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朝读经典有感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读朝读经典有感范文

读经典有感

近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习近平曾经就说过:对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年轻的同志,有的过去没有读过经典的,要补上这一课。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也有利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在现阶段主要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列经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来源,只有从源头上去学,才能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来龙去脉,从而加深理解,自觉运用。

邓小平曾经精辟地提出过读马列的原则:读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精”,说的是要读经典;管用,说的是要结合工作实际,要有针对性,学以致用。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来指导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必须的, 在马列精髓的指导下,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二篇:读经典诵读有感

崇明县西门小学 四(3)王舒琪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校园里时不时地传来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呀,我们正在举行“经典诵读”活动呢!

在这个活动中,不仅有唐诗宋词,还有古文呢!真是让我这条瘦瘦的“蛀书虫”大大地饱餐了一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朝诗人孟郊的佳作《游子吟》。每当我回到家,看见妈妈那疲惫的样子,便想起了《游子吟》,于是,我便连忙端起一杯热茶,递给妈妈。看着妈妈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我的心一下子舒坦了许多。《游子吟》让我懂得了一定要孝顺父母,让母女之间的感情温暖起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给了我一个启示:只有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记得有一次小测验的前一天,爸爸为了给我复习,就不停地对我说要点,说得口干舌燥也都不休息。而我呢,却自信地摇摇头,满不在乎地说:“切,这些我都懂了,别再讲了,我都快烦死了!”说完就扭过身子去看电视了。爸爸叹了口气,扔下了手中的课本。结果第二天,我真的考砸了,我想起了这首《观书有感》。

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让我懂得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美德。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涕,次谨信。„„”

第三篇:读经典名著有感

读经典名著心得体会

放寒假了,学校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读世界经典名著,从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为响应学校的号召,我决定假期里和孩子一起捧起世界名著,一起津津有味的看起书来,通过这次的亲子读书活动,我感觉受益匪浅!和孩子一起读书真好,因为和孩子在一起读书时,在母女间亲情浓郁的互动氛围感染下,不经意间我和孩子一起融入到一个充满新奇的故事海洋中,陶醉之余,我不得不惊叹,原来陪孩子看书、阅读、讲故事是这般生动、趣味而富有诗情画意!

作为一位母亲,此时的我在心境触动的同时,更多的是惭愧和内疚,自己平时忙于家务事、工作琐事,在教育和引导孩子读书方面不是很在意,只是平时多注意培养她的生活自理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但通过这次亲子阅读活动我才知道,原来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我和孩子一起读世界经典名著,共同经历着书籍带来的喜怒哀乐,我们一起讨论匹诺曹的优缺点,一起争论《绿野仙踪》的四位主人公的遭遇,我们都为多罗茜、稻草人、铁樵夫、胆小狮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努力奋斗而惊叹,同样的心情让我和孩子贴得更近,彼此间没有隔阂,我们象朋友那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可以零距离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方式方法,更好的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家庭环境。比如说,避免了大人之间说得热闹,而孩子却无从插嘴,备受冷遇,或者孩子想要倾诉什么,大人们却一无所知,被孩子翻白眼的尴尬场面出现。孩子也在讨论的氛围中更容易接

受意见和建议,而不会感受到压力和紧迫,自然会较好的成长。所以我们要多抽时间来陪孩子阅读,这样做不仅让我们自身的素质有所提高,也可增进我们母女间的感情。读书好,每天都坚持陪孩子读书,读经典名著更好! 因为在世界经典名著的世界里,它打破时空限制,克服个人生命的有限范围,把孩子们引入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你将会触摸到集中了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融合了人间大欢喜大悲悯大憎恨的博大情怀,你们将在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的世界。这世界经典名著的世界,犹如一个燃烧的大海,将把你的生命燃烧起来!你将会和这些人类的精英们一起思考、探索、共同承担生命的轻与重,就在你同哭同笑同焦虑同挣扎的过程中,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复杂,也更单纯,更聪明也更天真,你内在的智慧,思考力,想像力,审美力,批判力,创造力一一被开发出来,你的精神变得更开阔了,你的心灵变得更美好了。

书是我们人类的高营养必需品,书是我们人类进步的平台。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各种不同的知识,也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净化。让孩子多读书,多读好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让孩子体会读书的乐趣,和孩子一同读书,一同学习,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一种乐趣吧。

总之,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同阅读,不仅培养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还增加了亲子感情,这样一举多得的事情,我要持之以恒的做下去。

