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

2022-09-02

第一篇: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

镇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环境,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推动我镇信用环境建设,确保信用社资金良性循环,有效支持我镇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清收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实现我镇经济稳健发展,维护农村信用社金融秩序、债权债务和农村金融稳定,构建和谐的金融环境,让农村信用社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服务好“三农”,需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依法打击逃废债行为,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促进我镇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二、清收范围和重点

1、清收范围: 信用社发放并已形成不良的到、逾期贷款。

2、清收重点:到、逾期并有偿还能力且长期不还的“丁子户”、“赖帐户”;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拖欠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故意拖欠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的贷款。

三、组织机构 为有效地帮助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依法打击逃废债行为,确保清收工作有序正常开展,特成立沙子坡镇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长:

副组长:

员:

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清收工作,各村、支两委也相应成立清收小组,根据各村不良贷款情况,明确清收任务,并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信用社清收旧贷,实现信用社不良贷款总量和占比“双降”。

四、工作措施

1、清查摸底。镇信用社要对2009年3月底以前的到、逾期贷款逐一进行摸底,对有偿还能力且长期拖欠或恶意拖欠不还的“丁子户”“赖帐户” 造册登记,落实清收责任,明确任务,确保清收任务顺利完成。

2、根据不良贷款形成的情况和原因,信用社要细化清收措施,分类清收。

(1)各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拖欠或引荐、担保、自贷的不良贷款,由单位督促其借款人、介绍人、担保人限于2009年6月底以前全额归还贷款本息,对到期不能归还的,由该责任人所在单位负责人协助信用社按月全额扣发工资收回,直到贷款还清为止,若借款人直接为单位负责人的将直接报其主管部门处理并暴光。

(2)对恶意逃废债务的借款人、担保人,一是将公布不诚实守信人员名单,予以公开暴光。二是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加大执法力度,为清收不良贷款提供法律帮助和司法保障。

四、落实责任及工作要求

按照“区域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镇直各工作部门及村支书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本村辖区内的清收工作负全责,将清收工作和计划层层分解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检查督办,镇纪委、财政所等相关部门要协助抓好干部职工拖欠、介绍、担保贷款的清收工作,对限期内未归还不良贷款公职人员采取相应的清收措施和处理办法。

1、镇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要在办理信用社贷款案件纠纷和处理弃帐外逃的贷款户方面发挥作用,并对阻挠、抗拒清收工作的违法人员及时进行依法处理。

2、镇直各职能部门在清收和盘活不良贷款中,要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积极支持清收工作,对“顽固户”、“赖账户”、“钉子户”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和盘活力度。

3、信用社要充分运用好、把握好这次机遇,做好对不良贷款的统计及原因分析,为执法部门提供正确信息,借助各方面力量清理、清收不良贷款,消化我镇信用社累积的不良资产,同时要继续做好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结合我镇经济特点,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对当年收回的不良贷款资金要全部用于当地“三农”信贷投入,对积极主动还清旧贷款的农户,根据其生产经营、家庭经济等具体情况,在贷款规模、利率优惠等方面给予照顾,以促进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建立诚信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第二篇:信用社员工清收不良贷款心得

近年来,不良贷款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顽疾,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不良贷款的回收力度,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凡是不良贷款,都有其形成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原因,要予以收回必须围绕三点,即:信息点、切入点、平衡点。所谓信息点。就是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深入了解一切与贷户有关的信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未来发展前景,亲戚朋友情况等信息,通过大量信息去分析贷款逾期的根源和归还贷款的基础;所谓切入点,也是关键点。有些贷户经济好转,想重新贷款发展,成为催收贷款的切入点,有些贷户因贷款纠纷,心存顾虑,化解贷户心理矛盾则成为催收贷款的切入点,而又些贷户存在侥幸心理,赖贷不还,彻底击垮贷户心理是催收贷款的最佳切入点。有些贷户的性格弱点,最终成为催收贷款的切入点,总之切入点很多,有些切入点需要寻找、通过搭建。所谓平衡点,就是要让贷户归还贷款后找到某些心理平衡,特别是多年未还不良贷款,归还贷款后改变了形象、告慰了亡灵、心理得到解脱等等都是取得的心理平衡。现列举以下实例做以以解析。

