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语文词语辨析

2023-06-18

第一篇:2019江苏语文词语辨析

义素分析法与中学语文词语教学同义词辨析

义素分析法与中学语文词语教学同义词辨析字数:3082 来源:中外教学研究

2008年12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出发,阐述义素分析法在中学语文同义词辨析中的作用,分别从文言文同义词和现代汉语同义词进行阐述,使复杂的同义词辨析趋于清晰、精细。

【关键词】同义词 义素分析法 同义词教学

词汇教学属于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教学,虽然中学没有像中文专业大学生那样开设专门的“现代汉语”课,但在解读作品、获取文章精髓和评价文学形象的过程中,前提就是对语言的理解。语言是符号的艺术,汉语是诗性语言,“富有弹性,富有韵律,组合自由,气韵生动”(申小龙语)。积累词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同义词义位的辨析,是积累词汇、掌握词汇的一条重要途径。如:表示“反复思考”的词语就是“琢磨”、“斟酌”、“推敲”、“掂量”、“揣摩”等几个词,虽然表示相同的意思,但是在写作时选用哪一个呢?这不得不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每一个词的理据意义。本文从同义词和义素分析法的定义出发,主要阐述义素分析法在中学语文同义词教学中的作用。

一、同义词与义素分析法的定义

1、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

等义词在意义上完全相同,在语言中可以换用。如:自行车——脚踏车、铁路——铁道。近义词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意义和用法上都有细微差别。如:“坚决”侧重态度果断;“坚定”侧重立场稳定。

2、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

义素分析法是指从义素的角度分析义位的方法,是现代语义学的重要分析方法。它借助于结构语言学的对比性原则,将一组义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寻找出共性义素,并在比较中找出不同的义素,这样既可以看到同组义位之间的联系,也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早在五十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用义素分析来研究不同文化社团的亲属词语关系;后来,语言学家也把义素分析运用到语言学中来。美国学者卡茨等人首先提出了“语文成分分析”的理论。他们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的最小的语义元素称为“语义原子”,即“义素”。

例如:“看”和“看见”,好像词义差不多,实际上除了都是凭借眼睛感知客观事物外,没有别的相同之处。通过对这两个词进行义素分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请看:

看[+凭借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

看见[+凭借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

这样的描写将词义切分成短小的义素组合,简明直观,不仅在义素的对比分析中突显了词义之间的异同,同时也有助于解释说明不同词语在搭配等一系列用法上的差异。

二、义素分析法在中学语文同义词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语文词汇教学包括文言文词汇和现代汉语词汇。下面,将具体阐述义素分析法在文言文同义词语和现代汉语同义词语的运用:

1、义素分析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文言词语是基础,由于语言的发展演变,古代词语与现代词语在很多情况下意思并不一样,加之文言文中又存在很多同义词,完全理解并掌握文言词语的意思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怎样在课堂中更好地教会学生文言词语呢?笔者认为教师利用义素分析法能够更加清楚明了地辨析文言文中的同义词。

例如:下面四组同义词:“饥”与“饿”、“完”与“备”、“杀”与“弑”、“言”与“语”。利用义素分析法可以很快就辨析出几组同义词的相同与不同:

A组

饥[+腹中无事物,-时间长,-危及生命]

饿[+腹中无事物,+时间长,+危及生命]

B组

完[+全,+形态完整,-数目齐全]

备[+全,-形态完整,+数目齐全]

C组

杀[+取人性命,-上对下,+下对上]

弑[+取人性命,+上对下,-下对上]

D组

言[+说话,+个人主动陈述,-与人交谈或回答问题]

语[+说话,-个人主动陈述,+与人交谈或回答问题]

A、B、C、D为四组同义词,“+”为肯定,表示具有这一特征,“-”为否定,表示没有这一特征。同组中有相同的“+”或者“-”表示它们有相同的义素,相同义素决定了它们是同义词,而不同的义素决定了它们在意思和用法上的差别。将文言文中的同义词用义素分析法展示给学生并讲解,细致清楚明了,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义素分析法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除了文言文需要进行很多同义词辨析,现代汉语中也有很多同义词的辨析。同义词辨析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高中语文课本里曾经有这么一道题:从“精细”、“细微”、“细致”、“细密”这组同义的形容词中挑选最恰当的分别填入下列语句的空格内,每个词只能选填一次。填完后,再同课文对照,看看有无不同,体会作者选用同义词的精当。

⑴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全都在____上显能耐。

⑵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____。

⑶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____。

⑷(掐丝)这是一种非常____的工作。

空格处需要填写的词语分别为细密、细致、细微、精细。初看这组同义词没有很大的区别,都表示“细”,但是实际上,四个词之间是有差别的。那么,它们有什么样的细微差别呢?用义素分析法可以很清楚地将他们区别开来:

这组同义词,相同的义素是“细”,即“横剖面小”,在“细密”中的区别性义素是“[(+质地)紧密]”,这是刺绣、刻丝、象牙雕刻等手工艺品的特点,因为“细密”,所以要“费大工夫”,故1题应选“细密”。“细致”的区别性义素是[+精致], 2题写图案画的特点,对细小的地方都花工夫,画得精致,故选“细致”。“细微”的区别性义素是[+微小],3题因为“小块面积小”,所以热胀冷缩的变化也微小,故选“细微”。“精细”的区别性义素是[+精致],因此4题应用“精细”来说明“掐丝”是一道很精致的工序,要做得很细心。通过义素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将这四个词语区别开来。

又如:表示“关于人的智力和体力来源的看法”的同义词有禀赋、天赋、本性、天性。这组同义词相同的义素是“人的智力体力的来源”,将该组词语相同义素和不同义素列举如下:

禀赋[+人的智力体力的来源,+人天生具有的素质或条件,+人的智力、才能或体魄,-人的个性、性格]

天赋[+人的智力体力的来源,+人天生具有的素质或条件,+人的智力、才能或体魄,-人的个性、性格]

本性[+人的智力体力的来源,+人天生具有的素质或条件,-人的智力、才能或体魄,+人的个性、性格]

天性[+人的智力体力的来源,+人天生具有的素质或条件,-人的智力、才能或体魄,+人的个性、性格]

通过比较这组同义词的相同义素和不同义素,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义素分析法揭示出在共同意义范围之内的词义的细微差别。比之传统的同义词辨析方法,此法辨析同义词更加缜密,更具系统性。在中学语文词汇教学中,用义素分析法辨析古今汉语同义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100875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对外文化学院)

第二篇:2019部编版二下语文看拼音写词语

二年级看拼音写词语练习(一)

