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病虫害防治试题

2022-08-21

第一篇:农业病虫害防治试题

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和方法分析

摘 要:农业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目的是保证农业植物不因病虫害为害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在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既要考虑通过防治所挽回的经济损失,同时还需考虑因防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农业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1.农业植物病虫害种类繁多。人类栽培应用的农业植物,就其种类而言,远远多于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由于每一种植物病虫都有一定的寄主范围,种类繁多的农业植物为植物病虫提供了广泛的寄主,致使植物病虫种类尤其繁多。仅1984年就全国43个城市的调查,农业植物病害就有5500多种,农业植物害虫有8260多种,而且就其调查范围和农业植物种类来看,这也只是农业植物病虫种类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种类的病虫尚未发现,或者是发现了还未能鉴定出种名。

2农业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情况较为复杂。农业植物多应用于城市绿化和植物造景,往往一个地段和地块需要多种植物如花、草、树木、地被植物等配植在一起,来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态环境。而且不同的景观所配植的植物种类和数量也不一样,不同地段和地块的生态环境又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由于每一种植物上的病虫种类不同,危害程度不同,发生时期不同,有时不同植物上的病虫也会发生交互感染,使得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显得较为复杂,这完全不同于农作物的大田栽培,面积大,品种单一,病虫种类相对简单。即使是在花卉和苗木的生产栽培中,为了满足多样的市场需求,生产栽培的农业植物尽管成片种植,但也是种类多,面积相对较小,病虫危害的复杂性也同样存在。

3.农业植物产品流动性大,入侵病虫危害猖獗。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化越来越受到各地的重视,除农业植物造景之外,家庭养花也成为了一种时尚,这使得农业植物产品如盆花、苗木、草皮等的交流日渐频繁,这也为一些危险性的病虫远距离的传播和扩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由于受侵之地缺乏自然控制因子,危害和损失都十分惨重。

二、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

1.综合防治遵循的原则

(1)病虫害防治的经济学原则。病虫害防治的经济学原则,就是在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原理的指导下进行,防治必须遵循挽回收益大于或等于治理费用的原则。

(2)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原则。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原则包含有物质循环再生原则;协调共生、和谐高效原则;相争相克、协同进化原则;物种的抗逆性原则;系统的自调控原则等5个方面。要求在制定病虫害防治策略时综合考虑系统的循环与发展、系统内部和外部的能量和条件、系统的自然机理、系统内物种的抗性和系统自我调节等方面因素,将病虫害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结构考虑,进行整体措施的综合作用协调,从而获得最优控制效果。

(3)客观和效益的原则。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中,要考虑地域的环境问题等客观因素,要运用合理的防治手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同时,要遵循减少防治成本的原则,要达到防治时,运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化的防治效果,同时,防治措施要避免破坏生态平衡环境,从而可以达到防治效益的最大化。

2. 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及优化

(1)病虫综合防治方案的基本要求。在设计方案时,选择措施要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安全”指的是对人、畜、对作物对天敌及其生活环境不受损害和污染。“有效”是指能大量杀伤病虫或明显地压低病虫的密度,起到保护农作物不受侵害或少受侵害的作用。“经济”是一个相对指标,为了增加农产品的收益,要求少花钱,尽量减少消耗性的生产投资。“简便”指要求因地制宜和方法简便易行,便于群众掌握。这四项指标中,安全是前提,有效是关键,经济与简便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要达到的目标。

(2)综合防治方案的主要类型 :1)以一种主要病虫为对象进行综合防治。如温室白粉虱的综合防治。2)以一种作物所发生的主要病虫害为对象进行综合防治。如榕树病虫害综合防治。3)以整个地块为对象,综合考虑各种生物因素,制订综合防治措施。如大城市中的某个公园、社区、工厂、某块绿地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三、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法。根据栽培管理的需要,结合农事操作,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农田生态环境,以达到抑制和消灭病虫的目的,称农业防治法。其优点是不伤害天敌,能控制多种病虫,作用时间长,经济、安全、有效。它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有:(1)选育、推广抗病虫品种。(2)改进耕作制度。(3)运用合理的栽培技术