苦苦追索,锲而不舍。权某,1997年贷款16000元,其妻有残疾,经济条件一直较差,2008年自己又因车祸导致腰椎病,多年未清利息。担保人为其弟,近两年从事煤炭调运生意不错,周转资金15万元,因为有担保不良贷款经常向社会借高利贷。(信息点:权某之弟经济状况良好,有代偿能力。)多次上门催收,借款人因经济困只能凑3000元,着手向权某之弟做工作,督促还款并承诺解决生意资金周转问题,其弟愿承担10000元,离借款本息差距太大。(切入点:解除不良担保,并注资促其发展)经过磋商,借款人愿将三亩土地使用权转让其弟耕种,得到双方认可。当场为兄弟两草拟好协议,双方签字摁手印达成协议,办理了土地过户手续。历时三个多月,一笔1997年借款以信用社现金收回本息25000元而得到解决。(平衡点:代哥还款,权某之弟得到三亩土地。)

持之以恒,软磨硬泡。于某,在镇政1府工作,依靠管理煤矿经济条件好,住着单元,开着小车,2005年在信用社借款20000元,欠息达万元,赖着不还。据了解,因信用社未向其发放第二笔贷款,而心存忌恨。(信息点:经济条件好,赖账不还。)2010年经过多次催收,签订还款计划,借款人总是6月拖7月,7月拖8月,始终没有行动。周五,正是于某在镇政1府开会的日子,主任带两名客户经理,早上九点开始在镇政1府催收,该借款人很不高兴的说:“没钱!你们别等了!”。(切入点:于某在政1府工作,爱面子)从早九点到下午4点,一直盯着该借款人,当借款人准备开车时,他们也一同上车。在车上借款人很不耐烦的说:“我有事!要去西安!”,他坚定地说:“如果你今天不还款,你就是到北京、到上海,我们也要跟到底!”,该借款人在无奈之下,到邮政储蓄银行取出29000元归还了赖债多年的贷款。(平衡点:“不给贷款”,就多跑几次)

人情感化,晓之以理。王某之夫,2007年在信用社贷款20000元,因车祸王某之夫去世,借款拖欠不还。且王某在别人的教唆下,没有还款意愿。担保人提供信息该户果园近年收入4万元,两个女儿工作自立。(信息点:具备一定偿贷能力,还款意愿差。)在多次催收中,向王某讲:当初贷款还不是为发展经济,供孩子上学吗?如今我们是贷款终身责任制,你不能眼睁睁让我们的工资归还你的贷款吧!再说你老公在世的时候是很讲诚信的,没有欠过别人一分钱,你不可能让你死去的老公良心不安吧,常言道:“父债子还,夫债妻填。”现在女儿也工作了,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切入点:女人情感的细腻。)如此三番,王某终于被打动了,拿着母女凑来的30000元,还了全部贷款本息。(平衡点:归还了贷款,告慰了故人亡灵。)

借花献佛,因人而异。问某,借款三笔分别为94年2笔16550元,98年17000元,经了解问某与人合伙做生意,因经济有纠纷,破产后一人承担了债务,到县城做一些法律边缘的生意,已购买了单元楼。(信息点:经济有纠纷,经济好转。)经过催收问某并无还款意愿,先找机会与其交流,了解到问某个性耿直,喜交朋友,好动义气。就通过问某要好的朋友劝解,朋友多了钱好挣,问某又听说近年信用社对村上信贷支持力度大,群众评价高,比较欣慰,表示自己手头钱不够,只要朋友肯借15000元,就一次性还款。2010年12月,该户同意并约定三天后到家中拿钱,等到取钱时该户的妻子大发牢骚,朋友奚落说:你家是男人说了算还是女人说了算,大男子主义强烈的借款人,吓住老婆别说话!一句话说出去不能失去我的面子!(切入点:喜交朋友,好动义气。)一举收回不良贷款本息40000元。(平衡点:减收部分利息,保住了自己面子。)

随着农村信用社快速发展,信贷管理的不断加强和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不良贷款时间愈久远,难度也越大,以上的清收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许思路。

第三篇:##信用社(银行)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旗联社的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盘活信贷资金,结合我联社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特##信用联社成立了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长: 副组长:

员: 各社部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风险合规及法律事务部,由刘双虎兼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贾志忠、訾珍、高洁、高波、吕爱兰、屈秀兰、吕敏。办公室具体负责清收处置进度的数据统计、资料整理和总结上报工作。

