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学案参考

2022-11-10

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学案参考

湘教版环境保护第一章第三节学案

灵丘一中高二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

姓名班级小组编辑地理组 时间课时1内容:第一章第三节人类与环境

学习重点:

1、 说出防护林带的类型,识记各种防护林带的作用

2、 说出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保护土地资源的具体措施

3、 掌握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具体可行措施

学法指导:

1、 细读教材,认真归纳总结;

2、 结合实例,讨论分析;

一、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独立完成预计15min

通读课本,勾划概念的关键词,重要的知识点。

1、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是什么?防护林带的类型及作用有哪些?

2、阅读教材P35材料,概括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有哪些?

3、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是什么?

4、土地退化是明显的表现是什么?举例说明

5、什么是土地整理?土地整理的对象及作用是什么?

二、小组探研讨论任务:

1、我国的植树节从何时开始?中国植树节节徽的含义是什么?(点拔:网上查阅资料) (提示:树形:①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②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申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文字:表示每年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中国植树节的节微表明了我国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2、什么是罗斯福工程?美国“罗斯福工程”对我国防治水地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何借鉴意义?我国在治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方面还需作哪些努力?

3、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空心村”现象

4、 阅读材料,说说旧村归并,退宅还耕有意义有哪些?了解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模式。

5、说说我国通过哪些方式整理土地?土地开发的重点区域有哪些?

课堂测试:高效课堂例题及变式训练

课堂总结:

第二篇: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学案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导学案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1、通过影视图片,引入说明沙尘暴的发生是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直接导致的结果。

2、读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并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学习重点

1. 解释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 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学习难点

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一、荒漠化的含义 1.荒漠化的含义(a)

荒漠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和_______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2.造成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b) 自然因素:

⑴基本条件——气候干旱/暴雨; ⑵物质基础——地表物质____;

⑶动力条件——大风吹扬/水流——风力/水蚀作用。 人为原因:

⑴人口增长,环境压力过大;

⑵过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不当; ⑷工程建设导致地表疏松等。

荒漠化是________与________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自然因素形成的荒漠化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而人为因素在加速荒漠化进程,加重了荒漠化的严重程度,并且人类活动在其发生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分布: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_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_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成因:⑴地理位置:______海洋;

⑵相对封闭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地形为主,周围有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⑶干旱的气候:以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降水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

⑷稀疏的植被:以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为主;

⑸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西北地区人口的迅速_____,加大了生态环境压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草原破坏和沙漠扩大。

二、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摧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空间;荒漠化导致_______进一步恶化,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给社会和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引发沙尘暴,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三、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的防治对策与可行性措施

对策: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防治荒漠化应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核心,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达到_____、______和_______效益的协调统一。

措施:(1)全面保护潜在荒漠化地区的现有林草植被,防止产生新的沙化土地;

(2)建设必要的防护林带,阻止沙漠对绿洲的侵袭;

(3)对正在或已经荒漠化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大力封沙、育林育草、沙地飞播、造林种草,扩大林草植被,恢复其生产力;

(4)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

[拓展提示] 探究沙尘暴问题:

危害——沙尘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大气污染。 成因 自然原因:

⑴气候:气候异常,北方持续干旱,气温普遍偏高;春季冷锋 多带来大风。

⑵地表:北方多沙质土,春季气温回升快,且有少雨,大片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地呈干松状。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滥挖药材,草场遭到破坏,荒漠化不断加重和扩大。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较低。

防治:⑴加强法制,完善机制,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状况,改善农牧民生活是根本途径;

⑵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

⑶进一步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天然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是根本出路。

[课堂检测]

1.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人们的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冬季风影响的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多发 2.防治荒漠化的重点应放在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D.治理严重荒漠化的土地

3.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4、“红色荒漠”形成的认为原因主要是

A 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答案:

1.B

2.A

3.D

4.A

5.C

第三篇:第一章第一节:认识静电——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用具:静电感应演示器、玻璃棒、丝绸,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

学生: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多少是用电荷量来表示。

教师: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如何使物体带电?

学生:不带电的物体内存在电荷,且存在等量正、负电荷,在物体内中和,对外不显电性。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

教师: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这些电子而带负电。 (教师用多媒体模拟,验证学生回答)

过渡:在复习初中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再来看有没有别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物体带电的实质是什么?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这些问题:

(二)进行新课 1.电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物质内部微观结构的描述,思考和回答问题:

(1)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点评: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除了摩擦起电,还有没有可以使物体带上电的方法? 实验:取有绝缘支柱的两个不带电枕形导体A、B,使它们彼此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反复多次接触球形导体C,使之带正电。将C移近A,用与有机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分别靠近A、B。(如图所示)

[现象]线绸靠近B,而远离A.

