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市发展成就综述

2022-06-21

第一篇:x市发展成就综述

波澜壮阔70年“三农”发展成就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是河南农业农村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70年。

8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河南省委农办主任、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在会上表示,70年来,亿万中原儿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砥砺前行、务实重干,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出彩中原奋力迈进。

回顾河南“三农”发展成就,以下八个方面都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一、粮食生产屡创佳绩

河南坚持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始终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粮食产量先后迈上1000亿斤、1100亿斤、1200亿斤、1300亿斤台阶,2018年达到1329.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全省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42.8亿斤,增加到2018年的1329.8亿斤,增长8.3倍;

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49年的171公斤,增加到2018年的609.7公斤,增长2.6倍。今年我省夏粮总产749.08亿斤,较上年增加26.34亿斤,同比增幅3.6%;

夏粮单产436.6公斤/亩,同比增幅4.5%,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对全国夏粮增产贡献率达到45%。河南不仅解决了全省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400亿斤粮食及其制成品。各类农产品供应充足、质量安全,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

二、农业供给质量显著提高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河南提出“实现农业生产区域化、基地化、系列化”,到上世纪90年代提出“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再到本世纪初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粮生产和加工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再到十八大以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推进以“四优四化”为重点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发展,河南农业调整经历了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种植业到养殖业、从农业生产到产业发展的蜕变过程,农业的供给质量效益得到明显提高。2018年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37.8%、60%、2.2%,二产比例占到了60%。粮经饲比例达到65.9:33.0:1.1。一是优质小麦快速发展。全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204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7、居全国第一位,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率达到90%,实际售价比普通小麦每斤高出1毛钱,实现了优质优价。二是优质花生快速发展。全省花生种植面积发展到2265万亩,居全国第一位,其中高油、高油酸花生占比超过50%。花生产量由1949年的6.90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572.45万吨,增长了81.96倍。全省油料产量由1949年的24.27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631.05万吨,增长了25倍。三是优质草畜快速发展。加快肉牛奶牛产业发展,推进生猪、家禽、肉羊产业健康发展,畜牧业产值居全国第二位,2018年肉类总产量达到662.7万吨,粮改饲面积达到10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由1949年2000吨增加到2018年983817吨,增长了491倍。四是优质林果快速发展。全省优质林果面积达1356万亩,蔬菜产量由1978年的613.83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7260.67万吨,增长了10.83倍。设施蔬菜从无到有,2018年产量达到1858.61万吨,彻底改变了河南冬春蔬菜短缺的局面。水果产量由1978年的47.11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930万吨,增长了18.74倍。茶叶产量由1978年的0.1061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7.1万吨,增长了65.92倍。食用菌产值全国第一,蔬菜、中药材产值全国第三,三门峡的苹果、南阳的猕猴桃、焦作的山药、宁陵的酥梨等闻名全国。全省农产品供给充足,优质绿色农产品比重持续提升,农产品供给呈现出百花齐放、色彩斑斓的生动局面。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河南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探索走出了一条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一是做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全省规划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520个,重点发展面(米)品、肉品、乳品、果蔬、油脂、饮品、茶叶、花卉(木)、中药材、调味品、林产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集群,产值规模达到1.1万亿元。漯河市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和“中国食品名城”,永城被命名为“中国面粉城”,孟州市被誉为“中国皮革之都”。二是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省有207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54家,共有54家涉农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涌现出了双汇、思念、三全、好想你等一大批全国知名企业。三是推动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以面、肉、油、乳、果蔬五大产业为重点,开展企业提级、延链增值、绿色发展、质量标准、品牌培育五大行动,主食产业化企业数量、总产值规模、整体工业化率等指标稳居全国首位。河南已成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省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

四、农业物质技术条件大幅提升

河南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升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为弱质农业“强筋壮骨”,农业生产正在从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看天吃饭、肩挑背扛的传统耕作方式正在成为历史。一是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并率先颁布实施《河南省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截至2018年底,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163万亩,约占到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

平均每亩耕地的粮食产能提高150斤。二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组织编制了全省“四水同治”建设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实施10大重点水利工程,加大灌区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91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200万亩,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三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小麦、玉米育种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0.7%,农技推广体系基本形成。“十二五”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项3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4项。2018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四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1亿千瓦,是1978年的6.79倍,居全国第2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12年的73.5%提升到2018年82.6%,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五、农业发展方式深刻转变

