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村民自治章程

2022-07-09

第一篇:某村村民自治章程

春天村村民自治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保障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调动村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由村民委员会在上一届《村民自治章程》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完善后,经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修改,民主制定、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利于经济发展、行政管理、政令畅通、社会稳定,具有鲜明的自治性、可行性。

第三条 本章程是全体村民的行为准则,章程面前人人平等,本村居民都必须严格遵守。

第四条 本章程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监督执行。

第二章

村民组织

第一节 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第五条 村民会议: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社区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方能生效。

第六条 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驻村各级人大代表组成。村民代表的产生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每15户左右民主选举产生1名。本村共有村民代表70名,由村民依法推选产生,村民代表的任期与村民委员会任期相同,可连选连任,会议决议或决定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第七条 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召集并主持。村民会议每年至少召开1次,村民代表会议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开村民代表会议。

第八条 村民会议职权

(一)选举、撤换或补选村民委员会成员;

(二)听取和审议村委会的半年和年度工作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审议并通过本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作出相应的决议。

(四)制定或修改村民自治章程。

(五)讨论决定涉及全村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

(六)审查村财务本年度收支预算和上年度预算。

(七)审议义务工的安排使用,农机具、电器、水利设施及其他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生产资料的分配、宅基地的安排情况。

第二节 村民委员会

第十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受镇政府的指导和村党支部的领导。

村委会由主任和委员组成,每届任期3年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连选连任。

第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职责

(一)召集和主持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组织村民落实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向村民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教育村民遵纪守法,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

(三)组织村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教育村民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道德传统。

(四)支持和组织村民发展生产,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依法管理本村的集体财产,保护生态环境。

(五)依法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六)组织村民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并切实执行。

(七)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第十二条 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制度

(一)学习制度。每周学习一次,主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党工委、政府的有关文件,不断提高思想、政策水平和业务管理能力。

(二)会议制度。村委会每月召开一次至二次办公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汇报会,年终召开一次总结会。因工作需要,也可随时召开会议。

(三)村组干部廉洁制度。村组干部要增强公仆意识,牢固树立为村民服务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履行职责、勤奋工作、不请客送礼、不收受贿赂、不以权谋私、不优亲厚友,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群众监督。

(四)村务公开制度。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必须公开。由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负责监督。公开形式:以公开栏张榜公布为主,还可利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及其它行之有效的形式公布。公开的时间:原则上每季度公布一次,根据需要可随时公开。

(五)村民委员会报告工作制度。村民委员会每年至少两次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村民委员会及各工作委员会关于上级任务的完成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定的执行和办理情况,提出下步工作意见和措施。

(六)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每年年终对村民委员会成员以及由集体承担误工补贴的其他临聘人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座谈会等形式进行。

第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下设社会福利、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计划生育、老年人工作委员会。各工作委员会的职责是:

社会福利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本村的拥军优属、救灾救济、五保供养、婚姻、殡葬改革工作,促进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调解民事纠纷,协助政府和公安、司法部门做好司法行政工作。

治安保卫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发动和依靠村民搞好本村社会治安秩序,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治安保卫工作。

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宣传有关政策和知识,办理本村的公共卫生事务组织实施。

计划生育委员主要职责是:宣传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教育村民履行计划生育义务。

老年人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老年的管理,照顾年老多病的老人,协调赡养纠纷,组织各项活动。

第三节 村民小组

第十四条 村民小组是在村委会领导下村民开展群众性自治活动的基层组织,是村委会联系村民的桥梁和纽带。

第十五条 本村划分为8个村民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人。村民小组长由本组村民民主选举产生,村民小组长的选举与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同步进行,可连选连任。

第十六条 村民小组长由年满18周岁以上、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生产经验、办事公道、遵纪守法、群众信赖的村民担任,或村两委干部兼任。

第十七 村民小组长职责

(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召集主持村民小组会议,组织村民完成镇、村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制定规划、组织生产、发展经济、搞好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小组财务管理及签字。

(四)调解民间纠纷,维护治安秩序。

(五)及时反映村民意见,建议和要求。 第四节 村民

第十八条 凡户口在本村,年满18周岁以上的居民,享有以下权利:

(一)法律法定公民享有的一切权利。

(二)参与村务活动,监督村务管理。

(三)享有参加村民会议,讨论决定重大村务的权利。

(四)有享受本村兴办的各项公共设施和公共福利的权利。

第十九条 几户口在本村,年满18周岁以上的村(居)民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村民自治章程》、执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居民委员会的决议、决定。

(二)履行义务教育、计划生育、服兵役、优先烈军属、供养五保户、赡养父母、抚养教育子女、扶助残疾人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完成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分配的其他任务。

