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译密码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如何破译密码范文

破译课堂密码

年轮

回想2008年9月到耿巷小学参加工作,至今已5年又3个月了,若算上2007年在常熟皖赴虞育才学校的半年工作经历,我在三个不同性质的学校已工作近六年了。一路走来,并不平坦。

师之初

还记得当年在皖赴虞上的那堂公开课,课前找学生彩排背答案,课上学生拼命的想答案又想不起来的窘态,课后学校督导唏嘘不已,摇头叹息走出教室的样子,课上的较好的一位女同事(文静)用嘲笑的眼光看着我,好像在说:原来你就这点本事,哼!我也感到不好意思。半年后我就辞职回乡考试了。

漫漫长夜

通过考试,我被分配到耿巷小学,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和希冀我来到了当时破烂不堪,一下雨就满是泥泞的耿巷小学。虽然条件比较简陋,可总算有一个施展抱负的地方了。我怀着满腔热忱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每天晚上认真的备课,每天上课认真的讲解。靠多时间、高精力投入,学生的成绩虽有所提高,但效果并不明显,每次考试的人均分也仅比同年组其他班级高

5、6分而已,每个星期五下午我都觉得累的精疲力竭,当然,这是一个星期工作干下来的感觉。我想,我这么卖力的工作,才得到这点产出,我绝对算不上一个成功的老师。因为,我的并不算太好优势并不明显的教学成绩是靠高投入,多机械训练得到的。漫漫长夜,我思考着出路。带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想法,我开始钻研《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程红兵好老师就是好教育》、《中国大教育家》、《追寻近代教育大师》等书籍,并开始听他们的讲座,同时,一所学校的名字渐渐闯进了我的耳朵——山东杜郎口中学。

2010年9月我调入耿巷中学,独自一人开始偷偷的搞课改,那时学校的管理不像现在的这般严格,管的密不透风。相反,非常自由,我可以去干我想干的任何一件事情。每天,我给学生抄大量的导学案,学生苦不堪言,同事怨声载道,成绩提高缓慢,甚至我怀疑有没有提高。由于是中途接过一个班,我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威信,所以课改效果很不理想。2011年9月,我向校领导要求辞去九年级语文老师职务,想从初一开始好好带出一界优秀的学生,于是有了与现在这届学生的邂逅,整个初一一年,由于老校长顺其自然的管理方法,我还是可以一如既往的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带学生军训、跑步、两个星期搞一次活动。那是真是很快乐,虽然钱拿得很少,可那时我和两个班学生都很快乐。课堂改革还是不显山不漏水的搞着,但我知道,那只是皮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改。

子夜

2012年11月的一天,同事们都在说学校将有大的人事变动,怀着好奇,我问了几个同事,他们说来了一个年轻的校长,搞课改来了。我满怀期待,心想,这下可以放手搞课改了,校长首先选择了2011级学生搞课改,学生的座位开始有了变化,有本来的传统面朝黑板变成了面对面。我也带着十二分的热情继续搞课改,可我总觉得改来改去大家还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甚至我自己都不知不觉的回到了传统课堂模式。我乐此不疲的讲,学生昏昏欲睡的听,时不时的望一望后墙上的那个钟,盼望着下课铃早点打响。这不是真正的课改!

顿悟

初三的时间这么紧,九年级上册第九课《故土》居然上了四节课都没上完,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我想,这可怎么好?时间这么紧,一课上了四节课还没上完,效率奇低,考试肯定完蛋。

再也不能这样活

痛定思痛,我下决心变革,我没日没夜的一个人在电子备课室思考出路,于是,一张课堂评分表诞生了。最初很原始,但实行起来效果不错。我决定走下去。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根据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对课堂评分标准进行改进。到现在,我课堂评分表和课堂评分标准已经有了2.1版,我把它视为自己六年辛苦工作得到的最重要的科研成果,先将课堂评分标准写在下面:

九年级语文课评比标准(2.1版) (1)开场白、点评、纠错、补充(5分)

具体要求:励志、与课文内容有关,积极、健康向上; (2)朗读(10分) 具体要求:普通话要标准,不读错字;断句准确;有感情、语调不平淡;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吐字清晰、声音宏亮、节奏得当;能正确把握人物身份、经历、性格特点和职业特点,声情并茂、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3)板书、普通话(10分)

具体要求: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板书设计美观清晰有条理,展示认真规范,专业术语表达规范,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大方热情; (4)效率(内容丰富容量大节奏快)(10分); 具体要求:不拖延时间,不讲废话、不搞怪; (5)创新能力(形式多样、教法新颖、令人耳目一新)(15分)

具体要求:朗诵、演讲、辩论、课本剧、情景剧、相声、小品、唱歌、跳舞、绘画等等形式都算创新,但要紧密结合文本和主题,时间不可过长; (6) 课堂互动(10分)

具体要求:注意课堂互动,注意调动其他学生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

(7) 讨论与展示:(15分)

具体要求:讨论充分,生龙活虎、气氛热烈、准备充分,展示精彩;

(8) 拓展延伸(10分)

具体要求:不照本宣科,多方查找资料,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9) 礼仪礼节:(5分)

具体要求:说话文明,举止得体大方,注重礼仪礼节; (10) 纪律:(10分)

具体要求:在别的小组展示时讲话或有其他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言行当场扣10分,计入下次本组展示成绩; (11) 课堂特别表现(每人每次2分) 具体要求:在别的小组展示时、提问时、写错、说错知识点时,能主动抢答问题、质疑、纠错、补充、拓展延伸的每人每次加5分,所得分数计入本组展示课总分中,作为小组课堂评比分。

转折

有了评分标准,再辅以课堂评分表,语文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由原来的课堂主宰者,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和批判者;由原来的课堂霸主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课课有评比,项项有评价。压抑了太久的学习热情像喷泉一样爆发出来,课堂上经常出现你争我抢的场面,很多同学时不时的也看钟,但不是等下课,而是害怕下课,害怕自己小组准备的内容没有时间展示,同学们经常抱怨自己的小组还没来得及展示就下课了。或者下课了,同学们还在拼抢,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了发生矛盾的机会和可能性,和我关系一向不好的耿峰、耿贤杰、王刘杨、王少军也参与到课堂中来了,王刘杨的期中考试成绩更是飙升到116分,阅读和作文就考了89分。大家都在你追我赶的学习,争先恐后的抢机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有几个死硬份子继续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做法,但他们再也不能兴风作浪了,因为他们的狞笑早已被大多数同学铺天盖地的学习热情淹没了,早已没有了市场,偶有一个男生提问一个女生或一个女生提问一个男生的时候,他们才会低级趣味的哄笑两声,然后又恬不知耻的当看客。星期四晚上二班的展示课(杨修之死)上的非常成功,第一组不仅在开场白环节让人眼睛一亮,而且设置了辩论环节,辩论的异常精彩激烈。第二组陈丽琴和耿梦婷更是联袂演唱了林俊杰的《曹操》,下面会唱的同学更是小声的跟着哼唱起来;第三组秩序井然,郭灵芝和蒋安霞台风很正,一点都不怯场,全组更是深情并茂的朗读了杨慎的《临江仙》;第四组卢莉莉非常坚强,只带了唐文超和魏东洋同学上台,把他们的内容坚持展示到最后,我非常感动;第六组由于魏薇和余超生病缺席而只有李胜月、宋远男、耿梦星、王刘杨四个人参加了展示,仍然秩序井然的展示完自己的内容,宋远男同学用沙哑的嗓音展示完自己的任务,我很感动。抢答环节大家拼抢的非常激烈,尤其是几个组长更是一马当先,争先恐后的为本组抢分,宋园园、李胜月、李笑颜、卢莉莉、朱其帅、宗友梅等学生更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整个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活力,这是我从教六年来从未见到过的盛况。第二天上午第四节课,依然在二班,最后放学铃声响时正在抢答,各组同学还在不停的争抢,全然不顾已经放学的时间。面对这些情景,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兴奋,我想,我已经破译了课堂密码,困扰我多年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虽然没有人知道,但我激动万分。

艰难破晓

(1)初三老师竞争异常激烈,必须对自己的学科常抓不懈;求人不如求己,不能犯傻;

(2)语文课每周每个班只有六节,加上晚自习可以上两节,这样算下来,语文课每班每周只有八节课,这是我可以支配的时间,必须向课堂每一分钟要效益,不能浪费课堂每一分钟;

(3)必须把课堂的主权还给学生,进行课堂放生; (4)课堂出彩的关键在课前,而不是在课后,必须教导语文组长带领学生在课前做足功夫;

