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读经典演讲稿

2022-09-01

写出一份优质的演讲稿,可在语言的感染力下,让更多人了解到演讲稿内容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中,演讲稿成为了表达观点的重要方式,你会正确编写演讲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读经典演讲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小学生读经典演讲稿

演讲稿读经典

我爱读经典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中小学阶段是人记忆力最旺盛的黄金时期,趁着少年之时多诵读经典美文,汲取文化精髓,在以后的成长旅途中,慢慢地体悟,这对人的一生意义非凡,必将终生收益无穷,通过读《弟子规》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懂得了做人的许多规则,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等,我觉的《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

大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是的,读国学经典更能赋予我们精神的力量,获得极为丰富的营养,我们在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准则,“胸有诗书气自华”诵读经典他可以擦亮我们的眼睛,可以点燃我们的智慧,可以提高我们的素养,可以启迪我们的人生,他将使我们的情怀优雅起来,将是我们的气度美丽起来。与经典为友,伴幸福同行,经典是我成长的道路上最好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背诵经典诗文,接受经典的熏陶吧!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用经典浸润我们的童年,用经典点亮我们的人生,书声琅琅诵读经典,让书香满校园,我们深信,今天诵读经典的我们,更是明日德才兼备的栋梁。 我相信,国学经典一定会随着优雅的韵律缓步铺展,弥漫,将其智慧的光芒穿透历史、跨越时空,历久我们的少林学校!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篇二:读经典学做人读书演讲稿

读经典学做人

八一中心小学 三(2)班 演讲人:于媛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经典诵读,爱我中华》

我爱读书,因为书中不但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还认识了许多好朋友。我愿和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一起唱歌跳舞;我愿像小王子一样有一颗纯洁的心灵;我更愿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摆脱贫穷与痛苦。我有太多的愿望与幻想,因为童话给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正当我在童话王国中自由翱翔的时候,校园内吹起了吟诵经典之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低年级同学吟诵三字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是三年级在吟诵百家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是四年级在吟诵唐诗,那是五年级在吟诵宋词,看,大哥哥大姐姐手里捧的是名著。

书声琅琅,古韵叮咚,真好听,真好听!让我们一起吟诵。我们在吟诵中识字,我们在吟诵中明理,我们在吟诵中潜移默化的学会了做人做事。

我最大的收获是从《弟子规》里学到了读书方法。“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条读书学习的方法正切中我的要害,我读书时眼在书上,嘴也在念,可心已经飞到九霄云外。自从读了这句话,我就开始在学习时尽量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而是专心致志地学习,读书,写字。说来也奇怪,我的学习效率

竟然大大提高,作业做的又快又好,剩余的时间我就可以快乐地玩了。 以前班里同学借东西老是拖拖拉拉不还,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的道理以后,班上同学的这种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一些同学有顶撞父母的不良习惯,但自从念了《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的句子,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了孝敬长辈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逐渐地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把孝顺作为自己懂事的行动。

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句子,已经悄悄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时刻指导着我们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我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诵读之路,充满了快乐;文化经典,带给我幸福,带给我满足,置身于书声琅琅的校园,我深深地相信,今天我们是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明日便是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正是“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我们携起手来,诵读经典学习做人。篇三:诵读经典演讲稿

经典诵读 放飞梦想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学校x年级的xxx,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经典诵读,放飞梦想”诵读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古诗文语句铿锵,极富韵味;语言表达简洁含蓄,极富美感。古诗文的积累,会增强我们少年儿童对美的鉴赏力,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我们学校在传诵古诗文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古诗诵读展示活动。老师鼓励我们利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多年来,我们受到经典美文的熏陶,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如今,经典诵读活动已经成为我们学校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xxxx年开始,在我们学校的课程表上就有了“快乐阅读”一课,我们学校的全体老师都希望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传递读书的快乐。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校园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之中。这是一段个性化的阅读,我们可以自由选择阅读的书目,可以在教室里,也可以相互依偎在走廊里、校园里读书。这时,您要是进入我们学校,眼前呈现的是一种享受,一份感动,您能分享到我们读书的快乐,您会为我们读书时那股专注执着的神态所动容。为了促使我们每个学生都能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的好习惯,我们开展了在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 “捐一本书,读百本书”的活动。这样,每天的“快乐阅读”,成了我们学校教学活动的亮点。

在轻轻的诵读中,千古美文的神韵,华夏礼仪的儒雅,悠然再现。我们在琅琅的诵读声中,了解历史,体味人生,丰富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我们深深地喜欢上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诵读经典诗文,让经典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好的朋友!篇四:诵读经典演讲稿

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国学经典

当中华文化开始摆脱弱势文化形象,挺直胸膛再次走向世界的时候,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便有了新的自尊与自信;当国人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的时候,对本民族文化又有了新的选择和期待;当国人再度用新的眼光打量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赫然发现它竟是一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这就是——国学经典!

