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习作教学设计

2023-04-10

第一篇:小学生的习作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提高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写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作文教学改革显然跟不上新课改十几年如火如荼的步伐。学生怕写作文,谈“文”色变,抄袭、杜撰等现象十分严重,作文教学处于“瓶颈”阶段,难以突破。

当前小学生的作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言之无物。怕写作文的重要原因是学生觉得没有可以写作的材料,或材料太少。这与当前的“大环境”有关,许多孩子课业负担较重,疲于应付,根本无暇顾及生活中的事物,也不善于捕捉和利用素材,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就不够充实。

言之无味。学生常常禁锢在老师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之中,把自己看成是站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每次写作都是按照审题、构思、选材、修改格式化的程序进行,致使大家的习作千篇一律。

言无特色。大到作文的框架,小到作文的语言,刻意模仿或照搬他人的痕迹太多,没有自己的创造和个性。只要写“做好事”,必然和“让座”挂钩;只要写“天气”,一定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如同嚼蜡,索然无味。

如何颠覆按部就班的写作训练方式,改变当前学生谈“文”色变的现状?近两年,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探究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搭一个平台――班级作文报是习作的舞台

近几年,作文教学也涌现出一些流派,像情境作文、绘本作文、活动作文、童化作文等。我也萌发了让学生通过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自己生活的感受和成长过程的点滴,并能将这些感受发表在报上的念头。于是,由班级为单位的“作文革命”开始了。

(一)稿子从何而来

1.每日一记:捕捉精彩瞬间

每日一记题材不限,文体不限,只要是学生自己的创作,只要是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都可以入选刊登。

2.教材作文:记录学习足迹

除了“每日一记”,我们的班级作文报上也要刊登当册学习的八个单元的大作文。

3.片言只语:彰显人文关怀

对于部分写作能力暂时落后的学生来说,要想在报上发表一篇像模像样的文章,还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就不定期地开辟了一个“片言只语”栏目,刊登学困生写得精彩的一两句话。

(二)批注从何入手

在一段时间的前期努力之下,我们班的班级作文报《小小太阳花》终于“问世”了。看到学生拿到属于自己班级的报纸那种喜悦的神色后,我又开始引导孩子去认真阅读,并给予旁批。批注要点:①所选材料是否新颖?是否紧扣中心?②用词是否准确?③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还有欠缺?你有更好的修改方法吗?„„

(三)评价从何出发

我又设计了按字数获得积分、评选最佳小作者等奖励措施,以此激励孩子,让初尝甜头的孩子保持写作的兴趣。

二、创一个空间――积累素材是习作的基础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这一切经历都是让学生习作真正“生活”起来的源泉,而这种“生活”正是他们所见、所闻后的所感、所悟。可以说习作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达体验。

(一)身临其境拓视野

“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语言文字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可以说生活处处皆语文,教师应巧妙引导学生到生活中进行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积累素材。

(1)在家庭中体验。以家庭服务作为工作岗位,把“我是小当家”作为扮演的角色,学生可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做具体事务。(2)在学校中体验。如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跳蚤书市”“游园活动”等,使学生觉得自己就是校园生活的主人,让学生体验同学间的友谊、关爱。(3)在社会中体验。把当一天环卫工人、肯德基服务员、车站售票员等作为扮演的角色,体验面对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苦和情感,工作完成后的情绪和收获,懂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未来美好的生活。

我校读书节中举行了“跳蚤”书市活动,学生就在作文中这样写(片段):

开始买书了,有些同学挥着自己做的海报,大声吆喝:“卖书了,卖书了,大家请注意!买一送一,先到先得,送完为止!”有的同学手里拿着书叫道:“大家快来买呀,最新出版的书!”我坐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来来往往买书的人,忽然,我看见一位同学正在选书,我立刻把她叫了过来,问她想要买什么样的书,她说要作文书,我听了心里暗自窃喜:我不正带了两本优秀作文选吗,看来找到买家啦!在她的一番讨价还价之下终于以10元钱两本书成交!我的第一笔“生意”大功告成!