ɡǔ

shī

nónɡ

cūn

ér

tóng

huà

zhuānɡ

liǚ

zhī

jiǎn

dāo

chōnɡ

chū

xún

zhǎo

ɡū

nianɡ

piāo

dànɡ

táo

huā

xìnɡ

zi

xīn

xiān

yóu

piào

duì

yuán

chuán

yuán

lái

shū

shu

yóu

yǐn

rén

zhù

duī

zhí

shù

ɡé

wài

mǎn

xiū

xi

huā

shū

zuò

jīnɡ

zhí

bǎi

shù

kōnɡ

wàn

yún

ɡōnɡ

yuán

二年级看拼音写词语练习(二)

fēnɡ

zuó

tiān

ɡǎn

mào

wān

yāo

liú

xià

shuǐ

bèi

hòu

wēn

nuǎn

nénɡ

ɡòu

shū

zhuō

wèi

dào

mǎi

mài

wén

liàn

liàn

shě

shí

ɡān

tián

qīng

cài

láo

dònɡ

mèi

mèi

wén

kǒu

hǎo

xiànɡ

fēnɡ

jǐnɡ

qiú

zhù

wēn

nuǎn

ài

xīn

dìnɡ

jīnɡ

ɡuò

chū

àn

liǚ

jǐnɡ

zhī

tiáo

zhǒnɡ

zi

jiù

shì

nán

dào

jiā

ɡōnɡ

ɡōnɡ

二年级看拼音写词语练习(三)

shén

zhōu

tái

wān

hǎi

xiá

xiǎo

dǎo

mín

yǒu

zhěnɡ

fèn

jiē

dào

tiē

shànɡ

lónɡ

zhōu

ài

cǎo

zūn

jìnɡ

tuán

yuán

zhuàn

dònɡ

nɑo

bèi

jiǎ

ɡǔ

tónɡ

qián

huò

qián

cái

ɡuān

dēnɡ

shāo

fàn

qié

zi

ròu

dàn

chǎo

fàn

chánɡ

chénɡ

měi

shí

kǎo

hónɡ

shāo

zhānɡ

kāi

yànɡ

zi

qián

zhuǎn

yǎn

qīnɡ

mínɡ

xiān

rén

yuán

yuè

zhōnɡ

qiū

二年级看拼音写词语练习(四)

cǎi

mènɡ

xiǎnɡ

sēn

lín

shǒu

jié

ɡuǒ

jiē

shi

pínɡ

ɡuǒ

bān

jīnɡ

línɡ

yóu

qīn

di

ā

fānɡ

biàn

sǎn

jiào

shì

zhōu

wéi

zi

chōnɡ

yào

shuǐ

wánɡ

chànɡ

ɡu

niào

chuánɡ

ɡān

jìnɡ

shǐ

xìnɡ

shǐ

jìn

jiǎo

jiān

xuě

sōnɡ

ɡē

shēnɡ

huān

yǒnɡ

shì

shènɡ

wànɡ

liú

shén

xìnɡ

yùn

jiào

hǎn

二年级看拼音写词语练习(五)

wánɡ

láo

fánɡ

zuān

jìn

quàn

ɡào

diū

shī

ɡào

su

jīn

láo

běn

huà

yáo

bǎi

zuò

wèi

qiɑn

jiāo

ɡěi

qiǎnɡ

zǒu

miàn

yuàn

yīnɡ

ɡāi

xiǎo

mài

rán

diào

xià

bǎi

fànɡ

lǎo

shī

shén

qínɡ

xiàn

rèn

zhēn

chī

jīnɡ

jiǎo

mínɡ

bai

rán

hòu

mài

zi

zhōu

wánɡ

yánɡ

láo

jiǎo

jīn

jìn

二年级看拼音写词语练习(六)

shuǐ

lián

huā

qiónɡ

rén

jué

duì

shān

lǐnɡ

bāo

hán

dònɡ

léi

hēi

dǎo

nónɡ

xià

chuí

yínɡ

jiē

dǎo

shǒu

zhǐ

shí

zhēn

bānɡ

zhù

lǐnɡ

dǎo

yǒnɡ

yuǎn

bié

pènɡ

dào

xuě

zhòu

chá

bēi

shī

bǎn

rónɡ

shì

léi

yún

chuānɡ

hu

tiān

rán

hēi

wài

zhǐ

diǎn

běi

shǎn

diàn

xiànɡ

dǎo

fánɡ

zi

二年级看拼音写词语练习(七)

shàn

zi

huǎn

màn

dào

zi

ān

jìnɡ

ɡēn

běn

tònɡ

zuì

jìn

shū

diàn

jué

dìnɡ

nónɡ

shānɡ

diàn

wán

quán

zhōnɡ

jiāo

huàn

qīnɡ

mǎi

mài

bān

jiā

dǎo

xià

cài

quán

shuǐ

huài

yīnɡ

ɡāi

zhěnɡ

ɡ

chōu

shuǐ

fǎnɡ

zhī

biān

xiě

zěn

me

zhī

xiāo

shī

máo

bìnɡ

tóu

tònɡ

ɡōnɡ

fu

wéi

jīn

cǎo

jìn

qínɡ

dào

biān

zhī

二年级看拼音写词语练习(八)

ɡuó

kàn

wànɡ

lán

cǎi

zhāi

sài

tāo

chū

shì

jiè

ɡōnɡ

láo

fǎn

suàn

shì

jiǎn

dān

yóu

jué

de

zhí

qián

zhí

rén

lèi

jiān

nán

yán

hài

cónɡ

xīn

nián

ɡōnɡ

jiàn

nònɡ

huài

nónɡ

yān

jué

xīn

chónɡ

xīn

jué

de

zuì

hǎo

jié

chénɡ

ɡōnɡ

jiǎn

dān

yuán

shǐ

huí

si

sài

pǎo

lán

tiān

yuè

lianɡ

xiānɡ

dānɡ

第三篇:词语辨析练习

一、选词填空。

撕扯 撕破 撕裂

1、小张一不小心( )了那张油画。

2、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 )的七零八乱。

3、由于王华的任性,最终( )了他和同桌的关系。 静寂 沉寂 安静 静修

1、水面上渐渐( ),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2、( )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的入睡了。

3、人们都敛声屏气,空气好像凝固一般,( )的气氛将要使人室息。清脆 清纯 清澈

1、驼铃那( )的声音会回荡的很远很远。

2、歌唱家那( )的嗓声可真是甜美。听着那歌声,犹如临近了( 矗立 树立

1、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 )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2、我们要( )良好的个人形象。 吩咐 嘱咐

1、放假了,老师( )我们要注意安全。

2、楚王只好( )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刚强 坚强 顽强

1、妈妈牺牲后,小金花把仇恨埋在心底,一滴眼泪也没掉,表现的十分(

2、解放军像( )的堡垒,用自己的血之躯,当住了汹涌的洪水。

3、奥特曼凭着( )的毅力战胜一个又一个的怪兽。

二、用‘√’选择合适的词语。

1、每到夜晚,我和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 飞行 飞翔)

2、这时候我才(意识 意会)到,老师(误解 误会)了我的笑声。

3、(隔绝 隔断 隔离)了空气,他就可以长期存放。

4、我国是一个历史(长久 悠久 古老)的国家。 期望 希望 指望 欲望

1、你不要( )他能帮的上你。

2、我要好好学习,决不辜负爸爸妈妈对我( )。

3、为了满足山区孩子们的求知( ),让我们献出一份爱心吧!