2.生物防治。所谓的生物防治是指,运用生物或者代谢产物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其可以改变生物种群的组成成分,可以较好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同时,可以较好的保证生态环境的发展,有利于环境的建设。生物防治主要是运用病虫害的天敌来进行防治,这种防治方法资源丰富,而且便于利用,可以较大程度的节约成本,而且对病虫害具有长期的防治效果,但是在进行人工的培育时,对技术和环境的要求较高,受到的限制条件也较多,是科研人员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3.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根据国家颁布的法令,设立专门机构,对国外输入和国内输出,以及国内地区之间调运的种子、苗木及农产品等进行检疫,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入和输出,或者在传入以后限制其传播,消灭其为害,这一整套工作称植物检疫,它是综合防治的前提。

植物检疫分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对内检疫又称国内检疫。主要任务是防止和消灭通过地区间调运种子、苗木及其他农产品等而传播的为害性强的病、虫及杂草。对外检疫又称国际检疫。国家在沿海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交通要道设立植物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和过境的应该检疫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和处理,防止国外新的或在国内局部发生的为害性强的病、虫、杂草的输入,同时也防止国内某些为害性强的病、虫、杂草的输出,履行国际植检义务。

四、结语

农业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制定措施,首先要在了解病虫及优势天敌依存制约的动态规律基础上,明确主要防治对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关键,尽可能综合协调采用防治措施,力求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程惠珍.药用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防治策略[J].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1(07) .

[2]李新安,王玉荣.植物病虫害类群及药剂使用检索[J]. 园林. 2001(04) .

[3]陈仕江,金仕勇.中国人工种植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J]. 重庆中草药研究. 2001(01) .

第二篇:《农业简报》水稻玉米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抓住关键时期,抢晴天,

切实搞好水稻穗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根据近期田间调查并结合水稻的生育进度和气象预报分析,今年我乡水稻后期

二、三化螟、两迁害虫、稻瘟病、稻曲病等主要病虫害有偏重发生趋势。因此,各村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抓住关键时期,抢晴天,切实搞好水稻、玉米穗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水稻螟虫防治方法

二化螟在孕穗末期至破口初期(见穗5—10%)施药。三化螟的防治要适当提前,以卵孵10%施药为佳。配方:1.亩用福戈8-12克。

2. 亩用乐斯本80毫升﹢杀虫单40克。3.爱诺维灵(阿维三唑磷)150毫升/亩。

二、两迁害虫

稻飞虱:对达标田块(百丛1500头)要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可亩用敌敌畏100ml﹢70%的吡虫啉6g,也可亩用敌敌畏100ml﹢乐斯本80ml,兑水45kg喷雾,喷雾时喷头尽量朝水稻中下部喷。

稻纵卷叶螟:在田间初结苞时及时用福戈(12-16g/亩)防治。

三、穗颈瘟

在水稻主穗破口5%时选用75%三环唑(丰登)30克/亩进行施药预防,可与防治二代螟虫同时进行。叶瘟发生区、老病区(主要以印石村

二、三社,原构树村十一社等槽沟田及乌龙观村

四、十社,原凉亭村

三、四社等老病区)选用75%三环唑30克﹢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亩进行防治。

四、稻曲病

预防方法:在水稻破口前3~5天施药。药剂可选用30%爱苗20毫升/亩或生物药剂2.5%纹曲宁水剂300毫升/亩;在水稻齐穗时即第一次用药后10天再用药一次,可达到较好的防效。

五、稻苞虫

在田间结苞率达5%或幼虫3龄以前时开始防治,可亩用90%晶体敌百虫150克或1%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甲维盐)50毫升防治,也可亩用福戈12g防治。

六、玉米螟的防治

1、玉米心叶末期颗粒剂防治:3%辛硫磷或3%呋喃丹颗粒剂按1:15拌细土,每株适量施入心叶。

2、玉米穗期药剂保护:⑴药液灌注雄穗:可用 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按每株10毫升的用量灌注露雄期的玉米雄穗。⑵药液点花丝:将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装入带细塑料管的瓶中,在玉米授粉结束而幼虫尚未集中花丝为害时,将药液滴几滴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熏杀幼虫。