(5)杜郎口课堂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把学习是老师的事转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

(6)我引进了竞争机制,对学习小组的每次展示进行量化评比,这就像包产到户的作用一样,使学生感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付出多少就赢得多少,学生在团队荣誉感的引领下斗志昂扬、争先恐后、你争我抢、尽显风流,实践证明:评价是最有利的武器,每节课的前几分钟都要对前一天的作业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不仅要查做了吗?还要通报做的质量,让辛苦付出者经常享受成就感和荣誉感,让怠惰奸猾者经常感受耻辱,让他们无地自容,傲不起来、兴不起风、作不起浪,对老师心存畏惧。每个小组展示后都要及时给予评价,这样他们才会重视,评价标准有巨大的引导作用,比如朗读算十分,他们必定会在朗读上下功夫,比如板书和普通话算分,他们必定会在板书和普通话上有所注意,创新能力和拓展延伸分值大,他们就必定会在这两个环节下功夫,而这些功夫,他们肯定会在课前下,因为要拿高分,就必须在课前精心准备。比如第一组的辩论会,第一组的朗读(每个人胸前都有个牌子);陈丽琴和耿梦婷的演唱,第三组同学的朗读,显然是有备而来,这些准备都是评比和评价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必须运用好评价这一有利武器,使每次作业,每次展示都区分档次,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从而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其他门课的时间吸引过来,才能脱颖而出、出类拔萃、良性循环、名利双收。每天要评价、每课要评价、每次作业要评价、每次考试要评价、对每个人要评价、对每个小组要评价、对两个班要比较评价……评价无处不在、评价无时不有。 (7)新课堂的一个巨大好处是效率高,参与率高,一节课不知不觉就过来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8)新课堂的另一个意外收获是把师生之间的矛盾转化成了学生和团队之间的矛盾,比如以前在课堂上学生讲话被我批评,师生关系马上恶化。现在哪个学生再讲话,我立即扣全组的纪律分。这样一来,这个组的其他同学就会谴责这个讲话的同学,这个同学就会倍感压力,立即收敛,其他组的同学就会立即得到警醒。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有特效,且屡试不爽。说到这一点,就又要归功于评价表所产生的作用。 (9)人都是自私的,对自己有利的,或有利可图的事情他们就会乐此不疲的去做,比如抢答加分环节,以前怎么就没有多少学生回答问题呢?现在大家都发疯似的抢答。这就是人性的自私,有利可图才有动力,以后做事情要很好的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点,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10)对语文团队的评价要常态化,不能很久才搞一次,这样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 (11)任何时候,制度都比人更可靠。

(12)干工作不能太讲感情,要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要准备好应急方案,以备突发事件,比如刘娜贾旋事件,我就丝毫没有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在个人利益和感情面前,几乎任何人都会选择前者,因此,不能去寄希望于那虚无缥缈的和不可靠的感情。应做好一切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2013年11月2日晚于家中。

第二篇:破译 读《生命的密码》有感

破 译

---------读《生命的密码》有感

前几天,我读了《生命的密码》,这本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谈家桢的著作。我觉得这是一部严谨又不失生动的科普书籍。书中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不仅让我们收获很多科学知识,还让我们感受到求学、研究、做人的快乐,也带给我很多思考。我喜欢这本破译了许多神秘的书!

书中讲到关于一个基因问题的故事我特别感兴趣。在我们祖先的那个时代,人类还不明白基因和遗传等问题。母马生下了小马,他们不知道小马是怎么回事,母亲生下了小孩,他们也不知道小孩是怎么来的。直至一百多年前才有科学家明白了基因这回事。之后,有许多科学家为这件事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所研究出的成果更是耐人寻味。基因遗传学、克隆羊多利、达尔文的进化论等都是科学界的精华。

近些年来,转基因食品又成了人们的焦点,转基因食品就是改变某种食品的基因链,使它的产量、质量等大大提升。但1998年8月10日,英国的一位生物学家称一只实验白鼠在服用转基因蔬菜后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立刻在英国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生物学家所在的研究院公开给出了这位生物学家的研究成果是错误的结论,但还是引起了1999年的世界大辩论,直到今天还没有平息。

在我的生活中,妈妈对于转基因食品也是谈“虎”变色。我觉得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转基因食品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好处是通过改变食物的内在基因链,实现了人们想要的结果。毕竟,这些食品的很多方面得到了提升,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同时,渐渐地也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弊处,诸如损坏免疫系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莫名的恐慌。其实,用科学的眼光去看,不同的食物、不同的需求改变的基因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也不可能每种基因的改变都会损坏免疫系统。生活中,老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任何东西的摄入都应该有个限度,每一个人由于他的体质不同,所能承受的限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还觉得,任何基因的改变也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来定义的,那一定是一个利弊相依的、神秘的化学反应,也许这就是有待我们去破译的生命密码吧!

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叹:那渺小得甚至在常规显微镜下肉眼都看不见的基因,竟如一个浩瀚的宇宙。那里有太多的密码需要我们去破译,我们不能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更不能全盘盲目否定。多么希望将来我也能加入这个破译神秘的队伍!

第三篇:中班数学:破译密码——认识“6”和“7”

破译密码

——认识“6”和“7”

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它又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发生。《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引导幼儿对周边环境中的数、量、形、空间和时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依据中班年龄特征,我设计了以“破解密码”为游戏主线贯穿整个活动来认识数字“6”和“7”的中班数学活动《破解密码》。

“喜羊羊”是幼儿非常喜爱的卡通形象,所以,活动就以“喜羊羊”为幼儿带来神秘的保险箱,请幼儿帮忙打开尾主线,通过两种神奇盒子的展示,破解密码,获得礼物为游戏环节,使幼儿认识了数字“6”和“7”。本活动不仅学习内容有着循序渐进的关系,也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让幼儿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教学目标:

在游戏中感受“6”和“7”的数量及实际意义,并能熟练地按数取物。

教学难点:

点数“6”和“7”,感受其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1.教具:自制保险箱一个,神奇的盒子两个。

2.幼儿操作材料:信封7封(每封信贴有数量相同的实物卡片和卡点,内装有与之匹配的数字“1~7”。)

3.环境布置:喜羊羊毛绒玩具及《喜羊羊与灰太狼》音乐磁带,糖果若干;实际卡片、点卡、数卡若干摆放于教内。

4.经验准备:数字1~5的点数与取物,一一对应10以内数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位客人——喜羊羊,它遇到了困难,它有一个漂亮的保险箱,里面装着许多好东西,它请小朋友们想办法打开保险箱,可这个保险箱需要用密码打开,而密码就藏在这两个神奇的盒子里。”(出示保险箱和盒子)。

二、回忆旧知识,复习巩固数字1~5。 1.教师打开第一个盒子,请部分幼儿拿出信封,观察实物卡片和点卡的对应情况并点数。

2.请幼儿打开信封查看密码。(实物卡片和点卡数量是多少,里面就有数字几)找到数字1~5。

“1”物品有一个,点卡数量是一个,并一一点数确认,总结密码第一个数是1,并逐个按顺序在黑板排列好。

(教法统一,分别找出后几位密码

2、

3、

4、

5、)

三、探究新知,初步感知数字“6”和“7”,学习点数

6、7和

6、7的形成。

1 1.教师打开第二个盒子,请幼儿观察实物卡片和点卡都是6和7的信封,总结密码最后两位数是6和7。

2.比较实物卡片和点卡“5”和“6”,让幼儿观察发现5添上1是6。

(教法统一,比较后发现6添上1是7) 3.教师与幼儿一同点数并认读“6”、“7”。 4.反复点数数字“6”和“7”。

师:密码终于被我们破解了,它就是

1、

2、

3、

4、

5、

6、7。(带领幼儿逐个认读)哇!保险箱里有这么多好玩的,看一看有什么?(教师出示数量6或7的实物卡或点卡请个别幼儿点数);呀!还要这么多好吃的糖果(请每位幼儿按要求取6颗糖果或7颗糖果。)

小结:数字“6”和7除了可以表示6颗糖果、7颗糖果,还可以表示许许多多数量是6,是7的物品。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感知“6”、 “7”的数量。

寻找发现:按数取物1~7

五、活动延伸。

游戏“找朋友”,将实物卡片,点卡、数卡点数并匹配,认读数字。

点数(实物、配对) 取物 形成

实际含义 认读 守恒 书写?

