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输变电设备检修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论文

2024-04-14

对输变电设备检修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论文(精选6篇)

篇1:对输变电设备检修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论文

前言

我国电力设备检修维护执行的是以预防性试验规程为基础的计划检修制度。在全国大区电网逐步实现互联后,电网中输变电设备数量剧增,以往采用的周期检修和故障检修,普遍存在着欠修或过修问题,对电网安全稳定造成重大的威胁,导致设备维护资源的浪费,同时随着设备维修工作量的大幅度上升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传统的检修方式已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为此,基于设备状态的状态检修应运而生。它从设备实际状态出发来制定检修计划,大大减少了以往盲目进行的例行检修工作。

1.输变电设备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输变电设备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一般表达式是:

LCC=RDT&E+PROD+Q&S=ACPC+O&S(1)

式中:RDT&E表示研究与研制费用;PROD表示采购投资费用;ACPC表示采办费用;Q&S表示使用与维护费用。

LCC涵盖了三种含义:首先,输变电设备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一种实现包括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在内的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其思想和方法不只局限于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还进一步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建设的其他阶段中使用,尤其是考虑项目的运营与维护阶段的成本管理。

其次,输变电设备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指导企业自觉地、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寿命周期出发,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备选方案评价等项目前期工作阶段中,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造价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最后,输变电设备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中设计阶段的一种以控制成本为目的的手段,它能以货币值的形式计算出工程项目在寿命周期内直接的、间接的、社会的、环境的所有成本,以确定设计方案的技术方法。在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造造价和运营与维护成本,实现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化的目标。

在表达式(1)中,我们用M1表征采办费用即生产建设成本,它与产品或工程项目的功能大致成正比;用M2表征使用与维护费用,在产品或工程项目使用运营过程中,因受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M2与功能大致成反比。

因此,寿命周期成本便由生产建设成本M1、使用维护成本M2和固定成本C三部分组成,式(1)可具体表述为下式:

LCC=αG+β/G+C(2)

式中:α、β分别为生产建设成本和使用与维护费用对于产品或工程项目功能的比例系数;C表示固定成本(对于某一产品或工程项目可视为固定不变)。将式(2)对G求导,令其等于零,得到LCC最小时的功能G,即:

G=β/α(3)

式(3)表明,产品或工程项目的功能是由其设计制造生产和使用维修共同实现的。由式(3)可得:

αG=β/G(4)

式(4)说明,当产品或工程项目的生产建设成本M1和使用维护成本M2相等时,其寿命周期成本最小,而寿命周期成本最小时的功能就是产品或工程项目的最适宜功能。同时,由式(2)可以看出任何一个产品或工程项目的功能值太小时,生产建设成本M1小而使用维护成本M2大;反之,功能值过大,生产建设成本M1大而使用维护成本M2小;两种情况下都使寿命周期成本加大。

式(4)不仅阐述了产品或工程项目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实现方法,而且也表明了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时引入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

2.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是指一种以设备监测、诊断、评估提供的状态信息为依据的预防性检修,即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健康状况而执行检修的预知性作业。实施基于状态检修技术的新型管理模式,在技术上能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监测技术在广泛使用这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大突破,状态检修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设备状态检修是根据先进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的故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方式,即根据设备的健康状态来安排检修计划,实施设备检修。状态检修技术包含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技术和预测检修技术。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实现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设备状态信息收集;(2)设备状态评价;(3)检修策略制定。

国外的设备状态检修发展较早,在状态检修技术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都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如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状态检修技术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都有了较成功的经验。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就对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进行研究和应用。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公司也开发了一套在线状态监视系统,使维修人员不停机就能了解水电机组的状态。日本发电设备检修协会也对在日本核电站开展状态检修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在检修中采用设备诊断和寿命评估技术。

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朝高电压、大容量的方向发展,社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指标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从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模式的转变,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3.基于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

对于输变电设备而言,在状态检修工作流程中,首先是对设备的状态进行评估和诊断,得到设备发生某一类型故障及其可能性后,再进行设备风险评估,最后结合不同维护方案,完成整个设备状态检修的风险决策。完整的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流程如图1所示。在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过程中结合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将输电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成本最小化。

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设备进行风险评估计算,目前对于设备风险的计算主要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实际应用中往往两者同时结合进行。设备风险可以从设备损失、人身环境损失、电力系统损失和社会损失等4个独立的方面来进行计算。因此,设备总风险值可表示为:

