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贸发展建议

2022-07-09

第一篇:旅游商贸发展建议

十三五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十三五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十二五”期间,我县商贸流通业取得明显发展,为加快“十三五”商贸流通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三五”将是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力促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我县“十三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现就我县十三五”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适应新形势,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战略地位。

(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新要求。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形势、新时期,以商贸流通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推动以商贸流通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大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二)新区建设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十三五”期间,可以充分发挥新城区新建优势,合理规划和实施商业布局,配置新的商业设施,完善市场载体,畅通商贸流通渠道,促进我县商贸流通业的跨越发展。

(三)“大交通”发展为**带来了“大流通”的机遇。随着交通骨干网络工程加快推进,**已成为湘粤赣边际区域的交通枢纽,城乡交通网络得到极大的改善,为“大流通”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交通条件。

(四)商贸流通业发展总体滞后的现状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流通方式滞后、信息化水平滞后、政策规划引导滞后、体制机制滞后等问题,导致我县商贸流通业无论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发展水平上均滞后于我县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态势,商贸流通业必须迎头赶上。

二、科学规划,明确“十三五”商贸流通业的目标任务。

(一)主要发展目标

通过 “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初步建成要素健全、载体完整、功能齐备、渠道畅通的商贸流通体系,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对现代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对GDP的贡献率持续增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2020年达到20亿元。

(二)发展重点

1、推进城乡流通网络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建设城区商贸流通集聚区。切实加强城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发展大中型商业网点,培育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大力建设商品交易市场,形成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商业网络。二是发展各类专业市场。合理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培育1-2个功能齐备、特色鲜明、集散能力强的标准化专业市场。

三、继续抓好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城区重点抓好新区农贸市场建设和卢阳农贸市场改造,全面完成乡镇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四是健全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发展农村连锁超市,提高农村连锁网点覆盖面,构建以城区配送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2、完善商贸流通业态种类

一是大力发展批发零售业。加强有地方特色的批发及专业市场建设,发展新型零售市场业态。二是创新发展餐饮业。引导餐饮业转变经营方式,发展特色餐饮服务和大众化消费服务,形成多层次、多元化、高质量的餐饮服务网络。三是提升发展住宿业。充分利用温泉品牌发展温泉主题酒店,发展一批清洁卫生、方便舒适的商务酒店、家庭旅馆,提高接待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促进多产业互动发展。加强商贸业与农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业等行业之间的联动,着力形成商贸流通业与农业、其他服务业间的互促、互动和融合的良好发展格局。

3、培育流通市场主体。

一是壮大流通骨干企业。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具有自主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性大型流通企业,力争规划期末,培育1-2家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骨干流通企业。二是扶持中小商贸企业。通过提供融资担保、信用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支持中小商贸服务企业提高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细分市场,开展特色经营。

4、提高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

一是着力推进流通领域技术创新。重点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应用信息管理系统,逐步普及销售网点信息管理系统、银行刷卡设备等装置。二是稳步推进连锁经营发展。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连锁经营,规范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三是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培育电子商务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引进阿里巴巴、淘宝、京东等知名网站建立**分站,引导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建立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大力推进农村商务信息化服务,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四是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发展。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第三方物流平台,支持大中型商贸企业完善物流配送设施。

三、强化保障,大力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加快流通产业发展,对繁荣城乡市场、方便群众生活、引导生产消费、推动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商贸流通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解决认识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业战略地位。

(二)强化政策扶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我县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水电气及土地等方面,加大对流通业发展的扶持和引导。

(三)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商贸流通业目标考核体系,把重要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项目,严格考核。建立商贸流通业发展奖,对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纳税额较大、安排就业人数较多的商贸流通企业给予奖励,营造全社会大抓商贸流通业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队伍建设。重点要加强商务流通管理部门队伍建设,解决流通管理职能弱化、人手不足、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切实强化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水平,建立一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商贸流通管理队伍。

