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案例

2023-05-31

第一篇: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案例

城西小学少先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弘扬传统文化,做腾飞的的少年龙

——城西小学少先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城西小学是全县唯一一所陶行知实验学校,以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为指导思想,招生的对象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的孩子。这些孩子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生活习惯、接受学前教育的程度和个性差异等诸多方面都截然不同。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让孩子们能更快更好的提高思想、身体等各方面的素质,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学校多次召开会议,共同探讨寻求适合学校的发展之路,集思广益,最后一致表示,城西将向民族特色方面发展。

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故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数千年来,炎黄子孙都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用舞狮龙来祈祷狮子的保佑。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每逢春节或其它一些庆典活动,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舞狮助庆祈求吉利。舞龙舞狮是中华优秀的民间艺术,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龙狮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我校决定成立一支“少年龙狮团。”

为了活动能顺利开展,学校了成立领导小组,德育处策划方案‘安排训练,后勤处负责购买道具,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分管德育处的黄副校长负责联系教练,少先队总辅导员负责招生有兴趣的孩子参加训练。选择对象是

四、五年级的学生,舞龙舞狮均有男女两队,训练时间是每周二至周四下午16:30--17:20。2017年11月中旬,训练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每到这个时间,整个校园锣鼓震天,龙腾狮跃。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场内激情四射,生龙活虎,场外跃跃欲试。

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训练,在学校的第一届民族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正式登场。只见在两只狮子抓掌擦拳,挠耳之时,一条金龙,一条火龙腾云而至。只见它们先拜龙,而后,追随着龙珠,时而翻滚,时而飞串,时而叠龙……时而双龙抢珠,时而双龙交错……各种姿态,姿势精彩纷呈,让嘉宾、家长和全体师生大开眼界,目不暇接。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效应,自那以后,在龙州教育届及学校附近居民,大家都知道,城西有一个少年舞龙舞狮团。

2018年春季学期开学之初,少年宫再次把训练少年舞龙舞狮队提上日程之际,正值龙州宣传部举办“龙狮舞动龙州,决胜脱贫攻坚”“二月二”龙元节传统风俗活动。为了传承国粹文化,弘扬龙狮精神,也为给学生一次锻炼及展示自我的机会,我校决定参加本次活动,经过一周时间的再次集中训练。3月18日早上阳光明媚,犹如我们激动的心情。上午10时,六十几名师生与一条金龙、一条火龙和两头狮子,雄赳赳气昂昂的在城西小学向龙州红八军部旧址游去,短短的路程就引来了无数的目光。11时,随着振奋的锣鼓声群龙游街开始了,我们城西一行浩浩荡荡的由城西小学向红八军军部旧址游去,在中心花园往独山路去的路上,城西龙狮队走在队伍的前头,惊奇的赞叹声和赞赏的目光,闪亮的拍摄镜头从未间断过。他们纷纷说:“这是腾飞的少年龙,为龙州县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期待你们的腾飞。” 比赛现场,城西少年龙更是生龙活虎,充满生机,观众们感叹道:“小小少年龙也敢和大人龙相比拼,而且能舞得这么好,真是不简单!”当城西的舞狮队舞出经典的“醉狮”时,观众的眼睛都直了,也把比赛推向了高潮。平均年龄只有10岁的孩子们,凭着城西的“韧”劲,丝毫不比大人们逊色,甚至舞出了本年龄的特色—活泼、轻快、生机勃勃、坚韧、坚强不屈。最后赛出了舞狮队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只与冠军相差0.06分。

本次比赛虽然我们城西少年龙狮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舞台经验等,但是首次亮相就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实在是不容易。不管是龙狮队的队员还是老师、教练们大家纷纷表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气馁,不骄傲。不忘初心,继续前程,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做新一代腾飞的少年龙。

