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23-02-05

第一篇:企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初步了解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中外美术作品。

2、了解艺术与科学是如何完美结合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了解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先进水平,二者是相铺相成、密不可分的。

二、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实例,充分体会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想象,创作一副能体现艺术与科学想结合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文字材料及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艺术是一个很广泛的范畴,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试着来分析一下,课件中的图片都属于哪些范畴?

2、讲授新课:

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给大家看这些图片呢?

分小组讨论、汇报:

一般的建筑材料都选用木头或石材,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形与材料既新颖又独具匠心。

编钟的造型受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影响。

唐三彩的烧制需要1100度的高温。

比利时原子球博物馆的外形是参考了物理中的原子结构。

3、你还能为同学们介绍哪些艺术与科学的实例?

4、请同学们按老师的方法分析《三彩骆驼载舞俑》、《古根海姆博物馆》等,建议以自己的掌握的知识,利用美术语言分析自己喜欢的作品。

5、创作:展开想象,完成一副“22世纪的……”为命题的创作设计图。

6、展示作品:将学生作业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

7、小结

第二篇:今天和明天

同学们常这样谈论明天:明天的地球会比现在更清洁、天空不会再降下沙尘暴,癌症不再让人恐惧……

明天是美好的。但美好的明天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要靠今天每个人的智慧和勤劳,只有今天的努力,才能换来明天的美好。

知道伟大的画家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吗?其实他小时候每天都学画鸡蛋,感觉很单调,但他坚持不断地练习,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最后终于成为世界上伟大的画家。

古人曾写过一首《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天对人类来讲好像是用不完的,但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却是有限的。我们只有靠今天的努力,换来明天的成功。

有句谚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是在说时间的宝贵。假设真的这样计算的话,那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很多金子,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啊

同学们,请珍惜这笔财富吧:上好今天的每堂课,做好今天的每一节操,读好今天的每一本书,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时刻准备好,迎接明天美好的太阳,迎接你们灿烂的未来!

第三篇:谈二人转的昨天今天明天

走二人转自己的道路

——对二人转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传播思考

刘银 07年11月10日

走二人转自己的道路

——对二人转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传播思考

在我国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及文化多元化的现代格局下,无可否认,我国的传统民间文艺普遍都受到强烈的冲击,大多处于不景气的境地。但也有少数传统曲种、剧种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依然活跃非常,传播广泛。二人转就是在当今广泛受到群众喜爱的一个民间曲种,不仅在东北拥有许多观众,而且在全国不少地方也有二人转在演出,电视荧屏及广播电台也常有二人转节目播映。为什么在许多民间文艺处于低落的情况下,二人转能异军突起,十分火爆呢?当然,原因很多,其中二人转从产生至今一直与时代同步发展,与它在各个时代与社会生活及人民群总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由此也引起我对二人转的历史渊源,现今状况及未来持续传播发展的一些思考。

二人转是源于生活的民间艺术

二人转是土生土长的东北民间艺术,距今已有三百年的传播历史。它开始是东北农村农民业余组班,农忙种地,农闲演出,走村串户,为农民演出。尤其铲完地挂锄至秋收前这段时间,还有入冬打完场收仓入库猫冬时刻,都是二人转艺人活动最忙之时,常常是白天一场或两场,夜里一场。村里男女老少坐在连二火炕上观看,在灯光下地当央演出的二人转,演员的唱腔和表演,加上唱段中人物故事,吸引观众鼓掌或掉泪。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基础上,吸收了关内莲花落及其他姐妹艺术而逐渐形成的,故有“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之说。在长期发展及传播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东北民歌、单鼓、东北大鼓、皮影戏、喇叭戏、十不闲,以及河北梆子、评剧、京剧、凤阳花鼓、霸王鞭、打花棍、数来宝、相声、民间戏法的说口词等多种艺术成分,融化而成了“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具有东北独特风格的民间歌舞演唱艺术。