4、我真( )暑假能够去九寨沟旅游。

三、下列括号中依次填入的成语,最贴近的一组是( )。

1 / 12

)。

)的溪水旁边。

1、他通过多媒体电脑制作了一份“( )”的电子邮件,发送给在美国的表姐。

2、这样的画面给人以( )的感觉,好像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

3、老张定计划,做决定,很少检查研究,常常( ),还自夸“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学习或者做事,如果( ),随心所欲,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A.绘声绘色、虚无缥缈、无的放矢、闭门造车 B.惟妙惟肖、无的放矢、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C.身临其境、闭门造车、虚无缥缈、信口开河 D.绘声绘色、 虚无缥缈、闭门造车、无的放矢

词语辨析方法

辨析词语的方法:

一、辨词义轻重。

二、辨范围大小。

同义词语辨析主要是辨析以下三个方面:

1、意义方面的差别

(1)表现重点不同。例如“安定”和“稳定”都有平静正常、没有变动的意思,都可以用于形势、生活和人的情绪,但“安定”含有平安、安好之意,如“我们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稳定”更强调平稳、无大变化,如“这位病人现在病情比较稳定”。

再如:“假冒”和“伪劣”都有所售商品以次充好的意思。“假冒”侧重指商品冒充名牌,如“请认清商标,谨防假冒”。“伪劣”侧重指质量低劣,如“怪不得老出毛病,原来是伪劣产品”。

(2)范围大小不同。例如“心情”、“心境”和“心绪”都指内心的思想感情。“心情”泛指思想感情所处的状态,意义范围较广,书面、口头都常常使用。如“心情激动”、“愉快的心情”。“心境”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境况,意义范围较窄,多用于书面。如“小张家乡闹水灾,近来心境不好”。“心绪”主要指萦回不断的思绪,或复杂的内心感情,意义范围较窄,也多用于书面。如“他担心高考落榜,一直心绪不宁”。

(3)语意轻重不同。例如“违背”、“违反”、“违犯”和“违抗”都有不遵从的意思。“违背”指背离、不遵守、不实行,语意较轻,常用于协议、诺言、良心等,如“他这个人说话算数,从不违背自己的承诺”。“违反”指不符合,向反面去做。它有的地方可以和“违背”互换,但总的说来,语意较重,常用于理论、原则、规章、制度等,如“他违反校规,受到了记过处分”。“违犯”不是一般的违背、违反,且有触犯、抵触之意,性质严重得多,常用

2 / 12

三、辨感情色彩。

四、辨语体色彩。

五、辨具体概括。

六、辨侧重方面。

七、辨搭配对象。

八、辨词性和语法功能。 于政策、法令、法规、纪律等,如“党纪国法不容违犯”。“违抗”强调对抗、抗拒,是蓄意的行为,性质恶劣,如“胆敢违抗政府法令的人,定将受到严惩”。

2、色彩方面的差别

(1)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同义词它们的意义差不多,但是反映出来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态度却不相同,也就是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带有赞许的意味,叫褒义词;有的带有贬斥的意味,叫贬义词;有的不带褒贬意味,叫中性词。

(2)语体色彩不同。这里主要指书面语和口语的色彩不同。书面语一般经过文学加工,有的受古代文学的影响还比较大,所以跟平时口头说的话有些不同。书面语和口语各有自己的色彩特点,适用的语境、场合也不相同。

3、语法功能方面的差别

有的同义词虽然意义、色彩方面相同,但语法功能方面存在差别。如:“愿望”和“希望”。

同义词之所以是同义词,就因为有相同的语素;之所以存在某些差别,就因为有不同的语素。我们辨析同义词,特别是意义上的细微不同时,可以利用这一构造特点,注意其中的不同语素。例如:“欢畅”“欢快”“欢乐”“欢喜”“欢欣”是一组同义词,都有高兴、愉悦的意思,其中:“欢畅”含畅快、舒畅之意,如“久别相逢,心情十分欢畅”。“欢快”含愉快、轻快之意,如“欢快的乐曲”。“欢乐”含快快乐乐之意,如“节日的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欢喜”含高兴、喜爱之意,如“她看到孩子上进心这样强,满心欢喜”。“欢欣”含欣欣然之意,如“欢欣鼓舞”。

修辞手法练习题集锦

1、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 )

2、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

3、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

4、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

5、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

6、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7、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 )

8、它蓝得可以发出声音,它可以把你的视线冻结。( )

9、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难道还有人感觉不到吗?( )

10、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3 / 12

11、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的恍惚入了梦乡。( )

12、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

13、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14、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

15、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

16、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

17、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 )

19、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 20、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

21、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

22、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

23、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24、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2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26、我们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

27、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

2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29、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30、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3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32、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

33、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

34、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

35、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

36、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

37、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

38、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

39、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40、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

41、树叶很绿。( )

42、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

4 / 12

43、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

44、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

45、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 )

46、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47、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48、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

49、骆驼是沙漠之舟。( )

50、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5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5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53、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

54、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

5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

56、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

57、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58、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59、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60、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设问与反问修辞手法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

1、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2、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反问又称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

1、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2、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5 / 12

例句: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

反复修辞手法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修辞手法释义及分类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现在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方面上。修辞手法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比拟(又名比体)、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联珠)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隐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

其他特殊性描写方法:有白描,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正衬、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翻新,反复,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互体,换算,回环,回文,降用,歧谬,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移用,谐音,歇后,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沓,拈连。

扩句和缩句练习

扩句练习

1、我们走过来。(我慢慢地向他走过来。)

2、远方有一条彩虹。(看那远方有一条美丽的彩虹。)

3、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体育健儿刘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6 / 12

4、列车奔驰。(列车在山谷中奔驰。)

5、小蜜蜂飞来飞去。(一只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6、浪花跳跃。(美丽的浪花在海上跳跃。)

7、黑熊表演节目。(笨手笨脚的黑熊正在表演。)

8、鲜花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在花丛中盛开了。)

9、小华做操。(小华在操场上认真地做操。)

10、星星眨眼。(夜空中的星星在眨眼对我说晚安。) 缩句练习

1、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小燕子休息。)

2、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奶奶打水。)

3、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天气热。)

4、宽阔的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钱塘江罩着雾。)

5、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小松树跳。)

6、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小鹿欣赏影子。)

7、绿油油的墓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草地盛开鲜花。)

8、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太阳高高挂天空。)

缩句方法及注意事项

缩句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去掉全部枝叶,只保留主干。例如:精彩的表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结束。

第二种:去掉大部分枝叶,保留主干和小部分枝叶。 哪些枝叶必须保留呢?

