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国家统计局联网

2023-03-07

第一篇:天津市国家统计局联网

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国家税务局税收分析工作制度》(精)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国家税务局税收分析工作制 度》的通知

【标 签】税收分析工作 【颁布单位】天津市国家税务局

【文 号】津国税计﹝2008﹞23号 【发文日期】2008-10-16 【实施时间】2008-10-16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征收管理

各区、县国家税务局,开发区、保税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税务局,直属税务分局,海洋石油税务分局:

近年来,各单位按照税务总局和市局要求,结合实际工作,不断加强税收分析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税收分析工作开展的还不平衡,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税收分析水平不高,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收入进度分析的层面上。为进一步规范税收分析工作,提升全系统税收分析水平,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分析工作制度〉的通知》(国税发〔2007〕46号和有关规定,市局制定了《税收分析工作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月十六日

天津市国家税务局税收分析工作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税收管理,规范税收分析工作,提升税收分析水平,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分析工作制度〉的通知》(国税发〔2007〕46号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税收分析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税收与经济税源、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等相关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评价,查找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的措施建议的一项综合

性管理活动。它是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是促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的重要手段。

第三条 根据工作需要,在税收分析中运用多种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常规分析和专题分析。常规分析主要动态反映当期(月、季、年税收收入情况;专题分析主要反映特定税收问题或现象。

第四条 税收分析坚持实事求是、从经济到税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本制度适用于全市各级国税机关和部门的税收分析工作。

第二章 税收分析工作职责

第六条 税收分析工作实行市局、区县局(含市局所属分局,下同、税务所(科3级管理。市局负责对区县局税收分析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区县局要向市局报告税收分析的具体实施情况。

第七条 市局税收分析工作主要职责:

(一贯彻税务总局税收分析工作制度和有关要求,负责全市国税税收收入的分析、监控和预测,重点对全市国税税收总量和增长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全市重点税源行业、企业经济税收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全市国税税收征收管理质量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二定期开展全市有关宏观税负、税收弹性以及税种、产业和行业与对应经济指标相关关系的宏观分析;组织进行全市纳税能力估算,开展税收征收率的测算和分析工作;组织开展税收政策变动及重大税收征管措施对税收收入影响的跟踪分析,提出深化征管改革,推行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建议,提出对重点税源企业加强管理的意见。

(三对个体私营税收增减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税务登记户数变化影响税源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当期新增税源户数、分税种入库税款情况及转出、停业企业的户数情况进行统计。

(四定期做好减免税的认定、审批的统计分析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实行就地预缴的汇总纳税成员企业的利润和所得税实现情况;注重在总体分析基础上突出重点税源行业与企业情况分析。

(五做好出口退税政策和重要管理措施的出台对收入的增减影响分析,检查政策落实质量,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掌握即期与累计出口退税、调库资源实现情况、审批情况、退税和已调库情况、应退未退和应调未调的原因,对免抵调库当年与上年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免抵调库数额在千万元以上重点出口退税企业进行详细分析。

(六做好加强稽查增加收入情况分析;做好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互动机制协调运转工作,以促进税收分析水平的提高。

(七定期发布税务总局和市局监控重点税源企业分行业税负标准和税负预警指标,通报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税负率、利润率、平均物耗等指标及变动情况。

(八建立和落实定期税收分析会议和地区税收分析会议制度,税收收入分析报告与通报制度,税收分析档案管理制度;开展经济税源调查和专题税收调研分析工作。

(九建立健全规范统一的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研究建立税收预测模型,协调开发税收分析软件并推广使用。

(十举办税收分析业务培训与交流,指导、监督和考核区县局税收分析工作。

第八条 区县局税收分析工作主要职责:

(一贯彻市局税收分析工作制度,落实市局部署的各项税收分析工作任务。

(二做好本单位各项税收收入分析报告、税收计划建议、报表的整理、汇总与报送工作。

(三按照市局部署或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组织开展本地区税源调查工作,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四定期组织召开本单位税收收入分析会,并根据市局发布的预警指标和税收分析成果提出征管建议。