读一本好书的心得体会

励志和成功方面的书现在社会上流传很多,但当我的视线进入《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被重重地撼动了,一本不足百页,仅四万字的薄薄小册子,竟有如此冲击和震撼力,我想这就是这样一本全球最畅销书的魅力所在吧。

我们正经历一个多变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把我们从一条风平浪静的计划经济的小溪推向了充满惊涛骇浪的汪洋。这种变化是彻底的、革命性的,又是客观的,必然的。而《谁动了我的奶酪》用寓言式的故事讨论了二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变化。在变化来临之前,怎样预见变化,在变化到来之后,怎样对待变化、适应变化。

要知道,事物的变化是客观的、绝对的,而不变是主观的、相对的。其实,我们周围每天都在面对变化,只是因为这种变化是细微的,不易感知的,容易忽略。我们很多的人都习惯于这样一种情形,即漠视身边细微的变化,而面对急剧的变化表现出顽强的抗争,抑或是徒劳的抗争。然而,问题是很多情况下,变化是在悄然间发生,却未被感知和觉察,以至于铸成悲剧,就像一只扔进冷水里慢慢被加热煮熟了的青蛙。当我们守着眼前的一片天空,习惯于自己拥有的工作、财富、幸福时,我们总是踌躇满志,怡然自得或夸夸然畅谈美好的未来,而很少想到万一,想到去闻一闻“奶酪是否有变质”或看看是否正在少去。直到奶酪忽然没有时,我们才开始追问为什么,但为时晚矣。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危险来临的时候,可能已经无能为力,无法挽回了。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平时象哼哼一样,面对失去的那份安逸天天叫嚷

着:“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意志消沉,苦等所谓老天开眼的奇迹,结局只可能是在空空荡荡的房间里饿死。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书中的“嗅嗅”和“匆匆”恰是我们的榜样。居安思危,对多边的“奶酪”变化密切注意,把跑鞋挂在脖子上,随时准备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寻找新的“奶酪”。只有敏锐地注视着局面的细微变化发展,未雨绸缪,主动做好知识积累、技能积累、身体和精神积累,我们才能应付自如的面对发生的变化。

一本好的书就是能读自己。从《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所能悟出指导工作、学习、生活的理念,正如划出了一个人走向成功和新生活的航线。当然,真正启动航程的还是靠你自己。

第四篇:读经典《愚公移山》有感

读愚公看发展

——读经典《愚公移山》有感

《读点经典》选文精当,每篇文章、每则故事都令人深思、给人启迪,其中《愚公移山》给我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中收录的一篇富有教益、脍炙人口的经典寓言神话,讲的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愚公为了排除险阻打开通道,毅然率领子孙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故事。这则故事成功塑造了志向高远、信念执着、意志坚定,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愚公形象。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七大”讲话中赋予了《愚公移山》生动丰富的内涵,将“挖山不止”的精神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成为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伟大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寓言是穿着外衣的真理。”今天重温此故事,联想到红岩联线的科学发展实际,不由被其改天换地,矢志不渝的精神所打动,并从中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愚公移山精神,具有经久不衰的思想魅力,仍然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各项事业不可或缺的强大精神支柱。

攻坚克难需立志

为打通与外界通道,解除塞迂之苦,造福子孙后代,九旬愚公明知困难重重,仍坚持立下“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远大志向。愚公坚信人力“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存高远,确实为一个有坚定信仰和志气的人。在他看来,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为自己的志向作出不懈的努力。明成祖朱棣曾说:“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古往今来,志气使中华民族始终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不断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奇迹。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愚公移山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最难得的是他拥有常人所没有的志气。愚公移山的故事启示我们,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有雄心壮志,如果没有敢想敢干的精神,我们生活的现状、发展的条件、地区的面貌都将难以改变。红岩联线作为展示重庆形象的“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干部教育、红色旅游、统一战线、党风廉政教育”五大基地,要充分发挥五大基地特别是红岩干部培训基地辐射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我们必须学习愚公“主动挖山”的精神,不为眼前困难所惑,不为道路艰辛所屈,以“古有愚公移山壮志豪情,今有红岩多元发展之志”的豪迈气概,向着建设“红色文化航母”的目标奋勇前进。

践志达业贵在恒

古人云:天下无难事,有志者成之;天下无易事,有恒者得之。为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夙愿,愚公全家及其相亲们“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由此足见移山的艰辛程度非同一般,没有超常的恒心和毅力是绝对不行的。当然,愚公并非不知其难,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愚公充分估量到移山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才发出一代又一代、世代无穷地挖山不止的誓言。也正是有了这种恒久不变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愚公和他的子孙们才有希望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不断改善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舍此,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