(5)

其中:F(t)为单一设备故障引起的设备总风险;P(t)为设备缺陷引起设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ki为4个因素在某种权重关系下的系数;Si(t)为设备故障引起的不同后果;Li(t)为设备故障引起4个因素风险的可能性,t为某一时刻。式(5)中的求和符号是广义上的求和,不是简单的相加。

对于单个的输变电设备,计算出它的设备总风险值后,就可以确定该设备是否进行状态检修了,假定第j 次状态检修费用系数为Wj,则该设备总的维护费用H为:

(6)

式中,j为该设备在退出运行前的检修次数。

此时可将使用维护成本M2分解成设备使用折旧费Z和上面所用的维护费用H,可得到:

(7)

结合式(4)和式(7)则可得到该设备状态检修的次数j以及何时退出运行,即总的使用维护费用大于生产建设成本时,做到对单个设备的状态检修进行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对于关联的n个输变电设备,计算出他们的总风险值后,假设对其中的第i个设备的第j次状态检修的维护费用为Rij,则计算优先检修系数B:

(8)

其中,Fij(t)为第i个设备第j次的总风险值。

对于n个设备来说,B值最小的设备,则优先进行状态检修。而传统的风险决策往往利用风险矩阵,不规避风险需要付出的成本,直接利用风险程度的高低来进行检修排序,在经济上极为不合理。这也是输变电状态检修与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相结合的优势所在。

4.结论

本文针对目前电力系统中的输变电设备大多采用计划检修体制,存在着临时性维修频繁、维修不足或维修过剩、盲目维修等严重问题,引入了状态检修的方式,并结合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进行了理论推导。提出了优先检修系数的概念,对怎样合理安排电力设备的检修,节省检修费用、降低检修成本提供借鉴和参考。

篇2:对输变电设备检修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论文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此,电力企业需开展严格的检修工作,以提高变电一次设备的安全性。本文主要阐述变备一次设备的基础知识,并提出变电一次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为电力管理提供参考资料。

一、变电一次设备

1.开关设备

断路器可直接调控整个电力系统开关,并传输稳定的电流,如果输电线路出现故障,断路器会断开来保护电路。断路器可根据使用范围分为低压断路器和高压断路器。高压开关设备常配置隔离开关,该隔离开关具有较好的隔离效果,可为电路检修工作顺利完成提供保障。隔离开关无灭弧能力,电力企业通常联用断路器与短路保护装置,弥补隔离开关无法保护短路、负电荷电流的缺点,从而达到强化保护效果的目的。

2.变压器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变电一次设备。该装置主要是对变电系统中交变电压的数值进行处理,使电压数值发生改变,使电力传输和配电效率得到提高。不仅如此,变压器还可转化阻抗、相位和交流电表数值。在实际应用中,变压器有多种类型,但是其最终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变压器主要有油箱、冷却装置、调压装置、变压器身(引线、绝缘、绕组、铁芯)等结构,在变压器的运行中每个部件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会直接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检修工作中,检修技术人员应积极应用有效措施来维护变压器,保证变压器运行安全、稳定,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稳定。

3.电流、电压互感器

电流、电压互感器可将大数值电流、电压转为小数值电流、电压,该装置的功能可发挥保护电力设备的作用,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变压器。电流、电压互感器可按照相关标准,对一次设备或母线上的电流进行转换,从而达到保护电能表、继电保护设备等电力控制设备的目的。

二、变电一次设备检修及其安全管理

1.开关设备的故障及其检修

在电力系统中,断路器发挥着保护和控制系统的作用。如果输电线路或相关设备出现故障,断路器可切断故障段,以保护其他设备和系统。断路器故障通常分为机械类故障和电气类故障,且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先检修机械故障,后检修电气类故障。随着时间的推移,短路引起的雷击、大电流作用于该装置,使得该装置部件结构受损、老化,且其气密性与绝缘性也不断减弱,这类故障即为机械类故障。电气类故障主要是线圈短路断线、控制回路断线、继电器烧毁等故障。检修技术人员检修断路器时,应定期检测接触器以及电磁铁的最低动作电压,使额定操作电压值维持在30%~60%范围内,且应测量主回路的导线电阻,检测触头磨损、腐蚀情况。技术人员应检查弹簧的质量以及合闸、分闸时间的变化情况。检修技术人员对断路器灭弧室的真空情况进行检查时,可应用合闸耐压试验进行该项检测。技术人员检查高压开关柜内部绝缘和导电部分的故障时,可应用局部放电法进行该项检测。

