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1教学设计

2022-10-02

第一篇:小数乘小数1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 (1)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6—87页例

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五1—3题。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本课时的计算限定在乘积大于1的范围内。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同样运用转化的策略将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探究出计算方法。例题呈现的是小明房间连同阳台的平面图,要求计算房间的面积。教材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出乘法算式后先估算,再计算,重点组织学生探索笔算方法。让学生明白可以把算式中的两个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再结合直观图示讨论:按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试一试”让学生继续利用例题的情境,求平面图中的阳台面积。教材通过直观的图示继续呈现思考的过程,但把其中的关键步骤留给学生填空,让学生在填空的基础上完成计算,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例题和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将小数乘整数与小数乘小数整合,进行整体建构,更全面地认识小数乘法。“试一试”的计算过程,发现两个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在乘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初步抽象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主动探索,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

课件呈现:在乘法王国里,住着这样的一家(12×4=48)这两个是因数宝宝,妈妈就是这两个宝宝的乘积,积妈妈是多少呢?因数宝宝非常调皮,经常把小数点搬来搬去,

积妈妈可头疼了!

①看这个宝宝(12变成1.2)积妈妈应该变成多少才能使等式成立呢?谁来帮帮她?为什么?

②再看(4变成0.4),现在积妈妈怎么变?

③又变了(12变成1.2,同时4变成0.4)因数宝宝是怎么变的?积妈妈呢?为什么?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也缩小10倍,积就缩小10×10=100倍。大家帮助积妈妈解决了问题,积妈妈很感谢同学们,她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感悟因数的变化与积的变化之间的联系。当两个因数都变成一位小数时,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为本节课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算理打下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掌握算法。

1、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

我们一起来参观因数宝宝的房间吧!(电脑出示房间图:长3.6米,宽2.8米) (1)提出数学问题。

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会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

(预设:若学生提问和周长相关的问题,教师就问学生:会算吗?这个计算学过了,比较简单,还可以提什么问题?怎么列式?) (2)进行合理估算。

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你们先估一估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算并汇报。学生的估计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⑴3×3=9。把3.6和2.8分别看成与它们接近的整数,把3.6看小,把2.8看大,所以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 ⑵4×3=12。把3.6和2.8分别看成与它们最接近的整数,把他们都看大了,所以面积比12平方米小;⑶3.6×3=10.8。面积和10.8平方米接近。老师应估计到可能发生的情况。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当中去。这里的估计既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更是为了给接下来的探索笔算方法提供一种支持——学生可以通过对笔算结果与估计结果的对比,判断笔算结果是否合理,从而确认相应的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3)探索算理算法。

通过刚才的估算,我们已经知道了积大概在6—12之间左右。那么实际的结果是多少呢?我们还应该学会用竖式进行计算。你们会做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交流汇报。随着学生的汇报,在电脑上展示计算的思考过程:把3.6看

作36,把2.8看作28,变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这样积就被扩大了100倍,还要把算出的积缩小100倍。

刚才我们估算的结果是多少?跟它接近吗?

真不简单,自己探究出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通过这样的课件演示,你们的理解是不是更深入了一点?把思考过程和同座位再交流交流!

学生再次汇报,板书。

【设计意图:教师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小数乘小数这一核心内容,通过对3.6×2.8得数的估算,让学生对积的范围有一个大致把握。学生已经学过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所以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并且探索如何确定积是几位小数的理性支撑。最后教师还通过引导全班学生对计算过程的回顾,让他们从整体上来再次认识计算方法。】

2、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 (1)学生尝试。

会算阳台的面积吗?(电脑出示与房间相连的阳台图)怎么列式?2.8是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你们列竖式算一算!(2.8×1.14)

竖式怎么列?学生列竖式。

比较这两种列式方法优劣。

学生可能会出现(2)全班交流。

,让学生纠错并说一说为什么要末位对齐。

你怎么算的?为什么积是三位小数?

(3)比较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联系。

比较两道算式,想一想:我们在做小数乘小数时,怎样很快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他说得有道理吗?我们再来看一看刚才的这两道算式!