早在清康熙、雍正年间,辽西就有孙大娘(艺名)、王蹇(字纶生、艺名老叉婆)、清道光时王宝珍(艺名四猴)、庞举(艺名庞傻子)等民间艺人在庙会上演出。嘉庆、同治年间有艺人杨和、杨德山、张樱桃等人在热河(今承德)一带演出;光绪年间东北各地农村有齐兰亭、赵小玲、陈海楼、郑万富、张万贵等人演出;清末民初又有彩云霞、王素舫、王月舫、赵国华等人演出,队伍逐渐扩大。民国初年,沈阳市郊有许多二人转艺人演出,其中有徐筱楼(艺名双红)、张振忠(艺名十四红)、赵文山(纪彩云)、黄彩霞四人演出最好,老百姓称他们是“城南四将”。二人转在长期演出中,以地域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流派:东路以吉林为重点,多用彩棒,以武戏见长;西路以辽宁黑山为重点,受莲花落影响较大,讲究赶板夺字;南路以辽宁营口大石桥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扇子舞见长;北路以黑龙江省林区为重点,腔调优美,表演细腻。东北观众总结四句话:“北靠唱,南靠浪,西讲板头,东耍棒”。概括这四个地区二人转流派的特点。

当年,少帅张学良将军很欣赏二人转艺术。二人转艺人王成业(艺名白菊花)曾领班到大帅府唱堂会,少帅传令让所有女眷观看。还有新民县二人转艺人文庆善(艺名蜡台),吹、打、弹、拉、唱全会,还有绝活,坐着两脚可放脑袋后边,站着可用一只脚趾掐耳朵,头顶蜡台,两臂伸直双手打竹板或耍手绢,头顶蜡烛从头顶穿至脑后,在从脑后串到脑门、串到鼻梁。由于绝活过硬,人送艺名蜡台。文庆善二十岁那年当兵到东北军卫队,闲时为弟兄们唱二人转表演二人转绝活,逗得弟兄们开心大笑。有一次让正来卫队视察的少帅张学良见到,不但没有处分他,还说他表演的不错,当兵屈了人才,放他回家演二人转。文庆善回到新民辽河东岸大太平庄组班演出,培养了不少二人转演员,建国后五六十年代被新民县曲艺团聘为顾问,他的学生成为该剧团的骨干。这是少帅张学良关怀二人转的佳话,在此特别一提。

一九四八年东北全境解放,二人转艺术在城乡遍地开花。到六十年代初,东北三省有专业二人转剧团一百余个,其中仅辽宁就有三十四个。一九六五年六月,吉林省在沈阳举行了“二人转专场”演出,辽、吉、黑三省各出一台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这台二人转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了舞台艺术片,取名《白山新歌》放映全国。二人转艺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如王桂荣被选为辽宁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徐筱楼被选为省文联委员、沈阳市政协委员;李青山被选为长春市人民代表;李泰被任命为黑龙江省民间艺术剧院院长。

“文革”中二人转艺术受到严重摧残,粉碎“四人帮”之后,二人转又获新生。一九八六年东北三省曲协在长春举办首届东北民间艺术节、一九九三年文化部在长春举办首届东北二人转调演,东北三省二人转演员在这两次演出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表演说唱艺术。土色土乡的东北二人转之所以受到观众欢迎和专家的赞美。与二人转讲究“唱、说、做、舞、绝”五功,有着密切的关系。

唱,指唱词和唱腔。二人转唱词多以七字句为主,偶尔也有七字以上的句子,但必须合辙押韵。一段唱词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根据人物故事情节每一节换一个韵。二人转唱腔丰富多彩,素有“九腔八调,七十二咳咳”之说。九腔是;胡胡腔、柳子腔、咳咳腔、艾蒿腔、喝喝腔、糜子腔、佛腔、影腔、悠喝腔。十八调是:五更、放风筝、小拜年、小看戏、茉莉花、游寺、鸳鸯扣、茨山、拣棉花、下盘棋、画扇面、妈妈糊涂、喇叭牌子、红柳子、小翻车、靠山调、文武咳咳、三节板等。也就是演员在每句唱词末尾运用的调门,唱起来更加优美动听。

说,指说口、说白和数板。说口有三言五语的零碎口和大段的成口。成口中有散文体的平口,巧妙对话式的对口,韵文体的串口(也叫流口、俏口)。说口类似相声,只是语言风格有方言,观众听起来更亲切,更加大众化。

做,指表演动作。“千军万马,全靠咱俩”,这是二人转表演的特点。两位男女演员登台表演,时而叙述故事,时而进入角色,“跳出跳入,分包赶角”,表演的段子中不论出现几个人物,全由两个演员表演。演员在表演中刻画人物,比如上山、下山、坐船、骑马、挑担、格斗等。