体验学习,许多时候是随机的,要善于抓住和借助一切有利时机,让学生自己去参与,让学生体验参与的真实、参与的乐趣、参与的辛劳,从而获得真情实感,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二)品读名著出灵感

阅读名著,重视阅读体验是学生写好习作的基础,也是学生积累思想、情感、语言的必有路径。但凡优秀的作家都会深刻感受到读和写密不可分的联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阅读教学目标时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木偶奇遇记》是一部经典的童话故事,受这部童话故事的影响,班上一位同学在“我的读书故事”作文比赛中,也将自己“童话”了一番,写出了这样一篇佳作:

《木偶奇遇记》笑了(片段)

呵呵,这可是个好主人,她马上抱起我,坐在书桌上,认认真真地看着我。你瞧她,一会儿大声朗读,一会儿圈圈画画。看到有趣的地方笑了,看到有感想的地方就在旁边写几句。不知过了多久,只听见一个女声温柔地叫道:“孩子,吃饭了!”可她好像没听见一样。等了一会儿,一个男高音叫:“难道看书比吃饭还要重要吗?”这可真是门外话了,所谓“读书是精神食粮”嘛,所谓“书中自有千钟黍”嘛!可催促声一直不停歇:“快点,出来吃饭!”“再不出来,我可要扔书了!”„„一听到这些,我瑟瑟发抖,只好向主人求饶:“主人,主人,快出去吃吧,我可是最怕扔的,那可是要痛死我的呀!”她没办法,只好恋恋不舍地把我小心翼翼地放进书橱里。

文字阅读,不仅让学生在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还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想,迸发了写作的灵感。

三、送一把钥匙――交流感悟是习作的动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体验交流、回忆得到了逐步深化,教师应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具体描述当时的场面和感受。

(一)侃侃而谈忆亲历

儿童习作的真正魅力就在于有真情实意,不断练习将所见、所闻、所想或亲身经历用恰当的语言或生动的文字表述出来。起步阶段,一个小故事、一则小笑话、一桩小趣闻皆可,不要苛求精彩纷呈。这样学生课堂参与度就提高了,兴趣就会更浓厚,课堂气氛也会更活跃。

在一次课前5分钟交流趣闻的时间里,我班一位同学谈了周末爸爸边看球赛边指导自己煎蛋的事情,讲得津津有味,同学们也听得哈哈大笑。第二天,他的这篇作文《煎蛋》就出炉了(片段):

我准备好了蛋和油。爸爸在客厅里喊道:“往锅里加油。”我照他说的加了点油,刚盖好油瓶盖子,爸爸又中了邪似的叫了起来:“加油,加油!哎呀!”我不耐烦地大叫起来:“老爸!油不是刚加过吗?”“哦!对了,加蛋。”老爸应道。

我往锅中打了个蛋后问:“蛋打好了,下一步该做什么?”爸爸又放开嗓门叫了起来:“加油!哎呀,大笨蛋。”我生气地冲他嚷着:“老爸!我看妈妈平时不是这样做的。”他也生气地说:“叫你加油你不听,看到下场了不?快加油!”

没办法,我在锅中又加油又加蛋,忙得不可开交。几分钟后,爸爸闻着香味跑进厨房,可刚看一眼,就惊呆了――半锅的油和蛋,叫人哭笑不得。

这“杰作”真可以去参加吉尼斯世界纪录了,说不定呀,还能得第一呢!

让学生有意识地去留意身边的人,主动地去关注他们的变化,通过激发观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将观察体验的过程人为地适度放大,如影片的慢镜头似的在学生眼前逐一显现。因为获取了大量鲜活的写作素材,再加上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二)行云流水涌真情

学生亲历了或悲伤、或欢喜、或感动、或同情的情感洗礼,在习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富有情感生活的语言――用会伤痛的语言、会欢欣的语言、会哭泣的语言来写作。在一次写《雨》的习作中,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我的心像放在冰箱速冻了一天似的,拔凉拔凉的。温度急速下降,我的情绪却急速上升!我真想用河东狮子吼让这些雨快滚!听着这些枯乏无味的雨声,它们就好像一个疯子在弹琴,烦得我神经快打结了!

另一位同学在表达自己内心欢喜的心情时,则这样写道:

顿时,我的心里像开了一朵花,而且这朵花非常鲜艳,并散发出一种令人陶醉的香味!

