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压强实验复习

2022-10-21

第一篇:初三物理压强实验复习

初三物理《压强》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进行有关计算。

2、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节课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知欲,并通过实验探究来加深对压力、压强的理解。有关计算和增大减小压强,安排到下一课时进行。因此我确定教学目标为:

a、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②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b、过程与方法目标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体验、观察实验现象以获得对压强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学习应用控制变量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参加探究性实验的活动,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教学的重、难点:

由于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因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因此,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思维的培养。 学生以为压力一定就是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所以我细化了压力部分的学习。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根据我县提倡的问题导学模式的教育形式。我采用先学后教、小组合作、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设计思路立足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点拔,达到学习目的。

教具准备:海棉、压力小桌、一盒钩码、气球、削尖铅笔 四、说教学过程 1、设计实验

让学生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让学生把他们的设计思路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一些基础较一般,他们会打开课本,学会用海棉、压力小桌做探究实验。而对于那些程度好的同学,他们的思维较活跃,探究方法也多。这样分层次的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2、压强知识的应用

将压强联系在生活中能加深学生对压强意义的理解。老师介绍每一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一限度,物体就会损坏,并举了一些实例。 请学生分析哪些事例是需要破坏物体表面(增大压强)的?而哪些事例中又是要防止物体表面被破坏(减小压强)的?

4、小结

让学生板书对本课时的收获。

5、作业设计 作业1让各小组学生回去设计“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作业2下去收集生活中需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事例或应用。作业3自学压强的计算。

第二篇:教科院实验附中初三物理复习计划

初三物理备课组:郭奇杰付书华王倩

一、指导思想:关于今年的中考,我校物理组的教师将本着以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标准,以教材、考试说明 、目标检测、双研会资源等为具体的教学复习内容,紧跟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加强具体题型改变的练习与讲解。带领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学习,所以我们要从以下方面认识我校初三年级的总复习。

1、 学生学习基础不高是我校教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以发展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复习中成长;学生也是独特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握学生各自的层次,不要用一种模式教学,不要用一种模式辅导,而要有有效的分层教学;学生同时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让他明确学习的目的,现在努力就不晚,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更加独立自主的去学习。

2、复习中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因此既要抓中考升学率,又要研究、实践和引导社会、家长公正评价学校教育的新视角、新标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单一的教学质量的提高,科学的质量观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整体的提升。

3、采用适合我校学生的恰当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注重初中物理总复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是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具体地说,有效教学主要包括: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需要我们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做好以下三个方面:(1)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2)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3)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结合具体的教学上,我们可以在课前小测上引起学生复习的意向;课上明确目标,引导学生复习的方向;教学上形成知识网络,帮助学生重新构建知识体系 ;练习上要精练,避免重复低效的练习;要有课后小测,关注学生复习效果。 同时注重方法指导,纠正不良习惯,挖掘学生最大潜能。教师更要把握命题方向,关注热点问题,调整复习对策。最后必须对重点知识、薄弱环节专题复习,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要突出团队的作用,发挥我们物理组每一个教师的优点。在教学资源上我们共享,备课上每周都要进行必要的同头备课,研究考点,研究重点,研究突破重点的方法。而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年轻教师多找资源并整合,付老师就多帮助我们把关,把我们物理组形成一个拳头,促进我校物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复习的后阶段,我们可以分工协作注重各种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学

生,同时要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和应试状态,及时会诊,使学生的实际更切合于中考。复习备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复习策略,把物理总复习工作做得更切合实际,更有效。

二、学情分析:初中物理教学分两年,初二教学主要是力学、热学、光学等部分,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三分之二的比例,非常重要,可是,学生在初二时学习物理还没有入门,初二时每个教师所教班级比较多,分层辅导不能落实,学生现在感觉初二物理的知识几乎都忘了;到了初三学习电学,学生一方面是感觉理解起来很吃力,另一方面电学用到了很多数学比例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我们今年中考物理的电学和力学出题形式有所变化,可能要脱离之前的比例计算,那么我们教师也面临着对于考试改革中的变化的把我,而更为急迫的是如何掌握好初中物理的这些基本知识,掌握新课改需要的各种技能,我们就必须分析每次考试的具体情况,对我们今后的复习就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比如本次的期末考试:不及格学生21人(含外籍生)名单阳姝萱尉凯郭冰钰马骏那婷婷刘青松于雪焱佟晓杨晓璇李甜恬方宁谢

