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2022-11-20

第一篇:工程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质量管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体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效益,甚至返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质量是公路工程的生命。近年来,发生在公路建设中的路基沉陷和路面早期损坏等质量事故,就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速度。质量差,一方面要增加返工、加固、补强等所需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另一方面给使用者增加了维修和改造的费用。同时,低劣的质量必然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低劣的质量还会给社会带来极坏的影响,甚至给家庭带来极大地痛苦。反之,优良的工程质量能给各方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承包商成本降低,工程进度加快,企业信誉增强,利润和产值增加;建设项目也能早日投入运营,早日见效。 下面针对青临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进行说明。

一、各环节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监理程序,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

为确保青临高速公路创精品工程目标的实现,我们坚持在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的精细化质量管理上下功夫。 根据高速公路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每个单位工程开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包括以下内容,①、编制说明(或前言)、编制依据;②、工程概况、工程施工的总体部署(施工管理机构、任务划分、施工顺序等);③、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技术准备、劳动组织准备、物资准备、施工现场准备);④、大型临时工程布臵(生产、办公和生活设施);⑤、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底基层、基层、封层、沥青大碎石、下面层、中面层、上面层等);⑥施工进度计划(说明、横道图、网络图、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表);⑦、施工总平面图(说明、图纸);⑧、各项资源需要量及进场计划(劳动力、主要材料、施工机具、试验设备、资金需求计划)、施工劳动力组织(劳务队伍的组建和专业工种配备);⑨各项保证措施(季节性、施工进度、质量、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等);⑩本工程的关键技术及需要进行总结的技术专题、单位工程安全方案;以及主要材料供应需求表、施工机械设备供需表、试验设备、仪器配备表、质检、测量仪器配备表、资金需求计划表、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一览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来指导本单位工程的综合性开展和组织实施。

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都必须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必须包括,工程概况、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所配备的人工、机械、所准备的原材料、具体的施工方案、质量标准、质量保证措施、安全环保保证措施、各种标准试验、原材料试验等,将此方案发放到全体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手中,使大家对各项工程如何进行施工、施工所要达到的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坚持质量检查制度。驻地办、项目部采用定期、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巡查,采用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建立质量管理点,设立质量专管人员。总监办采用不定期的巡查以及每月组织一次月底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来监督施工质量,督促各单位加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

二、把工序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一环来抓。 (1)坚持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由驻地办驻地工程师组织相关监理人员向项目部进行技术交底,总监办有关临到列席参加,并提出有关的要求和建议,项目部由总工程师及部门负责人向有关的技术人员、施工队长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人员给施工队长及施工人员、机械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较低中详细讲述个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安全环保保证措施以及施工中的有关注意事项、精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使所有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做到工序清楚、程序正确、标准无误。

(2)加强现场工序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关键工序设臵岗位责任人,各工序均设臵岗位职责牌。牌子中写着负责施工工序的施工项目、工序负责人、施工质量责任人、监理质量责任人的姓名以及施工日期,以便于施工管理、及各级领导的监督检查。通过设臵岗位职责牌,增强了每位技术人员、监理人员的责任心。

(3)为更好的开展工程施工,加强对各工序、各环节的管理,建立标准工程、标准段。标准工程、标准段采用以驻地工程师为主进行确认,从路基填筑、台背回填、钢筋加工、薄壁台、沉降缝、梁板等分项工程,驻地工程师进行认可,相关的技术人员、监理人员根据驻地工程师认可的标准段、标准工程的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已达到标准统

一、验收一致的要求,加强工程的质量。

(4)合理安排工序顺序,文明施工,减少污染。各工序实行流水作业。每道工序施工完,不给下道工序留有尾巴,施工现场始终保持干净整洁。

三、加强对公路工程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针对公路工程建设的标准试验、材料、施工等关键环节,切实加强质量控制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1、在开工前加强对标准试验的监控

