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观后感

2022-07-31

第一篇: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在每个成长在中国的人来说,在他心中一定会有一定的重量。作为河北的高考大省,就像高中老师所说,生在河北,是一种悲哀。但是对中国那一代人来说,生在中国,是一种悲哀。渴望知识却不能得到,却要分到边疆去革命劳动。或许这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坚持心中的那份梦想,并执着追求,是青年人所必须拥有的。

《高考1977》以30多年前恢复高考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在黑龙江插队落户的一群包括来自上海,北京的年轻人如何排除万难赶考,改变命运 ,用选择践行信仰与承诺的故事。

一群在黑龙江农场下乡的上海和北京籍知识青年,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准备参加高考而遭遇各种阻力的故事。他们中有视知青为接班人千方百计阻止他们回城,同时具有父亲情怀的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他也是一个对农场怀有深情的退伍老兵,他爱脚下这片土地,也爱这一群年轻人。为了女儿可以牺牲一切的带有“历史问题”和盲目性的知识分子父亲;还有为了承诺放弃回城,为了爱情又假装考试的知青潘志友,还有让人流泪的小根宝等等,他们这一群人在高考的抉择下,生动地演绎了一段知青生活的苦乐悲歌。电影情节很感人,让我们80后感受到了父辈那一代人的奋斗史和感恩史,也仿佛亲身感受到了一代人11年的等待,也体会到了一个沉睡了11年的中华民族的觉醒,知识改变命运。

我们都亲身经历过高考,我们都曾为高考而挑灯夜战,不管结果是什么,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能经历高考,这是我们一辈子的财富。真的感谢高考,如果没有高考,我们还不知道我们的未来在哪里,也没有社会的这种公平。正式因为高考,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虽说起跑线有差异),但是这是中国目前所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了,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奋斗!

看完这部电影感受颇深,也对人生有了很多感悟,那种感悟是写不出来的,电影《高考1977》真的不错,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我们是高考的受益者,不要去怨恨高考反而我们要感谢高考。高考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青春有了奋斗的动力,也让我们的人生有了坚持的价值。如果说三十年前的教育转变的是时代与青春,三十年后的教育转变的应该是社会与文化。在道德沦丧,文化缺失的今天,这样一部影片不愧为抚慰几代人心灵的赞歌。坚持自己的梦想而勇敢的走下去。。。

第二篇:高考1977 观后感

问苍茫大地,谁可燎原

----《高考1977》观后感

“知识就是力量。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伟大的多的多。这话说到根上他把知识还给了人们,因为我们的民族需要更多有知识的人,去完成被无知所耽误的时间。今天,1977年12月10日,一定有很多很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走来,走进考场,我们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醒了。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影片中的潘志友在高考的前夜,坐在火炉旁,对陈琼说道。 1977年12月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总设计师”邓小平书就的大手笔,也为日后中国社会的变革埋下重要的伏笔。

本片故事立足于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一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中有被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看好的接班人(北京知青潘志友),更多的则是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 “知识青年”命运的青年人。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际,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

但是,就他们所处的年代和环境,要想真正走出“鲤鱼跳龙门”的一步,甚至仅仅是获得尝试的资格都谈何容易,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的颠覆、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管理者思维的差异、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不同的人,围绕着小小的红色公章,做着命运的搏击。

“我们终于可以高考啦”

《高考1977》中有这么一句台词,“我们终于可以高考啦”,让我们这代年轻人觉得可笑至极。我们刚刚经历过高考,它给我们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又或许,将要经历通往象牙塔的高考。对于高考,无论是胜者还是败者,我们都无数次地在心底呐喊着,万恶的高考!它带给我们的记忆是沉痛的。

然而,在40年前,有那么一代人,他们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变成了痛苦的“知识青年”,不能再参加高考的“痛”经历了十年时间的磨打,最终降临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时,那已是种迟钝的麻木了。他们丧失城市户籍、中断学业、离开家庭、没有任何财产等最基本的社会身份„„甚至丧失了最基本的心灵温暖与关爱。他们在农场年复一年地过着没有期望的生活,人生的目的仅仅是活着,有多少人经不住绝望,精神崩溃甚至自杀。更多的人,内心充斥着孤独、迷茫、和沉重的伤感,一年,两年,十年,还是永远都是这样?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国家当时的困境?当高考改革的消息,在一把顺风又迟来的大火中传开时,年轻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在苍茫大地,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立足历史,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我们终于可以高考啦”,这种兴奋与激动,幸运与重生地呐喊。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对高考的渴望成了当时知识青年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个人的重生也许成为恢复高考真正的意义所在。

两位父亲

影片的主人公之一,陈琼是一位家庭成分有问题的知青,她的父亲陈甫德被判为历史反革命。尽管亲生父亲已经与母亲离婚,但是陈琼20多年的人生都因此被耽搁了,在农场的时候,被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看不起,坚决阻拦她与潘志友的爱情。她也深知,和潘志友结婚无疑是耽误了他。即使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文件下来了,她也没有勇气报名参加,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无法逾越。对于父亲,似乎只有恨。