第二篇: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现状与建议

藏英豪

一、乡村旅游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

(一)国外发展状况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是一些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装修改造成饭店,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莱多国营客栈”。同时,规划建设大农场、庄园,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乡村旅游尽管在欧洲发达国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但大规模地开展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乡村旅游可以说是现代旅游文化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特别是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国,乡村旅游得到倡导和较大发展,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对当地的乡村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乡村旅游开发在世界各地发展迅猛,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新兴的“绿色度假”旅游活动每年给法国农民带来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四分之一。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二)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都市郊区的一些著名景点附近产生了农家乐乡村旅游的萌芽形态,主要以提供当地特色餐饮和兜售乡村土产特产为主要表现形式,此时的乡村旅游基本处于依托著名景区景点的自发和粗放式经营的阶段。第二阶段是1997年以后,乡村开始出现游客采摘等简易的体验类乡村旅游产品,逐渐开始有观光果园、观光花园和观光农场出现。采摘活动是这种经营方式的代表,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大都市区旁的乡村地区也开始出现休闲度假的旅游度假村等乡村旅游经营业态。但整体上还缺乏有规模、规划好的乡村旅游形式。第三阶段是在2005年以后,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定为“乡村旅游年”,同时,“十一五”规划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为重要内容,乡村旅游开始高速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开始介入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发较大规模的农场,或者综合利用农村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等资源,提供较多样化的服务。

二、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首先,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小了城乡差别,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京郊很多经营农家乐的农户不用到城市打工,利用所在农村的绿色环境,农家的特色餐饮吸引城市消费者,就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收益

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化了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以往的农村经济形式更多的是以粮食作物的种植为主导,间或夹杂蔬菜及水果的种植,还有一些地区从事家禽家畜的养殖。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旅游产品的丰富提供了发展契机,农家特色餐饮、民居住宿、土特产品销售、体验式农庄、农村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等创造了比原来的农村种植和养殖产业更好的经济效益,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快速发展,优化了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

第三,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北京为例,北京周边的郊区山地分布密集,房山、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等都具有较多的山地资源。过去,山区意味着交通不便、农民收入低、文化水平落后,而且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随着新农村建设逐步展开和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的便利为山区乡村旅游的落地生根创造了条件。北京近年创新了一种崭新的山区发展模式——“沟域经济”。这些对京郊沟峪的区域规划促进了京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四,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针对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客源需求,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和形式,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近几年,北京乡村旅游业界通过不懈努力,在“农家乐”基础上,开发、培养了一系列差异化、有特色、受到游客喜爱的乡村旅游产品。而北京市旅游局也针对到北京郊区的自驾车旅游者和徒步旅游者呈迅猛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完善这些消费者所要求的服务范围和内容。

三、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趋同化

以北京周边农家乐旅游方式为例,这些经营者的思维特征是实用理性,他们重模仿、缺创新,所以经营理念雷同。主要体现在农家庭院的建筑样式、园林风格、室内陈设、菜肴品种、娱乐项目等都比较趋同,缺乏个性化色彩。

(二)乡村旅游经济的过度商业化 过度商业化造成有的农户为了从事农家乐经营,在自家院子旁私搭乱建许多简易设施,然后把这些违建设施承包给其他人经营。有的则是由开发企业投资,在乡村建立大型度假村、豪华酒店以及休闲或娱乐中心,走商业化经营的路子。还有的在景区或乡村附近建造所谓的民俗村,走所谓的民俗表演路数,借机强迫客人消费。商业化运作可以促进农家乐的发展,完善农家乐的产品,增加农家乐的宣传力度,提高乡村农户的经济收入。但过度的商业化运作将会使农家乐乡村旅游变味,丢掉传统和淳朴的乡情,同时也丢掉了农家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乡村文化特色。

(三)乡村旅游经营的管理缺失

各种经营组织对乡村旅游地跑马圈地,由于没有规划、各自为战,造成整体环境发展不协调,各家自扫门前雪使农家乐的周边环境无人关心,各家各户密集发展,导致旅游地往日舒缓、错落有致的院落变得繁杂混乱,非常像城市中拥挤的建筑,所不同的只是院子与高楼的区别。占地经营造成植被减少,环境破坏日益严重,长此以往,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将逐渐减小,乡村经济的发展将不可持续。

(四)乡村旅游环境破坏严重

乡村环境包括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农家乐旅游所倡导的是保护自然、享受自然,但一些地方在农家乐旅游开发建设上却脱离自然、大兴土木、贪大求洋,不仅与农家乐乡村旅游朴素、本土的内涵相脱离,而且还破坏了农村环境。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要深入挖掘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在实践中摸索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子,使乡村旅游成为弘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防止将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庸俗化。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在保持乡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乡村旅游的魅力

