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政办发2014101号

2023-06-16

第一篇:湘政办发2014101号

湖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办法(湘政办发〔2004〕26号)

【发布单位】湖南省

【发布文号】湘政办发〔2004〕26号 【发布日期】2004-04-30 【生效日期】2004-04-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湖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办法

(湘政办发〔2004〕26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直机关工委、省国资委、省银监局、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扶贫办、省军区政治部、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制订的《湖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遵照执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年四月三十日

湖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湖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和《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开展经常性助学活动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7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坚持政府资助与社会捐助相结合,助学工作在省政府宏观指导下由市州政府统筹,以县市区政府为主,分级负责,落实到校到人。

第三条第三条 助学对象主要为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户家庭子女、城乡孤儿、残疾学生以及因突发事件致贫等家庭中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适当兼顾其他困难学生。

第四条第四条 助学的主要方式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根据家庭贫困程度分等级救助。一等助学金:免杂费、书本费并适当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二等助学金:免杂费和书本费;三等助学金:免杂费。

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五条第五条 助学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

各市州、县市区要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专项资金。

国家义务教育助学金、免费教科书经费、省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助学金和省中小学贫困生助学金等,主要对有关县市区、乡镇给予补助,全额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

鼓励和动员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展经常性的助学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基金会,“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山区女童助学计划”、“扶残助学活动”等社会公益项目在经常性助学活动中的作用。在全社会动员开展多种多样的“一对一”助学活动,在大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手拉手”等友爱互助活动。鼓励学校、企业、社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欢迎境内外热心公益事业的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对纳税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贫困学生的捐赠资金,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捐赠指定了受益人的,其资金原则上用于所指定的受益人。如过于集中,经捐款方同意,可调剂资助。

第六条第六条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学期资助一次。资助要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倾斜。各级财政性助学专项资金由各级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管理,各类社会助学资金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相关部门或单位管理使用。县市区财政、教育行政部门每学期下达杂费和书本费减免控制人数。各学校根据减免控制人数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组织评审,经公示无异议后实施,造册报上一级中小学受援助学机构。

第七条第七条 建立湖南省经常性助学活动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各种形式助学活动项目,研究提供推进措施。经常性助学活动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由省教育厅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为成员。各市州、县市区可参照建立相应联席会议制度。

第八条第八条 切实加强经常性助学活动宣传工作。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助学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对利用媒体组织的助学活动减免收费。各级政府对捐资助学贡献较大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九条第九条 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每年都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计。对违反本办法,弄虚作假、挪用助学金等行为,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第十条第十条 本办法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湖南省2008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湘政办发〔2008〕10号)

【发布单位】湖南省

【发布文号】湘政办发〔2008〕10号 【发布日期】2008-05-22 【生效日期】2008-05-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南省

湖南省2008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

(湘政办发〔2008〕10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08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各市州人民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单位于2009年3月底前向省人民政府报告2008年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五月二十二日

2008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

2008年全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2008年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加强行政程序建设、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政府立法质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一、加强行政程序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加强行政程序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制定出台《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认真抓好行政程序规定的宣传培训,抓好典型示范,加快行政程序规定的配套制度建设,精心组织好行政程序规定的贯彻实施,促进行政机关合法、公正、高效行使职责。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认真做好省、市、县行政机构改革调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3、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和监督的原则,对现有的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所有行政审批项目都要制定严密的内部监督制约和规范的运作制度,建立审批人员定期轮岗、审批回避、审批公示等配套制度。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和我省的《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规定》,加强对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

4、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我省贯彻条例相关规定。继续严格依法清理行政职权,编制行政职权目录,绘制职权流程图,并实施动态公开。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深化部门和乡镇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办好政府网站。加强政务公开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5、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我省实施办法和配套法规政策。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深化应急预案建设,建立更新机制、备案机制、演练机制。健全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形势研判机制、评估分析机制和突发事件信息研判机制。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努力实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6、根据各级人民政府的决策权限,完善政府内部规则和决策程序,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专家咨询、集体决策等制度。

7、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方案草案应向社会公布,通过听证会、论证会和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探索在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进行合法性论证的制度和机制。

