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2023-01-18

第一篇:六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留守儿童六一庆祝活动小结

在鸟语花香的初夏时节,孩子们又迎来了自己喜庆的“六一”儿童节, 5月29日上午,留守儿童之家举行了六一庆祝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用歌唱、舞蹈、话剧、诗朗诵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抒发了心中的喜悦之情,他们精彩的表演,把欢乐的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在歌声和笑声中,庆祝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最后,大家一致推荐:舞蹈《欢乐的童年》,诗歌朗诵《常怀感恩的心》,这两个节目参加学校举行的“六一”庆祝活动。

此次活动让每个留守儿童过一个快乐的“六一”,也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展现自我才艺的舞台。

留守儿童之家

20

14、

5、29

第二篇:迎六一包饺子 情暖留守儿童活动策划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统计,全县21所农村小学中,留守儿童过半,这些孩子的父母或双亲都在外打工,或一方在外打工,家庭教育出现“空档”,父母对孩子学习及生活上的关注度极低,暴露出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安全意识薄弱、学习习惯较差等问题。因此,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爱心力量,为留守儿童群体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

【活动主题】

“迎六一包饺子,情暖留守儿童”

【活动目的】

营造关爱留守儿童良好的社会氛围,走近留守儿童,让更多的人加入关爱留守的行列。

【活动时间】

2012年5月27日

【活动地点】

溧水县和风中心小学

【参加对象】

溧水团县委、溧水114网志愿者服务队、和凤小学留守儿童(或安排检察院团支部、地税局团支部参与)

【主办单位】

溧水团县委、溧水志愿者协会

【承办单位】

溧水114网

【前期准备】

1. 招募志愿者,募集捐赠资金及物品;(组织义捐活动,需要社会爱心人士为我们留守儿童捐赠一些物品,例如一些有用的书籍和文具;闲置的电子产品和生活用品,比如收音机、随身听、台灯等;小制作,小礼物)

2. 协调学校活动细节;(留守儿童代表确定、展示活动安排;主持串词;学校情况介绍及流程安排;采购饺子皮等)

3. 安排车辆及行程;

4. 联系相关单位,准备捐助资金和物品。

【现场活动】

1. 上午9时,参加活动人员集中出发;

注:乘车方式以拼车为主,如根据实际参加人数较多可调整为缴纳乘车费用,统一乘车方式。

2. 参观和风小学校园,听有关情况介绍;

3. 与留守儿童面对面;

1)留守儿童自我介绍;

2)学生素质展示(诗歌朗诵、歌舞形式);

3)志愿者节目表演;

4)赠送六一节礼物;

4. 包饺子,就餐;

5. 互动游戏;

6. 同游游子山;

7. 下午3时,返程。

3.网站宣传,让更多的人来关爱留守儿童,走近留守儿童

4.准备一些表演节目。

【经费预算】

1. 文具(书包、彩笔、文具盒):80元×20人=1600元;

2. 午餐费用(含饺子馅和饺子皮、配餐等):1000元;

3. 乘车费用:如果集中乘车前往,每人收取20元左右的费用;

第三篇:让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灵

溧河铺镇第四中心小学校李红波

让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灵

溧河铺镇第四中心小学校李红波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特殊群体。这些留守儿童本应和其他未成年人一样得到父母的呵护,享受家庭的温馨,然而,由于与父母相隔甚远,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父母的有效教育和管理,他们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一名和留守儿童朝夕相处了6年的小学班主任,我深知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不易,更深知肩上的责任的重大。多年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使我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建立充满爱的班级,给住校生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1、带着爱走近住校生。 “爱”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住校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要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他们更多的爱。用爱去浇灌他们的心灵,用爱塑造他们的心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与学生融为一体,使住校生对班主任有信赖感,既把班主任当作老师,又当作朋友. 如我班有个调皮学生,也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缺少父母的关爱,如果老师对他多关心一点,他就很高兴也很听话,我抓住他这个特点,经常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有一次做课间操我发现他的衣服破了,就叫他把课间操做完后到我办公室里来一下.他来到办公室我就叫他把破衣服脱掉,然后我拿出针和线,给他破缝补起来,缝好叫他穿上,他高兴极了,连忙给我说谢谢.还有几次我看到我班几位同学的衣服和裤子破了,就回到家拿我家孩子的衣服给他们穿上,这些都得到孩子的家长和孩子的赞扬,因而我班家长对我很尊重,学生对我也很亲切.