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先进行各标准试验的确认,各标准试验包括土工击实、砼配合比等,首先由项目部试验室进行标准试验,驻地办试验工程师进行旁站,标准工程完成后上报驻地办,驻地办试验室进行标准试验的平行,满足要求后上报总监办,总监办进行验证,满足要求后再进行批复,采用三级试验对配合比进行监督和复核,以达到标准试验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2、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杜绝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场,比如路基填筑中不同干密度的土不能换填,砼所用粗集料必须水洗,细集料必须过筛后使用。在路基开工前,承包人应修筑好去取土坑或弃土场的便涵与施工便道;确定取土坑、弃土场的地点、位臵。每一取土坑可取用土方的数量,弃土场需占用的土地面积,运距及土质情况;对取土坑中可用来填筑路基的土样进行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并将各种击实试验、土质分析试验报监理工程师审查与确认,监理工程师进行平行试验;必要时监理工程师对用于施工的路基填土进行抽检试验,确认质量合格,方可取用。

3、加强关键工序的控制

为切实提高软土地基处理、高填方、挡土墙等的施工质量,消除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增强相关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了关键工序检查验收工作制度,以驻地办为单位在现场自检、抽检完成,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前组织对重要工序进行专项检查验收,重点核对施工方案中质量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关键工序质量责任档案,细化分工,将关键工序施工和监理质量、安全控制的责任落实到人,并以文件上报总监办备案。

四、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工程质量检测手段

为了搞好质量管理,项目部应从组织、人员、制度三个方面抓起,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设总工,负责全段技术管理和质量工作,并兼任督导;工程部负责全段质量检验和技术管理工作,下设测量、试验、质检三个部门,具体负责本工区质量控制、检查和验收工作。各部人员严格执行本岗位职责,严格执行项目部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体系,对整体质量实行全方位的控制。

在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质量检测手段,开工前,依据《招标文件》和《技术规范》制订了一系列操作细则,明确各施工工序、各项技术指标的允许误差、检测频率和方法。

制定了工序间的交接验收办法和奖惩措施。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处理,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与检测。工程材料由总工或质检负责人亲自抓,所有原材料进场前一律经过取样检验,必须由试验室主任签字后方可进场,进料过程中随时检验,并且由试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永久性工程中。拌和场所进砂石料严格分类堆放,并备有防水布布覆盖,特别是细集料,以确保施工配合比的准确性。

加强对施工工艺操作过程的控制与检测。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根据规范要求,在拌和站和摊铺现场设专人负责沥青混合料质量,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完成后,按规范要求对其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并及时填写各项检测记录和原始记录。尤其是现场对基层和面层平整度的检测,用3米直尺逐一检测。

五、加强公路施工质量监督工作

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标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一是要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检验标准主要依据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检验内容主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前,这样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二是要明确检验的组织形式,质量检验应坚持过程控制和工后检验相结合、自检和抽检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检查验收,尽量将各种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质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工后检验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三是要严格履行检验程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检查出来的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苛地进行整改,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迁就。要求和建议,检查和评定,都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定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往往偏重事后把关,管结果,不管中间检查和因素的习惯。 总之,质量是公路施工中的重中之重,马虎不得。不能因为追求进度,而轻视质量,更不能因为追求效益而放弃质量管理。只有深刻认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好。因此,只有在施工中必须加强质量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出质量,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出效益,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出精品工程。

第二篇: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如何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事关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建筑企业应树立成本、进度、质量的系统管理观念,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进度、质量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实现管理的创新,在安全、质量、工期保证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工程项目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

1 引言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的任务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任务。建筑工程进度控制是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工作。进度控制是施工单位工程施工人员和监理单位工程监理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进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工期、工作量、资源的消耗量等。

2 影响进度的因素

2.1 人为因素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完成时间和工程质量。人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项目的施工安排、组织调配、合作协调等都是完全依靠人为来完成,是影响建筑施工进度的第一因素。影响建筑工程进度的不仅只是施工单位,还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单位(如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物资供应单位、资金贷款单位以及运输、通讯、消防、供电部门等),任一环节都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

因此,除了施工单位要深入做好人员配置,由组织能力强、经验足、具有计划、控制和协调意识,预见力和敏感性好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同时应充分发挥项目监理的作用,利用其工作性质和特点,协调各工程建设单位之间的关系。

2.2 工程材料、物资供应能否按时按需供应也将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2.2.1 劳动力资源的影响。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或不均衡,必然影响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 2.2.2 材料供应的影响。工程材料的供应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因周转材料不足,造成可以同时展开的工序被分段实施,即影响时间进度,同时也会影响工程质量。