河南坚持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一是推进质量兴农。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实施了650项省级农业地方标准,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全省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7%以上。二是推进绿色兴农。全省化肥、农药均从2016年开始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比2016年分别提高30个百分点。持之以恒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支撑了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三是推进品牌强农。培育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0个、农业企业品牌90个、农产品品牌270个,正阳花生、新乡小麦、郑州黄河鲤鱼、南阳黄牛等4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百强,78个企业品牌入选中国驰名商标。四是加强乡村物流建设。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企业及“四通一达”物流快递企业均在县市设有物流网点或区域分拨中心,并逐步向行政村延伸。冷链产品消费量约900万吨、增长11.1%,冷链物流总额1700亿元、增长10%,冷库总容量达到740万立方米、增长15%。全省通过电商促进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191亿元,34个国家级和27个省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累计电商交易额1608.1亿元。

六、农村面貌发生巨变

河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乡风文明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不断加强。一是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森林河南,2018年完成造林260万亩,森林抚育改造450万亩。全面建成5级河长体系、4级湖长体系,共清理河道4.1万公里,治理河塘2080座,初步实现了河畅、水清目标。二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省85%的县市实行城乡一体化保洁,8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群众对村庄环境的满意度连续三年达到80%以上。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7.7%的乡镇政府所在地、27.4%的风景名胜区、17.2%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村庄建有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做好农村户用厕所改造,2018年全省完成200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按照“四美乡村”标准在全省打造1000个示范村,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的整体提升。三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全省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3.8万公里,6个县成功创建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全国创建最多的省份之一。农村公路里程达23.12万公里,今年年底前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100%通客车。全省集中供水人口达7207万人、集中供水率89%,其中自来水覆盖人口7126万人,85%的村用上了自来水。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完成贫困村电网改造任务。

七、农村改革全面深化

河南立足省情农情,尊重基层实践创造,不断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从人民公社到“大包干”,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到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从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到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从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到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从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农村社会不断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坚持聚焦农民和土地、农民和集体、农民和市民的关系,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推动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促进农业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一是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重点放活土地经营权,积极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62%。二是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抓住被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的契机,全面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是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已经形成。四是加强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乡镇实现银行业金融机构全覆盖,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8.2%。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扩大抵押担保范围,探索出金融扶贫“卢氏模式”、普惠金融“兰考经验”。

八、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河南坚持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探索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办法与长效机制,不断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一是持续提升农民收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7年超过城镇居民,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31元,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3:1。二是持续提升农民消费水平。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0392元,比2012年增加5360元,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2.32台、空调94.28台、移动电话262.71部,彻底改变了农民“一穷二白”的面貌。三是持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84.8%的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医保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02%。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85.3%的行政村建有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第二篇: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专题

行稳致远,驶向新航程(治国理政新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新华社记者 赵 超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31日 01 版)

2016年,“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迎来“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

回顾辉煌过往,更好开创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保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勇于实践的必然结果,这是善于创新的生动诠释。

深谋远虑,大思路绘就新篇章

刚刚过去的2015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

这是1月1日,国家统计局在新一年发布的第一个统计数据。“PMI虽然仍在临界点以下,但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双回暖,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推进,企业采购意愿有所增强。”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

去年我国主要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我国已站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

抓住关键时机,中国经济方能砥砺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中国经济这艘大船能否保持正确方向事关全局。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外大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引领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眼光,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和深层次矛盾凸显阶段,面临结构调整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支撑增长的需求乏力等因素,潜在增长速度下降。

面对“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党中央始终以战略的平常心,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先后创新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保持战略定力主要表现为追求远大目标矢志不渝,应对复杂局势泰然自若,运筹利益全局胸有成竹,化解风险挑战胜券在握。这是一个国家、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

“十二五”前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不仅高于同期世界2.5%左右的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

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中国经济增速在放慢,但是增长水平仍然让所有发达国家艳羡。”

明确发展大逻辑,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中央坚持用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开创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期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信息消费、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蓬勃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培育了广阔的区域发展新空间。