都是看成整数乘整数,为什么第一道最后要将积从右边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而第二题最后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教材中关于阳台面积列式为1.15×2.8,而我在此处将数据进行了小小的变动,将1.15改成了1.14。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因为学生刚刚学习了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计算算理还没有得到深化,计算方法还没有得到提炼。这时候需要排

除干扰,放手让学生尝试竖式计算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可以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算理,感悟方法,继续让学生感悟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能够让学生很快根据这一关系初步判断出积的小数位数。这样将积的末尾乘出0的情况分散到下面的环节,便于比较,起到了突出重点的效果。】

三、实际练习,内化理解。

1、老师这儿有几道题目,你能很快判断出积是几位小数吗?用手势回答!

0.8×2.1 3.42×2.7 2.3×0.42 200.1×91

2、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8.7 72.9 16.5 ×0.9 ×0.04 × 0.6 7 8 3 2 9 16 9 90 评讲后,质疑:你们有困惑吗?

老师有一个困惑,第三题第一个因数16.5是一位小数,第二个因数0.6也是一位小数,积应该是两位小数,而9.9是一位小数,这不是有点矛盾吗?谁来解释一下?

3、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46×1.2 1.8×4.5 10.4×2.5 9.45+8.7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纠错。

4、纠错练习。

9. 4 5 + 8.7 1. 0 3 2

5、解决问题。

每千克香蕉4.8元,妈妈买了3.9千克,20元钱够吗?

【设计意图:练习环节依照:“手势判断积的小数位数(积的末尾不会乘出0)——快速给积点出小数点(包含积的末尾会乘出0的情况)——计算练习以及纠错——之前的加法与之对比纠错——解决问题”这样的顺序使学生逐渐加深对小数乘小数的认识。练习的设计既注重层次性,还注重参与度(让学生举手势集体完成,让学生独立计算),更注重实效性(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纠错),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用小数乘小数进行计算,也可以进行估算来解决,不但用估算检验了计算,而且能够体会到估算的作用。】

四、 思维训练,完善体系。

1、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乘小数,你们能用所学的本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这是一道整数乘法算式!31×37=1147,如果将积变成11.47,要使等式成立,因数应该怎么变?

学生思考、汇报。

(2)比较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0.31×37=11.47 31×0.37=11.47 3.1×3.7=11.47 (3)是不是只有这三种填法呢?比如把31变成310,要使等式成立,应该填多少?310×0.037=11.47 这样,积不就是三位小数了吗?310末尾有一个0,乘得的积的末尾也会有一个0,从积的右边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划去0之后就是两位小数了。

还有别的方法吗?能填多少种?你们课后研究研究!

2、全课总结

(1)今天学习了什么? (2)怎么计算小数乘小数?

(3)小数乘小数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一道开放的练习,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沟通了各种方法的相同点。其他的方法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去探寻更多的方法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最后通过总结,是学生明白无论是小数乘整数还是小数乘小数,都要先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关键是统一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这样就将新知和旧知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中来。】

第二篇:《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 第5~6页例

3、例4及“做一做”, 练习二第1~5题。

紧紧依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行探索、释疑、运用”这一循环过程中,自然地发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1、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

要注重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条件,积极营造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交流学习中 来感悟、探究、发现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和算法,

1 / 18

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如课堂中首先呈现房间平面图,

启发学生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说明及依据。 教学计算要善于捕捉差距,关注生成。

如:通过以上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与经验, 紧接着出示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自主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探索两位小数与两位小数相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并在小组里讨论过程中学生自主生成,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从而真正体现是学生迈过学习,

自主获得知识的生成过程和计算方法。

2、正确把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本课力求在每一个环节的推进过程中 都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 再让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教师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2 / 18

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与信任, 提供其广阔的思考空间与交流机会, 使其通过个体思考,

小组或组际交流逐步得出自身认可的计算法则或规律, 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比如:教材重点组织学生探索笔算的方法, 先告诉学生

可以把竖式中的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来计算, 再结合直观图示讨论,

按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有的数? 启发学生理解, 把两个因数看成整数,

等于把原来两个因数分别乘以10得到整数, 因数扩大100倍,积也就积也就相应扩大100倍。

因此要得到原来算式的积, 应用整数相乘的积反过来除以100。 除此以外,

学生可以通过单位换算把米化成分米得到的积后再换算成平方米。

3 / 18

学生可以通过对笔算结果与估计结果的比较,判断笔算结果是否合理,从而确认相应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在引入“3.6X2.8”时要求学生先用两种方法估算, 并说明正确答案的范围,

根据以上推断,让学生独立计算, 为接下来笔算方法提供一种支持。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旧知迁移,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掌握基本算法。