第四篇:3 遗传密码的破译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

(2)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包括伽莫夫的三联体推断,克里克的实验证据,尼伦伯格和马太的蛋白质的体外合成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感受和重温科学家的思维历程。 (2)类比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家那种敏锐、大胆、睿智和创新的精神还有那种巧妙的构思表达敬佩。 (2)认同遗传密码的破译对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引导学生感受这种思维过程并产生与科学家的思维共鸣。 ●教学难点

1.克里克的T4噬菌体实验。

2.尼伦伯格和马太设计的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生物,教案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在第1节我们学习了有关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我们知道了核酸中的碱基序列就是遗传信息,翻译实际上就是将mRNA中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那碱基序列与氨基酸序列是如何对应的呢?就是通过密码子。(呈现密码子表)

现在大家已经十分清楚了这些遗传密码,而当时是经过许多科学家艰辛的思考和探索,最后被几个年轻人的富有创新的实验才破译的,这个过程充满了思维的智慧。那这些遗传密码是怎样被破译的呢?让我们重新重温一下这段科学史,追寻科学家探索的足迹,对我们的思维会有好的启迪作用的。 [师生互动] 1.研究背景

在孟德尔遗传规律于1900年被再次证实之后,许多科学家投入到遗传问题的研究上来,试图揭示基因的本质和作用原理。

1941年比德尔(G.Beadle)和塔特姆(E.Tatum)的工作则强有力地证明了基因突变引起了酶的改变,而且每一种基因一定控制着一种特定酶的合成,从而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假说。人们逐步地认识到基因和蛋白质的关系。 “中心法则”提出后更为明确地指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总体上来说是从DNA→RNA→蛋白质。那DNA和蛋白质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或者说DNA是如何决定蛋白质?这个有趣而深奥的问题在五十年代末就开始引起了一批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1944年,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发表的《什么是生命》一书中就大胆地预言,染色体是由一些同分异构的单体分子连续所组成。这种连续体的精确性组成了遗传密码。他认为同分异构单体可能作为一般民用的莫尔斯电码的两个符号:“·”“—”,通过排列组合来储存遗传信息。 那什么是莫尔斯电码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

莫尔斯电码,是由美国画家和电报发明人莫尔斯于1838年发明的一套有“点”和“划”构成的系统,通过“点”和“划”间隔的不同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1844年在美国国会的财政支持下,莫尔斯开设了从马里兰州的巴尔地摩到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第一条使用“莫尔斯码”通信的电报线路,1851年,在欧洲国家有关方面的支持下,莫尔斯码经过简化,以后就一直成为国际通用标准通信电码。电报的发明、莫尔斯码的使用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有更先进的通信方式在等待着我们使用,但电报“莫尔斯”码通信在业余无线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无线电规则”中明确指出:任何人请求领取使用业余电台设备执照,都应该证明其能够准确地用手发和用耳接收“莫尔斯”电码信号组成的电文。虽然今天计算机技术给自动或半自动收发电报创造了条件,但每一位真正的爱好者仍必须并且也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掌握人工收发报技术。莫尔斯电码本身并无机密可言,它仅仅只是一种工具。 ·:短音念作“滴(di)” —:长音念作“答(da)”

请根据莫尔斯电码表,将书本中问题探讨中的那段电文译成英文。 (学生:翻译后是:where are genes located) 你能用莫尔斯电码来回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基因位于DNA上)

很好,我们通过莫尔斯电码大致体验了“翻译”的过程,无论从电文译成英文还是从英文译成电文都离不开莫尔斯密码表,而我们知道后来被确认的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也正是有类似这样的密码子。

而当时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尚未明确的,十年后DNA双螺旋模型才得以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将遗传信息设想成一种电码式的遗传密码形式,实在是一种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到1953年双螺旋模型的建立,给予科学家们以很大的激励。破译遗传密码也就成了势在必行的工作。

要破译一个未知的密码,一般的思路就是比较编码的信息,即密码和相应的译文。对于遗传密码来说最简单的破译方法应是将DNA顺序或mRNA顺序和多肽相比较。但和一般破译密码不同的是,遗传信息的译文——蛋白质的顺序是已知的,未知的都是密码。1954年Sanger用纸层析分析了胰岛素的结构后,对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了解得越来越多。但是直到1965年前后经历了十年时间,多位科学家的执著研究才破译了密码,其中最为重要的几项工作其思路之新颖、方法之精巧都闪烁着科学的智慧之光。 2.遗传密码的试拼与阅读方式的探索

1954年科普作家伽莫夫G.Gamor对破译密码首先提出了挑战。他以著有《奇异王国的汤姆金斯》等优秀的科学幻想作品而著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他不是一位实验科学家,所以只能从理论上来尝试密码的解读。当年,他在《自然Nature》杂志首次发表了遗传密码的理论研究的文章,指出“氨基酸正好按DNA的螺旋结构进入各自的洞穴”。他设想:

若一种碱基与一种氨基酸对应的话,那么只可能产生4种氨基酸,而已知天然的氨基酸约有20种,因此不可由一个碱基编码一种氨基酸。

若2个碱基编码一种氨基酸的话,4种碱基共有42=16种不同的排列组合,也不足以编码20种氨基酸。

因此他认为3个碱基编码一种氨基酸的就可以解决问题。虽然4个碱基组成三联密码,经排列组合可产生43=64种不同形式,要比20种氨基酸大两倍多。 但若是四联密码,就会产生44=256种排列组合。 相比之下只有三联体(triplet)较为符合20种氨基酸。

伽莫夫是用数学的排列组合的方法在理论上作出推测的,后来的实验证实这一推测是完全正确的。

接下来,人们不禁又要问在三联体中的每个碱基作为信息只读一次还是重复阅读呢?以重叠和非重叠方式阅读DNA序列会有什么不同呢?呈现图片(课本P74“以重叠和非重叠方式阅读DNA序列”),思考:

当图中的DNA的第三个碱基T发生改变时,如果密码子是非重叠的,这一改变将影响多少个氨基酸?

(学生:将可能影响1个氨基酸)

如果密码子是重叠的,这一改变又将影响多少个氨基酸? (学生:将可能影响3个氨基酸)

当图中的DNA的第三个碱基T后插入一个碱基A的话,如果密码子是非重叠的,这一改变将影响多少个氨基酸? (学生:将会影响后面所有的氨基酸) 如果插入两个碱基呢?

(学生:也会影响后面所有的氨基酸) 如果插入3个碱基呢?

(学生:将会在原氨基酸序列中多一个氨基酸)

当图中的DNA的第三个碱基T后插入一个碱基A的话,如果密码子是重叠的,这一改变将影响多少个氨基酸?插入2个、3个氨基酸呢?

(学生:如果插入1个碱基,影响3个氨基酸,多肽比原正常多肽多1个氨基酸)

(学生:如果插入2个碱基,影响4个氨基酸,多肽比原正常多肽多2个氨基酸)

(学生:如果插入3个碱基,影响5个氨基酸,多肽比原正常多肽多3个氨基酸)

如果从效率上来考虑,你觉得哪种阅读方式效率更高呢?

伽莫夫也许是考虑到效率的问题,认为一个碱基可能被重复读多次,也就是说遗传密码的阅读是完全重叠的,因此氨基酸数目和核苷酸数目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这一假定非常简洁地解释了核苷酸间距和多肽链上邻接氨基酸的间距(0.36 nm)之间显示了明显的相关性。

若真如此,重叠密码对多肽链上氨基酸的序列就形成了一种限制。例如,具有完全重叠密码的密码子ATC,后面接着的密码子一定是TC开头,那么相应的氨基酸的顺序也会受到限制。再者若是重叠密码,那么任何一个碱基的突变都会影响到相连的3个重叠密码子,即三个氨基酸都会发生改变,但事实并非如此。 1957年Brenner.S发表了一篇令人兴奋的理论文章,他通过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分析,发现不存在氨基酸的邻位限制作用,从而否定了遗传密码重叠阅读的可能性。同时人们也发现在镰刀型细胞贫血的例子中,血红蛋白中仅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说明伽莫夫的后一推论是错误的。这就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很多著名的科学家也有过类似的失误。在资料较少的情况下,对未知的真理作出推断,难免会发生偏差,但瑕不掩瑜,人们对他们的那种敏锐、大胆、睿智和创新的精神,巧妙的构思仍敬佩不已。 3.遗传密码子的验证(克里克的实验)

三联密码是否真实存在呢?如果真实存在,那么共有64个密码子,而氨基酸只有20种,那么多余的44种有何用处呢?

