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继续教育论文

2022-05-12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小学继续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不仅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发展规律,同时对于幼儿身体成长和智能发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基于此,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小学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第一篇:小学继续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审美教育初探

摘要:审美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掌握创造美的能力,将审美教育充分融入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教育意义。本文阐述了审美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提出了审美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旨在促进小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美教育;创造美

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美学意义,但是需要利用审美教育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索。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念,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审美教育做出以下探讨。

一、审美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多为讲解基础知识,但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态难以满足数学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小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所以很难奠定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这就需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主要是带领小学生发现数学学习中的独特美感,深入感受学习数学的韵味和乐趣,并且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在审美教育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能夠传授给小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实用的知识内容,并且能够在实践锻炼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促使数学知识内容变得灵活和多元,同时还能够开阔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眼界。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审美教育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弊端,让小学生从根本上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使小学生从真正认识到数学的美感和价值,从而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且美好的事情,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和综合教育质量。

二、审美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创建审美教育的课堂教学情境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相对来说普遍较低,所以对于审美相关内容并不能充分理解和直接感受,这就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创建与审美教育相关的教学情景,以此来让小学生理解并感受学习数学的美感和乐趣。小学数学与日常生活存在比较紧密的关联,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小学生常见的事物或场景入手,帮助小学生挖掘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并且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美。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课时,老师可以生活中常见的教室作为导入内容,从教室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观察发现教室有什么不同、桌椅有什么差异,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再引导小学生动手操作拼搭立体图形并进行观察,观察生活中建筑物和拼搭立体图形的线条感和立体感,从而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美。

(二)提高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

老师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引导者,就要提高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审美教育在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数学教学目标。老师自身需要具备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教学能力,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将审美教育与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充分融合,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带来的独特之美。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和平移》这一课时,老师重视对数学内容中审美教育知识点的挖掘,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教学素养,将轴对称图形知识点与数学的对称美进行充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在掌握轴对称图形判断方式的过程中感受到对称美,从而实现审美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数学学习趣味。

(三)优化小学生数学审美能力评价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融入审美教育,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在小学生学习数学中的推动性,就要优化小学生审美能力评价,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对审美教育的热情。教学评价是数学课堂中的重要内容,在以往教学活动中只是针对小学生数学成绩、学习能力、学习状态等与数学学习直接关联因素的考察和评价,并不重视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评价,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普遍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重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体验。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时,老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物品运动时呈现的独特美感时,需要对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及时评价,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重视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避免过度重视小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而忽视小学生的情感和审美。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在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中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视审美教育的教育价值,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对数学的主动学习性,并且可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魅力和美感。通过创建审美教育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优化小学生数学审美能力评价,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义锦.小学数学的审美教育和学生的审美培养[J].魅力中国,2020(47):184.

[2]叶秀彪.小学数学的审美教育和学生的审美培养[J].林区教学,2020(8):85-87

.[3]黄娜.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浅谈小学数学如何渗透审美教育[J].中外交流,2019,26(12):210.

作者:闫荣欣

第二篇:浅议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小学教育的负面影响

摘 要: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不仅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发展规律,同时对于幼儿身体成长和智能发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基于此,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小学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负面影响

如今,很多幼儿学生的家长都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他们对于幼儿的早教给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在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情况下就去盲目地开展教学活动。此外,还有一些幼儿家长认为让孩子越早上學越好,甚至将不到3周岁的孩子就送到幼儿园,再加上一些幼儿园机构在利益的驱动下对幼儿家长所灌输的一些早教思想,导致了我国的幼儿教育进入到了小学化的误区中。事实上,让孩子过早接触程序化的学习模式,不仅不能够让他们成为“小神童”,甚至还会对他们日后接受小学教育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内涵