因此,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最深层、最情感化的语言,促使他们独特的体验在自己的笔下衍生与凝固。

(三)匠心独运显特色

现今,有些学生说着空话、大话,这些语言掩盖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使个体的劳动体验在“群性语言”中得不到表达。作为教师,就应不断鼓励学生写出能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话语。学生的体验是丰富的,他们的语言或许是严谨的,或许是豪放的,或许是率真的,或许是细致入微的„„因此,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独特的体验在文本中纵情地流泻。同时,主张个性言语,积极鼓励学生在习作中挑战教师的语言权威,展示独具匠心的个性语言。在学生的“每日一记”中,我欣喜地看到这样一些句子:

★30天没见,他还是那么“二”。

★一个苹果引发的“战争”,我的小命差点没保住。感谢老师啊,是她“英雄救美”!

★我的心里就好像有无数个活火山,小宇宙顿时爆发了!这样谁受得了!

★玩了两局,老师说:“时间不早了,回班!”天哪,偶还没玩够呢!这么快就结束游戏了?老师赖皮!

像“‘二’、英雄救美、活火山、小宇宙、偶”等,这些流行时尚语的出现,既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又使文章别出心裁。

“文章千古事”,习作教学是个值得好好探究的大问题。实践证明,习作教学只有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学会阅读积累,并创设一定的舞台让其施展,这样才能充分激活和唤醒学生习作的原动力,着实有效地破译“谈文色变”的习作解码,学生的习作激情一定会不断迸发,真知灼见一定会在笔尖自然流泻,作文教学也会变得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常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4.

编辑温雪莲

第二篇: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误区及对策浅析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生的习作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有:题材老套,甚至假、大、空;片面追求数量,不注重写作素质的提高;应付了事,不重修改等等。笔者认为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策略让小学生走出误区,做法是:从写“我”入手,从写记叙文入手,抒写真情;读写结 合,走好创新的第一步;热冷结合,落实修改这一环。 [关键词] 习作 误区 策略

今天,城乡之间的差距已大大缩小,不过农村小学各方面的条件还是相对落后的,这也直接影响到习作教学。本人不揣鄙陋,仅就我校乃至多数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直陈管见。

一、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误区

1.题材老套,甚至假、大、空。翻翻作文本,随处可见很多材料显然是不真实的。如排队买票看电影,这在农村影院已是十年前的事了,而今仍“活”在学生作文中;又如明明是农村学生却在文中写去年搬家上海,今年家住南京。事例虚假令人啼笑皆非,这是一种情况。另一情况是写来写去还

三、四年级常写的旧事:放牛、钩鱼、摸虾,老师冒雨来给自己补课,自己生病同学送医院„„凡此种种不是不可以写,而是写不出新意,老生常谈,常谈老套,空洞乏味。

2.片面追求数量,不注重写作素质的提高。常见语文老师的办公桌上学生的日记本、周记本堆积如山。不错,学生的练笔当然是越

多越好,巴金说:“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但对小学生而言,重要的是看效果,看学生写作素质是否得到了提高。有的同学的日记、周记写的尽是些毫无意义的琐事,满篇流水帐,语言土俗,拙涩。试想,这样的练笔多又何益!另一方面,师生几乎有一种共识:看重字数和卷面。当然,一定的字数、整洁的卷面是对小学生作文的必要的要求,可是千万不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应付了事,不重修改。勿庸讳言,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谈写色变、疲于应付。原因是胸无积累,胸无积累自然言之无物;其实,思想上不重视作文,采取马马虎虎的态度,写完了事,或五分种热度,激情来时穷搜遍览,冷却下来抛之脑后,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老师方面看,精耕细作却功效甚微,由于篇数所赶,一个训练重点还没得到落实,又得忙于准备下篇。学生不能自行修改,老师批改成了“贴标签”,一句话,修改不到位。

二、教学中可以采取的对策

1.从写“我”入手,从写亲身经历的事情入手,抒发真情实感。小学生学写作只不过是刚刚起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较大发展,还得依靠形象思维,依赖于直观经验。所以我认为先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入手写“我”的生活实际,抒发“我”的真情实感。著名作家郁达夫曾这样说:“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我唯一的忠告就是从试写记事文入手为妙。一件事情的写实写好了,然后再来练习人物个性的描写,是普通的道路。”不难想象:亲身经历的事情都写不了,能闭门造出好文章吗?叶老也说:“作文要写真话,写

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请看一位同学写《我的父亲》——

近日我老是上课走神,茶饭无味,听妈妈说说爸爸将要外出打工了。放学后,我急忙跑回家,见妈妈正在收拾行李,爸爸低头吸着烟。

爸爸走后,我心里空荡荡的,好象丢了什么似的。我独自躺在床上,想到要有好长一段时间看不到爸爸了,不觉热泪潸然。爸爸一向和蔼可亲,可是近年来不知怎的,脾气变坏了。半年前的一天,爸爸在外头喝了许多酒,醉得东倒西歪,满身酒气熏得我直翻心,还喊没醉。看着妈妈忙里忙外,我气不过埋怨他两句,谁知平日对我百依百顺的爸爸竟打了我两巴掌,我很气恼。后来听妈妈说是给愁的,愁什么呢?