“我国发展依然有着无限的空间,随着改革的推进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实,新的动力正在形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

转型升级,大目标引领新发展

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先后有8家中央企业被批准实施4起重组,国资委直接监管中央企业减至106家。

“作为央企提质增效工作的重要一环,国资委将推动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和行业板块的兼并重组,优化整合服务业资源,减少重复投资,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表示。

新常态下,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是中国无法回避、必须进行的一场变革。

打赢攻坚之役,中国经济方能蓄势而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东部率先企稳向好到中西部爬坡过坎,结构调整棋局正在华夏大地上展开;从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到服务业走势强劲,结构调整不断激发新动力、打造新引擎;从简政放权到商事制度改革,中国经济土壤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看来,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变:

——从要素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

——从需求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2015年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6.4%,比上年大幅提高15.4个百分点;

——从供给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2015年服务业对增长的贡献率已占据半壁江山。

“在传统增长点逐步褪色的当下,新的增长点正在破茧而出,中国经济未来仍有大好的发展前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说。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新登记企业443.9万户,同比增长21.6%,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2万户,创历史新高。

在经济承压的情况下,去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业带动就业。

当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实现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为主、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的重大转变后,中国经济将会步入一个更加稳健、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新的发展阶段,将会更好地发挥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

开放融合,大格局赢得新空间

新年伊始,57国共同筹建、历经800余天筹备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开业,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成立亚投行,是为了支持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持久繁荣的亚洲,将为世界各地有竞争力的企业提供广阔市场,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说。

赢得战略机遇,中国经济方能放眼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打造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努力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把“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开放的总抓手和新引擎,助推我国外向型经济水平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国货物出口年均增长6.5%,占全球份额从2010年的10.4%提升到2015年的约13.2%,明显快于全球主要经济体;

——“十二五”期间,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预计达到6200亿美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30%以上,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提高到60%以上;

——截至2015年底,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额约占进出口总额的1/4,投资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说:“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贸大国,正在稳步迈向经贸强国。”

2015年12月23日,匈牙利至塞尔维亚铁路塞尔维亚段正式启动,这一铁路项目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承建,中国铁路走出去取得又一重大成果。就在这一年,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全部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的境外铁路项目纷纷启动,中国对外开放竞争的新优势正在生成。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步伐加快,集群式、抱团式走出去增多,涌现了一批大型投资合作项目。“十二五”前4年,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累计达324.9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8.3%,海外装备制造企业达到2000余家。

更为重要的是,在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联合国、金砖国家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等国际舞台,随着一个个中国方案、中国建议的提出,世界看待中国经济的态度发生质变,中国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

“我国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将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也意味着中国的影响力和软实力越来越强,从而推动世界进入共赢时代。”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第三篇: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湖北省统计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30年,成就辉煌30年:湖北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上新台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为湖北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30年来,湖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1.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1978年,全省GDP仅为151亿元,1992年全省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1995年突破2000亿元,1998年突破3000亿元,2002年突破4000亿元,2004年突破5000亿元,2005年突破6000亿元,2006年突破7000亿元,2007年突破9000亿元,达到9230.68亿元。2007年,湖北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12位。

2.国民经济实现10.4%的年均增长速度。2007年与1978年比较,湖北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6.5倍,平均每年递增10.4%,不仅快于改革开放前(1953—1978年)的5.5%,也快于全国平均9.8%的年均增长速度。分阶段看,1979—2000年湖北GDP年均递增10.1%,2001—2007年年均递增11.2%。

3.人均GDP增长近13倍。1978年全省人均GDP为332元,人平每天不到1元,2007年全省人均GDP达到16206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2.87倍,平均每年递增9.5%。按2007年官方汇率计算(1美元=7.11元人民币),2007年湖北人均GDP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为2279美元。

4.大中型工业企业不断增多。1978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只有200家,2007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达到930家,净增730家。武钢、东风公司、省电力公司、神龙公司、武石化、荆门石化、华中电网、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武烟、大冶有色、东风汽车股份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新冶钢、鄂钢、江汉油田、冠捷科技、宜化集团等一批企业成为湖北工业的脊梁。

