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教学计划

2022-07-10

无论是在新的时间周期还是新的任务周期,工作计划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该如何写好工作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名著阅读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名著阅读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摘要:由于生活时代的不同,很多历史的痕迹只能通过名著体现。通过名著中提及的各种景象及事件,能够帮助初中生了解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生活习惯及当时的社会情况。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名著在文学史上占据不可取代的地位。初中语文教材中明确规定了关于名著的阅读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中外名著。通过名著阅读,能够提升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拉近与作者之间的心灵距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将课本知识与名著相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

初中生的学习没有高中生那样繁重,但同样面临升学压力,因此在实际学习中,教师过分注重应试教育的考试范围,一切学习都围绕考试进行。即使考试过程中有涉及名著的部分,都是关于名著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让学生将关于名著的人物、事件、地点、思想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下来,便于在考试过程中应用,却没有真正阅读名著。从师生及家长的角度看,取得高分是初中生的最终目的,一切与教学无关的活动都被看做是浪费时间。即使有很多学生对名著充满兴趣,也不敢违背教师和家长的命令,课外阅读名著被一些家长看做同玩网络游戏一样的行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严重行为,学生的兴趣被强行扼杀。

二、阅读名著教学的作用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由于生活时代的不同,很多历史的痕迹只能通过名著体现。通过名著中提及的各种景象及事件,能够帮助初中生了解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生活习惯及当时的社会情况。例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通过对四大家族日常行为的描写,反映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状况,同时最终的结局预示着封建社会必然灭亡。另外,通过《格列夫游记》,能够了解当时英国的基本生活状况,这篇小说到处充斥着对英国议会政治的讽刺及对反动宗教组织的批判,在这样的状况下,受苦受难的终究是人民。格列夫宁愿与马为生,也不愿意再次做人,则是对当时社会的极大讽刺。作者通过《格列夫游记》对现实进行深刻批判,同时代表劳苦大众对新社会的期盼。

2、促进语文知识的开放性学习。传统语文教学的重点仅仅局限于课本,学生在进行文章理解时,只会对课本上出现的情感进行套用,如果课本没有涉及,学生则显得措手不及。通过名著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情感及文学知识,是对课本知识学习的极大补充,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同时名著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开放性学习,不同于课本知识受到标准答案的限制,禁锢了学生思想。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让自己的思维无限扩散,通过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及发散性思维,有利于自己日后更好地发展。

三、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1、制订明确的阅读计划。从学生进入初中开始,就得灌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著的思想。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其缺乏自主学习性,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制订相关阅读计划。从长远看,可以制订三年计划,即在初中三年完成一定数量的名著教学。从短期计划看,可以制订每个学期的阅读计划,并在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各种心得通过文字描述出来。

2、定期开展阅读交流课。在阅读教学一段时间后,教师应该定期开展阅读交流课程,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发表自己的阅读心得,并将自己阅读的课外优秀名著推荐给大家。另外,每个人的阅读习惯都不一样,大家可以将自己的阅读技巧进行分享,做以借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教师在交流课上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名著,并给予学生一定引导,区分名著与网络小说之间的区别,避免学生利用阅读名著的接口,阅读一些没有文学价值的网络小说。通过阅读交流,可能在班级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激励全员参与。

3、采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步骤。初中生受限于理解能力及三观未完全形成,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对一些思想比较高深的名著难以理解,因此在阅读过程中,选取的名著应该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首先选取一些思想比较浅显的名著,例如对于四大名著的安排,在七年级和八年级时可以阅读《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名著都比较直接地披露了现实,思想比较直观。而《红楼梦》的文学境界明显更加深奥,可以等到九年级有一定文学基础和思想见解再阅读。

4、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示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推荐几种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掌握一定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并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及开放性思维。

四、结语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过于依赖课本,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必须进行一定的名著阅读,从而补充自己的文学知识,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及创造性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除课书上介绍的名著外,还应向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名著,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篇:名著阅读教学案参考答案

名著阅读(23—2课时)教学案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总第23课时)

一、(11年)(1)及时雨,吴用(2)为晁盖报仇

(12年)(5分)(1)祥子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或: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买车)(每空1分,计2分)

(2)保尔·柯察金(或: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回(铁路)工厂(每空1分,计3分)

(13)年(5分)(1)见多芬奇特坚强(3分)

示例:耳聋后仍坚持音乐创作(1分)

每空1分,“奇特”写成“特殊”,“古怪”,“怪异”“特别”等也算对,“坚强”

写成“顽强”,“坚定”也算对.