中国众多的乡村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传承着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积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中国的城市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西方文化因子,难以保存中国最为原始真实的传统文化面貌。故而使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文化差异,而这正是促使乡村旅游流行和快速发展的根本。

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静态互动使乡村旅游产品蕴涵深厚的传统文化,乡村旅游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乡村旅游促进传统乡村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支持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并且强化地域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促进传统艺术发展,而旅游艺术品又可促进传统文化复兴。但是,目前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动态互动除极少数是良性互动外,绝大多数却是恶性互动。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首先,根据乡村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特点统一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制定完善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规划必须体现乡村文化,杜绝城市文化的简单复制,杜绝出现乡村中的城市。按照村一级或镇一级成立专门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机构,按照旅游主管部门制定的发展建设规划,规范项目的管理,确保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促进乡村旅游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对乡村旅游统一经营管理。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乡镇一级或村一级应该制定统一的规范和章程,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对外宣传。由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从申办环节到经营管理环节严格控制和监督,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对不符合要求、不达标准的经营户进行摘牌并停止营业。保证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经营的规范性,使其良性发展。

第三,由政府主导,配合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统一乡村旅游的对外宣传,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开发核心景区景点,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采取公司推动的形式,即“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出台优惠政策,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指导、组织农民开展地方风情、渔耕文化、农耕文化等旅游活动,加强对外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城市游客了解乡村旅游和乡村传统文化。

(二)积极寻找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结合点: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和多元化

实践证明,一般的城市游客对乡村原生态文化的要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游客希望体验真实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另一方面,城市居民无法忍受基础设施、卫生状态、舒适程度等方面的落后。为此,可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在尽可能使乡村整体景观和氛围保持浓郁乡村性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以适应城市居民的需求。人们的旅游需求日趋多样化,出游时往往有观光、休闲度假、品尝美食、增长知识、寻幽访古等多重目的。农民通过文艺表演、旅游服务、生产旅游纪念品、直销农副产品等方式来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由此可以扩大旅游收入来源。多元化的旅游收入有利于农村经济、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减轻农村经济因旅游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而产生波动。

(三)保护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和乡村生态环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要保证乡村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一定要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我们要切实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乡村环境规划,就地取势、借山用水、和谐发展,建筑布局要充分体现山区、丘陵、城郊的特色,严禁私搭乱建,以及对植被的乱砍乱伐。二要全面规范管理,着力美化村容村貌,所有村庄都要尽快改变环境脏乱差的局面,严禁乱丢垃圾,乱倒污水,尤其要重点抓好名胜景区、城镇周边的村庄环境整治,努力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三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加大公路、电路、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的建设投入,让每个村庄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四要深化村镇生态创建活动,强化理念、强化机制,实行生态保护和建设一票否决制,推动村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继而保证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04期

第三篇:民俗风情旅游发展调研建议

**作为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回族花儿、回族民间器乐、回族服饰、回族医药已入选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回族清真小吃美名远扬,有中国“回族之乡”的美称。在当前全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边学边干边查的学习实践要求,我局结合从群众中征求到的意见,对**回乡园民俗风情旅游发展的情况进行了

调研,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道堂现状

**道堂,**道堂位于**市区**乡境内,是伊斯兰教苏菲教门导师与门徒弟子修功办道的场所,也是也门乃格什板顶耶道堂在中国的延续,该道堂在伊斯兰世界是最为广泛发展的正统派苏菲教团之一,其影响扩及阿拉伯世界各国。哲赫忍耶**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伊斯兰哲学思想上也占重要地位,是最具代表的一个苏菲教团,为弘扬中外伊斯兰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道堂建于1918年,文革中遭破坏,1988年重建,在经过2005年、2006年的修建,已经形成一座风格独特、民俗气息浓厚的传统宫殿式建筑,占地30余亩,四周围墙用水泥砖混筑成,围墙四角设有四个高房,内又修道厅、待客堂、内宅等约百余座房屋。现已形成独特的人文资源。哲赫忍耶教派、**门宦、“尔麦里”活动、传统节日、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文化艺术(如语言、音乐、舞蹈、书法等)、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回族民间演艺(民间器乐、回族体育、刺绣艺术、剪纸艺术、面花艺术、雕刻艺术、编织与制镜艺术等)。作为苏菲教团的代表者,哲赫忍耶**道堂每年几次大的“尔麦里”活动和传统节日都有来自新疆、江苏、云南、甘肃、青海等省、区的数万名穆斯林群众和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参加。场面宏大,影响力大。**道堂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回族之乡”增加了很大的魅力。同时还吸引了不少来自东南亚如日本、马来西亚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