2.变压器的故障及其检修

变压器是变电运行的核心,其主要由油箱、冷却装置、变压器身等结构组成。变压器的核心元件是绕组和铁芯。围绕铁芯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是变压器的电部分,铁芯是该结构的骨架,该结构主要由绝缘铜线或铝线多层线圈组成,可分为一次高压侧绕组线圈和二次低压侧绕组线圈。由钢硅片制成的闭合磁路即为铁芯,该结构的导磁性较好,是变压器电磁感应的磁通路。维护变压器是,应用红外线测温技术检查油温是否过高。变压器油温有最高限值,但是该最高限值受到不同的冷却条件、季节条件以及负荷大小的影响,因此,检修技术人员维护时,应根据参考数值和变压器的实际情况判断油温。检修技术人员检查油质时,查看油面所处位置,分析油面升高或降低的原因,查看是否存在漏油、放油阀门是否误跳、油颜色是否正常等情况。技术人员可使用溶解气体色谱分析技术检测变压器故障,该技术主要通过鉴定变压器绝缘油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来判断变压器的故障,且对变压器早期故障的敏感度较高。技术人员应用该技术时,直接取出变压器油样,对其溶解气体进行检测并进行故障判断。

3.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故障及其安全管理

较低的二次阻抗容易影响电流互感器,如果电流互感器出现异常响声、发热等现象,检修技术人员应停机并进行检查,仔细排查负荷参数、二次侧开路放电问题。电压互感器容易出现保险丝熔断的情况,且会出现烧焦气味、冒烟、放电声等现象,情况严重时,电压互感器外壳与引线之间可能出现电火花,引起漏油。出现这些情况时,检修技术人员应及时停运电压互感器,并对其进行检修。一次侧保险丝或二次侧保险丝熔断时,如果熔断指示灯没亮,则表示接地电压为零,此时,检修技术人员应将该设备的隔离开关拉开,查看该设备外部是否存在故障,并对二次保险进行检查,以保障安全。

三、结束语

变电一次设备的检修和安全管理工作是保护电力系统的重要工作,检修技术人员应不断积累、总结检修经验,掌握常见故障的检修技术,加强对先进检修技术的学医,并采用科学的检修方法检修变电一次设备,提高变电一次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篇3:对输变电设备检修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论文

1 变电设备检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变电设备的功能检修和维护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其一, 可以大大降低变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的自身障碍导致的安全隐患;其二, 可以有效了了解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 掌握运行信息, 对突发状况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所以, 相关部门要重视变电所的变电设备的检修, 一般来讲, 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 尽可能的实现“零缺陷管理”。也就是要在进行变电设备的管理时, 尽量避免管理上的死角, 要最大限度的实现对于变电设备的各方面情况的完全掌握。

其次, 监测好运行设备的发热状况。异常发热是变电设备的运行故障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的表现。所以, 及时的监测到设备的异常放热, 有利于将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以免给系统造成更大的损失。

再次, 制定更加科学的设备改制计划和方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各种先进的变电设备和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企业要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状况, 及时的调整设备改革的方案和计划。

2 传统的检修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变电设备的集体检修, 这样虽然有利于统一检修的标准和实践, 有利于开展检修工作, 但是其实际效果并不是非常好, 因为其存在诸多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障碍。一般来说, 有以下几种:

首先, 不利于针对不同的设备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护。虽然这种统一的检修机制非常规范, 但是对于每一个变电所的具体的情况的不同就不能够完全的适用, 反而降低了检修的效率。

其次, 检修中的步骤冗长, 增加了新的安全隐患。我国的统一检修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检修的过程中, 因为多个变电所的同时进行, 导致了检修的效率低下, 不仅不利于及时发现运行问题, 还增加了新的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

再次, 待检修的变电站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检修人员的增长速度。导致了检修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 增加了检修中的失误的概率, 间接的降低了检修工作的质量。

最后, 现行的检修周期与事故发展周期有出入。通过大量的实践工作经验, 我们总结出现行的检修设备的周期与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存在误差, 导致了一些检修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疏漏。

3 加强我国的变电设备的检修的建议

3.1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

随着红外线测温仪、热像仪、氧化锌避雷器泄漏电流在线监测仪、主变的油色谱在线分析仪、微机保护在线监测等手段的应用, 为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提供了科学的诊断手段, 通过这些在线监测, 可以对设备的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估, 并制订出相应的测试周期和测试项目。

