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赏析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飞越疯人院赏析范文

飞越疯人院

心理学电影《飞越疯人院》赏析

林杏楠 1020100017 10记者

心理学看点:潜意识 、本我、自我 、超我 。心理学电影《飞越疯人院》被认为是最经典的心理学电影,三个人物分别象征了本我、自我、超我,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描述。

剧情介绍:

影片故事发生在一九六三年间,美国某丛林旁座落着一所国家精神病院,那儿住着各种各样的精神病人。一天,一个名叫麦克默菲的青年男子,被武装的教养院军官押往国家精神病院,因为据说这青年在教养院胡作非为,还玩弄了一个未成年的姑娘,所以他被视作"疯人"嫌疑犯而送进精神病院。麦克墨菲是一个身强力壮、性格豪放的青年,为了逃避苦役,假装精神失常,从监狱来到精神病院„„麦克默菲由于厌恶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而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自从他来到后,本来平静的精神病院就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件。精神病院远非是麦克默菲想像中的自由的避难所。护士长拉契特制定了一整套秩序,一切都要以此为准则。病人们受到了严格的管制,还不时的受到她的侮辱和折磨。麦克默菲对拉契特的行为十分不满,不时以冷嘲热讽的方式对她加以攻击。在精神病院里,病人们被剥夺了自由地追求自己生存欲望的力量。拉契特处处和麦克默菲为难。她用大音量的刺耳音乐折磨病人们,并冷酷地拒绝降低音量的要求。在酷爱棒球的麦克默菲提出看世界锦标赛的实况转播时,拉契特又想方设法推搪拒绝。虽然麦克默菲最后得到了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长”的支持,凑

够了表决的票数,但拉契特却又以表决时间已过为借口而拒绝打开电视机。麦克默菲想让病人们打起精神,快乐的生活一天。他把病人们带上了汽车,来到了一个小港口。他们偷了一条船,到远海钓鱼作乐。病人们欣喜若狂,过了十分快乐的一天。回来后,麦克默菲受到了惩罚。但不久,他就又把自己的女友和另一个女人弄到了医院,闹得天翻地覆。闻迅赶来的拉契特侮辱了病人比利,使他割脉自杀,而冷酷的拉契特却无动于衷。这使原想要逃离病院的麦克默菲再也抑制不住怒火,他扑上去掐住了拉契特的脖子。拉契特没有死,可麦克默菲却受到了最惨无人道的待遇。病院切除了他的脑白质,使他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白痴。“酋长”悲痛地将他搂在怀里,用枕头闷死了这个实际上已经死亡的生命。之后,“酋长”砸开了铁窗,逃出了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麦克墨菲为逃避苦役而假装神经失常,可没想到却被送进了一家精神病院进行观察。护士长拉契特在这所医院里建立了一套行为准则,所有的病人都必须遵守。麦克墨菲不像别的病人那样逆来顺受,这一切却使护士长对麦克墨菲极为不满。麦克墨菲鼓动病人们要求看电视中的球赛转播,后来她又假装民主,提出用手表决的方式来决定。不少病人在麦克墨菲的鼓动下纷纷举起了手,身材高大、被称为“酋长”的印第安人在举起手后使同意的人超过了半数,但护士长却仍拒不打开电视机。麦克墨菲只好自己假扮球赛解说员向病人们解说一场并不存在的球赛。病人们越来越喜欢麦克墨菲,并随他一起外出游玩。护士长找了一个机会侮辱了一个病人,致使这个病人割腕

自杀,麦克墨菲见状大怒,与护士长扭打了起来。护士长对麦克墨菲下了毒手,切除了他的脑白质,使他变成了白痴。

观后感:

《飞越疯人院》原本是作家肯·克西发表于1962年的一篇小说。小说以疯人院借喻美国式的社会形态,反体制意味浓烈。经过移民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之手,其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给影片蒙上了一层特殊的光泽。同时也给了观众更多的揣度空间。

异常丰富的隐喻性是读解《飞越疯人院》的关键。影片中透出的那些强烈的叛逆情绪与60年代的文化思潮有很大的联系。6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光荣与梦想”破灭的时代,一系列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以激烈的方式暴露出来。而反传统、反秩序、反主流的文化思潮,大幅度的影响了当时的艺术创作。