二、发展回乡风情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但是,目前**回乡园发展旅游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作为一个旅游项目区,**道堂没有基本的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也没有标志景区形象的大门,各类标识导向牌也没有,极大地制约了旅游接待活动正常开展。同时,从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来看,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项目单调,仅停留在观光阶段,连文化传播的功能也不完善。

二是配套服务不完善。作为展示回族文化的一个核心项目,**道堂在带动回族饮食、文化、回族服饰、回族歌舞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与之配套的清真饮食、回族购物、回族文化展示等各个服务也比较滞后,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

三是旅游软件建设滞后。缺乏熟悉管理、经营、营销等方面的人才,特别是导游人员服务水平不高。加之区内的中华回乡园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一定程度上说,对其发展有同质化削弱吸引力的影响。

三、**道堂发展回乡风情旅游的优势

一是作为回族文化的一部分,**道堂对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有其自身的优势。**市区回乡风情浓郁,回族文化特色鲜明,是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特色所在。发展回乡风情旅游不但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使旅游者感受到其中独特的文化,增进交流,促进和谐,使之成为外界了解**的一个窗口,这对弘扬回族文化,加快**旅游业发展,提高**整体知名度都很有必要。在**目前尚缺乏一个集中展示回族生活场景、弘扬回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场所,**道堂无疑成为促进民间文化交流的一个有很大开发潜力的品牌。

二是**大文化环境为**道堂发展回乡风情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区是一个极具伊斯兰风情的旅游胜地。回族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清真寺等回族建筑、清真美食、回族传统三大节日和回族民间文化体育活动等绘制成了一幅浓郁的回乡风情画卷。回族的“花儿”高亢婉转,口弦弹奏方便、随心所欲;回族舞蹈《踏脚舞》、《汤瓶舞》、《盖碗舞》等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回族是强健、勇武、不畏强暴的民族,有习武的习惯,以何家棍、张家枪为代表的武术更是中华一绝,曾在全国大赛中多次获奖,“何棍张枪,盖世无双”,便是它的真实写照;回族居室装饰、起居习俗、服饰、婚庆习俗、丧葬习俗等等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所有这些在**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有些还能不加任何修饰的、原汁原味的展现在游客面前。

回族建筑特色鲜明,已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回族建筑文化之乡”。市内有风格独特的宗教活动场所1200多处,**道堂、四旗梁子拱北、鸿乐府、马月坡寨子等堪称回族建筑艺术的典范。

回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国清真美食之乡,清真餐饮业在全市饮食中占据着90%以上的市场份额。**餐饮店遍及全国,地方小吃自成体系、独为一派,令食客们

流连忘返。清真菜肴、清真名小吃等7大类280多个花色品种,有12道清真菜肴获“中华名小吃”称号,20多道菜肴被评为 “宁夏名小吃”,有60多道菜肴获“**名小吃”称号,有3家餐馆获“中华餐饮名店”称号。独具特色的手抓羊肉、白水鸡、炒糊饽(炒饼),是**有名的三大传统风味小吃。馓子、油香、八宝盖碗茶地道且饮誉中外。焖肚饭、粉汤饺子、

烩小吃、羊杂碎等为广大游客所称道和青睐。

**2006年还被国家确定的“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中国(**)清真食品基地”。以“涝河桥清真牛羊肉”、“沙漠王子休闲食品”、“夏进乳品”、“哈里德食品”、“中桦雪面粉”、“万绨旎服饰”和“伊梦特服饰”等**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优秀品牌为代表,大部分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为游客所喜爱。

三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为建设有浓郁回乡风情的滨河生态水韵城市为**道堂发展回乡风情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城市西移东扩战略的实施和自治区沿黄带城市建设及“黄河金岸”的打造,都为**道堂发展回乡风情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四是**道堂地理位置优势确保了良好的可进入性。黄河灌溉之便利,紧邻建设中的“两馆一中心”和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秦渠,土地肥沃,稻香鱼肥,瓜果飘香,农业发达,呈现出一派迷人的塞上江南田园美景。距离市区仅5公里,京藏高速横穿其境,形成了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所有这些资源都为发展回族风情旅游奠定了积极条件,看回族建筑、品清真小吃、揽回乡风情是来宁游客的一道文化大餐。**道堂作为回族群众的一个文化活动较为集中和较具代表性的场所,完全有条件成为集中宣传推介展示回族文化的平台和窗口。