舞,指舞蹈。二人转火爆热烈的气氛就是因为舞蹈,而是根据东北大秧歌等民间舞蹈形成。有跳跃、走场、翻身、扭秧歌、错步、转身、煽动两臂和两腕、抖动双肩等舞蹈动作。

绝,指各种绝技。二人转演出时除唱词外,还表演耍扇子、耍手绢、耍彩棒、耍灯(晚上演出时表演)、打花棍、挎大板、手玉子、顶碗、霸王鞭等武打杂技。这些就是绝活,表演得好有助于表达节目的内容,增加艺术感染力。

二人转是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艺术,它根据脚本故事内容,人物行动,决定表演形式,表演要服从内容和人物行动,恰当地运用“唱、说、做、舞、绝”这五种技巧,做到功到天成,演员充分发挥才能“叫响”观众。

不要把二人转搞成“二人闹”

二人转有着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即使在十年“文革”中遭到摧残,几乎到了绝迹的景况。但打倒“四人帮”后有着丰厚群众基础传播的二人转,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兴起,很快又恢复了元气在许多地方呈现万人空巷的热烈景象。

但值得一提的是,自2002年起电视剧《刘老根》在央视播出后,在国内很快掀起了东北二人转热潮。无论是演艺界的大腕赵本山、国内著名编剧何庆魁、已故演员高秀敏,还是现在的实力派演员潘长江、范伟,以及现在正在当红的年轻演员阎学晶都为推介这种为东北百姓喜爱的民间艺术走向全国,进行着不懈努力!事实上,一门乡土艺术,能够走出一隅,走向全国,这中间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她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从业者的不懈努力。但我们在看见二人转表面繁荣的同时,必须看到其存在的诸多弊端。爱之深,责之切,“找”其软肋的目的在于:去其不足,提出警醒,使这门地方艺术,真正冲出东北,走向全国!

业者或部分家乡人的责难,曾经不是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吗?但笔者在观看了部分二人转演员的现场表演(包括影碟)之后,非但没有“忘食”的半点想法,却有反胃的迹象。

现状之一:装疯卖傻,满嘴脏话,拿男女隐私说事儿

的“金牌”动作,尽管演员们的表演可谓惟妙惟肖,但除了博得少数观众一笑之外,是否有给那些身体残障的弱者们落井下石之嫌呢?是表现这里盛产傻子,还是在告诉国人东北人本来如此?

二大爷、四姨夫都能跟着沾光。东北人自有那份黑土地的豪爽,但我们真的连生养的爹娘都可以随便骂上几句,野蛮到无父无母的程度了吗?

对此笔者有过亲身的体验。今年9月29号晚上笔者曾在广场上看到一个民间艺术团,正在演出:有一段二人转演员改编《刘巧儿》唱词的“经典”唱词:他忽悠我,我忽悠她„„忽悠出几个小娃娃。如果说这样的表演,实在让人难以接受,那么,男女演员在台上的乱摸乱碰、娇声浪语、打情骂悄、坦胸露乳,则把男女之间的房事,大白于光天化日之下,在社会日趋走向文明的今天,我们东北人与其它地域的同胞差距真那么大吗?

现状之二:脚本陈旧,新作难寻,走过《兰桥》是《西厢》

我了解的,目前舞台上二人转演出的曲目看,除个别用流行歌曲改编的搞笑小品外,经常演出的“小帽儿”多为传统曲目《小拜年》、《回娘家》,正式曲目几乎是千篇一律的《西厢》、《兰桥》、《王二姐思夫》等传统曲目,很难见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作。 人员大多改行写剧本,除应付二人转大赛的需要外,很少有人沉下心来,创作二人转脚本。这样,二人转的演唱曲目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就毫不奇怪了。

传统的基础上,融入创新成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东北二人转艺术,当然需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打造出新的、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精品。不要以为仅仅改编几首流行歌曲,就是这门艺术的创新,有句话说得好: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采取哪种形式,二人转的本色不能丢,要让这门艺术真正发扬光大,必须围绕二人转本身做文章。

现状之三,管理无序,各自为战,乌合之众上阵来

剧场,但由于缺少文化部门的有序管理,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状态,演员今天你来,明天他走,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由于缺乏组织,演出内容无人认真审查,给一些“黄段子”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各自为战局面的形成,加之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要使二人转走出东北,走向全国,只能是有数几个当红“大腕儿”的美好愿望而已。

葩,只有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才能真正出佳品,创佳作。

这样的二人转在当今会长久吗?