2.2.3 机具的影响。机具配置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堵塞施工现场,影响作业面的展开;机具配置过少,会造成效率低下,人员和材料闲置,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2.3 资金的影响。工程的顺利施工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资金不足或资金没有及时到位,将会影响购置工程材料、构件等,影响施工单位流动资金的周转,进而拖延施工进度。

2.4 环境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如台风、暴雨等外在环境,都会影响施工进度。

2.5 技术的影响。主要有:施工方法不当、技术力量单薄、计划不周密、管理能力差,解决问题不及时;项目招标设计粗略,施工中设计变更多,变化人;初次进入新的施工技术领域,对其规范、标准、工艺、方法等不甚熟悉,难以统筹全局等以上技术因素,均会导致工程进度的延期。

3 进度控制的措施

进度控制是一项复杂、综合性的工作。因此,工程人员必须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因素,制定出相应措施确保工程目标按期完成。

3.1组织措施:落实各环节的进度控制人员及其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根据具体的分项结构、进展情况,分阶段地进行分解细化,确定其进度目标,形成目标控制体系;确定进度控制工作制度,如检查时间、方法、协调会议时间、参加人员等对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和预测。

3.1.1建立控制目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

建筑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和完成、能否如期实现控制目标,与是否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层密不可分。根据项目施工的自身特点,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分工与职责,落实各自的任务与目标。对总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各个分部、各个阶段的进度控制目标,明确责任人。 3.1.2编制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计划。计划就是指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以期经济地使用现有资源,把握未来发展获得最大组织成效的活动。工程项目的计划实施可看成是一种管理方式和手段,是围绕行动方案的制定而展开的。

然后再制定计划的内容。根据有关指令和信息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各种计划;协助和督促执行单位落实计划任务,组织实施,保证计划的完成而做的一种统计工作;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对原计划进行调整,使计划仍具有指导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项目单位通过对计划的制订、执行、检查、调整的全过程,便能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有效地协调项目单位内外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计划的实施。计划的实施按其特性定位,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实施前”主要是对“计划”的审核。项目单位依据各项基础性条件,编制各项、各类活动计划书,对计划书的可行性、可靠性形成审核体系,保证审核效果,从而确保计划的可行、可靠。

“实施中”主要是对“计划”执行各类工作效率的一种体现。对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偏差,做到超前预测,其次是做到措施有效,对执行效果的跟踪是“实施中”的主要工作,从而确保计划执行的效率。“实施后”主要是对“计划”实施完毕后的绩效考核,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优化调整是“实施后”的主要工作内容。再次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

3.1.3确保每周进行一次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在遇到天气、资源供应等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检查的时间间隔应该临时缩短,次数应更为频繁。检查和收集资料的方式一般采用进度报表方式和定期召开进度工作汇报会。为了保证汇报资料的准确性,进度控制的工作人员,会经常到现场察看施工的实际进度情况,从而保证经常的、定期的准确掌握施工的实际进度。

3.1.4 整理统计检查数据,收集到的施工实际进度数据,会进行必要的整理,按计划控制的工作项目进行统计,形成与计划进度具有可比性的数据。

3.1.5 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将收集的资料统计成具有与计划进度可比性的数据后进行比较,得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一致、超前、拖后三种情况。

3.1.6 施工进度检查结果的处理。施工进度检查的结果,按照报告制度的规定,将进度控制报告向有关主管人员和部门汇报。最后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 3.1.7 分析进度偏差的工作是否为关键工作。

若出现偏差大小,都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产生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不为关键工作,需要根据偏差与总工期偏差和阶段偏差的大小关系,确定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程度。

3.1.8 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总工期偏差。

若工程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总工期偏差,说明此偏差必将影响后续工作和总工期,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施工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总工期偏差,说明此偏差对总工期无影响,但它对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需要根据比较偏差与阶段偏差的情况来确定。

3.1.9 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阶段偏差。

若工程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阶段偏差,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如何调整应根据后续工作允许影响的程度而定;因此必须对该工作做计划调整。

经过上述分析,进度控制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量及偏差值的大小,以便确定采取怎样有效的调整措施,分析前面工作中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搭配是否合理等。从而获得新的符合实际进度情况和计划目标的新进度

3.2 技术措施:采取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方法,多吸取一些好的建议。 3.2.1事前控制为了做好工期的预控。即施工进度的事前控制,监理要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审批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审批承包单位编制的年、季、月度施工进度计划;专业监理工程师对进度计划实施情况检查、分析;要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尽可能的消除设计缺陷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修改有效地保障施工的连续性。