爸爸小时候家里很穷,爷爷省吃俭用供他念完了初中,后来闹什么“文革”,爸爸无功而归,那时家里仅有三间草房,破破烂烂的;跟妈妈结了婚后,生了我们,更是挤不下,爸爸唉声叹气,妈妈皱眉诉苦,两人常常抬开“杠子”。

后来,分了单干,加上爸爸有点文化又能干,不久,我家盖起了五间新瓦房,从此,爸爸的脸上有了笑容,和我们的话也多了,这个祖孙三代六口之家,整日洋溢着欢声笑语。

可是,近几年,学费上涨了,消费也高了,姐弟两人一个大学一个初中,家中的生活变得拮据了。爸爸受过教育,不管多难也要供我们上学,首先是妈妈走出家到裁缝店打工,这个时期,放学回家,

总是看到爸爸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刚刚坐下,爸爸就把可口的饭菜端上了桌,吃过饭,他又一声不吭地收拾起碗筷。爸爸又当妈妈,成了家中一道风景。

然而,有时我也让爸爸失望,上学期期末,我迷上了电视剧《绝代双骄》,每天必看,白还天还想着,还替剧中人设计命运。爸爸三番五次地劝我别看,可我总当耳旁风,当我把可怜的成绩单递给爸爸时,他笑了:“电视剧演完了吧!”我下子明白了爸爸这一语双关的份量,羞愧地无地自容。

光凭妈妈雇工也不能满足家用,爸妈合计着,结果是爸爸背起行囊外出打工,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爸爸的愁思。

父爱,真让人刻骨铭心!

小作者没有刻意追求重大主题,只不过用一颗农村孩子的心去抒写对自己农民爸爸的真情实感。因此是一篇优秀的习作。

怎样抒写真情实感?

其一,指导学生从亲身经历的平凡小事中发掘有意义的东西,用真切的语言表达出来。事如烟云,擦肩而过,小学生往往不能抓住点滴有意义的东西,让它白白溜走,老师应设身处地地指学生捕捉有意义事情的方法。比如什么事情可以写,有什么样的意义,可作怎样发挥、升华等等。

其二,与其让学生瞎编乱造,不如带学生走出教室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或直接带他们到旷野中游玩。叶老很早就指出一条关于写作的基本规律“写作源于生活”。多姿多彩的生活给学生提供了可以自由地

享受感悟和畅想的空间。老师深入学生生活,与学生打成一片也可以教学相长。

2.读写结合,走好创新的第一步。学生对生活的直接经验毕竟太少,增加他们对生活的间接经验,最好的办法当是多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农村小学条件固然有限,但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让学生去读。学生绞尽脑汁想好了素材,可是囊中羞涩苦于表达或辞不达意、干瘪无力,这种“心中有,笔下无”的情形岂不憾哉!怎么办?读。我常把学生带到阅览室去,或请到家里倾我所有让学生读。当然,读是要讲究方法的,叶老说:“学生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其法是尤其重要的一个。”哪些应粗略地看,哪些地方应细嚼慢咽,都是应该区别对待;还要注意读以致用,要使学生能从读物中汲取有生命的东西,为已所用。

创新作文是写作的成功之路,创新的第一步是什么?模仿。正如现代著名文学家茅盾所言:“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所谓“模仿”就是“照样子去做”。学习了《桥》,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习作《家乡一座桥》,很多同学模仿文中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写法。这有好的一面:能借以疏理自己的思路,写得有物有序;也有不好的一面,有的同学竟虚构家乡一座桥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死照例文模仿让人捧腹,所以茅盾先生告诫我们:“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但我们拥护模仿只能到此为止。”

所以,我想对小学生要指导他们在模仿中创新,为此做好这几点:

首先活学活用,不是泥其形而师其神,不是什么都仿效,而精选感兴趣的有裨益的几点,而且既要知其美又要知其所以美。齐白石所谓“像我者死,学我者生”。其次选择适合学生模仿的范文,不能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无所适从,老师的下水文尤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要鼓励学生努力写超过老师的文章,只要在某一点上做到新颖、独到,就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在模仿中求创新并不难,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一言以蔽之:要走创新作文之路应从模仿中尝试创新开始。

3.热冷结合,落实修改这一环。所谓“热”就是热情饱满、趁热打铁,首先要端正思想,作文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叶老剀切地说:“学生的语文能力过不过关,作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数理化等各科学习都离不开文字表达。老师多表扬、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尽可能不给学生的劳动成果(再差也肯定其劳动)作全方位整容,这样让学生保持热情,而不是一日曝十日寒。另外,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有了顿悟,马上笔录纸上,心血来潮,趁热写下去。我常以唐朝诗人李贺骑驴觅句的故事启发学生做有心人,哪怕只是听到的一个出自老百姓口中的新鲜词,无意识想到的一句突发灵感的话,随手记在随身携带的卡片上,日积月累,就是重要的写作资源。所谓“冷”指的冷处理,写好了文章最好放一段时间再拿来读,重读的时候,往往对某些地方有不满意之感,于是热情又来,再增删润色,自然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同学,才能有心做到热冷结合;大多数同学不屑于作文修改。

老师批改作文可谓苦矣,常常是夜在灯下过,晨从窗前来。给学生作文指出一大堆毛病、不足和缺点,可多数学生不领情,怎么办?必须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认认真真地修改一回,比另外写篇一习作更有好处,更容易得到进步“(叶圣陶:《答孙文才》1961年)。并让他们身体力行,宁可少写出几篇也要改好一篇。还要及时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1)自读自改;(2)找老师谈心;(3)同桌相互改;(4)小组交流改。

作文不是朝夕可以写好的,但如果找出误区所在,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并使之养成修改的习惯,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参考文献]

1、郭根福 著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洁 主编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杨九俊 主编 《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

4、张向葵、关文信 编著《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吉林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教学论文:培养小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有效策略

抽象:

工作不断修改成为一个好工作,能够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乐趣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能力的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习的整体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从研究开始时开始,在完成修订和评估后开始,让学生开发人力资源,进行独立评估,相互评估,教师评估,家长评估的多元化方式,在评估的科学指导上的符号,词汇和图纸的整合,使评估水平更加丰富。评价点从内容选择,语言表达,意识形态内涵和原创性的方面出发。学习能力。

关键词:构成评价多样化方法能力利益

明确指出,写作是用语言表达和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理解世界,自我理解,创造性表达的写作能力的过程是对语言素养的全面反映。写作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性质和地位。一直以来,我们在教学的组成,从阅读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教会的有效传递,对文章的组成的分析,甚至是课外阅读丰富的数据已经形成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实践。然而,组成评价的研究没有多少关注。书写评价的专业符号,入口点,指导建议,加强审查,甚至设备评价的特点都不是评估工作或教师评估方式的系统总结,对于学生的改变,生活和生活,父母参与评价等方法不广泛普及并给予指导的方法。组成的时间限于学校的教室,为了交换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访问交换不能及时进行。书面评价单一,简单,不高,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和能力增强的作用的现象很普遍。只有加强对论文研究的有效评价,才能引导学生学会修改工作,不断自我完善,才能创造出一种评价,增强写作氛围,建立一篇好文章,改变出正确的观念。

编辑的工作是学生的初步想法的结果,但要使学生的实践真正反映内心的想法和设计意图,必须仔细评估和修改,以便成为一个强大的学生能力的见证 亮。因此,学习评价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部分的语言课程标准对相关变化的要求是:修改自己的工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流修改,使语句流利,正确,写作规范,书写规范,干净整洁。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小学最高学校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逐步实施有效的策略,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估,教师评估,父母评级和其他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工作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我使用了一些评估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审查能力,现在简要介绍一下。