有志无恒,万事无成。愚公移山启示我们,没有长远的谋略和打算,没有锲而不舍、一以贯之的执着追求,理想就是幻想和空想。近年来,结合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五个重庆”建设,红岩联线提出了“创新体制提品质、研究开发‘三贴近’、红色旅游抓特色、量化管理增效益”的总体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切合联线实际,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认同,已成为全线干部职工的共同志向。立志不易,做成更难。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实现这一发展战略绝非一蹴而就之事,尤其是起步阶段会困难重重,但“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像愚公那样,有一颗“注定要吃苦、一定要创业”的永恒之心,坚持每天“挖山”不止,终会迎来事成、志达、愿遂的那一天。

志诚信笃获多助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愚公决心铲平两座大山,除去进出道上的阻碍,他的这一打算不仅得到家人的赞同,还赢得相亲的支持,就连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才到换牙的年龄,也蹦蹦跳跳地前去帮助他们。愚公的志向与行动统一而协调,反映了民众的心声,代表了民众的根本利益,不仅得到众人的支持与参与,还感动了天帝。天帝命令大力神夸蛾氏的两个儿子背走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此冀州的南面,汉水的南边,就没有高地阻隔了,提早实现了愚公的夙愿,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这个故事结局启示我们,正义的事业能够产生坚定的信念和信心,能够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认定一个目标,是推进一项事业发展的起点。民心齐,泰山移。干事创业只要心诚志坚、群策群力、求真务实,就会得到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从而创造出各种世间奇迹,使梦想成真。在推进市委三届五次全会提出全面打造“红岩联线品牌”和建设“红岩干部培训基地”的过程中,种种困难也会像大山一样挡在我们前进的路上,要取得胜利,我们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沟通协调、埋头苦干、只争朝夕,用真诚、责任、智慧和汗水去化解矛盾、破解难题,团结带领全线职工艰苦奋斗,加快科学发展步伐,大力推进红岩干部培训基地向中国红岩干部学院的顺利实现。

咬定青山事竟成

一个人运土移石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运土移石,子子孙孙永运土移石,直到山平路通。愚公年事已高,正如其妻所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但愚公移山之志已定,为达此目的,他首先“聚室而谋”,赢得“杂

然相许”后,硬是亲力亲为,率先垂范,“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始终坚持奋战在挖山第一线,并顶住智叟“汝之不惠”、“不能毁山之一毛”等冷嘲热讽,在移山转岳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始终没有动摇,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天道酬勤”,愚公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终达目的。正应了蒲松龄的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

俗话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常立志者,多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目标经常变,难成大事。世间万事,知易行难。推动“红岩联线品牌”打造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经过全线上下50多年来的不懈探索和努力,蓝图已绘就,方向已明确。要实现“红岩文化管理集团”的宏伟目标,贵在脚踏实地,关键在落实。我们必须坚守愚公矢志不渝的情怀,本着“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的思想,以锲而不舍的拼劲、持之以恒的韧劲、敢为人先的闯劲、造福于民的实劲去超越一个个看似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障碍,畅通科学发展之路,开启红岩品牌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近日,重温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闭幕式上的讲话《愚公移山》,再一次被这篇文章的精辟见解所感染。

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中讲的一个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流传了几千年,?愚公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炎黄子孙,我也不止一次地被愚公契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愚公移山的故事,突出地强调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但前进的道路上是有困难的,要充满信心,万众一心,去战胜困难,赢得胜利。认识这点,对我们做好平时的工作大有好处。移山一事,并非愚公一人的功绩。首先,?移山前的谋划:?“聚室而谋”?后,?立即得到?“杂然相许”,?并且?杂曰:?“投诸渤海之尾”。可见,?愚公开始只是考虑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好处,提出移山的设想,而集体智慧的结晶则解决了?“焉置土石”?的问题。其次,?移山中的成员:?从愚公家中能?“荷担者三夫”,?到邻人孀妻之遗男,都为移山不遗余力。正如愚公所言,是“吾与汝毕力平险”。而愚公已年近九十,充其量也只能是个?策划者和组织者?。再者,移山后的结果:?操蛇之神?“惧其不已”。其实是惧愚公没有穷尽的子子孙孙,而?“帝感其诚”,其实也是被愚公一行人的努力所感动,才命夸娥氏二子背走这两座山的。因此,我们既要认识到愚公的可贵之处,更要领悟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我们在褒扬愚公精神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应两者并举,携手同进,共创美好未来。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经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愚公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