(2)夸父追日(或:夸父逐日)(1分)

重点考名著中的人物及重要的故事情节,趋势:由四大名著向其他名著迁移,要关注俄罗斯及苏联作家的作品、神话故事等。

三、

(一)

1、爱的哲学

2、泰戈尔

3、母爱与童真大自然 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谢婉莹、繁星格、春水体、

5、母爱、自然、爱的哲学

(二)

1、高尔基《在人间》 《我的大学》

2、阿廖沙 俄罗斯

3、吝啬、贪婪、专横、残暴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

4、高尔基、《在人间》、《我的大学》

5、“我”(阿廖沙)、外祖母 、外祖父 、舅舅们

6、阿廖沙、

7、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

(三)

1、笛福

2、星期

五、鲁宾逊、鲁宾逊漂流记

3、鲁滨孙四次航海。第一次出海他几乎被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在孤岛中生活了二十八年。4丹尼尔•笛福、《鲁滨逊飘流记》

5、星期

五、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

6、现实主义

7、28年

四、

1、高尔基《在人间》《我的大学》

2、笛福

《鲁滨孙漂流记》

2、鲁滨孙 星期五

3、A(难产而死是虎妞,小福子是上吊身亡)

4、(1)阿长(或长妈妈)(2)保尔·柯察金(或保尔,或柯察金)(3)大人国(4)神行太保。

第二课时(总第24课时)

(一)

1、《旧事重提》、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2、略

3、----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无知和隔膜),(封建思想的习俗) 的不合理

(二)

1、老舍人力车夫

2、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等拥有一辆自己的车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3、刘四虎妞小福子

(三)

1、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 ⑵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示例: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3、⑴xiá;诧(注音1分,写字1分,共2分) ⑵艰难度过或忍受,耐苦支持;(“艰难”1分,“度过”或“支持”1分,共2分)⑶ 示例: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5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6、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7、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三、1-5略

6、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暴风雨所诞生的》

7、保尔·柯察金朱赫来

四、《朝》

一 、(10 )《天演论》江南水师学堂(乌烟瘴气)

二、CCABBD

三、 √错错

四、1描绣像2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3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4子路贡米、董香扇枕、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5《狗*猫*鼠》6《阿长与<山海经>》7即指绍兴城。

《钢》

1.朱赫来5.朱赫来8.伤寒;大叶性肺炎

9.生活教科书;鼓舞人们战胜困难、不断革命;崇高形象和革命品质

13.《暴风雨所诞生的》l4.文学创作;书稿在途中丢失

18.“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19.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对于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苏联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优秀小说。

第三课时(总第25课时)参考答案

(一)

1、七十二变、筋斗云,如意金箍棒,如来佛祖,孙行者。

2、孙悟空;猪八戒,猪悟能;沙僧。

3、白骨精、天宫、美猴王、芭蕉扇。

4、大闹天宫。

5、一百回,美猴王。

6、如: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7、猪八戒、猪八戒 孙悟空8示例一: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示例二: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到人间,错投猪胎。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后被孙悟空收服,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示例三:白骨精——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是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见的少有的女妖精,使用双剑,武艺出色,善于变化,诡计多端。她想吃唐僧肉,先变成十六七岁的漂亮少女,再变成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后变成年迈力衰的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于是使出离间计,迫使唐僧逼走孙悟空,把唐僧捉住。在唐僧险遭杀身之祸时,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多番变化,几经争斗,白骨精终于被打得露出原形。

示例四:红孩儿——红孩儿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是他的乳名,是牛魔王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小妖怪,使用一杆八丈火尖枪,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练三百年,练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脚打斗。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孙悟空战之不胜,请来观音菩萨,收服了红孩儿。后来他做了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终成正果。