1957年克里克Crick等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设想。首先认为如AAA,GGG,CCC,TTT这四个三联体,分别由相同的碱基构成,解读的起始位置有可能发生差错,因此可能是“无义”密码子。这样余下的只有60个密码子。接着他们又设想,例如ATT和GCA若分别编码氨基酸a和b,若这两个密码子连续排列成ATTGCAATT„„在起读时若发生错位就会产生TTG,TGC,CAA和AAT等顺序就是错读,这些错读的重叠密码也是无意义的,也就是说一个顺序有3种读法,其中只有一种是有意义的,而其余的两种都是无义密码,这样(60×1/3=20)有义密码子只有20个,似乎是很圆满地解释了氨基酸数目和密码子总数之间的矛盾,但后来的实验证明,此设想也是重蹈Gemor的覆辙。 直到1961年克里克Crick和Brenner.S等设计了一个实验,有力地证实了三联密码的真实性。他们用T4噬菌体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通过用原黄素处理,可以使DNA脱落或插入单个碱基,插入叫“加字”突变,脱落叫“减字”突变,无论加字和减字都可以引起移码突变。Crick小组用这种方法获得一系列的T4噬菌体“加字”和“减字”突变,再进行杂交来获得加入或减少一个、两个、三个的不同碱基数的系列突变。

通过这样的方法他们发现加入或减少一个和两个碱基都会引起噬菌体突变,无法产生正常功能的蛋白,而加入或减少3个碱基时却可以合成正常功能的蛋白质,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结合课本P74上的有关句子中插入英语字母对语句产生的变化来理解,进行类比分析。

克里克用实验的结果证明每个密码的确是由3个碱基组成的。克里克对遗传密码提出了4个特点:(1)3个碱基一组,编码一个氨基酸。(2)密码是不重叠的。(3)碱基的顺序是从固定起点解读的。(4)密码是简并的,即某个特定的氨基酸可以由几个碱基三联体来编码。否定了他们以前的解释,即64种密码子中只有20种编码,其余的44种都是无意的这一推测。从他们的实验结果来看,如果以前的解释是正确的话,那么任何移码突变都将是无义突变,那么T4噬菌体突变体的那个区域应当很小,但其实不然,发生移码仍可翻译,只不过肽链的顺序发生很大的改变,而不是产生很短的肽链。 4.遗传密码对应规则的发现

那如何找出64种密码子到底对应哪种氨基酸呢?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从事研究工作的青年科学家尼伦伯格M.W.Nirenberg在读到第一篇发现mRNA的报道之后,就决定计划建立一种无细胞反应系统,来揭开遗传密码之谜。

他们的方法和思路与克里克的完全不同,他们采用的体外合成蛋白质的技术(呈现书中蛋白质体外合成的实验示意图):

(1)去模板:用DNA酶处理细胞抽提物,使DNA降解,除去原有的细胞模板。在抽提物含有核糖体、ATP及各种氨基酸,除mRNA以外,是一个完整的翻译系统。由于DNA被降解,所以不再转录新的mRNA,即使原来残留的mRNA因其半衰期很短,也很快会降解掉。

(2)加入polyU:Nirenberg成功地破坏了翻译系统中的内源mRNA,这样从理论上来说若加入任何外源mRNA就可以按新的信息合成蛋白。他们采用了多核苷酸磷酸化酶,仅以尿苷二磷酸为底物,人工合成polyU。当他们把人工合成的polyU加入这种无细胞系统中代替天然的mRNA时,惊喜地发现果真合成了单一的多肽,即多聚苯丙氨酸,它的氨基酸残基全是苯丙氨酸,这一结果不仅证实了无细胞系统的成功,同时还表明UUU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

这是第一个遗传密码子被破译。尼伦伯格的实验巧妙之处在于利用无细胞系统进行体外合成蛋白质,他这富有创新的实验方法为他带来了重大的成功! 请问为什么要去除细胞提取液中的DNA和mRNA?

(学生:防止细胞原有的DNA和mRNA中的遗传信息起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如果你是尼伦伯格,你将如何设计对照实验,确保你的重大发现是正确的? (学生:在对照实验中的所有试管中加入成分均不变,但是不加入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实验做到这里,你能想到其他的密码如何破译吗? (学生:加入不同的人工合成的多聚核苷酸进行实验)

很好,尼伦伯格也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加入polyA、polyC和polyG结果相应地获得了多聚赖氨酸、多聚脯氨酸和多聚甘氨酸。Nirenberg利用无细胞系统体外合成蛋白质不仅顺利地破译了4个密码子,同时了证实了Crick等原先认为AAA,UUU,GGG,CCC是无义密码子的推测是错误的。

在接下来的六七年里,科学家沿着体外合成蛋白质的思路,不断地改进实验方法,破译出了全部的密码子,并编制出了密码子表。这项工作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为人类探索和提示生命的本质的研究向前迈进一大步,为后面分子遗传生物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遗传密码的破译、测序方法的建立以及体外重组的实现是基因工程的三大基石。 [教师精讲]

我们注意整个破译过程中科学家思维的变化,薛定谔是以富有远见卓识的大胆的想象来预测遗传密码的形式的,伽莫夫通过数学的排列组合的计算来推测密码子是由三个碱基组成的,同时他也预测了密码的阅读方式,尽管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巧妙的构思依然显示了其睿智和创新。克里克则是巧妙地设计实验,利用原黄素处理噬菌体,使DNA脱落或插入单个碱基的方法从实验上证明了伽莫夫的三联体密码子的推测,由理论走向实验,为密码子的破译迈出重要的一步。而尼伦伯格的实验则更富有创新性,他建立巧妙的无细胞系统进行体外蛋白质合成,成功地破译了第一个密码子,随后的方法不断创新最终破译了所有的密码子。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对遗传密码的破译,更重要的也在对生物研究方法上开启了新的思维方式。 归结起来,我们看到,敏锐、大胆、睿智和创新是科学家的重要素养,也正如尼伦伯格在196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说过:一个善于捕捉细节的人才是能领略事物真谛的人。

课堂小结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自从“一基因一酶”学说建立(1941年)以后,人们逐步地认识到基因和蛋白的关系。“中心法则”提出后更为明确地指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总体上来说是从DNA→RNA→蛋白质。那DNA和蛋白质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或者说DNA是如何决定蛋白质?这个有趣而深奥的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引起了一批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早在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尚未确定之前,1944年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发表的《什么是生命》一书中就大胆地预言,染色体是由一些同分异构的单体分子连续所组成。这种连续体的精确性组成了遗传密码。他认为同分异构单体可能作为一般民用的莫尔斯电码的两个符号:“·”“—”,通过排列组合来储存遗传信息。1954年科普作家伽莫夫G.Gamor对破译密码首先提出了挑战,他用数学的方法推断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但人们不禁要问在三联体中的每个碱基作为信息只读一次还是重复阅读呢?1957年Brenner.S发表理论文章,他通过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分析,发现不存在氨基酸的邻位限制作用,从而在理论上否定了遗传密码重叠阅读的可能性。而克里克在1961年第一个用T4噬菌体实验证明了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同一年尼伦伯格和马太利用无细胞系统进行体外重组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后来尼伦伯格和他的小组采用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思路,一举破译了全部的密码。

课后习题

1.在下列基因的改变中,合成出具有正常功能蛋白质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A.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一个碱基对 B.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两个碱基对 C.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三个碱基对 D.在相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中删除或增加四个碱基对

解析:此题考查基因中碱基数量发生突变时对合成蛋白质的影响,当插入

1、2的倍数个碱基时,都会对后面的所有的氨基酸有影响。当插入3个碱基时,则可能对部分氨基酸有影响,所以C是最可能合成具有正常功能蛋白质。 答案:C 2.最早提出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科学家和首次用实验的方法加以证明的科学家分别是

A.克里克、伽莫夫

B.克里克、沃森

C.摩尔根、尼伦伯格

D.伽莫夫、克里克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科学史。 答案:D 3.采用蛋白质体外合成的技术揭示遗传密码实验中,改变下列哪项操作,即可测出全部的遗传密码与氨基酸的对应规则

A.无DNA和mRNA细胞的提取液

B.人工合成的多聚核苷酸

C.加入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

D.测定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的方法

解析:此题考查了尼伦伯格的实验,通过改变人工模板多聚核苷酸可以测出不同密码子。 答案:B

板书

第五篇:破译心灵的密码——给留守的全托班学生

作者:顾佩华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09-11-6 15:07:56

阅读:162次

我要评论(0)

童年是什么?童年是云,悠悠地或起或落的云;童年是虹,雨过后天上冉冉升起的虹;童年是太阳,是月亮,是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小星星;童年是萌芽,是蓓蕾,是孩子的天真无邪的笑脸;童年是花朵,是绿叶,是孩子们在草地上无忧无虑奔跑的快乐。

然而,留守的全拖班孩子的天空却因“留守”而变得阴霾重重。留守的全托班孩子,家庭都颇有经济实力,父母一般都忙于经商办厂而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他们以为,高额的学费可以卸下他们肩头的教育重任。毋庸质疑,这些孩子的物质条件是富足了,但金钱买了来优越的教育环境,优质的教育服务,却无法买来许多弥足珍贵的情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个性!

