课程教材注重到了每章、每节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见到的实物和现象的引入,学生能感知物理现象在身边的切实存在,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应力争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这样既拉近了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心里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科学情感。比如《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因此,在这一节的教学之初,我们就应该避开那些比较抽象的、一般化的物态变化和那些非常严密的物理概念,而应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实例(比如晒衣服的问题)出发,认识到一种具体物质———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从衣服上跑掉了!”从这样一个学生很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来认识汽化现象。但是在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应该进行改革,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而应该从实际的问题出发,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物理知识在实际当中是很有用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的实例出发来引入所要研究的内容并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来解决这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4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强调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感受。所以物理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本身,而应结合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学生的兴趣、能力水平,开发多种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积极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专题研究。在进行专题研究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到学生之中。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应给出帮助和指导,对最后的结论要得出正确的结论。

5结语

初中物理是学生走进物理的一门科目,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知物理、学习物

2 / 3

理知识,教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上文结合实际,潜析了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情境创设等方面的一点点心得和体会,不妥之处望各专家学者批评指正,相信我国的初中物理教学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宋祖佳.初中教育中教学策略问题的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2013(01).

[2]陈伟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中国物理教学参考,第34卷,(8).

[3]刘力.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霍华.运用CAI创设物理课堂情境[J].广西教育,2001-Z2.

作者:宋海霞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东三家乡中学

3 / 3

第二篇:《初中物理入门教学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这一学期的教学效果就显的尤为重要.

八年级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好奇,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由于思维方式得不到及时的转换,这就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因此,教师在入门价段的教学上要狠下功夫,使八年级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

二、研究的原则

本课题将探索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改变初中物理学习理念,变更初中物理学习方式,为转变初中物理教学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学习思维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达到以下几个原则:

1.在研究中探索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2.不断提升自我专业水平,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3.磨砺学生的性格,锻造学生的品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研究的方法、对象和时间

1、观察法:通过课堂讲评小实验、物理小魔术,以及多媒体手段等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

经验研究法:回顾自已的教学历程,并分析其成败,寻找典型学生和典型事例,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对策 。

问卷法: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并以问卷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了解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

案例研究法:选取以往教学过程中的失败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所在。

观察比较法:对同一种问题分别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略。

2、研究对象:学校八年级学生。

3、研究周期:本课题研究的周期为半年。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深入分析八年级物理教材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

2、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研究出一套适合物理入门教学的方法。

3、如何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单纯的数字计算向逻辑理性思维护方式转化。

五、研究的步骤和主要措施

本课题的研究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方案;进行有关资料收集

2、课题实施第一阶段:分析、汇总出八年级物理教材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

3、课题实施第二阶段:分析归纳这些特点,并通过这些特点探索出对应的教学步骤和技巧。

4、改进实施及结题阶段:全面总结研究成果,结题报告和论文汇总实验资料数据对外展示研究成果。

六、预期研究成果

1、经过培养与训练,让学生在解决某一物理问题时,经过观察思考后,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能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而不是孤立地、局部地、零碎拼凑地思考;让学生善于订正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

2、通过整理收集资料,撰写经验论文,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加强,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得到丰富。

第三篇:初中课题研究《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单元优化 整体发展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验的构思受张思中教学法的启发,始于8月,在山中学初一4个教学班进行。实验实施以来,我们在使用JEFC教材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实验中,对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编排体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感悟了一些教学体会。这对于我们冲破传统的框框,反思英语课堂教学,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实验的背景及思路

一、实践背景:自使用新教材以来,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第一,课堂教学中词汇教学费时多。初中英语新教材单词量大,但每课时的单词量不均衡。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课堂教学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学习单词方面,句型、对话等重点教学内容的训练量不够,达不到教学要求,单词问题已成为课堂教学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

第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较低。由于没有彻底解决单词问题,在学习对话时,单词就成为继续学习的障碍,直接影响着对话的掌握与运用。更多情况下,学生对于对话的掌握仅能达到有意义操练程度。甚至是机械操练层面上,不能熟练上口。

第三,部分教材的编排不太恰当。有的内容太零碎,缺乏整体性,有的内容编排轻重不一,需要调整。这些情况促使我们重新反思课堂教学中的种种习以为常的做法。

第四,课堂教学中心不突出。如果按照教材一课课的教,既学单词、对话还要训练知识点,重难点不集中,各环节平均耗时,导致学生学的囫囵吞枣,许多环节夯的不实,花架子多。

第五,教学目标单一和短暂。课堂教学的目标只完成了课本知识的传授,实现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主体性未得到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缺乏稳定性、持久性和创新性,教学观念相对滞后。