2、耐心细致地处理出现的问题。学生世界丰富多彩,纷繁复杂,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教育引导学生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作为学生良师益友的班主任,要抱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工作。住校生的心理是脆弱的,很容易受一些不良的行为的影响,做出违纪的事来。班主任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地与这类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班有一名学生很调皮,俗语说的“大

事不犯,小事不断”,确实我班的刘青松几乎每隔两天就犯一次错误,这学期开学还不到一个月,他就犯了四五次错误了,每次我都是耐心地给他讲道理,细心地分析他犯错误的原因.另一方面,我把一些课外书借给他看,有计划的让他去完成一些事,让他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他的心灵不再是空落落的,并且隔三差五的表扬他的点滴进步。经过努力,慢慢融化该生不良的心理行为倾向,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培养住校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精心策划主题班队活动,培养住校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住校生的心理比其他学生表现地更为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在学习上表现紧张、焦虑乃至恐惧;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孤僻、嫉妒;在社会关系表现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在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班队活动。如在三.八妇女节“今天是你的节日”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中。让学生送一份礼物给妈妈,说一说感谢妈妈的话;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在开展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班队活动课后,住校生能够管好自己的生活,在寝室里不仅能收拾好自己的床铺,搞好卫生,还能去美化自己的寝室,比如将自己得意的一幅画贴在自己的床铺边,在桌子上摆上一个可爱的小玩意儿。通过活动,环保意识已经内化成他们的需要,审美能力已经体现在生活中了。

2、开展艺术活动,陶冶住校生的情操。

(1) 爱唱爱跳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生动活泼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亲身实践和自我发现,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耐心、坚持、克制、勇于战胜困难等。据此特点,我每周定时开展文艺活动,而且让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培养他们的广泛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平时要向任课老师推荐,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加学校的舞蹈、绘画、书法、电脑等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我才干的机会。并通过活动让他们发现自我,找到自信。

(2)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优化住校生的人际关系。

体育游戏是学生熟悉且喜爱的一种合作性很强的活动形式。游戏既包含合作,也存在竞争。有竞争,也就意味着有成功也有失败,一次次合作成功的喜悦或竞争失败中的不甘心,都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次磨练一次考验。为此,我结合学校每学期开

展的体育运动如:迎面接力比赛,拔河比赛和广播操比赛等。鼓励他们积极报名,积极参与。通过比赛,让他们在集体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也去理解他人,通过在游戏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交往,感受集体给自己带来的欢乐与微笑,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呼唤教育合力,使每一个住校生都得到良好呵护。

呼唤家庭的关爱。加强家校沟通,促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班主任首先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及素质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变那种认为孩子到学校上课,孩子的教育责任就交给了老师的想法。改变那种认为自己文化素质不高,教不了孩子的想法。并指导家长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实施“亲子教育”。无论孩子在校,还是在家,都让他觉得父母是和他在一起的,时刻关注他的学习,他的成长。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在哪些方面有长处,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或缺陷。然后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家长与孩子充满情感和亲情的沟通,让孩子的身心感到愉悦,孩子才会将自己的心里话向父母倾诉,实现心与心的交流,从而达到情感沟通的目的。孩子有了这种感觉,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不会再产生孤独感。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会因此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学习起来也就会感到格外轻松。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下,孩子的学习效率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其次指导家长为孩子创设和睦的家庭环境。这一点对于住校的孩子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平等待人,互相关心,互相信任,互相体谅,即使发生矛盾也能顺利解决。这样的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使其置身于家中感到温暖幸福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到被爱被尊重,学习到如何爱他人,如何尊敬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当孩子在校遇到遇到困难、挫折而灰心沮丧时,可以从家庭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

总之,作为住校生的班主任要时刻具有忧患意识,做到眼明,心亮,脚勤,深入班级,用爱去关心每一位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

第四篇:用爱建起“留守儿童”温暖的家

内容提要:

由于长年没有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中首要的是“教育”问题,作为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倾听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在他们中间频频出现内心孤僻,情感冷漠,缺乏道德约束,出现行为偏差等等。作为教育者,切忌用“无可救药”“朽木不可雕”等目光去评价他们。应该对自己的学生一视同仁,因材施教,不抛弃,不放弃。要拿出爱心,耐心和恒心。我们要用爱心走出留守儿童的情感世界,给他们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

