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学案

2022-10-27

第一篇: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学案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欧姆定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电路、电压、电阻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基础上的综合应用,是本章的重点,也为后面电功、电功率内容做铺垫。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来的定律,它的逻辑性、理论性都很强,实验难度也比较大,特别是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面对学生来说有难度,所以教师要做好适时引导、恰当点拨,要学生加强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过教材在这方面已降低难度,只要求探究“同一个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不再要求探究“固定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

通过学习欧姆定律,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领悟“控制变量法”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在实验探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思路和方法

学会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者的分析】

学习了电路基础知识,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元件,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对于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自己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但对于U、I、R三者关系知之甚少,规律性知识的概括往往以偏概全。 【重点与难点】

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教具与学具】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若干、定值电阻(5Ω、10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多媒体展示平台,自制课件。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欧姆定律

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2、欧姆定律: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单位:U-电压-伏特(V), I- 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公式变换:U=IR 或 R=U/I

3、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短路:R=0,I很大;断路:R很大,I=0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引入新课

●.展示演唱会舞台灯光和声音变化的视频片段,问:舞台灯光强弱和声音强弱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引导回答: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问:电流与电压、电阻可能有什么关系?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猜想并归纳总结学生的各种猜想:I=UR,I=U、R,I=U R,I=U-R等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到抽象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猜想,提出学习的主动性。

二、进行新课 1.引导讨论

●.问:既然电流与电压、电阻都有关系,那电流的变化究竟是电压还是电阻变化引起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物理实验探究中经常用的一种方法,当一个物理量与另两个变量有关时,可以先探制其中一个变量不变,再探究另一个变量与物理量的关系,即控制变量法。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在电压不变时,电流变化是由电阻引起的;在电阻不变时,电流变化是由电压引起的。

●.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

2、设计实验

●.实验课题:在电阻一定时,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研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问:如何保证电阻一定?怎样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引导回答:定值电阻可保证电阻一定,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问:根据你们的猜想,想想需要的什么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教材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要多给予鼓励,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作简单分析和评价。最后把较好的作品投影给全班同学,简要分析优点。

●.阅读教材18-19页实验探究内容, ●.学生讨论,积极回答。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评估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设计实验对学生是有较大难度的,所以通过学生间积极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3、进行实验(课件)

●.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完成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到表格中。 教师提醒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过程,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明确实验任务,实验方法,进行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过程复习实物的正确连接方法,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分析评估

●.展示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并要求学生简要分析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出什么结论。对于实验数据出入较大的组别,鼓励其思考出错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引导回答实验结论: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共同分析展示的学生的实验数据,比较自己实验数据的优缺点,归纳出实验的初步结论,并用图象法表示。

●.提出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能力,学会用图象分析数据。

5、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单位:U-电压-伏特(V), I- 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简述欧姆个人生平和他的一些趣事。

●.公式变换:U=IR 或 R=U/I,展示教材相应例题,提醒注意解题格式以及计算过程要统一国际单位。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阅读教材19页欧姆生平内容。

●.阅读教材,留意解题思路和格式,积极回答。

●.帮助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为其应用做好准备。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奋发向上的斗志。 ●.学以致用,巩固反馈。

三、额定电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什么是额定电压? 引导回答:额定电压就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阅读教材,积极思考作答。

额定电压不是本章重点,只作常识性了解即可。

四、短路

问: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什么?什么是短路?演示短路实验。 从欧姆定律出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短路。

引导回答:短路就是电路中电阻很小,电流很大。

积极思考并回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复习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短路是故障的一种,它的危害,为下来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五、评价小结

1.学生小结学到的知识。 2. 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3.设计实验探究“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 课堂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积极回答,思考并完成相关练习。

检测学习效果,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第二篇: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案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知道断路和短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短路的危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

难点:短路和断路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讨论法 【教学器材】

电池、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演示电压表、学生电压表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生活中的实际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另外课本还要求学生懂得一些简单的电路故障的问题,学会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了解短路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教材中介绍了避雷针和STS阅读材料,使学生注意防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 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人体触电是怎么回事?

3. 照明电路短路时为什么电流很大?

二、 新课学习:

问题1::是不是只要电流流过人体都会触电呢?

问题2:通过阅读资料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3:既然电流是人体触电的主要原因,但平时我们经常说不高于36v的电压是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什么这样说呢?