尊敬的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国学经典”。 我从来不知道,在我牙牙学语时,妈妈教会的第一首古诗就是汉语言的精华;我也不知道,独自玩耍时,妈妈播放的碟片就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我更不知道易学好记的百家姓原来也出自于中华的传统文化。后来,在老师那里,我知道了诗词歌赋的对仗工整,词采艳丽;知道了古风古韵的情思格律、平仄平收;知道了论语的和谐自然、淡泊、清静。我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在我懵懂的世界里便播下文明的种子;老师,为什么在我学习的路上让我们又诵读又实践。

这些言简意丰,言少意深的文字深深地影响着我:

小时候,当其他小朋友丢失橡皮时,我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橡皮递过去;当有的小伙伴摔倒时,我会鼓励他坚强的爬起来;当我的绘画作品得奖时,我会说出来和好友分享。因为我知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因为从小喜欢诵读经典,我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便有了几分不同,老师们都夸奖我是最懂礼貌、最善良的好孩子。当同学们在下课尽情嬉戏的时候,我会

捧着一本散发油墨香的书静静的读着;当他们因为一件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时,我会笑着去劝慰他们;当他们因为我游戏做得不好而埋怨斥责我时,我会一笑置之;当他们有了困难而需要帮助时,我会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因为我不会忘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点睛之笔。当村里的孩子们守在荧屏前时,我会神游于故事中的精彩世界,当天色已晚,月光朦胧时,我还不忘手捧一本《增广贤文》渐渐沉入梦乡。

大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是的,读国学经典,更能赋予我们精神的力量,获得极为丰富的营养,我们在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准则,“胸有诗书气自华”,以《唐宋诗词三百首》为例,读李太白诗,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便让我对大自然充满向往,读白乐天诗,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便让我对百姓的遭遇充满同情,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又让我感觉天地间浩气长存。

书读的多了,就想把自己读书的感悟记录下来,于是,我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在笔记中,我摘抄了精彩的段落,记录了脑海中霎时迸发的灵感,同学们经常问我:“杨明慧,你怎么那么会写作文呢?可有什么秘诀?”其实啊,我哪有什么秘诀,还不是书读的多嘛!或许,这就是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吧。 与经典为友,伴幸福同行,经典是我成长的道路上最好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背诵经典诗文,接受经典的熏陶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若云霞,辉耀千秋。国学经典,这一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如云飘逸,如柳柔细,如水清澈、如友相伴。我相信,他一定会随着优雅的韵律缓步铺展,

弥新。

将其智慧的光芒穿透历史、跨越时空、历久双阳区新民小学 五年一班 杨明慧篇五:诵读经典演讲稿修改版

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国学经典

尊敬的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国学经典”。 我从来不知道,在我牙牙学语时,妈妈教会的第一首古诗就是汉语言的精华;我也不知道,独自玩耍时,妈妈播放的碟片就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我更不知道易学好记的百家姓原来也出自于中华的传统文化。后来,在老师那里,我知道了诗词歌赋的对仗工整,词采艳丽;知道了古风古韵的情思格律、平仄平收;知道了论语的和谐自然、淡泊、清静。我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在我懵懂的世界里便播下文明的种子;老师,为什么在我学习的路上让我们又诵读又实践。

这些言简意丰,言少意深的文字深深地影响着我:

小时候,当其他小朋友丢失橡皮时,我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橡皮递过去;当有的小伙伴摔倒时,我会鼓励他坚强的爬起来;当我的绘画作品得奖时,我会说出来和好友分享。因为我知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因为从小喜欢诵读经典,我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便有了几分不同,老师们都夸奖我是最懂礼貌、最善良的好孩子。当同学们在下课尽情嬉戏的时候,我会捧着一本散发油墨香的书静静的读着;当他们因为一件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时,我会笑着去劝慰他们;当他们因为我游戏做得不好而埋怨斥责我时,我会一笑置之;当他们有了困难而需要帮助时,我会挺身而出,毫不犹豫。