父亲陈甫德知道女儿怨恨自己,但是一听说高考改革的消息,就冒险偷出了图书馆的复习资料带给女儿,希望女儿就此改变命运。而女儿却愤怒地说,她要的是证明父亲不是历史反革命的文件。为了女儿能安心去参加高考,陈甫德一刀刀地刻出假公章,伪造了一份证明。

这位父亲深切的爱让人心酸无比。

相比之下,起初我觉得老迟是一位缺少人味的形象,然而,其实他是一位爱得深沉的父亲。文革期间,老迟任革委会主任,是个革命者,明显的革命性,可是当文革结束后,又成了坚硬的保守派,他坚守着毛主席的教训和印章,并且常常把印章挂在身上,视为王法。于是构成了他的第一层身份——保守者,和进步作对的人。同时他还深爱着这片土地和这群孩子,尤其是潘志友,这就构成他的第二层身份——一个疼爱孩子的父亲。这两个身份应该是并不矛盾的,可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保守者和父亲的矛盾在老迟身上就暴露出来:孩子们为了梦想都要逃离自己的第二家乡——三分场,可是作为保守者这是不允许的,而作为父亲,老迟却希望他们都能飞出去。

在影片的最后老迟去查成绩,工作人员问他,这些知青是你什么人?老迟说:“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高考1977》这部影片有很多人认为它并不成功,因为对于80后90后的年轻人,我们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仅凭一部影片,无法感受1977高考改革的深刻,对于经历过这段历史的父辈们,这部影片又不足以还他们一段最真实的历史。但是,当高考改革的消息,在一把顺风又迟来的大火中传开时,我振奋了;当历史反革命陈甫德,为了女儿,一刀刀地刻着假公章,我震惊了;高考当天,为了赶上唯一的一班火车,一群年轻人在雪地里狂奔时,我撼动了;害怕三分场失去劳动力的老迟,却在他们高考后主动查询,对招生办的工作人员说,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我感动了„„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让我有了书写的动力。

那群追逐火车的青年们的身影,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他们追逐的不是火车,是梦想。这些年轻人的梦想的星星之火,乘着文革结束的劲风,成为了燎原之势。也正是这样一股燎原之势,加快了中国社会的变革,民族的觉醒。想当年,知青峥嵘岁月惆,党主沉浮;重回首,梦可燎原。

第三篇:高考1977观后感

那段奋斗的岁月

——高考1977观后感

在伊春的冰冻土地上,年轻人挥洒着热血青春,几次心潮的起起落落,几次矛盾的错落交织,所有的汗水和血泪,只为了知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是如此热切、如此强烈,看着那一张张求知的脸庞,遭遇一次次艰难的险阻,让我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这学期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这样一部电影——高考1977,这是一部以1977年恢复高考为主题的电影。电影中记录的是1977年文革后恢复高考时,一批在黑龙江某农场劳动的上海知青,正为当年谁能去上大学而较劲,随着中央领导邓小平的复出从小道消息传来:上大学要实行文化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了,这个消息顿时在知青中引起极大的反响。在当时极左思潮盛行的年代,农场场长开始时对高考的抵制和知青为了自身命运的抗争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知青中有文革期间不可能有上学机会的,有立志扎根农村的“有志青年”,有抗争不住自己命运而轻生的,也有见义勇为的。经过曲折和斗争,知青家长为了女儿做假,女儿为了抗争命运与父亲隔绝,以及朴实善良的场长从抵制到相助。知青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如愿以偿考上大学。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其中的一个个感人的细节深深的打动了。阿三脖子上挎着收音机,疯狂的骑着自行车,把党中央恢复高考的消息告诉农场中的难兄难弟们,大家举着收音机,身后大火燎原,所有的声音消失,只传出收音机里播音员的声音,这个场面十分震撼人心。去考试的路上,知青们乘坐的拖拉机抛锚了,男男女女只能在障碍重重的山林里飞奔着赶火车,有人摔倒了,很快被拉起来,有人摔伤了,就一把推开赶来帮忙的人,哭喊着为前行者送上祝福。那一刻,我多么希望火车能晚开一秒钟,再等一秒钟,也许,那一秒钟之间,那一群年轻人的命运就都将会不同。

正如,在影片中,老陈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你是否参加高考并不重要,能否录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尊重。这句话,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因为失去了对知识的崇敬,物质便会横行,这真是那一代人最惨痛的记忆。

第四篇: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在今天,高考是遭人诟病和不满最多的一种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形式。而在我看了《高考1977》这个影片后,发现在30多年前,高考却是神圣光辉的,为数以十万计的年轻人的生命转折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将他们从漫无边际的枯燥无味的知青生涯中拯救了出来。在这30年里,高考在整个中国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经历了一场巨变。产生变化的原因是和社会的背景密不可分的。这个就不探讨了。