七、施药主要事项

1、选择好对路农药。

2、药液量要足,使用机动喷雾器每亩不低于15公斤,手动喷雾器不得低于45公斤。

3、施药时要选用弯管喷头,雾滴要细,尽量不要使用高压喷头。

4、施药时间要选择在晴天下午5:30—7:00,阴天可以适当提前。以减少药液的挥发和避免中毒时间的发生。

第三篇:有机蔬菜防治病虫草害农业措施操作

病虫草害控制的方法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和药剂防治措施等。其中植物检疫属于法规管理,通过法律法规禁止外来有害生物进入我国或从一个地区进入另一个地区。

农业措施又称环境管理或栽培措施,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

一、封闭管理

为防止外部病菌、虫卵等的传入,对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应利用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实行相对封闭管理,非生产人员、车辆等不得随意进入有机蔬菜基地单元中。用于有机蔬菜生产的农机具、架材、生产设施等也应专管专用,避免被非有机生产部分的禁用物质污染。对因需要而必须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车辆等应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二、加强检疫

植物病虫草害检疫是为了防止农作物病虫草害随同农作物的产品、种子、种苗扩散而传播的一整套措施,它是限制人为传播病虫草害的根本途径。因此在从外部引进蔬菜种苗和其他投入品时应进行严格检疫,防止检疫性的病原菌和虫卵随着蔬菜的种苗和其他投入品在有机蔬菜基地传播和蔓延。

三、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蔬菜病虫草害的发生,都有其可循的自然规律和相应的环境条件。因此,可根据蔬菜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相应的环境,结合田间定点观测与环境条件监测情况,及时预测蔬菜病虫草害发生的趋势,采取应对措施。

四、选用抗病虫品种,必要时对种子、种苗进行消毒处理

播种前,清除混杂的杂草种子和带病虫的种子。选用抗病、抗虫、抗逆且适宜有机蔬菜基地土壤和环境(露地、设施等)种植的蔬菜种类和优良品种,是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关键,也是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在种植前对种子、种苗进行消毒处理,尽量减少种子、种苗带菌量或害虫的虫卵,其措施主要包括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等物理防治方法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或害虫,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特别是对气传病害、土传病害和病毒病害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

五、深翻土地和改良土壤

深翻土地和改良土壤是改变植物土壤环境的一种措施,它直接影响土壤中的病原物。深翻土地可以把遗留在地面的病残体、越冬病原物的休眠体结构如菌核等翻入土中,加速病残体分解和腐烂,加速其内病原物的死亡,或把菌核等深埋入土中后第二年失去传染作用。但年年耕翻,搅乱了土层,使杂草种子在全部耕层分布,杂草总体密度较大,出苗分散,不利于防治。在多年生杂草较少的农田,以浅旋耕灭茬为宜。

六、合理间(套)作

间(套)作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隔畦、隔行或隔株有规则栽种的种植制度,合理间(套)作影响生物群落,有利于天敌多样化,从而减少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有机蔬菜间(套)作的原则如下:

1、利用生长“时间差”选择作物生长前期、后期或利于蔬菜生长但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季节间(套)作。

2、利用生长“空间差”选用不同高矮、株型、根系深浅的作物进行间(套)作。

3、利用引起病虫害的“病虫差”,在确定间作套种方式时,为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不宜将同科的蔬菜搭配在一起或将具相同病虫害的作物(如生姜与番茄)进行间(套)作。

4、利用病虫发生条件的“生态差”,综合“土壤一植物一微生物”三者关系,运用植物健康管理技术原理,选择适宜作物间作套种。

七、土壤处理或合理轮作

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在潮湿的土壤上,在晴天可以获得太阳能,提高土温,杀伤土壤中的病原物;在重茬土壤上种植可以在播种之前使用有效的生物制剂或矿物农药处理种子或苗木,使之免受土壤中病原物的侵染;现代农业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长期在同一田块中连续种植同种作物,使得发生“连作障碍”或“重茬病”,植株生长受阻,抗性降低,病害越来越重。