3.2.2 事中控制做好进度的事中控制:一方面要进行进度检查,动态控制和调整;另一方面。要及时进行工程汁革,为向施工单位支付进度款提供进度方面的依据。

3.2.2.1建立反映工程进度状况的监理日志逐日如实记载每个形象部位及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同时,如实记载影响工程进度的内、外、人为和自然的各种因素。暴雨、人风、现场停水、现场停电等应注明起止时间。 3.2.2.2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及其他科学适用的计划方法。结合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对建设工程进度实施动态控制。当实际进度符合计划进度时,要求承包单位编制下一期进度计划:当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时。专业监理工程师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采取纠偏措施并监督实施技术措施:如缩短工艺时间,减少技术间歇 实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等。

3.2.3 事后控制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差异时,在分析原囚的基础上协助业主采取以下措施:

3.2.3.1 改善外部配合条件、改善劳动条件、实施强有力调度等。 3.2.3.2 调整相应的施工计划、材料设备、资金供应计划等.在新的条件下组织新的协调和平衡。

3.3 经济措施是指采用适当的方法.实现进度计划的资金保证措施 它涉及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供应的条件和经济激励措施等。为了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可采取以下措施:

3.3.1 编制与进度计划相适应的资源需求计划(资源进度计划)。包括资金需求计划和其他资源(人力和物力资源)需求计划.以反映工程实施的各阶段所需要的资源;

3.3.2做好工程施工前的预算工作 要求设计单位按分项、分专业编制并且施工图概算;

3.3.3 监理单位及时办理工程预付款及工程进度款支付手续;

3.3.4 编制各阶段投资控制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图: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年、季、月资金投资控制目标.由项目管理造价工程师控制其执行;

3.3.5制定明确的赏罚制度。如施工单位加班加点提前交工建立单位应要求建设单位给予奖励:对由施工单位造成的工期延误,监理应协助建设单位对其收取损失赔偿金。监理要加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索赔管理,公正地处理索赔。

3.4 合同措施在施工前制定全面、有效的合同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太多复杂的因素可能导致工期延期和延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建设方、施工方及监理方之间应制定出相应的法律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法律义务。

在合同签约阶段,监理工程师应协助建设单位制定出合同中有关进度的条款。明确合同:期及界定工期延期或延误的条件.规定承包单位对项目施工进度的责任及相应的经济条款。以减少在合同执行中的纠纷。

在合同执行阶段,监理单位应加强合同管理,协调合同工期与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保证合同中约定的进度目标的实现:对参与工程建设各方提出的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进行严格审查后再补入合同文件中。严格按合同的条件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有效地督促施工单位按期完成各阶段施工任务。严格进度款拨付签名制度,核定进度报表中的完成情况,确保进度款拨付数额与实际完成吻合既要保证施工单位的合理收益,又要防止超报、重报。合同管理正确区分工期延误或延期的条件和责任合情合理地办理工程延期申请。同时施工监理单位还应加强风险管理,在合同中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及其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大力配合。任何一项小的问题可能导致工程的延期和延误,只要各参建单位职能部门能适时沟通、密切配合。执行中对已制定的进度计划不断地检查和调整,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陈诚 加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9(24) [2]张婕 浅谈市政工程项目管理[J].科协论坛( 下半月).2009(12) [3]周利飞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探析[J].今日科苑.2008(10) [4]王伟、刘君恒 浅析市政施工项目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0(11) [5]宋巍伟 浅谈市政施工项目管理[J].今日科苑.2010(14) [6]任佩宏 浅谈市政公用工程中的信息化管理[J].科技信.2009(17) 致谢。

第三篇:冶金设备润滑管理的重要性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技术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内容。加强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机件磨损、降低动能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在我们的生产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一个钢铁企业来说,做好设备润滑管理工作,是保证机械设备能够长期良好运作的基础。

在2012年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召开的冶金设备液压润滑技术管理交流会上,来自30家钢铁企业、润滑油脂及装备制造商,6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全面提升钢铁企业设备液压润滑技术应用于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冶金设备液压润滑的效率和效益,在企业节能、减排、环保生产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以及冶金企业油品国产化等进行了认真的交流研讨。并希望在液压润滑专业管理取得新的突破、新的成果。像我们这样现代化的钢铁企业,液压润滑设备无处不在,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些设备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生产的正常进行。