电影的是以邓小平的复出而开始了一个关于热血青年对知识的渴求从而力争高考的励志故事。开头那一幕农场知青在广场上看露天电影,从银幕上看到邓小平复出,仿佛在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尤其是中间的停电,知青轮流用脚踏车发电继续收看《新闻简报》的段落,它把知青内心那种期待变革的饥渴和焦灼,不露痕迹却又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假如不是当年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在恢复高考,假如不是邓小平从报考须知中删去“组织批准”这四个字,那今天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将面临一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影片中描写了两个老人,他们分别是老迟和陈甫德。老迟是个没文化的大老粗,他讲组织原则,讲党性,讲立场,但有点不通情理,甚至对知青有点粗暴,他代表的是陈旧的思想。当然,最后老迟还是被陈甫德的一番话说通了,“地里一耽搁就是一年”“如果你的孩子被耽搁了11年”,从一个蛮不讲理的工农干部,变成了一个“肩起命运的闸门,将年轻人放到光明中去”的勇敢的人。陈甫德是个知识分子,他充满父爱,为女儿不惜以身犯险,但却毫无组织纪律观念,甚至为了女儿高考可以私刻公章,冒充国家干部,他则是知青们的灵魂代表。

影片开始,思想僵化的老迟像是飘浮在历史天空中毫无生命气息的一粒尘埃,而到影片最后老迟亲自开着农场拖拉机送知青赶考的场景,不禁让人热泪盈眶。陈甫德的形象就是肩负着历史十字架,却极富自我牺牲的父亲,是一记铿锵有力、斩钉截铁的惊叹号。

影片中出现了两枚公章,这是影片中最发人深省的影像符号。第一枚公章,是别在老迟裤腰上象征着组织与权力的农场革委会的公章。在那个年代,一个人的命运都取决于这枚公章,每一个与活着相关的细节都必须盖上相当于组织认可的公章。离开了公章,一个人就如同一具空空的躯壳。于是,老迟因为这枚公章而在农场成为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而陈甫德这样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历史反革命,竟然毫无顾忌地用私刻公章的方式,向组织和权威发起了挑战。在当年,这极可能为他带来杀身之祸。但为了向女儿赎罪,为了她的前途,他不惜铤而走险。

三儿也是个特令人感动的角色,一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立刻送到三分农场,陪着强子冒天险去书库偷书,火烧燎原的时候又骑单车把恢复高考的广播送到知青那里,在火车站见众人怎么还不来而急得跳脚,男儿膝下有黄金,却肯为了“11年一次”而跪下来哭着给爸求情,请他老人家高抬贵手不要放火车离开,可见这刚恢复了的高考的力量是多么让人为之激情澎湃的。只是那老人家还是狠心挥下了放行的绿棋。幸亏三儿赶着让他媳妇儿给老迟打了个电话,老迟才会开拖拉机赶来送大家去考场,见证这些事的人都这么努力积极的争取,就更别提当事人了。

众人追赶火车是整个影片的高潮,拼命向前跑,跑不动了互相拉一把,再跑不动的就边哭边让其他人继续赶路,并嘱咐要好好考,希望其他人能帮他们完成这个神圣而伟大的梦,着实令人动容。以前听老一辈的人说过他们要拼命赶着77年那趟高考,一直不明白,后来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其实还是因为那个时代留下的创伤,让人觉得万一错过了这次又不知道哪年才有机会了。

高考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就像知青们对知识的渴求也是不可斗量的!

第五篇:高考1977观后感

观 高考1977 有感

看完 高考1977 这部电影以后,我的感触颇深。1977年,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搅扰中国人民整整十个年头的文化大革命业已结束。人民的生活重新步上正轨,在这百业待兴之际,中断了多年的高考也得以恢复。 “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当邓小平恢复高考的指示通过收音机传遍大江南北,高考改变的一代人,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甚至改变了国家的命运。高考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的新时代。这正如电影中那句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台词:“恢复高考要比高考本身重要的多,有意义的多。” 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当年,重新开放的高考为无数人生命转折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将数以十万计的年轻人从水深火热的知青生涯中拯救了出来。在这30年里,高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在看到电影中看到老迟亲自开着农场拖拉机送知青赶考,大家一起奔向即将开起的火车时的场景,我真的被震撼到了。 看到他们冲开大门奔向考场时,我深深为他们感到高兴,终于这群年轻人最终冲破了一切,抵达了梦想。

于是我不禁想到了我的高考,想到了我们的高考。我们多少曾经抱怨,高考这座大山压制了我们太多太多的东西,我们的一路一直以来,都把高考当做一堵墙,认为高考是残酷的竞争,认为高考是遭人诟病和不满最多的一种国家制度形式。但在看过这部影片以后,我意识到我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因为高考我们的人生改变了。我不必为了一次考试冒险偷书绝食抗争,甚至拒绝亲情。其实,高考从不是一堵墙,而是通向成功的一条便捷之路。

是的,1977的高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的高考依旧会改变我们的命运。我感谢高考,他让我拥有过那么多的激情与梦想,他让我曾度过了三年繁忙充实的岁月。曾经,我也曾抱怨,高考,掠夺了我最美好最失意的岁月,但今天,回过头观望,才发现,那时有着太多的美丽,太多的憧憬。

所以,我们应该反省一下,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面对机会更应该懂得把握和珍惜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上一篇:10月份述职报告下一篇:app架构经验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