思考回答: 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00mA时,只要很短时间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发生触电事故。已知健康的人两手间的电阻最大为5kW,此时,刚好不小心两手抓到了36V电源两极上,请你谈谈想法,他会会不会触电? 解释现象:

问题4: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问题5: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知识拓展

问题6:能否在输电线上晒衣服?请说出你的理由。 问题7:站在高压电线上的小鸟为什么不会触电? 问题8:高压电线为什么要架在高空? 问题9:电吹风为什么不可以在浴室使用? 问题10:如果遇到有人触电,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课堂练习

1、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V,经验证明,只有________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2、使用有室外天线的电视机,要重视防雷,这是因为,雷电是自然界中发生的__________现象,发生雷电时,在云层和大地之间的雷电路径上有强大的__________流过,会给人们带来危害。

3、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__________成正比;人体也是导体,通过人体的电流也会随着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4、下列几种情况,可能会引起触电的是

A、用12 V蓄电池做实验

B、无意中碰到36 V电压的两根导线

C、站在干燥的木凳上触到家庭电路中的一根火线 D、站在地上触到家庭电路中的一根火线

5、一个灯泡灯光暗淡,下列原因不可能的是 A、电源电压过低

B、灯泡陈旧,灯丝升华变细,使灯丝电阻变大,电流变小

C、电源电压过高

D、线路因潮湿或绝缘线损坏有漏电现象

6、有下面几种做法:①同时用手接触三节串联着的铅蓄电池组;②用手去捡落在地上的高压输电线;③用湿布去擦亮着的电灯泡;④站在地上用手碰到了家庭电路中的火线;⑤站在干燥的木板上同时接触家庭中的火线和零线.其中会发生触电事故的做法是

A.只

②④

B.只有①③

C.

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因素是: (1)

;(2)

.

8、关于安全用电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36 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B、家庭电路的电压是低压,对人体没有危险 C、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

D、只要电流通过人体,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9、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湿手拨动开关

B、把湿衣服晾在室外电线上

C、发生电着火,赶紧用水扑火

D、保持绝缘部分干燥

10、雷电是自然界中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发生雷电时,在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的路径上有强大的

通过,会给人们带来危险,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物、室外天线等,所以室外天线要装设

装置.特别是在比周围建筑物高的情况下,一定要装设.雷雨天也不要在大树下避雨。 【布置作业】 1.复习、默写概念; 2.P35动手动脑学物理:1---3 3. 同步7.4 4. 指导7.4 【教学后记】

第三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欧姆定律

悦考网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欧姆定律

知识点总结

1、欧姆定律的内容及理解: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I=U/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I、U、R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

2、欧姆定律的探究实验: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此为能力考点)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为近年考试热点)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标);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4、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电路图:

原理:

常见考法

运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式解决电压、电流、电阻的计算,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性的计算题中。

误区提醒

悦考网 悦考网

1、 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2、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认真体会。 【典型例题】 例析: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可导出R=U/I,关于此公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D. 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也为零 解析:

当导体中电流一定时,应该是导体两端电压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而不是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而不是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不为零,正确选项是C。 答案:C 知识点总结

1、欧姆定律的内容及理解: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I=U/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I、U、R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

2、欧姆定律的探究实验: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此为能力考点)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为近年考试热点)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标);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4、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电路图:

悦考网 悦考网

原理: 常见考法

运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式解决电压、电流、电阻的计算,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性的计算题中。

误区提醒

1、 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2、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认真体会。 【典型例题】 例析: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可导出R=U/I,关于此公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D. 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也为零 解析:

当导体中电流一定时,应该是导体两端电压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而不是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而不是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不为零,正确选项是C。 答案:C 电阻 知识点总结

1、电阻的概念;每个导体都具有阻碍电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电阻。符号为R。

悦考网 悦考网

2、电阻的单位:单位欧姆Ω,常见的的还有kΩ、MΩ。 106 Ω= 103 kΩ= 1 M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关系为:

4、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其使用:

①接线柱②滑片③电阻丝④金属杆 ⑤瓷筒

5、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为了使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必须把电阻丝介入电路中,无论采用什么接法,都是“一上一下”。

6、读电阻箱的示数:

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他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

常见考法

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电阻单位间的换算,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电阻箱的读书方法。

误区提醒

1、 电阻的大小决定因素是导体的材料;

2、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分压或分流;

3、电阻箱可以间断的变化电阻值,滑动变阻器是连续变化。 【典型例题】 例析:

甲、乙两条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线,甲的长度是乙的3倍,甲、乙横截面积之悦考网 悦考网

比是2∶1。若乙电阻是30Ω,那么甲电阻是多少?