四、发展对策

(一)科学规划,确定基本框架的发展蓝图。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回乡风情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首先,从名称上对**道堂的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把一个过分强调宗教色彩的场所转化成一个可供各地游客参与其中,感受伊斯兰文化的旅游场所。其次,从规划编制入手,在定位明确的情况下,科学分区,按照不同功能进行划分,从游客旅游观光的游线设计入手,因地制宜,科学划分不同区域。再次,注意从功能互补的角度进行设计,最大化地使之成为展示**旅游乃至宁夏旅游的一个新景区。

(二)突出特色,彰显回乡风情旅游的最大魅力。在规划落地后,就是项目的实施。因此,我们在具体项目的实施中,按照规划思路,集中突出**回乡园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使之同区内已经成形的中华回乡园有所区别,更加注重民族宗教方面的旅游功能开发。在主体道堂、清真寺等基本保留不动的前提下,规划建设。生态停车场、乌麦提馆、阿斯麦广场(中心广场)、多斯提坊(餐饮住宿中心)、回族风情商业街(清真美食区、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区、回族艺术区)等项目,力求使之发挥出应有的带动作用,成为**乃至宁夏回乡风情旅游的一颗闪亮明珠。

(三)加大力度,确保项目能够得以落实。当前的重要任务是要积极上争资金,尽快启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下一步招商引资打下良好的基础。项目园区规划面积251亩,总投资16457万元,申请国家和自治区资金补助6480万元,地方政府筹集2769万元,自筹和招商引资6968万元。资金缺口非常大,特别是要先期建设的建设入口大门、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文化展示馆等项目需要财政资金支持,用于上下水、路灯、道路、民居改造和水冲式厕所建设补助也要靠财政资金补助。同时,配套规划的**人家、农耕圃(农耕体验区、生态棚区)、滨水垂钓带、亲水活动区(网鱼、摸鱼、戏水、光脚汲水等)、都塞上会馆、炫舞绿茵(篮球场、绿茵运动场)和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完成的回族风情文化一条街也需要基础设施的完善来带动。近期,我们已经完成了**回乡园项目建议书、选址意见、环评、土地预审等前期准备工作,正积极向国家和自治区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同时,还加紧项目设计工作,主动利用各类机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作。

(四)坚持几个原则。

一是文化促进原则——文化为魂。文化是项目流芳百世的源泉,是旅游的灵魂和生命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已成为目前旅游发展最大特征之一,满足了游客既猎奇、求新,又体验异地风情、增进知识的需求。本项目区生态观光旅游为基础,融合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和虔诚的宗教信仰,集黄河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于一体的主题,赋予了景区鲜活的生命,体现了其浓郁的回乡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融宗教、民俗等文化于生态休闲之中,推出一系列高品位的回乡文化、民俗体验产品。

二是适度超前原则——超前为战略。在挖掘项目民俗风情、文化底蕴的前提下,其项目建设既要与其主题内涵相一致,又必须适度超前,按照社会发展趋势与旅游需求的变化方向进行功能规划和项目策划,把握游客消费心理,紧跟休闲时尚,适度超前,把握主题的前提下,大胆创造新的休闲体验项目。将现阶段的规划建立在高标准、高品味的起点上,放宽视野,设施设备、项目设置带有一定的前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游客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是保护和开发原则——保护为基、开发为计。**道堂的资源主体是文化底蕴深厚的**道堂主体建筑和虔诚的穆民社区居民。因此,规划应坚持以保护为基础,开发为手段,在不破坏原有道堂、清真寺、拱北的前提下,适度开发,以资源的保护促进体验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旅游业的适度发展促进资源的保护,形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同时,应把规划纳入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中,从功能分区、项目设置到开发时序的安排,都须经过仔细勘探和反复论证,力求达到最大程度的可操作性和尊重穆民生活的原则。