二、理论背景: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学者提出的英语课堂整体教学的思路以及成功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张思中教授“十六字”教学法对我们的实验也很有启发。整体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布鲁纳提出的:“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观点,都有力地说明了让学生整体、全面地去学习某一学科,有利于学生更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初中英语新教材按单元安排教学内容,每一个单元设置一个交际项目(即功能话题)。单元内的四课既围绕话题展开又相对独立成篇,构成一个有机的单元整体。单元整体教学实验旨在适应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写方式,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正确把握单元内容各课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各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形成以听、说、读、写为各自侧重点的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实验的具体实施情况

一.集中学音标,为学生集中识词做准备。音标是学生认读单词的拐棍儿,在学生识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学习音标:

(一)利用字母名称音学习音素。根据字母表顺序熟读字母,在熟读字母学字母歌的基础上,学习字母名称音的音标。尤其是五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在熟读的基础上,可把它们的音分解,并按长短音进行比较归类,学生掌握很快。

(二)利用歌谣学习音素。可利用初一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以及他们爱说爱唱的天性,把音标的学习与汉语拼音相结合,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学习部分音标:大海上面大雁飞,汉语ddd英语[d][d][d],汉语ttt,英语[t][t][t],泥人玩泥巴,汉语nnn,英语[n][n][n]……

(三)利用卡片熟记音素。老师制作卡片教音标,按音的归类,让学生熟背音素,学生自制卡片,自由提问、竞读,利用小组活动,及时复习音素。

(四)利用迁移练习拼读音标。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已积累了

2 一些拼读能力,这有利于学生练习英语音标的拼读,尤其是辅音+元音式的音标,学生特别容易掌握。

二.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内容,形成灵活、开放的教学体系。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优化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我们的课堂,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认知规律,抓住主干,每节课给学生设计好任务,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并且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作为基础的目标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的课型:

(一)自主预习课

自主预习课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对难点内容以讨论质疑、互相释疑的方式,合作突破。教学的侧重点在学生熟练记忆,掌握本单元词汇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运用,在用的过程中在去理解记忆,该课型应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强化学生遣词造句,语用感悟上。课堂教学步骤如下:

单词正音—→初步运用—→集中预习—→ 创设情景、总体感知 。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1.A free talk:尽可能地运用刚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内容可涉及到本课即将学习的有关内容。

2.检查预习:1.学生读单词发现难点,集体突破。 2.听录音、正音,训练学生的发音。

3.学生自读,记忆单词,并运用联想、比较、归纳等方法,加深对单词的理解。

3.初步运用:可让学生造句,翻译词组和做练习题,让学生初步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并在运用中,把对单词的学习从表层深化到内层。

4.集中预习:可利用翻译句子,翻译段落或做练习等,集中预习本单元的内容,对本单元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找出难点,做下标记。

5.总体感知:老师可事先设计,如一段文,内容尽可能多地包括新

3 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单词、运用单词。

6.总结课堂,布置作业:作业要有深度、有梯度、面要广,要照顾到学困生,不能让他们一开始就掉队。

(二)对话交际课

新教材每一个单元设置一个话题,单元中的所有内容围绕话题展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和教材的特点,重组教材内容,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功能性,对话交际课通过重组教材,把知识、功能、话题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突出知识结合,采取“知集技循”的方法。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课前交际—→创设情景(导入话题)—→机械操练(抓住话题主干)—→有意义操练(开拓思维)—→回扣课本(搜集素材配合听力训练)—→交际性操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交际能力)。

对话讲练课要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总之对话讲练课要以听导说,以析助说,读后仿说,创设语境多方练说,导入要新,分析要简,情景要真。该课型的高潮应达到大部分学生能脱离教材,自主运用功能话题进行交流。

(三)阅读课

新的教学大纲规定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10万字,同时为增加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新教材增加了许多阅读材料。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时间限制,往往不能充分利用这些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阅读课旨在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课以学生的阅读为主,采用泛读、精读、朗读等形式,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阅读能力。整个的教学思路是采取总——分——总的策略。

上好阅读课的原则:

1.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课本知识已有所预习,知识点的讲解并不重要,读材料一定要读的充分,且不可搞形式主义。老师要预测难点,适时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2.新旧相连,精泛结合:对于材料的处理,老师要处理好旧语言材料与新语言材料的衔接联系和搭配,为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可把教材内容划分精泛两种,精以衍泛,泛以保精。

4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学生要有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其次老师要注意阅读方法的引导。

①快速略读的习惯,可不求甚解,不穷抠一字一句,加快理解速度,把握文章整体结构。

②设计好问题,避免盲目阅读。

③学会猜词,不要认为只有读懂了才能往下读。

④帮助他们学会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思想,读文章按群阅读,再深入字里行间。再者,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把困难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不求全面开花,只求重点突破。