丹尼孙静雯聂帅广 杨晓璐黄强 王琳珊王晓萌李晶郭晶晶 玛丽娅。

及格边缘生65分以下19人名单为张悦 张若芸 时泽宇 王郁雯 汪威啸 陈威 段永威 李欣宇 周天圆 魏茹嫣 别青松 赵营 崔我理 杨一凡 朱虓 赵薇 王钏 赵浩然 王锡德 。

优秀边缘生80分以上共16人名单为李家仁 石珏 李旭东 高荣鑫 于明佳 高谢恩 权子豪 王聪聪 李东宪 别科明 陈雨泽 杨雁宇 刘灵 潘晨晨 薛昊男 张琳。从这次考试成绩来开不及格同学中50分以上的13人,占绝对多数,也就是说及格的希望很大,我们必须加强这部分的基础得分能力,分值低的必须保证进步。而且一定可以通过复习进步的,要给他们增加信心。及格边缘生一定要落实巩固,树立信心争取更多的进步。而优秀边缘生要加强多方位的指导,基本过关,中等加强,难题突破,力争在中考中取得优秀。

下面是我组教研活动制订的复习计划如下:

中考复习的总目标总复习目标:及格率达到95%左右,平均分和区里持平或略高于区平均分,优秀率争取20%到25%。在区里保三十五争取三十名。教学过程中力争扎实双基,调动学生积极,做到学生学有所需,力有能及。

四、复习策略:

1、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学生团结协作,组内教师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3、以学生为主体, 坚持当堂训练的模式,课堂要求师生互动。

4、与时俱进,关注区市的教研活动,多渠道收集中考信息,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5、加强分层指导,突出对学困生和学优生的个别辅导,课堂上提出明确的复习任务。

五、复习采用“三轮复习”的方法。

(一)第一轮复习(2月17日——4月25日)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记忆关。要求记住所有的计算公式。没有准确的记忆,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结果,尤其在我校学生整体基础不高的情况下。(2)基本方法关。首先是基本知识的应用关。其次是基本公式的变形练习关。最后是探究实验的实验分析方法关。如控制变量法的理解等。(3)基本能力提升关。要求熟练掌握解基础题的思路。

原则上每个章节配2份练习题,结合学案和复习资料:一份以基本概念为主,紧扣课本和课标,不拓展不加深,可作为随堂复习笔记,真正做到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另一份,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定律的运用,习题量都以25钟为标准,做到课课清。命题主要由组内教师轮流完成,题目主要从备课组的几本资料和习题库中选取,提前两天交文印室印刷,重点章节适当再加一份检测试题。在此过程中,老师灵活掌握,简单章节一节课,避免前松后紧,最后的复习很仓促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利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体系。配套练习以《新目标》为主,复习每个单元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我校学生抓基础既现实又可以产生实效。

(2)要特别注意不能丢掉课本,对课本上的实验课后阅读内容等一定注意分析,有些中考题就出自课本中的变形。

(3)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5)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具体时段的复习内容(特别要注意结合中考说明进行考点的把控)

2月17日到21日:质量、密度 、力的概念、重力 、摩擦、二力平衡。2月24日到28日:长度测量、机械运动、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压力与压强、液体内部压强。

3月3日到7日:大气压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浮力。

3月10日到14日:杠杆、滑轮、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功、功率。 3月17日到21日:机械效率、机械能、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乐音与噪声。3月24日到28日:光的直线传播可能考察应用(两个知识点删除)、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透镜成像及应用、温度、熔化和凝固、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3月31日到4月4日:分子动理论、内能、热量、比热容、热机、 能的转化与守恒、导体和绝缘体。静电现象:1.两种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新增加)、电路。

4月7日到11日: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阻的串联和并联。4月14日到18日: 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

4月21日到25日: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磁体和磁极、磁场和磁感线、电流的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

(二)第二轮复习(4月28——5月30日)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物理思想的形成和物理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可进行专题复习,如“电学综合版块”、“热学综合复习”等。也可进一步细化如“变化电路板块”、“实验设计专题板块”等。

“热点知识”专题复习:把近几年来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此复习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练习时采用题组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复出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此题与彼题的异同,既顺利解决了问题又熟练掌握了方法,且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专题的划分要结合实际情况合情合理。既要加强弱项同时也要提高强项。

(2)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

(3)注重解题后的反思。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适当加大学生的练习量,但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反思特别适用在这里。