5.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0.36亿元,比1978年净增558.98亿元,平均每年净增19.28亿元,1979—2007年平均每年递增10.6%,高于全省GDP增幅。从人均水平来看,1978年全省人均财政收入仅68.57元,到2007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全省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000元,达到1036.45元。

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

1.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978年,湖北第二产业首次取代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居主导地位,三次产业构成比为40.5∶42.2∶17.3,呈现出第二产业占主导,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偏高,第三产业滞后的“二一三”格局。2000年,三次产业构成比变化为18.7∶40.5∶40.8,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呈现出“三二一”格局。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自2004年开始,三次产业结构又有所调整,二产的比重略有回升,并再次超过第三产业。2004年湖北三次产业结构比变化为18.1∶41.2∶40.7,2007年为14.9∶43.0∶42.1,呈现出“二三一”格局。2007年与1978年比较,湖北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则上升24.8个百分点。

2.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产品价格体系的调整,以及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湖北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1979—2007年第一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104亿元,占全省全社会投资的4.0%。从农业内部结构来看,种植业、林业比重下降,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上升。1980年,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分别占68.1%、7.7%、18.2%和1.54%,到2007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分别占50.2%、1.8%、29.9%、13.5%和4.6%。

3.工业结构快速升级,呈现出“重型化、多元化、集群化、区域化、规模化、高级化”等特点。从轻重工业结构看,2007年湖北轻重工业之比为29.5∶70.5,重工业拉动作用更加凸显。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全省企业产权改革步伐加快,呈现出国资、外资、民资“三轮驱动”的格局。2007年湖北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46.9%,非公有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5.9%。从行业结构来看,支柱产业优势明显。2007年,湖北工业总量居前8位的行业是电力、汽车、钢铁、电子、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药品制造、烟草和建材。以上8大行业完成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36.9%。“千亿元产业”2007年达到3个,分别是汽车、石化和钢铁。从企业规模来看,已形成光电子、汽车、冶金和纺织四大产业集群。从区域发展来看,湖北已形成武汉城市圈,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以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看,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2007年电气机械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9%。一些产业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激光、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卫星定位系统等研究开发水平列全国前茅。

4.城镇化进程呈加速态势。30年来,湖北城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城市体系日渐合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不断改善。1978年,湖北城镇人口为690.23万人,到2007年扩大到2524.70万元,城镇化率由15.1%提高到44.3%,29年间提高29.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三、工农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稳步增加,实现了从短缺到总体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折

经过30年发展,湖北生产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明显提高,曾经困扰我们多年的商品和服务短缺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改革开放30年,是产品和服务由短缺转向平衡并略有结余的30年,是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30年。

1.农业生产成绩显著,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高。湖北农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61.1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2.8倍,平均每年增长4.7%。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2007年,全省粮食产量达2185.44万吨,增长26.6%;棉花产量55.73万吨,增长52%;油料产量254.75万吨,增长9.7倍。2007年粮、棉、油产量分别居全国第

10、

5、3位。肉类总产量309.21万吨,比1980年增长4.58倍,平均每年增长6.6%;水产品产量298.04万吨,比1978年增长26倍,平均每年递增12.0%。我省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除粮食有所下降外,其余均保持增势,特别是油料、畜牧、水产品增加较多。

2.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大部分工业品供大于求。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52.1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451.62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1.8倍,平均每年增长12.8%。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07年与1978年相比,纺织产品纱、布分别增长7.5倍和3.6倍;冶金产品生铁、钢、钢材分别增长3.8倍、4.8倍和9.2倍;能源产品发电量增长16.2倍,其中水电增长25.1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品汽车增长95.7倍;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分别增长15.9倍和71.6倍;化工产品纯碱、合成氨分别增长24.6倍和11.0倍;电子产品从无到有,2007年程控交换机565线,手机352万部,集成电路221.8万块,光电子器件29.74亿件。从湖北工业主要产品在全国的地位看,大多居前10位。2007年,湖北工业产品纱居全国第5位、布居第4位、卷烟居第5位、移动电话机居第9位、发电量居第9位、钢居第8位、钢材居第10位、水泥居第8位、硫酸居第3位、纯碱居第8位、化肥居第3位、汽车居第4位。