这样表演二人转不应该叫“二人转”,应该叫“二人闹”或叫“二人耍”。

对二人转民间艺术这么亵渎,值得商榷。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没有脚本怎么演呀”?其实,“文革”前出版部门和文化艺术部门都出版和发行了不少二人转作品,专供二人转演员演出。也培养不少二人转写作人才。只是“文革”后到现在出版部门和文化艺术部门谁也不出版二人转作品了。

从历史角度来看,二人转创作人才和作品失去传承,今后没有资料可存,更不能说有文化遗产可留芳于世了。当今二人转没有壮大和发展,而是趋于蜕变和消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这就是当今二人转的现状。

发展要保持“本色”和“魂”

东北二人转从诞生开始就是对观众寓教于乐,陶冶情操,传播知识的民间艺术。建国前传统“二人转”作品不少。建国后文艺出版部门和文化艺术部门出版不少“二人转”作品,辽、吉、黑三省文艺出版社出版不少二人转专集和二人转理论专著。希望这三家出版社再出版“二人转”作品,供“二人转”演员和广大城乡读者阅读;希望省市文化艺术部门每年出版不定期的有关“二人转”在各地演出活动的信息,以便交流和沟通情况;希望省市县文化艺术部门像黑山县那样,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转”这笔财富(包括二人转作品、二人转作者)。只有这样才能让“二人转”这朵民间艺术之花茁壮成长和开放,才能够繁荣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为广大城乡群众服务。

当今领军人物赵本山功不可没。换句话说,是他把二人转推向全国。二人转让亿万观众青睐,说明了它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二人转工作者也为之感到欣慰和自豪。或许是居安思危,我在瞻望二人转前景的同时,却有一丝的担忧,那就是二人转到底向何处发展。

二人转之所以久唱不衰且市场广阔,主要是因为它艺术本身的特殊性和灵活性。所谓特殊性,就是它的独特表演方式。不论最初的端蜡灯、耍彩棒,还是后来的打手玉子、挎大板,以至现在的扇子、手绢,都是一男一女(最初有男扮女妆的),两个人把一出戏交代给观众。用二人转演员的话说:“千军万马,就看咱俩。”独特就独特在两个人“分包赶角,化出化入”,以叙述和人物再现相结合的方式,把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展现给观众。无论是传统的古典戏,还是新编的现代戏,喜怒哀乐,有褒有贬,都是贴近生活、人性化的真实反映,也起到了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一出苦戏,唱得观众泪流满面;一出喜剧,唱得观众哈哈大笑,足以说明二人转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这也可能是观众喜闻乐见的根本所在吧!

然而在二人转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却很难看到一出完整的二人转了。唱个小帽,扯上几句,唱几支歌曲,演出就结束了。观众看完了发牢骚“扯得挺欢,没有正经玩意儿。”观众的心声反映了二人转舞台的空虚。有的剧场,戏报上写着几出戏名,但实际演出和这几出戏毫不相关,清一色的杂耍、大杂烩,二人转已经面目全非了。当观众问及时,回答是:“二人转改革了!”艺术革新,毋庸置疑,因为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贴近生活和现实,与当代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但无论怎么改,都不能脱离二人转的原形,原形就是演唱。我们不能为了迎合一少部分人的趣味去追求急功近利而抛弃艺术的根基。就像建造一座宏伟的大厦,无论你设计什么花样造型,盖得多高,都离不开基础;空中楼阁只能是一种想像。

二人转的灵活性也是它的独到之处。尽管也是综合艺术,但无须灯光、服装、布景、道具、效果等多种手段的配合,只要有乐队伴奏,像剧场、茶馆、广场、街道、农村等等,什么场合都能演。灵活、简便,与观众近距离接触,产生互动与共鸣,根据需要随意附加一些“外添儿”、“绝活儿”,方显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如果丢掉二人转专门去搞“杂耍”,试问,这是哪个艺术门类?这种潜移默化的自我演变,不利于二人转的发展,只能说二人转转向了。观众得到的也不是真正的艺术享受,无非是一种感官上的刺激。唱二人转的唱歌、搞杂耍,观众给你喝彩;如果是专业的歌手或杂技演员搞出这等水平,观众会把你哄下台去!丢掉二人转的本质一味的去搞那些无聊的噱头,久而久之,观众会怎么看待二人转这门凝聚了无数前辈血泪苦心经营的民间艺术?不言而喻,我们只能是在失去了观众的同时迷失了我们自己。向观众展示才艺,博得观众的好感无可厚非,但要分清主次,不可本末倒置,让观众看到真正的二人转,是在挽救观众,更是在挽救我们自己!