简单一些解释,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所指的即为让幼龄儿童提前接触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并且过分地看重幼儿学习的考试结果,具体表现为如下两点:首先,重知识轻品质。幼儿阶段的教学活动重点应当是游戏,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在没有充分考虑幼儿接受能力的情况下就盲目地进行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幼儿需要和小学生一样程序化地学习拼音、英语单词、计算方法等知识。此种教学模式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十分不利于幼儿个人品质的培养;其次,幼儿教育小学化十分看重学习结果,幼儿教育者并不会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进步程度,只是一味按照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努力与否与学习水平。此种单一化的评价方式限制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挥,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小学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对学校管理所带来的影响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虽然让孩子掌握了一些英语单词、汉字读写方法以及加减法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幼儿的人生发展与未来的学习之路带来了一些促进作用。很多幼儿家长在看到孩子出现了很明显的学习进步时,就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智力超群的“神童”,继而将他们过早地送到小学中接受规范化的教育。这一部分幼儿家长并不会去考虑孩子是否能跟得上快节奏的学习,想尽一切办法将自己不到入学年龄的孩子送到小学院校中,继而对小学的日常管理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对教师工作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由于一些幼儿过早地接受了小学化的教育,从而让低年级的小学教育者感觉到非常轻松,长此以往,就会让小学阶段的教学水平受到严重的影响,小学教育者也就会放松对自己教学水平的严格要求;其次,如果在小学低年级的班级中出现了一些学习能力较差且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育者就会自然而然地将他们归结到“智力水平不高”的队伍中,在无形中影响了小学教育者对学生所做出的正确判断。

3.对幼儿自身所带来的影响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经常会让幼龄儿童产生挫败感,很多幼儿家长与幼儿教育者都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在他们没有顺利完成一些学习任务时,家长与教育者就会采用一些带有责备性质的方式来“惩罚”孩子,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对学习出现明显的厌烦心理,认为上学就是一件非常无聊且痛苦的事情。除此之外,由于幼龄儿童的心灵比较脆弱和敏感,当他们所做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与夸奖后,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与付出产生较大的怀疑。

三、有关幼儿教育的几点建议

1.回归幼儿本真,在游戏中完成学习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很多家长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正确的做法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找到更多科学化的排解方法,而不是要将压力转移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在日后的幼儿教育中,无论是幼儿家长还是幼儿教师都要逐渐的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要学会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将知识学习与游戏巧妙结合到一起,让孩子从之前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学习状态。幼儿教育者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力量让学习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有趣,还给孩子们一个真正快乐的童年时代。

2.重视幼儿教育过程,忽略学习结果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的幼儿家长都非常在意他们在幼儿园中的表现,经常会依照教育者的片面评价来否定或赞同幼儿的一些做法,从而在无形中打击了孩子们的上进心。为此,幼儿家长需要认真且全面地观察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感受他们出现的一些进步和努力,并且要经常对孩子的做法给予表扬与肯定,让幼儿在不断的进步过程中是树立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蓓燕.幼儿园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倾向化及相关对策[J].科技信息,2013.

[2]董志伟,张振平,赵国秀,等.我看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J].河北教育(综合),2013(Z1).

编辑 李琴芳

作者:陈怡妹

第三篇:中小学继续教育再研究

【摘 要】在我国当前教师继续教育中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有很多问题,通过对我国当前教师继续教育重新审视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力图提出改进现状的若干建议,以期对未来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概念;有人认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对教师实施的促进其专业教育发展的教育活动的纵称。教育部则依据形式将继续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类,学历教育指对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的提高 学历层次的培训,非学历教育包括新任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更好服务于教研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作为终身教育理念的一种体验形式以及现实诉求。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近年来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理念逐步形成,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教育敬学水平 和能力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建立健全机制,让继续教育步入制度化运行轨道,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继续教育的效能在实践中有所体现。

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存在明显失误。在理论层面什么是中小学继续教育,其目标如何定位,模式如何构建,并未形成关联主体的共同认知,在实践层面投入严重不足与培训效能地下并存,教育形式集中为主,讲授为主,严重制约继续教育的实践取向,解决这些问题非常有现实意义真正全面把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首先注重社会文化,环境制约的作用,侧重于四个要素;

第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作为教师教育的构成之一,它有别于职前培训反应教师教育的持续性,一致性特征。