大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是的,读国学经典,更能赋予我们精神的力量,获得极为丰富的营养,我们在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准则,“胸有诗书气自华”,以《唐宋诗词三百首》为例,读李太白诗, 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便让我对大自然充满向往,读白乐天诗,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便让我对百姓的遭遇充满同情,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又让我感觉天地间浩气长存。

与经典为友,伴幸福同行,经典是我成长的道路上最好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背诵经典诗文,接受经典的熏陶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若云霞,辉耀千秋。国学经典,这一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如云飘逸,如柳柔细,如水清澈、如友相伴。我相信,他一定会随着优雅的韵律缓步铺展, 将其智慧的光芒穿透历史、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第二篇:读经典演讲稿(范文模版)

《读经典 学礼仪 修内涵 塑操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经典 学礼仪 修内涵 塑操行》。

《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华夏民族的文脉;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积淀,是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在我们成长的黄金阶段,应该多读经典,勤修内涵。时刻不忘亲近《弟子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记住中华血脉的印记,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唯其如此,我们的民族才不会失去雄厚的文化根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能渊远流长地蓬勃发展下去。

《弟子规》的作者原是清康熙年间的一个叫李毓秀的秀才所作。他当时是将其作为儿童启蒙教材,原名为《训蒙文》。后经清代大儒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的整篇精神皆依据《论语》的基本精髓而编写的。《论语学而篇》第六条曰:“弟子入则学,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规》依其要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撰而成。其内容主要是教育我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做人的基本礼仪与规范。

我们进入陈小这个美丽如画的校园,耳儒目染地是《弟子规》的谆谆教导,那字字句句语重心长的教导,似一股清泉,轻巧巧地滋润了我的心田。我跟着学校广播,跟着老师、同学,读那流传百年的经典话语,心里涌荡着一波又一波的涟漪。那琅琅上口的三字一句,那耳提面命的礼仪规范,那通俗易懂的行为准则,让我的一言一行有了努力的方向,是我前进的标杆,让我三省吾身之时,有了一个最美好的参照物。

记得以前,心情不好,一个人躲在屋子里生闷气,爸爸妈妈喊我,我任性地以沉默抗议,任凭他们喊破喉咙,我也坚决不吭一声;甚至,在爸爸妈妈辛苦工作了一天,下班回家的时候,让我倒一杯茶,我也全凭自己一时的心情做事,爱搭理就搭理,不高兴就充耳不闻。爸爸妈妈要是看不过眼了批评我两句,我就顶嘴对抗,甚至大哭大闹地耍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坏习惯导致的做人的失败以及为人儿女的不孝顺。爸爸妈妈总是摇头叹气,拿我的大小姐脾气没办法。

但,读了《弟子规》之后,一切都变了!你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每读一次,我就脸红一次;每背一回,我就低头一回。真为自己以前的任性淘气感到羞愧呀!就这样,不知不觉之间,我的言行举止、待人处世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渐渐的,渐渐的,我的举手投足有了温文平和的诗意优雅。爷爷夸我懂事了,爸爸赞我长大了,妈妈说我乖巧了。老师更欣赏我的通情达理了,同学更喜欢我的温和礼让了。一部《弟子规》让我蓦然发觉,天更蓝了,花更香了,世界更和谐了,而我的生活也日益美好了!

同学们,从今天起,从此刻起,让我们时刻牢记《弟子规》的教导,时常诵读《弟子规》的教诲吧!早读的时候读一读,课间休息的时候读一读,同学相处的时候想一想,待人处世的时候想一想,扎扎实实地饯行《弟子规》,做一个文明礼貌、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吧!读经典,学礼仪,修内涵,塑操行。让我们带着《弟子规》踏上我们美好的人生之路,奔向光明温暖的未来,做一个纯粹的人,优雅的人,一个真正知书达理的中国人吧!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诵读中华经典

浸润华彩人生》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诵读中华经典,浸润华彩人生”。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进校门,便听见朗朗的读书声,读书声那么清脆,那么洪亮,回荡在整个校园里……

这,便是我们每天二十分钟的诵读时间。我们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每天的二十分钟,让我们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中流淌,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学生人格的脊梁。学校领导通过创建“书香校园”影响学生进而营造“书香家庭”,在不久的将来创建一个“书香国家”!为此校领导非常注意经典诵读氛围的创设。上学期,我们学校还举办了千人诵读活动。在学校中您处处见华夏经典文化——楼梯台阶上,门窗上有宣扬儒家文化的经典语句;教学区、的走廊上有宣扬儒家文化的图画……