3.多元化、多层次、多门类的服务业体系逐步形成。2007年,湖北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8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33.4倍,平均每年递增13.0%,比全省GDP增幅快2.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快速发展。1979—2007年,全省铁路营运里程增加1650公里,平均每年增长2.5%;公路通车里程增加10.16万公里,平均每年增长4.1%。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07年达到2365公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的铁路、公路里程分别由1978年的83公里和2448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172公里和7916公里。1978年以来,客运量、货运量分别增长6.1倍和4.7倍。邮电业务迅猛发展,2007年与1978年比较,全省邮电业务总量增长1043倍。到2007年,全省电话普及率每百人56.6部,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34.1部。多种所有制、各种业态、不同规模的商贸业发展迅速,活跃、繁荣了城乡市场。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28.53亿元,比1978年增长66.3倍,平均每年递增15.6%。金融保险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4.5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37.27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2.1%。1978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仅42.16亿元,2007年达7496亿元,年均增长19.6%。与此同时,各种新兴服务业应运而生,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加强,瓶颈制约大为缓解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曾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千方百计加大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取得积极效果。改革开放的30年,是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明显加强,由经济发展“瓶颈”逐步转为经济发展“保障”的30年。1979—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27759亿元,年均增长18.2%,其中,能源工业完成投资3788.34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3.6%;交通运输邮电业完成投资3926.9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4.2%;农业及农田水利设施完成投资1323.2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8%。

1.能源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007年,全省能源生产总量达4115.37万吨标煤,比1978年净增3360万吨标煤,年均递增6.0%;能源消费总量达11861万吨标煤,比1980年净增9850万吨标煤,年均递增6.8%。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2003年首批4台机组投产发电,2009年工程全部建成时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随着清江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等大型水电站的梯级开发,以及武钢、襄樊、黄石、汉川等热电厂的扩改建工程的投产,湖北能源供应能力明显增加。

2.原材料供应相对充足。武钢、新冶钢、武汉石化、荆门炼油厂、华新水泥等企业是湖北巨型原材料生产企业。2007年,湖北主要原材料产品生产能力生铁2039万吨、粗钢2167万吨、钢材2320万吨、电解铝43.31万吨、水泥6660万吨、平板玻璃2187万吨。强大的生产能力为湖北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工业原料。

3.交通运输邮电供给能力大大加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方式、多渠道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运输线路里程不断增加的同时,交通运输质量不断提高,公路运输中高速公路发展迅速,2007年比2000年净增1796公里,平均每年增加256公里,高速公路网络已经辐射全省86%的县市区,覆盖90%左右的人口。全省74%的村修建了沥清水泥路。铁路运输方面,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代替了蒸汽机,复线里程占运营里程的比例达53.2%。内河航道经过疏浚,通航条件大大改善。民用航空是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到2007年,民用航空开通160条国际国内航线,航行里程达20.61万公里,构成四通八达的蓝天运输网。机场、车站、港口码头建设日新月异。天河机场经过扩建已成为中部最大的国际机场。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以及即将开工的武汉火车站的建设,使吞吐能力大为提高。在桥梁建设方面,湖北特色明显,长江湖北境内已修建桥梁18座,汉江湖北境内修建桥梁已达到10多座。

4.邮电通信业成绩斐然。全省已形成以程控交换、数字微波、光纤传输为主,设备技术先进的电信网。

5.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显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南水北调工程正处于紧张的建设之中。防洪工程建设硕果累累。在大江、大河上已建成包括三峡工程在内的大坝、水库、堤防等众多水利基础设施。2007年全省有63座大型水库,244座中型水库,5000多座小型水库。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与1978年比较,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3.1倍、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增长2.3倍、联合收割机增长69.1倍、饲料粉碎机增长2.5倍,大中型及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分别增长1.8倍和29.3倍。

五、全面开放的整体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贸迅速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作为中部大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不断推进对外开放,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湖北开放型经济的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1.对外贸易发展明显加快。全省进出口总额迈上百亿美元台阶,2007年达到148.58亿美元,为1978年的85倍,年均增长16.6%。其中出口81.74亿美元,进口66.84亿美元,分别为1978年的50.4倍、465.8倍,年均分别增长14.6%、23.6%。多元化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全省贸易关系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由1978年的香港、朝鲜、日本以及前苏联等几个增加到2007年的200余个。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由改革开放初期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转化。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2007年,全省机电产品出口额34.2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5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1.9%、18.4%。