温暖

留守儿童

健康

成长

“好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这首多年以前的流行歌曲,现在成为了一些特殊学生群体的真实写照,那就是在新的用工环境下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留守儿童”。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外出务工,留下家中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这些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日常生活的关心和教导,家中的老人对他们往往过渡溺爱,正常家庭生活的缺失对一个身心都需要引导和呵护的未成年人来说,影响是巨大的,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则无旁待。在我印象中,有这样一个孩子让人忘不了„„

“老师,这节数学课,锋又逃学了。”班长英急匆匆的走来汇报。我忙放下正在批阅的日记,唉!不到一个月,锋已经第三次逃课。第一次他跑到附近的祠堂看别人插田:第二次他躲在校园外面晒太阳:第三次他在男厕所消磨了一节课:这一次他又躲到那里去了呢?我叫上几个班干部,开始在校园外“搜查”。找了半天也不见他的踪影。这孩子,会去哪儿呢?“老师,锋在那。”顺着英手指的方向,我依稀见到在校外的小山那边有个人影一晃而过。几个同学追了过去,很快,锋被“抓”了回来。孩子们还七嘴八舌的告诉我,他还在山上放火都烧枯好几颗小树了。而锋呢,则是一脸的不在乎。

锋,一个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管教,他自私、霸道,攻击性强,厌学,不管做错了什么都无所谓。上星期逃学时,用断椅角把数学老师砸伤了,校长都找他谈过话了。当时,他目光游离 ,仿佛校长批评的是另外一个人。这才几天,又逃课又放火,我不由火冒三丈。刚想“河东狮吼”,一段文字浮现在我的眼前:爸爸妈妈长年在外打工,我连他们的样子都快记不清了„„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这就是刚才我读他日记中的片段,很显然,父母的远离让他的心灵有了创伤,多年的批评让他“破罐破摔’了。此时,无论多严厉的责骂也必然无效。我摇摇手,一句话没说,让他进了班。

一、 多方了解,建立档案

“锋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其外公代管。外公年迈,又不识字,只负责让孩子吃饱穿暖。为了弥补其缺少的父母之爱又较宠他,尽可能满足他的所有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孩子犯了错误,总是帮他寻找借口。锋经常不做作业或少做。如果老师留他补作业,他会趁放学教室乱糟糟时逃走。在班级里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和他玩。锋聪明,劳动时积极肯干。他对老师的批评与刻意的少之又少的表扬都无所谓”这就是我接班后为锋做的小档案。

二、 加强沟通,帮助感受父母的慈爱

当晚,我来到锋的外公家,告诉他外公,宠爱孩子没有错,但要讲究原则,否则就是害了孩子。女儿女婿回来后会怪你的。老人家直点头。在老人的努力下,我与孩子的妈妈通上了电话,电话里,我希望妈妈能经常和孩子通电话。把父母的爱借助电话线传递回来,之后的日子,我经常从日记里读到锋接电话后的喜悦。

三、 主动牵手,感受同学真情

在周四的班干部会上,我把锋的问题抛出来,希望有班干部主动与他牵手。班长英举起来手。我们讨论后决定,英与其同桌,先在学习上帮助他,不懂的问题讲给他听,慢慢的和他做朋友,机会成熟,就引导他进入其他人的朋友圈。

四、 寻找机会,增强留守学生的自信

由于父母不在家,锋的自理能力强,劳动技能比大多数同学同学好。一天晨会课上,我宣布:班级要通过演讲的方式竞选新的劳动委员,管理和指导同学们打扫卫生。课余,我找到英,希望她鼓动锋竞选,并教他写演讲稿。英不愧是班长,当锋站在讲台上演讲后。同学们都被他的演讲征服了。当场唱票后,锋以绝对的优势当选劳动委员。宣布结果后,我偷偷的瞄向锋,这个“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孩子眼里竟然闪动着泪花。

转眼,一学年快结束了,现在的锋能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上,虽然成绩进步不是太大。但作业一次也没少交过,除了英,他也有了很谈的来的朋友。我们班也因为他的卖力工作而多次被评为“卫生班级”。

是呀!锋的转变告诉我,对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应该有爱心、耐心、信心,要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来教育他们,引导他们。给孩子重建一个心中渴望的温暖家园,让这些孩子的生活多一份感动,多一缕阳光,多一片灿烂!