现代化的润滑技术已跳出原来的纯技术,进入到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直接进入到企业管理行列中。当今各企业的机械设备正趋向体积小、功率大、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各项指标向高参数发展,润滑肩负的使命更为突出。如高性能添加剂,纳米添加剂,金属自修复材料以及氟特加涂层,这些加在油里后,使摩擦付形成各种“膜”、“层”、几倍、十几倍提高了摩擦付的承载耐磨能力及其他功效。这显然是原设备设计者,维修工作者及设备管理人员无法想象的。这就是当今不断发展的润滑。它正在以更小的投资走一条捷径来满足设备不断更新发展的需要。

“润滑经济”在国外是日本最先提出来的,它得益于投资回报率高达 1 : 10 以上。润滑经济是知识经济一种,也称智力经济。其特点是,低消耗、高产出。设备只要一运转就有摩擦,有摩擦就有磨损,有磨损就有润滑,润滑与机械设备运转息息相关,是保证和改进机械设备高效、正常、长期运转的基本手段,是机械运转的命脉。失去了润滑就没有机械设备的存在。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先进合理润滑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据日本有关资料介绍1970年日本改善润滑技术而增长经济效益2万亿日元。名古屋钢厂仅改善润滑技术一项,就实现增长经济效益20亿日元,同时机械设备故障减少了百分之九十。目前,全世界生产的能源,据德国沃格莆教授测算,约 1/3 到 1/2 消耗在摩擦、磨损上。当然,摩擦、磨损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但随着摩擦润滑科学技术进步和润滑管理水平提高,其中一部分完全可以省下来。

如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在《依靠摩擦润滑技术节能策略》中指出,美国每年从润滑方面获得经济效益6000亿美元。美国1992年“润滑工程”介绍美国一年花在摩擦学的经济费用高达2400万美元,而收益则达1600亿美元。加拿大的调查表明,摩擦、磨损引起的损失每年可达50亿加元,而通过润滑成果推广应用可以挽回三分之一的损失。英国调查报告指出,每年从润滑方面获得经济效益不少于五亿英镑。日本统计设备故障700例中,因润滑不良造成故障有253例,占36%以上。中国统计润滑发生故障在55%----65%。通过改善润滑降低磨损的经济效益占全国经济总值2%以上。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摩擦损耗造成损失在1000亿人民币以上。正因为摩擦学在经济社会具有增效、节能、节材,使资源充分利用,优化环境和保障安全的作用,并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润滑经济将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主动维护是对导致设备损坏根源性参数进行监测并控制,延迟失效发生,把故障的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最大限度减少停机,达到相对成本低的一种维护方式。一些发达国家,就已开始使设备周期费用达到最经济。就设备来讲,从事后维修、定期维修,到预防维修,发展到维护型、适应性维护,其核心是把设备周期费用降到最低。润滑技术的发展适应了这一形势。设备润滑管理工作如果做到位了,这无疑将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转率,减少故障的发生,有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反之,将会导致设备的故障率大大提高,停机次数和停机时间都会增加,以致于给生产带来不便,严重时会导致生产任务无法完成,给厂里带来重大损失。

曾有人对设备出现的故障做过详细的统计,具体如下:设备的失效80%是因为润滑故障导致异常磨损所引起;滚动轴承中大约40%的失效与损坏是由于润滑不当而导致;齿轮中大约51%的故障与润滑不良和异常磨损有关,摩擦消耗的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1/3~2/3。这足以说明润滑在设备中的重要地位。润滑是机械设备的“血液”,对于设备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要让全体员工都高度重视设备润滑管理这项工作,让操作者明白设备润滑管理的重要性和设备润滑的利与弊。就以皮带机和减速机为例,如若在皮带机和减速机加入润滑油,可以减少齿轮之间的磨损、降低磨损产生的热量,降低设备工作温度,保护轴承不被高温烧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反之如果减速机不加入润滑油或缺油,就会导致轴承烧坏,减速机损坏,皮带机不能用,全线停产,损失严重。