(三)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维护集体利益,同坏人坏事及不良倾向作斗争。

(四)自觉开展移风易俗,积极参加创安全文明社区、文明组、安全文明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等活动。

第五节 村组干部

第二十条 村组干部是村民的公仆,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为村民造福,要求做到: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甲基基本原则,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认真学习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坚持实事求是,讲究工作方法,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村民合理意见。

(四)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认真履职,勤奋工作。

(五)以身作则,各项工作起模范带头作用。

(六)公正廉洁,不以权谋私。

(七)认真执行党组织以及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决定,保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章

分配及户口管理

第二十一条 户口管理

(一) 本村女居民与外地农村男性结婚,符合招婿条件的,(有儿不能招女婿、双女户只能招一个女婿),经父母姐妹签字同意,并签订承担家庭社会负担和赡养双老的保证,其女婿的户口可以迁入本小组参加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不符合招婿条件的,若本人户口未迁走,并履行了义务的应参加分配,若与非农户男性结婚,所生子女随母入户后应参加分配,其配偶不得参加分配。

(二) 凡因结婚迁移、符合政策生育、政策外生育、收养子女等要求到本村村民小组入户的新增人口,按照上级户口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必须由本人申请,经村民小组、村委会按本章程的有关条款审核同意,并在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后,到户籍管理办证中心办理入户手续。

第二十二条 现役军人服义务兵役以及转为二级以下(含二级)士官的军人,继续享受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升为三级(含三级)士官或军官的,不再享受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本辖区中的现役军官结婚,其配偶的户口暂不迁入。待军官退役后,根据其户口性质,按当年户口政策执行。

第二十三条 从本村民小组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继续享受本小组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毕业、肄业后自愿回原籍,在家务农连续一年以上,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上的,本人申请,经镇、村、组签字同意,办理转户手续后,并经有关部门按现行政策批准入户的可以参加分配可享受分配。享有其他村民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 对正在劳教或服刑的劳改、劳教人员,可保其集体经济组织收益100%的分配,由所在组代为保管,待其刑满释放户口迁入所在组后,用于本人的生活安臵。

第二十五条 凡享受五保户待遇人员,分配额的20%分给个人,剩余部分由所在组监管,用于该五保户的日常生活补贴医疗等其他费用。

第二十六条 凡国家、企事业单位建设征地所付给的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土地减少后村(居)民的安臵和生活补助,各小组必须周密计划,从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安排使用,不得分光吃光。

第二十七条 此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如无国家大型建设,土地将不再变动,直至2028年9月30止。如遇国家征用后,所得资金由全组征用时的现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分配(包括确权后新出生和迁入的农业劳动者户口人员参加分配,确权后已死亡的和迁出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在分配之列)。征用后,剩余土地由本组现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重新分配(确权后已死亡的和迁出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在重新分配之列,确权后新出生和迁入的农业劳动者户口人员参加重新分配)。

第四章 土地的使用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 凡本村组辖区内的土地(含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林地、承包地等)除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而外,均属集体所有,村民只有承包经营权,没有所有权,个人无权转租。国家或企事业单位征用土地时,村民必须按政策服从。允许土地使用权在集体统一管理下,合理流转,不允许荒芜土地。

第二十九条 本村辖区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在集体和个人承包土地上开采沙石、建房、建厂、建窑、取土、栽树子、埋坟、建造构筑物、堆放固体废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农田的活动。,不允许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严禁借产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等严重破坏耕地的生产经营活动。若有违法将由土地管理部门按《土地管理法》处臵。

第三十条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不得乱占耕地,农房建设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村建设规划,先申请,经批准后建设,严禁将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标准。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宅基地面积为每人20-30平方米;3-5人户按实有人数计算,低于3人的户按3人计算,5人以上的户按5人计算。最多不得超过150平方米。

第三十一条 拆迁安臵办发:按上级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土地被依法征用后失去承包土地,并按照征地政策进行了非农人口登记,处于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愿望、具有劳动能力的失地无业农民可按政策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享受有关再就业优惠政策。

第五章 计划生育

第三十三条 计划生育是每个村民的社会责任。对自觉遵守实施计划生育的村民,按国家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给予优先、优惠及奖励。

第三十四条 男女双方结婚前,要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婚前健康检查,夫妻生育子女前必须取得计生部门的生育证,生育后应在42天后,使用避孕药具,三个月内落实节育措施,及时取得《独生证》。村委会每年组织已婚育龄妇女进行2-3次查环、查孕、查病“三查”服务。

第三十五条 村民违法生育的,除按照国家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由有关部门征收社会抚养费外,违法生育当事人必须按照所在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小组)人均资源数额,按比例交纳基础设施赞助款。交清基础设施赞助款后,方可享受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等经济待遇。