二人转无论是作为审美欣赏还是娱乐消费,都应力求发展创新。我不是杞人忧天,因为危机之中总会蕴藏着生机和转机。红火过后是灰碳,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我在10月内曾去不同的地方观看了几场二人转演出,发现虽然很火爆,但大都是45岁以上的人在观看,年轻的人很少一部分。二人转虽然市场在拓宽,但作为二人转的发源地,观众断层这个信号不能不引起深思,到剧场看不到本色的二人转了,想看二人转的人不来了,二人转如何发展,走向哪里?是否应从以下两个方向努力。

一、二人转的“本色”、二人转的“魂”不能丢,要发展创新,走二人转自己的道路,靠二人转的魅力征服和吸引观众,而不能靠哗众取宠去讨好观众,更不能靠低俗的手段刺激观众。二人转的本色和灵魂是说、唱、做、舞。要说得高雅风趣,唱得委婉动听,做得真实感人,舞得活泼优美。发展就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二人转的精华保留延续下去。好的东西要有人继承,争取发扬光大,要为二人转锦上添花,不要雪上加霜。

二、要跟上时代步伐,在现代生活中持续传播,产生时代共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二人转的兴盛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艺术人才和优秀作品。而近几年二人转的创作则少有佳作问世,都在嚼过去的馍。一个《小拜年》翻来覆去的唱,连演员自己也觉得乏味。新时期的二人转素材并不少,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层出不穷,用二人转的形式去演唱不更加深入人心吗?何必硬耍、硬逗,去搞那些无聊乏味的陈词旧套?脱离现实生活,偏离艺术轨道,红火也是一时的。二人转历尽沧桑,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我们珍惜吧!

总而言之,只要二人转的民间艺术家们别忘了自己是唱二人转的,有识之士能为二人转铺轨搭桥,它在艺术的百花园里将常开不谢,与和谐的社会保持和谐、健康的传播和发展。

第四篇:昨天今天明天

时间是什么,时间就是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就像逝去的昨天,当下的今天,未知的明天。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渺小的,只有团体精神是永恒的伟大的。永远的铁道兵,永恒的精神。

昨天:昨天是记忆是历史,历史记录1948年组建的一只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经历了解放战争中与国民党、抗美援朝中与美帝国、新中国建设中与自然地理条件之间的斗争,至今为止已过去67年,这是一只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孕育并不断成长壮大的铁军,他为新中国的解放建设做出巨大的的贡献。“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叶剑英元帅的这席话铁道兵战士当之无愧。

战争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后勤补给的及时与否将会直接导致这场战争的走向,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当时的铁路运输有着运输速度快,运输量大等优点,不管是运输粮草弹药、枪支武器、作战部队都很便捷,所以在战争中经常会摧毁对方后勤补给交通枢纽来达到“绞杀”对方的目的,于是一场巨大的考验就降临在了铁道兵的面前。

在当时抢修铁路没有大规模的机械,工程量大,施工时间紧迫,劳动强度大,施工环境恶劣危险,大多完全依靠铁道兵战士手工施工,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寒冷的冬天里铁道兵战士在湍急的河流里修建桥梁;在几十米高的桥墩搭建脚手架、实施爆破作业;在战火滔天中抱着燃烧的枕木抢修铁路;在冰天雪地里不眠不休的艰苦作业„„枪林弹雨中他们毫不退缩,建设、守护着交通线路,确保了战争的胜利。“他们破坏一次,我们就重修一次,修修补补,绝不耽误物资输送”,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当年战争中铁道兵不屈不饶的坚韧意志。

新中国建设中,铁道兵克服了崇山峻岭、河川密布、工期紧张等难题,九个月完成了黎湛铁路,鹰厦铁路则提前一年完工;

1962年11月,铁道兵冒着严寒的天气条件,在生命的禁区里修建了著名的嫩林铁路;

成昆铁路所经之地,奇峰耸立,深涧密布,地质和地形极为复杂,隧道塌方、特坚石层、地下热库炸裂、水库泄露等危险屡见不鲜,为此铁道兵战士付出了无数汗水与鲜血;