2. 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 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比1大(或小)时, 积和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2. 在探索过程中,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交流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4. 使学生感受探索成功的喜悦,

4 / 18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根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理念, 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

学生自己探索获得“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难点是使学生发现

因数中小数位数与积中小数位数的对应关系, 理解积中小数位数不够,怎么点小数点。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所以本节课我采用

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为主, 教师点拨、引导为辅,

通过多媒体演示法、探究法、讨论法和练习法等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5 / 18

教学过程:

一、类比迁移,情境展开 教学例3。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2.4×0.8=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师:

同学们,

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

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6 / 18

(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 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4)指名学生口答,

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学生的讨论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

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 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 这时的积就乘了100。

要得到原来的积,

7 / 18

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5. 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 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

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 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1.92×0.9=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

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在给宣传栏刷油漆的问题背景下,迁移已有的小数乘整数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环节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 对新知识的学习准确定位,

即为学生创设了“挑一挑,摘个桃”的思考平台, 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 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

体会到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8 / 18

1.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2.师:

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 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点小数点时,

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6. 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9 / 18

并让学生将教材第6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

教材上安排了计算方法的小结, 通过本环节的教学有意识地

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一)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

(3) 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0.56×0.04=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10 / 18

(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二)及时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其中既有一般的小数乘法,

也有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类型, 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

2.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的计算。

11 / 18

(三)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1.集体订正“做一做”第2题时, 引导学生分别将每组题中计算的结果 和第一个因数比较大小,发现其中的规律。

2.组织学生交流、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

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2)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

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3.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并结合具体例子

明确应用这个关系可以判断乘法计算中的一些错误。

【设计意图:

“乘得的积的小数数位不够,怎么点小数点?”

12 / 18

是小数乘法中的难点,

让学生用刚刚总结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来进行例4的计算,

意图就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促成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化解冲突, 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从而突破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不仅为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提供了操作依据, 避免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发生错误,

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分析归纳能力。】

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基本计算)。

(1)学生独立练习。 (2)组织学生交流和订正。

(其中有第一个因数的位数比第二个因数的位数少、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等

13 / 18

多种类型同时出现的小数乘法计算, 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练习二第2题(基本应用)。

(1)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指导学生看懂每种商品各有多少千克。

(2)引导学生回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学生独立完成。

(二)拓展练习

补充题: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

0.48=(

)×(

)

14 / 18

=(

)×(

)

【设计意图: 通过分层次的练习,

旨在让学生通过基本计算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通过基本应用感受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通过拓展练习

进一步体会因数与积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练习

练习二第

3、

4、5题。

七、板书设计

15 / 18

16 / 18

17 / 18

18 / 18

第三篇:《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东路镇蛟塘小学

陈华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检查、勤于验算的好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

3、培养初步的迁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数乘法。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用卡片出示口答题:

3.4×15

23×1.48

0. 78×32 提问:下面各题的积中有几位小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小明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

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出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两个问题:

(1)小明房间的面积有多大?(2)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列竖式解答,并各由一个学生进行板演。 、

二、自主探索

改变问题:如果把小明房间的宽度3米缩短为2.8米,你还能求出小明房间和阳台的面积各是多少吗?先估一估,再列式解答。

学生尝试练习,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看书自学。 小组分享自学成果,归纳达成共识。全班交流。

谁来说说3.6×2.8是怎样估算的?又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展示学生尝试的竖式并追问: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预设一:只要在积中点上两位小数就能得到原来的积。 预设二:只要把积除以100就可以了。 继续追问:(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积要除以100),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继续交流:计算2.8×0.15时,在积里是怎样点小数点的?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说理进行板书。(如学生有困难可适当进行引导性提问:两个因数看成整数后,等于把原来的两个因数分别乘多少?)

提问:在用竖式计算2.8×0.15时,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列竖式时把数位多的小数写在上面;点上小数点后,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划去小数末尾的0。)

提问:比较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把小数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的。不同点:第1题是一位小数和一位小数相乘,第

2题是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相乘;第1题的积是两位小数,第2题的积是三位小数。)

提问:通过刚才的尝试、交流,你现在能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小组交流汇报后,教师小结: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请三个学生进行板演,其余学生自主练习。反馈时重点说说后面两题要先点小数点,再划去小数末尾的0。

3.完成下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集体校对后,追问: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一位小数?