将测试数据同规程规定的值比、与出厂测试数据比、与历次测试数据比, 看测试数据变化趋势, 还要与同类设备的测试数据相比, 最后作出综合分析、判断, 对初始状况良好且运行稳定的设备, 适当地延长预试周期, 对运行状况不良的设备, 适当地缩短预试周期。

比如在新建或改建项目中可以率先引入状态检修把监测和诊断设备的安装事先融入规划设计之中, 待取得成功的经验后, 再逐步推广到地处供电要区的变电站。但那些故障率较低或非重要地区的变电站为预防事故而全部采用价格高昂的监测诊断系统, 有时从经济上考虑是不合算的, 只须针对故障率较高的关键部件安装有实用功能的简单的监测诊断设备, 然后在设备寿命探索过程中, 以科学的方法先逐渐延长定期检修的间隔, 待资金宽裕, 再试着采用状态检修。对于大量重要性较低的部件和设各则坏了就更换, 并不值得都搞状态检修, 效果较理想就可以了。

3.2 提高设备检修的效率

检修工作人员对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详细技术说明:给检修班组布置任务应详细阐明各检修项目的技术定义及工作方向, 使检修班组能较透彻了解检修的目的性。要采用先进的检修管理方法:加强检修人员责任意识, 利用他们的技术诀窍和积累的工作经验参与管理并自我负责;加强检修力度, 根据条件逐步采用计算机化的检修管理。不断地提高检修人员水平, 认真执行检修过程:加强对检修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 严格执行检修工艺:如能遵照工艺完成检修工作, 检修工作的内在内部风险就能得到控制, 并减至最小, 检修人员的工作错误也可尽量被避免。

4 加强对变电设备的管理

4.1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对员工要加强思想培训, 用安全标语、黑板报、事故教育录像、安全简报、事故预警活动演习、事故快报、变电设备的安全状况分析研讨会、典型事故的案例分析等一系列的形式,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以此来增强变电运行员工的安全管理和操作意识。安全管理的责任务必落实到个人, 每个岗位都要有一套完整的责任制以及奖罚细则, 做到有章可循, 有规可依违章必究, 这样才能够激发运行管理工作人员安全工作的责任心。

4.2 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据变电运行过程中的工作经验, 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应该以个人主动提高素质为主, 而以单位组织的培训为辅, 实行分层次, 结合员工实际的工作能力来进行。同时, 加强教育, 并对操作职工加以引导, 使他们善于从工作中吸取教训、善于总结, 并加强个人职业文化修养。在日常工作中, 检修人员要以优秀完备的变电操作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此过程中, 能够严格执行各种变电操作的规程制度, 严格控制运行过程中的潜在的危险点, 避免变电设备事故的发生。

4.3 将安全文化融于工作中

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 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 不断提高变电站员工的安全修养, 改进安全意识和行为, 自觉实现“要我遵章”到“我要遵章”的转变, 真正把“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 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5 结论

综上所述, 变电所的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是电力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我们的检修人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更好的检修技术和总结检修经验, 来完善我国的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 以使得变电所能够更好的为整个供电系统服务。

参考文献

[1]曹宁.变电设备发热问题浅析[J].科技资讯, 2011, (5) .

[2]李国兵, 李培新.变电设备发热缺陷的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 2005, (12) .

[3]韩素芹.变电设备发热故障的原因及对策[J].农村电工, 2010, (6) .

篇4:提高变电设备检修管理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状态检修;变电设备;技术;过程管理

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设备诊断的专家系统。改变过去凭借着历年来的试验、运行,检修等数据,设备异常。事故记录的反复调用,比较分析等。通过引进高新状态检修技术以及管理技术,将新技术应用到电力设备的绝缘诊断中,因此更加准确,可信。

1.检修模式的发展经历

1.1故障检修

故障检修也称作事后检修,这种检修方式以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据,是最早的检修方式。只有在设备发生故障且无法继续运转时才进行维修。也因此耽误生产运行,需付出很大的代价和维修费用,效果不太理想。