2.招商引资快速发展。1981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落户武汉,掀开了全省招商引资的第一页。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446个,合同外资金额236.46亿美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0.46亿美元,相继有8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湖北。外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新批项目420家,合同外资额34.92亿美元,平均投资规模831万美元,是10年前项目平均规模的5倍以上。外资领域由制造业开始转向服务业,从房地产、商业运输、仓储货代到旅游开发、研发中心、金融保险、服务外包,均有外资进驻,服务业直接外资额占全省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

3.“走出去”战略有序推进。湖北实施“走出去”战略主要集中于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和外派劳务三大业务。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设立境外企业110家,累计投资2.45亿美元,中方投资2.28亿美元,核准境外企业(机构)遍及3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4.43亿美元,外派劳务7.1万人次。

六、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上升,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湖北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拥有的财富明显增加。改革开放30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是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不足逐步迈向小康的30年。

1.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485元、3997元,分别为1978年的34.3倍、35.2倍;年均增速保持两位数,分别增长13.1%、13.2%,分别比人均GDP增速快3.6、3.7个百分点。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7397元,为1978年的28.9倍,年均增长12.4%。

2.城乡居民储蓄不断跃增。1978年为6.97亿元,1987年超过100亿元,1996年超过1000亿元,2006年超过5000亿元,2007年达到5430.81亿元,为1978年的779.2倍,年均增速达到25.8%,比人均GDP增速高16.3个百分点。

3.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加快,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701元,比1980年增长25.2倍,年均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090元,比1978年增长27.9倍,年均增长12.3%。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70.8%、57.0%降至39.7%、47.9%。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加快,“三大件”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中期的“摩托车、电冰箱、洗衣机”,再到目前的“电脑、汽车、商品房”,娱乐享受型消费明显增加,医教娱住行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升至39.1%、38.2%。城、乡人均住房建筑和生活面积分别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8平方米、11.8平方米增加到32.3平方米、38.0平方米,分别扩大7.5倍和2.2倍。城乡居民生活步入较宽裕的小康水平。

七、可持续发展迈出可喜步伐,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3年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湖北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1.节能降耗扭转了连续多年的持续上升势头,迈出实质性步伐。2007年万元GDP能耗降至1.403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06%。千户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已连续两年实现节能,2007年实现节能113.64万吨标准煤,是上年节能总量的1.15倍。

2.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重点流域水污染得到治理,城市空气质量逐步好转,工业“三废”排放增量逐步减少。2007年湖北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0.41万吨,比上年下降3.9%,比高峰时期的1995年下降24%;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0.34万吨,比上年下降7.7%,比1980年增加25.2%;工业烟尘排放量21.31万吨,比上年下降20.9%,比1980年下降76.3%;工业粉尘产生量371.26万吨,比上年减少17.3%;城市污水处理率由1991年的7.2%提高到2007年的4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1991年的3%提高到2007年的41.9%。

3.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逐步形成良性互动。改革开放30年,湖北全社会就业人数以每年2.2%的速度增加,2007年达到 35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5%的范围内。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结构明显优化,由1978年的77.0∶14.1∶8.9转变为2007年的47.3∶20.7∶32.0,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

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显著增强。

4.政府企业增收实现双赢。2007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90.36亿元,为1978年的17.8倍,年均增长10.6%,较GDP年均增速高0.2个百分点。尤其是2000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连年保持15%以上的快速增长,并分别于2004年、2006年、2007年连跨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台阶,2003—2007年累计完成增收量超过2000亿,达到2012.17亿元。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增强,2007年实现利润647.85亿元,比1978年增长35.6倍。

八、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事业也逐步实现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是社会事业由不太受重视到受重视、由有所发展到快速发展、由滞后经济发展到二者协调性不断增强的30年。