(五对相关科(所或岗位报送的报表、报告等税收分析基础资料进行审核、评价和使用,提出改进工作建议。

(六对税务总局、市局监控的重点税源企业进行逐户分析,形成重点税源分析报告。

(七对中小企业分类进行行业税负率等指标的整体分析。

(八定期对所征收和管理的税收分税种、分重点税源企业进行收入预测和分析,并随时掌握收入变化情况,对出现影响收入变化的重大情况要及时上报。

(九对流转税、所得税、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对税收收入的增减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对流转税、所得税重要管理措施增收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

(十加强重点投资项目的跟踪调查,密切关注和分析企业投产、达产情况,特别是对新增税源情况要进行重点调查和分析。

(十一做好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互动工作,积极利用税收分析成果对实施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管理性检查和税务稽查工作提出建议。通过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进一步提高税收分析水平。

(十二制定与完善税收分析工作制度;组织税收分析业务培训与交流。

第九条 税务所(科税收分析工作职责,由区县局结合工作实际确定。

第三章 税收分析工作机制

第十条 全市国税系统税收分析工作由市局计划统计处牵头组织开展,市局具有税收分析职能的处室和各区县局协助开展;区县局税收分析工作由计划统计科牵头组织开展,具有税收分析职能的科室和各征收、管理所协助开展。

第十一条建立市局与区县局联动分析机制。市局具有税收分析职能的处室要定期或随时发布在税收分析工作中发现的疑点问题(如征管“六率”情况、行业税负、重点税源企业申报、入库、减免、提退、出口退税、免抵调库等信息明显反常等,并进行跟踪督导;区县局要对疑点问题及时组织查明情况、分析原因、研究落实解决措施;区县局通过分析工作发现的带有典型性的异常情况或问题,要及时上报,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全系统相同或类似问题的处理。

第十二条 建立税收分析与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的互动协调机制。收入分析部门和岗位对分析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有关征收部门(岗位或税源管理部门传递,对出现明显问题(经济税收对应关系偏离较大、重点税源企业税负率明显超出合理区间的单位和企业,要督促有关部门和岗位深入分析。对问题原因不明的单位或企业,要及时移送纳税

评估部门。纳税评估部门根据收入分析部门提供的信息,逐一组织评估核查,对存在重大偷税行为的,移送稽查部门查处。纳税评估、稽查部门查明的问题原因及其它相关方面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税收分析部门或岗位。

第十三条 建立月度税收分析会议、地区税收分析会议、重点税源分析会议、税收情况报告和通报、定期税收预测、经济税源调查以及税收分析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机制。

第十四条 月度税收分析会议。区县局每月召开税收收入分析会,市局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税收分析会,分析把握税收形势,研究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税收政策的措施。税收收入分析会由局主要负责人或主管局领导主持,计统、税种管理、征收管理、税源管理以及稽查等部门参加。计统部门负责税收收入综合情况分析,税种管理部门负责分管税种收入情况及政策执行情况分析,征收管理部门负责征管措施成效分析,税源管理部门负责税源情况分析,稽查部门负责稽查情况分析。计统部门负责会议纪要的整理。

第十五条 地区税收分析会议。市局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地区税收分析会,针对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会议由市局领导或市局计划统计处组织,由有关区县局计统部门和税源管理部门人员参加,必要时分管计统工作的局领导参加,并扩大到税种管理、征收管理等部门人员。计统部门负责会议纪要的整理。

第十六条 重点税源分析会议。区县局根据税收形势和收入分析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各税种增减变化情况,每月月底前召集有关科所的重点税源企业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收分析汇报,开展专题分析。分析会议由主管局领导或计统部门主持,一般由相关科所负责收入分析工作的人员以及税收管理员参加,必要时可扩大到税政、征管以及税源管理等部门。计统部门负责会议纪要的整理。