(基本内容较完整,3分;文字表述通顺,2分。说明:基本内容较完整,指对某一文学人物的基本情况说明得比较清楚,可从人物经历、性格特点或某一故事情节上介绍,无须面面俱到,文字近200字。)

9、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10、唐僧——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斗战圣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僧——金身罗汉;白龙马——八部天龙马

11、大闹天宫、唐僧、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12、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唐僧

13、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3分,答案不惟一,反驳有针对性,扣住“固执己见”、“人妖不辨”,言之有理即可)

14、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头,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2分,理由要符合人物特点,表意清楚即可。)

15、

16、例: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如大闹天宫 或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 如三打白骨精,

17、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18、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等。

19浪漫主义、"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20《西游记》、大闹天宫等

(二)

1、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2、精神和道德

3、《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贝多芬

(三)

(一)

1、武松 ,潘金莲,西门庆,蒋门神,王伦。

2、李逵,两把板斧,李鬼。

3、林冲,高俅,梁山。

4、(1)故事: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火并王伦、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

(2)如鼓上蚤时迁 轻功上乘 善于偷盗;行者武 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呼保义(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 有组织和指挥能力;有浓厚忠君思想

11、宋江、卢俊义24史进、九纹龙

第四课时(总第26课时)

三1绳技或在绳子上跳舞的技术 慧骃国

2、“智马国游记”

3、大人国、小人国、讽刺色彩

4、斯威夫特、格列佛

四、

1、沙悟净(沙僧或沙和尚) 贾宝玉

2、《骆驼祥子》诸葛亮

3、《聊斋志异》《三国演义》

4、沙悟净(沙僧或沙和尚) 贾宝玉

5、[答案示例]主要人物:刘备;情节介绍:刘被屯兵新野,听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求贤若渴,遂携关张二人三次拜访,终于感动诸葛亮为其出山效力。

6、①莎士比亚;夏洛克;②水浒(水浒传),鲁智深

7、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分献给了世人。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对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 祥子 质朴勤劳、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答案 应该能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和人物形象。

9、①“智救星期五”、“智救落难船长”②“大闹野猪林”,10①孙悟空大闹天宫②吴用,

11、①林冲或林教头②曹操,

12、法国、巴乐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英国、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法国、莫里哀《吝啬鬼》、阿巴贡;俄国、果戈里《死魂灵》、泼留希金。

13、①诸葛亮;足智多谋、忠心耿耿。②吕布;没有主见、目光短浅、见利忘义。

14、示例: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童年》,我们体会到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读《水浒》,我们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

15、《水浒传》、《西游记》

五、

1、 扬州市

开始咆哮,最后动弹不得,兀自气喘 反衬武松的勇猛 如: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斗杀西门庆、大闹飞云浦等

2、太原市

7、① 经 hùì shè ②在原句末补充“水平”或“能力” 在原句把“只要”改成“只有”或把“才”改成“就”

8、与大师牵手 与人物相约 与生活对话

9、例:林冲本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起初只想忍气吞声,无奈之下奋起反抗。最终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

10、例:辩论会 以“时尚与经典,中学生更需要哪个?”为辩题辩论。或名著知识竞赛 请任课教师组成一个小组,和同学们同台竞赛。

3、潍坊市

6、①《威尼斯商人》 莫泊桑 ②《父亲的病》 《范爱农》 ③参考答案:孙悟空 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机智勇敢、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等。 猪悟能 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唐玄奘 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沙悟净 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忠于职守等;但缺少自己的见解。

临沂市

分参考示例:《水浒传》是一幅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壮丽画卷。小说大气磅礴,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不愧为一部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

乐山市

6.A

徐州市

(1)(2分,每处1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2)(2分)他是一个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不屈服于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 (金华卷)

A.《西游记》吴承恩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B.《水浒》 施耐庵 智取生辰纲 C.《骆驼祥子》老舍 怒辞杨宅 D.《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 游大人国时和国王对话

盐城市

11.(3分)(1)假冒牛魔王(2分)。 (2)遭遇三百多个野兽(1分)。(两条答案意思对即可)

河北省

答:①罗曼.罗兰 米开朗琪(基)罗②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 ,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泰州市