[学生得出]B带正电,A带负电。

[问题]如将A、B分开,再移走C,A、B带电情况如何? [学生答]A仍带负电,B仍带正电.

[演示证明]将A、B分开,用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检验,学生回答正确。 [问题]将A、B接触,它们是否带电?这说明什么?

[学生答]不带电,说明接触前A、B带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中和。

[演示证明]使A、B接触,仍用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检验,学生回答正确。

[问题]若先把C移走,再将A、B分开呢? [学生答]A、B不带电。

[演示证明]把C移走,将A、B分开,用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检验,学生回答正确.

[追问]为什么?

[学生答]因为将C移走,A上负电荷、B上正电荷不受C上电荷作用,而使A、B所带电荷重新恢复原状,在导体内中和而不带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前面的现象,总结得出静电感应的概念。 静电感应:将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感应起电。(教师用多媒体模拟,加深学生印象)

[结论]不仅摩擦起电可以使物体带电,静电感应也可使物体带电。 2.电荷守恒定律

教师活动:静电感应的实质是什么?是不是创造了电荷?

学生活动:分析并回答:当带电球C移近不带电导体A、B时,导体上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使导体A、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即使电荷从物体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感应起电的过程中并没有创造电荷。

教师活动:联系摩擦起电的实质,思考使物体带电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活动:使物体带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出示投影片]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有关内容,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另一表述: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过渡:这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通过前面的学习,清楚了物体带电的本质,而一个带电体究竟带多少电?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或者是电荷量e的整数倍。

3.元电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1)电荷的多少如何表示?它的单位是什么? (2)什么是元电荷?一个电子就是一个元电荷吗?

(3)元电荷的数值是多少?它的数值最早是由哪位物理学家测定的? (4)什么是比荷?电子的比荷是多少?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实例探究

☆关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例1】 如图所示,a,b,c,d为四个带电小球,两球之间的作用分别为a吸d,b斥c,c斥a,d吸b,则(

)

A.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B.仅有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C.c,d小球带同种电荷 D.c,d小球带异种电荷

分析 由d吸a,d吸b可知a与b带同种电荷,且与d带异种电荷;由c斥a,c斥b可知c与a,b带同种电荷,c与d带异种电荷,A错,B对,C错,D对。

答案 BD

点拨

应根据同种电荷间相互排斥、异种电荷间相互吸引,从题给条件判断出各电荷电性关系。

☆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元电荷

【例2】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 A、B,分别带有电量QA= 6.4×10-9C,QB=-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解析 当两小球接触时,带电量少的负电荷先被中和,剩余的正电荷再重新分配。由于两小球相同,剩余正电荷必均分,即接触后两小球带电量

C

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不仅将自身电荷中和,且继续转移,使B球带 上正电,这样,共转移的电子电量为

C

转移的电子数

☆关于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

【例3】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 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

D.选项A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 分析 根据静电感应现象,带正电的导体C放在枕形导体附近,在A端出现了负电,在B端出现了正电,这样的带电并不是导体中有新的电荷,只是电荷的重新分布。金箔上带电相斥而张开。选项A错误。

用手摸枕形导体后,B端不是最远端了,人是导体,人的脚部甚至地球是最远端,这样B端不再有电荷,金箔闭合。选项B正确。

用手触摸导体时,只有A端带负电,将手和C移走后,不再有静电感应,A端所带负电便分布在枕形导体上,A、B端均带有负电,两对金箔均张开。选项C正确。

以上分析看出,选项D也正确。

答案:BCD

作业:书面完成P5“问题与练习”第

2、3题;思考并回答第

1、4题。 板书设计: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 电荷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3)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 (4)、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3.元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 单位:库仑 符号: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电荷量e的值:e=1.60×10-19C 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的比值,为

C/㎏

第四篇:毛概第一章第一节讨论题

第一章第一节讨论题点评

二、讨论题解析

主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中国化?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大家谈谈自己的分析视角并加以论证。

1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分析。 解析:

这个问题教材上有较清晰的分析思路,即从历史、现实以及理论本身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 1 )从历史角度来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必然结论。两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即为明证。 ( 2 )从现实角度来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则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大家可从中国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临的特殊国情和特定实践任务出发加以展开分析。

( 3 )从理论角度来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大家可以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加以论证。

从答题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同学回答得不错,但也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分析视角不够全面或思路不清晰;二是有分析视角但没有具体展开论证。请大家参照其答案加以学习。 2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的理解。 解析:

概括起来,教材上的三层含义实则是两大分析视角:

( 1 )从狭义上看,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视角进行分析。教材的前两个层次合并起来就是结合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在分析:一是运用既有的理论指导实际;二是从实际(实践)中总结出新的经验(理论)。

( 2 )从广义上看,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文化,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接轨的视角进行分析。即教材上的第三个层次所指出:既要使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相融合(内容),又要用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来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式)。

主题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发生了几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哪些重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如何把握? 批注:

首先值得强调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具体表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共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一是毛泽东思想,其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具体参见云课堂--课程章节—第一章第一节课件资源—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关于这一表述,有个别同学没有表述准确,一定得注意了啊 。

其次是关于辩证统一关系的分析,大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展开分析:1 、在根本方法、政治立场以及理论品质等方面的一脉相承性(具体参见教材 P5-7 )。 2 、发展与创新性。可抓住两点来进行展开分析:一是时代、实践有何发展变化,从而要求理论做出发展和创新;二是理论的主题和内容有何具体变化。——理论之间辩证统一关系,大多数同学们基本上把握住了,但一定要深入分析论证,否则对问题的论述就会显得缺乏深度。 从回帖情况来看,大家的回答总体上一致,绝大多数同学回答得很完整,请大家参照其答案加以学习。

附:分析思路

思路一:从一脉相承性和发展创新性两大层次出发说明这些理论成果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一是毛泽东思想,其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这两大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一方面,它们一脉相承在于有共同的“根” —— 马克思主义,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这个根结出的理论果实。另一方面,这几大理论成果又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一点也是一致的,一脉相承的。

一脉相承的。讲一脉相承:是因为它们在观察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上,在关于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上,在关于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实现使命的基本原则上,都是一致的。比如:(1)共同的哲学基础:三者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2)共同的价值取向: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宗旨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目的和归宿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旨立场。三者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共同的历史任务:它们都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改造社会的根本手段。(4)共同的奋斗目标:具有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同的政治立场:它们共同的奋斗方向和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确定的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领导力量都是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等等。(5)共同的理论品质:三者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产物,是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生动体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又是与时俱进的关系。从两大理论成果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形成的实践基础来看,它们是与时俱进的。从两大理论成果的内容来看,它们都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为解决新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讲了前人没有说的新话。从两大理论成果的历史意义和创造主体来看,也是与时俱进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首先,这两大理论成果是有统一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其中的,而实事求是是这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其次,它们辩证地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思路二:参见教材P5-7。

主题: 关于“旗帜”问题

3、 过去有“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的说法,今天则指出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什么是旗帜?你认为举旗必要吗?为什么?如果举旗必要,那么怎样举旗才能更好地发挥“旗帜”的作用? 批注:

关于这两方面,我的看法是:

1、只有科学地举旗才能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1)写在旗帜上的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相对真理;(2)旗帜的内容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创新;(3)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而非教条主义、宣传性强制灌输的方式)对待旗帜(理论)。

2、目前我们所高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这实际上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具体选择。我们对自身自由(如自由选择权利的保障)的关注没有错,但我们必须注意:不同于个人发展前途的选择,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只能在具体的历史、人文传统和体制环境下进行;而且,只有在公民社会整体素质的及其理性精神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才更有可能作出理性的、符合实际的选择。

3.关于本题答案请参考云课堂--课程章节—第一章第一节扩展资源。

参考答案: 1. 什么是旗帜?

恩格斯说,党的纲领就是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旗帜就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就是党的共同信念、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的集中表达。

2.为什么要高举旗帜?(你认为举旗必要吗?为什么?) 因为旗帜问题很重要。中国共产党人都高度重视旗帜问题。 3.如果举旗必要,那么怎样举旗才能更好地发挥“旗帜”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同时也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当前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旗帜”的作用。

第五篇:民法总论第一章第一节讲稿

第一章、民法概述

第一节 民法概念词源和历史发展

一、民法的概念

在古代罗马早期,调整罗马本国公民即市民相互之间关系的法律被称为市民(juscivile) 。近代“民法”一词,来源多种说法

阅读材料:之一(1):通说,来源于古罗马的市民法。1866年日本学者津天真道在介绍欧洲法律时把荷兰语“Burgerlyk Reget”转译“市民法”时,没有直接翻译为“市民法”,而是采用了“民法”的用语。主要考虑到日本为农业社会,而欧洲及古罗马为城邦社会。欧洲人心目中形成市民亦即国民、公民的观念。在日本和中国的东方社会,市民是城里人,与乡村人对应,并不具有公民的含义。只有“民”才能包括市民和乡村人。再者,“市民法”在罗马语言中同时具有罗马人的法、罗马民族的法的含义。Civitas(城邦)具有作为秩序社会的民族的意思。