1.2预防性检

电力系统的检修模式主要为以下三种:第一,状态检修。状态检修的实施需要定期的检查设备的状态,通过巡视、检查、试验等手段,通过评价设备的状态,合理的制定检修计划。或者在有条件的时候通过在线监测、带电检测等获取一定数量的状态量的实际状态、根据这些状态量决定如何安排检修计划,以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大的可靠性;第二,定期检修。当设备数量较少且设备质量水平较一致时,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或累计了一定的操作次数后安排一次定期的检修计划的检修模式能起到较好的效果。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如果继续定期的安排检修计划,人力和物力的不足就逐渐体现出来;第三,基于可靠性的检修。状态检修主要考虑单个设备的情况,而基于可靠性的检修则考虑整个电网的情况,如设备的风险、检修成本等。

2.变电设备状态的检修方法

2.1继电保护设备状态的检修

通过对继电保护设备事故及障碍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清晰我们的检修方法。以微机保护事故及障碍的统计分析为例。对干扰引起的事故,按常规试验方法同样无法发现,其正常运行时是毫无征兆,只有在保护选型及投产试验时加以把关。装置自身缺陷引起保护不正确动作次数所占比例较大。如保护装置在外加故障电流58A时方向元件拒动,年检中一般无此项目。这种隐患大多在正常的定期校验中,按常规试验方法是很难发现的。保护在在三次谐波故障量切除时有误动情况,年检中同样无此项目。对大多数二次回路上引起的事故,检修原则与方法应当注意五点,第一,开展状态检修的设备根据状态评估结果,如巡检、二次通流试验、带开关传动、标准校验项目等。确定具体检修方案。第二,加强微机保护的抗干扰反措执行力度。第三。适合开展状态检修。第四,分析定期校验中发现的主要缺陷及可能发现的事故隐患,微机保护校验项目的重点应从以往的定值复核、保护功能逻辑的确认上转移至回路与辅助设备的检查上。第五,加强对继电保护设备的专业巡检结合缺陷处理等对保护进行传动试验。

2.2高压开关设备的状态检修

结合开关设备缺陷分类统计和典型故障分析结果,根据目前我国应用较多的开关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可以总结出高压开关设备的故障存在四点规律。(1)部分国产SF6开关相对故障率较高,而国外品牌的SF6开关总体性能稳定。主要是在SF6低气压报警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开关自身能检测,可以控制发展。(2)6~35kV真空断路器由于其故障基本上是由机械引起,小修对它的控制能力并不强。因此,应当加强对发生过连续动作开关的管理,加强对真空泡真空度的测试,及时进行机械状况的检查。加强控制回路器件的检查和调整,严格控制机械动作次数,动作达限时必须及时进行检修,测试、调整,每年雷雨前有选择性的进行转动模拟试验等。(3)由于油断路器开断能力的限制和其密封性能的不足,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开关本体的渗油,不检修开断次数,此类开关故障总数的96%左右;(4)真空开关设备的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可以是开关机械动作次数达到产品的机械寿命时进行机构的大修。一方面,开关触头的电寿命,既开关开断故障电流次数达到产品技术要求时进行大修,另一方面,当开关存在影响正常运行的缺陷时进行针对性消缺检修,并且每三年进行一次回路电阻和微水测试。

3.状态检修的过程管理

3.1事实上状态检修其成本消耗最低,设备运行具有最大可靠性,状态检修的主旨是对状态检修全过程管理。由于设备运行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定期发现问题,定期淘汰设备,加速设备折旧,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对一些非主要运行设备可实行状态检修,应大力依靠监测手段,预测其运行的最后程度,对其进行预防性检修。

现阶段电力系统主要采用了以状态检修,取代传统检修的模式。把集检修、运行管理为—体的通调试验改立为两个独立的部门,对变电检修与试验存在的责任混淆等问题对两部门的设备分工进行了重新分配,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修必修好”的原则。电力检修负责对设备的运行管理、二次电气设备的大、小修和日常维护并负责机械、—次电气设备的大、小修,试验班组负责一次,二次设备的试验及评定,促进了职工队伍技术素质的提高,建立新的检修观念的同时精简了机构,逐步向状态检修为基础,故障检修与预防性检修相结合,使我局的职能进—步明确和单纯化,以最低经济消耗为目标,同时兼顾设备运行可营性的混合检修方式发展。

3.2改变观念,加强状态检修管理。

定期检修周期并不随现场设备的运行条件、环境和设备的换型、运行可靠性的提高而变化。计划检修是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针对我国的国情而实施的一种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已不太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必须从思想观念上彻底突破相关的条条框框,打破计划检修模式下的固有检修周期的约束,开展故障检修、状态检修与预防性检修相结合的混合式检修势在必行。