(四)听力、写作课

修订版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每学期初中学生听力训练不少于40小时。同时,新教材从初一年级起就注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课堂教学中听力训练、写作训练量往往不足。听力写作课着重于加强学生的听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听力、写作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如下:A free talk——听力训练(听单词、听句子对话、听力材料)——写作训练

1. A free talk:先讲个笑话,表演对话或值日报告等,创设宽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放松学生的心情,渐入佳境。

2.Hare a revision:对话背诵、复述表演等或课文复述,最好以口头表达为主,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训练学生的听力。

3.听力训练:可采取由易到难,听写结合的方法。

①先听单词,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生词是否能听、说、读、写,老师可事先对本单元的生词进行改编成题。

②听句子对话:对本单元的重点对话进行改编,空出生词和句子,让学生填写,老师语言控制时间,数量控制难易。

③听文章:本单元的听力材料,力度加大,检查学生综合听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或利用本单元的课文朗读磁带,挖空改写。训练学生的听记能力,不仅训练了学生听力,而且对课文是一次巩固,加深。

(五)发展课

5 可能是知识训练课,也可能是活动课,表演课等。一切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宏观调控,让发展课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舞台。

如果是知识训练课,则应做到: ①不能孤立地教语法。

②不能抛开语法去培养听、说、读、写。

③对待讲解与练习,要做到精讲精练,讲不离练 ,练不离讲,练习难度要适中。

④要有学生个体学习的时间。 如果是活动课等:

①形式多样:单词竞赛、一句话练习、演讲比赛、对话表演、问卷调查、话剧比赛、课本剧等。

②组织要严密,老师要备好课,设计好,形成要自然有序,千万不能临时抱佛脚。

③要收放自如,无论是活动组织,还是参与人员,以及所要进行的内容,老师可宏观调控,具体实施由学生完成,老师不能包办。

④要有始有终,要让学生玩有所 获, 学有所乐,体会和享受学习的乐趣,任何的活动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活动课不在课堂内结束,课堂只是中间站。

单元整体教学实验的初步成效

一、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得到培养。比如演唱英语歌曲,课前演讲,看英语课外书,坚持英语周记,大胆主持英语广播等。

二、学生自主识词能力明显增强。由于集中学习了音标,现在90%以上的同学能够自主识词,不需要模仿识词,熟练运用拼读规则归纳、总结单词识记的方法。如:比较记忆、联想记忆、语境记忆等。

三、坚持课前演讲。演讲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听完演讲后,可就内容问答,一篇文章有时能提出20多个问题。

四、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我校开展了各项活动,使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多:如初一学生英语作业展览,英语歌曲演唱会、英语朗读比赛、英语语法集锦、英语广播站、英语演讲大赛、英语黑板报、英语手抄报、泛

6 听力测试等。

五、经过两年的实验,学生的成绩稳步提高。整体成绩列年级前两名,及格率在90%以上,优秀率在40%以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英语自学能力均比以前有明显提高。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在集中识音标中,注重了学生音素的强化,而忽视了整体音标的学习,和对拼读规则的积累,尤其是学生对元音在前、辅音在后、元音与元音相邻、辅音与辅音相邻以及多音节词的拼读掌握得不好,以后的初识音标中,需强化训练这几种形式。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必然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它,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进行集中拼读、分类拼读、比较拼读,让学生多动口,在实践中探索,然后再进行使用。

二、忽视了逆迁移对音标学习的影响。比如采用直呼式学习音标,产生了汉语拼音、字母和音素相混的现象,应尽快摆脱引进音素,造成的负面影响强化训练,可先循序渐进,按顺序掌握→熟练→打乱顺序记忆→熟练→分类记忆→应用。

三、缺乏经验。在实际的教学中,实践有时与理论脱节,甚至走了弯路。

四、调查、研究不够。信息输出的反馈回收工作还需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及时强化正确信息,避免错误信息的输入。在检查中尽量少用选择题型。

五、实验效果还需进一步验证。整体成绩还要继续提高,还要对优生的培养策略进行整体构建。学生的个性发展策略还不够完善。

继续进行的几点尝试:

一、加强小组活动。由于班额较大,要想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学生的实践量,必须加强小组活动,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二、精心设计“任务型”、“运用型”教学活动。

(一)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二)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三)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运用语言和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能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要通过活动发现和使用人才。

三、整体单元教学的课堂设计要更加灵活开放 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应当是相对固定的,但课堂教学的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针对初一学生特点可适当增加对话讲练课,初三学生可适当增加阅读课;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不能单靠写作课培养,每节课的free talk就是练习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的最好机会,听说读写练习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课上课下创设英语氛围等。