导体和绝缘体 知识点总结

两种电荷:摩擦起电本领大,电子转移有变化;吸引排斥验电器,静电放电要注意

毛皮摩擦橡胶棒,棒上负电比较强;丝绸摩擦玻璃棒,丝负玻正等电量。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之间有电场,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互吸引。 电荷量及其单位: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是导体,不易导电是绝缘;铝铜经常做导线,自由电子能导电,橡胶自由电荷少,防止漏电和触电。

常见考法

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导体与绝缘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物体所带的电荷以及电荷量。

误区提醒

导体、绝缘体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因此都有大量的电荷存在。如果物体中自由电荷极多那就是导体,如果物体中自由电荷极少那就是绝缘体。因此,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而且条件变了可以转化。

悦考网 悦考网

【典型例题】 例析: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 )

A. 没有电荷 B. 没有自由电荷 C. 有大量自由电荷 D. 只有少量自由电荷 解析:

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住了而不能自由移动,只有极少量自由电荷,所以不容易导电。 答案:D 电流与电压 知识点总结

1、电流:定向移动成电流,电流方向有规定;电源外部正到负;自由电子是倒流

单位:电流强度是描写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简称电流,符号为I,常用的单位有:安培(A)、毫安(mA)、微安(μA)。1安=1000毫安,1毫安=1000微安。

2、电压的作用与单位: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常用单位是伏。有时,为了较方便地描述高电压或低电压,也用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千伏=1000伏 1伏=10-3千伏 1毫伏=10-3伏 1伏=1000毫伏 1微伏=10-6伏 1伏=106微伏

3、用电流表测电流: (1)接入电路前

① 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偏右处,使用后测量出的数据会比真实值偏大。因此,若发现指针设有指零刻度,一定要进行调整后再使用。

② 估测待测电路的电流强度。若小于0.6安培,选0—0.6安培量程。若在0.6安培—3安培之间,选0—3安培量程。在不能预先估计被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拿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较大量程的一个接线柱,如指针偏转很小,则可换较小的量程;如指针偏转较大且在量程之内,则可接较大的量程;如指针迅速偏转且超过量程,则所用的电流表不能测量。 (2)联入电路时

① 必须把安培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② 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安培表,从“-”接线柱流出安培表。 ③ 严禁将安培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联入电路后:电路接完后,在正式接通电源前必须先试触,同时观看安培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① 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② 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③ 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悦考网 悦考网

④ 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4)读数

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再看中点,然后读数”。如图1所示的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指针相邻两个标度值分别为0和0.2A,其中点值为0.1A,指针所指的值是0.1A过两小格,每小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14A。这种方法为“中点助读”,可有效地防止读错数据。

4、用电压表测电压:

(1)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或某部分)两端。这是因为电压表测出的是电压表两端的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两端电压,等于电压表两端的电压。

(2)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压表,或者从“-”接线柱流出电压表。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如果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约数值,应选用量程较大的电压表预测,或者用试触法判断被测电压是否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常见考法

常见的选择题考查电流的方向,电流表的使用长出现在考查能力的电路连接题中,包括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连接方法、读数方法。

误区提醒

电流串联电压并,连接方法不能忘,使用之前查估测,看程看点读数清,随时记数要记清。 【典型例题】 例析1:

200μA等于( )

A. 2×10-4A B. 0.2A C. 2×10-4mA D. 2×108A E. 0.2mA 解析:

电流强度的单位,有安培、毫安培、微安培,它们之间的进率为1000。1安=1000毫安=1000000微安,用指数表示更为方便,1微安=10-3毫安,1毫安=10-3安。所以,200μA=200×10-3mA=0.2mA;200μA=200×106A=2×104A。 答案: A、E 例析2:

电压是使________发生定向移动,形成________的原因。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悦考网 悦考网

______伏;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______伏;对人体安全的电压________。 解析:

常见的一些电压值要求熟记。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 家庭电路电压是220伏; 动力电路电压是380伏;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伏

答案:自由电荷,电流,1.5,220,380,不高于36伏

电路

知识点总结

1、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组成。

学电路前画元件,认真规范是关键;整个图形是长框,元件均匀摆四方; 拐角之处留空白,这样标准显出来;通路断路和短路,最后一路烧电源。

2、电流的方向:定向移动成电流,电流方向有规定;电源外部正到负;自由电子是倒流。

3、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基本电路串并联,分清特点是关键;串联就是一条路,正极出发负极回; 一灯烧毁全路断,一个开关管全局;开关位置无影响,局部短路特殊用。