第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系多层面认同的行为,国家角度国家通过培训与培养提高教师素质,社会角度,教师继续教育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以促进教师群体发展为宗旨的社会活动,从教师层面看,继续教育唤醒教师完善与发展的意识激发了主体动机得到广大教师的一直认同。

第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具有多元的价值选项,因国别差异以及同一国家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随着教师定位的清晰以及职业要求的渐进性变化,西方国家都期望通过继续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学术,人格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第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路径具有多样化特征,其一为须强调外部的强制性给与性作用,强调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双向建构,其二由于任何外部条件的提高都是有限的外因最终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必须凸显个体的自主意识和行为。

综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是一个必须进行多维度,多视角观察分析的特殊现象有别于职前培训,反应国家要求得到社会和教师一致认同具有明确价值取向以及多样化实践特征的在职教师教育活动综述,很长时间以来以学历补偿教育教学水平分能力补差为主要形式和重要特征。

兰考县教育实况,兰考县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现有各类学校312所在校生151705人专任教师5661人,义务教育学校305所,民办学校20所,在校生108049人,普高4所,在校生1569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2人幼儿园26791人,民办幼教111所,兰考县人口密集,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存在教育经费不足,制约教育发展,教育不尽合理,导致要素间的动能失衡,缺乏推动和支持教育发展的动力,教育资源广泛,但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为此,须深化教育体质改革建立一个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互补,文化知识教育,层次分明,的继续教育模式。

继续教育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现代人才的需求提出的迫切的要求,具有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长远效应,继续教育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特征要求继续教育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深入认识教师继续教育之基础上探讨继续教育发展的必要性,是实现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理论基础.

鉴于此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借鉴国外继续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具体措施促进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良性健康发展.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以及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我国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家培育的必要性,主要从教师的专业化需求,社会需求,素质教育需求以及终身教育理论四分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研究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西方经验借鉴,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趋势现代化信息化制度化.实用性等.国际经验借鉴主要从POS模式教师进修制度,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和发展远程教育四方面论证,对存在问题具体解决措施,政策支持与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网络化教学,教学模式开放多元,完善机制建设保障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和优化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我国教师教育体制采取了三项重大改革措施即鼓励有条件的非师范类举办师范学院,教师资格认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跨世纪园丁工程,即适应了我国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反应了世界教师教育发展高层话,开放化。一体化,专业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一元封闭独立设置的教师教育体制逐渐被打破,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体制正在形成,教师继续教育主要从教师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未来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国家命运。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教师教育正在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发展时期教师教育面临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主要几方面,教师教育创新化,教师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教师教育的规范和法制化,教师教育机制的完善等,一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继续教育的基本内涵;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的培训,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使各级各类教师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理论素质与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方面能适应岗位职责的要求,以满足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之需要。

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个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区别的教育阶段,普通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基础教育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受教育者具备基本素质的教育阶段,而全部教育中相当有限部分,而继续教育是为在本职人员不断提供新知识新技术,使培训人员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教育阶段。

继续教育特征;1.全员性,即继续教育面向全体在职人员;2.多层面性,在职务,有不同的职称等级,高一,二级,三级,年龄上有老中青,不同阶段的年龄结构,在学历上,有本科,专科,中专等差异,决定了教师队伍本身在基本技能教育教学素养,思维方式,教学手段,教研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3.终身教育性,这是继续教育内在属性呈现出的特征,教师理论知识不断 提高,教育教学技能的完善,教学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调整,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故此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教育方式。4强烈的针对性,其一培训具对象针对性强,即以教师及其教育教学观和 能力为中心,其二,根据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需要。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国家重视教师继续教育;我国普通中小学教师总数已经达到951.6万人,从人数量上保证了中小学教育发展对教师的基本需求,因而通过各种形式继续教育促进教师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的提升。

随着时代发展,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学历标准让维持在中师和大专层次已远不能适应需要。教师队伍建设任务的落实不仅要 依靠办好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师范毕业生,更需要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素质,继续教育可以为教师补充新知识传播新技术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