留守、全托,在他们的成长途中留下了种种问题:

亲情缺失,心理问题严重

这群特殊的孩子,除30%由父母星期五接回家外,(但父母星期天也在忙生意,很少有长时间陪护的时间),40%由校车星期六送回家由祖父母照看,还有30%的学生寄放在亲戚或退休老师家里。亲情的缺失,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在对20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有焦虑心理的占27.4%、抑郁的占27.6%,有恐惧感的占24.5%、易怒的占22.7%。而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在全托的留守孩子中皆有存在!

家教缺位,不良行为突出

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导致行为偏差的出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由于种种原因,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父母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因而带给孩子的多是丰盛物质的补偿,而少有精神食粮的滋养。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另外,受经商的家长影响,留守儿童易产生“金钱至上”、“读书无用”、“攀比家境”、“贪图享受”、“两头蒙骗”等不良思想!

守护缺乏,安全隐患剧增

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管护,节假日成了他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也成了学校与家庭管理的真空带。年纪较小、思想单纯的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差,做什么事情无法考量后果,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成为校园安全的一大隐患。

“儿童的生活是琐碎和粗糙的,他们总是在以自己心目中最突出的东西暂时地构成整个宇宙,但那个宇宙是变化的和流动的,它的内容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和重新组合。”(杜威语)儿童好比一块璞玉,如果“放任儿童按着他自己的无指导的自发性地去发展”,那么,“从粗糙的东西发展出来的只能是粗糙的东西”。为了他们的60年,我们有理由让他们过好现在的6年。一直喜欢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希望有一天如歌中所唱:“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一、找寻心灵的依托点

“老师是一张弓,学生好比有生命的箭,借你的力而奔向前方。我们有责任做好一张弓,把每个学生都送上美好的前程。”于是,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在情与情的震颤中,我成功地破译了登陆学生心灵网站的密码,让一支支有“生命”的箭随着“爱之弓”飞向远方。

1、阅读敞亮心扉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留守的全托学生,他们的阅读如若不加引领,会使他们堕落、误入歧途,损害心灵,钝化了感受,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感染病毒!在教师的引领下。让他们借助经典的阅读,可以去任何地方——去世界各地或者去遥远的星球。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可以探究一个人的内心感情和思想。巨大的财富在等待着他们。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借着岗位的便利,享受更多的人间好书,引导学生打开书的封面,一页一页地翻下来,在华美的、不媚俗的阅读中抚慰躁动的心灵,陶冶性情,缔造美丽人生!

(1)、在阅读中散步

“阅读是永恒的乐趣。”每个星期四的阅读课上,我都会给学生朗读一个至善至美的温情小故事,我相信,故事有一种穿透力,直达学生的心灵深处,在给人幸福感的同时让人产生自信,甚至走向自强。这个学期我为孩子们选择的班级共读书目是《窗边的小豆豆》,它讲述的是因淘气,一年级就退学的小豆豆,在小林宗作校长“你是个好孩子”的鼓励下剔除顽劣,成长为蜚声全球的节目主持人、爱心亲善大使,誉为“最伟大的女性”。我想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采撷童年中最为闪亮的一枚贝壳。采用吉姆·崔利斯的大声为孩子读书和持续默读两种方法,在《窗边的小豆豆》中走了个来回。孩子们潜心阅读,浸润在书海中,每个人都在书中找寻到了自己的影子!此外,我还向学生推荐了《铁路边的孩子》、《鸟雀街上的孤岛》、《妈妈走了》、《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等好书,让他们自主阅读,醉倒在阅读的幸福之中。有人说,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被文字感动过,他的心灵必定是粗糙,浅陋的!阅读让学生的心灵自由驰骋,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何等惬意!

(2)、在交流中体悟

在有效阅读的基础上,我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1)、我觉得小豆豆是个(

)的孩子。

(2)、读了这些故事我感受很多,心中诞生了一个个美好的憧憬。我最向往(

),我最喜欢(

),我最敬佩(

),我最欣赏(

)。

(3)、我觉得小豆豆的故事(

)、(

)、(

)

(4)、让小豆豆拥有金色童年的是(

)、(

)、(

)

(5)、小林宗作是一位怎样的校长?哪件事情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哪句话扎根于你的心田?

(6)、给书中最了不起的人物写封信!

“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学生在阅读中交流、撞击、体会,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其中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在书中找到了共鸣点,情感开始变得细腻而丰富,成了生活的主人。

(3)、在创造中收获

“花落有声,燕过留痕。”学期临近结束,孩子们纷纷写下了自己的阅读感受,有的续写、改写了书中的片段,有的还为这本书写下了精彩的广告宣传语,有的还编排了情境剧进行表演,有的出了专题小报,有的绘制了栩栩如生的插图,我将其一一搜集起来,汇编成一本学生自己的书,取名叫《窗边的风景真精彩》!

读书,使他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的确,读书的孩子越来越聪明,读书活动使我们这个原本充斥着各种叫喊的教室比以前明显安静了许多,书香和全班读书的静谧慢慢赶走了打闹的喧嚣。

2、约定抚慰心灵

(1)周末热线电话

星期六晚上六点到八点,我手捧一杯浓郁的菊花茶,静静地守侯在电话旁,等待着我的学生们,“嘟、嘟„„”我迫不及待地拿起话筒,“顾老师,您布置我收看《新闻联播》,可是奶奶不同意,她坚持让我做练习。”调皮鬼凯凯气呼呼地向我诉苦。“别急,我会打电话向你妈妈解释的。”“谢谢老师,不过要快,我想早点了解国际时事呢。”小家伙,还很心急呢!“喂,请问是顾老师家吗?”这是胆小鬼文文的声音,“顾老师,我明天想为班级买出黑板报用的颜料,不懂该买哪一类的?”“你想得真周到,我代表班级先谢谢你了,就买水粉颜料吧!”“顾老师,昨天你错怪了我,我真的在和小雨讨论问题,你却说我在和他乱讲话。”“是吗?那我向你道歉,不过以后讨论问题要严肃些,记住了吗?”„„在一个个热线电话中,我和学生实现了零距离接触,分享着他们的快乐,牵挂着他们的痛苦,给迷惘的心指点迷津,给自卑的心注入勇气和力量,让他们轻装上阵,豪情满怀地步入新的一天。

(2)“生日礼物”

每次我生日,妈妈总会给我喝上一碗水煮鸡蛋,那甜甜的香香的味儿一直弥漫在我的心头。在班上,我是三十几个孩子的母亲,我也记挂着每个孩子的生日。孩子生日那天,我会和大家一起为他唱《生日快乐》,然后郑重地送给他生日礼物——一份整理好的优点单、一张写满祝福语的生日贺卡、一本好书。而我生日那天,孩子们会挑选自己认为最棒的作文,誊写在《作文写真集》上,送给我,外加一份意见单。于是,生日因此而多了一份美丽,多了一份感动,也多了一份前进的动力。

(3)颁发失败奖

失败是成功的孪生姐妹,面对失败,学生很少有一笑了之的豁达风度,大都会产生自责、内疚、恐惧、悲观情绪,何况是缺少亲情守护的特殊群体呢?于是,我与他们约定:四(1)班有个失败奖,无论谁失败了,都可以领奖。因为每次失败,都是一次奖励,收集很多的失败,就可以换到一个成功。失败奖有些独特,它可以是来自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一次人工湖边的散步„„岁月绵长,成功、失败,都有理由好好享受。因为,只要有一颗勇敢的心,无论遇见的是什么,都是生命一次又一次的奖赏!

(4)玩是正当的权利

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教育,与其说是让孩子得到什么,不如说不要让孩子失去什么。“每一个正在做游戏的儿童的行为,看上去都像是一个正在展开想像的诗人。你看,他们不是在重新安排自己周围的世界,使它以一种自己更喜欢的新的面貌呈现出来?谁也不能否认,他们对自己的游戏十分当真,舍得在这方面花费大量精力和注入自己最真挚的感情。”全托班学生一星期只能在周末回家一次,除去汽车接送的时间,真正用于放松的时间少得可怜。在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我鼓励学生在学校快乐地尽情玩耍,让他们通过游戏,释放大脑潜能,发现自己的特长,明确了人生的“风向标”,享受童年的快乐!