二、工作步骤

本次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摸底阶段,从##年5月15日至##年5月20日,此期间要组织各信用社、部负责人对不良贷款进行调查摸底,填写《不良贷款统计表》,了解不良贷款基本情况。

第二阶段为认定阶段,从##年5月20日至##年6月30日,此期间根据不良贷款统计表为基础,与信用社、部负责人、责任人调查了解借款人的现状,并逐笔认定其可收回的可能性,

- 12

第四篇:浅谈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措施

当前,降低不良贷款已成为防范化解农村信用社风险,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重点,更是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和重点工作。因此,必须采取政策、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措施,加大力度清收和转化不良贷款,营造农村信用社经营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中的重要作用。我结合具体实践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谈一些粗浅的想法和思考。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信贷资产质量管理是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效益之源。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清收盘活工作的重要性,要把此项工作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全体员工,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必胜信心,吃大苦,耐大劳,千方百计保全信贷资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信用社资金损失,降低风险,确保信用社每位员工真正认识到,不良贷款和应收未收利息,将严重制约信用社健康快速发展,清收盘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信用社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二、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要想实现不良资产的盘活清收,必须做到机构、人员、措施三到位,组建专门的机构,落实专职人员,实行专业管理,实施专项考核,要明确清收计划,考核任务完成情况,落实奖罚措施,协调各方关系,积极协助依法清收不良贷款,专业处置化解资产风险。

三、摸清底子,完善手续

风险管理部要对分账资产拉网排查,逐户见面,摸清底子,建立贷户档案。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小后大的原则,能清收的清收,能保全的保全,下大力气开展完善手续工作,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尽可能使每一笔每一户贷款都具备完善的法定手续,保障信贷资金安全。

四、依法起诉,强制收贷

要经过排查摸底,对有钱或有物欠贷不还的“赖债户”、“钉子户”,通过签发催收通知书等手段,先保全后起诉。在依法起诉收回不良贷款时,从农村信用社整体效益出发,应切实注意三点:一是对起诉的每笔贷款要斟酌是否有价值,防止出现诉讼等费用高于收回贷款的现象。二是要对欠贷户做深入细致的调查,防止打赢官司收不到钱或物。三是对依法收贷判决的抵债物资要科学评估其真实价值,防止出价值低甚至不能变现的物资抵顶高额贷款现象,从而解决不良贷款表面降低无实际效益问题。

五、政府支持,借力清收

农村信用社要向地方政府多汇报、多请示,争取理解和支持,凭借法院、经侦、监察等行政执法部门的力量,帮助农村信用社打赢清收不良贷款攻坚战。要通过不断地向各级政府领导汇报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对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以及对加大新的贷款投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争取政府成立清收不良贷款领导小组,组织人行、信用社等有关部门参加,建立专门的班子专司清收之职,列出清收名单,制订清收政策,层层部署清收任务,定期考核与督促。在清收不良贷款活动中,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相结合的手段,重点抓好有影响的贷款的清收,起到打击一个、震动一片、教育一方的作用,既达到清不良贷款,又促进规范和整顿农村信用秩序的目的。

六、落实责任,连带清收

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发放中的审批、担保、介绍等责任人,采取“解铃还需系铃人”的办法,追究责任,负责清收已形成的不良贷款。对近几年来形成的不良贷款,采取领导带头、主管部室督促、落实奖罚措施等办法,促使不良贷款发放责任人予发清收。对每个贷款责任人制订出按月清收的计划、次月即进行考核的办法,对清收效果不佳者,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软硬措施结合,促进贷款责任人收回不良贷款。

七、跟踪改制,盘活贷款

对企业被租赁、出售、拍卖等改制过程中“悬空”的贷款,采取跟踪做工作的措施,予以盘活,达到降低不良贷款的目的。采取这种措施的对象主要是原乡镇村办企业,通过县、政府宣传企业甩掉贷款包袱的害处,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使改制后的企业接收原企业签订协议,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在资产上给新企业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改制后的企业承担原企业债务,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这样,农村信用社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跟踪盘活不良贷款,按时收利息,既降低不良贷款,又增加利息收入。