电影中的疯人院里,时刻带着一种被遮蔽了的压抑。不经意的看起来气氛似乎是和谐的,光线也是柔和的,连吃药治疗时都放着轻柔的音乐。病人们充分自由的在医院里四处活动,打牌抽烟。表现良好的人,甚至有机会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外出。但只有麦克默菲看出了这看似完美的静谧世界里隐蔽的脆弱环节。

开始,他要求把音乐声减弱,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在音乐里乖乖的吞服那些不知名的药片。而这样的举动对于秩序完整、封闭的疯人院来说无疑是一种挑衅。而麦克默菲其实也并不是刻意的去做出这样的反叛,他的行为仅仅是出于天性。他无拘无束的性格必然和严谨的压制格格不入。在麦克默菲撞击下,原来安稳守纪的“疯人”们也开始

流露出正常人的天性。他们享受海边阳光的沐浴和跟女人在一起的乐趣,享受争取自我反抗后从未感受过的发自生命本身的愉悦。

麦克默菲实际上破除的是一种仪式。当他到来之后,吃药、开会,心理治疗,所有的程序都遭到了质疑。虽然麦克默菲要求每次都遭到了拉奇德的拒绝,但对于一直机械般重复这些程式的疯子们来说,麦克默菲的举动无疑触动了他们。这使得当他们面临这种非暴力的压抑时,产生了新的反映。一个病人对拉奇德的质问:“既然比利不愿意说,你为什么非要问他。”而查理也开始大声哭泣着要自己的香烟。好比像是在一个坏孩子作了示范之后,所有的好孩子都被诱发了他们“坏”的天性。

而护士长拉奇德则担任了一个恶毒的母亲角色。她管理和维持着疯人院的秩序,永远是一幅严肃、端庄、对局势把握游刃有余的表情。她支配调度着这些规范化世界里的疯子,因为她熟知他们的弱点。所有的疯子们对她而言,都更像是犯了错误在这里寻求管教的孩子。尤其对于孱弱口吃的比利,她更象是一个母亲,一个视孩子的长大为犯罪的母亲。在片中开会讨论的内容也透露了比利"疯狂"的真正原因是:他的母亲阻止了他和女孩约会。比利也曾反问麦克默菲:你以为我不想离开吗?因为比利以为作为一个不成熟的孩子只有滞留在有“母亲”庇护的疯人院里才能够安全,虽然他也渴望长大并离去。而在圣诞夜的“成人仪式”后,比利奇怪地恢复了正常的语言能力,面对拉奇德的诘问,他理智的说:我可以解释一切。但是拉奇德却拿出了对付比利的致命武器,她说:想想如果你妈妈知道了会怎样?于是比利瑟缩着

恢复成那个惧怕母亲惩罚的孩子,杀死了成熟的自己。

导演福尔曼的出色不仅在于他成功的诠释了原著精华,而在于他把一个反叛的主题用好莱坞式的经典语言来陈述出来,叙事层面同隐喻层面结合完美。在摄影处理上,也有同样的埋下了不少伏笔。大多数画面中的拉奇德始终占据着前景的中心位置,拍护士长时,多用仰视,拍病人时,则是俯视。当拉奇德和疯子们之间的对立越来越严重时,吃药和拉奇德主持心理治疗的意识反复出现,作为常规叙事因素,这不仅是在重复上延宕这种情绪,而且逐渐的把这表意为一种仪式。而对于仪式的破除,就意味着神话的终结。

而印第安酋长代表的则是另一种文化特征。他来自丛林,回归丛林,他的反抗并不是麦克默菲那样是无意识的舒展天性,他的装聋作哑也不完全是为了避免伤害。这一切是为了要躲避,拒绝语言就意味着拒绝与体制发生关系,所以我们看到的酋长像是一位真正的隐士,安然地生活在这个类同于囚牢的空间里。而当麦克默菲警醒了他身上原始的力量时,他主动的对他说话了。最后,他用解除躯壳束缚的方式让麦克默菲的灵魂随着他回到丛莽之中,酋长搬起了麦克默菲生前扬言要举起,却没有力量举起的大理石水槽,用它砸破了桎梏,飞越了麦克默菲没有来得及飞越的疯人院。