对于这宝贵的二十分钟诵读时间,同学们十分喜欢。有的时候同学们也会感到经典文章难懂,但是老师会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们讲解,还会加入生动的事例。学校还组织了读背小组、帮扶小组,形式多种多样,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在快乐中诵读,在诵读中体味快乐。这样同学们就越来越喜欢诵读了。

走过岁月的长河,往事悠悠,仿佛就在昨天。我们品唐诗宋词,我们诵优美的诗歌,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知识要靠积累,没有记忆就没有积累,记忆力训练是智能开发的重要手段。只有让同学们通过读、诵、背,去拓宽视野、积累知识、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养成读书习惯。我们学校根据大家的年龄特点,给每个年级提出了诵读篇目建议,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成长!

在我们学校,在每一节课前诵读经典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老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增添了孩子们的书墨之香。经典的诵读,还推动了我们才艺的全面发展。经典诵读,也为弘扬名族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将沿着“亲近中华经典,诵读中华经典”的道路继续品味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感受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让中华诗文艺术之花在学生的生命中永远芬芳,让五千年文化的血脉在九百六十万的神州永久传承!

《与经典同行

与圣人为伍》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经典同行

与圣人为伍”。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致辞。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琴棋书画到礼乐射御,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在我们的血液里留下了中华民族的烙樱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世世代代仁人志士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我们陈家巷小学小学从设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来,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到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在吟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精典文化的精髓,使得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具体实践中,我们学校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口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校园本来就是文化传承的地方,国学经典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和发展的。

我们的国学经典诵读不能停留在“诵读”的层次上,重要的是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从内而外地受到先贤圣人的影响,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能够通圣人礼,知天下事,并且从行动中表现出来。通过经典诵读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从言语举止,行为习惯、内在修养、内在气质上都能够上层次。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站在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的高度,站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发展的高度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熔古铸今,就会使我们的广大青少年得到美好的文化滋养,重整中国人内在的理想、良知和秩序,创造一个海晏河清、祥和安乐的社会。

第三篇:小学五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五年级朝读经典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2.诵读经典,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诵中感悟,感受经典蕴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教学内容:

本学年诵读内容为六部分:

1、志高远

2、当志强

3、贵以恒

4、学与思

5、勤自省

6、楚史纪

三、教学时间:

1.每周的朝读经典诵读时间进行诵读指导。 2..学生课外复习背诵

四、教学策略:

1.教师范读为主,辅以讲解部分知识点 2.学生反复朗读为主,要求背诵积累。

3、检查落实

(1)开辟“古文诵读园地”评出每月的诵读明星 。

(2) 每月统计学生的背诵进度。 (3) 集体展示,评选班级明星

[第一单元:志高远]

1、学先立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学先立志的含义,明白确立目标是学有所成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自古以来,许多杰出人物都把立志作为迈向成功的起点。我们该树立怎样的目标呢?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见 课本P3文意。

四、你知道吗?阅读故事:王阳明立志做圣贤。

五、小结拓展

师:对于学习而言,没有什么比立志更重要的了,同学们谈谈,你们会树立什么样的志向? 交流讨论

2、素业成于志尚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树立志向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南北朝颜之推的《素业成于志尚》,从中体会树立志向的重要性。

二、 研读诗文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鞋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有远大理想的人,就能自我磨砺,以成就他们伟大的事业;而没有操守的人,自己甘愿堕落,就成了凡夫俗子了!?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谈谈生活中你是否树立了志向,该怎么做实现自己的理想;

五、拓展延伸

1、阅读《玩物丧志》

2、 谈感受

3、志当存高远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读出古文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文的含义。

3、懂得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且矢志不渝为之拼搏,终将大有作为。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 白龙马随唐僧西天取经归来,名动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马”。白龙马想念家乡,找驴,羊,牛等儿时伙伴玩,驴迫不及待询问成功秘诀,白龙马说:努力工作!这时,驴委屈得嚎啕大哭:为什么自己这样努力工作却一无所获?

白龙马说:“我去取经时大家也没闲着,甚至比我还忙还累。我走一步,你也走一步,只不过我目标明确,十万八千里我走了个来回,而你在磨房自己的小圈圈原地踏步。”驴愕然:什么是目标?