游戏的花样在不断承袭和创新:“悠悠球大赛”、“颁手腕比赛”、“算二十四点”、“陀螺大比拼”、“挑花棒”、“编玻璃丝”、“转呼啦圈”、“造房子”、“丢沙包”、“跳皮筋”„„我们还利用星期天下午来校的时间举行“我秀我酷———自创游戏大征集”活动,激活了学生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玩出个性,玩出特色。春天,带领学生去操场放飞风筝,种植“心愿树”;夏天,带领学生去素质教育基地走趣桥、捞金鱼;秋天,带领学生去参观猕猴桃,参观养猪场;冬天,带领学生跳集体舞、甩大绳„„当玩耍的权利归还孩子时,他们不但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更拥有了阳光般的心态!

二、找寻教育的平衡点

“教育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区别对待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和形成他的个性特点,能在多大程度上以普遍的友爱和与人为善的精神感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我小心翼翼地触摸学生的心灵,破译成长的密码,寻求相似的震动频率,演绎“心灵和谐共鸣”的教育童话!

1、在追逼与退让之间

班上近来连续几次发生偷盗案,狡诘的孩童以他特有的敏锐觉察了教师的无可奈何。我不是福尔摩斯侦探,孩子汇报的迟缓让我的调查陷入了困境。既不能滥杀无辜,也不能让偷盗者逍遥法外,这样会助长他的嚣张气焰。怎么办呢?到手的钱肯定要用的,学校可以用钱的地方只有小卖部和食堂的吉祥馄饨窗口。于是我决定就此打开缺口,我拿着学籍卡向他们了解情况,终于锁定了目标:小A同学曾经用零钱在小卖部换五十元的新钞,并多次利用星期六早晨的时间购买馄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出其不意地请来了小卖部的收银员和买馄饨窗口的服务员,让他们介绍如何科学消费、如何“阳光消费”的事宜,而我则察看每个学生的表情!我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我已经在这两个地方了解了第一手资料,但我给大家一个承认错误的机会。若主动承认,老师一定为其保守秘密!学生一向清楚我信守承诺的风格,但是等待是漫长的,晚上,我一次次地盼着手机想起,就在我快要入睡的时候,小A终于打来了电话,承认了拿钱的所有事情。我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并不很难,但还有什么比等待一个孩子的幡然悔悟更重要呢?尽管我没有过多地批评他,但他始终处于良心的自责和愧疚中,第二天上课显得魂不守舍。因为这件事情比较严重,我拨通了其家长的电话。晚上,家长匆匆赶来,说要请我吃饭,我本想拒绝,但一想难得有这样交流的机会,于是没有再坚持。于是,在融洽的气氛中,我和家长一起掏心掏肺地分析利害关系,一起商讨补救的办法,合力消除他的思想负担,制定消费条约„„错误在所难免,追究错误,宽恕错误,让错误孕育新的精神元素,那是我作为班主任的神圣使命。马克思说:“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正在成为,却又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我想,在孩子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多给予一些转身的机会,让其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使命,找到发展的支点和突破口,定能使其沐浴到生活的阳光,绽放出自我的色彩。

2、在成功与失败之间

班干部竞选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就在我感叹孩子们非凡的口才和挑战自我的勇气时,我却接到了两个家长的电话,言下之意是:班干部竞选存在内幕,该当班长的当不上,该当选的班干部为什么居然落选了!

彻夜未眠之后,我开始查找原因,在经过一天的单独谈心后,我终于顺藤摸瓜,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因为小B想当班长,却未能如愿,当了文娱委员,她心中愤愤不平,联合在竞选中落选的小C同学,在同学中散布谣言:说我在竞选后找新当选的正副班长谈话肯定是别有用心,肯定对他们偏爱有加,还说老师先前的竞聘动员是暗中授意„„真是不调查不知道,这些谣言还有很大的市场,因为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女生宿舍,我利用宿舍熄灯前的半个小时时间,召开了全体女生会议,一起回忆竞选流程,让正副班长复述我对她们俩说过的话,回答大家的疑问,这两个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窘迫地把头埋下。

我意味深长地指出“既然是竞选:,有人当选就会有人落选,有人如愿有人遗憾,落选和遗憾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果大家对竞选结果有怀疑,可以到我办公室查阅原始的投票单!希望捕风捉影的话少说,捕风捉影的事少做! 其实,有谁能够保证永远不失败?世界上有哪一条路是完全平坦?又有多少件事是一帆风顺的呢?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付出我们的努力后,成功能够如愿以偿的当然美丽。但是,如果由于一些非你所能避免的因素得不到成功,难过也同样难免,都在情理之中。难过之后更需要的是勇敢地去面对,去创造下次的成功。这样,成功才会如鲜花般美好在向你招手,与你结缘。”

伴着路灯和星星回家的我虽然有些疲惫,但还是思索了许多:追求成功是好事,但衡量一个成功者的心态,却是看他承受失败的能力。人生路坎坷,事情也总有它的两面性,只能迎接胜利而不能接受失败的人并不是一个强者。能够引领学生承受失败,并且接受失败,走向成功的老师才算是真正合格的老师!第二天的晨会课上,我只字未提竞选风波,只是给学生读了从网上搜索的《克里承认竞选总统失败》《拿破仑谈失败》的小故事。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明白:笑对失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才能飞得更高更远!笑对失败,这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和生存的法则!

3、在自虐与掌控之间

班上有部分同学动不动就生气、哭泣,甚至常常以不去吃饭、不做作业、撕本子、躲在校园的某个角落来发泄心中的情绪,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受一个外国故事的启示,我在班级小书吧里设立了“哭泣的椅子”,我把“哭泣的椅子”放在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并且准备了一盒纸巾。在简单的仪式过后,我宣布了有关“哭泣的椅子”的规则,并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它的存在。

(1)、“哭泣的椅子”不是一种惩罚措施。(学生:我们不会有麻烦。)

(2)、如果你需要使用“哭泣的椅子”,请举手,得到同意之后方可使用。(学生:首先要征得老师的同意。)

(3)、使用“哭泣的椅子”的学生不能弄出太大的声音,不应该干扰其他同学,或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学生:不能尖叫。)

(4)、使用“哭泣的椅子”的时间随各人的意愿而定。以5分钟为宜,但是如果需要也可适当延长。(学生:直到恢复常态。)

(5)、学生和老师都可以使用“哭泣的椅子”。

(6)、其他同学不应骚扰或者戏弄坐在“哭泣的椅子”上的同学。(学生:可以哭,不准打架。)

(7)、鼓励其他同学为坐在“哭泣的椅子”上的人祝福,或者特别关注这些人。(学生:要亲切,充满善意,为他们祝福。)

“哭泣的椅子”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学生想哭就痛快地哭,随风的眼泪缓释了自己的郁闷和烦恼,让自己的心情开朗起来。它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哭泣的安全场所,因为有时他们需要为身为一个孩子每天所遇到的考验和磨难而哭泣:考试成绩不如意了,好朋友之间吵架了,老师误解自己了,疼爱自己的亲人去世了,自己心爱的东西丢失了,该带的作业忘带了,爸爸妈妈未在约定的时间给自己打电话了„„小范同学是班上的“忧郁王子”,常常因为芝麻粒大的事情怄气、哭泣,惩罚自己的同时影响了学习、作业,有时还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好心情。自从有了“哭泣的椅子”以后,他使用的频率是较多的。经过椅子上短暂的发泄后,他会擦干眼泪,接过老师或同学递过来的水,去一趟洗手间,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再也没有同学幸灾乐祸,再也没有同学隔岸观火,再也没有同学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向老师汇报,有的只是同学之间真心的安慰和真情地帮助,有时他们还会请求老师去“友情援助、抚慰”哭泣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个以前让各科老师都摇头的赫赫有名的“生气大王”、“哭鼻子大王”有了明显的改观,使用“哭泣的椅子”的次数也明显地减少了。是“哭泣的椅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依靠、可以释放情绪的舒适的地方。“以前我控制不住生气、哭泣,都要引发一系列的麻烦,有时因为没有下来的台阶,我就硬耗着。其实不良情绪越积越多,爆发时真的是难以自控,爆发过去还要应对一系列的问题,真的也很后悔!现在有了“哭泣的椅子”,有了一个哭泣的安全场所,合理的发泄过后,感受到的是老师的温情和同学的友情,真的感觉很好!我发现自己的情绪越来越好了!”这是“忧郁王子”小范写在圣诞夜感恩卡上的感恩心语!