3.3通过前期实践,尝试推行状态检修。

现阶段,检修体制改革是电网的重要课题。我国在部分设备的运行管理方面相继开展了一些“初级阶段”的状态检修工作。比如,主变检修一般10年大修,而提前进行了状态性大修是为了应付主变的油枕及瓦斯继电器出现了渗油的问题进一步扩展与恶化。在利用综合自动化与调度自动化相对接方面,通过调度运行值班时刻监视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为状态检修提供了保证。66KV送电线路相对来说较短,每个变电所为双电源供电,其中,七道泉子送电线路为钢管杆,导线型号为LGJ-150,保证了电源的可靠性,长宝66KV送电线路为复合式绝缘子悬垂,避免了长宝水泥厂的污染问题。近几年的试验结果延长了设备的状态检修的周期,两年一次为最好,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4.结束语

篇5:对输变电设备检修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论文

一、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

1.设备检修就是为了保持或恢复设备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而采取的技术活动

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保证现代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满足生产需要,并使检修费用降到最低,是检修工作要求达到的目的。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简单步骤包括:首先通过设备状态监控测量,然后由检测最终结果,严谨地分析结果,最后合理地安排检修项目和该项目的时间。通俗地讲,就是在第一时间去了解设备当前的工作情况,用先进的设备监控仪器开展状态监测(可充分运用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再综合各方面因素去判断设备的目前状况。在线监测、诊断都在状况检修的范围之内,其检修内容还包含了设备管理、验收和设备的检修、故障记录等多方面。长期以来,电力系统主要的检修机制为实施的防范性计划检修。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正在由预防性计划检修朝着预知性状态检修的方向过渡。

2.由各种不同的功能,可将变电站准确地分为一次、二次设备

继电保护的监控系统、远程及自动装置作为二次设备的三大组成部分,任何一部分出现故障,都将导致电力系统及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在实际工作状况下,由二次设备引起的事故偶有发生,包括不正确运行的结果,往往影响到运行设计人员、产品保障部门等许多方面。由于微型计算机在继电保护上的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断电保护系统高效可靠地运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检修准确率。

3.监测内容

设备状态检测是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主要基础。变电站二次设备的主要监测对象是:交流测量系统、直流操作、信号系统、逻辑判断系统、通信系统、屏蔽接地系统等。其中在交流测量系统内包含着TA、TV良好二次回路绝缘、完好的测量元件、完整的回路;直流系统则包含了操作和信号回路绝缘良好以及完整的回路。

4.监测方式

变电站二次设备依赖传感器进行状态监测。由此看来,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无论是在技术上、经济上等方面都更容易实现,在不增加多投入状况下,充分利用当前测量方式,这是一般保护状态监测难以实现的。例如二次保险丝的熔断报警装置、直流回路的绝缘监测、CT、PT断线的监测等。微机保护、微机其自身自诊断装置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成为电站故障诊断的完善系统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1.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的监测问题

由二次设备相互连接,构成对一次回路设备进行测量、控制、调节、保护和监视运行状况、开关位置等信号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回路。变电站的二次回路包括三个回路: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变电站的信号回路、变电站的同期回路。其中,断路器控制回路的作用是运行人员通过回路的控制开关发出操作命令,要求断路器分闸或合闸,然后经过中间环节将命令传送给断路器操动机构,使断路器能够分闸或合闸,当断路器完成操作后,由信号装置显示已完成操作。连接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包括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直流操作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及测量回路。目前,随着保护装置的微机化,很容易实现状态监测。但是由若干继电器及连接的各个设备的电缆组成的二次回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分散并且点多。在监测各个继电器触点的工作状况中,如果要以在线的方式监测回路接线的准确性与否,不但成本高、不经济,而且很难做到。所以若要监测该问题,应从设备管理方法这一关键点着手,比如设备验收管理,最好的方法是可以离线监测资料管理。2.二次设备对电磁抗干扰性的监测问题