3.第二轮实验专题具体安排

(1)力学实验专题:平均速度;杠杆平衡条件;动能、重力势能的有关因素;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阿基米德原理;滑轮组机械效率。时间为4月28到5月9日。达到基本的实验可以准确把握,提高部分的实验有思路,会进行变形的思考,能够明确相应原理,可以在提示下完成相应的实验,或者部分相应的实验(达到分部得分目的),树立可以得分信心,并逐步落实。

(2)电学实验专题:影响电阻的因素;焦耳定律;多种方法测电阻;测功率。时间为5月12日到16日。基本实验操作可以准确把握,基本实验原理明确,针对各个实验电路图有较清楚的认识,会进行部分变式应用(分部得分),树立可以得分信心,并逐步落实。

(3)电学综合专题:变化电路专题;电学结合实际应用专题(电学大题)。 力学综合专题:力学结合实际应用专题。时间为5月19日到27日。要求有基本的思路,能够掌控好基本的部分,并按思路进行,扩大得分范围,树立可以得分信心。

(4)声、光、电磁专题:基本应用部分;基本实验部分。时间为5月28到30日。准确把握,不丢分。

(三)第三轮复习(6月2日——中考)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经过前两轮的复习,学生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很不稳定,因此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考前练兵,犹如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有各区二模模拟,中考真题等。一般采用成套的综合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严格考试和分类讲评.此轮复习要从目标的确定,审题,答题,自我检查和草稿纸的分配都要有认真的辅导,考生要有自信

心和严肃科学的应考态度。提高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使学生进入考场时有一种熟悉感,适应感。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3)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有代表性,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是关键的环节。

(4)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5)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6)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7)注意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

3.第三轮考前拉链具体安排

(1)分层掌控:将各区题找出来进行整合,分出基础部分与提高部分,基础部分全体过关,提高部分注意针对性的指导。做好全体同学的进一步的提升,针对性更强,分层性更强,练习性更强(注意全体的动手上)。此部分实施的时间在6月2日到6日。

(2)限时练习,分层讲解分析。主要是突出时效性,练习与讲解间时间连续,针对易错易混淆点逐一排查,注意答题方法技巧的培养。此部分实施时间是6月9日到21日。

总之,只要做好基础知识过关,基本应用到位了,全体学生都能跟着动,每节课都强调必要的落实,那么我相信成绩一定能够达到我们的预定目标。

第三篇:中考物理专项复习 压强和浮力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P

1、物理意义:衡量压力的作用效果。

2、定义:物体 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公式:P= 。

4、单位: 帕斯卡,简称 ,符号Pa 。1帕= 。

5、压力的大小: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 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 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可以 压强,减小压力可以 压强。

6、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

二、液体的压强

1、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

2、大小:

(1)与深度有关: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面的压强 ; (2)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 有关系,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3、公式:P= 。

4、应用: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 、 是连通器,船闸也是利用连通器的道理工作的。

三、大气压强

1、实验:能够表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有 ;可以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有 。

2、测量: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在 、 、 上就使用了金属盒气压计。

3、大气压与高度: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 帕。

3、大气压与沸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升高时 。因此高原上的沸点 100℃,所以烧饭要用高压锅。

4、气体压强与流速: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

四、浮力

1、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2、大小:可由以下方法求(测)得。 (1)两次测量法:F浮=G – F ; (2)阿基米德原理:F浮= ;

(3)二力平衡法(悬浮、漂浮时):F浮= 。

五、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文字表述:

1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 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它同样适用于气体。

2、公式:F浮= = 。

六、物体的浮沉条件

1、浮力与物重的关系(浸没时) (1)当F浮 < G时,下沉 (2)当F浮 G 时,上浮 (3)当F浮 G时,悬浮

(4)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 F浮 G

2、浸没在液体中物体ρ物与液体ρ液的关系 (1)当ρ物  ρ液 时,下沉

(2)当ρ物 ρ液 时,上浮 (3)当ρ物 ρ液 时,悬浮

七、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利用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做成空心,使之能浮在水面上的道理做成的,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轮船的排水量是指 。一船从海里驶向河里,它受到的重力不变,它所受的浮力不变,但它排开水的体积 。

2、潜水艇:是靠充水或排水的方式改变 来实现浮沉的。

3、气球与飞艇:内充的是密度 空气的气体。

4、密度计:密度计是测定 的仪器。密度计在较大密度的液体里比在较小密度的液体里浸得浅一些,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第四篇:2018年中物理总复习(人教版) 教材知识梳理-9 压强

第9课时 压强

1.(2017·天津中考)下列有关压强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有压强 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 C.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升高 D.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2.(2017·四川成都中考)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B.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C.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D.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锐 3.(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图甲是大刚同学用两手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身体可视为杠杆,如图乙所示,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已知每只手所受的支持力大小为200 N。

(1)若每只手掌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 cm2,计算手掌对地面的压强。 (2)求该同学的质量。(g取10 N/kg)

4.(2017·甘肃兰州中考)如图所示,质量为500 g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80 cm2,内装1.5 L的水,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1)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 模拟预测

1.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B.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2.如图所示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 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 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

C.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D.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3.