之二:认为是,日本学者箕田麟祥在明治维新后制定民法典时把法语(droit civil)译为民法(参见《中国民法总论》胡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原版1936年)。之三:民法来自《尚书?孔 氏传,(P1)(参见徐谦《民法总论》(会文堂1926年版P30;陈嘉梁:《„民法‟一词探源》,载《法学研究》1986年1期)。

立法:1890年《日本帝国民法》制定,民法一词在立法上正式使用。清末,沈家本等人为修订法律大臣,聘请日本松冈正义等人起草民法,从日本引进“民法一词。在立法时,结合律的概念,自创“民律”,并于1911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1926年完成民法修订,只是作为条例引用,不是正式立法。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布《中华民国民法总则》,10月10日实行。“民法”正式被我国采用

二、民法的历史发展

从形式观察,成文法国家法律的演进过程是一个从习惯法道制定简单成文法,再到指定较为复杂的综合性法典,再到施行部门法分工,分别制定部门法的过程

公元前十八世纪《汉莫拉比典》、公元前四世纪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公元六世纪,尤士丁尼开始编纂罗马法运动,编成《罗马法大全》或《市民法大全》(《学说汇纂》、《法学阶梯》、《尤士丁尼法典》、《新律》),前两者最为重要,形成了体系。《学说汇纂》分为七部分,五十卷,收录三十九位罗马法学家9142条言论。,法学阶梯》包括四编:第一编论述人;第二编论述物的划分、所有权、其他物权、赠与、遗嘱;第三遍论述无遗嘱继承和契约之债;第四编论述侵权行为和诉讼。欧洲中世纪,十一世纪末发现《学说汇纂》手稿,形成七百年的罗马法复兴运动。复兴运动在古罗马法和近代资产阶级立法架起一座桥梁。

三、民法的立法体系

(一)法国民法典体系。

1804年制定,以法学阶梯》为蓝本,按人、物,财产取得的逻辑将民法规范并在三卷中。 第一卷,人,为自然人的人格立法及自然人婚姻关系的法律调整; 第二卷,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变更; 第三卷,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

(二)德国民法典体系

1896年制定,1900年施行,采用了专事研究罗马法《学说汇纂》的潘德克顿法学创立的五编体制。

构成:第一编,总则第二编,债的关系第三遍,物权第四编,亲属第五编,继承 特点:创立总则,解决共性问题; 提出法人、法律行为等概念等。

(三)意大利民法典体系

第一部《意大利民法典》诞生于1865年。该民法典由一般法律的公布、解释和施行的规定与主文共同构成,其中主文包括三编:第一编 人(第1条-第405条);第二编 财产、所有权及其变更(第406条-第709条);第三编 所有权和对物的其他权利的取得与转让的形式(第710条-第2147条)。该民法典主要从古罗马的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和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中得到多方面的启发,但是,相当多的条款都涉及所有权内容,故在意大利法学界,该民法典有“所有权法典”之称。这一别称实际上反映出1865年《意大利民法典》在其结构和内容上的不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882年意大利又颁布了单独的商法典。自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上半叶,1865年的《意大利民法典》与1882年的《意大利商法典》共同构成意大利私法体系的支柱。但是,在此期间,就民法典的最佳立法模式究竟是私法统一还是现行的民商法典分立,在意大利私法学界始终存有争论。 第二部《意大利民法典》

1942年制定,融入了商法、知识产权和劳动法。吸收借鉴了法国、德国的内容。

六编构成,第一编人与家庭;第二编继承;第三编所有权;第四编债;第五编劳动,包括劳动法、商法、知识产权;第六编权利保障,对登记、证据、财产责任、优先权、财产担保、权利司法保护、消灭时效和失权等。

(四)我国

1、1949年前,大清、民国北洋政府、民国南京政府。

2、1949年6月,废除六法全书;

3、1954年、1962年、1979年三次起草;

4、以《民法通则》为核心的体系

1979年后,我国开始建立商品经济、继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事立法得到迅速的发展。主要有《民法通则》(1986年)、《商标法》(1982年8月23日制定,1983年3月1日实施,1993年2月22日及2001年10月27日两次修改)、《专利法》(1984年3月12日制定,1985年4月1日实施,1992年9月4日及2000年8月25日两次修改)、《著作权法》(1990年9月7日制定1991年6月1日实施,2001年10月27日修改)《担保法》(1995年6月30日制定,1995年10月1日实施)、《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制定,1999年10月1日实施)、《婚姻法》(1980年9月10日制定,1981年1月1日实施,2001年4月28日修改)、《继承法》(1985年4月1日制定,1985年10月1日实施)、《物权法》,以及大量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上一篇:党支部三季度工作计划下一篇:党支部领导征求意见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