目前,变电站二次设备对电磁干扰产生越来越强烈的敏感性,主要是由于大量微电子元件以及高集成电路的广泛使用。采样信号失真、元件损坏、自动装置异常都是电磁波对二次设备产生干扰的表现。在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中及其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对二次设备进行关于电磁兼容性的考核试验。电磁兼容是相对电磁干扰而言的。从电磁能量的发射和接受而言,电气和电子设备在其运行中可同时起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作用。当不希望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出现在敏感设备上并影响其性能时,则称之为电磁干扰。所谓电磁兼容就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包围它的电磁环境中能不因干扰而降低其工作性能,它们本身所发射的电磁能量也不足以恶化环境和影响其他设备或系统的正常工作,相互之间不干扰,各自完成各自正常功能的共存状态。为了实现良好的电磁兼容,需要从控制干扰源、降低干扰源与敏感设备间的耦合程度和提高易受影响设备的抗干扰能力3个方面协调地采取措施。对于设备的电磁发射、抗干扰能力应符合相应的考核及试验标准。对各个不同厂站的敏感器件、干扰源进行必要的监测管理。例如检查二次设备的屏蔽接地状况,关于在微机保护装置旁违规使用移动通讯设备的管理等等。

3.一、二次设备两者在状态检修方面的相互关系

电气一次设备是指直接用于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生产过程中的高压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电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自动开关、接触器、刀开关、母线、输电线路、电力电缆、电容器、电抗器、电动机等。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测、控制、调节、保护,以及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运行工况或生产指挥信号所需要的低压电气设备,如测量仪器、检查装置、信号装置、熔断器、控制开关、继电器、控制电缆等。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一次设备停电检修时,二次设备才可以设备检修。也就是说要首先考虑电气一次设备的情况,然后再对二次设备状态检修进行决策分析,保证二次设备运行可靠,从而缩减停电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

4.二次设备检修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计算机管理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历次检修实验,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因此,许多供电企业开始建立了该系统,以此来保证在状态检修中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

三、开展状态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需要更新观念

事物是在不断运动的、变化的,检修工作人员应该解放思想,用变化的思维观念去解决一些设备检修问题,改变传统的预防性设备检修的思考方式。在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耐性,切忌寻找一种快速的检修方法,要记住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这样的系统工程,要养成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2.需要创新体制

国家及企业建立了电力设备检修的一些制度。电力工作人员在只有了解现行专业制度后,才可以更好地做好检修设备的工作,拟好可靠有效地实施方案。比如执行相关专业规定的技术标准、工艺原则等,改进检修内容及方法,合理客观地追究事故责任。总之,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制度,不断创新体制,总结探索先进的检修方法,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3.需要提高检修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素质

在任何一个大型企业,都需要各类专业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工作。状态检修任务艰巨,影响甚大,更需要各类专业人员协同工作,尤其在大型变电站设备的检修过程中,更需要专职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同时,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素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因为在电力生产中,许多事故的发生都跟运行人员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同时,随着高电压等级变电站的增多、带电作业的增多、状态检修的推行等,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技术培训,提高检修专职人员的素质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增多的高风险作业的要求。

四、结论

篇6:对输变电设备检修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论文

1 进行设备检修的重要性分析

设备是电力系统生产必备的物质基础, 优良设备是保障电力系统良好运行的必要条件。设备的运行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之下可以使得设备的故障率大大降低, 节约了因故障而抢修的成本与因故障而停电造成的损失。同时, 良好运行的设备可以将维修与维护的频率降低, 既节约了人员的维修成本又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变电所的变电设备的管理共分为设备的选型、设备的采购监造、基建调试、运行维护、退役报废等环节。其中运行维护是设备的可资利用的环节, 设备的效用的发挥也在这个环节之中。为了尽可能地保证设备在这个环节中的可资利用的最大化, 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做好下述几点:

1.1“零缺陷管理”

零缺陷管理的理念的意义在于促使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有这次不行还可以再来一次的想法, 要求工作人员一次成型, 也就是一过性, 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理想型管理方法。在设备管理中应用零缺陷管理的好处是, 每一次维护、维修、检测都要力求完美。这样才能使设备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保持在完美运行的状态之下。

1.2 控制好运行设备的发热点

由于现代化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已经具备了针对设备的自动检测, 因此设备的温度变化异常可以在自动化系统中检测出来。电力系统在出现故障之前总是伴有温度的异常, 在温度异常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烧毁或引发断路等大的故障。因此在工作中, 对温度异常现象进行及时的检修与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1.3 编制好设备技改规划

任何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既使应用零缺陷管理也无法阻止设备的老化。在设备已经出现老化迹象但还没有彻底报废之前, 必须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 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大的事故出现, 既避免了因故障而导致的停电的损失又使得电力系统设备得到了一更新的良机。