第二篇:飞越疯人院影评

飞越疯人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0905班 池亚微 U200911502

影片讲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美国某丛林旁一所国家精神病院中的故事。

男主角麦克默菲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劳动改造,装作精神异常而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自从他来到后,本来平静的精神病院就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

当麦克墨菲刚进来时我们看到的精神病院的生活貌似很和谐,背景是轻柔的音乐,病人们按时排队吃药,他们有着充分的自由在医院里活动,可以打牌可以抽烟,甚至可以出游。但是这和谐下面遮蔽的是一种人性的压制。只是因为这里的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循规蹈矩的生活,或许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质疑要反抗。但是只有麦克默菲可以轻易地击中看似完美的疯人静谧世界中的脆弱,一开始,他就拒绝吃药,并要求把音乐声减弱,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乖乖地在音乐下吞咽无名的药丸,对秩序完整、封闭的疯人院来说,麦克默菲是一个意外的闯入者,而麦克默菲也并非刻意地去反叛,他的所作所为,只是出于天性,他的无拘无束的个性必然与严谨的压制格格不入。在麦克默菲的撞击下,众"疯人",原来规矩,安分守己的病号开始流露正常人的天性:他们欢乐地享受海边阳光的沐浴,和女人在一起的乐趣,以及争取自我的反抗。这是在一种反常规的活力的冲击下体验到发自生命本身的愉悦。

“疯”到底有没有个具体的标准或定义?难道某些人的行为跟其他大多数人不一样就叫作“疯”?像那个讲话结结巴巴还害羞的比利,或是那个一发言就特别紧张的契士威客。还让我想到了后来有个人问道:“你是说„„单独就是病吗?”,统治者们用他们自己的标准定义“疯”。并用自己的方法给予他们治疗。其实他们只不过是受不了社会的歧视把疯人院当做避难所,但事实上疯人院的压抑一点不亚于外界。疯人院的统治者只希望病人能执行和遵守这些规则,至于规则的合理与否是病人根本不必考虑的问题。如果病人意识到了规则本身的荒谬,院方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规劝或者干脆使用暴力让病人重新遵守规则。他们所谓的治疗就是用多数人的标准来扼杀少数人的个性,让疯子更疯,傻子更傻,有个性的人必须听他们的话,没有一点自主权,一旦有人挑战他们这种权威的时候,他们就感觉到有威胁,就会毫不犹豫的给予打压扼杀,麦克墨菲的后果正是这一阶层统治的“成果”。

当麦克墨菲提议要将时间表改动一下,以便让他们有机会看到世界世界赛时,当时从很多人眼里看到了惊奇和期待,惊奇在这样的疯人院里竟然有人主动提意见挑战疯人院的“规矩”,期待是因为大家都想看世界赛 。但是第一次投票举手的人却不多,这让我联想到疯人院的制度,就是因为这些死板压抑的制度让每个“疯子”都缺乏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见,甚至不敢提出一个合理的要求。后来瑞秋有道貌岸然的给了他第二次拉票的机会,即使最后酋长举手了,但麦克的努力却被瑞秋以“会议结束时投票结果是10:8”的理由给否决了。麦克墨菲只好自己假扮球赛解说员向病人们解说一场并不存在的球赛,或许只是一种自娱自乐或是一种发泄,但着实让人看到了他在疯人院里做的“挣扎”和挑衅。

而且瑞秋护士长总是用一些很“犀利”的问题问病人并且让大家一起发表意见,让气氛感觉特别压抑,并且美其名曰“治疗”。我看不是,就像契士威客说的“既然比利不愿意说,你为什么非要问他”。

他们被压迫惯了,安于现状,当麦克墨菲问他他们为什么会进入疯人院,很多人的回答是自愿的,而且他们都是可以随时回家的。是什么迫使他们“自愿”来到精神病院,毫无疑问,是外面的生活压力,外面的人的歧视让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以至于他们选择疯人院来逃避。麦克墨菲也正是因为逃避他要受的劳动改造才会选择把自己送进精神病院。同时也让我们看见了底层人民的安于现状。但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他觉悟的比较早,他做了一系列上的事来反抗这种现状,但是由于孤立无助,他最终还是遭到了迫害,成了这种制度下的牺牲品。但这也算一种飞跃吧,最后酋长带着他的灵魂完成了飞跃,让人着实为之一震。