1、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违法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必须依法接受县计划生育部门的处罚,缴清所承担的社会抚养费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方可入户参加分配。

2、对违法生育的二孩及以上者,在接受处罚,缴清社会抚养费外入户后,还应当向所在村组提出书面申请,对于2008年1月1日后出生者,向村交纳基础设施赞助款10000—15000元,社交纳基础设施赞助款10000—15000元,方可参加集体分配。

3、对符合生育二孩条件和间隔时间的夫妇,未经批准就生育的,在接受计生部门的处理后,可入户分配

4、对符合再生育条件但未到间隔时间生育的,接受计生部门处理后入户的,入户后可参加集体分配。

第三十六条 基础设施赞助费由村委会和集体代收,纳入村财务统一管理。用于本村、社集体计划生育奖励和扶助以及“三查”补助等公益事业,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七条 村民不得以外出务工经商为由,政策外生育,也不能藏匿外来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向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出租或出借房屋的,如有出租现象,房主应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查验和督办《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发现计划外怀孕或生育的,应及时向村委会或当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工作。对既不报告情况又不配合工作,造成计划外怀孕或生育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房主给予月租金3-5倍的处罚。本村男满18-55周岁,女满18-49周岁人员,外出务工经商者在外出前必须在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第三十八条 凡要求到我村入户人员,根据成都市农业委员会(成农办{2007}83号《成都市农民身份证明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章 社会秩序

第一节 村民教育

第三十九条 村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教育。调动村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二)进行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三)进行民主法制意识教育。通过《村委会组织法》的贯彻实施,实现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

(四)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推广新技术,搞好技术履行和发明。 第四十条 村民委员会要把对村民的教育敖重要议事日程,有效地组织领导村民的教育工作。

第二节 社会治安

第四十一条 每个村民都要学法、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四十二条 村民之间应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酗酒滋事、造谣惑众、搬弄是非、严禁侮辱、诽谤他人。

第四十三条 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不扰乱公共秩序,不阻碍公务人员执行公务。

第四十四条 严禁偷盗、敲诈、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产,严禁赌博、严禁窝藏罪犯和赃物。

第四十五条 严禁非法生产、运输、储藏、使用和买卖爆炸物品。 第四十六条 爱护公共财物,不得损坏水利、交通、供电、生产等公共设施。不得在公路上晒粮、挖沟开渠、堆积土、摆摊设点,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交通。

第四十七条 不制作、出售、传播淫秽物品,不调戏妇女、遵守社会公德。 第四十八条 严禁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非法侵犯他人合法财产,不唯隐匿、毁弃、私拆他人邮件。

第四十九条 严禁私自砍伐国家、集体或他人的林木,不准在道路旁乱挖土,严禁损害农作物。

第五十条 严格用电用水管理,未经批准,不准私自安装用电敲诈,要切实爱护水利设施,节约用水用电,严禁偷水偷电。

第五十一条 严格遵守户口管理规定,出生、死亡人口要及时申报或注销。外来人口需在本村居民家暂住的,应向村委会治保委员会汇报,办理暂住相关手续。

第三节 民风民俗

第五十二条 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及其他不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第五十三条 喜事新办,不铺张浪费。丧事从俭,不搞陈规旧俗。村民死亡后必须实行火化。

第五十四条 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不搞宗派活动,反对封建的家庭观念。 第五十五条 搞好公共卫生,不随地倒垃圾,保持村容整洁。 第五十六条 农村婚丧办宴席必须申报,待批准后方可办席。 第四节 邻里关系

第五十七条 村民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和睦相处。 第五十八条 在经营、生活、借贷、社会交往过程中应遵循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在生产经营中,自觉服从村委会安排,不争水、争电、争农具,不随意更换、移动地界标志。

第五十九条 村民饲养的动物、家畜造成他人伤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经济责任。

第六十条 邻里发生纠纷,应互谅互让,能自行和解的,自行和解处理,不能自行和解的,要依靠组织解决,对不听劝阻制造和法制化矛盾的当事人,情节轻微的给予批评教育,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节 婚姻家庭

第六十一条 全村居民要遵循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尊老爱幼的原则,建立团结和睦的家庭。反对他人包办干涉,不得借婚姻索取财物。

第六十二条 家庭成员的地位平等,反对男尊女卑,不准虐待家庭成员,切实保障每个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父母应尽未成年或无生活能力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子女应尽赡养老人的义务。男女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第六十三条 对违反本节各规定者,将根据《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继承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规定处理。

第六节 计划生育

第六十四条 全村村民要自觉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生育和捡养。

第六十五条 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通过建章立制,民主管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机制。