(1)小人国(1分)大人国(1分)(2)示例:智多星吴用——智是很多的,但是在接受招安的背景下却“吴”(取“无”的谐音)用,能有什么回天之力呢?(2分)

重庆市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奥斯特洛夫斯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分,各 1分)

(1) 提示:只要写出与人物相关的故事,表述清楚,就给全分:

温州市

例: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 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 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第三篇:名著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提出的现实意义:

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的难点。当前中考指挥棒下的语文名著教学几乎成了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不但学生对名著阅读困惑很多,而且教师名著教学上也感到困难重重。再加上近年来河北中考语文名著分值不断增加,难度也在上升,以往的背背主要人物形象、浏览主要故事情节等机械式的“伪阅读”早已落伍。2017年的河北中考名著得分率极低,不要说没读过这些作品的学生,就是读过这两部作品的学生得分率也不高,我调查了一下原因:

1、没完整读完

2、缺乏概括能力,表述不清。

3、印象不深,故事情节混乱。

由于课时限制,大部分教师对待名著,往往是蜻蜓点水式笼统的讲讲,效果基本为零。所以亟待探究出一套可行的教学方法。

二、内容

1、调查我校各年级名著阅读的现状。

2、我校的课外阅读课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构建出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模式。

3、将微课程模式广泛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总容量。

4、读书、观影、参观”构成“立体式阅读模式”,即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

5、将“名著阅读”纳入教学评价中,有过程性评价及考试评价,促进学生阅读。

三、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个案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4、观察调查法

四、步骤 1. 准备阶段 2. 实施阶段 3. 总结阶段

五、最终成果

1、整合语文教材,将“名著阅读”真正带入课堂

2、建立课题组集体备课机构,利用课堂赏名著人物析名著形象

3、完成微课教学设计若干,撰写教学案例

4、翻转课堂式教学的形成

5、青少年读本与原著对比阅读

第四篇: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作者[大全]

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作者:何善莉

语文自身丰富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不仅仅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它巨大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阅读恰恰是这种熏陶和感染的最佳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抓住阅读也就抓住了语文学习的生命。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而要训练语感,最好的阅读材料就是名著。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共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所以,名著阅读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经过调查发现,中学生的实际阅读名著情况与相关要求相差甚远:对我国传统的四大古典名著,九成多的学生对其部分情节和人物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可这其中真正读过原著的学生却不足5%,大多数的学生都是通过影视剧或是老师上课时偶尔的讲解来了解的,而对于外国的一些经典名著,学生们则普遍都知之甚少。由此可见,当前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其主要原因:一是兴趣不大,快餐文化的流行造成学生观念的偏差、思想浅薄化;二是没时间读,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被作业填满;三是读不懂,既因为文字有障碍,也因为其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主题难以准确把握。名著阅读的低迷状况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切关注,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名著阅读要求落实到语文常规教学中去,使名著阅读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

一、改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回归,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批名著,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现在很多学校注重的是学生的升学率,而学生是否阅读名著则很少有人过问。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也十分有限。更多教师追求的是“短期效益”,只注重课堂教学,轻视课外阅读;对于《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学生阅读的名著,老师只是考试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的情节和人物,强化“名著速成”,应付考试的要求,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泡在作业堆中,根本无暇分身再去搞课外阅读,这成为制约学生课外读名著的关键因素。所以,保证学生经常阅读名著,保证学生达成课标要求的阅读量,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把相关阅读要求落实到语文常规教学中去,把名著阅读和常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结合起来进行。

同时,教师应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语文本是众多学科中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这一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决定了要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首先是喜欢这一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名著产生兴趣,自己必须对名著有浓厚的兴趣。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传授者,而且是模范,看不到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内在的刺激力。”的确,一个不喜欢阅读,不喜欢阅读经典名著,一个不知经典名著“妙处”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使他的学生感到经典名著的魅力,自然也无法让学生喜欢阅读名著。常言道:“要倒半桶水给学生,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阅读,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提高文学修养,这样才能教给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用比较专业的眼光去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问题,给学生的阅读思维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否则,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全然不知,又怎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引导者、合作者?

二、落实教学措施,指导读书方法。

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回归,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批名著,必须将名著阅读要求落实到语文常规教学中去,那么,怎样利用语文课堂的有限资源,将名著阅读的措施与方法落到实处呢?