8、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应安排政府督办机构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与反馈,适时调整和改进决策。按照 “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制止和纠正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

三、创新政府立法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为富民强省提供制度保障

9、认真组织实施省人民政府2008立法计划。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 “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加快富民强省战略的要求,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方面立法的同时,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立法,重点做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的立法工作。

10、进一步改进立法方法,扩大公众参与程度。2008年,所有立法项目都要在湖南政府法制网上公布草案征求意见,并增加在报刊上公布法规规章草案的数量。增加召开立法听证会的次数,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政府立法项目,通过召开论证会听取专家的意见。

11、加强对部门起草法规、规章工作的指导和立法协调。完善内部立法工作程序,改进立法调研方式,落实立法工作职责,加强对部门起草工作的指导,提高法规、规章草案起草质量。加强立法协调,防止部门利用立法扩大本部门的职权和乱设处罚、收费项目,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切实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12、着力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力求在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建设、充实加强行政复议人员、保障正常办案经费、完善行政复议的组织体制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13、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凡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依法受理,绝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绝受理合法的复议申请,积极引导群众通过行政复议渠道解决行政争议。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切实提高办案质量。

14、创新行政复议方式方法。研究建立完善行政复议简易程序制度、质证制度、听证制度、案卷公开查询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办案程序,努力提高办案效率,注重运用和解、调解等多种手段,化解矛盾,平衡利益,促进当事人与行政机关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依法、公正、高效地解决行政争议,不断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量,实现 “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15、切实加强指导和监督,加强对行政复议制度的宣传、理论研究和信息交流。

16、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加强对行政应诉工作的研究,建立健全行政应诉案件处理程序,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与联系。对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依法做好应诉工作。

五、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7、以狠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为重点,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办法》,完善行政执法的评议考核制度和机制;加强对基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指导,力促实现省、市、县行政执法部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联动局面;抓紧制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完善行政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18、认真开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试点工作。在省工商局、省交警总队、邵阳市、娄底市开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试点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自由裁量基准,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19、深化、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大在县级政府所在城镇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力度,并逐步扩大相对集中处罚权的领域和事项,除城市管理领域外,选择执法主体较多、执法依据较复杂的农业、水利、文化等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的问题。

20、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的督查督办制度、投诉处理制度、特邀监督员制度。

六、继续推进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21、创新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办、国办〔2006〕27号文件关于加强规章规范性文件监督的要求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的规定,制定加强全省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的具体制度,推进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的制度创新。

22、加强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加大对 “问题文件”的纠错力度。在做好常规性审查的同时,积极受理、处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举报、投诉,对涉及的 “问题文件”要重点审查。

23、继续认真做好省政府规章报备工作。继续做好省政府规章报备工作,保持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三个100%。下大力气抓市州政府和省直部门报备情况的检查督办,努力实现 “有件必备”。

七、进一步抓好《纲要》和《五年规划》的实施,重点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

24、研究建立对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情况的考核制度。借鉴外省成功经验,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开展对市州、县市区政府依法行政情况的考核工作。

25、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县创建活动,在全省14个市州各选择一个基础较好并且在依法行政某一方面领先的县市区作为全省依法行政的示范县市区,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全省的依法行政工作。

26、召开全省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全省推进市县依法行政工作。

27、根据国务院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28、继续抓好依法行政报告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省政府向国务院、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2007年推进依法行政情况的工作。督促各市州政府、省政府工作部门及时向省政府报告2007年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适时检查市州以下政府及部门落实依法行政报告制度的情况。

29、加强《纲要》和《五年规划》的培训、学习和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宣传报道活动,推介全省依法行政工作的典型。组织开展依法行政知识系列学习、培训活动,特别是要加强市县换届后新任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08〕6号)

【发布单位】湖南省

【发布文号】湘政办发〔2008〕6号 【发布日期】2008-04-23 【生效日期】2008-04-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南省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

(湘政办发〔2008〕6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我省服务业发展状况,促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湘发〔2007〕9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全省服务业统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充分认识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全面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准确反映服务业发展规模、效益、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等情况,对制定服务业发展政策,加强对服务业的宏观调控,满足部门管理和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把服务业统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二、明确服务业统计范围、对象和内容