第六十六条 村民不得以外出务工经商为由,政策外生育,也不得藏匿外来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出租房屋须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第六十七条 全村已婚育龄妇女自觉接受一年两次的三查(查安环、查孕、查病)服务。政策外怀孕者应自觉采取补救措施,政府为其提供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 第六十八条 村民委员会负责本辖区计划生育工作,不得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循私舞弊,弄虚作假,瞒报错报。

第六十九条 对违反本章规定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书面检讨,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七十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在村民委员会议,由村民委员会负责解释相关条款。

第七十一条同时废止。

本章程从2008年11月1日起实施,原有的《村民组织章程》复龙镇春天村村民委员会

第二篇:某村村民自治问题调查报告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党要领导人民,当好家、作好主,必须进一步发扬民主。为进一步对农村民主建设问题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农村村民自治现状,我利用暑期社会实践

时间到莱阳市古柳树村展开以村民自治为主题的社会调查。现将对古柳树村村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议、民主监督四方面情况的调查总结如下:

一、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问题,关键要克服瓶颈制约,找准平衡基点。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诸如选举的理念、选举的功能、选举的技术、选举的程序等构成了一系列民主选举中的理论和实践网络。据古柳树村村委会领导介绍,古柳树村委会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经“海选”产生候选人,然后进一步选举出村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但是,调查问卷显示,村民虽然都对民主选举这一举措表示赞成和肯定,但村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差,民主选举的主动性和优越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在调查过程中,该村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选举中的瓶颈制约:

(1)法律规定的前瞻性与文化传统的滞后性矛盾。一般说来,法律规定总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与客观现实需求相适应。我国的村级民主选举,本身是一种法治民主的助推剂,它既是对广大农民的培训,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培训。正是这种自下而上的、带有一定超前性的民主选举制度,推动着我国社会的民主进程。然而,这种推动作用是个渐进过程。一方面,在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客观形势亟需法治民主的深化;另一方面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的滞后性有着较深的传统文化根基。反映在村委直选中,不少选民对村委班子成员的选择并非出于他们的主动,而往往是被“塑造”出来的。对候选人要素重要性的认识远远低于对利益分配的关注或者政治象征背景的联系和与自己的亲疏远近。

(2)法律规定的有限性与实际操作的复杂性矛盾。我国农村的民主法治化进程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各种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环境下形成的民主选举制度还是初步的,它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村委会组织法》对民主选举的条文规定不可能顾及全面。虽然地方法规的《选举办法》能给一定配套,但也有不少局限性。在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原则规定与具体措施之间的空隙较大,有的规定过于原则,不便操作;有的虽有行为模式,但没有法律后果;有的内涵模糊,不好统一理解等。这里仅列举几点,以见一斑:一是村委会成员候选人标准难把握。《村委会组织法》十二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村委会选举办法》第十三条对候选人的推选条件作了细化。如果选举委员会资格审定时,认为虽有被选举权但不符合推选条件的人被海推为候选人后,他可否被确定为正式候选人就比较难把握,尤其是在选举委员会与选民有较大意见分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二是选举中的“拉票”现象难处理。拉票行为,既有正常、合理的行为,也有不合理,甚至带有“贿选”等痕迹的行为,同时又会有两者兼之的。如何界定它们之间的区别加以妥善处理,法律依据不足就带来了选举中的杂音。三是选举结果的有效性难认定。在一些细小环节上难免出现偏差或不妥,有的可以即时得到纠正,有的却事后难以操作,一旦选举结果产生后,如何认定其有效性就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2、民主选举中的平衡基点:

村民直选法律运行的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关键在于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中求得自身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因而,在实际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需求与可能。任何社会关系都需要相应的社会规范加以调整,以维护正常秩序。村委直选的有序性也必须根据农村的客观需要,在“收支”平衡的运行中加以实现。一方面,村委直选具有通过一定法律规范实现广泛的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乡村客观现实应具有支付法律运行成本的能力。因此,在规范民主选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农村社会需求的各个要素对法律规定的制约作用及相互关系。

(2)效益与成本。在社会支付能力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法律的运行成本越低,那么它的效率越高。村级民主选举的法律效益,应以最低的运行成本来获取最佳的选举目的。使一大批素质较好、群众信赖的农民走上村委会工作岗位,是民主选举最直接的目的,从而来辐射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实现长远的整体效益。

(3)周密与简便。于法周密和于法简便相结合的原则,是农村民主选举中法律运行的内在要求。村级民主选举的整个过程必须一环扣一环,法定的程序不能变,规定的步骤不能少,不能怕麻烦,图省事,更