一,分工作为示范,学习和评价方法。

教师阅读全班学习,选择中,小学习每一个,作为一个修改的例子打印给学生。教师在完整的课程准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由教师在教会示范时,在组成使用符号,删除,增加,更改,使学生学习如何改变文本;学会欣赏,写支持;和引导学生从格式是正确的,写作整齐,是否有打字错误,语句是 和其他初步要求进行评估,随着等级的增加,然后文章中心清晰,是否选择中心,是否典型,文章水平是否清晰,转变是否自然,是否开始和结束等,评估,引导学生学习写的评论。一步一步,有计划进行指导和培训,逐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同时,完成学生作业的速度不一致,教师应注意孩子写作速度更快,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在广泛的阅读指导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有一个计划,针对组成的主要问题,改变,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实施面对面的学生。写作方式写作来掌握学生的工作不是很好,老师可以用来修改第一,并且组成类似或类似的问题出现在学生面试中,逐一指出部门并解释为什么校正,使学生朗读,作为一个整体来了解老师的意图修改和作用,及时在下一次提醒或提示修改地方,让学生改变。在学生完成修改后,教师将被批评与学生。这是正确的药,可以调 学生写作的热情,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二,以自我评价为基础,保持原有的风味。

叶绍涛先生说:“文章自己改变,学生学习改变的能力,才能写文章。学生的自我评价非常关键。对于学生自我完善,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自我评价的意义,教他们评估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快乐,善于评估自己的工作。你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诵方法,审查方法等方法修改自己的工作,并发表评论,写评论!

学生写的第一次是因为太急急,没有根据和产生各种问题,回来看看组成之前,会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修正。因此,教师应鼓励孩子自己做实践,做出许多改变,发展自我修正的习惯。教师通过早期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来修改学习,从文章和中心学习是一致的,文章的结构是完整的,内容具体,词语是适当的,然后改变文字的错字和不当使用词语,疾病等。文章改变后,朗读几次,阅读和审查,细致的阅读品味,你会发现 文章上的句子,学生回来体验的事件体验,然后消化。教师根据学生自我变化的自我评价情况,选择一个典型的文章,让课堂辅导员自我评估,交流写作和修改经验,学生将会亲切容易接受,理解组成,加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三,相互评价为平台,实践评价策略。

根据组成训练的关键要求,教师将指导整个班级讨论示例的合作类型,以便所有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获得修改后的文章的知识和经验。 。

在论文中,学生在组成的问题与符号标记出来,引导学生修改符号,熟悉修改过的符号的含义。组成的常见问题在组成,总结成几个,宣传出来,引导学生阅读自己的文章阅读,看看什么问题,和自己的大脑变化。

主要采用组评估法。根据学生的工作水平和评估能力,不同学生将按组别分为不同组,由组长负责组织学生讨论变革。由学生 阅读自己的工作,其他同学仔细听,找到问题,做好录音,由老师组织的学生组织完成,提前生成老师的请求逐一检查,或小组的学生交流工作,逐一阅读学习小组的学生,进行修改或作出适当的记录。教师适时巡逻关注寻找有争议的问题,给出急切解决。对于常见的问题可以专注于审查,讨论解决方案。

四,家庭评估作为补充,开展多重评估。

在教育的因素中,父母是重要的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有更多的理解,特别是对于个性化内容的真实见证内容,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更加关心,愿意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做出自己的努力,父母辅导孩子效果比老师的集体咨询或短期个人辅导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家长的有利因素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评估工作。

首先,教师和家长通过早期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孩子的工作要求,交流学习方法,倡导鼓励主要,更多的优点来评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力。二,同样的工作要有广泛的变化,组织师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家长参与评价,使用不同颜色标记,结束审查实施广泛的评价,使学生全面评价,学习有效的建议,提高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与家长沟通,评价孩子的及时反馈能力,实现有效的教育共同促进家长的利益,促进和促进父母子女共同生活的良好氛围,评价。

五,竞争激励进行多层次评价。

当组成评价时,学生必然会厌倦的心情,如何让学生尝试保持对组成和动机的热情,竞争无疑是一个有效的策略。为了让学生有一个修订的例子,我将学生的优秀或特色的编辑成为一个类文章,定期打印出来的整个类。同时,请父母陪同,为每个孩子打印一份老师和学生的副本,家长有共同的评估,写自己的评论,课堂交流和展示。设置不同的评价特点:最有特色,最强的指导作为最佳评论奖,老师,同学,家长参与综合评估作为总评 动员奖励,将根据评论改变实践作为最好的反馈进度奖励,将坚持以评估期间的学生作为最具有决定性的评论员奖,以各种奖励鼓励孩子参与,一起工作,不断升级。