4、在数落与报喜之间

一个家长曾经这样数落孩子:“你打电话,要么要求我们送东西,要么就是惹事生非了。”我忽然联想到了自己平时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要么孩子学习成绩退步了,要么就是孩子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了。”我感觉脸上热辣辣的,真的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以后的日子里,我坚持“先报喜来后报忧,多报喜来少报忧”的联系方式,收获还真不少!小东同学是班上比较聪明的学生,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参加田径训练后总是忘记补作业,一回家干脆什么作业也不做,我没有因为这个打他远在上海工作的妈妈的电话,以至于只要一接到我的电话,他妈妈就说:“老师,是不是我家小东作业又不做了?”有时说到动情处,他妈妈的声音都哽咽了:“你说让我放下上海的洗衣店回家看孩子,我丢不下,这是我一手创办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根本管不了;电话遥控训斥,又没有效果„„”说得年龄相仿、儿子年龄相仿的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儿。校田径运动会上,小东夺得了两个第一,并打破了一个纪录,我们班也因此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我赶快拨打了他妈妈的电话,这很让他妈妈感到欣慰和喜悦。那个星期一,小东穿着一套崭新的运动服,带着灿灿的笑,准时上交了作业。他下课时还特意绕到我身边告诉我:“顾老师,妈妈知道我在运动会上的表现后非常高兴,她托海门的朋友给我买了新衣服,还鼓励我,叫我把运动会上的拼搏精神转化到学习上来!她还说是你打电话告诉她的,老师,谢谢你!以前妈妈打电话老是叮嘱我作业,作业,威胁我作业不做就永远不回来看我,我听得茧子都出来了,就想和她对着干!”“不要揭学生的短处,这样会增强他们的抵抗力,要找到他们的长处,不断软化他,让他越来越失去抵抗力,自动败下阵来。”如果把教师比作蚌,那么学生便是蚌里的沙砾,教师用爱去砥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沙砾便成了一颗颗的珍珠,光彩熠熠。

5、在分享与分担之间

长此以往,这个特殊的群体习惯了分享,分享别人的生日蛋糕,分享别人的快乐,分享别人的荣耀,而对于分担,则显得冷漠了。分担就像一盏温馨的灯,能给人带去温暖,带去希望,带去惊喜与安慰。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作为身心都在发展中的小学生,我们的教育应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分担”的种子,培养他们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星期天的晚课上,我设立了这样一个程序:分享与分担。在体验分享的快乐后,他们尽情诉说自己的烦恼,渴望与人分担。然后,集合群体的智慧,稀释烦恼,消除烦恼!临近期末,许多男生都为记不住英语单词而苦恼,英语成绩也急剧下滑,有的男生心情越来越烦恼,火气也越来越大。班上的女生自告奋勇当起了小老师,利用下课、中午、上晚课前的零星时间,进行“一对一”的有效帮扶,耐心地校音,反复地抽背,男生的信心在一点点地增长,他们的脸上,又有了久违的笑容!

由为本班同学分担烦恼延伸开去,去分担低年级学生学生的烦恼,去分担老师的烦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烦恼。分担,让他们学会了理解与接纳,懂得了不仅要获取,更要给予,从而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

6、在倾听与点拨之间

张梦梦,一个多愁善感的小女孩。星期一有学生向我汇报:她星期天没有回家,到了王凉同学的家里。我一检查作业,两个人的家作都没做,我很是气愤,本打算中午让她们俩补作业,没想到下课后王凉就主动来了办公室,交给我一封信:

顾老师,您知道吗?张梦梦的爸爸因为违规经商,被逮进了监狱。张梦梦感到很痛苦,当您几次问她家里情形的时候,她都埋了过去,因为她怕同学和您笑话,没敢实话实说!她不想回家,奶奶因为照看弟弟骨折了,老是怨这怨那,她一回家心里就憋得难受!我是她唯一的好朋友,我想帮她,所以我邀请她去了我家!为了让她放松心情,我带她去河边散步,采野花,折小船„„

原来是这样,这个学期我也发觉张梦梦变沉闷了,几次问她爸爸妈妈的情形,她都说很好,经常打电话的。可是,我却从来没有接到过她爸爸妈妈的电话,有几次我打过去,可都是无法联络。虽然觉得有些异样,可因为事儿太多,也没有太在意!看来我是误会王凉了,感谢她让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中午补完作业,我笑着对张梦梦说:“梦梦,这个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家,愿意陪我吗?我会打电话告诉你奶奶的!”梦梦难为情地点了点头。

星期天,我带着梦梦去公园散步,我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问:“喜欢阳光吗?”她淡然地回答:“喜欢。”我接着问:“你看看你脚下是什么?”她看了地上一眼说:“是树影啊。”我问道:“让我们使劲踩踩树的影子好吗?”她感到很疑惑,“当然可以啊。”于是我们就狠狠地踏在柳树投下的阴影上。我边踏边问晓晴:“你说垂柳会喊痛吗?”梦梦说:“树怎么会痛?痛的是我们的脚啊。”是的,树怎么会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它可以是成功,也可以是失败;可以是赞誉,也可以是指责;可以是源自父母的荣耀,也可能是源自父母的污点!不管别人如何用力,疼痛的是他们的脚,而不是你。既然如此,不用让影子影响心情,不用担心他们会踩你的影子!”

梦梦若有所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脸上开始洋溢着甜甜的微笑!许多天的一个中午,我遇到了她那憔悴的妈妈,她妈妈泪流满面地告诉了我一年来的不幸遭遇,感激我为梦梦所做的一切!而我所能做的,就是陪着这个柔弱的女孩一起面对人生的起伏跌落!关注与目标达成看似并不关联的细枝末节,那么离目标的达成也就近了!

三、找寻发展的契合点

1、书信是最好的交流

虽然,交通工具的便捷,为孩子与家长的联络提供了可能,但是,我依然青睐“写信”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因为我觉得,写信,是一种直抵心灵的旅行;写信,是直面自己,舒展心灵的重要方式。我鼓励学生每个月给父母写一封信,汇报自己的成长历程,诉说对亲人的绵绵情丝。为了保证家长们每信必回,我要求学生随信邮寄了一个写好地址的信封。每次,收到家长的回信,他们高兴得就像过节一样,有的学生还主动要求把父母的信读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快乐。当然,信还有一个妙用,那就是但学生们遇到困难时,信心动摇时,我就鼓励他们拿出珍藏在身边的信,在读信的过程中获得来自远方的力量!

2、父母是最好的教材

伟大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阳光,它的火焰照耀着我们的心灵深处的意向!”这是对父母之情在教育中巨大感染力量和作用的形象而真实的写照。全托班的孩子,其父母都有自己的事业,都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有的家长,拥有了颇具规模的公司,有的还在国外拥有跨国公司。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白手起家,创造奇迹的企业家、个体户!利用“五一”假期,我让学生完成了一项特殊的作业:我为爸爸妈妈而自豪:让爸爸妈妈讲述自己的创业史、参观爸爸妈妈为之打拼的事业、盘点爸爸妈妈创下的辉煌业绩、点击旁人眼里的爸爸妈妈、我为爸爸妈妈写评语。许多学生还将收集、采访、拍摄到的资料整理起来,带到学校与大家一起分享。印象最深的是黄申备,他带来了许多珍贵的照片,从最初的摩托车修理部——修理汽车的门市部——曙辉汽修厂——准备搬迁的新厂,从最初的夫妻老婆店,到现在的五十多人的汽修专业队伍,其中还有十多个大学生的加盟。他还从采访记录中提炼出爸爸妈妈的工作精神:爱拼才会赢!在交流中,我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感受爸爸妈妈身上折射出的品质。在他们情绪低落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在他们犹豫徘徊时,我就引导他们再去翻阅,再去感受,从而获得不断向上的成长动力。结合班级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我组织学生去参观本班学生家长所在的三星家纺绣品城、冠灯灯器厂、鲜切花基地、曙辉汽修厂„„通过这些鲜活的教材,让学生感受到了企业家的风采,感受到了肩负的时代使命,激发了他们内在的学习欲望!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家长是宝贵的教育资源!“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由于全托的学生家长平时走南闯北,每学期两次的家长会也大多由爷爷奶奶、姑姑舅舅等长辈来代劳。如何做到零距离沟通呢?我在网上建立了班级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开通了电子邮箱,还新建了“请跟我来”的博客,将学校里发生的大事,将班级里的小事,将学生的思想动态,将学生取得的荣誉,将学生的进步一一上传,与家长进行交流分享,同时可以吸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进行班级工作!我还将任课教师、家长的联系方式公布在“请跟我来”上,便于及时地联系!