4、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是串联和并联。如果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法叫做串联,如果把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起来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法叫做并联。

5、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

(1)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要把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都画在电路之中,不能遗漏某一电路器件。 (2)规范地使用器件符号。

(3)合理地安排器件符号的位置,应尽可能使器件均匀地分布在电路中,画成的电路图应清楚美观。

(4)平直地描绘连接导线,通常用横平、竖直的线段代表连接导线,转弯处一般取直角,使电路图画得简洁、工整。

常见考法

本知识是电学的基础,年年必考。中考试题对这部分的考查,基本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侧重综合性不高的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多基础知识的考查分析,一是综合性较高的电路连接题,一定要熟悉常用原件的画法。

悦考网 悦考网

误区提醒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不同,因而具有不相同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元件;如果其中有一个元件坏了,整个电路中就没有电流通过。

2、并联电路,当电路导通时,干路电流在分岔处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电流流过第一个支路,另一部分电流流过第二个支路,然后又汇合成干路电流,流回电源的负极。并联电路中即使有的支路上元件坏了,不影响其他支路上元件的工作,其他支路上的元件仍有电流通过。

3、检查电源是否被短路的方法是:从电源正极出发,循着电流方向,找出回到电源负极的各条路径,其中只要有一条没有接入用电器,就会造成电源短路。应将引起短路的那段电路拆除。 【典型例题】 例析:

如图1所示,S闭合后电路将发生什么情况?

解析:

图1(a)电路中虽然有用电器,但S闭合后电流将直接从导线ab流回电源负极造成短路。图(b)电路在表面上并没有发生短路,但却隐藏着短路的危险。当S闭合后电流将直接从导线ab流回电源负极造成短路。 答案: S闭合后灯都不亮,电源都被短路,电源将烧坏。

资料来自:悦考网 悦考网

第四篇: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欧姆定律》教学案例

(2000字)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欧姆定律》教学案例

王岩军

【教学设计】:欧姆定律是在学生前面认识电压、电流、电阻的基础上,来研究这三者关系的课题,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本节内容体现了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注意学科渗透等课程理念,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此,在本节课中采用了探究式教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能说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涉及的单位;

(2) 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理解应用公式时要注意“同体性”和“同时性”,会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解释、推断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研究过程,从而能较熟练地运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正比、反比关系。

(2)初步学会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交流讨论,互相合作。

(3)学习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方法,体会这样做的优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欧姆当年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简史,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让学生在自我实现中增强成功体会。

二、教学重点: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

三、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实验设计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以及结论的得出。

四、教学器材:调光灯、小灯泡、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电阻各一个、导线数根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物理情境进行讨论,提出问题。

如图的电路,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小组内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的方法:①改变电源的电压,②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③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等。 实验验证,学生观察灯的亮度的变化

师:灯时亮时暗说明什么?

生:电路中的电流有大有小。

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二)大胆猜想,激活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你猜电流的大小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提示。学生联系已学内容以及刚才的实验现象,猜想:电流与电压的大小有关,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因为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最后,根据猜想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两者有关:

过渡: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猜想”这两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急切盼望问题的解决,产生主动探索的动机,

(三)设计实验

1、课件出示思考题

(1)根据研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方法,这个问题应采用什么方法研究?

(2)选择使用哪些器材? (3)该实验应分几步,具体步骤怎样?

2、学生激烈讨论,明确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必须设法控制其中一个量不变,才能研究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即控制变量法。

学生讨论,提出本实验必须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保持R不变(确定应该用定值电阻而不用灯泡),研究I与U的关系;第二步,保持U不变,研究I与R的关系。对于第一步,改变U(用电压表测),观察I(用电流表测量),且电压的调节可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来实现(阻值为R的电阻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或者通过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移动变阻器滑片来实现。

师生共同讨论: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比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方案要好。

3、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学生个人设计,然后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个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分析方案的好处和不足。

4、学生进一步讨论:对于第二步,要研究I与R的关系,首先要改变图中R的值,可用5Ω、10Ω、15Ω的电阻。要保持U不变,可调节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5、师生共同讨论:要完成以上实验,还必须测量相关数据,需要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分组合作,深入探究