1.明确阅读篇目,制定阅读计划。初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好书与坏书,往往良莠不分,拿来就读,长久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新课标充分考虑了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每册书的后面都向学生推荐了三篇名著,这样,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听取学生建议的同时,明确本学期的阅读篇目。另外,阅读名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计划无目的地去读是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的,何况有些名著篇幅较长,内容艰深,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啃,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畏难的心理,影响其阅读的积极性。所以,教师每学期的指导计划要尽量细化,计划中应包括阅读任务、阅读进度、训练内容、指导方式等具体内容和措施,不能流于空泛。在阅读时间和进度上,要求课内课外相结合,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语文自修课作为固定的阅读课,其余利用课余时间自我阅读。各人根据情况采取精读、略读或浏览的方法一天读15—20页左右,长期坚持下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养成,阅读目的就能达到。

2.指导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要让学生一时的兴趣成为终生的热爱,使他们与作品产生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就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如下阅读方法:(1)快速阅读法:训练学生能静心阅读,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并能记准作者、记清主要情节、人物及其关系等,读后能回答一般的问题。

(2)圈点评注法:阅读过程中,养成圈点评注的习惯。对生字词能查字典,能自由选择对文中的情、景、人、美词、美句、美段加以欣赏,并做一定的评注。(3)对比阅读法:把两个读物或同一读物中两个不同片段比较阅读,让学生对著作的诸多要素作出比较、评价。(4)精读式阅读法:对作品的重要细节,关键情节,话外之音,静心细读,慢慢品味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以获取一定的认知或情感体验。(5)创造性阅读法: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新见解,从而有所创新为目的的阅读,阅读中绝不把原著奉为神圣,在精读和研读的基础上,勇于质疑,大胆创新。

3.开设阅读课程,创设阅读氛围。要完成每学期的阅读任务,离不开学生的课下阅读,但只靠课余时间,缺少课内的带动,会出现散漫低效的阅读状态。名著阅读课是为推动名著阅读,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欣赏水平而设立的新课型。这种“学会阅读”的实践课,设置很灵活:可每两三周定期抽出一两节语文课;也可安排在每周的班队会活动时间;

七、八年级时,还可利用学生充裕的自习课。内容也多样:学生自主阅读,赏析精品,展开交流;教师进行名著导读,介绍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和探究。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强,自控能力较差,要他们长期坚持阅读名著有较大的困难,这就必须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磨练他们的阅读意志。教师应该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浓厚兴趣,实现名著的“悦读”。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的活动可以是:(1)进行专题性读书活动:如“走近孔子”、“我心目中的‘水浒英雄’”、“向你推荐我喜欢的名著”等,专题学习中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读书、查阅资料、积累,最后,全班在探究中交流读书成果。(2)组织专题的名著阅读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涉及作家、作品、人物、情节及按情节猜人物等题目内容。(3)讲名著故事接力比赛:组内成员接力名著故事,也可以每组推荐成员接一章节,全班共同完成一个故事,还可以任选一个名著故事比哪个组讲得多,讲得精彩。(4)写读后感或文学评论:每学期每人任选一本名著的一个角度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全班交流再集结成集。

4.开发阅读资源,做好读书笔记。充分利用课文教学资源和现代媒体资源,既便于学生解读名著,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例如,对照《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所作的节选,把节选的精彩片段作为阅读的引子,引导大家进入名著的神圣殿堂。对这些课文,不妨采用朗读、赏析、做读书笔记等形式使大家感受到名著的内在魅力,激发起阅读整本书的强

烈愿望。又如在阅读《三国演义》之前,可让学生集中上网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及作品的背景介绍材料,阅读时,针对一些精彩章节,借助《三国演义》的碟片在多媒体的播放效果,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入一些,阅读的兴趣自然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作品大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时就要求他们及时地记入读书笔记本:或摘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或概括出所读名著的要点、框架或故事梗概,或写出某一章节的提要和基本内容,或有感而发补充论证,或评论得失指出错误,或自悟自得抒写情感。做笔记可帮记忆、储资料、促思考、提效率,让学生获取更深刻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艺术熏陶。