1、否定句中否定词。例如:我绝对不同意你的这种无理要求。缩为:我不同意你的要求。

2、“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们连带的重要词语。

3、疑问句子中表达疑问的词语要保留。例如:“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会上夺走了几项冠军呢?缩为:运动员为什么夺走了冠军呢?

缩句的注意事项是: 一是不改变原来的意思;

二是不改变原来的结构。“凶恶的敌人被英勇的红军消灭了”如果缩为“红军消灭了敌人就不行”。

三是不留下多余的枝叶,如果把“精彩的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在掌声

7 / 12

中结束”就多了“在掌声中”这个枝叶。

缩句的步骤是什么: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保留的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变换

引述句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对话。说话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人表述自己的意思。说话人所说出的说话内容,用引号引起来。比如: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这次考得成绩很好。”

转述句是说话人转述别人的话给听话人听,说话人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将转述的内容以第三人称的口气说给听话人听,因为是转述别人的话,不是说话人本人的说话内容,不能用引号。如:老师高兴地对我说,我这次考得不错。

引述句变为转述句方法是:

1、把冒号改成逗号,去掉双引号。

2、把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她。

3、如果句中冒号后面又出现他人姓名,一般情况下照写,这样不会使句中混乱。

4、把第二人称“你”改换成他/她的姓名成习惯称呼。

5、后面的问号不变。

例如:宋庆龄笑着说:“正因为我是领导,才让你坐北朝南的呀!要是我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吗?”

改:宋庆龄笑着说,正因为她是领导,才让李艳娥坐北朝南的呀!要是她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吗?

转述句变陈述句的方法是:

1、改逗号为冒号,添加双引号。

2、如果转述内容中是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在转换时遇到一个句子中有两个第一人称“我”时,应改后面一个“我”为第二人称“你”。

例如: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这个句子应该改为:姐姐说:“我明天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

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

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就是“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变换。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实施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两种句式的变换就是“把”或“被”前后两个词语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 例如:

8 / 12

1、我被老师表扬了一番。 老师把我表扬了。

2、我把衣服洗了。 衣服被我洗了。 变换方法如下:

一、“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

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

例:弟弟把水喝了。(弟弟为“主动者”,水为“被动者”,喝了为“动作”。)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

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

例:太阳被乌云遮住了。(太阳为“被动者”,乌云为“主动者”,遮住了为“动作”。)

二、利用具体的例子在变换后的“把字句”与“被字句”中分别找出“主动者”和“被动者”,再进行比较。

例如:风把树叶吹落了。(把字句) 主动者被动者

树叶被风吹落了。(被字句) 被动者主动者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即可。

三、提醒学生在互换中,句子中出现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 例: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住了。(把字句)

变换后:太阳被树林遮住了。(被子句中把“茂密的”丢掉了,因此是错误的。)

四、提醒学生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例: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把字句)

变换后:敌人被八路军全部消灭了。(原句中为“全部敌人”,但互换后的被字句中把全部放在了敌人之后,因此是错误的。)

做一做下面的句式练习,加以巩固。

(一)“把字句”变换“被字句”

1、妈妈把所有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小男孩把小鱼用力地扔进大海。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我把作业写完了。

5、我把画挂在了墙上。

6、积雪把大树的枯枝压折了。

7、他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

9 / 12

8、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得严严实实。

(二)“被字句”换“把字句”

1、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

2、足球被我踢进了大门。

3、小树苗被冒失的风娃娃吹折了。

4、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5、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

6、那只凶猛的大老虎被武松终于打死了。

7、我们被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了。

8、船上的食物很快被他吃光了。

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变换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做双重否定句”?很显然,双重否定即否定两次的意思,就是说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语意。如:“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在这句话中,“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那这句话的原意就是:“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

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则要在关键词前加上两个连用的否定词。

如“没有„„不”、“不得不”、“不„„不”、“不能不”、“不是不”、“不会不”、“不要不”、“没有一个不”、“非„„不可”、“不能否认”等。

【提示】

1、表示判断。“是”用“谁也不能否认”。 例:周总理是我们的好总理。

双重否定句:谁也不能否认周总理是我们的好总理。

2、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须”改为“非„„不可”“不能不”。 例:离毕业还有一个月时间,我们必须得加倍努力学习。

双重否定句:离毕业还有一个月时间,我们非得加倍努力学习不可。

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只好”“只得”用“不得不”。 例: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

双重否定句: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了。

4、表示全部。“全”“全都”“全部”用“没有„„不”“无不”等。 例: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都感到自豪。

双重否定句: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无不感到自豪。

5、表示推测。“会”“可能”“能”“应该”用“不可能不”“不会不”。 例:今天他可能会来。

10 / 12

双重否定句:今天他不可能不会来。 【课后练习】

把下面句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4、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6、这是伟大的奇观。

7、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8、我们建成了希望小学。

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0、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11、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都要读它。

12、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1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14、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15、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6、山坡下的每一块地都被大水淹没了。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

1、去掉“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11 / 12

2、变肯定词为否定词,或变否定词为肯定词。

3、句尾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将“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变为陈述句即:去掉“难道”和“吗”,把“不应该”变成“应该”,最后标点符号变成句号。就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练习】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5、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练习。

1、讲桌上的那束鲜花,难道不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2、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我们怎么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3、同窗五载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

4、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难道会关闭吗?

5、难道大家不热爱自己的祖国?