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它可以打破虫和病的发作周期,阻止杂草的滋生,同时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

八、加强生长季节的栽培管理

1、合理灌水:根据所栽种蔬菜作物的需水特点和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排,也会影响土壤中病原物的活动、传播以及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对蔬菜作物的生长和病害的发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合理施肥就是要因地制宜地确定肥料种类、数量、施肥方法和施肥时间。一般增施磷、钾肥有利于寄主抗病,偏施氮肥易造成植物徒长,组织柔嫩,往往抗病性差。

3、适期播种:掌握适宜播期,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感病期与病原物的侵染发病期错开,达到避病的作用。

4、断代栽培:对专一为害的害虫,可通过切断其寄生链,使其没有食物来源无法生存和繁育后代而得到有效控制。

5、环境调控技术:针对不同有机蔬菜种植品种与生产季节,通过开、闭通风口,加盖保温材料,临时加温,遮阳降温,临时补光,二氧化碳施肥等技术措施,调节有机蔬菜生产棚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及二氧化碳浓度,为所种植的有机蔬菜生长提供必要和适宜的气候环境。

6、合理密植:合理密植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抑制病害的发生。一定耕种面积内种植适当的株数,则通风、日照正常,生育条件良好,蔬菜作物因而生长健壮,其抗病虫能力高。

7、整枝、嫁接:通过合理整枝,调整有机蔬菜植株生长势,去除老、弱、残、病枝叶,可提高植株间光照、空气通透性,增强植株长势,预防病害发生。

九、保持田间卫生

田间卫生一方面指生长期病株、病残体以及杂草的清除,施用净肥;另一方面指收获后清除遗留的病株残体、杂草以及清洗农机具、工具、架材、农膜、仓库等。

蔬菜采收后,及时清除残留在菜田里的病残株加以烧毁或深埋,可以减少蔬菜病原物在病残体内越冬越夏。田边、路旁、沟渠、荒地等都是杂草容易“栖息”和生长的地方,是农田杂草的重要来源之一。农田杂草特别是多年生杂草多是一些病原物及害虫的主要栖息地,尤其是病毒病,杂草既可作毒源植物,又可作为传播介体蚜虫的寄主。因此,铲除农田杂草,可以减少病毒病的初侵染来源及传播介体,对病毒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十、建立平衡的生产体系

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增加栽种植物多样性,是有机蔬菜病虫防治的基本原理。多样化种植可以拥有更多的害虫捕食者和寄生者,可以使寄主作物空间分布上不像单作那样密集。采取多种类蔬菜的复合种植,其中叶菜类面积占40%,茄果类占20%,野菜类占20%,豆类占20%。这种混合种植方法,既能满足市民对叶菜类蔬菜有机化的要求,又能使高矮作物、迟熟早熟作物、开花和不开花作物复合型种植,从而收到较好的防病治虫效果。

十一、种植诱集植物

根据有害生物的习性,在作物田内种植诱集植物,诱集害虫集中消灭,也是一项有效的防治措施。

十二、应用堆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

堆肥过程产生的高温可杀死动物粪便中的杂草种子和一些病虫休眠体。堆肥也可避免大量作物残体翻人土壤中产生毒素的潜在危害。

十三、地表覆盖

主要指利用农作物秸秆、碎草、树叶、水浮莲、稻草、砻糠等,于定植和搭架后覆盖于行株间地表或利用地膜进行地面覆盖栽培。一是可防止水滴溅起泥土将土壤中的病原物带到蔬菜植株和叶片上,减少病害侵染机会;二是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菜田小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创造不利于病虫滋生蔓延的环境;三是可减少浇灌次数,减少病虫害通过水的传播;四是可有效控制杂草繁衍,也能减轻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十四、浸水或晒田

浸水可使土壤中害虫的卵、幼虫及蛹窒息而死,如瓜园连作时,在二茬作物种植前,土壤翻耕后,将全园浸水一天,使蓟马、夜盗虫、番茄斑潜蝇及瓜实蝇的幼虫或蛹窒息而死。在一些不能浸水的地区,如沙地或山坡,则利用晒田降低害虫族群数量,有机肥用前充分发酵或日晒,防金龟子产卵或幼虫匿藏其中。