四是尊重宗教文化原则——尊重为旅游之德。在伊斯兰教世界里,清真寺是穆斯林聚礼、礼拜的惟一场所,道堂是穆斯林接受伊斯兰宗教高境界的理学的口头传授的惟一场所,拱北是穆斯林参悟穆斯林生死玑理的惟一场所。回族就是借助清真寺、拱北与道堂来看守住自己的一切——信仰、情感、财富、历史,借助道堂、拱北、清真寺来不断加深自己对民族历史的心灵记忆与性灵参悟。而**道堂其特色资源,是道堂、清真寺和拱北,该道堂在伊斯兰世界是最为广泛发展的正统派苏菲教团之一,其影响扩及阿拉伯世界各国,在规划开发过程中,功能的划分、项目的设置,应秉持尊重宗教文化原则。处理好宗教的严肃性与休闲的娱乐性、当地穆民与游客的关系。宗教信仰神圣而不可侵犯,在外来非信教游客进入社区前,其言辞、行为、态度、礼仪等应有规范和教导,不应再有不当之处,避免当地穆民群众发生冲突。

五是旅游发展空间规划力求合理的原则。根据项目地资源的空间布局、性质、数量和质量,以及项目地其神圣的宗教文化背景特征,为方便游客出游和旅游线路组织,便于景区的管理,有助于统筹规划、统一协调和规范化经营,对项目地进行合理规划。

总之,**道堂具有代表性的回族宗教文化特色为主调的回族宗教旅游有别于宁夏已经建成的中华回乡文化园,在**浓郁的回乡风情大环境下,**回乡风情园同已经开工建设的“两馆一中心”相辅相成,其建成后必将成为宣传**、弘扬回族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出其积极的带动作用。

第四篇:乡镇发展旅游的思考和建议

西埠镇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一、基本概况

西埠镇地处和县西侧,镇内山水相连,旅游资源丰富,全镇山区村委会有四个――鸡笼山村、新民村、娘娘庙村和枣林村,山林面积占全镇国土面积近13%。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旅游开发已成为西埠镇群众增收、企业增效、经济发展增活力的有效途径。

镇内北部山区主要的旅游资源有“三园三庙五山五水”。“ 三园”: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林海生态园和润泽生态园;“三庙”:凤林禅寺、龙王寺和观南庙;“五山”:鸡笼山、大孤山、岚龙山、后山、骚狗山;“五水”:青春水库、九条垅水库、龙门口水库、大陡沿水库、熊官塘水库。

初步形成的旅游观光景点有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凤林禅寺、在水一方旅游度假区、林海生态园、润泽生态园、鸡笼山蔬菜标准园、常久蔬菜标准园;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农村饭店有惠缘农庄、林海生态园、微利生态酒店、龙凤酒楼、食为天和白鹭岛生态农庄;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有芝麻油、无公害大米、雪枣、剪纸等。

国道367和正在建设的滁马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镇区距和城9公里、距香泉温泉度假村12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捷。

二、发展思路

根据我镇的旅游资源和区位特点,我镇的旅游业应该定位为“宗教旅游、山林旅游、田园观光、农家乐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南京、马鞍山、芜湖最近的 1

后花园之一,和县应该着力围绕短线旅游来规划和打造。人们信仰的多元化使得宗教旅游越来越有市场,尤其是鸡笼山凤林禅寺香火之盛,在南京和马鞍山的佛教信徒中很有影响力,不是有“鸡笼山菩萨照远不照近”之说吗?可以此为龙头,大力发展宗教旅游。“三园五山五水”的丰富资源更使得山林旅游、田园观光、农家乐趣成为能吸引城市游客的亮点。为充分发挥我镇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拓宽旅游服务领域,适应广大群众休闲旅游消费的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快推进我镇旅游业发展提出如下工作思路。

1、依托本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休闲旅游生态农业开发为重点,以生态优势和农家特色为依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政府引导、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建立一批“农家乐”旅游项目,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对接,力争通过“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推动全镇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打响农业旅游和生态旅游品牌,带动全镇经济发展。

2、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回归到原始的大自然之中,生态旅游、农家乐成为人们的新宠。当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展,农业风光成为了人们追求的新的风尚,当前有一些集蔬菜、花卉种植参观、瓜果蔬菜采摘以及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园慢慢兴旺起来,为人们带来了新的乐趣,成为城乡居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休闲场。

3、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近效休闲旅游和农家乐旅

游,也是我镇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作为呼应县委政府提出的北部山区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将把农家乐和近郊休闲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好。具体是抓好在水一方、林海生态园、润泽生态园三个农家乐旅游项目,合理规划开发龙门口水库景区。目前,林海生态农庄的休闲积聚效应、润泽生态园的辐射带动效应已初显,在水一方已初具规模,全面大力发展农家乐和近郊休闲旅游的时机已来到。