麦克墨菲借助酋长的帮助私逃出来独自带一群病人偷船去海上钓鱼时,他们是多么开心,脱离了精神病院,可以看到他们都是有个性有思想的人。其实他们和常人没太多的不同,一样的可以吸烟、喝酒、聚会、打球、航海、钓鱼等,唯一的不同是,他们对某些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是不被疯人院或社会所准许的,被强烈的打压着,于是他们成了一群疯子,确切的说是“愚者”,不敢有任何奢求、麻木的愚者。而迈克帮助他们寻找到他们的个性。他带着他们疯耍,带着他们解放被禁锢的思想。他那一句“我是说你们一直抱怨这个地方,但是你们没有勇气做出这里,你们以为你们是疯子吗”。自从麦克墨菲的带动后, “疯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苏醒了,疯人院逐渐出现了生机。最明显的表征是,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开始“提问”了。我们看到,最初一次会议的讨论环节,几乎是护士长的独角戏,病人一律沉默,麻木不仁。但后来,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并提出各种问题,一次比一次热烈。“比利不想谈论的问题,为什么要逼他回答?”“为什么宿舍在白天和周末要锁起来?”“为什么我不能得到我的香烟?” 引起香烟争端的第三次会议达到了一个高潮:“你们有什么权利把我们的香烟扣留在你们桌上,只当你们心情好的时候才发一包?”要注意契士威客歇斯底里时的一句台词:“我不要他的香烟!我也不要他的、他的、他的、他的、他的、他的„„香烟!我甚至不要你(指麦克)的香烟!我要我的香烟!我的、我的、我的!”这里强调“我的”,其实在强调一种天然的合法性,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也即“天赋人权”的觉醒。但是最后瑞秋还是用她的权威,她的规矩扼杀了他们的合理要求。并且还用电击疗法给他们警告。就像被电击前契士威客喊到的:“我没有做错事”。明明电击疗法就是用来治疗濒危的的病人,不是用来惩罚人的,那用在正常人身上就更加残忍的。这让我们看到这些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用的手段有多恶劣。

但同样在这一次香烟争端之后,影片也出现了转折一直沉默的酋长开口说话了。作为疯人院里一个真正健康的正常人,酋长代表的是社会中真正的清醒者和理性者,对环境具有理性的洞察,因而选择了装聋卖傻,默默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他不认为自己具有反抗或逃走的能力,当麦克墨菲要带她一起逃离疯人院的时候,他说:“我不够强壮”。但他的沉默并非出于麻木,而是代表拒绝:拒绝与权力或体制发生关系。而麦克也看出了这种洞察,所以他力邀酋长一起逃跑,“只有我们两个”。

影片最后一段麦克墨菲已经下定决心准备逃走了,但逃走钱还不忘跟这群难兄难弟告个别,带着他们不顾后果的疯狂了一回。最后也不知是麦克有意的还是不小心睡着了当天晚上没有逃出去。第二天当瑞秋进来后派人找到比利时,比利仓皇的跑到瑞秋面前急于解释,但是在众人的掌声下他又找回了勇气,在那一瞬间,他不结巴了,而且说话也开始理直气壮了,当瑞秋问道:“你不觉得丢脸吗?”他很果断了回答了不,但是瑞秋竟然甩出了对付比利的致命武器:想想如果你妈妈知道了会怎样?于是比利瑟缩着恢复成那个惧怕母亲惩罚的孩子,被逼的背叛了朋友放弃了尊严更放弃了生命,这就是精神病院应该给病人们带来的治疗吗?当时麦克有足够的时间逃走,但当他发觉同伴出事时,他反而赶回来想掐死瑞秋。以至于最后受到严重的惩罚,被做手术变成了白痴。

第二天,纷纷传言麦克逃走了,但酋长不相信他会跑下自己独自逃走,果然麦克晚上被搀扶回来了,但这时的麦克已经变成该阴暗制度下的牺牲品了。这时,酋长身上的力量复苏了,他说“我感觉自己像山一样强壮”。他一边对迈克说“我会带你一起走的”一边用枕头闷死了被“改造”过的麦克,独自一人,举起了那个麦克不曾举起的水箱,重重地砸向疯人院的玻璃窗。他高大修长的身影在晨曦的微光之中,在灰蒙蒙的天空下的荒原上大步向前,渐行渐远。当他搬起水缸那一刻,我还想到了一开始麦克和大家打的那个赌,虽然他没成功,但是他丢下了一句:“至少我试过了。”