服务业统计调查范围包括全部第三产业以及第一产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具体为: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资源与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服务业统计调查对象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所有从事服务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其中,视同法人的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名义上不是法人单位,但基本具备法人单位条件的单位,主要包括:各类银行的省、市州分支机构,各类保险公司的省、市州分支机构,各类电信公司的省、市州分支机构,各类邮政公司(局)的省、市州分支机构,各类证券公司的省、市州分支机构等。

服务业统计调查内容以反映服务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财务状况为主体,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利润、税收、从业人员等,同时辅之以实物量调查。

三、健全服务业统计调查名录库

服务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要按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所在地县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办理统计报告备案手续,接受统计调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和民政部门在办理服务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和检验手续时,要督促其到统计部门办理统计报告备案手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构编制、民政、工商、质监以及其他具有设立审批、登记职能的部门,应当向同级政府统计部门提供其审批或者登记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资料,并协助做好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清查工作。

四、严格执行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

省统计局负责牵头制定并实施全省统一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监测、评价和考核制度。各地、各行业主管部门、各行业协会要切实执行《湖南省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按照服务业统计的职责和分工,认真界定调查对象和范围,及时给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提供有关行政记录,根据服务业统计制度的规定布置、收集、审核、汇总和分析服务业统计资料,确保调查范围准确,调查对象全面,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服务业业务主管部门报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属于服务业的统计报表、资料,应同时报送同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服务业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要严格履行法定统计义务,准确及时上报统计资料。

五、确保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

各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法统计,建立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检查制度,做好对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检查工作,依法严肃查处虚报、瞒报、迟报、拒报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确保服务业统计调查质量。要依法保护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加强对服务业重要统计数据的监控。市州、县市区统计局有关服务业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须经上一级统计局审核同意后,方可对外使用和公布;政府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统计调查中取得的有关服务业综合统计数据,要经同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审查认定后,方可对外使用和公布。各级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评价考核服务业发展使用的综合统计资料,以同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审核、签署并盖章的统计资料或者公布的统计资料为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新闻媒体报道未公开的重要服务业综合统计数据前,应当报请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审批。

六、强化组织保障措施

服务业分布范围广、行业差别大、单位数量多,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艰巨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网络,市州、县市区政府统计主管部门配备人员力量,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分管负责人,落实统计人员,街道(乡镇)要加强统计力量,明确人员负责服务业统计工作。对服务业统计工作所需经费,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由各级财政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予以安排。统计主管部门要协调好本行政区域内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做好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督促检查。对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要限期整改,对违反统计法的要依法处理。

附件:湖南省服务业统计工作部门职责分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湖南省服务业统计工作部门职责分工

一、职责

服务业统计调查责任部门包括服务业行业管理部门(单位)和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各有关部门服务业统计调查职责为:

(一)政府统计主管部门职责

1.负责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制定、修订和组织实施,管理协调服务业统计工作;

2.组织、指导有关部门实施相应的统计调查,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3.对服务业统计资料进行审核、汇总、分析和发布;

4.会同有关部门对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和监测;

5.本级政府和上级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

(二)服务业行业管理部门职责

1.向同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提供行政区域内本行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名录;

2.负责组织(协助)所属行业范围内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限额以下服务业样本单位报表的布置、收集、初审、报送工作;

3.向同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抄报其上报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属于服务业的统计报表、资料;

4.政府统计主管部门依法布置的其他工作。

二、具体负责的行业

(一)省统计局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装卸搬运、运输代理服务、仓储、典当、机械设备租赁、文化及日用品出租、企业管理服务、咨询与调查、知识产权服务、职业中介服务、其他商务服务、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家庭服务、洗染服务、理发及美容保健服务、洗浴服务、摄影扩印服务、修理与维护、清洁服务、特殊教育、游乐园、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二)省农业厅