第二篇:加强警务改革创新工作模式

继业路派出所是神木县城新区中心区域的所在地,重点单位、公共场所较多,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决定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复杂严峻。为了解决长期以来警力沉不下去的顽症,确实改变派出所基础工作薄弱的现状,继业路派出所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依法行政大讨论活动,决定加强警务模式改革创新,依据社区地理位置、发案情况、场所行业分布、人口密度等要素,划分社区单元警务区,社区单元警务区的警力则根据区域位置、民警素质构成等因素,合理调配,采用“两室两队”的新警务运作模式。目前该模式正在试行阶段。

所谓的“两室”即内勤室警务室,“两队”即办案中队和基础工作中队。具体的运作模式为警务室(主要是新村警务室)负责新村的全盘工作,包括人口管理(流动人口为主)、两案查处、平安创建、治安防控等各项工作;内勤室包括行政内勤室和户籍内勤室,主要负责值班安排、信息收集研判、业务考核以及接待群众、办理户口、内务管理等日常工作;“两队”采取“治安大承包”的模式,即办案中队负责辖区所有案件查处和治安巡逻;基础工作中队负责入户调查、源头信息采集、行业场所管控等基础工作。各队、室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配合其他队、室的中心工作,做到分工细致、重点突出、紧密配合。

通过科学配置实现警力价值的最大化,确保警力下沉,旨在从源头破解长期困扰公安机关基层派出所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的瓶颈问题,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 继业路派出所此警务模式正在试行中。

第三篇:改革创新年工作总结

一、 改革创新年理念创新

二、 改革创新年理论创新

三、 改革创新年管理创新

(一) 体制建设情况 1.二级管理模式 2.办学模式——校企结合

坚持“5G”(五个“共同”)校企合作模式,深化“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们通过和企业的“订单”——《联合招生协议》及《产学研合作校外实习基地协议》的双重保证,加强冶金技术专业建设与企业的融合,通过强化校企合作,深化“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上,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职业院校必须把学校融入行业企业之中,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院,使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操作,才能真正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我们以适应企业需求、争取给企业带来利益作为出发点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主动与企业紧密结合,借企业之水行教育之舟,使职业教育有更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5G”模式:

(1)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的岗位要求:加强企业调研,通过企业对学校办学所提要求,从而形成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具有指导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符合行业企业特点的人才培养能力、素质要求,分析并提炼出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2)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成立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相关负责人以及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冶金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依托该委员会,学校有计划地为企业开展人才需求预测,请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订,通过教师下企业生产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专业教师能更好的和企业接触,参与企业的生产,掌握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改变思维方式,从企业生产的角度来考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确定以“冶金生产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综合“校内课程实践”、“认识实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报告”于一体的实践体系。

(3)共同开发核心课程:成立由冶金技术教研室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课程改革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以及不定期交流的方式,打破传统学科体系课程模式,以工作过程编排课程内容,由项目引出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共同开发体现冶金技术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的核心课程。

(4)共同监控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互相兼职,使院系部与企业水乳交融。并与企业合作进行实训教学和毕业设计,同企业合作进行就业指导、毕业考评、职业技能鉴定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学院近年来先后聘请了一批新疆金特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能专家担任本专业的专业指导老师,同时派出专业教师进厂参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应用性技术研发工作,并承担一定的责任。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将自身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职业准则、岗位需求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企业有效的介入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工作中,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

(5)共同建设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和开发实训项目、制定实习要求和考核办法、聘请兼职教师现场教学、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及学生实训过程的管理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建立冶金技术实训中心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实训车间(实训室)及设备的安全保障制度。与学生就业单位建立校企定期联系制度,根据企业发展和需求调整学生实训计划、职工培训计划,补充和修改实训内容和实训评价标准。通过建立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包括兼职教师职责、实训基地管理人员职责、实训教师考核制度等,不断提高实训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对进入实训基地前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

通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五个“共同”,我们实现了“企业招工与学校招生、用人标准与培养目标、企业需求与专业设置、实习实训与企业生产、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了企业与学校全方位、全过程的合作。

以“金特学院”为载体,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初级到高级的层次递进原则,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专业初级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及上岗能力培养。保证每学年有一定时间安排学生到钢铁冶炼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包括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初级能力训练、核心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及专业上岗能力训练。建立并完善与能力训练相配套的综合“校内课程实践”、“认识实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报告”于一体的实践体系。依托“金特学院”,完善“订单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校内课程实践、认识实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报告。