总结起来,影片表面上演示的事发生在精神病院的一个悲剧故事,实际上却展现了一个为了个性解放而孤军奋斗的英雄,从影片的最后酋长逃了出去,病人们纷纷狂呼,喝彩可以看出英雄的死并没有换来解放,而是唤醒了一群人的觉醒,我想这比一个人的解放更有价值。

第三篇:飞越疯人院影评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作者:云星伟 看完影片我触动很深,也想到很多,课后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这部影片创作背景和相关影片介绍的资料,所以仅凭自己对《飞越疯人院》这部影片的了解简单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据了解《飞越疯人院》这部影片由米洛斯·福尔曼执导拍摄,获得第四十八届奥斯卡(1975)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奖项。《飞越疯人院》是美国七十年代社会政治电影的代表作,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所精神病院是美国在那一段时期病态、压抑的社会缩影。当然,这部影片的政治意义以及其独有的时代代表性也正是影片优秀的原因所在,但是我想谈的并不是这一点。

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台词其中一句就是“我试过了”。当麦克莫菲和同伴们打赌能搬动饮水机砸开窗子逃走,大家都说麦克搬不动,结果,麦克真的就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没有搬动,但是他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至少我试过了”。是的这句话很简单,但却告诉我们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不要在乎结果,努力尝试的过程很重要,至少它可以让我们问心无愧,让我们无怨无悔。

一句简单的“我试过了”蕴含了多少道理,这让我想起了时下热播剧《北京爱情故事》中男主角程峰冒险去争夺大德公司控股权的举动,可能在很多外人看来麦克莫菲的举动恰恰和《北京爱情故事》中程峰的做法一样,结果肯定是失败。丹麦克也恰恰和程峰一样选择了去尝试,虽然麦克

失败了,但他敢于尝试、敢于向制度挑战、敢于为权利为自由去斗争的精神已经唤醒了精神病院里所谓的精神病人,这也是后来酋长敢于逃离疯人院的原因。

“至少我试过了”我认为是麦克最经典的台词,也是我从影片中最受启发的一句话。我由此感想到我们这批在温室中长大的九零后,这些所谓的新生代大学生、天之骄子在一点点的困难之前却大多都是退缩或还是依赖父母,那时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这句话“我试过了”,“至少我试过了”呢?

影片中麦克可能是因为违反了那个时代所谓保障人权的法律被送进疯人院,尽管在疯人院里受尽各种非常人的待遇,但麦克始终未曾放弃自己的目标:逃离疯人院,这也正是影片主线所在。这也恰恰吻合麦克的人物性格,一句“至少我试过了”与影片主线紧紧相扣,这也应该是该是米洛斯·福尔曼导演的点睛之笔。

影片另一处神来之笔是结局,我认为《飞越疯人院》这部影片的结局应该是出乎每一个观众所预料的。“我们一起逃走”。这是酋长最后对麦克说的话,也许观众真的以为酋长要把麦克弄走,但是,结果却远远出乎意料:酋长把麦克用枕头闷死,然后自己逃走了。可是,他选择了用麦克原来设想的方法逃走,实际上,也就是和麦克一起逃走了。 这种让麦克灵魂解脱、让他灵魂自由的结局应该是西方人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决定的,从这方面来讲这样的结局也在情理之中。

总之这是很好看的一部电影,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真希望老师能多放一些这样的电影。

第四篇:飞越疯人院有感

首先,他总是乐于反对已有的规则么?如果你注意到一个细节,你就会知道,不,他乐于遵守一切合理的规则。当马提尼试图违反赌博规则作弊的时候,墨菲生气地对他咆哮。

其次,他反对(或者提出)的都是哪些规则呢?他反对瑞秋总是在讨论治疗会上侮辱病人,刺激他们。他反对医院使用廉价方便却对病人很不好的方式(给病人定时吃安眠药)来逃避自己的责任与工作。他提出——注意,是提出,墨菲并不仅仅是在破坏旧规则,他也在尝试着建立新规则——应该增加看全美大赛的时间。反对终日把病人锁在疯人院里,要求他们应该要有自己的放风时间(在影片进行到半个多小时的时候,比利告诉麦克,这里的人并不被允许离开疯人院,从而引发了墨菲后来带病人们集体外逃的事件)。