六,评价为阶段,共享评价结果。

在实施多重参与评估时,将从优秀的评选作品中遴选出来,让我们学习,使学生的评价兴趣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孩子们最喜欢看他们的作品是奖励和展览,孩子们的自豪和荣耀兴奋。同时,小主人的评价是有义务解释员工,为学生解释他们的评价标准,评价思路,建议等,使修改后的文本细致,生动,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告诉更多的人,分享和交流,解释和倾听碰撞和交流的思维,相互学习,拓宽思维,实践学习作为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平台,分享学习的结果。

这些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老师在教学中从现实,灵活选择,教师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学习自己的变化,应特别注意 发挥领导作用,教师提前阅读所有的学生写作,发现共同和个性问题,选择例子,确定讨论和讨论要点的重点,选择指导方法。学生在自己变化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熟悉的练习培养,有耐心的指导,积极鼓励。打开机会和平台让家长们来审查,经过普通修订后,老师再评分,评论不仅注重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也关注改变的能力。这种长期坚持,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评估工作和写作水平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四篇:三年级学生习作自评互评的标准和教学

网友老师问:

三年级让学生自评作文和互评作文有没有什么可借鉴的标准?

三百卷生答:

《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二学段习作目标就是标准。

我们一定要要按第二学段习作课程目标去教学,去评价,特别是前三条: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简言之:一是“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二是“能不拘形式地写“自己想说的话;三是愿意“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这是十分重要的三条目标,必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贯彻实施,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这三条目标!!!

学生的自评也应该一这三条为标准,特别是前两条。

一定不要用街上买的作文书为标准评价学生的作文,这里面的作文都是少数学生的优秀作文,而且是经过大人们精心修改的。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能写、会写。在一段时间里只要学生能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就是好作文,不要怕他们说不清楚、语句不通。如果学生说不清楚,语句不通,就采用先说后写的策略,让他先口头说一说再动手写。没写好就要修改修改,也可以用“口治”的办法,先读后改。

问:

现在教他们如何检查修改自己以及如何去修改评价他人的作文好吃力。

要是能有个什么格式,让他们有路可走就容易多了。

答:

建议抓三点:

一、内容是不是真实,能不能能做到不拘形式地写,能不能把要说的话写得清楚明白;

二、看看是否有用得不准确的词语,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

三、句、叹、问号用得合适不合适,会不会用逗号、冒号、引号。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作文教学缺乏完善科学训练体系,虽然各类作文书多如牛毛,但没有专门的统编作文教材。造成习作教学随意性大,没有系统的教学要求,学生怕写作文,自然作文水平低,作文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我在此提出作文教学要注重策略,特别是老师们要明确“教什么”和“怎 样教”自己要有一个系统的训练体系,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

习作是小学生萌芽起始状态,就像接受新鲜事物一样新奇,然而三分钟热度后,一切都改变了,变成困扰和纠缠小学语文教师的难题之一,学生不会写、讨厌写、写不好;老师不知怎么教、教什么,出现“老虎吃天—无从下仄”的局面;

怎样改变习作难这一局面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对于习作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只有学生对习作训练有浓厚了兴趣才是教学的最大成功之处。

(一)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鲁迅说过:“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老师引导学生多读书,不单是课内阅读,更重要的是课外延伸。这就存在与家长沟通,因为大多数家长反对孩子看课外书籍,在他们眼里这为“不务正业”。他们要孩子丢下语文就看数学、学英语,把孩子改造成一个满意的“小乖乖”。季美林老先生的“文理贯通,古今贯通,中西贯通”在他们眼里恐怕是一文不值的了。这种家庭观念反而造成孩子厌学、怕学。那么,不妨让家长再次学习一下《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让季老先生给他们上堂教育课。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1、好记性,不如贴笔头。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把平时阅读课内课外书籍时的好词好句归类记录下来。每天所见的事情的概况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学生写作文时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无内容可写”自然也就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2、生活处处皆文章。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健康发展身心的主要方式。老师可指导学生“学会玩”,甚至可参加他们的活动。使他们身心放松,劳逸结合,增加习作素村积累。我镇近年来快乐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发挥潜能、陶冶情操、自得其乐、乐中习作。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了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描写人物”的写作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人物描写一组》的教学光碟情景动画,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炫耀权力和地位的女了—王熙凤吸引了众多眼球。这个女子的举手投足,丹唇未启笑先闻,穿着打扮已经映入孩子们的脑海。因此让他们续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可谓是一挥而就,把人物的言行举止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确保习作课的质量

1992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是对学生的要求,可往往大多数学生却做不到“恰当”这一点要求“颇高”。语文老师们为此又能做些什么呢?