不能走过场。但是受农村客观环境和村民文化心理素质的影响,从选举实践看,能达到同一选举目标,村民更乐于接受简单易行的选举方法。在有些地方推行的无候选人直选,之所以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并且取得成功,组织严密、形式简便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对于实行民主管理,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通常人口少且居住集中的村采用

村民会议,而人口多且居住分散的村采用村民代表会议。明确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的人员组成及其条件、职责、权利制定议事内容和议事规则,确定活动方式,活动程序和活动时间,并按规定严格执行。其次,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明确规定民主议事的内容,凡属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以及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分别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坚决纠正不顾群众意愿而由几个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要实行民主管理,还要切实加强群众对村干部的民主监督。

调查中发现,古柳树村在自治方面做得比较好。一走进他们村委会的办公室,就能看到整整齐齐挂在墙上的各种规章制度,就如治保调节委员会成员,治调干部规定,治保调节信息员职责、帮教小组及其职责、护村队及其职责、禁毒禁堵宣传小组及其职责等等。从这上面来看,确实古柳树村的自治制度是比较完善的,而且操作起来还是比较规范。村里的负责人对我们介绍了他们平常的工作方式,方法。古柳树村是一个很大的村,总共有600多户,共2800多人,整个村的座落是比较狭长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要召开村民大会是很不容易实现的,因此村里决定什么大事情就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来参考。三官村总共分成16个小分队,每一个小分队的队长要管理人员几十致上百人不等。队长是从他们队下由村民推选上来的,这点做得很民主。村里决定或是传达事情就是通过村长,书记等向队长们来共同探讨,具体的再由队长去负责实施他们队里的细节工作。在古柳树村村委会的外面有一个醒目的村务公开栏,上面详细具体的把村里的各项计划以及许多村里的开支,收入公布在上面。

为使调查更加完整,我用问卷的方式从村民口中了解一些情况。通过这个问卷,增加了村领导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的真实可信程度,同时也从村民的看法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调查的一些数据如下:

(1)有42.1的村民说没有开过全体村民大会,有36.8村民不清楚这点,其它的说开过一两次。(2)有58.8的村民认为开会的内容是传达中央文件,讨论村内大事,有35.3的村民认为开会无实质的内容,走形式。(3)有76.2的村民不知道中央要求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政策,只有23.8的村民知道这一点。(4)85.7的村民认为没有乱收费的现象,只有14.3的认为有乱收费。(5)农民遇到不合理的负担项目,有50的人士向上级领导,部门反应,有38.9随大流,有11.1选择了拒收,几乎没有人知道会向法院起诉。(6)村民比较愿意统一搞,占了44.4,另外还有33.3%愿意干部群众干部带头,农民志愿,有22.的是乡村起头,农民志愿。实际上的时候有一些看法与这个基本相近。

从以上的这些数据可以表明,农民对村里的村务公开等等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甚至还有些人不知道。以后应该是农民们对这些事情多了解了,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总体上村民对本届的村委会还是挺满意的,唯一不足指出,要多对本村,以及中央及地方的文件精神进行宣传,使村民更加的了解其内容,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村民自治,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民主决策在村民自治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实行民主决策,是民主集中制在党委决策上的本质体现;加强民主决策,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这个重大课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提高党委民主集中制的质量,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我国有八亿农民,实现村民自治是农民当家作主的一种体现,而民主决策在村民自治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首先,决策关系重大,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最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决策的因素更为复杂,民主决策可以将决策失误的风险降到最低点。民主决策对农业更具特殊意义,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往往是一着不慎,几年难翻。其二,决策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需要民主决策的事,一般是比较重大的问题,不可能把一些琐事拿来“民主”一番。既然是比较重大的问题,没有群众民主参与,村民自治就失去重心。其三,民主决策影响其它三个民主。决策是否民主,是对民主选举质量高低的检验,所选的村委会成员素质高,决策一般会民主,反之,民主决策就会走形;民主决策是民主管理的先决条件,民主决策才能使决策科学,而科学的决策是有效管理的前提;民主决策是民主监督的重点,如前所述,民主决策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当然就是民主监督的重点了。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对古柳树村随机抽选的60位村民做了问卷调查。对“民主决策”所问的5个问题中:

(1)知道本村开展过村庄规划的占53,其余对此不了解;而对村镇规划75的村民表示满意,19村民不满意,其余的则表示无所谓。

(2)对于村里的重大决策应该如何做出?有39和35的村民认为应该有村里的领导决定或由全体村民讨论后由领导人决定:另有17和9的村民认为应由村民代表或全体村民决定。