润滑管理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1)提高重要设备的可靠性,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通过运用多种专业检测手段连续对冶金设备用油的监测,可发现冶金设备的润滑事故隐患,预报设备润滑事故的发生,提高冶金设备的可靠性。广研检测先后为广钢集团珠江钢铁厂、安徽马钢、湖南华菱涟钢等多家冶金企业开展油液监测工作,发现了多起由润滑引起的故障隐患,为各冶金企业设备的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节约维修费用,落后的维修方式将造成企业维修费用的大量浪费;针对问题的征兆采取行动,使维修的费用明显降低;主动维护,先进的维修理念,大大降低企业总维修成本;3)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创造更大的生产价值设备是冶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通过专业化油液监测工作,能提升企业设备管理水平,有效延长冶金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与机械设备运转息息相关,是保证和改进机械设备高效、正常、长期运转的基本手段,是机械运转的命脉。失去了润滑就没有机械设备的存在。在我们的设备管理维护工作中,一定要把设备润滑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实施项目。要从完善管理和提升技术两个方面着手,不断探索和改进,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设备的润滑管理水平。

第四篇: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 设备管理意义

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

企业内部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完成既定生产经营目标而在企业内部开展的一切管理活动,它包括企业的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班组管理、现场管理等等。人们常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称作练内功。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企业内功的强弱。内功强,企业抗风雨的能力就强,市场竞争力就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就强。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经常开展各项活 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千方百计地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在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中,任何一项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企业内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只有选择好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切人点和突破口,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设备管理就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之一。

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以及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的保证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优良而又经济的技术装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以确保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花色品种,降低生产成本,进行安全文明生产,从而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预测,决定进行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产品的设计、试制、加工、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无不体现出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为赢得和占领市场,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为企业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的产品,设备管理是保证。设备管理水平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发生产先进产品,必须建立在企业具备先进设备及良好的管理水平之上。若疏于管理,用先进设备生产一般产品,会使生产成本增加,失去市场竞争能力,造成极大的浪费;有的先进设备带病运转,缺零少件,拆东墙补西墙,不能发挥全部设备的效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有的设备损坏,停机停产,企业虽有先进的设备,不但没有发挥出优势,反而由于设备价高,运转费用大,成为沉重的包袱,致使企业债台高筑,生产经营步履维艰。而一些设备管理好的企业,虽然没有国外的先进装备,由于管理水平高,设备运转状态良好、效率高,一样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强,企业效益也稳步增长。

设备管理是企业产量、质量、效率和交货期的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是按合同组织生产,以销定产。合同一经签定,即受到法律保护,无特殊情况不能变更,违约将受严厉的经济制裁。如果没有较高的设备管理水平和良好设备运转状态做保证,是不可能很好地履行合同规定的。一旦违约,给企业带来的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往往失去市场,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安全生产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没有安全生产,一切工作都可能是无用之功。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无不强调安全生产,紧抓常抓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强制性的,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之上。根据有关安全事故的统计,除去个别人为因素,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设备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压力容器、动力运转设备、电器设备等管理不好则更是事故的隐患。要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有运转良好的设备,而良好的设备管理,也就消除了大多数事故隐患,杜绝了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

设备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也是紧紧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进行的,设备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简单地说,一方面是增加产品产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设备管理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1)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设备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强设备管理是提高质量、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党和政府多次提出贯彻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加强设备管理一定要与企业开展双增双节活动相结合,应用现代技术,开展技术创新,确保设备有良好的运转状态;对于新设备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能,保持高的设备利用率,预防和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老设备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更新,改善和提高装备素质,增强设备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2)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是要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企业内部多数人是围绕设备工作的。要提高这些人的工作效率,前提是要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

(3)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更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原材料的消耗大部分是在设备上实现的。设备状态不好会增大原材料消耗,如出现废品,原材料浪费更大。在能源消耗上,设备所占的比重更大。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效率,降低设备能耗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节能降耗永恒的主题。在设备运转过程中,为维护设备正常运转,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物资消耗。设备一般都有常备的零部件、易损件,设备管理不好,零部件消耗大,设备维修费用支出就高。尤其是进口设备,零部件的费用更高。设备运转一定的周期后还要进行大修,大修费在设备管理中也是一项重要的支出,设备管理抓得好,设备大修理周期就可以延长,大修理费用在整个设备生命周期内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所占的比重就可以下降,从而为降低生产成本打下基础。