如图所示,轻质细绳将物体A、B通过两个定滑轮分别连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其中GA=10 N,GB=100 N,B是边长为20 cm的正方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0 N C.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为100 N D.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为2.25×103 Pa 4.如图所示,两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盐水(ρ水<ρ盐水),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pC

C.pA

D.pA=pB=pC

5.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图乙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6.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对路面的压强 B.人用吸管吸食饮料是靠大气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

C.深海潜水员必须穿抗压潜水服是因为海水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升力,是应用了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的原理

7.下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洞口A表面隆起,洞口B表面平坦。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洞口A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B.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C.洞口B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D.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8.(多选)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柱形薄壁容器重为G、底面积为S、高为h。先将容器注满密度为ρ0的液体,再将重为G0、边长为a的小立方体物块(如图乙所示)从液面处缓慢释放,待物块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可能的是 (

A.p= B.p=

C.p=

D.p=

9.一个盛水的平底茶杯,质量为450 g,底面积为50 cm2,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和水所受的重力为 N(g取10 N/kg),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 Pa。

10.我国拥有在南海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能力。在海洋资源开发中,随着海水 的

)

增加,海水产生的压强越大。在1 500 m的深海铺管作业中,海水对管道设备的压强是 Pa。(取ρ海水=1.0×103 kg/m3)

11.如图是a、b两种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则a、b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 。如果用质量相等的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并将它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12.如图所示,高铁站台离边缘不远处有一条踩上去有凸凹感的黄色带区域,人必须站在黄色区域以外的位置候车,其原因是火车急速驶过车站时,黄色区域以内的空气流速 、压强 ,易发生安全事故。

13.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为了利用 。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将药水瓶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 m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a。(ρ药液=ρ水)

14.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境。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 (选填“越大”或“越小”)。

(2)比较图甲、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3)在图乙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在图乙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 。 15.

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 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管口,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g取10 N/kg) (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 kg/m3,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 Pa。 (2)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 (选填“大于”或“小于”)她测量的值。

(3)小杨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测量小梁同学所在地大气压的值,他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发现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如果你来测量,且能够测出,则玻璃管长度—— (选填“必须大于10 m”或“可以小于10 m”)。 16.港珠澳大桥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工

程完成后,从香港到珠海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到半个多小时。(海水密度ρ=1.03×103 kg/m3,g取10 N/kg) (1)海底隧道长5.7 km,设计时速为100 km/h,求汽车通过隧道所用的最短时间(汽车长度忽略不计)。

(2)该海底隧道是我国首条超大型深埋沉管隧道,实际安装水深45 m,求在海底作业的工人承受的海水压强。

(3)海底隧道由33节水泥沉管在海底对接而成,每节沉管长180 m,宽38 m,高11.4 m,约8×104 t(按8×104 t计算),求每节沉管受到的重力。

(4)将如此巨大的沉管直接放入船中运输十分困难,请利用学过的浮力知识,给海水中运输沉管提出一个建议。

第五篇:初三物理实验总结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罗友洋 刘斌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物理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完成的很圆满,很顺利。现总结如下:

1、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总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面对群体,以实验创新教育为前提,使学生达到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抓好“七个正确”:其一,选择仪器正确;其二,安装调试实验装置正确;其三,操作规程正确;其四,观察方法正确;其五,测量读数正确;其六,处理数据正确;其七,实验结论正确。

2、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

大力探索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形势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按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掌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主要方式是采取提问、答疑、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等。

3、全体师生在思想上都很重视。

每次实验,教师都能够认真的准备,并事先演习一遍。同学都能够做到先预习,熟悉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并严格按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验结束后能及时整理仪器并按要求进行送回仪器室,摆放到指定位置。其次,通过做实验,培养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对实验的总结,增强了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通过做实验,使同学们演习物理的兴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学期的实验工作能够圆满完成是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以后的实验工作我们将更加严格要求,力争做的更好。

上一篇:创伤性休克护理的试题下一篇:超市员工简单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