除农产品初加工服务以外的其他农业服务业。

(三)省水利厅

防洪管理、水资源管理、灌溉服务、其他水利管理。

(四)省林业厅

自然保护、林业服务业。

(五)省乡镇企业局

农产品初加工服务。

(六)省畜牧水产管理局

渔业服务业、兽医服务、其他畜牧服务。

(七)省交通厅

道路运输、水上运输、地方铁路运输。

(八)省建设厅

城市公共交通、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城市园林绿化与风景名胜区管理、工程勘察设计管理。

(九)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南航湖南公司

航空运输。

(十)省邮政管理局

国家邮政、其他寄递服务。

(十一)省通信管理局 电信、互联网信息服务、卫星传输服务。

(十二)省广播电视局

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广播、电视、电影制作与发行、音像制作。

(十三)省信息产业厅

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计算机维修、公共软件服务、其他软件服务。

(十四)省文化厅

其他计算机服务、文艺创作与表演、艺术表演场馆、图书馆与档案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艺术经纪代理、其他文化艺术、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其他娱乐活动、电影放映。

(十五)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银监局、商业银行省(长沙)分行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银行、金融信托与管理、金融租赁、财务公司、邮政储蓄、其他未列明的金融活动。

(十六)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

证券市场管理、证券经纪与交易、证券投资、证券分析与咨询。

(十七)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

人寿保险、非人寿保险、保险辅助服务。

(十八)省司法厅

法律服务。

(十九)省工商局

广告业、市场管理。

(二十)省旅游局

旅行社、游览景区管理。

(二十一)省科技厅

研究与试验发展、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

(二十二)省气象局

气象服务。

(二十三)省地震局

地震服务。

(二十四)省测绘局

测绘服务。

(二十五)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技术检测。

(二十六)省环保局

环境监测、环境治理。

(二十七)省国土资源厅

地质勘查、测绘服务。

(二十八)省民政厅

婚姻服务、殡葬服务、社会福利、烈士陵园、纪念馆、社会团体。

(二十九)省教育厅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三十)省劳动保障厅

职业技能培训、技工学校教育、社会保障业。 (三十一)省卫生厅

医院、卫生院及社区医疗活动、门诊部医疗活动、妇幼保健活动、专科疾病防治活动、疾病预防控制及防疫活动、其他卫生活动。

(三十二)省人口计生委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

(三十三)省新闻出版局

新闻、出版。

(三十四)省体育局

体育组织、体育场馆、其他体育。

(三十五)省财政厅

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和民主党派、群众团体。

(三十六)省宗教事物局

宗教组织。

省统计局要按照服务业发展情况和行业主管部门变化的实际,依据本文件精神,及时把服务业统计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金办发81号

金办发„2011‟81号

中共金平县委办公室

金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成立金平县“六五”普法和“四五”

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金平农场,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

为确保我县“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县工作顺利开展,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金平县“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马宁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组长:沈建伟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

黑丽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1—

杨照芝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海波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

吴勇县政协副主席、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成员:陈锐县人民法院院长

—2 — 杜培祥代元红周正毛文强苏元梅李自新张天祥李林王钦刘宁罗方德李家南侯自祥普光文王光发陈云宁官朝满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国家保密局局长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县委政法委副书记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县政协经济社会法制委主任 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察局局长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县发展和改革局党委书记 县教育局局长 县农林水和科学技术局局长 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县公安局副局长 县民政局局长 县司法局局长 县财政局局长

尹家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李松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丁建军县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

盘成勇县总工会副主席

吴伟弘共青团金平县委书记

黄素媛县妇女联合会主席

顾骞县公安边防大队大队长

李建有县公安消防大队教导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司法局,由陈云宁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员从成员单位抽调,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以上人员若遇人事变动,由相应职务人员自然替补,不再另行文通知。

中共金平县委办公室

金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 9月22日

主题词:普法依法治县机构通知

抄报:州委普法办;

抄送:驻金省州属单位。

中共金平县委办公室2011年9月22日印

录入:县司法局校对:马荣杰 杨智豪(共印110份)

—3—

—4 —

第五篇:德安办发[2011] 号

德安办发„2011‟ 号

德州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转发鲁安办发〔2011〕40号文件进一步做好

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转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盛丰陶瓷有限公司“8〃23”重大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鲁安办发„2011‟40号)转发给你们,请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深刻汲取外地火灾事故教训,认真贯彻落实近期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第三次集中行动,进一步加大打击消防安全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力度,深入细致地开展消防安