真正的阅读需要足够大的空间,也需要正确的选择和引导。“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这是当前中学生名著阅读状况下对语文教学的深情呼唤。

何善莉,教师,现居广东江门。

第五篇: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

题目:《毛泽东传》读后感

作者:邓朋飞

学号:1220420227

院系:信息分院

班级:12电商2班

日期:2014年11月3日

《毛泽东传》读后感

摘 要:“习惯成性格,性格定命运”。是对毛泽东一生成就总概括。特里尔的传记主要从思想、政治角度记叙毛泽东一生的角度,更多地关注毛泽东的个人生活、个性性格和心理分析,对于人物和情景的分析更为出神入化。

毛泽东在中国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是集五中角色于一身的人:他是点燃全国反抗烈火的农民运动的组织者、军事统帅、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诗人、赋予马克思主义一种新的东方伦理的哲学家、全球最庞大的行政机构的政府领袖。

同时,他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朴实的生活作风,简明厄要的文风,指挥若定的作战风格,充满辩证法的工作思路,处处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不自傲,没有架子,时时刻刻对革命的各项工作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毛泽东 特里尔 中国领袖

引言

读特里尔的毛泽东传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和出神入化的指挥头脑,更可贵的是特里尔写出了毛泽东的性格在他的人生经历方便起到的作用。

毛泽东的一生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一生,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一生,也是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的一生。在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后,这一特质和思想源头得到了升华和充分的发展。他对问题从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地去解决,而是力求抓住事物的本质,从中找出带普遍性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并从理论上做出新的概括。

毛泽东以“实事求是”汲取中国文化中精神食粮,从中国的社会中寻找革命的力量,从自己的思索中不断摸索前进的方向,从中外博大的教育理论中吸收营养,勤思考、勤实践。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吸取全党和群众的智慧,逐渐形成他的文韬武略。

正文

一、 毛泽东的天性

小时候反抗父亲和私塾先生,10岁时偏要站着背诵挑战私塾先生的权威;革命时期不认同红军中央的城市论,创立土地政策、农村根据地等独特毛式理论;建国以后,不承认苏联国际共产主义的领导,独立开创中国特色的共产主义。

毛泽东的性格里有一种矛盾相互交织在他一个人的身上。既高傲又很平和;既有一部分虎气,也有一部分猴气;既有冷酷的一面,也有堂·吉诃德式的浪漫的一面。这种高傲让毛泽东形成了一种不畏权贵,对那些他认为不正确的东西常常不屑一顾,甚至反抗到底,而那一部分平和的一面让他对弱者、和那些贫穷的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毛泽东从来都独立思考,他说他在任何事情上,都冲不走中间路线或者被动的跟着别人走。我想这也是毛泽东能够在无前车可鉴的情况下领导中国革命成功,并接创立了特有的毛泽东思想。

二、 毛泽东的信念

从最初接受共产主义到最终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924年当他被讥讽为“胡汉民的秘书”时;在1927年第五次党代会批评了他所坚持的土地政策时;在1928年他被指令离开井冈山时……他做了很多努力并多次做出让步以便留在党的机构中。

他之所以留在党内,是因为他坚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终究会到来。他有火一般的热情,坚信他的农民军队最终会胜利!他的灵活机智的工作方法有时近乎机会主义,为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三、毛泽东的错误

毛的错误主要集中在1958年之后。对于国内的经济建设,毛走上了与刘少奇邓小平不同的道路。同样面对布拉格之春,毛认为只有加强道德教育才能防止此类事件发生,而刘少奇却认为只有执政党努力去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防止此类事件发生。58年以后因大跃进的错误和其他考虑,毛将国家主席的位子让给了刘少奇,邓小平也当上了党的总书记。两人的发展策略都是务实的,可以说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雏形,在他们的治下,农村生产大队的作用被弱化,黑市交易也合法化,也就是说可以商品交换了。但一起而来的,肯定还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毛终身重视道德作用,他真的相信资产阶级在党内复辟了,他尤其无法容忍共产党内的腐败行为,于是他积蓄力量后来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文革将无数老革命打成了反革命,毛的权力得到稳固,但由于健康的的恶化,他开始掌握权力而不施展权力。刘少奇试图挽救毛泽东的错误,他想召开政治局会议来纠正,但失败了,他刚直的很,邓小平后来某种程度上服从了,所以他们后来就有了不同的结果。现在来看,刘邓的经济政策要好于毛泽东的。