第五篇:让“留守儿童”享受爱的阳光

作者:吴明莲

工作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甘宁中心小学河口完小

邮政编码:404009

摘要:

我校是典型的农村山区完全小学,班级留守儿童比例达80%以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成为教育的重心。我通过对班上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分析,感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道远,特撰此文以期能呼吁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让留守儿童享受爱的阳光。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快乐

正文: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劳动力工价提高而农产品价格偏低,致使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为了家庭的稳定和经济收入更好,一般年青夫妇双双外出务工,然而自己的子女无法带在身边接受教育,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我校地处农村山区,是典型的农村完全小学。我班的留守儿童所占的学生比例更是令人吃惊。全班共有学生51人,留守儿童43人(其中女生21人),留守儿童所占比例为84.3%(其中留守女生所占比例为48.8%)。

作为一名长年在农村学校工作,朝夕与留守儿童相处的教师,我心中更是充满着焦虑和不安,从而也激发了我对班上43名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我班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分析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特别是农村孩子,“跳出农门”—— 一直是农村家长们对孩子寄托的所有希望,也是父母为孩子聚集经济后盾的终极目标。农村孩子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不用花多少钱了,但高中昂贵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特别是大学昂贵的费用,成为了农村家长心头的隐痛。人之父母,谁又不想在孩子身边给孩子关爱和教育?正是在父母眼中,孩子积聚了他们太多的希望,而这个希望只有具备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作后盾才有实现的可能,所以,父母们不得不纷纷踏上外出打工的征程,他们带走的是孩子未来美好的憧憬,留下的却是故土家园和一家老小,留守儿童的隐忧被他们的憧憬所淹没。

从我班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中分析,他们具有下以不良共性:

(一)、留守儿童教育不力

在近几年的调查研究中,我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后,他们的孩子大概有四种被监护方式:一种是隔代监护,也就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留守儿童的生活由他们来照顾,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是监护的主体,这也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被监护的主要形式。然而这类监护人的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甚至还有70、80岁的。这些老人绝大部分都是文盲,少数人只是认识些字。他们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上的必需品,但是,他们不能为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心理等方面问题。甚至有的监护人自己的身体就不好,留守儿童还得照顾他们。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不得不担起本应属于他们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这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第二种监护方式是上辈监护,监护的主体是留守儿童的叔叔、婶婶、舅舅、姑姑、姨等,这种方式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第三种是委托监护,监护的主体是留守儿童的邻居或熟人,一般他们同时监护多名留守儿童,家长付给他们一定的工钱。这两类监护者一般年龄不会太大,文化水平也不错。然而他们往往需监护较多的孩子。在我校中,就有一位家长同时监护4个孩子,那效果可想而知。而且,被监护者往往都是监护者的亲戚,监护人总认为对亲戚家的孩子不能太严格,因此对亲戚家的孩子要求不高。第四种就是自我监护,也就是自己照顾自己,这种方式所占比例非常小,只有高年级才会有几例。

(二)、留守儿童性格缺陷

由于父母外出,全年甚至有的几年不归,留守儿童只能通过电话与父母交流。有的一两周通一次话,有的两三个月通一次话,有的半年或一年才通一次话,有的甚至不通话。在电话中,大多数父母也只是简单地询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身体情况,有没有不听爷爷、奶奶的话等一些较浅层次的问题,而对于孩子的心理情绪波动和性格转变则往往注意不到。因此常常听孩子说他们跟父母没什么话可说。

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母关爱,很多孩子因长期见不到父母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感觉,甚至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我校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时,对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摸底。从调查结果看,不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有的任性、冷漠、自卑闭锁,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有的内向、孤独、柔弱无助;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有的甚至对父母充满怨恨、逆反心

2 理严重;还有的因缺乏父母的监护而变得胆小、缺乏自信和心理安全感。然而父母均在家的非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和自信心方面要显著高于单亲或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

(三)、留守儿童行为异常

心理学告诉我们,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在留守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不少留守儿童迷恋上网、玩游戏,也有一部分学生家境较好,生活无忧无虑,因缺少管教,手头有了钱,经常比阔气,大手大脚乱花钱。

我从对全校留守儿童调查中了解到,绝大部分老师都反映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比父母在家的学生难教育,而且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的品德变差了。在我们学校里,每个班都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而时常不守纪律、调皮捣蛋的,大部分都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