1.校内课程实践

根据课程要求学生进行校内课程的实践锻炼,开设在该课程实践相对应的理论课程的期末考试前夕。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图1 工学结合教学进程图

2.认识实习

在学生即将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之前,第一次到生产现场进行的认识性实践教学。通过对冶金企业各主要分厂生产过程的参观,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讲课等方式,使学生对钢铁冶金生产的主要设备、生产工艺流程、安全技术等方面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实践基础,并且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逐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轮岗实习(综合实训)

在学生全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在合作企业就主要工作岗位进行轮岗实习使学生掌握冶金行业主要工作岗位操作技能。

4.顶岗实习

经综合实训成绩评定,学生个人意愿,企业需求,确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在钢铁冶炼企业某一岗位进行顶岗。

5、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及答辩学生毕业实习报告由顶岗实习期间撰写。由专业教师根据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确定其报告主题(包括技术创新报告,技术总结,实际工程项目开发报告)并定期深入企业指导学生撰写毕业实习报告。顶岗实习结束后,由专兼职教师组成答辩小组组织答辩工作。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学生参加毕业答辩。毕业实习报告及毕业答辩作为学生顶岗实习评定的依据之一。 3.人才培养模式 4.教学模式 5.教学管理模式 6.师资队伍建设 7.学生管理模式

本工作开展以来,不断完善以准军事化为基础的学生管理制度,以各项制度为基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各类学生社团,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以心理咨询室为依托,矫治和预防学生的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领导亲自督导。

“准军事化”管理的目的,不是要在思想和行为上把学生禁锢起来,而是要在一个良好的氛围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让每一个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保障教学生活的正常秩序。使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意识、扎实的专业基础、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准军事化”管理以其严谨规范的制度约束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磨练坚强的意志,铸造优良的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最终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8.行政管理模式

(1)我院已制定《冶金与资源学院岗位职责》,明确了院长、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教研室主任、教务科科长、学生科科长、办公室主任、培训科科长、实训科科长、团总支书记等的职责。

(2)制定和完善了《冶金与资源学院行政管理制度和流程》,如请假的流程:

1、当日有教学任务的教师如有病、事假先到主管教学副院长处做好调课工作后进行审批;

2、教务科审批后,如有班主任工作,需到学生管理副院长处进行审批,如无班主任工作直接到办公室审批;

3、办公室审批后上报院长批示,同意后方能请假离校;

4、当日未有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如有病、事假半天以内由办公室主任审批、半天以上由院长审批,同时书写书面请假条(其他相关领导不参与请假、批假事宜),并在办公室存档;

5、病事假期满后,请假者必须在返校当天到办公室进行销假。

6、无教学任务的教师如临时有事,可推迟半小时到校或提前一小时离校,超过一个小时必须请假,未请假者按旷工半天处理,并扣发当月相关补贴100元。

(3)制定和完善了我院月考核制度。 9.后勤管理模式

(二) 机制建设 1. 竞争机制

我院制定教师教学能力分级实施方案,通过说课评比、公开课献课等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分级,

(三) 制度建设

第四篇: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闪光的“储蓄罐”

作者 徐如华

“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这句民间俗语深深地烙在黄坑中心小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里。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也多了,不少学生不知道劳动的艰辛,视钱财如粪土,挥霍一空,根本

不知道为什么要勤俭。家长、教师对他们进行教育,孩子们却疑惑: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勤俭不多余吗?