1.科技实力日益增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发挥科学技术实力雄厚的优势,通过实施科教兴鄂战略,为促进湖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是科研机构众多。2007年,全省拥有各种科技开发机构1341家,比1979年净增1102家,增长4.6倍。现有“国字号”实验室6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4家。二是科技队伍庞大。2007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达147.23万人,比1978年增长5.7倍;全省从事科技开发活动的人员19.7万人,比1988年增长69.4%,其中工业企业有科研人员9.75万人,比1988年增长1.7倍。全省现有两院院士55人,长江学者4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7人。三是科研经费增多。2007年,全省科技开发经费投入达228.7亿元,比1988年增长11.8倍,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达112.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22%。企业投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2007年,全省企业科技经费投入146.5亿元,比1988年增长20.7倍,企业科技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重达到63.7%。四是科技成果丰硕。2007年,全省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881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7项,应用技术成果827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829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52.52亿元。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861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1996年提高20.8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大重点产业占高新产业的比重达到83.8%。六是科技创新品牌突出。武汉邮科院的光电器件、长飞集团的光纤光缆、华工科技的激光加工设备、冠捷显示器、武钢和大冶特钢的特种钢材、安琪公司的活性干酵母、BT农药等高新产品享誉国内外。截止2007年底,全省累计创中国名牌51个。另外,湖北有3家国家级高新区,104家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2.教育事业成效显著。义务教育全面展开,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九成以上职业技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普通高等学校由1978年的53所增加到2007年的86所,在校大学生由4.94万人猛增到116.37万人,增长22.6倍,每万人拥有大学在校生由10.8人增加到191.7人。1980年,全省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135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1人,硕士研究生1285人,到2007年,全省高校在校研究生75352人,其中博士生16647人,硕士生58705人。教育事业经费不断增多,1980年,全省教育事业经费不到4亿元,到2007年达到209.83亿元,占GDP比重由2%提高到2.3%。

3.卫生医疗保障能力逐步改善,形成覆盖全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指挥体系。2007年,全省拥有的卫生机构数、卫生机构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达到11089个、27.8万人和15.06万张,分别较1978年翻了近一番。2007年,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机构数、卫生机构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为1.95个、48.8人和26.4张。2002年,成功战胜非典疫情。防止疫病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建立,农民参合率达到81.6%。

4.文化产业发展领域拓宽,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信息联网。2007年,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6.3%、97.0%。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分别达到102个、96个。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互联网信息服务、旅游文化服务、娱乐文化服务、文艺商务代理、广告会展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很大。

5.民政事业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城市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007年,全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4.51万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2.48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达到142.89万人。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达到18.83万人,比1980年增长22倍。

6.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依次达到651.4万人、405.4万人、328万人、225万人,分别为建立社会保险初期(1995年)的192.4%、107.7%、202.5%、186.7%。

7.体育事业成就辉煌。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七届奥运会中,湖北体育健儿每届都获得过奥运金牌,这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是仅有的两个省份之一。湖北先后涌现出周继红、伏明霞、陈静、乔红、肖海亮、李小双、郑李辉、高凌、李婷、杨威、程菲、廖辉等众多奥运冠军,我省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执笔:邓有成)

第四篇:伟大的历程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30年顺德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伟大的历程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30年顺德区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来源:顺德区统计局

改革开放30年来,顺德全区上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开放,以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壮丽篇章,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整个顺德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国民经济实现腾飞,综合实力令人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经济社会迅速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978~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4%,远远高于1949~1978年平均增长速度,也大大高于同期全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与1978年相比,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8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0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8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倍,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524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618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综合实力空前增强。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4.7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8年的156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倍、475倍和594倍。从1978年开始,生产总值上升到1984年的超10亿元用了6年时间,上升到1988年的近30亿元用了3年时间,此后至1999年的11年间增长了近10倍,平均每年上升23.4亿元,1994年突破100亿元大关,1996年突破200亿元大关。进入新世纪,顺德经济发展迈入高速增长期,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2008年突破1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成百倍增加,由1978年的612元上升到2007年的107991元,增长了176倍。

经济规模的扩大,带来了财力的增加。1978年顺德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0.98亿元,1986年翻了一番,达到2.06亿元;1998年跨上10亿元台阶,达到11.18亿元;2000年跨上20亿元台阶,达到21.60亿元;2002年突破30亿元大关;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又分别突破50亿元、60亿元大关;2008年达到79.3亿元,1978~2008年年均增长15.8%。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经济实力在县域经济中的排位迅速提升,2000年至2003年连续四年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之首。