2、教师:什么是目标?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研读诗文

1、介绍诸葛亮。

2、师范读,学生互读

三、理解古文的意思

见课本P9的文意。

四、教师小结。

1、教师:萧伯纳曾言:“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可见高远的志向使我们收获人生价值。何况古人尚有报国立功的伟大志向,何况今天的我们呢? 志存高远,才能不断登上更高的山峰?

2、全班交流,评议。

五、拓展延伸

1、阅读《诸葛亮自比管乐》

2、谈感受

4、鸿鹄之志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

2、重点理解“古诗的含义。

3、体会作者白居易所表达的思母情怀。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介绍陈涉

大泽乡起义 陈涉,秦末阳城(现河南平舆县阳城镇)人,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这个故事讲的是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意而愤慨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 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老朋友啊。”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二、研读诗文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2]

三、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四、总结

五、拓展延伸

1、阅读《乘风破浪》——宗悫的故事

2、谈感受

第一单元《志高远》一行知园

教学目标:

1.能背诵本单元四篇经文

2、懂得我们要志存高远,勤奋学习。 教学过程:

一、口能诵。

1.学生自己朗读,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情况。

二、学而思。

(1)、 师导问:学习了本单元,请你想一想,高远的志向与成就伟大的事业之间有怎样的必然联系?、 (2)、学生讨论交流。

三、行且勉

(1)、把故事《蜀之二僧》讲给父母听,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2)、志存高远,勤奋学习,为民族复兴奋发图强,好人民利益建功立业,这是我们每一个敬业学子应有的境界和胸襟。请在班级开展调查活动,把同学们的志向写下来,并在小组内讨如何实现自己的志向。

[第二单元:当自强]

5. 自胜者强 6. 自强不息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言者的情感。 3.会背诵古文。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并背诵。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先贤都强调要以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态度对待生活。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文《自胜者强》

1.老师范读一遍

2. 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文。 三,理解诗意

1.借住书后的注释,理解文意 四,朗读和理解古文《自强不息》

五,积累古诗

生自由背诵,教师抽查,齐背古文。

7.天将大任 教学目标:

1. 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古文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会背诵古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孟子的《天将大任》,从中体会自强自立的重要性。

二、研读诗文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老师范读。

2. 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文。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见课本P24文意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1)什么是自强?自强精神有哪些表现? (2)自强精神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是什么

五、拓展延伸

1、阅读《五羖大夫》

2、 谈感受

8、老当益壮,穷当益坚

9、胆勾践尝胆

【教学内容】: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当益坚;,不坠青云之志。P26

2、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P2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文。

2、能大致了解经古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古文的内含,做一个自强不息的学生。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并运用在生活中,做一个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古文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当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9《勾践尝胆》。

三、拓展延伸

1、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

2、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学习的名人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自强篇

自强不息 磨砺自己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马援不服老》P28

2、了解《自强新政》 【知识拓展】:了解《传说中的神鸟》P46

第二单元《当自强》一行知园

教学目标:

1.能背诵本单元五篇经文

2、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 教学过程:

一、口能诵。

1.学生自己朗读,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情况。

二、学而思。

(1)、师引导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体现。请你想一想,新时期我们该如何坚持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学生讨论交流。

三、行且勉

(1)詹天佑先生说:'各有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请你写出三位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自强不息的英雄前辈。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2)我们.在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敢于直面困难和战胜困难意味着成长。请列举同学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事例。 如:(1)成铭是我们的好榜样...... (2)我的同桌太棒了..... [第三单元 贵以恒]

10 坚忍不拔 11 一暴十寒

【教学内容】:

1、《坚忍不拔》P35

2、《一暴十寒》P3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文。

2、能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做一个做事有恒心的学生。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并运用在生活中,做一个做事有恒心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故事《铁杵磨成针》,引出:“古之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一暴十寒》。

三、拓展延伸

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四、小结 【板书设计】:

贵以恒

坚忍不拔 迎难而上

【故事链接】:

故事《项羽不肯竟学》P37

第12课:锲而不舍——贵以恒篇(3)

【教学内容】:

《荀子.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P4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经文。

2、能大致了解语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论语丰富精彩的内蕴,懂得坚持是一种品质,是优秀者必备的素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经文

1、看一段情景,引出经文。

2、教师范读,学生读句子,背诵经文。

3、讨论:这段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学习P42文意

三、拓展延伸

1、在学习中,你有遇到困难会逃避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判断对错,说明理由。

2、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学习的名人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贵以恒

锲而不舍 金石为开

【案例链接】:

1、故事《耿恭凿井》P43

2、案例分析:我们班级有些同学遇到有难度的题目就不做了,空着就交上来,如果是你们组的同学,你将怎么做?