第十七条 税收情况报告和通报。市局、区县局每月要向上级机关报告、向下级机关通报税收收入完成情况,分析收入形势,查找问题,提出工作措施或建议。当收入情况发生异常波动或出现较大问题,特别是发生对税源影响较大的情况时,要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对不报、瞒报并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责任。

第十八条 定期税收预测。具体税收预测工作按照市局《天津市国家税务局税收收入预测工作制度》的规定实施。

第十九条 经济税源调查。经济税源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工商登记信息、企业资金状况等相关情况,实现应征、上缴入库税

收情况,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征管措施实施情况,税制变化、政策调整影响税收情况等。

第二十条 税收分析档案管理。要对开展税收分析所必需的税收收入情况、影响税源和税收变动的各种因素、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重点税源生产经营情况等数据、文字资料,按照规范、完整、及时、准确、连贯的原则建立税收分析档案,并按规定上报。

第二十一条 在税收分析工作中,要根据组织收入和税源管理的需要,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各级例会和汇报制度。

第四章 常规税收分析工作流程

第二十二条 市局和区县局两级常规税收分析工作流程:获取和查阅税收及相关资

料—;—;加工整理形成各种分析图表—;—;分析人员共同研究讨论收入形势和分析重 点—;—;撰写内部分析报告—;—;专题会议研究—;—;行文向上级报告、向下级通报收入情 况—;—;整理税收分析档案—;—;跟踪了解分析中所发现问题的成因及改进措施的落实情 况。

税收及相关资料包括税收月快报、税收会计统计报表、重点税源监控资料、税收分析档 案等税收情况,以及与税收相关的经济统计指标、税源信息和新出台的税收政策、征管措施 等。

第二十三条 区县局要根据税收分析工作实际,制定税务征收管理所(科常规税收分析 工作流程。

第二十四条 市局于每个月份终了后3日内完成税收月快报数据采集和情况搜集;18日( 季度22日前完成税务总局和市局重点税源监控资料采集和上报,每月底前完成市局重点税 源分析资料采集;4日内向税务总局上报主要增减原因分析(税收简报;5日内完成会计统计 报表数据采集;10日内完成税收分析报告,并上报税务总局。同时,按要求完成向市政府等 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税收完成情况报告;14日内完成对各区、县税收收入情况通报;整理 税收档案,按规定时间向税务总局报送税收分析档案。

第二十五条 区县局于每个月份终了后2日内完成税收月快报数据采集和情况搜集;15 日(季度18日前完成税务总局重点税源监控资料

采集和上报,22日、28日(上月分两次完成 市局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分析资料采集和报告;当税收收入、各税种收入(或行业税收同比增 幅超过20%或出现下降情况的单位3日内向市局上报主要增减原因分析(3日前简报;4日内完 成会计统计报表数据和相关业务科(所税收分析资料和信息采集,7日(季度10日内完成税 收分析报告,并上报市局(季度、年度分析报告要以正式文件上报;10日内完成本局税收收 入情况通报;整理税收分析因素档案。各税务所(科上述税收分析工作时间安排相应提前。

第五章 税收分析指标、方法和内容

第二十六条 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指标和分析指标。基础指标主要包括税收计统 业务指标、税收征管业务指标、企业财务指标和经济指标。分析指标按分析工作需要根据基 础指标加工而成。

第二十七条 税收分析方法包括对比分析法、分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分 析法。

第二十八条 税收分析内容包括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税负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税 源分析和税收关联分析等。

(一税收执行情况分析。即对税收收入任务、计划(预测完成情况进行的分析,对税收 超、短收进度情况从经济、政策,征管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二税负分析。分为宏观税负分析和微观税负分析,宏观税负分析包括地区税负、税种 税负、行业税负等分析,如地区税收总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对比,工商业增值税与工商业增加 值对比,企业所得税与企业利润对比,行业税收与相关经济指标对比等,反映宏观层面的税 负情况;微观税负分析是针对企业层面的税负分析,通常采取同行业税负比较的方式,揭示 乐税网( http:/// )邮箱: Jiufu@leshui365.com 企业税负与同行业税负的差异,查找税收征管漏洞。