襄渝铁路在秦巴山区的高山峡谷中穿行 ,地下水、橡皮泥、硫酸腐蚀水都是工程的难点,为了打通这条隧道有一千多名铁道兵战士永远留在了这里;

南疆铁路穿越一百公里的戈壁滩,五十公里盐泽地,二百公里大山区,再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时刻考验着指战员的战斗和生存意志 ; 青藏铁路海拔高,含氧量低。塌方、盐湖、冻土、山岭层出不群,“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被称为挑战生命极限的青藏铁路精神;

引滦入津工程,是铁道兵最后一个工程,他们用行动默默书写着铁道兵历史上最后的一页,完工后共有21位铁道兵献出了宝贵生命;

1984年1月1日,17万铁道兵将士奉命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他们脱下了军装,仍然是国家建设的排头兵。1984年铁道兵改成中国铁建后,成为世界500强第101和中国五百强第9的建设成就,“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1位

今天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日益丰富,安逸的条件容易让人心生懈怠,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建设国家,造福人民,创利企业为遵旨,要积极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施工条件,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革命精神,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畏惧,不要消极,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大家携手共同努力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今天我们在困难面前要敢于面对,勇往直前,突破险阻,敢为天下先,遇到困难我们先要在战略上藐视之,在战术上要重视之,不能还没有开始工作就先被困难吓住了,有难题大家一起出谟划策,发挥集体智慧,方法总比困难多,在铁道兵战士移山填海的勇气和魄力面前,任何艰难都会得到解决。

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铁道兵战士优良的革命传统,化为我们的精神动力,为国家的繁荣,为人民的幸福,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明天是未来,是希望,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了公司发展的明天我们要想老一辈革命先例那样不畏艰难,能吃苦,勇于奉献。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老一辈铁道兵战士在恶劣的环境下,施工任务重,劳动强度大,时间紧迫,工程难度大危险性高,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以一种不屈不饶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修通了祖国一条又一条交通枢纽,甚至许多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要继续发扬老一辈铁道兵战士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在工作中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在国家和企业需要我们的时候要积极奉献自己的能量,严格要求自己,高效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二、要有坚韧不拔的信念。

在当年铁道兵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在冰天雪地里,在重峦叠嶂的山林间,在波涛汹涌的大河上,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凭借着他们坚韧的信念,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铸就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如同老黄牛一般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但是我们根本没有太多的思想负担,心中就只有一个建设国家造福人民信念,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我们干下去”一位退役铁道兵是这样对我们说的。

三、要有移山填海的勇气和魄力。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这句话真实的概括了当时铁道兵战士的英勇事迹,在修建成昆铁路中,国外专家无不望而却步,摇头叹息,断言是不能修路的禁区,但是任何艰难险阻在铁道兵战士面前都不是难题,他们以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壮志硬是在一片嘘声中给了世界一个奇迹,在困难面前有着愚公移山的勇气和魄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明天会更好,我们坚信,我们努力,我们奋斗。以前的铁道兵十师是英雄的团体。今天的中铁二十一局三公是受到过国家领导人胡锦涛的表扬。明天的三公司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做世界的强者。

第五篇:《昨天,今天,明天》

新闻资讯谈话类节目:《昨天,今天,明天》(初稿)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商业化,受众需要对于生活中最贴近的事件,有一个想到交换意见、表达看法、互相倾诉的节目平台,本节目根据频道定位,以新闻资讯与谈话节目版块相结合的方式,真正的聊新闻、说新闻。体现“三贴近”。

节目定位:以本地为主,突出本地化、本土化。

节目受众:以中青年为主,兼顾各年龄层,年龄层:18到40

节目播出:周一到周五

节目形式:双主持直播式+录音方式相结合+短信平台及热线电话

节目时长:60分钟

节目内容:以民生生活类话题,即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件为讨论为主,节目旨在打造广播版的《民生新闻》,强烈的说话意识和鲜明的平民意识,提供一个人们说话和关注的平台,更重要的体现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话语权。节目除了主持人的评述 ,还有听众的录音和大量与新闻相关的音效,在形式上,扩展节目的内容空间,一个能满足收听的效果,另外一个就是从不同角度反映话题。

策划人:姚畅1

上一篇:企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下一篇:企业财务自查报告范本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