2 传统的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系统传统的计划检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运营的需要, 已经是一种落后而陈旧的制度。以固定的时间检修不仅对检修人员而言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 而且对于电力系统而言,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检修上, 还不如集中精力应对那些已经出现故障先兆的设备。下面就对这种制度的不合理性进行阐述:

2.1 不考虑设备的实际状况

固定时间固定检修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僵化的模式, 这种僵化的模式与现代电力工业的发展格格不入。现代电力的发展已经有能力对设备进行远端控制与远端检, 因此没有必要在固定的时间对没有问题的设备进行计划“造访”。

2.2 计划检修不仅扰民而且易造成无谓失误

计划检修的无故停电对于用电的用户而言是一种无谓的干扰, 并且对于维修人员而言也是一种负担, 由于维修人员得不到较长的休息时间往往造成这些维修人员在针对没有故障的设备进行检修时出现意外的事故。

2.3 检修工区所维护的变电站和设备的数量在逐年增多, 但检修成

本和检修人员无法同比例增长

如果仍以计划检修的方式来运作, 势必难以面面俱到, 从而影响到检修质量和电网、设备的安全。

2.4 计划检修周期不符合现有设备寿命的故障规律

中外大量的设备统计资料表明:任何设备在寿命期内的故障率曲线是一条浴盆状的曲线, 在设备的整个寿命期内实行统一的周期性检修不科学, 也不符合设备的客观实际情况。

3 加强检修的方式

3.1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

随着红外线测温仪、热像仪、氧化锌避雷器泄漏电流在线监测仪、主变的油色谱在线分析仪、微机保护在线监测等手段的应用, 为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提供了科学的诊断手段, 通过这些在线监测, 可以对设备的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估, 并制订出相应的测试周期和测试项目。

将测试数据同规程规定的值比、与出厂测试数据比、与历次测试数据比, 看测试数据变化趋势, 还要与同类设备的测试数据相比, 最后作出综合分析、判断, 对初始状况良好且运行稳定的设备, 适当地延长预试周期, 对运行状况不良的设备, 适当地缩短预试周期。

比如在新建或改建项目中可以率先引入状态检修把监测和诊断设备的安装事先融入规划设计之中, 待取得成功的经验后, 再逐步推广到地处供电要区的变电站。

3.2 提高检修效率

检修工作人员对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详细技术说明:给检修班组布置任务应详细阐明各检修项目的技术定义及工作方向, 使检修班组能较透彻了解检修的目的性。要采用先进的检修管理方法:加强检修人员责任意识, 利用他们的技术诀窍和积累的工作经验参与管理并自我负责;将本所的检修力量集中于关键的检修工作。

4 加强对变电设备的管理

4.1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对员工要加强思想培训, 用安全标语、黑板报、事故教育录像、安全简报、事故预警活动演习、事故快报、变电设备的安全状况分析研讨会、典型事故的案例分析等一系列的形式,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以此来增强变电运行员工的安全管理和操作意识。

4.2 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据变电运行过程中的工作经验, 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应该以个人主动提高素质为主, 而以单位组织的培训为辅, 实行分层次, 结合员工实际的工作能力来进行。

4.3 将安全文化融于工作中

安全文化能有效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 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 不断提高变电站员工的安全修养。

5 结论

随着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多功能、多状态的在线监测系统将得到发展。智能状态监测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将会解决常规数据处理中遇到的困难, 尤其是神经网络技术知识系统、模糊逻辑技术以及小波变换等数学工具的应用、专家经验的积累, 将会推进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状态监测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网和集成问题将得到进一步研究。

摘要:由于变电所的变换电压、分汇电能的功能使得变电所处于电能的枢纽位置, 且变电所的设备较多而且大多数运行在高低压变换过程中, 异常与发生故障的机率较大, 因此变电所的变电设备的检修与管理意义重大。

关键词:变电所,变电设备检修,变电设备管理,定期检修制度

参考文献

[1]曹宁.变电设备发热问题浅析[J].科技资讯, 2011 (5) .[1]曹宁.变电设备发热问题浅析[J].科技资讯, 2011 (5) .

[2]李国兵, 李培新.变电设备发热缺陷的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 2005 (12) .[2]李国兵, 李培新.变电设备发热缺陷的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 2005 (12) .

[3]韩素芹.变电设备发热故障的原因及对策[J].农村电工, 2010 (6) .[3]韩素芹.变电设备发热故障的原因及对策[J].农村电工, 2010 (6) .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原则参考下一篇:篮球运球技术及传接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