(三税收弹性分析。分为总量弹性分析和分量弹性分析。总量弹性分析是从全市(区县 税收总量和经济总量上做弹性分析,分析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否协调;分量弹性分析是从 税种、税目、行业以及企业税收等分量上与对应税基或相关经济指标进行细化的弹性分析, 分析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否协调。

(四税源分析。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投入产出和税负率等指标的分析,对企业财务 核算和纳税申报质量进行评判。利用工商、银行、统计以及行业主管等外部门数据,细致测 算判断企业税源状况。通过对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开展税种间税基关系的研究,开展增值 税、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纳税能力估算,从宏观层面测算分析各地税源状况和 征收率。

(五税收关联分析。对有相关关系的各种税收、税源数据,如发票销售额与申报表应税 销售额,申报应征税收与入库税款和欠税,增值税与所得税,宏观经济和企业财务经营状况 与税收、税源等关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有效地发现企业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和入库中存在 的问题。

第二十九条 税收分析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

(一宏观分析反映全市或区县、税种、产业、行业税收总量等宏观领域税收与经济总量 的关系,包括税收与经济关系研究、税源测算、纳税能力估算等。运用税负比较、弹性分析 等手段从宏观层面揭示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税源管理和征收情况是否正常。

(二微观分析反映微观领域税款征收入库情况。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控分析、 与同行业平均税负比较以及纳税评估等手段,及时发现企业财务核算和纳税申报中可能存在 的问题,发现征管的薄弱环节,进而提出堵塞漏洞、加强征管的措施建议。

第三十条 税收分析分为常规分析和专题分析两种形式。

(一常规分析。主要分析当期(月、季、年税收收入的总体情况和形势,其主要内容 有:准确判断和客观描述税收收入形势;深入分析税收增减变化的原因,进行各主要税种、 行业的税收与相关经济情况的对比分析;发现税源变动、征收管理以及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 题;预测收入趋势,提出加强税收管理、完善税收政策的措施建议。

(二专题分析。主要对税收中特定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其主要内容有:对问题或现象 进行客观描述;对问题或现象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对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提出改进的措施 建议。

第三十一条 重点税源税收分析属微观分析范畴,是上述分析的基础和重点。具体分析 工作按市局《关于加强重点税源税收分析工作的实施意见》(津国税计﹝2007﹞11号实施。

第三十二条 在实际工作中,要将各种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完整地反映税收和税 源状况,及时、准确地反映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税收 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第三十三条 税收收入分析报告是分析内容的主要载体,是税收分析的最终成果,也是 开展税源监控工作的重要依据。税收收入分析要透彻,分析报告要规范、准确、简明、通 乐税网( http:/// )邮箱: Jiufu@leshui365.com

俗。

收入分析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一税收收入情况及主要特点;

(二税收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经济、政策、征管等因素对税收收入影响的量化分 析。

(三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四收入变化趋势预测,组织收入工作的措施、意见和建议。

第六章 税收分析组织保障与考核

第三十四条 按照税收分析工作的要求,建立局领导统一领导、计统部门牵头负责、有 关部门共同参与、上下级密切配合的税收分析保障体系。市局和区县局的计统部门是税收分 析的综合部门,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懂经济税收、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根据 税收分析工作需要,区县局的计统部门原则上要保证2-3人专职(人员少的单位必须保证1人 从事税收分析工作。税务所(业务综合科综合管理岗位负责本部门税收分析工作。

第三十五条 开展多种形式的税收分析培训,提高税收分析人员的素质,造就一支高水 平的税收分析队伍。

市局和区县局要建立税收分析人才库,及时将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分析人员纳入 人才库,有重点地加强培养和使用。