功。

60年转瞬即逝。今天,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时代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

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待愚公,也许有人会这样想:

他为什么不“搬家”呢?一家几口背上行李,翻过大山,走不多远,就可以到达洛阳、郑州、西安这些大城市。如果嫌城市喧闹,还可以定居在华北平原土地肥沃的村庄;

他为什么不找领导解决呢?两座大山,挡的肯定不只他一家的出路。所以,他可以找乡长汇报,还可以找县长汇报。如能争取到国家立项拨款,还可包下一段工程„„

也有人说,这样一来,愚公就不是“愚公”了,更不是受人尊敬、值得学习的榜样了。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当代仍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主动挖山”的精神。在我们的面前,还有很多的“山”。比如落后的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和工作较艰苦的行业,都需要有人去“挖”。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主动做当代“愚公”:他们也知道大城市里经济待遇高,生活条件好,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基层,奔向西部,奔向艰苦的地方。因为他们明白,“搬家”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却改变不了艰苦地区的落后面貌。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许可以把挖山的重任交给领导,推给集体,留给后人。谁也不会要求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愚公没有这样做,他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并在统一了家人思

想之后,马上付诸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不断挖山”的精神。一个人搬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子子孙孙永远搬石头。在挖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吃饭问题、穿衣问题、工具问题、伤病问题、有人说闲话的问题、做了惊天动地的好事却没有得到奖励的问题等等。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都没有动摇,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信仰正确、信念坚定、信心充足,才会为伟大的事业奋斗终身。事业的成功与实干密不可分。我们今天学习《愚公移山》,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有了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第五篇:读大师,读经典—读《爱弥儿》有感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这是主张性善教育论的伟大教育家卢梭在其教育经典《爱弥儿》的开篇之句。

在读完这部著作后,我对其在序言中的“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最明智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们按其能力可以学到些什么,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待,而不想一想他还没有成人。我所钻研的就是这种问题,其目的在于:即使说我提出的方法是很荒谬的,人们还可以从我的见解中得到好处。至于说应该怎样做,也许我的看法是很不对头,然而我相信,我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出人们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了。因此,就从你们的学生开始好好地研究一番吧;因为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说,你对他们是完全不了解的:如果你抱着这种看法来读这本书,那么,我不相信它对你没有用处。”《爱弥儿》简述了卢梭那独特而自由的教育思想,这是一部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虽然卢梭在世时,曾因此书而遭受攻击,但其独特的教育思想,却对现代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也有如下感悟:

第一:关于家长。我很是赞同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他不赞同我们对孩子进行超出其年龄接受能力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网络的发展,现在的很多家长也深深的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因而他们在孩子很小,甚至刚刚出生的时候,就开始研究教育问题,这的确是个好现象。但是大多数人是盲目的,是没有计划的,他们不是很了解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没有正确的方法和手段让孩子去接受所谓的真正教育。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神童,于是“练钢琴”、“去跳舞”、“学英语”„„这一切计划都给孩子制定好了,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孩子似乎变成了家长们手中的工具,美其名曰“一切为了孩子,现在苦点不算什么,将来会有好的生活”。现在想一想我们的童年,多么的无忧无虑,“跳跳绳”、“弹珠珠”、“叠飞机”这一切活动看似就是让我们放松玩耍,其实我们的家长是在寓教于乐,他们也在我们玩耍的过程中让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和小朋友们和谐相处,宽容待人,乐于助人。在这一点上,我很同意卢梭的观点,让孩子学习不代表让他提早学不该学的东西。和这些比起来,注重实际生活似乎更重要一些吧。

第二:关于教师。卢梭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作为一位教师,我更加支持这种教学方法,这种自然教育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做自己,快乐地学习,这要在现实中做起来也许很难,但我会时时提醒自己,在备课授课时我会将“教育机智”发挥到极致,而不是为了那应试教育去上一节死气沉沉的课。因为如果成人都不能接受的教课方式,那么孩子们是一定接受不了的。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们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师是个高尚的职业,作为小学教师,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从事这个伟大职业的我们应该时时谨记:我们要做一个从事着高尚职业的人,用热诚和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爱弥儿》这本书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但是这次我理解的可能还不够深刻,分析的还不够透彻,以后有机会我会经常把它拿出来仔细阅读,并且时长阅读经典教育名著,相信我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我一定会认真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统部寄宿制小学毕兰兰

15049925815

上一篇:参展会策划书总范文下一篇:初中学生电子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