总之,语言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元整体教学并非仅仅局限在单元是教学的单位,它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它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认知水平和接受速度,本着发展性、拓展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适当地改编、调整教学内容、步骤和方法,最终实现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用的目的。

第四篇:《初中物理对比性教学研究》课题研究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物理教学中,人们既要求学生找出差异性极大的物理现象或物理概念之间本质上的共同点,又要求学生找出表面上极为相似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概念之间本质上的差异。“ 对比”就是这一切思维活动的基础,它是找出研究对象之间共同特征和相异特性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提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共同特征的确定或相异特性的辨析,可以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质量和水平。这种方法不仅广泛地运用于物理学研究之中,也经常用于物理教学之中。人们认识事物往往是从区别事物的本质特征开始的。而要区别就要有对比,有对比才有鉴别。事物之间在现象上和本质上都存在着同一性和差异性。现象上的同一和差异一般来说是容易识别的,而本质上的同一和差异就不那么容易识别。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思维和物理规律具有可比性,运用对比法可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尤其在复习课上运用,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开拓学生的思维,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然而在传统物理教学中,对比的运用常常只局限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辨析过程,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知识的理解水平,而且通常还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的。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对比”被运用的深度和广度来说,还是从师生运用“对比”的自觉性和明确性来说都显著不足,此时“对比”充其量还只是一种理解知识的手段,确切地说还不能称其为教学或学习策略。新课程的物理教学中,对比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有效策略应该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现在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大家都特别提倡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物理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中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物理思想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这当中,老师不可能替代学生去接受物理知识,而只能起到一个主要引导者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这种引导呢?我认为在物理教学中适时的运用“对比”法,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和对教学重点的突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使一些不容易直接从理论上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而直观。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理论依据: 研究目标:

(1) 运用“对比法”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

(2) 探讨初中物理课堂适合运用“对比法”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主要内容:

(1)初中学生物理课堂难点学习现状调查。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调查“觉得物理课应怎样教授有难度且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2)初中学生物理课堂知识掌握不住重点形成原因调查与分析。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初中学生物理课疑问形成的原因,同时也要从教师教学方面寻找原因,并进行认真分析采用相关的合适的方法及形式。 理论依据: 主体教育理论。把学生当成教育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赏识教育理论。赏识教育在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建构出自身的体系,是充满了人文思想的现代教育理念,而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贤哲思想中处处闪烁着赏识教育的光辉。在课堂提问中尽可能多地采取表扬、赞美、宽容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审视自己学习的过程、修正自我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

四、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法;2、教学实验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初中物理对比性教学研究》

课题研究

课题主持人 :赵培娜

课题类型:理论型

研究日期:2014.3

第五篇: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方案

田子成 昌乐外国语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占主角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很辛苦;学生没有学习方法和能力;学习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让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案。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为此,我们觉得有必要进行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的课题,本课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在于希望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真正思考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减少无效、低效的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使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得到充分发挥。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2.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三、实验过程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八年级5---10班学生 (二)实验时间: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

(三)实验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

加强宣传制定研究方案、组织协调机制、成员分工、查阅资料。 进行课题论证申报、填写申报表,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确定实验班级和人员,做好分工,并进行理论专题学习,了解国内外“中学物理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及最近的成果,研究课题研究方向策略。根据课题精神制定出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0月)

在课题研究中进行建立起初步的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整理实验所需要的数据,撰写出相关的研究论文,及时对学生进行调查。并借按照有效教学的一般要素进一步研究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模式,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教学案例。加强对有效教学各个环节的研究,从细节入手,如何教学内容重组的有效性,怎样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研究,怎样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评价等,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有效教学的做法和经验。适时召开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研讨会,推动课题研究逐步走向深入。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与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前进行对比性调查分析;完成主体论文和结题报告;推广有效教学成果,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鉴定。

(四)实验方法

1.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

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教材有关有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2.案例研究法。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个案,如不做作业、抄袭作业、作业错误严重等个别学生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新形势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收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四、保障措施

本课题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给予课题大力的支持。学校专门提供研究经费。课题研究人员战斗在教研、教学的第一线,年富力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勇于争取,敢于创新的精神,科研能力强而且热情高。在资料获得方面,学校拥有标准配备的功能室,为物理有效教学和科研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学校网络设施齐全,配备了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学生微机室、阅览室等,随时可上网查询和查阅资料;相信我们课题组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研究。

五、实验预期结果

通过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引导初中物理老师正确处理“讲、学、练、评”的关系,“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三维目标的关系,“量、质、效”的关系.因为教学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所以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促进初中物理教师个体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并找到一些有效物理教学的共同原则,使之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初中物理一些教学难点,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提高初中物理教师的素质。达到减轻教师负担,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上一篇: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下一篇: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