12 / 12

第四篇:词语辨析1

1.品味vs品位:品味,突出“味”字,表味道、味觉,品味为动词;

品位,突出“位”,即位臵、水平,为名词。

2.简洁vs简捷:简洁,一般用于形容语言、文字、文章;

简捷,一般用于形容方式、方法。

3.以致vs以至:以致,意为导致。一般后面接坏的结果;

以至,意为“一直到”,并无明确的好坏结果之分,仅表示后面的结果是前面因素影响的加深。

4.积淀vs积累:积淀,指在长期积累中形成文化、知识、经验等,多用于抽象事物;

积累,指的是食物逐渐聚集或指积聚起来的事物,如资本、素材、经验等。(个人觉得这两个还是应当放在具体语句中选择,但是要熟悉常用的搭配)

5.刮目vs侧目:刮目,指彻底的改变眼光,积极含义;

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愤恨,表消极。

——————————————————————————————————————————————————

1 ————————————————————————————

2月21日

1.滥觞vs泛觞:滥觞,比喻事物的源起、开始,是中性色彩;

泛觞,比喻错误思想的流散,带有消极色彩。

2.发源地vs发祥地:发源地,本指河流的起源处,比喻事物的发端;

发祥地,从前指帝王生长和兴起的地方,后来指事业、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在比较大的事物的起源时,用“发祥地”。

3.质询vs质问:质询,语义较轻并且有积极的感情色彩;

质问,指根据事实提出疑问,语义较重。

4.缺陷vs毛病:缺陷,指先天的;

毛病,坏习惯,后天形成的。

2 5.成规vs陈规:成规,指现有的或实行已久的规则; 陈规,指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22日

1.伏法vs服法:伏法,侧重指罪犯被执行死刑;

服法,指罪犯认罪,依法受刑,服从法院的判决。

2.误解vs曲解:误解,指错误的理解,表示一种客观事实,语义较轻;

曲解,指歪曲或错误的理解、解释,带有一定的主观意味色彩,语义较重。

3.变换vs变幻:变换,侧重“换”,侧重指事物的变化更换,由一种形式换为另一种形式;

变幻,侧重“幻”,即不固定、不可猜测。变幻侧重指没有规律可循的变化。

3 4.本能vs本性:本能,侧重指与生俱来的能力;

本性,侧重指原本的性格或者性质。

5.处事vs处世:处事,侧重指具体办事,处理事务;

处世,侧重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

2月23日

1.传诵vs传颂:传诵,侧重辗转传布诵读、称道;

传颂,侧重传扬称颂,语义较重,常用于较为重要的事迹。

2.遏制vs遏止:遏制,“制”即压制、控制。遏制侧重指通过压制、控制阻止其势态,强调制约性;

遏止,“止”即停止。遏止侧重指迫使其停止。

4 3.化妆vs化装:化妆,侧重指为更美丽而打扮修饰; 化装,侧重指为不被人识别或演戏而改变装束。

4.寄予vs寄于:寄予,侧重指寄托 给.....之意;

寄于,侧重指寄托 在......之意。

5.校正vs矫正vs教正:校正,侧重指更正文字、位臵上的偏差和错误;

矫正,侧重指纠正生理毛病和错误偏差;

教正,侧重指请人请教,为谦辞。

6.截止vs截至:截止,侧重指到一定期限停止;

截至,侧重指截止到某一时候。 ———————————————————————————————————————————————————————————————————————————————

2月24日

5 1.开拓vs开辟:开拓,指原来已有,侧重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开辟,指以前没有,侧重指打开通路,创立开展。

2.滥用vs乱用:滥用,滥即泛滥。滥用侧重指过多地、无限制地使用;

乱用,乱即胡乱。乱用侧重指错误地、胡乱地使用。

3.年轻vs年青:年轻,轻即与重相对。年轻指相对年纪小,是比较而言的;

年青,青即少之意。年青指年纪小,侧重指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年纪。

4.涉猎vs猎取:涉猎,侧重指粗略地浏览、阅读或研究;

猎取,侧重指以。。。。。为目标掠夺取得之意。

5.神智vs神志:神智,智即智慧。神智指精神、智慧之意;

神志,志即意志。神志指直觉、意志之意。 —————————————————————————

6 —————————————————————————————————————————————————————

2月25日

1.审定vs审订:审定,侧重指审核之后决定;

审定,侧重指审核后修订、改动。

2.圣地vs胜地:圣地,圣即神圣,侧重指宗教场所或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

胜地,胜即胜出、好的意思。侧重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3.时事vs时世vs时势:时事,事即事情。时事侧重指近期内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时世,时代或社会。时世侧重指当下的世道;

时势,势即趋势。时势侧重指某一段时期内的客观形势、时代潮流与趋势。

4.收集vs搜集:收集,收即收纳。收集侧重指使聚集在一

7 起;

搜集,搜即搜索。搜集侧重强调到处寻找,使聚集在一起。

5.提名vs题名:提名,侧重指向会议或有关部门提出可能当选的人员或作品的名字;

题名,侧重指为了纪念或表彰而写上姓名、书写名称。

———————————————————————————————————————————————————————————————————————————————

2月26日

1.体型vs体形:体型,侧重指人体和畜体的类型,主要指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体形,侧重指人或动物身体的形状,也指机器的形状。

2.推脱vs推托:推脱,脱即摆脱、开脱。推脱侧重指将与自己相关的事情或责任推卸,使之与自己无关;

推托,托即托词,拒绝。推托侧重指婉言谢绝,后面长带有托词或拒绝的原因,多指推托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3.降服vs降伏:降服,服即服从。降服一词的主语为屈服的人;

降伏,伏即使驯服。降伏一词的主语为使别人顺从的人。

4.辛酸vs心酸:辛酸,侧重指对生活状态及经历的一种描述,经过某种辛劳酸楚的历程;

心酸,侧重指内心感受,心中悲痛难过。

5.心律vs心率:心律,律即节奏、规律。心律侧重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如心律不齐;

心率,率即频率、程度。心率侧重指心脏跳动的频率,如心率太快。

2月27日

苍茫: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已经、心胸开阔。

9

逐步:“步”即步伐,逐步侧重指在步骤分阶段实行,强调步骤性。

逐渐:“渐”即渐渐,逐渐侧重指渐渐变化,不强调步骤阶段。

引见:“见”即见面,引见侧重指由第三者引导想见,使彼此认识。

引荐:“荐”即推荐,引荐侧重指介绍并推荐。

盈利:“盈”即多余,盈利侧重指获得利益,表示利润已经得到。

营利:“营”即经营,营利侧重指谋求利润或利益,表示利润尚未得到。

沿用:“沿”即沿袭,沿用侧重指沿袭使用,继续使用。 延用:“延”即延期、延误。延用侧重指延迟使用、延期使用。

———————————————————————————————————————————————————————————————————————————————

10

2月28日

1.醇厚vs淳厚:醇厚,指口味纯正浓厚;

淳厚,仅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2.凋敝vs凋零:凋敝,指生活、事业等方面的衰败,搭配对象为较大的事物;

凋零,指草木凋谢零落,比喻人或事物衰落,搭配对象相对较小。

3.度过vs渡过:度过,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

渡过,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

4.范围vs范畴:范围,指四周的界限,搭配对象通常是比较具体的界限;