如何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勤俭教育,校委会经多次讨论,最后决定:给每位孩子设立“储蓄罐”,并建立了一系列实施方案,这一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

2003/2004学年初,学校号召全体学生设立一个“储蓄罐”、一本“储蓄卡”、一本“帐目收支登记本”、一本“日记本”。教育学生既要勤劳又不乱花钱,同时鼓励学生该用钱的地方应大大方方地用,不要吝啬。要求学生把平日节省下的少量零花钱存进“储蓄灌”中,积到一定数目后再存入“储蓄卡”中,并做好记录,记清楚钱的来龙去脉(低年级的学生由家长协助完成),最后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每周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上一则收支经过和体会。在班上,由教师协助班委几天检查一次,对做得好的学生在班级给予表扬,学校每学期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彰、鼓励。

这一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学生认识到勤俭的好处,并付诸于行动中。 从学生“帐目收支登记本”和“日记本”中,折射出少年儿童闪光的思想:

1、从小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孩子们把过年压岁钱,平时零花钱节省下来了,同时不乱买零食、玩具,生活变俭朴了。

2、养成勤俭节约,赚钱为父母分忧的观念。许多孩子利用节假日,进厂帮妈妈拣筷子,用汗水换来的钱交学费、购书等。班级的学生把班级的废纸、冷饮罐收集起来换钱交班费,秋季许多孩子还下田拾稻穗等等,并且养成不随意向父母伸手要钱的良好习惯。

3、即锻炼又培养孩子理财投资的意识。学生从小养成如何合理支配钱财,大部份学生在购书,募捐活动中,一般都从自己积蓄的钱中支付,从不吝啬。

4、形成刻苦学习、为民服务的志向。当家才知柴米贵,学生在理财中认识到钱来之不易,父母赚钱的艰辛,觉得应该努力学习。逐渐地孩子们读书更勤奋了,还大量翻阅课外书籍,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写作水平。还得到家长的称赞:过去我的孩子连双筷子都不愿洗,一伸手就要钱的孩子,如今能帮父母端水洗脚,而且会给我们建议如何勤俭持家,真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未来和希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所做的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在日积月累中,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了勤俭节约的种子,将来定会获得一笔无价的财富。

第五篇: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四都镇中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捕捉“闪光点”转化“后进生” 产生背景:

只要有班级存在就有会优等生和后进生之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班主任就是这样的班级中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工作每天甚至每时每分都要开展,其核心内容就是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费时费力而又可能收效不大的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 的责任。而在我们学校中,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孩子们从小在缺少父爱母爱的环境中长大,性格都比较孤僻;再加上爷爷奶奶盲目的溺爱,导致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也比较差。在这种前提下开展德育工作,难度之大可以想象。针对这样的背景情况,尝试采用新的方法来转化后进生,以使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让他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阳光。

主 要 做 法

由学校政教处牵头,制定实施意见和具体实施内容,再由学校领导培训各位班主任教师,使每个具体实施者都对内容有严格的把握和具体的了解。每位班主任为每一位学生订个册子,用做教师记录学生的闪光点,每周汇总一次,每月将记录情况反馈给学生及家长,并要求家长积极配合。

创新点:用细节捕捉孩子的闪光点,以正面激励为主具体实施:

一、促进“后进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1、 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融,激发“后进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2、 培养道德意志力,鼓励“后进生”上进。

二、利用班集体的凝聚力带动“后进生”学习。

1、分成小组让好生带动“后进生”。

2、每天坚持四查(课前预习,查课堂笔记,查课后作业,查复习效果。)

3、课外活动时,让他们当小老师,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辅导。

我班八年级有个学生叫王林(化名)。七年级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班主任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 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此时,作为政教主任的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被埋没或得不到承认,致使他心理不平衡,性格也变得冷漠、孤僻。为此,我经常利用课间、自由活动与他们一起谈笑玩耍,一方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另一方面研究学生周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拟定出具体的转变计划,与他沟通交流,很快就会点燃他心灵深处的上进之火,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他取得的进步及时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并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利用班集体的凝聚力,号召全班同学都来关心他、帮助他。成立互助合作小组,开展“帮带”等活动。

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趁着良好势头我与任课教师不断加强巩固,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通过和科任老师一段时间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奇迹出现了:早读、课外活动及自习课,他不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同时这个同学的品行也得到较大的提升,我为之的付出得到的良好回报,感到十分的欣慰。

上一篇:综治各项工作制度职责下一篇:政治纪律研讨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