八、雪中送炭,激活贷款

有的贷户或企业欠信用社逾期等不良贷款,企业处于停滞状态,但如果有了启动资金,即可搞活生产经营,否则,企业由于缺乏资金仍处瘫痪,甚至倒闭破产。农村信用社根据这一实际,雪中送炭,再注入新贷款,拉企业一把,使企业再启起来“爬上坡”,等销售了产品,产生了效益,再归还新旧贷款,达到促进搞活企业与降低不良贷款的“双赢”目的。采取这种策略,农村信用社要切实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并且要有胆识。一是不能因企业欠贷款一时无能力归还形成了不良,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拍井绳”,不敢再入新贷款。二是要过对企业深入了解,增加新贷款确实能使企业必须用销售回笼款先归还陈旧贷款,或根据需要重新办理借贷手续。四是要安排信贷员跟踪贷款使用,随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发现问题即采取措施,防止产生新的不良贷款。

九、对外招标,社会清收农村信用社在清收不良贷款时,要引进社会经济活动中成功的招标方法,解决早已形成的呆滞、呆账贷款自身以收回的问题。特别是县乡、村因改制造成成名存实亡的贷款,澄清底子,制订出科学招标谁受益,利用利益机制刺激社会各界参与清收,发动社会力量清收不良贷款。

第五篇:浅谈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对策

信贷资产质量好坏关系到银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各商业银行竞争日异激烈的今天和农村信用社正在逐阶梯进行商业银行改制的过程中,信贷资产质量无疑是银行的生命底线。近年来,农信社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其自身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良贷款前清后增、占比增大的现象依然困扰着农信社的稳健良性发展,严重制约了农信社的发展壮大。就不良贷款与清收问题我们来浅谈一下。

明晰市场定位,把握信贷投向。

农信社网点分布点多、面广、线长,其信贷投向应充分发挥“小额、流动、分散”的特点,服务对象以支持“三农”及广大个体、私营等中小企业为主,避免与国有商业银行比贷款大户、比贷款规模。农信社应及时调整信贷投向,对产权不明晰和不能实施有效抵押担保的企业贷款应逐步实施市场退出机制,新增贷款要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树立“支农促发展、支农出效益、支农防风险”的观念,加大对农户和个体私营企业的信贷支持。

用人机制的突破

首先要打破传统的用人制度,信贷岗位人员的配备,要选拔员工素质高、责任心强、爱岗敬业、以社为家的人,同时要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教育,培养员工的合规操作意识,加强思想职业道德教育、案件风险防范教育,对有问题有“走向”的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并追究其责任,强化员工“人”的防范意识,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

强化机制,增强内控制度建设

农村信用社要有一个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强化各项机制的落实。按照省联社下发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为导向,建立四项机制,要把人文的合规制度,完善的内控制度,强化的教育学习制度,合规的风险防控制度,以案说法的警示制度,全面高效的稽核审计制度,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防风险体系,要统一口径,加大考核力度,使内控制度不流于形式。创新机制,转变观念

农村信用社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对特色企业微小企业加以扶植,在传统的信贷模式下要对信贷模式加以推新。在农户联保,企业联保,工职人员担保,小额信用,存单抵押等形式下,加大推进“组合”式担保体制,如:合作社+农户模式,担保公司+农户,保证+抵押+司法公证等不断提升贷款合同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降低其风险等值,同时还要发放一些金额小、风险系数低的贷款,比如农村妇女家庭副业贷款,助学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并强化三者保险制度的落实,转换风险系数。要转变观念,不要把贷款放出去就没事了,要发扬老一辈信合人背包下乡的工作作风,跟踪调查及时了解信贷资金走向,撑握信贷人的第一手资料,一但发现有形成不良迹向的贷款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全贷

款的良性提供有力保障,同是还要严格贷前客户的评级授信制度,防患于未然。 加强政府沟通,政府给力措施

对于公职人员担保的贷款,招商引资的各大中小企业贷款,要与政府的职能部门合作(县纪委,组织部,商务部等),利用行政干预督促其归还,使信贷资产在正常轨道上发展。借助法律手段,起到震慑一方之功效。

信用社特点是点多面广,而且面对的是广大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所发放的信贷资金大都金额不大,期限较短,多数都具有偿还能力的贷款。但有些村民存在借钱不还,相互观望、等待、赖账等,对于这些“钉子户”“赖账户”要借助法律武器和清非大队的力量加以依法清收,抓重点“起诉一户,成功一户,清收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以净化信贷领域的不良风气。

上一篇:乡有人民代表大会吗下一篇:学院团支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