范畴,哲学名词,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搭配对象比较抽象。

5.忽视vs轻视:忽视,表示不注意,一般只用于物,而不

11 用于人;

轻视,表示不重视,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

———————————————————————————————————————————————————————————————————————————————

2月29日

1就教vs任教:就教,敬辞,指向对方求教、请教,对象时求教的客体;

任教,指担任教育和教学工作,对象时教学的地点或内容。

2.绝笔vs绝唱:绝笔,指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或书画作品;

绝唱,指艺术领域内“独一无二”、“无人可及”的业绩。

3.矍铄vs古稀vs耄耋:矍铄,指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适用对象只能是老年人;

古稀,专指70岁的老人;

12 耄耋,也用来指年老,不过专指八九十岁的年纪。

4.蒙尘vs蒙垢:蒙尘,指蒙受风尘,特指君王因为战乱等原因逃亡在外;

蒙垢,指蒙受耻辱之意。

5.崎岖vs嶙峋:崎岖,形容地势或道路高低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

嶙峋,形容山峰、岩石、建筑物等突兀高耸。

ps:斑竹为什么不审核。。。。。

———————————————————————————————————————————————————————————————————————————————

3月1日

1.容许vs允许:容许,指容纳、许可,表达一种客观状态;

允许,指答应、应允,带有主观意愿色彩。

13 2.莘莘vs辛辛:莘莘,指人数众多,常用的搭配有“莘莘学子”;

辛辛,指辛劳刻苦,常用语形容人的工作、学习状态。

3.突出vs凸出:突出,强调明显、出众,带有一定的抽象意味;

凸出,指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用来形容具体事务。

4.甄别vs鉴别:甄别,指通过非常认真细致的考核来辨别真伪;

鉴别,指审查辨别真假好坏,常用于对艺术作品的分辨识别。

5.震荡vs振荡: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的重大影响,不能平静;

振荡,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

14 ———

3月2日

1.暴发vs爆发:暴发,指突然得势或者发财,也指洪水突然难以控制。使用范围狭窄,一般只用于形容洪水、发财、得势等方面;

爆发,本意指火山内部岩浆冲破地壳向外喷发,比喻突然发生、突然发作。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火山、雷电、地震、火势以及大事件、大举动、大声音等。

2.不止vs不只:不止,表示连续不停,或超出某个数目范围;

不只,与“不仅”同义,常与“还有”、“而且”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3.篡改vs窜改:篡改,指故意改动原文或歪曲事实,一般接较大的事物或事件,如“篡改历史”、“篡改事实”等,侧重指用假的、错误的东西去取代真的、正确的东西;

窜改,指改动文字、记录、文件等,如“窜改原文”、“窜改古书”等,侧重指对原来的东西进行错误的改动和变更。

15

4.迟缓vs弛缓:迟缓,指缓慢; 弛缓,指放松、缓和。

5.反映vs反应:反映,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所引起的思维认识的过程,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反应,指由刺激引起的一切活动,包括意见、态度或行动。

——————————————————————————————————————————————————————————————————————————————

3月3日

1.肤浅vs浮浅:肤浅,多指学识等浅薄、不深厚,理解不透彻;

浮浅,多指思想作风、文章结构等不切实际、流于浅薄。

2.灌注vs贯注:灌注,指注入、浇进(液体,包括比喻性的心血、知识、思想等),也比喻精神集中;

贯注,指精神集中,也指说话或行文语言连贯。

3.界限vs界线:界限,指抽象意义上的尽头、限度;

界线,指两个地区或不同类型事物的分界,多指具体事物。

4.勉力vs勉励:勉力,指尽力而为,尽力去做;

勉励,指鼓励别人去做。

5.启示vs启事:启示,指启发、指示、引导。常用于解释事物的道理,让人有所认识、提高;

启事,是一种公告性的应用问题,为了声明某事或说明某一问题而刊登在报刊或贴在墙上的文字。 ——————————————————————————————————————————————————————————————————————————————

3月4日

1.启用vs起用:启用,指开始使用,对象通常是物;

17 起用,一是重新任用已经退职或免职的官员;二是提拔任用新人。对象通常是人。

2.祛除vs驱除:祛除,使去掉、去除之意。多指疾病、恐惧、鬼神等抽象事物;

驱除,赶走、除掉之意,多指蚊虫、敌人等具体事物。

3.声明vs申明:声明,指公开表态或说明事实真相;

申明,指郑重地说明,侧重较为正式、严肃地强调解释说明。

4.实验vs试验:实验,指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际验证;

试验,指对某事物的结果、性能进行试探观察。

5.退化vs蜕化:退化,指生物体的某部分器官在金华过程中全部消失或部分残留,泛指事物由好变坏,由优变劣。

蜕化,指昆虫的幼虫经过脱皮以后增大形体,变为另外一种形态,也比喻腐化堕落。

——————————————————————————————————————————————————

18 ————————————————————————————

3月5日

1.委屈vs委曲:委屈,指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

委曲,指事情的经过、底细,也指去掉、道路、河流等曲折。

2.协调vs谐调:协调,侧重步调一致,有条不紊,可作动词用;

谐调,侧重比例匀称,常用语声音、颜色、气氛等。

3.行迹vs形迹:行迹,侧重指行动的踪迹;

形迹,侧重指形态神色、举止神情。

4.淹没vs湮没:淹没,指大水漫过、盖过,通常指水;

湮没,指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埋没,通常指时间。

19 5.隐晦vs隐讳:隐晦,指意思不明显;

隐讳,指隐瞒不说。

——————————————————————————————————————————————————————————————————————————————

3月6日

1.原型vs原形:原型,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事件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原始人物或事件,是事物的所指;

原形,指原来的形态,本来的面目。

2.琢磨vs捉摸:琢磨,指反复思索,仔细考虑;

捉摸,指揣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式中。

3.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门庭冷落:指门庭前很冷清,形容人少。

4.门可罗雀:形容为官者昔日权势熏天,门庭若市,前来拜访的宾客甚多。而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或形容事

20 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状;

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5.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很清楚,形容人人皆知;

无人问津:没人访求、探求,比喻无人过问;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

3月7日

1.缔造vs创造:缔造,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重大的事业;

创造,指想出新办法、提出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东西。

2.见证vs目睹:见证,指当场目睹,可以见证。主要强调可以见证;

目睹,只是强调可以看见,与见证的侧重

21 点不同。

3.仿造vs仿照:仿造,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

仿照,按照已有的方法、样式去做。与仿造相比,更加侧重于已有的样式、方法。具体题目中要看后面是否有所提示,如具体样式等。

4.疑惑vs困惑:疑惑,心里不明白,强调有疑问;