总之,在全生产过程的管理中,要从病菌、寄主植物和环境(生理性病害只有后两者)方面综合考虑,严格遵循有机蔬菜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多种防治措施相配合,对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

第四篇:《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20分)

1、 园林植物根部害虫蝼蛄的前足类型是( )。

A.步行足 B.跳跃足 C.捕捉足 D.开掘足

2、 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美国白蛾的前翅类型是( )。

A.膜翅 B.鳞翅 C.半鞘翅 D.复翅

3、草坪害虫蝗虫类昆虫的前翅质地坚韧如皮革,其类型为( )。

A.膜翅 B.鳞翅 C.半鞘翅 D.复翅

4、蝇类昆虫的蛹属于( )。

A.离蛹 B.裸蛹 C.被蛹 D. 围蛹

5、对于园林害虫的防治灯光诱杀法属于( )的范畴。

A.农业防治(园林技术措施) B.化学防治

C.物理防治 D.生物仿制

6、园林植物钻蛀害虫天牛和小蠹都属于( )。

A.鳞翅目 B.直翅目 C.鞘翅目 D.等翅目

7、园林植物根部害虫蛴螬是( )幼虫的总称。

A.金龟子 B.天牛 C.叩甲 D.地老虎

8、园林植物根部害虫斤针虫是( )幼虫的总称。

A.金龟子 B.天牛 C.叩甲 D.地老虎

9、光周期是指昼夜交替时间在( )中的周期性变化。

A.一年 B.一季 C.一个月 D. 一天

10、下述( )不属于影响园林植物害虫生长发育的生物因素范畴。

A.园林植物 B.捕食性天敌 C. 昆虫病原细菌 D.人为活动

二、多项选择(10分)

1、下述害虫( )可以通过吸食园林植物汁液而危害。

A.大青叶蝉 B.温室粉虱 C. 草履蚧 D.梨冠网蝽

2、下述( )的口器类型不是刺吸式口器。

A.大青叶蝉 B.桃蚜 C. 扁刺蛾 D.黑翅土白蚁

3、对于食叶类害虫舞毒蛾而言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鳞翅目夜蛾科。

B. 成虫雌雄二型,一般雄性成虫触角为线状,雌性成虫触角为羽状。

C. 以成虫和幼虫危害,取食园林植物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D. 一般一年一代,以完成胚乳台发育的幼虫在卵内越冬。

4、对于园林植物蛀干害虫的热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该类害虫的成虫和幼虫生活都较隐蔽。

B. 危害时害虫的虫口较稳定,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

C. 常蛀食园林植物枝干的韧皮部、木质部等,危害严重。

D. 主要包括天牛、小蠹、木蠹蛾、茎蜂等类群。

5、园林植物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严重性体现在( )。

A. 多数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以传播园林植物病毒病害,加剧危害程度。

B. 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以造成对叶片的直接损害,严重时可以将叶片全部吃光。

C. 该类害虫多数可以分泌蜜露、蜡被等物质,遮盖园林植物叶片表面,影响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对于该类害虫可以选择使用胃毒剂进行化学防治。

三、填空(20分)

1、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____ ____门。

2、昆虫咀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是由____ 、____ 、____ 、____ 以及____ 这五部分组成。

3、园林植物害虫的变态类型主要有____ 和____ 变态。二者最主要的差别是是否在发育过程中存在____ 这一发育时期。

4、环境温度对昆虫而言,适宜温区的下限叫做____ 温度,上限称为 ____温度。

5、在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上常用波长为____ 的黑光灯来诱集部分昆虫的成虫,这一习性又称为昆虫的____ 。

6、分类的主要阶元有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和____ 。

四、名词解释(20分)

1、 变态: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幼虫与成虫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生理构造上表现出的巨大的差别,称为变态。