(四)、留守儿童成绩低下

孩子的学习不光是学校老师的事,也需要家长进行过问和辅导。虽然农村家长的希望就是孩子能“跳出农门”,光宗耀祖,实现家长所寄托的理想,但是,由于长年缺少家长的教育和辅导,许多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父母没读什么书同样走南闯北打工挣钱,自己没必要认真学习,等年龄再大一点就可以随父母一块外出打工挣钱,目前在学校就是混日子,长身体的。

我的同事们也反映“留守儿童大都是后进生”,“班上最差的几名学生的大部分也是留守儿童”。在外打工的父母,路途近的还可以偶尔回家看看,关心一下子女的学习生活。而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和经济条件制约的父母,一两年才能回家一次,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只能是心有牵挂,鞭长莫及啊。即便父母返家,普遍有给孩子“补偿”的心理,常常带给孩子许多吃的、穿的、玩的等等,很少有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甚至有些父母根本不问孩子的学习成绩。

留守儿童成绩普遍低下的根本原因,还是缺少家长的教育与辅导,而引起孩子从心理上根本不重视学习。

二、对留守儿童教育对策的思考

(一)、减少留守儿童大量产生

农村青壮年夫妇双双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驱动,要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现象,我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体制下,政府必须进一步继续深化农

3 村改革,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发展家庭创业项目。“打工经济”虽然是目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绝不能以此代替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发展壮大农民自己的产业经济,让农民在自己的家中有事业可干,有利益可得,把农民重新从城市吸引到农村从事与城里一样的工作。农民不外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这样,如果仍有大量留守儿童产生,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待遇,提高农民工的经济支付能力和基本生活条件,使农民工逐步具备带上子女进城的能力。同时打破城市学校本身的坚冰。城市学校要敞开大门接纳留守儿童入学,取消一些不平等的收费,且与有关方面相互协力,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更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保证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教育中接受平等的教育,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的健康成长。

(二)、促进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父母外出后,孩子缺少家长教育和关爱而导致教育副面影响,作为学校,应充分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承担起更多的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责任。创建农村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儿童大部分住到学校来,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填充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利用互助互学的同伴友谊来弥补其在家庭中缺失的亲情。第一,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让每一位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本校、本班中留守儿童的情况,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很好地帮助他们。也只有提高了认识,才能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转化为老师的行动。而老师的行动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是最为重要的。第二,学校平时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家庭关怀,通过一个又一个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在老师的帮助下,留守儿童自己做主角。第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留守儿童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及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办心理咨询室、心灵小广播,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辟心理健康专栏,为留守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另外,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开学初,学校就要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成员状况,父母的去向及联系方式。特别是留守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电话、通信地址要记录准确,以此为基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我校在今年5月,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我想,这一活动将对留守儿童心理、学习、生活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扮演留守儿童知心朋友

教师不能再停留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层面,新时期下,教师应变更角色,成为学生的亲密伙伴,更是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了解留守儿童,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每一位教师,更是每一位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一,主动走进留守儿童内心,抚慰孤独的心。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作为班主任应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把握其内心世界,体验和理解其内心世界。

第二,给留守儿童多一份关爱,让其在成功中增强自信。对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最贴心的关爱,也是造成留守儿童成绩差,难教育的根源所在。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应有意无意地给他们多一份关爱,让他们把在家里缺少的爱到学校补起来,更多地体会到家的温暖。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少批评多鼓励的原则对待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学习中树立起自信心。课后,我把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同时在学生之间结成帮扶对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给予留守儿童亲情温暖

既然农村孩子的父母们把“跳出农门”作为对孩子的奋斗理想,就应该协调好打工挣钱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与孩子及其教师保持经常性联系,主动了解和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使他们能时时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体验到亲情的温暖。这样,给孩子温暖的同时,也能够给孩子以教育。当然,父母最好能常到学校看看,亲自了解孩子的情况,这会对孩子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如果父母只一味地为了多挣钱而让孩子的教育走向失误,那挣钱又有什么用呢?!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农村和城市、政府和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多方面相互协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愿我们的农村孩子也有一个美丽的春天!愿农村的留守儿童不再孤独,能够享受爱的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绿叶配红花的优美句子下一篇:六项专项整治情况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