困惑,感到疑难,不知怎么办,强调有疑难。

-------------------------以上四个是今日做题所见,参考答案解析以及具体语境,加上个人所理解的区别方法,如有错误,大家指正啊~~

5.昙花一现:昙花的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了。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

22

3月8日

1.佶屈聱牙:形容文句艰涩,读起来不顺口。

2.左支右绌:应付了这边,那边又有了问题,指力量不足。

左辅右弼:泛指起重要作用的任务。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

3.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身心交瘁:身体衰弱,精神不振。

心力交瘁: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

精疲力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4.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及事物凑在一起。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相互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相辅相成: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5.后悔莫及:后悔也来不及了,倾向于主观性追悔。

悔之晚矣:后悔也来不及了,倾向于第三方的客观评价。

23 悔不当初:后悔当初没有那样做或不该那样做。

————————————————————————————————————————————————————————————————————————————

3月9日

1.名不虚传:指传出的好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侧重不是虚传的;

名副其实: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侧重符合。

2.一目十行:指看书时一眼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非常快;

走马观花: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3.舞文弄墨:形容玩弄文字技巧,多含贬义;

屡试不爽: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4.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多含贬义;

24 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

5.显赫一时:指在一个短时期内名声权势极大;

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名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轰动 。

————————————————————————————————————————————————————————————————————————————

3月10日

1.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常被误用为冲锋在前,或者首先接受任务、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按部就班:原指写文章按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后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2.高瞻远瞩:指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25

3.养虎遗患:比喻纵容坏人做坏事,留下后患。

偃旗息鼓:指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比喻停止斗争。

4.蠢蠢欲动:形容像虫子一样缓缓行动,比喻敌人或坏分子准备行动。

杯弓蛇影:指讲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以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5.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或立场有不同的看法。

众说纷纭: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3月11日

1.矫枉过正:指把弯曲的东西扭直,结果过了头,又歪向另一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舍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臵。

2.火上浇油:指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

26 展,强调“事态发展的结果”。

剜肉补疮: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强调“手段”。

3.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侧重 不知道怎么办。

无所适从:不知道听从哪一个好。侧重 不知道听从谁。

4.南辕北辙:想到达南边,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适得其反: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大相径庭:指两者大不相同,相差很远。

截然相反:指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完全相反。

5.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鳞次栉比:指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

3月12日

27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色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深入或提高,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色彩。

2.八面玲珑vs面面俱到:八面玲珑,指为人处世圆滑世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面面俱到,指每个方面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色彩

3.白驹过隙vs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一样短的距离一样,提醒人们要珍惜光阴;

时光荏苒,指时光一点点流逝,渐渐过去。

4.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百依百顺,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侧重指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

唯命是从,不管是什么样的命令

28 都听从,侧重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5.博闻强识vs见多识广:博闻强识,侧重指人的见闻广博、知识面广、记忆力强,书面语色彩较强;

见多识广,侧重指阅历丰富、很有经验,带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

3月13日

1.不负众望vs不孚众望: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不孚众望,指不被众人所信服,辜负了别人的期望。

2.惨绝人寰vs惨无人道:惨绝人寰,侧重指人世间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惨痛,语义较重,一般不用来形容人;

惨无人道,侧重指没有人性,不

29 讲道理,语义相对较轻,常用来形容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

3.陈词滥调vs老生常谈:陈词滥调,侧重指所谈内容又陈旧又空泛,不合时宜,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老生常谈,侧重指老话、旧话,但并不一定就没有现实意义,通常表达中性的感情色彩。

4.趁火打劫vs浑水摸鱼:趁火打劫,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别人有危难时捞取好处;

浑水摸鱼,指在浑浊的水里去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时机捞取好处。

5.蹉跎岁月vs峥嵘岁月:蹉跎岁月,指白白虚度了光阴,而并非时间飞快地度过的意思;

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岁月。

30

第五篇:词语辨析

1、留恋 和 流连

“留恋”和“流连”都有“难舍难离”的意思,但在词义和用法上都有明显的区别,关键是它们舍不得离开的对象。

“留恋”的词义是“不忍舍弃或离开”,是一个常用的双音词,词义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表示对人、对事、对物的依依不舍的情感,如“留恋亲人”“留恋学校生活”“留恋故土”;

“流连”指受吸引而不愿意返回,对象仅限于自然景色、名胜佳境等可供游乐观赏的处所、环境。

2、出席 和 列席

出席: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成员(有时也泛指一般人)参加会议。 举例:出席代表大会;报告出席人数,出席重要会议。

基本解释:[attend;put in an appearance] 到会;出席会议。

列席: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

基本解释

[attend a meeting as a nonvoting delegate] 作为旁观者出席,有发言权,但没有表决权。

补充:出席表示是正式的参会人员,而列席是因为工作或其他的原因作为旁观者出席,是被邀请参加的。

3、宣贯 和 宣传

宣贯,顾名思义,即宣传并贯彻实行。通常是指对政府、上级机构、母公司等的法律条令、政策、方针、活动等的宣传,以达到思想意识的一致,从而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行动,最终达到或完成目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宣贯是个常用词,不但包括上述的意思,也包括认证的一系列活动。

宣传,向人讲解说明,进行教育、传播、宣扬。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议事日程,agenda)的讯息表现手法。在西方,宣传原本的含意是「散播哲学的论点或见解」,但现在最常被放在政治脉络(环境)中使用,特别是指政府或政治团体支持的运作。同样的手法用于企业或产品上时,通常则被称为公关或广告。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

4、必须 和 必需

“必须”和“必需”两个词同音,都含有“必要”的意思,较易相混。 第一,最实用的判断方法。“必需”一般是指一种物品或东西。如:这本书是上课必需的。“必须”一般是指一件事情。如:我今天必须回家;

第二、语法角度的区别。

(1)必须:副词,有强调语气,多作状语。

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如:①必须拿出勇气来。②我们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①后面带动词,②后面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如:要想进度快,必须大家齐心协力。

加强命令语气。如:①你必须一个人去处理这件事。

②他必须去医院认真检查一下。

“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 (2)“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如:①由于生产所必需的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也不断攀升。②空气和水是每个人所必需的。

③房间中只有一些日常生活必需用品。此外,“必需”常和“所”、“的”连用,如:这些软件是我们发展业务所必需的。

5、板块 和

版块

板块 bǎnkuài(1)板状的块体(2) 板块构造理论所谓由地壳分裂而成的巨大而可移动的块体;