第13课:读《山海经》十三首 〔晋〕陶渊明——贵以恒篇(4)

【教学内容】: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P4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经文。

2、能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论语的内含,做一个自信、善于学习的学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经文

1、由故事《精卫填海》和《刑天舞干戚》引出经文。

2、师范读句子,学生自由读,熟记。

3、讨论:这段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4、师小结:再美好的理想,如果不能坚持不懈地去践行,那也只能是画饼充饥。

三、拓展延伸

1、在学习中,你遇到过挫折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2、判断对错,说明理由。

3、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学习的名人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贵以恒

精卫 刑天一一坚持不懈

【知识拓展】:

1、了解《传说中的神鸟》P46

第三单元《贵以恒》一行知园

教学目标:

1.能背诵本单元四篇经文

2、懂得为了实现理想我们要不懈努力。

教学过程:

一、口能诵。

1.学生自己朗读,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情况。

二、学而思。

1.写一写表示'贵以恒"的成语。 如:锲而不舍 坚持不懈 __________

2、请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个你在学习,生活中持之以恒地挑战挫折,直到取得成功的事例吧。

三、行且勉

古往今来,事业上有所成就者,大凡离不开.两条:一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锲而不舍的勤奋和努力,而这两条的有机结合即为敬业精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具有这种敬业精神的人,请将他们的事迹讲给同学们听听。

如:(1)李老师是我们的好榜样...... (2)我的爸爸太棒了.....

[第四单元:学与思]

14、学思并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3、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习惯。

4、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展示

生领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哪位同学还能把这句话诵读出来?并能说说它的意思?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见 课本P51文意。

四、你知道吗?阅读故事:王戎识李。

五、小结拓展

师:学习与思考就像人的两条腿,不可偏废。要想走得远,既要勤于学习,又要善于思考。同学们谈谈,你们是怎么学思并用的? 交流讨论

15、博学慎思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学与思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中庸《博学慎思》,从中体会学与思的重要性。

二、 研读诗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明晰地分辨,踏实地履行。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谈谈生活中你是否慎思,该怎么做到博学慎思?

五、拓展延伸

1、阅读《见微知著》

2、 谈感受

16、学思相资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读出古文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文的含义。

3、懂得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会学、会思,学习才有成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述《学亦》

亦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有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亦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亦秋讲课,但是他一心以为天上有天鹅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虽然他俩个人在一块学习,但是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难道是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2、教师:什么是相资?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研读诗文

1、师范读,学生互读。

2、指名读。

三、理解古文的意思 见课本P57的文意。

四、教师小结。

1、教师: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会学、会思,学习才有成效。

2、全班交流,评议。

五、拓展延伸

1、阅读《沈括上山访桃花》

2、谈感受

17、于不疑处有疑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

2、重点理解古诗的含义。

3、体会作者张载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导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

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二、研读诗文

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

三、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四、生互读。

五、拓展延伸

1、阅读《戴震难师》

2、谈感受

18、移居二首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读出古文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文的含义。

3、懂得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会学、会思,学习才有成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人陶渊明创作《移居二首》时,正值四十

六、七岁的中年时代。这是人生在各方面均臻成熟的时期。中年的妙趣和魅力,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而且也愿意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2、教师:什么是相资?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研读诗文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师范读,学生互读。

2、指名读。

三、理解古文的意思 (见课本P63的文意。)

邻居朋友经常来我这里,可以无拘无束,热烈的交谈,这是多么和谐坦诚的邻里友谊。有好的奇特的文章一同品鉴,有疑问疑惑提出来一起分析。

四、教师小结。

1、教师:学习离不开交流。朋友之间的交流,有时会互相启迪,让困惑随之化解。

2、全班交流,评议。

五、拓展延伸

1、阅读《集思广益》

2、谈感受

第四单元《学与思》一行知园 教学目标:

1.能背诵本单元四篇经文

2、懂得我们要学思结合,勤奋学习。 教学过程:

一、口能诵。

1、学生自己朗读,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情况。

二、学而思。

(1)、 师导问:学习了本单元,请你想一想,学习与思考之间有怎样的必然联系? (2)、学生讨论交流。

三、行且勉

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把自己在课堂上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列出来。

[第五单元:勤自省]