我并不赞同现在有些人所说的假如中国提前改革开放就怎么怎么样。时代不同,毛的时代客观上确实面临着两大政治力量的包夹,而且这绝不是毛的主观臆想。要在那时候改革开放需要思考。但后来的改革开放也建立在毛的基础之上。他的很多措辞使中国稳定团结,使党的权力得到巩固,这一切成就都不次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只能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情况和需要。毛永不自满,终身追求一种更人性化的社会主义,像道德一样可以让大家感觉到的社会主义,但这个很难很难。中国的复兴是个很漫长的过程,毛的种种尝试属于摸着石头过河过河,犯错在所难免的。

四、无畏进取的乐观主义

乐观主义者总是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和减弱不利因素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并使原有不利因素发挥正面的积极效应,因此他们更多关心事物的有利方面,而对不利方面,他们虽然也会高度关注,但他们不会过分担心,而是积极寻求化不利为有利的对策和办法,最后选择一条最有利的行动方案。

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革命乐观主义者,他既有对共产主义无比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火一般的激情、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的革命大无畏主义精神;他还有积极向上、正确对待人生起伏、“永不自满,总在追求一种更具人性并能深深感觉到的社会主义”的拼搏进取精神。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革命不是苦役,工作不是苦役,让劳动和工作的过程,变成一种享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面对困难,始终要有一分镇定和从容,该发生的事情一定会发生,要敢于面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乐观主义并不是盲目的乐观,必须要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前途的远见卓识的基础上,是科学的乐观主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乐观并不是轻松坐等,也不是遇到事情只往好的方面想,而是要有随时牺牲的准备,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从而彻底改变命运,并最终取得胜利。

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乐观主义精神,面对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从容应对,不逃避;面对工作进步中的挫折和失落,我们要调整心态,不抱怨。要敢于担当,勇于接受挑战,学会把消极的想法从自己内心中扫除殆尽,始终充满阳光、充满希望,让任何艰难险阻变成坦途。

五、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学一时易,学终生难。毛泽东同志在个人学习方面,堪称我们的典范和楷模,他“一生勤奋读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少年时,他对父亲说:“活我要照常干,书也要照常读”;青年时,“常在学校图书馆全神贯注地读长沙和上海的报纸直至深夜”;战争时期,“如果能在一个村子里住上一段时间,毛泽东总是在黄昏时分走出窑洞,坐在一只小凳子上,手中拿着一本《学英语》手册”;建国后,“他不断地读书,在50 年代的世界领导人中没有哪一位——甚至包括戴高乐——在读书和写文章方面超过毛泽东”;哪怕在出行的列车上,“毛泽东的车厢内有他自己的大木床和许多书”;即使到了晚年,在视力急剧下降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借助放大镜进行阅读。

毛泽东同志并非只注重自己个人的学习,他对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更是关心和重视,刚到延安,就成立了抗日军政大学,专门培养党和军队的管理干部;建国伊始,就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并普及了初级教育;即使在文革末期,他在接见教育家、原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时,当得知“大学生学中学的课本,他们的文化水平只能与小学生相比”,他痛惜道:“这种形势持续下去,要亡党、亡国。”

正如毛泽东同志的名言:“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在各项金融新业务、新政策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要有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要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要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结语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但也是个普通人,一辈子不可能不犯错误,但这些错误丝毫也不能掩盖他的伟大,更不会遮蔽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光芒。也正是因为犯了错误,才让毛泽东同志这样一个无比纯粹的共产主义者形象更加完整。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向毛泽东同志学习。要始终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工作中一旦出现错误,要及时发现,勇敢纠正;要正确对待批评的声音,正如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忠告:“不要总认为只有自己行,别人什么都不行”,团结同志,依靠群众;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坚持学习,不断改造思想,不断完善自我,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上一篇:民主生活会议记录下一篇:民主恳谈会是什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