第三十六条 定期开展税收分析工作情况检查,将分析工作开展情况作为税收工作目标 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十七条 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优秀税收分析报告评审。对通过分析反映问题准确、 深入,指导实践效果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各区县局根据本制度制定实施方案,报市局备案。

第三十九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乐税网( http:/// )邮箱: Jiufu@leshui365.com

第二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

在百度中搜“联网直报”--选“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 用户名:55134247X

密码:55134247X 进入首页后选择“报表报送”,将显示需要填报的报表,第月12日报上月数据,25日前必须完成,25日后网络关闭。

第三篇:天津市11个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入选“国家队”

天津市将启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到2020年培养造就1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300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5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昨天从市科委获悉,科技部日前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对象进行公示,天津市11个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入选。其中,南开大学陈军,天津大学尧命发、邾继贵,天津工业大学夏长亮,天津医科大学张宁,公安部天津消防所宋波,天津科技大学王硕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津工大海宇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牛萍娟、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宇学峰、天津微纳芯科技有限公司王战会入选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天津大学王成山带领的“含大规模分布式能源的复杂电网规划运行优化理论与方法创新团队”入选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据悉,此次入选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年龄均在45周岁以下,都是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部门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课题的负责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的年龄在50周岁以下,创新团队都在近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创新创业人才都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创办初创型企业的科技管理人才,并是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的企业创办人。其中6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973计划项目,1人承担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5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下一步,市科委将启动“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计划到2020年培养造就1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300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5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记者张璐)

第四篇: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国家机关机构改革经验浅谈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分别对党政机关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进行了调整。本文全面审视了历次机构改革历程,回顾了机构改革的具体做法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机构改革;机构设置;人员编制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天津市共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国家机关机构改革。

一、1995年机构改革

(一)时代背景

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机构改革的决议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国自上而下陆续开展了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和精简、统

一、相能的原则,着重解决政企不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人员较多等问题,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使机构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相适应,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本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从天津市的实际出发,体现直辖市的工作特点。

(三)改革的重点

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简政放权,把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坚决下放给企业;强化政府宏观管理

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职能。同时,注意理顺党政部门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划清各自的职责范围。

(四)着重解决的问题

第一,划清政府委局的责任,委局主要是做好综合、协调、指导工作,具体业务工作由各局承担。

第二,具备条件的专业经济部门,可成建制的改为企业集团总公司、总公司或以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为主要职能的公司,原有的行政和行业管理职能逐步转移给政府有关部门;不具备条件的可保留一个精干的行业管理机构。

第三,综合部门,大力精简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理顺市与区、县,区、县与街道、乡镇的关系。

二、2000年机构改革

(一)时代背景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天津市从2000年5月到2002年底,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机关及群众团体机关开展了机构改革。

(二)改革的目标

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天津市特点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三)改革的原则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政事

分开;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精兵简政,提高行政效率;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划分事权,理顺条块以及行政层级之间的关系;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建立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按照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要求,结合天津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

(四)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区域经济调节、监督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强政府制定规划和政策,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以市场为导向,对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调节与管理。

二是,合理划分职责权限,理顺关系。理顺政府各部门之间、市政府部门与区县政府之间的关系,划清各自的职责范围。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具体职能逐步下放。

三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清理并减少市政府极其部门审批的事项,健全监督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推进事业单位和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把政府机关的一些辅助性、技术性和服务性的事务交给事业单位。同时,从改革管理体制入手,推进事业单位和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化、企业化进程。

三、2003年机构改革

(一)时代背景

按照党的十六大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

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并明确提出了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金融监管、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任务。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坚持政企分开,精简、统

一、效能和依法行政的原则,结合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设置,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改革的主要原则

一是根据中央精神,建立与国务院组织框架大体协调,机构设置基本对应的行政组织体系;二是根据天津直辖市和特大型城市的功能、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实际出发,构筑符合城市发展要求、具有天津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三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要保持政府机构的相对稳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转,又要突出重点,合理划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理顺工作关系,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四)改革的重点