— 1 —

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尤其是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严格预防,强化监管,严查非法违法行为,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2 —

二○一一年九月 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转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关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盛丰陶瓷有限公司 “8·23”重大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省直有关部门:

现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盛丰陶瓷有限公司“8〃23”重大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安委办„2011‟30号)转发给你们,请按照通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并结合省政府安委会《关于扎实开展消防安全“五大”活动深入推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通知》(鲁安发„2011‟15号)要求,切实抓好消防安全工作,严防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确保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鲁安办发„2011‟40号

— 3 —

二〇一一年九月六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关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盛丰陶瓷有限公司

“8·23”重大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安委办„2011‟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

2011年8月23日6时18分左右,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的盛丰陶瓷有限公司新厂综合大楼发生火灾,造成15人死亡、1人重伤,火灾过火面积3250平方米。

盛丰陶瓷有限公司为私营企业,主要产品为陶瓷抛光砖,注册资本800万元,分为新、旧两个厂区,共有员工551人, 2010年销售收入7979万元。起火建筑为该公司新厂综合大楼,于2002年建造,2003年投入使用,为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总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其中一层为展厅,二层为办公室,三层为员工娱乐室和会议室,四层分隔成25间宿舍供管理人员居住。该建筑东部和中部各设臵一部敞开式楼梯,有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臵有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未申报消防安全竣工验收。火灾发生 — 4 —

时,起火建筑内共有18人。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初步分析,该事故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起火建筑无相关规划、建设手续,未经消防安全设计,未申报消防安全竣工验收,人员住宿与办公区域未实行防火分隔,未设臵封闭式楼梯间,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二是当地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不力,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有漏洞。三是企业未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导致现场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未有效扑救初起火灾,缺乏逃生自救能力,有3名被困人员因逃生不当造成了人员伤亡扩大。

依据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已对该起火灾事故的查处实施挂牌督办,查处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今年以来,全国消防安全形势严峻。截至7月底,全国共发生火灾92169起、死亡820人,同比增加11143起、56人,分别上升13.8%和7.3%;特别是重大火灾事故出现大幅反弹,共发生5起、死亡57人,同比增加4起、45人。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当前消防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提高对消防安全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

— 5 —

知》(安委明电„2011‟8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11‟36号)精神,深刻认识消防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结合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各项要求,切实落实生产经营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属地管理责任,集中力量分析查找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提高消防安全监督和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火灾事故特别是导致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进一步加大打击消防安全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力度,深入细致地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各地区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消防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0‟35号)等要求,迅速组织相关部门,重点针对无相关规划、建设等行政许可手续,未经消防安全设计,未申报消防安全竣工验收,以及开业前未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等严重的消防安全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坚决按照“四个一律”予以严厉查处,并确保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间和预案“五落实”。同时,要举一反三,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和“多合一”场所、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城中村、出租屋等重点 — 6 —

场所的监管,严厉打击封堵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严重超员、关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违法违规行为,提高防控火灾事故的能力。

三、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尤其是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8部门印发的《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的各项要求,着力提高从业人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消防安全基础相对薄弱的小单位、小场所以及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灭火疏散应急预案演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宣传普及火灾预防、初起火灾扑救以及逃生自救常识,提高社会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认真组织火灾事故调查处理,严肃问责。各有关地区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坚持“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彻底查清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并认真执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确保按期结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处理结果,跟踪督促事故责任和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要认真总结吸取教训,针对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 7 —

主题词:安全生产—

8 —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通知

消防

抄送:市长、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德州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9月 日印发

— 9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湘政办发2014101号】相关文章:

湘政办发201452号06-01

湘政办发200111号06-02

大政办发2015132号06-16

大政办发2010168号06-16

大政办发2008166号06-17

温政办发195号06-21

川银监办发201680号04-24

鲁政办发14号范文06-06

银监办发2014年215号05-07

长政办发2014年30号06-16

上一篇:hdsp078x中文资料下一篇:中学xx年学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