(3)在74的村民眼中在乡村工作的干部是最有影响力的,其余则认为有能力在外面的人。

(4)48的村民觉得自己在村里的地位一般;38的村民认为没有地位;另有14的认为有一定的地位。

(5)50的村民偶尔被邀请参加村里的重大问题决策;14被经常邀请;有36的村民从未被邀请。

应当指出,农村的村务决策均已在一定程度的民主基础上运作,但离有关法律制度规定的民主决策的要求和原则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村民群众对重大村务决策的直接参与远未达到法律和制度规定的要求

首先,按有关法律和制度规定,村民群众拥有自主决定本村重大事务的权利。以上数据表明,并非所有重大村务都由村民群众直接参与决策。其次,根据国家制度规定,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直接参与本村重大村务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但在村务决策实际运作过程中,无论是村民会议,还是村民代表会议,均没有实质性的决策权力。村民会议特别是议决重大村级事务的决策性全体村民会议,因各种不同的原因基本不召开,当遇到与全体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村级事务,往往通过召集村两委会和村民小组长、自然村长联席会议,或村两委会和党员联席会议,有时也召集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全体党员联席会议进行决策。

2、村领导集团决策村务对民主决策制度原则有一定的偏离

从村领导集团决策的形成和倾向看,未能充分反映村民群众的意愿。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村领导集团应在广泛吸纳村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从村领导集团决策的实际状况看,首先应当肯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决策确实是以村民群众的意愿为基础的。然而,从决策形成和决策倾向的角度进行分析,村领导集团的决策是各种机构、组织、群体或个人交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其所作的每一项决策总是代表着一定的利益倾向。不可否认,现实中相当部分的重要决策并不一定反映和代表多数村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

四、民主监督的重点是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

人民民主监督是民主监督的重要方面,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以此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据文卷调查结果显示,81%的村民对现任村委会表示满意,对村委会干部表示相当的信任和支持。与此同时,数据表明,在三官村有61.9%的村民对当前的村务不太清楚,47.6%的村民不清楚村里是否有村务公开栏或村务公开室。而据村委会干部介绍,村里有相应的民主监督政策及举措,我也在村委会办公室的楼下看到了内容详尽的村务公开栏,这一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村民民主意识、监督意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针对这一情况,农村民主监督的发展应抓好村务公开的普遍实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积极作为、村民罢免权的切实行使及对村委会成员实行工作过失追究制度等。从古柳树村村民自治现状来看,民主监督已经从抽象的“纸上权利”变成了实际行动,对于制约村干部的用权行为起到了一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提高村民民主意识、监督意识,使民主监督进一步深入人心,使加强农村村民自治的重中之重!

第三篇:XX村村民自治公约

一、根据法律法规和村民自治章程,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公约。

二、本公约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村民代表大会和监事会监督执行。

三、本公约是全村民实行计划生育的行为规范,本村全体村民和组织应严格遵守。

四、本村资源有限,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对实行计划生育的村民给予奖励,优待和扶助,对违法计划生育和违反有关管理制度的村民给予制约和惩罚。

五、对开展养殖和种植等项目的独生子女和计生双女户家庭,优生优惠,提供场地、技术、信息及协调小额贷款。

六、计划生育家庭确实困难的,在农忙季节时两委会将组织人力,物力给予帮助。

七、对要求当兵入伍的计划生育子女优先推荐。

八、积极培养,发展计划生育家庭成员加入党组织,进入村两委班子。

九、政府有关政策、项目、资金、物资等由村委会落实责任到户、按照独生女、独生子、计生双女、政策内二孩和多孩家庭次序,给予优先优待,对于违法生育的家庭给予限制或不予安排。

十、不按规定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不按期参加生殖健康检查或不及时寄回《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的,每次向村交纳违约金100元。

十一、不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政策外怀孕二胎的,向村缴纳违约金500元,政策外怀孕三胎的缴纳违约金1000元。 十

二、政策内怀孕后非法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向村交纳违约金500元。

十三、本公约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之日执行。

第四篇:村村民自治典型村汇报材料

申党委[2011]36

申藏乡村民自治汇报材料

县计生协:

多年来,申藏乡党委紧紧围绕上级计划生育工作的部署,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为目标,积极宣传动员广大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全乡率先实行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特别是近年来,乡党委与时俱进,高度重视,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村民自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从队伍建设入手,健全完善管理服务网络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乡党委坚持党委书记、乡长对计划生育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广纳热心计划生育事业的群众入会,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 - 1 -