1、完善地区经济调节体系,把改革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使改革更好地为发展服务,进一步提高地区经济调节的有效性,增强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解决地区经济调节中存在的管理分散、职能交叉问题。

2、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和内外贸业务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实现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统一管理,促进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

3、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强化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查处职能,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权威,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对计划生育机构的名称进行调整,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协调,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四、2008年机构改革

(一)时代背景

这次机构改革是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改革,是以往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天津市机构改革从2008年4月开始准备,2009年9月进入实施阶段,分步骤开展了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并对市委工作体制进行了调整。

(二)改革的目标

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改革的基本原则

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从实际出发,根据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务院对天津

城市功能的定位,努力构建符合天津市发展要求、体现城乡一体化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稳妥推进,切实解决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突出问题。

(四)改革的重点

1、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应由企业自主决定和宜由市场中介组织承担的事务,交由企业自主决定和市场中介组织承担。进一步加强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管理,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完善行政执法和监管体系建设,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2、理顺职责关系。确定政府部门职责分工,调整和整合相关部门和职能,切实解决政府部门职责不清、分工过细、职能交叉和关系不顺等问题。对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分清主办和协办关系,明确牵头部门,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3、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围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民计民生,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对政府序列外设置的行政机构、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进行梳理,根据其承担的职责任务,明确其机构性质,该纳入政府序列的纳入政府序列,该合并的合并,该撤销的撤销。

第五篇: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扩大工业企业联网直报工作的通知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统字[2005]23号文件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做好扩大工业企业联网直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经贸委(经委、工交办)、发展改革委:

根据199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关于做好工业统计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8】144号精神,近年来,在各级统计部门、经济运行主管部门以及重点工业企业共同努力下,建立起了全国5000家重点工业企业联网直报信息系统。这是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政府部门信息采集、报送、发布等方式的一次重要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提高了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巩固和扩大联网直报系统的结果,适应统计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提高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和经济运行调节工作的水平,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快速反应平台及信息互动渠道,现决定自2005年起,将联网直报的范围扩大到全部大中型

工业企业。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把建立大中型企业联网直报制度作为2005年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联网直报工作的目标要求是:9月底之前,各地区联网直报的大中型企业数要达到本地区大中型企业的50%;全年要达到80%以上。各地区统计、经济运行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此项目作的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并将此项工作列入2005年考核目标,严格检查考核。国家统计局将以2004年底大中型企业名单作为考核依据。

二、协调落实企业联网直报相关工作条件。各地区统计、经济运行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督促各大、中型工业企业落实相关工作条件,如保障必要的计算机上网条件、保证统计人员参加培训时间等。要加强对新入网企业的宣传、培训及业务指导,力争在7月底之前完成对新入网企业的全部培训。要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上网企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好跟踪服务。要把此项目工作与本地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争取各方面更多支持,确保联网直报工作顺利完成。

三、加快建立政府经济运行主管部门与企业信息沟通双向互动渠道。要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信息直报系统的功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要以直报系统为平台尽快构建经济运行主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快速信息交换系统,加强政企双向互动,即便于政府部门及时掌握运行动态,为有效实施经济运行调节服务;也便于企业随时了解国家政策动向,向上反映问题,提高经营决策水平。

四、积极探索企业联网直报信息的开发和应用。在建立大中型企业联网直报系统的同时,各级统计部门要与经济运行主管部门加强合作,统筹考虑信息的开发与应用工作,利用具有的条件和优势,为经济运行调节工作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快速灵活的信息,不断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五、及时总结经验,为全部工业企业联网直报打下基础。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建立大中型企业网联直报平台的经验,为在更大范围内建立企业直报系统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先行开展更大范围的直报工作试点,为最终实现全国全部工业企业的联网直报打下基础。

二00五年三月十日

上一篇:体检中心入职体检报告下一篇:听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