1)、以农家独特的田园风光为依托,以绿色生态休闲为主题。以鸡笼山村、新民村为重点,突出简单、朴素、洁净的发展格调,对农家院落、传统民居进行改造和包装,设置农家桌椅,吃住在农家,体验农家风情。

2)、以鸡笼山蔬菜标准园和常久蔬菜标准园为主体实施农家乐采摘及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将西埠镇打造成周边城市市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首选休闲场所。

3)、以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以熊官塘水库、青春水库、大陡沿水库、龙门口水库、林海生态园和润泽农业生态园自然风景为重点,通过开辟旅游线路,包装旅游景点,增设木屋、亭台、楼阁等配套设施,完善吃、住、游等服务项目,让游客饱览山林风景,感受回归自然。

4)、以国道36

7、盛善公路、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公路两侧为重点,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开发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游乐场所和游乐设施,开辟琴棋、书画、球类、牌类等休闲项目,发展以家庭为单元的休闲娱乐旅游。

三、工作重点

1、切实改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抓好旅游景点包装。

在做好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以清垃圾为主的卫生环境整治,大力开展以植树绿化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突出生态优势和农家特色,对“农家乐”项目进行丰富改造升级,以玩、看为重点,避免农家乐为简单的 “农家吃”;发展花卉园艺,改善“农家乐”经营环境。

2、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充分利用丰富的土特产资源,开发地方麻油、无公害大米、特色水果、雪枣、剪纸和扎灯笼,同时抓好假山工艺和花卉盆景资源的深度开发,不断开发具有我镇特色的旅游产品,激活旅游业吃、住、行、游、玩、购等六大要素市场,满足游客旅游消费需求。尤其是要将我镇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麻油生产与旅游进行联姻嫁接。能否设计麻油生产参观游这样的旅游产品,可否借鉴像参观著名的青岛啤酒厂、苏州丝绸厂那样参观我们的麻油厂,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麻油生产的全过程,增强对纯麻油的认同,进一步扩大盛家口麻油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开发麻油新产品,设置麻油及相关产品特色展厅,将麻油打造成地方的旅游食品。

3、健全旅游发展组织机构,加大宣传力度。镇政府成立旅游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旅游规划实施的指导和协调,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并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正常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要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和规划力度。旅游,既要挖掘历史也要无事生非,才能设计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二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媒体和平台,加大宣传推介。酒好也怕巷子深呀!何况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的酒也不是太好。旅游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最好能以县为

单位,在几个周边大城市的一些主流媒体上开展长期的、科学的宣传。

四、几点建议

1、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我镇境内的鸡笼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是4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已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发展。西埠镇自身财力有限,希望上级政府能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2、合理编制旅游规划,储备一批适合本地发展的旅游项目,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招商选资。

3、充分挖掘本地的历史传统文化,与宗教旅游、山林观光、农家乐趣有效结合。要做到“本地人有说头,外地人有看头”。从产业角度讲,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没有文化的旅游就象没有主题的文章、没有灵魂的戏剧一样,势必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二○一四年六月十六日

第五篇:关于兴化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兴化旅游业发展建议

兴化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目前在江苏以及全国,旅游业因为污染少,吃、住、行、游、购、娱带动就业产业多,受到各级政府的青睐。旅游招商和广告促销名目繁多,但放在市场经济的整体环境下检验,真正获利的为数甚少。兴化若想兴旺旅游业,要踏实务本、认真分析优劣弊害、找准杠杆,而不是人云亦云。

一、旅游业的核心其实是地理位置的分析。

中国的很多地方均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但大多数的旅游目的地都是几地集结点或者漕运、海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北京、上海、四川(古益州)、扬州等。便利的地理位置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客源,以及带入了外地差异化消费的感觉。

兴化地处里下河地区,西北临淮安,东北并东南被盐城环抱,西南毗邻扬州,正南是泰州。以上均是1-2小时旅游黄金车程的客源来源。但这几个地方,淮安是处在古淮河和泗水交会的运河之都,盐城有大丰麋鹿丹顶鹤保护区,泰州有溱湖度假村,扬州自古就是旅游名胜之地,旅游内容以及风土人情是同质甚至是竞争的。