形成了村上人有管、乡上有人抓、户户有人落实的管理服务体制。

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进一步规范合同化管理 2011年,申藏乡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县计生协的指导下,对原来的村规民约进行了修订完善,按照宣传发动、组织起草、征求意见、群众大会通过、乡镇备案等程序,进一步完善了村规民约的各项条款,同时成立了由村民代表、计生协、理事会参与的村规民约的监督执行小组。新的村规民约把男女平等、移风易俗、利益导向等内容充实进来,在约束村民计划生育行为的同时,更多体现了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随后,计生协对计划生育合同进行了修订完善,在县计生协的指导监督下,确保了村规民约与合同真起草,群众意见真征求,大会真通过,合同真签订,规定条款真履约,真正形成了村计划生育依法管理,依法约束,违约受罚管理体制,村民自治工作得到了更加有效有序的开展。

三、搞好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党员干部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带头遵守村规民约

和合同的规定,由村女专职负责,对群众关心的计划生育各项事务每月进行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进而达到了群众相互监督的效果,乡党委组织村民代表和协会会员评议村计划生育工作,倾听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深入开展。

四、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

协会组织来源于群众,最重要的是服务于群众,计生协发挥人员多的优势,及时了解群众的愿意和要求,积极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做到对计划生育的各项事务事前参与、事中介入和事后评议,努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知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计划生育,支持配合计划生育。加强服务,定期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生育中的困难和问题,每年麦收、秋种,对外出留守家庭和计生困难家庭,抢收抢种,村计生协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肯定和赞誉,增强了凝聚力和感召力,促进了全乡计生工作的健康开展。

在乡党委的不懈努力下,申藏乡计划生育工作已经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服务道路,群众生育

观念得到有效转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进一步增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申藏乡党委

2011年6月15日

第五篇:三官村村民自治问题调查报告

电子信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课题组

6月29日,我校电子信息分院大学生实践“三个代表”小分队一行10人在老师的带领下,结合“三个代表”指导思想,前往安吉市地铺镇三官村针对当地村民自治问题展开调查,现将课题组对三官村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议、民主监督四方面情况的调查总结如下:

一、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问题,关键要克服瓶颈制约,找准平衡基点,整体推进。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诸如选举的理念、选举的功能、选举的技术、选举的程序等构成了一系列民主选举中的理论和实践网络。据三官村村委会领导介绍,三官村村委会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经“海选”产生候选人,然后进一步选举出村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但是,调查问卷显示,村民虽然都对民主选举这一举措表示赞成和肯定,但村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差,民主选举的主动性和优越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在调查过程中,该村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选举中的瓶颈制约:

(1)法律规定的前瞻性与文化传统的滞后性矛盾。一般说来,法律规定总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与客观现实需求相适应。我国的村级民主选举,本身是一种法治民主的助推剂,它既是对广大农民的培训,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培训。正是这种自下而上的、带有一定超前性的民主选举制度,推动着我国社会的民主进程。然而,这种推动作用是个渐进过程。一方面,在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客观形势亟需法治民主的深化;另一方面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的滞后性有着较深的传统文化根基。反映在村委直选中,不少选民对村委班子成员的选择并非出于他们的主动,而往往是被“塑造”出来的。对候选人要素重要性的认识远远低于对利益分配的关注或者政治象征背景的联系和与自己的亲疏远近。《村委会选举办法》规定的三种投票形式,流动票箱投票仅作为一种辅助形式,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在具体实施中,大多数村没条件进行大会集中投票,而不少村民又不想去固定的投票场、投票站投票,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卖票”现象。因而,村级民主选举的规定与选民本身的需求明显地相背离,选举中投票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选民民主意识的强弱。

(2)法律规定的有限性与实际操作的复杂性矛盾。我国农村的民主法治化进程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各种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环境下形成的民主选举制度还是初步的,它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村委会组织法》对民主选举的条文规定不可能顾及全面。虽然地方法规的《选举办法》能给一定配套,但也有不少局限性。在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原则规定与具体措施之间的空隙较大,有的规定过于原则,不便操作;有的虽有行为模式,但没有法律后果;有的内涵模糊,不好统一理解等。这里仅列举几点,以见一斑:一是村委会成员候选人标准难把握。《村委会组织法》十二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村委会选举办法》第十三条对候选人的推选条件作了细化。如果选举委员会资格审定时,认为虽有被选举权但不符合推选条件的人被海推为候选人后,他可否被确定为正式候选人就比较难把握,尤其是在选举委员会与选民有较大意见分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二是选举中的“拉票”现象难处理。拉票行为,既有正常、合理的行为,也有不合理,甚至带有“贿选”等痕迹的行为,同时又会有两者兼之的。如何界定它们之间的区别加以妥善处理,法律依据不足就带来了选举中的杂音。三是选举结果的有效性难认定。在一些细小环节上难免出现偏差或不妥,有的可以即时得到纠正,有的却事后难以操作,一旦选举结果产生后,如何认定其有效性就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2、民主选举中的平衡基点:

村民直选法律运行的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关键在于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中求得自身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因而,在实际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需求与可能。任何社会关系都需要相应的社会规范加以调整,以维护正常秩序。村委直选的有序性也必须根据农村的客观需要,在“收支”平衡的运行中加以实现。一方面,村委直选具有通过一定法律规范实现广泛的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乡村客观现实应具有支付法律运行成本的能力。因此,在规范民主选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农村社会需求的各个要素对法律规定的制约作用及相互关系。有时候,就当地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而言,具有规范某个法律行为的需要,但不一定具备其相应的成本支付能力。

(2)效益与成本。在社会支付能力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法律的运行成本越低,那幺它的效率越高。村级民主选举的法律效益,应以最低的运行成本来获取最佳的选举目的。使一大批素质较好、群众信赖的农民走上村委会工作岗位,是民主选举最直接的目的,从而来辐射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实现长远的整体效益。在村级民主选举的法律运行中,如何求得成本与效益的相对平衡,有不少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3)周密与简便。于法周密和于法简便相结合的原则,是农村民主选举中法律运行的内在要求。村级民主选举的整个过程必须一环扣一环,法定的程序不能变,规定的步骤不能少,不能怕麻烦,图省事,更不能走过场。但是受农村客观环境和村民文化心理素质的影响,从选举实践看,能达到同一选举目标,村民更乐于接受简单易行的选举方法。在有些地方推行的无候选人直选,之所以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并且取得成功,组织严密、形式简便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整体推进——民主选举中的对策措施:

(1)在引导与磨合中,强化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是农村民主自治的软环境。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这种理念与思想,再好的民主选举的法律规定也会走样变形。不断丰富的村级民主选举实践,是营造民主法治环境的大课堂。对于广大村民来说,只有他们认识到自己由权力的对象不同村里不同的条件所决定。

对于实行民主管理,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通常人口少且居住集中的村采用村民会议,而人口多且居住分散的村采用村民代表会议。明确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的人员组成及其条件、职责、权利制定议事内容和议事规则,确定活动方式,活动程序和活动时间,并按规定严格执行。其次,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明确规定民主议事的内容,凡属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以及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分别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坚决纠正不顾群众意愿而由几个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要实行民主管理,还要切实加强群众对村干部的民主监督。

调查中发现,三官村在自治方面做得比较好。一走进他们村委会的办公室,就能看到整整齐齐挂在墙上的各种规章制度,就如治保调节委员会成员,治调干部规定,治保调节

稳定与社会发展的各种负面影响。

四、民主监督的重点是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党要领导人民,当好家、作好主,必须进一步发扬民主。加强民主监督,必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根本利益。

民主监督的重点是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其主要内容是监督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否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是否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是否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等。自身的高度自觉,人民的民主监督,是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人民民主监督是民主监督的重要方面,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以此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为进一步对农村民主监督问题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农村村民自治现状,我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分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举行“三下乡”活动,到安吉市三官村展开以村民自治为主题的社会调查。

据文卷调查结果显示,81%的村民对现任村委会表示满意,对村委会干部表示相当的信任和支持。与此同时,数据表明,在三官村有61.9%的村民对当前的村务不太清楚,47.6%的村民不清楚村里是否有村务公开栏或村务公开室。而据村委会干部介绍,村里有相应的民主监督政策及举措,实践分队的同学们也在村委会办公室的楼下看到了内容详尽的村务公开栏,这一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村民民主意识、监督意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目前农村现状显示,村民委员会所具有的集中管理权,与分散的监督权呈现出非对称性,而这种非对称性往往又导致管理者权力意识的膨胀,引发与民主制度背道而驰的一系列问题。虽然,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监督的职能,但是这种监督在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待于进一步理顺的现实情况下,其监督作用的发挥是受到一定影响的。针对这一现状,农村民主监督的发展应抓好村务公开的普遍实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积极作为、村民罢免权的切实行使及对村委会成员实行工作过失追究制度等。从三官村村民自治现状来看,民主监督已经从抽象的“纸上权利”变成了实际行动,对于制约村干部的用权行为起到了一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提高村民民主意识、监督意识,使民主监督进一步深入人心,使加强农村村民自治的重中之重!

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除针对性课题的调查外,我分院实践小分队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在三官村开展了实践“三个代表”、宣传防治非典、电脑演示教学等系列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向三官村村委会赠送“三个代表”学习书籍、防治非典宣传画等,并与村支书记就三官村经济建设、村务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交流,让大学生的我们在做好课题的同时,更深入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把目光投向人群、投向社会、投向现实,寻求新的获得真知的途径!

上一篇:目标任务自查报告下一篇:留在我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