教师资格认证困境,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教育的必然结果,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系统和彼此而形成的专业技能,具有合理的工作自主权和专业自治组织具有行业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养成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培训并具有不断发展的开放性,具有行业所要求的明确道德规范。

存在问题;继续教育目标不明确;只重视教师学历的提高忽视教师能力的提升,只重视教师知识的传授,忽视教师道德水平的提高等,只重。视不合格教师教育,不重视合格教师继续教育,只重视城市教育忽视农村教育,导致继续教育教师出现形式主义,不求实效倾向,教育机构设置单一,培训机构设置不合理,教学形式单一传统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多媒体,网络教学,电视教学普及不到位。

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为主传统三课必须改变了解教师需求,用科学先进实用的内容来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已成为当前教师继续教育当务之急、教师继续教育师资总体素质偏差,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缺乏严格教师继续教育资格认证制度,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教师继续教育机制欠完善,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应该健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制度,把参加继续教育和教师的业务考核评聘奖惩和工资福利待遇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严格继续教育考核和管理,避免支差应付,以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培训内容功能缺失和窄化。继续教育功能包括;内部功能人才成长所期作用和功能,外部功能指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期的作用和功能,外部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内部功能的充分实现的前提。内部功能;1,弥补智能结构的缺陷,加强智能结构薄弱环节2,智能增新和改组改变线形状的知识序列结构,提高教师智能素质,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成熟的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还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结构,人适应社会的变动能力,开拓能力,创造能力,继续教育管理体质待进一步理顺;管理体质多元化,导致管理行为的多元性,不系统性,不同省市区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质存在差异,管理体质是决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生命线。

缺少有效评价机制和手段;进行评价目的是及时更正工作中出现的偏差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反馈信息是进行评价的依据没有适量的可靠反馈信息就不能正确进行评价,找出差距更正偏差改进工作,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及效率。

二、加强中心学教师继续教育必要性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应当是缜密的设计者,教育过程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走向成功的过程,助学生走向成才之路外还要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使他们在身心健康如何做人,做事,学会关心不欠缺,教师应当是活跃的领导者,教师应当是细心研究者,中小学教师是应用型人才不是学术性人才,教师要有较强的自主权利意识。我国重视教学技能而忽视学术研究,重视教学理论而忽视教学实践,教师只也应该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教师工作需要感召力,震撼力,影响力特殊工作,而教育科研知识是独特体现教师专业画质是,终身教育理论是教师继续教育理论依据,终身教育理论是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

教师继续教育不等同于教师在职培训,不是行业教育自然延续,以其基本原理指导产生并发展起来,终身教育成为一种理念,终身教育理论为教师继续教育方法选择及其目标提供导向,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时代发展的需要拓宽视野改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三、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国际借鉴

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学历教育与岗位职业培训要协调发展,现代化信息,继续教育发展的要制度化,实用性,培养目标应符合社会客观要求,国际借鉴POS模式专业发展学校以促进教师主张得到西方中小学支持,注重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继续教育必须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强调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合作与伙伴关系是POS的核心,继续教育实现多样化,教师进修制度,西方重视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教师教育一体化。一体化教育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英国培养任用进修三个连续教师培训阶段,三阶段培训理论。教师教育作为传统师范教育与教师在职教育的整合与延伸的专业教育将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新的高度上化专业教育,大力发展远程教育。

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要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高质量,网络课程组织全国一流的师资授课实行跨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大力发展远距离教育,发展电视教育,电话电视教学网络教学多种现代教学技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素质,实现跨世纪人才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国外积累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措施,政策支持和保障完善政策法规保证继续教育质量,重视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确保教育实施体质框架,加强继续教育师,建立一支高素质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构建科学有效的方法体系,加强网络化教学,教学模式开放多元化,以解决教学中具体问题为目标,以任职学校为基础校本模式,以专题研究为目标研究中心模式,以新课程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为目标的基地模式,以学历提升为目标高校模式。

【参考文献】

[1]《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3]《现代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郭瑞平 李金香 刘瑞敏 李艳平 尤丹丹 张卫

上一篇:园林艺术赏析论文下一篇:计算机多媒体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