在此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像科学家那样兴趣盎然地开始按拟定的方案实验,边做边想边记。教师巡视,注意他们的设计是否合理,仪器使用是否得当,数据记录是否正确,作个别辅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和教师、教材、同学、教具相互作用,进行信息交流,自我调节,形成了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和一个思维活跃、鼓励创新的环境。学生的思维在开放、发散中涨落,在求异、探索中又趋于有序,这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五)综合分析,归纳总结

1、学生汇报:实验完毕后,分别推出代表汇报实验的数据.下面是两组学生的实验记录和结论(出示投影);

表一 电阻R=10Ω 表二 电压U=3V

2、讨论得到结论: 从表一知: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从表二知: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得出了这个电学规律;家欧姆在1827年用实验方法研究得出的,为此欧姆花费了10年心血: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发现.这一规律被命名为欧姆定律:今天.当我们一起学习这一规律时,每名同学都能从他身上学到一点精神——坚持不懈地从事科学研究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象,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正比、反比。

4、实验过程中细节的讨论: 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两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各起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

(六)巩固练习,强化理解

1、在一段导体的两端加6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0.2A,

(1)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大?

(2)如果在该导体两端加10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又是多大?导体的电阻是多大?

(3)如果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它的电阻又是多大,通过电流多大?

着重进行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使学生明确:同一导体,电R增加几倍,电流也增加几倍,它们的比值不变;R与I、U无关,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例

2、家庭中使用的是交流电,当人体通过交流电的电流达到50mA 时,就会导致人体呼吸麻痹、心室颤动。假定某人身体的电阻为2kΩ,算一算,当通过50mA 电流时的电压是多大?

初次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的计算题,规范解题的要求。

(七)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让学生回顾本课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指明这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思路;物理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同时也进行学法指导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鼓励学生课后总结:“我们现在学到的物理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这种探究方法?你能找出多少处?”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寻找,让课虽完而学未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这一物理研究方法。探究过程中,通过自行设计、自己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分别概括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两条结论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增强了主体参与意识。 荐初二物理《浮力》教学案例 (5000荐荐初初二中物物理

教理

案教

案物

态例

字)

123 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和反思 (3000字) 荐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密度》 (800字)

第五篇:人教版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学案

2014级物理选修(3-5)课时学案

第十六章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学案

【考纲解读】

1.会用实验装置测速度或用其他物理量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 2.验证在系统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系统内物体相互作用时总动量守恒.

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小球所有的落点都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5)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实验原理图乙所示.

(6)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m2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7)整理好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8)实验结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系统的动量守恒. 【基本实验要求】

1. 实验原理

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v′,找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 2. 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等. 3.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2)按照实验原理图甲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

【规律方法总结】

1. 数据处理

验证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2. 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

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即保证两物体在碰

撞之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之后还沿这条直线运动.

(2)利用斜槽进行实验,入射球质量要大于被碰球质量,即m1>m2,防止碰后m1被反弹. (3)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4)不放被撞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

第十六章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学案

第 1 页

【考点一】 对实验步骤及实验误差分析的考查

1.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1甲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带一起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⑧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310 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 g;试着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前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__ 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 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说明(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考查

2.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

图1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和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

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⑥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让滑块带动纸

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2甲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下垫着薄木片以平衡摩擦力.

第十六章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学案

第 2 页

图2 (1)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 kg,小车B的质量为m2=0.2 kg,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 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 kg·m/s.

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物理量写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考点针对练习】

4. 在利用悬线悬挂等大小球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悬挂两球的线长度要适当,且等长 B.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地计算小球碰前的速度

C.两小球必须都是刚性球,且质量相同 D.两小球碰后可以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 5.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实验中,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的说法中正

【考点三】创新实验设计

3.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和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图3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状态;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锁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锁,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

确的是 (

)

图4

A.释放点越低,小球所受阻力越小,入射小球速度越小,误差越小

第十六章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学案

第 3 页

B.释放点越低,两球碰后水平位移越小,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量越准确

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

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力越大,轨道对被碰小球的阻力越小 6. 如图5(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冲量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

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b.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8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相同间距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s

1、s2和s3.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___;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重复上述实验,多做几次.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图5 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运动情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 Hz,则碰撞前甲车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甲、乙两车的质量比m甲∶m乙

图6

=________.

图8

7. 气垫导轨(如图6)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时的阻力.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a的滑块,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

第十六章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学案

第 4 页

上一篇:财政相关名词术语解释下一篇:村镇银行科技外包协议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