2、 羽化:完全变态类型的昆虫由蛹变为成虫,或不完全变态类型昆虫由老熟若虫变为成虫的过程,称为羽化。

3、 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在同一性别上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个体类型的现象,称为多型现象。

4、 代:昆虫自卵或幼体离开母体到成虫性成熟并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5、 生活史:昆虫在一年中发生经过的状况称为生活年史,简称生活史。

6、 不选择性:是植物抗虫性的一个体现。指的是植物不具备引诱产卵和刺激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植物具有拒避产卵和抗拒取食的特殊化

学物质或物理性状,因而害虫不产卵、少取食或不取食。

7、 植物检疫:是国家用法律的形式严格禁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同植物或植物产品等介体人为远距离的传播的措施。

8、 药害:在防治园林植物害虫时,使用的化学药剂对园林植物本身的毒害作用称为药害。

9、 假死性:部分昆虫在取食爬行时,当受到外界突然震动或惊扰后,往往立即蜷缩肢体不动,或从高处掉落或在爬行中不再蠕动,这种习性称为昆虫的假死性。

10、 群集性:同种昆虫的大量个体高密度聚集在一起的习性。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了解口器类型对于防治害虫有何重要意义?

(1) 了解昆虫口器类型可以辅助判别害虫类群。由于咀嚼式口器昆虫危害的典型症状是造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最明显的是造成叶片的缺刻、空洞或将叶肉吃去,仅仅残留网状叶脉,严重时甚至可将叶片全部吃光;此外,一些钻蛀性害虫常将茎秆、果实等咬食成隧道或孔洞,或者钻入叶中潜食叶肉;而刺吸式口器昆虫是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在其取食后,植物表面无明显的破损情况,仅受害部位出现各种褪色斑点受害植株常形成萎蔫,叶片卷曲、黄化、皱缩,或在叶、茎、根上形成虫瘿等。故此可以根据园林植物被害状来辅助判断是何种口器的害虫类群。

(2) 可根据不同口器类型的害虫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化学防治。根据咀嚼式、刺吸式等不同口器类型分别选择胃毒剂、内吸剂等化学药剂,针对性地进行化学防治。

2、简述昆虫命名的双名法内容。

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规定,昆虫命名采用双名法则。即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来表征一个昆虫的学名。第一个词为属名,名词性,其首字母大写;第二个词为种名,形容词性,其首字

母小写。这种由双名构成学名的方法称为“双名法”。在学名后往往附有命名人的姓氏。

3、简述园林植物鳞翅目害虫的成虫形态特征。

园林植物鳞翅目害虫包括蛾类和部分蝶类。体小至大型,翅展3~265mm。复眼大型,单眼2个或无。触角细长多节,蛾类中有丝状、栉状、羽状等;蝶类则为球杆状。口器虹吸式,上颚退化,喙由下颚的外颚叶形成,不用时卷曲于头下。胸部发达,胸节愈合。翅一般两对,发达;后翅均为膜质,翅面覆盖鳞片,翅面上常有各种斑纹和线纹;翅脉复杂。足跗节5节。

4、简述园林植物虫害“综合防治”体系的概念与意义。

园林植物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是从害虫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以及“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地使用农业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已经一切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以危害的水平之下,确保园林植物生产和人畜安全。园林植物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是综合了多种防治方法的优点,避免相互矛盾,尽量发挥有机地调和作用,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防治体系。

5、对园林植物吸汁的介壳虫类害虫可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禁止有虫苗木输出或输入,如松突圆蚧等害虫。

(2)园林栽培管理措施方面:通过园林技术来改变和创造不利于蚧虫发生的环境条件。如选育抗虫品种,实行轮作,合理施肥,清洁园圃,提高植株自然抗虫能力;合理确定植株种植密度,合理疏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冬季或早春,结合修剪,剪去部分有虫枝,集中处理,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介壳虫少量发生时,可用软刷或竹片轻轻清除,或用布团蘸煤油抹杀。

(3)化学防治:冬季可喷施1次10~15倍的松脂合剂或40~50倍的机油乳剂。植物发芽前,喷施3~5倍的石硫合剂或3%~5%的柴油乳剂。等等。

(4)生物防治:介壳虫天敌较多,如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等等,故此一方面可以人为引进和助迁天敌,还可以在天敌较多时,不使用化学药剂或尽可能不使用广谱性杀虫药剂,保护和利用天敌,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6、园林植物害虫防治时如何作到对化学药剂的合理使用?