四、全课总结

第四篇: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

信息窗二 小数乘小数

主备人:张红娇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9页 小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2.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1.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 2. 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喜欢购物吗?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购物?通过信息窗2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出来:

问题一:买肉花了多少钱? 问题二:买鱼花了多少钱?

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你能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会看信息图,并能根据信息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问题。

二、尝试计算,探索方法

尝试解决问题一:买肉花了多少钱? 怎样列式? 生:25.6×0.9 观察这个算式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能跟据前面学习小数乘法的经验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计算前先估一估结果可能会是多少,然后再计算。(引导学生反思笔算结果的合理性)

1. 学生已有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经验,可能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

2. 学生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3. 集体交流探讨思考过程,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分析算法、理解算理。

使学生明确:将小数变成整数再计算。

1)两个因数分别扩大了10倍,积扩大了多少倍?(积就扩大了100倍)

2)要使积不变,应将积缩小多少倍?(应将积缩小100倍) 25.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256 × 0. 9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9 23.04 缩小到原来的 1/100 2304 4.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积极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怎样计算的方法。

7. 2 „„„„„„„„ 一位小数

× 0. 3 „„„„„„„„ 一位小数 2. 1 6 „„„„„„„„ 两位小数

3. 1 4 „„„„„„ 两位小数

× 0. 8 „„„„„„„„ 一位小数 2. 5 1 2 „„„„„„„„ 三位小数

3. 4 8 „„„„„„„„ 两位小数

× 0.6 1 „„„„„„„„ 两位小数 3 4 8 2 0 8 8 2. 1 2 2 8 „„„„„„„„ 四位小数

三、自主感悟,得出规律

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你发现小数乘小数有什么规律吗?小组讨论一下

1. 鼓励学生在同桌讨论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后,将讨论后总结出的计算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听。这里可让多个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2. 在学生纷纷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进一步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总结:先按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尝试解决问题二:买鱼花了多少钱?(通过问题一的解决,使学生发现规律,进而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 尝试解决问题三:你会计算0.48×0.6吗?

1. 学生自主探讨0.48×0.6的算法。并将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来,让学生简述其道理。大部分学生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也可能有学生按书上的方法进行计算。发现问题,按整数乘法计算积有三位小数,但是整数乘积只有三位,该怎么办呢?(引发学生思考)

2. 学生在解决问题一的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这里放手让学生在探讨尝试解决0.48×0.6 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上面初步建立的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3. 发现规律,及时总结。同桌互相说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讨论中寻找策略解决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能力的平台,合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在这里总结的不仅是计算的方法,还有探究的过程。

三、自主感悟,得出规律

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你发现小数乘小数有什么规律吗? 1.鼓励学生在同桌讨论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后,将讨论后总结出的计算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听。这里可让多个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2.在学生纷纷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进一步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占位。

4.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尝试练习,学生初步形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也就水到渠成了。

[设计意图]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方法。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养学生估算和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学生在尝试、交流、比较、验证中,发现规律,初步完善并总结出计算法则。

四、有序练习,促进发展

1.下面各题的计算不完整,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接着算下去吗?

(试做课本第7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计算过程和方法,集体订正。 (练习目的:正确判断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2.巩固练习课本第8页第2题。

你能正确计算下面各题吗?先估一估计算结果可能是多少,然后再计算。

(出示课本第8页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交流算法,集体订正。 2)对计算正确书写工整的同学提出表扬。

(练习目的: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综合练习课本第8页第3题

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吗? (出示课本第8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新知。强调规范书写竖式。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小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回顾反思,及时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并且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认知

1.口算训练:先说说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8×7= 0.24×0.2= 3.5×0.1= 0.2×0.4= 0.7×8= 1 .5×6= 1.3×0.07= 10.3×2= 2.根据算式填空。课本第8页第6题。 134×3= 402 56×15= 840 13.4×3=( ) 56×1.5=( ) 1.34×0.3=( ) 5.6×1.5=( ) 0.134×0.03=( ) 0.56×1.5=( )

(1)先让学生独立填空,要一组一组的填,填完后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2)再全班交流、说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火眼金睛辨对错:

8.7 72.9 16.5 12.5 ×0.9 ×0.004 × 0.6 + 4.3 7 8.3 2.916 9.90 1.6 8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每道题错在哪里 ,注意区别小数乘法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组织交流,探究新知:

1. 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4.9×0.01= 5.8×1.2= 3.15×1.4= 4.9× 1 = 5.8× 1 = 3.15× 1 = 4.9×0.99= 5.8×0.9= 3.15×0.6=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明确: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2.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0.5×8.2= 2.4× 1.02=

0.97× 0.84= 0.98× 0.06=

3.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或“=”吗? 课本第8页第7题. 315×0.9○315 0.98×1○0.98 5.42○5.42×3.8 0.58×0.99○0.58 4.16×1.1○4.16 32.5×1.4○3.25×1.4 先让学生独立填空,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再算一算. 3.2×2.1 1.82×0.45 3.1×0.45 2. 课本第8页第5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解答后,全班交流。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3.课本第9页第10题

(1)学生独立解答,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解答后,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4.课本第9页第12题

(1)学生独立计算黑板和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后,全班交流。 (2)如果数学课本封面长0.24米,宽0.17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选择喜欢的物品,测量有关数据并求出它们的面积。

四、趣味探索:

1.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题,再直接填出后两道题的得数。 0.3×0.3=0.09 0.33×0.33=0.1089 0.333×0.333=0.110889 0.3333×0.3333= 0.33333×0.33333= 2.找规律,填一填。

(1)0.3 0.6 1.2 2.4 ( ) ( ) ( ) (2)3.2 4 4.8 5.6 ( ) ( ) ( ) (3)0.2 0.6 1.8 ( ) 16.2 ( ) ( ) 学生自主探讨,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第五篇: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

一、 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五年级之前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整数”,最近几天我们又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今天我 们要在此基础上研究“小数乘小数”。看着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猜想吗? 预设:

生1:小数乘小数怎么计算?

生2: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整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不是有联系? 生3:小数乘小数数位应该怎么对齐?

生4: 小数乘小数与整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

大家心里充满着问题和猜想,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和猜想一起走入今天的数学课堂。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最近,我们的校园在进行教室设备维护,总务处的侯老师准备把阶梯教室的黑板加一层黑板贴,这样不但方便书写,而且能起到保护黑板的作用。想想看,贴黑板贴之前,侯老师首先要做什么工作?

生: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计算出黑板的面积。

瞧,这里就有一张我们阶梯教室黑板的平面图,除去边框,黑板的长是3.9米,宽是1.2米,你能帮助侯老师计算一下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我们先用估算的方法估计一下黑板面积的取值范围是多少?(4平方米) 黑板的面积实际是多少平方米呢?课前时老师已经给同学们下发了导学案,让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下面就请同桌两个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接下来,请这几位同学把他们的计算方法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A.3.9米=39分米

1.2米=12分米

39×12=468平方分米=4.68平方米(利用以前学过的单位之间的换算,解决了问题)

B.39×12=468 468÷100=4.68

3.9×1.2=4.68 (利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了问题) C.笔算(有没有谁想采访他的,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 比较:这些方法之间有没有共通的地方?

生:都是想办法把小数乘小数的问题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最后利用积的变化规律,点上小数点。

师:是的,都是想办法把新问题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旧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策略。 刚才老师发现有好多同学都选择了笔算的方法,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

我们把刚才的笔算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同学们说,老师来板书。 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积为什么是两位小数?

指着右边画框部分,这是我们的思考过程。看着板书,谁再来说说我们刚才是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的?

不看板书,你能说说一说吗?

老师这里还有2道小数乘小数,要不要试一试? 出示:5.8×6.4=

3.2×1.15= 全班试做,2人板书

板书的两人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第二题的交流:(1)为什么把乘数的位置交换了?(2)为什么把积末尾的0划去?(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出示错例:老师手里有份作业,我们看看问题出在哪?中间的计算过程也对,就是最后的结果不对,应该先怎么样,再怎么样,(先点小数点,再把0划去)我们把最后的积重新写一遍。

现在黑板上有3道小数乘小数的算式,我们来观察一下每个算式中乘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出示: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利用这一规律,对于我们计算有什么帮助?(可以很快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真的吗?我们来检测一下:出示练一练(你能给下面的积点上小数点吗?)

总结算法:今天我们研究了“小数乘小数”,想想看我们是怎么计算小数乘小数的?小数乘小数与小数成整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完成“想一想”、“比一比”、“填一填”

三、交流收获

课前的疑问有没有找到答案? 有个同学的问题让我印象深刻: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整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不是有联系?

是的,许多数学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要善于找到这种联系。

上一篇:乡镇年度工作计划8篇下一篇:写好作文的6个小秘诀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