再次,墨菲是个“坏小孩”的角色么?他对护士瑞秋,一开始就带着嘲讽么?从某些角度来讲,他是个坏小孩。但这方面的证据,实际上少之又少。我能想起的,仅仅有他未经允许就进入工作室停止音乐这一行为。其它时候,在我眼里,他只不过是在据理力争。他对瑞秋的第一次嘲讽是在瑞秋拒绝就关闭音乐与他讨论,并强迫他吃安眠药的时候(他被赶出护士站的时候,并没有嘲讽瑞秋而是说了一句,yes madamm)。他在疯人院里打过两次架。一次是打了强行架着马提尼离开的华盛顿,一次是在比利自杀后掐住完全冷血的瑞秋——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任何待遇打过人,即使是在接受残酷的电击时,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怒意。他所做的一切,是一个从小就游手好闲的小混混所做的事。但他重义气,尽管嘲讽却并没有真心讨厌疯人院里的任何一个病患。

我想说,麦克墨菲是一个,一切不当规则的反对者。他试图改进他所处环境里每一个切实不妥当的规矩。但在当时的疯人院——我想说的是,我在这里指的并不仅仅是当时的疯人院——并不允许他对任何一个已有的制度进行反对,不允许她有任何新规则的倡议。那是一个僵化的,冷血的,无人性的规则引导下的环境,生活在其中的人死气沉沉,毫无活力。有人说,这暗喻着我们重蹈覆辙的生活——不!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生活规则进行各种各样合适的改变。墨菲和我们一样,并不想打破整个框架,而仅仅是想要改变细节,但即使是这样,他依然不被允许,不被接受——这时候,他才想要逃离。还是请大家注意,他对疯人院的厌恶是由浅入深的,他想要从劳改这样一个僵化的制度中逃离(因此,在影片的一半,他拥有离开疯人院回到劳改所的机会,但他装疯卖傻,放弃了这样的机会,当然了,这只是从一个地狱回到另一个地狱的机会),却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更加僵化的环境里,改进不成后,他才选择彻底地逃离。墨菲并不应该成为那些墨守陈规者抨击的对象,也不应该成为那些自由主义者的榜样——自由主义者们不要高扬墨菲的旗帜。打破了一切规则后所能换来的还是空虚,生活需要的不是一再的仅仅为了寻求新鲜而做的彻底背叛,而是一点点地改进。我还是想说,我努力地翻了翻别人发表的评论,却并没有发现让我满意的影评。我很遗憾。What they said is just not the point!

提一下酋长。他是一个游离在制度之外的人,直到墨菲的出现,他才意识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没有人性,从而觉醒,逃离制度,奔向新生。他是剩下的病患的一个缩影。影片里,他暗示着的是被墨菲唤醒的,原先对这样的环境毫无知觉的麻木的人们。但留下的病患也告诉我们,逃离制度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我们需要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权利!我想这才是这部影片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

最后我想提一下瑞秋。瑞秋在这部电影里扮演了一个心狠手辣的角色,恶毒地对待病患(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她很和蔼),并且用心险恶地留下墨菲试图报复他,诸如此类。但这个帽子扣得太大。影片里把许多真实世界里的角色给理想化了。瑞秋是这个丑恶小世界的维持者甚至制造者,她厌恶一切自由的快乐的气氛,试图扼杀每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比利是正常的欲求受到严重的遏制并且时时遭受恐吓而变得胆小懦弱口吃的人,大家如果注意的话会发现,他刚刚做完爱时,感觉自己终于成为一个正常人了,眼里满是希望,说话一点都不口吃,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精神病患者,而是被外界压抑人变形的人;酋长是制度的游离者,最终觉醒逃离,墨菲是改善生存环境的领头羊,他乐衷于此,最终却灰心丧气地打算离开,这些都不复多言。回头说瑞秋,我理解在精神病院长期工作的护士和工作人员们,长年工作的压力以及许多病患的不可理喻使她们无法心存太多善良,对病患的冷漠并非不可理喻的事情,他们自身其实也并无权改变制度(影片中,疯人院几乎成了瑞秋的一言堂,这是不太可能的),他们也是制度的傀儡和受害者。许多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护士们自己都很容易患上精神疾病。我依然想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瑞秋在影片中被着力进一步丑化,也正是这部影片理想化的一部分。