19、三省吾身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言者的情感。

3、会背诵古文。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经常反思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就是自省,这是我们取得进步、走向成功的好方法。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文《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1、老师范读一遍

2、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文。

三、理解诗意

1、借住书后的注释,理解文意

四、朗读和理解古文《三省吾身》

五、积累古诗 生自由背诵,教师抽查,齐背古文。

六、拓展

自读《古人的名和字》。

20、见贤思齐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古文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会背诵古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论语里的《里仁》,从中体会品德的重要性。

二、研读诗文

《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老师范读。

2、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文。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见课本P72文意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1)什么是贤?贤有哪些表现? (2)贤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是什么

五、拓展延伸

1、阅读《曾国藩写日记》

2、 谈感受

21、反求诸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文。

2、能大致了解经古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古文的内含,做一个讲礼貌的学生。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并运用在生活中,做一个讲礼貌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古文

1、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结合p75理解。

3、汇报。

4、师范读

5、生互读

三、拓展延伸 自读《文彦博数豆子》

22、以人为镜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古文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会背诵古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旧唐书·魏徵传》里的《以人为镜》,从中体会品德高尚的人的重要性。

二、研读诗文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1、老师范读。

2、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文。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见课本P78文意

四、教师小结

做个勤于自省的人,以历史为借鉴,以他人为借鉴,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五、拓展延伸

1、阅读《镜子》

2、 谈感受

23、薄责于人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古文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会背诵古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旧唐书·魏徵传》里的《以人为镜》,从中体会品德高尚的人的重要性。

二、研读诗文

责得人深者必自恕,责得己深者必薄责于人,盖亦不暇责人也。自责以至于圣贤地面①,何暇有工夫责人。

1、老师范读。

2、师领读,生跟读

3、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文。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见课本P81文意

四、教师小结

面对错误,最重要的是找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而不是过多地区指责别人,以自省静内心、促和谐。

五、拓展延伸

1、阅读《心中有主》

2、谈感受。

第五单元《勤自省》一行知园 教学目标:

1.能背诵本单元五篇经文

2、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经常自省,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教学过程:

一、口能诵。

1.学生自己朗读,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情况。

二、学而思。

(1)、师引导:自省是提高人身修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想一想 A、下面成语的意思

反躬自省、闭门思过、扪心自问

B、读一读下面两句话,想一想他们的意思。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学生讨论交流。

三、行且勉

人们常说:“镜子要朝着自己。”当你和同学发生冲突或因过失伤害了他人,影响了文明氛围与人际和谐时,你是怎么做的?

[第六单元 楚史纪]

24、筚路蓝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文。

2、能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做一个做事有恒心的学生。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并运用在生活中,做一个做事有恒心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研读诗文

1、出示: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2、师范读。

3、师领读,生跟读。

4、生自读

5、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6、汇报。

7、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 学习《楚人的祖先》

第25课:一鸣惊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能大致了解语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古文丰富精彩的内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课文

1、看一段情景表演。

2、教师范读,学生跟句子。

3、生自读,背诵经文。

4、讨论:这段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学习P90文意

5、师小结:不急于求成,不打无准备之仗。厚积薄发,才能一鸣惊人。

三、拓展延伸

自读《湖北为什么称为鄂》P91

第26课:问鼎中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经文。

2、能大致了解课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左传的内含,做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学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课文:“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在洛阳西南),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2、师范读句子。

3、师领读,生根读。

4、学生自由读,熟记。

5、讨论:这段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借助P93文意。

6、师小结:问鼎中原,显示了楚庄王的雄心壮志。

三、拓展延伸 了解《荆楚》P94

27、三户亡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二、研读诗文

1、出示诗文: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2、指名读

3、师范读

4、师领读,生跟读

5、生互读、背诵

三、理解诗文含义 见 课本P96文意。

四、你知道吗?阅读:楚国文物中的凤。

五、小结

师:三户亡秦体现了楚人必胜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28、四面楚歌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品德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司马迁的《四面楚歌》,从中体会品德的重要性。

二、 研读诗文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指名读

3、师范读

4、师领读,生跟读

5、生互读、背诵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借鉴p99文意。

四、小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

五、拓展延伸 阅读《权县》

第六单元《楚史纪》一行知园

教学目标:

1、能背诵本单元五篇经文

2、了解楚国的历史,让我们能够看到楚人的性情,感受到楚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

一、口能诵。

1.学生自己朗读,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情况。

二、学而思。

请你说说下列成语与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四面楚歌、问鼎中原、一鸣惊人、筚路蓝缕 行且勉

爱国先要爱家乡。我们生活在美丽的荆楚大地上,这里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与楚国相关的历史故事很多。让我们在小组内开一个有关楚国历史的故事会吧。

如:(1)我能讲“一鸣惊人“的故事”...... (2)我能讲“问鼎中原的故事”.....