(1)正确选择化学药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品种、使用浓度及剂量。

(2)适时用药。在条查研究和预测预报的基础上,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抓住有利时机用药。一般多在初龄幼虫期。

(3)交互用药。尽量选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学药剂,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4)混合用药,可以达到同时兼治多种害虫的目的,并可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范围。 (5)安全用药。防治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及植物药害的产生。 答案:

一、单项选择D;B;D;D;C;C;A;C;A;D

二、 多项选择

1、 ABCD

2、CD

3、ABC

4、BCD

5、AC

三、填空

1、 节肢动物

2、 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

3、 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蛹(期)

4、 临界低温(或发育起点),临界高温(或发育终点)

5、 365纳米(或3650埃;或3.65×10-7米),趋光性

6、 界,门,纲,目,科,属,种

第五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0年小春病虫测报及防治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0年小春病虫测报及防治

工作总结

2010年,在县农委的领导下,在业务主管部门重庆市农技总站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我县实际,加强小春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狠抓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深入村社农户指导病虫防治,较好地控制了小春病虫危害,确保我县小春粮油增产,农民增收起到。现将小春病虫发生防治情况总结如下。

一、种植情况、

全县种植小麦11.7万亩,主要集中种植在我县北部海拔700米以下地区,平均亩产200公斤,油菜种植面积3.65万亩,主要种植在我县南部地区,平均亩产135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7万亩(春洋芋),主要集中在半山以上地区,平均亩产1200公斤。

二、主要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

今年小麦、油菜病虫整体属轻发生年,轻于常年。小麦主要病虫共发生30.1万亩次,防治14.3万亩次,换回损失955吨,实际损失15吨。油菜主要病虫发生8.6万亩次,防治3.5万亩次,换回损失250吨,实际损失6吨。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如下。

1、小麦蚜虫

发生11万亩,防治面积5万亩(次),属偏轻发生(2级),高峰期平均百株蚜量185头,与去年相当。

2、油菜蚜虫

发生3.5万亩,防治面积1.5万亩(次),虽然发生面大,但达防治指标面积少。

3、油菜菌核病和霜霉病

油菜菌核病发生1万亩,发生程度2级,防治面积0.2万亩(次),挽回损失10吨,未损失,平均病株率1.8%。油菜霜霉病发生2万亩,防治面积1万亩(次),挽回损失20吨,实际损失2吨发生程度2级,与去年相当。

4、小麦纹枯病

发生3万亩,防治面积1万亩(次),挽回损失50吨,实际损失1吨,发生程度2级。高峰期平均病丛率12.5%,比去年减少1.5个百分点。

5、小麦白粉病

发生6万亩,防治面积3万亩(次),挽回损失150吨,实际损失2吨。平均病株率13.2%,略轻于去年。

6、小麦赤霉病

发生2万亩,防治面积1。5万亩(次),主要是预防,挽回损失100吨,实际损失2吨,发生程度2级。

7、马铃薯早、晚疫病

早疫病发生1万亩,发生程度2级,防治0.5万亩,挽回损失100吨,实际损失20吨,晚疫病发生2万亩,发生程度2级,挽回损失200吨,实际损失30吨。

三、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

1、加强病虫监测预报。

开展了以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害系统调查,发布《病虫情报》,制定防治技术方案。

2、抓示范带动,指导农户及时开展防治工作。

重点抓了永新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创建设,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全部实行机防,做到统一药剂配方,统一时间,统一防治。另外,通过“百千万”工程,技术人员包镇负责开展技术指导,以及县、镇两级农技人员通过指导科技术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及时开展病虫防治工作。

3、防治效果。

通过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户共同努力,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1%以内,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亩产220公斤,比示范区外增产15%。

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上一篇: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下一篇:内业资料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