(一)习作课堂,训练学生“多观察”、“勤动口”、“勤动手”

1、多观察,获取写作材料。观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形式,它靠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实现的。由于小学生智力水平有限,加之缺乏自控力,观察时很容易被一些无足轻生的事物所吸引,而对应该仔细观察的事物反倒流于形式,收到到预期效果。因此,要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根据习作要求 ,在观察前和观察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同时注意做好立意,造村方面的启发、引导。

2、勤动口。写前进行口语训练,也就是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进行“说”的训练,要求老师首先根据习作要求复习本单元的课本或相关章节,强化训练重点。然后,让学生口头叙述对所观察的事物的看法或见解,在此基础上,老师根据反馈,启发、引导学生依据各自掌握的材注和事物的认识,命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着手构思文章,语文老师切不可撇开口语交际直接进入习作训练,这种要葫芦,不管叶子的事,最终会“瞎子点灯—白费蜡”。

3、勤动手,即勤练笔。语文老师公局限指导学生写课本上的单元作文是远远不够的。习作教学上可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课内习作;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练笔。除了两周进行一次大习作外,每周可要求学生写一篇周记。但不能片面要求数量,而不讲求质量,做无用功,避免出现记流水帐。如,我起床刷牙、吃早餐,然后坐着校车来到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回家了。

写随笔,给学生充分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可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抒情、记叙、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字数多少不界定,不刻意去凑字数。这样在不自觉中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简单,在练习中渐渐地视野扩大,从身边小事写到社会,写到人生,内容越来越丰富。

(二)习作教学定位适当

1、要求适当。习作就是学习写作,没有一个天生就是文学家。老师和家长不要开口就是“这么差”、“记流水帐”等语气来挖苦、打击。不妨学习一下《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文中的妈妈,先给孩子一个肯定和认可,让他们对习作感兴趣、有自信。试想,当孩子牙之学语时,我们何曾要求过吐词清晰、语言生动甚至出口成章呢?哪怕孩子发出一个模糊不清的发音,我们都是那样激动欣喜,如果当时父母用高要求来强调孩子说话,恐怕孩子一辈子也开不了口,这和学写习作是一个道理,要求要适当。

2、目标适当,由于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缺乏整体规划,习作教学有极大的灵活性,造成习作训练目标的不明确,有着重“信马由缰”的倾向,或者以应试为目的。在老师高标准严格要求下造成学生的恐慌。学生手上的《同步作文》、《作文大全》、《分类作文》等书满天飞,结果抄袭范文、套用小范文、空话、大话、假话满篇。

习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也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家,而是表达个人思想,抒了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小学生习作是老师的指导下,克服自身的困难,不断提高、逐步达到自能作文的目的。

小学生作文是一个练习过程,要提倡“儿童习作无禁区”、“獐表达无禁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只有降低习作教学门槛,学生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语言才会充满灵性。

三、注重习作评价

习作评价是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总结,也是语文老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习作评价可作为教师和学生心灵情感的纽带。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学生拿到作文本时都十分关注,看看老师写了什么,给了他们怎样的评价。怎样评价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呢?下面说说我的做法。

(一)多鼓励,少批评。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恰当的词语,一个准确的标点,一个优美的句子,我们都应以饱含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不懈努力。作家不是天生的,孩子们中有可能出现一个“鲁迅”、“巴金”、“古龙”,甚至“莎士比亚”。

(二)多肯定,少否定。小学生学写作文,用词不当,语句不能很正常,我们不能同文学标准去衡量学生。学生每次写完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如果再次映入眼帘的都是“语句不能”、“条理不清”、“中心不明确”等,只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而“这个词用得真好”、“这个句子不错”这都可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有动力才会有写作热情。

(三)评语幽默。幽默的语言往往能缓解紧张的气氛、化解尴尬、引人开怀大笑。幽默的评语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还可以达到“买过之后令人深思”的效果。例如,对习作有语病的学生,老师评语是:“给你作文看病的医生真是忙啊!你能让医生休息一下吗?”这句幽默的话语既指出了作文中的不是,又没有评语生硬。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应顺应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教会孩子正确观察,积累和写作的方法,重视孩子的写作意愿,让他们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亲身经历充分享受交流,从心底喜欢上习作!

上一篇:新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下一篇:小学秋季运动会闭幕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