对这部影片的阐述就这么多。我在文中引用的其它观点请自行阅读他人的影评。我想这也可以带给你不同的视角和感受。同时欢迎所有喜欢这部影片的人与在下探讨它的隐喻意义。

第五篇: 观《飞越疯人院》有感

《飞越疯人院》 这部影片是1975年美国导演米洛斯·福曼所拍摄电影,根据1962年肯·克西同名小说改编。曾获1976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五项大奖。

对于影片情节,在初次欣赏时,真的有点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有种自己也成了“疯子”的愤懑之感,然而,等我独自安安静静地再次观看一遍之后,心底泛起一种复杂的感觉。说看懂了,的确已经明白了情节,也了解了这个故事。但是真的看懂了吗?我又不住问了自己一次,而答案是否定的。影片的深层含义并不是那么浅显的,作为一部经典的电影,由许多情节都值得商榷、慢慢理解。就好像我们常认为的那样,一部经典的作品只有反复推敲才能显其深刻内涵。

我们知道影片的绝大多数镜头都发生在一家精神病医院,医院中的人们神态各异,行为乖张,做事没有逻辑,仅凭 “缺陷的意识”生活,如果从外表看,也许你会下意识的排斥、甚至鄙夷,但是深入地去体会、理解,你应该能体会到他们的善良、他们那种仍向往美好、正常的生活的渴望。

先谈谈一个人物——护士长瑞秋。医院中的病患听从护士长瑞秋的话,顺从她的“命令”,因为她是护士长,他们知道,只有听从她,才能获得药品从而减轻自己的痛苦。表面上看,瑞秋是一个恪尽职守的护士,医生眼中的优秀人员。但在病人眼里,她只是一个依靠恐惧、暴力和处罚来维护自己权威的恶魔。她忠实执行规则来要求病人,但这些规则并非由病人自己制订,也就是说她剥夺了病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自由,这种自由包括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自由。她不但限制病人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而且还限定病人听的音乐看的电视等等。老师在课上说:“瑞秋是一个不知道随机应变的护士”,的确是有道理的!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就像一位“巫婆”,看着她穿着白色的衣裙,好像天使散发圣洁的白光款款而来,但是在我眼中,这场景有种莫名的讽刺,每次当她走来时,只会引起病人们的神经紧张„„ 每次的谈话时间看似十分民主,表达出她作为护士长对病患的深切关怀,然而一旦触及她心中深刻的规则时,一意孤行才是真实的写照。有影评说:片中疯人院实为社会之缩影,疯人院里只有“精神病人”和“医生”两类身份,但这恰恰反映了社会中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我想,这瑞秋就是一个真正的反派角色,一个“统治者”。

而后谈谈情节——影片结尾:昏黄的光线下,“酋长”来到麦克默菲的床边,呼唤着他,“现在我们可以逃跑了。我现在觉得自己强得象座山。”“我不会扔下你的。我不会让你这个样子留在这里。跟我来吧。我们上路吧。”“酋长”一边说着“我会把你带出去”,一边用枕头闷死了他。而后“酋长”搬起洗漱台砸烂窗户逃走了。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酋长要杀死麦克默菲? 如若我们从灵魂层次来理解的话,酋长不仅不是杀害了麦克默菲,而是解救、释放了他。那扇破碎的窗户仿佛禁锢人们思想的旧制度,被无情地颠覆。当灵魂超越肉体的束缚,他将获得永恒的自由。而不是像傀儡一样残喘呼吸,仍人摆布。而且,飞跃疯人院,一直是麦克默菲的心愿,他是不愿被束缚的。

当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希望的曙光会照耀着酋长与麦克默菲的灵魂走向自由!

上一篇:服装网店策划书范文下一篇:法院送法进校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