版块:版块(事物类):具有共性的事、物的集合。版块(概念类):具有共性的名称、或概念的集合。版块(区域类):具有区域特征的连成一片的区域。

6、标的 和 标底

标的是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它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是一切合同的必备条款。标的可以是“物”,一般的买卖合同中购买实物;也可以是“行为”(包括“不行为”)。

标底是由业主组织专门人员为准备招标的那一部分工程或设备,或工程和设备都有而计算出的一个合理的基本价格。它不等于工程(或设备)的概(预)算,也不等于合同价格。标底是招标单位的绝密资料,不能向任何无关人员泄露。我国国内大部分工程在招标评标时,均以标底上下的一个幅度为判断投标是否合格的条件。在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 标底的编制是工程招标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是评标、定标的重要依据, 且工作时间紧、保密性强, 是一项比较繁重的工作。

度过和渡过

过渡和过度

“度过”主要是带时间性的经过,如:这个五一假期在海边度过。 “渡过”主要指的是由此岸到彼岸,是空间的经过,首先是涉水的空间转移,如:渡过重洋,渡过黄河;另外,也用于比喻义的通过,如:渡过艰难险阻,渡过难关。

“过度”与“过渡”。二者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过度”意为超过一定强度,如过度疲劳,过度兴奋等,而“过渡”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表示正在或将要变化的某种暂时状态,如过渡政府、过渡时期等。

8、介于 和 鉴于

介于 两者之间的事物状态,发生或处于两事之间。 鉴于:

1、关于,考虑到 例如:鉴于他在那里任职

2、由于,按照,根据

例如:鉴于时事的发展,他的论点似乎颇能为人接受

9、尔后 和 而后

而后有以后、后来、然后的意思;

尔后除了有然后、从此以后的意思外,还有你的后代的意思。

“而后”是一个典型的连词,主要连接前后连续发生的事件或行为。“而后”后面所叙述的行为或事件,往往紧接着前面的行为或事件发生。例如:他翻了翻眼珠,身子晃了两晃,而后跪在了地上。 “尔”本身是一个代词,指代一个特定的事件或行为,“尔后”相当于“此后”、“在这之后”。“尔后”前面所述的是某个相对独立的事件,后面的事件往往并不是紧接着发生。例如:我们是在飞机上认识的。尔后,又通过几次电话。有时,“尔后”后面叙述的是前面事件的发展、变化情况。例如: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三年前,尔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10、走进和走近

走进是走进去的意思,指进入到内部; 走近是走的靠近的意思,指靠近(在外面),未进入内部。

在具体语境中,走进的可以是一个地方,指身在其中,如走进这家书店。而走近,可以是地方,也可以是抽象的东西,强调身体距离接近,而自身可以不在其中。

11、综合征和综合症辨析

“综合症”和“综合征”应当写哪个?

在医学上,“症”“征”并列时,“症”是“症状”,如头痛、视物模糊、呕吐等,是病人能感知的不适;“征”是“体征”,特指医生检查发现的异常变化,如眼底出血、心脏杂音、病理反射等。单用“症”字还有多种含义,如“疾病”(急症、并发症),“症候”(热症、虚症),中医学还把腹中结块的病叫“症”(症zhēng),而“征”字则用来表示“征象”“征候”“特征”等,可见,“症”字不能充分反映“综合征”的内涵,而且歧义较多,容易被误解为某种独立的疾病。

“综合征”的“征”除了有“现象、迹象”的意思外,还有“特征”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备了“一群”或“一系列”的“特征性表现”,才能把不同的“症候群”区分开来。

相反,凡是病因相对清楚,症状、体征又多相对集中于单一系统的疾病,一般便不宜再冠以“综合”字样,也不宜称之为“征”,而应直接命名为某某“症”。

现在很多媒体上出现的“综合症”是一种错误的写法,规范的名称应为“综合征”。 请看语用实例:

(1)两个月的暑假已经过去一半,中考,高考成绩也已陆续发榜,一些“考后综合征”现在也开始逐渐显露。(上海《文汇报》2002年8月5日)

(2)部份妇女在此时期(更年期)出现或轻或重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产生的症状为主的症候群,称为更年期综合徵。(台湾健康生活家网,“徵”是繁体字, 简体为“征”。) (3)中文大学医科学者估计全港有七千名腕管综合症患者,多数是职业女性、待产妇女和计算机键盘操作员。(香港《大公报》2002年7月6日)

(4)黄玉贤博士领导的研究发现,由于大部分的冷气机都只能再循环卧房内的空气,因此如果冷气机一整晚开着,会导致房内的二氧化碳量高出可接受量,令人患上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2002年8月5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新闻?新加坡)

(5)“经济客舱综合症”这个讲法可能要改一改了,因为最近一名乘搭头等客舱的女乘客由美国返回英国的家1天后死亡,死亡原因是深层静脉栓塞,也即是我们通称的“经济客舱综合症”。(2002年3月22日,吉隆坡《南洋商报》) 上海和台北用“征”,香港、新加坡和吉隆坡用“症”。实际上,这五个例子未必有代表性,例(1)、(2)用“征”,并不表示上海和台北都用“征”; 例(3)、(4)、(5)用“症”,也不表示香港、新加坡和吉隆坡都用“症”。常见的情形是“征”和“症”混用。

Syndrome,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的释义是:①综合征、征群、综合症状;②(标明行为、看法、情绪等的)一组表现(或特征),同时发生(或存在)的一组事物(如情绪、举动等)。林连祥主编的《新世纪英汉大辞典》(台北远东版)释义的第一个义项就是“[医]征侯群,综合症状”。“征”有“预兆、征兆或(将要发生某种情况而预显的)迹象”的意思,因此有若干预显的迹象,照理应叫做“××综合征”,如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等。

但是,“××综合征”也是一种疾病,因此常写成“××综合症”,混用的情况严重得连医学书籍出版社的编辑都拿不准。因此有人建议:①症:用于症状、并发症;②征:用于综合征、征象、体征、指征(郭有声:《“症”、“证”、“征”的用法应当规范》,《科技术语研究》2002年第2期第35页)。 12 修订和修定

修订:修改订正(书籍、计划等); 修定:修改确定。

修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但不是最终的结果,应该说修订到修定是有好几轮的反复。

修定是指修正确定,但是没有什么不可能,修定的东西还可能再修订! 13 透漏和透露

透漏:tòu lòu 1.透露泄漏。

2.谓因疏忽导致人或物潜入或潜出。

透露:tòu lù 1.显露。

2.显豁;明显。

3.私下通报或走漏。

示例:

1、大校向美方特务透漏了我方“确山演习”的具体计划;

2、透露了一下此次我系入党人员名单。

上一篇:父亲节祝福语精选下一篇:乡镇纪委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