再向北是宿迁,连云港和徐州。宿徐有深厚的楚霸王汉文化;连云港有大海,有《西游记》的花果山。向南是常州、 1

无锡、苏州和南通。这些地方旅游资源丰富度和认可度也优于兴化。但这南北两块,已经将文化差异拉大。省会南京也是可以促销之地,但总体结症就在于交通。

一般旅游中,3个小时的车程已是旅游者极限。如果要发展短平快的一日游览更是如此,若要真的“起早带晚”,那么旅游项目的设置更要花费功夫(这个后谈)。举南京至兴化一途:过二桥上高速转京沪高速至兴化高邮口子下,省道333高邮段为兴化旅游乃至招商之大瓶颈。中途超低限速和随意罚款,使得很多外地旅游大巴中招。

建议:若能够建立兴化旅游大巴的“绿色快速通道”,或者将部分旅游促销费用补贴至行车过路过桥费,才能真正开闸放水,引鱼入渠。

二、发展兴化旅游业要弄清楚真正的客源在哪里

持续稳定的客源是旅游业真正盈利的重要保证。上面已经分析过,兴化的旅游竞争不是一个市的竞争,也不是几个市和区域的竞争。兴化的旅游业着力的重点是找到这个支点和利用这个杠杆。在省外的促销力度,要大于在周边及省内的促销力度。山东、安徽、上海…….大力发展兴化地接,高星级宾馆缓建,1家即可满足当前需要。发展快捷酒店、特色农家乐酒店以及主题酒店。给兴化的旅游准确定位,是满足大都市人们寻找水乡土特休闲的驻足场所。广告的效果要达到到苏北旅游,吃正宗农家菜就到兴化。

建议:在目标城市设立办事处,派驻人员专项政府、企业促销,联合兴化当地有资质,信誉好的旅行社。进行严格考核和专项奖励。不要轻易放所谓优惠政策,破坏营销渠道的多方位建立。找真正懂旅游的实践者协助指导工作。不要找纸上谈兵,无端策划的所谓点子公司。

三、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是满足旅游者全方位的需求

旅游在目前的社会的实质是旅游者暂时放弃现实的生活,寻求轻松愉快、新奇好玩的目的地,得到重新回到现实生活的动力的临时体验。

那么,所有的营销手段和分析,正所谓“大巧若拙”,就不能只重形式,不重实质。

建议:兴化有的特色,如“吃”。就以水乡特色为主。最好能够找烹饪的一些高手,集体献艺献策。制定出“水乡菜”几大碗的标准。按照季节变换,依次而作。也便于监督管理。

“住”已谈及,快捷干净的旅店是首选,以高档次酒店为补充,等客源上来的同时,再考虑发展。

“行”兴化旅游宜短途发展统一着装,统一收费的环保三轮车,也是市形象的活广告。长途借力发展旅游大巴,无需购置,只需入市区后统一在车身贴制横幅和前挡风标签。对于外省的客人发放“兴化旅游一卡通”,由旅游局牵头推行使用,可以乘坐大巴、餐饮、娱乐消费,打电话、寄出土

特产快递。总体给予打折优惠,吸引使用。这样对于产业链上的各个商家,也是个约束,旅游局也好全方位管理,不然只管了旅行社,宾馆、餐饮相对松散。

“游、购、娱”。兴化的土特产,需要整体攻关,将酒酿、米饼、烧饼、鱼圆、馓子、脆果…等等各种特色产品做成真空包装,量少品种多,便于送礼和携带。大力开发兴化特色旅游纪念品,如渔舟、小桥、麦秆屋等产品。更要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培训销售人员,提高素质。

设计合理、好玩、放松的旅游游览线路,将其标准化,有2-3条,涵盖水乡的特色,加入如垂钓等互动性较强的节目,或者地方戏曲表演等。将这些标准化线路统一推广,节点细细控制,做到外面营销的人员心里有数,家里接待的人员标准明确,管理部门的人员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加大企业特色游览促销,单独设计策划。每年利用“板桥节”、“菜花节”扩大影响,利用旅游的每一天真正将利润留住。

凡事趋利避害,因势利导,认清自身情况后一步一个脚印,以上均需要政府的大协调和正确领导,相信走出有兴化旅游特色之路为期不远。

上一篇:留一份美丽给自己下一篇:陆羽留下几首茶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