3、老师是最好的引领者

我并不是一个多么高尚的人,但我是一个容易被高尚的精神感动的人,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我努力成为一本一笔一画写满了爱的书,成为一条汩汩流淌爱的小河,成为一只承载着厚重的爱的小舟。新转学过来的包风同学,由于忘记提前告知爷爷奶奶校车接送的时间,国庆节放假了,校车送到接送的站点,却无人来接应,打电话也没有人接,保育员阿姨只得把他又带回了学校。我接到电话后,立刻赶到学校公寓楼,只见他正孤零零地坐在值班室里,我把他接回了自己的家,辅导他做作业,让儿子陪着他一起玩,然后打他妈妈的手机,告诉她儿子的情况,第二天,他妈妈开车从无锡回来,把他接回了家!

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希望,同样要培养孩子的父母亲对孩子的伟大希望。有个试读的学生张亮亮,刚开始过来的时候语文基础及差,拼音不会拼,连常用的汉字都不会写,即使会写的都写错了,他妈妈对他也几乎失去了信心。他的到来,虽然增加了我许多工作负担,但我没有任何抱怨,我耐心地辅导他,帮助他,许多同学在我的带动下,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一有进步,我就用手机给他妈妈发送短信,从一个词语的默写到课文的背诵,从独立书写一段话到完成规定的作文,从作业的速度到完趁作业的质量,我尽力地挖掘着他的进步,从而点燃他父母的希望。他妈妈被感动了,生意再忙,星期天都从上海赶回海门辅导儿子做作业,对儿子进行心理疏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张亮亮期末考试从刚进校的不及格跃入了良好的行列,张亮亮高兴地说:顾老师,我如果写字不扣分,就可以得优了!”他妈妈也深有感触地说:“我把孩子送到实验来算是送对了,孩子能考这么多分,我连做梦也没有想过呀!以前我只知道着急,儿子考试我都紧张得几夜睡不着,就怕拖累了班集体。现在我知道了,只要对孩子有希望,只要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是可以获得进步的,是可以改变的!”

四、找寻生命的增长点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全托班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评比中总是稍逊一筹,学生们也习惯了甘当陪衬的角色。六月份,我们班级意外地被评为“免检班级”,当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奔向教室,向我报告这个好消息时,他们的快乐感染了我,那些闪亮的双眸,那些涨溢的神采,那些飞扬的言语,都在传递着一个声音:我们成为“免检班级”了,我们好自豪啊!我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决定与此为切入点,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1)、让“免检”成为一种需要

“首批免检班级全校才两个,全托班就我们一个班,‘免检’班级要接受全校师生的评议与监督,所以要求我们比原些付出更多,做得更加完美无缺,我们能行吗?”许多学生在高兴之余,提出了这样的担忧!是啊,要一天、两天达到“免检”的要求并不难,要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达到“免检”要求确实是一种考验,我们全托学生的桌肚,我们全托学生的卫生、我们全托学生的宿舍就寝是一直以来的焦点问题,虽然与其他全托班比起来算好的,但与真正的“免检“还是有差距的,成为聚焦点的我们能做好吗?于是,我带领大家“盘点”在争创”免检“过程中的“亮点”,那每天协助值日生打扫卫生的朱水晶,那每天提前来教室开门的劳动委员黄申备,那每星期买来垃圾袋的施卜玮,那自动成立的“小白鸽捡纸队”„„在盘点中,孩子们的情绪变得激昂起来,自信心也被点燃了。当然, “盘点”还是多元的,在班长的带头下,孩子们开始对照规范,仔细地审视自身的不足:我没有起到真正的榜样作用,早读课上大家读书不认真,我作为班长兼领读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因为太迷恋看书,有时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作为语文课代表很惭愧;我没有处理还合唱和作业之间的关系,合唱回来装糊涂,直到组长催了才不得不做起来;我有时火气太大,动不动就对别人发火,虽然是为了工作,但却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看到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触摸免检牌时,我欣慰地笑了:“放大亮点,稀释缺点,让免检成为四(1)班精神成长的‘维生素’!”

(2)、让“免检”成为一种力量

几天下来,孩子们欢喜并努力着。那天,二年级来上兴趣选修的同学路过我们教室门口,“瞧,是免检班级,大家快来看啊!”一个孩子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喊起来,引来一群孩子驻足围观,唧唧喳喳充满稚气的语言中,流露的尽是羡慕和钦佩,我偷偷察看着,孩子们的眉宇之间流露的尽是自豪和满足!有几个同学下意识地看了看地面,随即捡起散落的小纸片;有同学去小书吧整理翻阅的图书和角落里的卫生洁具;有同学去倒纸篓里的垃圾„„我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教学资源,随即在黑板上写上“假如他们来参观,我们‘免检’合格吗?”几个大字,组织大家即兴讨论起来,大家作了自我检讨,复习阶段大家忙于复习,疏忽了常规!班长提出一个好建议:虽然红领巾值勤岗不来检查我们班了,但我们不能有任何松懈情绪。我们可以在班上设立免检小队、免检学生、免检班干部、免检宿舍,引领整个班级获得不断向上发展的动力!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在大家的民主评议下,免检小队、免检学生、免检班干部、免检宿舍也分别诞生了。学生家长在广告公司的,听后饶有兴致地赞助了标志牌!流动的标志牌让“免检”成为了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

(3)、让“免检”成为一种品质

也许是复习阶段学习紧张的缘故,也许是天气闷热的缘故,一些男生显得尤为躁动,一些微乎其微的小事,都能引发轩然大波。这不,因为父母忘了约定未来探望曹梳书,他一气之下砸坏了宿舍的电话机,虽然第二天他让父母买来一个一模一样的电话机作为赔偿。室长在向我汇报这件事的时候,恳请能得到我的谅解,请求我不要将这件事告之生活指导中心,因为不想因为这个污点让“免检班级”蒙上尘埃!到底是说还是不说,我想尊重大家的意见,何况与我们语文单元六上的就一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是相吻合的!许多同学都主张不说,给曹梳书一次机会,也给班级一个机会,大家不想让“免检”班级因此而“花落别处”啊!也少数先前主张说的学生,也在这强烈的攻势下偃旗息鼓了,毕竟,“免检”是大家的荣耀!我给大家读了这样一个故事:《勇敢地承认错误》我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人一生中犯下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责任是不能推卸的,我们应将承认错误、担负责任根植于内心,让它成为我们脑海中一种强烈的意识和人生的基本信条。能够担负责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免检”。沉默,长久的沉默过后,曹梳书终于举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愿意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接着,更多的同学郑重地举起了手„„于是,在班长的陪同下,曹梳书勇敢地走进了生活指导中心„„在大家焦灼的等待中,“免检是一种形象,更是一种品质”这句掷地有声的回音点亮了大家的心扉。我庆幸,庆幸“免检”给孩子们带来的人生体验和价值体验!人生路上多风雨,关键的是对待风雨的态度!

(4)、让“免检”成为一种催化剂

一个月的“免检”即将结束,孩子们计数着移交“免检”荣誉牌的时间!六月的最后一天,我们举行了隆重的“移交仪式”。没有指令,孩子们都穿上了整齐的夏季校服;没有分工,大家都在井然有序地布置着教室;没有通知,许多同学都带来了数码相机„„再回首,一个月“累并快乐”的阳光历程,我和孩子们一样,心儿被感动浸润了!为了记录那段难忘的日子,我也邀请来了学校阳光电视台的摄影师。回首一个月的成长历程,“免检”让孩子们朝着期待的方向努力着,让孩子们臻于成熟,臻于完善!没有预先的彩排,没有教师的指导,孩子们的告别仪式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孩子们截取了一个月中的无数颗珍珠,将其链成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更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们每个人都折了一只千纸鹤,上面写着“免检感言”,主持人将其巧妙地串成一颗心,作为“免检吉祥物”赠送给下一轮的“免检班级”!更意想不到的是,学生们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自发地来到车棚,用毛巾擦亮了每个老师的车子,给每个任课老师和保育员阿姨写了“感恩心语”。感谢孩子们,用自己的纯真,用自己的坚韧,用自己的浪漫,执着地守护着“免检”带来的至高无上的荣誉!感谢文化德育研究中心,让我和我的全托班学生都多了一份人生体验,多了一份面对竞争和超越自我的勇气和信念!

“既然/前不见岸/后也远离了岸”,“既然/拥有童心 /又注定终生与童心结缘”,“那么,就把一生交给海吧/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让我们带着对前方的执着与对航线的求索,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无助的心灵带来自信吧!

上一篇:如何写保证书范文下一篇:人民调解案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