第四篇:重庆教委推荐百余本书目鼓励中小学生“读经典”

发布日期:2011-8-2 16:18:2

5新闻来源:人民网-重庆视窗

编辑:彭国威

人民网重庆视窗8月2日电 宋洁报道:为丰富中小学生暑期文化生活,深入推进“唱读讲传”活动,倡导中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今日,重庆市教委向全市中小学生推荐一批暑期优秀读书书目。

重庆市教委要求,全市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引导,根据该推荐书目认真组织辖区内广大中小学生利用暑期时间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同时,要建立学生暑期读书活动档案,将暑期读书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此外,暑期要开放学校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等学习场所,为学生开展暑期读书活动提供保障。

附:重庆市2011年暑期中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文学类:

01.《共和国记忆60年》 胡腾、杨东晓、孟云剑

02.《重庆读本》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03.《读点经典》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04.《红岩》 罗广斌、杨益言

05.《论语译注》 杨伯峻

06.《三国演义》 罗贯中

07.《西游记》 吴承恩

08.《水浒传》 施耐庵

09.《红楼梦》 曹雪芹

10.《鲁迅作品选读》 鲁迅

11.《骆驼祥子》 老舍

12.《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

13.《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马克·吐温

14.《唐吉歌德》 (西班牙)塞万提斯

15.《老人与海》 (美)海明威

励志类:

01.《知识改变命运》 潘燕、刘县书

02.《妈妈的心有多高》 赵定军 03.《汪洋中的一条船》 郑丰喜

0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05.《鲁滨逊漂流记》 (英)笛福

传记类:

01.《邓小平传》 (英)伊文思

02.《名人传》 (法)罗曼·罗兰

03.《居里夫人》 (法)艾夫·居里

04.《成功之路》 (美)拿破仑

05.《我生活的故事》 (美)海伦·凯勒

哲学类:

01.《庄子》 庄子

02.《儿童哲学智慧书(全四册)》 (法)柏尼菲、乐迈特

03.《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法)拉贝、比奇

04.《理想国》 (古希腊)柏拉图

05.《爱弥儿》 (法)卢梭

艺术类:

01.《爱国歌曲大家唱》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02.《美学散步》 宗白华

03.《谈美书简》 朱光潜

04.《美的历程》 李泽厚

05.《艺术欣赏入门》 陈平

心理类:

01.《了解你自己—初中生必读》 崔丽娟、黄敏红

02.《心灵之友—中学生心灵自助丛书》 高永金

03.《让孩子成为健康优等生—中小学生健康手册》 王建平

04.《初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 张丽丽

05.《考生与家长心理指南》 龚维义

科技类:

01.《十万个为什么》(青少年版) 龚勋、刘淑珍 02.《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路甬祥

03.《发明启示录》 龚镇雄

04.《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柳怀祖

05.《科学梦与成才路—院士的故事》 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

06.《走近院士:院士与少年谈学习》 赵致真

07.《时间简史》 (英)史蒂芬·霍金

08.《超越时空》 (美)加来道雄

09.《飞向月球》 (德)J·普特卡梅

10.《科学并不神秘》 (日)板仓圣宣

第五篇:读经典有感

近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习近平曾经就说过:对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年轻的同志,有的过去没有读过经典的,要补上这一课。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也有利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在现阶段主要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列经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来源,只有从源头上去学,才能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来龙去脉,从而加深理解,自觉运用。

邓小平曾经精辟地提出过读马列的原则:读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精”,说的是要读经典;管用,说的是要结合工作实际,要有针对性,学以致用。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来指导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必须的, 在马列精髓的指导下,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小学生读经典演讲稿】相关文章:

读经典演讲稿范文05-25

读经典好老师演讲04-25

小学朝读经典测试07-21

读经典论文题目05-03

读经典有感范文05-19

朝读经典感悟人生04-09

读朝读经典有感04-14

四年级朝读经典04-22

荐读经典阅读范文05-28

读经典名著有感范文06-08

上一篇:学校慢性病管理制度下一篇:小学如果开好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