第五篇: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也由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如何保证企业在激烈的施工建筑市场蓬勃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然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要发展必须依赖于施工项目,而一个施工项目要成工功则必须依赖于工程项目的管理。可见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敢于管理创新,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管理创新、成本管控、项目管理等几个方面,简单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

项目管理、成本管控、管理创新、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不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还是造就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更是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的源泉所在。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建筑行业的管理学科越来越得到重视。一个好的工程项目,必须有规范化的项目管理,才能开展。因此项目管理的重要性程度不容小觑,它引导着项目各个环节的流程参与。并最终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向顾客提供产品及实现企业效益。

一、 了解项目管理

所谓项目管理;就是对整个工程的计划执行和完工考评等整个过程的管理。项目管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执行阶段和结束阶段。其中,起始阶段是为整个项目准备资源和制定各种计划,执行阶段是监督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完善各种计划并最终完成项目的目标,而结束阶段是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及各种善后工作。管理是没有界限的大概念,任何事物都需要管理。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是使事物的发展从混乱、无序走向有序、有效发展的唯一方法。管理与人类发展并存,人类从原始走向现代,管理也从低级走向高级,从自发走向自觉,从分散孤立的思想和方法,走向综合统一的学科体系。这种学科体系的建立是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过程。

二、工程项目管理

2.1项目管理创新及技术创新

1、管理创新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2、技术管理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2项目管理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指的是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采取有效办法,相应手段和措施让生产或者进程处于安全的状态之下进行,尽可能的降低或者避免事故的发生,人员人身安全和工期约定等皆有序开展,减少项目开展中资金、工期的额外耗费。项目管理应当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安全管理的基本方针,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事故零目标”推进活动。再管理过程中首先应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然后在通过严格的管理来将安全问题落实到位。做好了此项管理,便间接的保证了项目利润的安全。如果建筑过程中,不注意涉及安全的问题,就会出现工伤赔付和连累工期的现象或者支出成本的提高,严重者触及法律问题。 2.3项目管理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物外观及使用功能。“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要对职工进行质量重要性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开展质量宣誓活动,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其次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用铁的手腕,铁面精神和铁的纪律来确保施工质量。最后建立施工质量档案管理系统,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质量问题必须重视,若一旦建筑工程的质量发生问题,轻微的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结构的使用安全。严重的可能危害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4项目管理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直接关乎项目的成败及企业的发展。

1、项目成本管理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把公司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中心,负责合同成本目标的总控制。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层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二级单位作业层负责执行管理层制定下达的目标成本分解指标,严格按照内部核算单价控制成本消耗,自负盈亏。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人员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技术措施,鼓励能工巧匠开展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为有效实施成本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总经济师以合同为依据,组织编制施工成本预算计划,确定项目目标成本,并负责层层分解和监督成本执行情况。总会计师对项目成本运行及实际消耗状况,对项目施工进行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计算和反映项目盈亏,检查成本控制目标是否实现,并总结成本控制的经验教训

2、成本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内容中的枢纽,时间上从项目开始的中标到准备施工,再经历施工过程竣工一直到项目移交跨越了整个周期,因此项目的全程都是时时需要掌控的,不到交工不结束。

3、成本管理既要着重细节,又要把控全局。两方面结合才能实现成本最低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另外通过加强全员的成本掌控意识来完备成本管理的体制改革,才能真正的将此管理落到实处。才能把利益最大化。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1、项目施工过程中有太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存在,引入项目管理内容,不是为了避开这些风险,而是通过管理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使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有了一定预见性,促使管理人员及早的做好防范工作。

2、项目管理是通过手头可利用的有限资源,组织,规划,控制项目开展,保证施工的一种方式,它自己本身也是一个责任主体。在项目立项阶段,需要了解每一项工程计划,施工时间,施工建设图,针对施工企业进行考察和考核,以保证施工第一时间进行。在工程施工阶段,要对工程进度、工程成本、工程安全、工程质量等严格考核,以体现合同条款上的内容。在工程竣工阶段,则是负责完成对项目的质量验收,将合格品投放市场。 【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是新时代经济发展条件下项目有效的管理方式。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成功的项目管理既能提高施工企业的社会信誉,又能保证施工企业能够取得即定的经济效益。最终能全面的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方案下一篇:工程委托加工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