二、产业结构发生巨变,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30年来,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增长,顺德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

一、

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由1978年的36.83:44.93:18.24调整为2008年的2.16:64.87:32.97。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34.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9.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4.73个百分点。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加速形成。200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66.7亿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1.2%。其中,水产业产值占39.65亿元,比1978年增长77.9倍,年均增长15.6%;种植业产值13.76亿元,增长9.9倍,年均增长8%;畜牧业产值10.03亿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11179元,增长48倍,年均增长13.8%。

工业经济创造辉煌。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结构深刻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以农业经济增长为主向以工业经济增长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进而实现了工业化由初期阶段向中后期阶段迈进的历史性跨越。经过30年的发展,顺德成为国内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医药保健、包装印刷、家具等支柱产业蓬勃发展,汽车配件、金属加工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中小企业加快成长。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981.4亿元,比1978年增长375倍,年均增长21.9%。2007年底,累计申请专利45541件,授权31107件,专利申请和授权连续12年位居全国县级区域第一位。大中型工业企业从1978年的2家增至2008年的227家,总产值从1.18亿元增至2324.66亿元,拥有美的、科龙、万家乐、科达、德美化工、碧桂园6家上市公司,美的、格兰仕集团进入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目前,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个、中国名牌产品3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69个、广东省名牌产品79个。同时,顺德还被授予“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中国涂料之乡”、“中国鳗鱼之乡”等20多项国家级区域品牌。

商贸服务日益繁荣。改革开放给顺德的市场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宏观政策作用下,区域内市场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2.3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00.2亿元,增长170倍,年均增长18.7%。零售业态从单一走向多种多样,百货店、超市、专业店、购物中心等遍地开花,电视购物、网上购物等逐渐兴起。现代商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大良商圈、容桂商圈和乐从、龙江三大城市商圈初步形成。流通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先进流通经营管理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30年来顺德服务业不断实现跨越,1978年服务业增加值仅0.86亿元,2007年达到439.74亿元,增长507倍。

三、体制改革引领先风,对外开放成绩斐然

30年来,顺德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变革同促进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把坚持自主创新同参与对外经济结合起来,破除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发展模式,焕发了顺德大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无限生机。体制改革领先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顺德人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改革的“顺德模式”,令全国瞩目。进入九十年代,顺德紧紧抓住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实施了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包括机构改革、农村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一系列配套改革的综合改革,一举成为全省全国的改革先锋。正是以石破天惊的改革创新气魄,顺德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行政管理体制、资产营运监督管理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全新的经济社会体系,创造了全国少有的自主资本、自主品牌、自由市场的优势条件,从而使经济社会快速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对外开放硕果累累。30年来顺德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外经外贸加速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重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呈现了从数量小到数量大、从质量低到质量高的开放新趋势。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1993年跃上20亿台阶,达到20.45亿美元;1998年跃上30亿台阶,达到31.84亿美元;此后速度不断加快,2001年突破50亿大关,发展到54.94亿美元;2004年突破100亿大关,增加到114.13亿美元;2008年达到159.15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7倍。从1999年以来,进出口总体保持高速增长,在2001年超过50亿美元后,仅用六年时间就实现了从50亿到150亿的突破,其中2003年、2004年增速分别达到30.1%和35.0%。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提高。

对外经济质量稳步提高。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逐步上升,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上升最快。在2007年的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出口87.23亿美元,服装及纺织品出口7.63亿美元,家具产品出口5.34亿美元。在出口市场上,美国市场出口26.26亿美元,欧盟市场出口26.06亿美元,港澳地区市场出口21.15亿美元。全年对美国、欧盟、港澳地区的出口额达73.47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61.4%。同时,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以来,为了弥补区域内资金、技术、设备、管理以及人才方面的不足,顺德利用外资迅速进入扩张时期,而且外资进入领域不断拓展,贡献也不断提高。1978~2007年,全区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2.6亿美元,平均每年1.8亿美元。

四、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城乡面貌根本改观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增长,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农业、能源、原材料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区的网络体系,水利环境、科教文卫体设施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得到根本改善。1978~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0.16亿元发展到301.7亿元,增长1885倍,年均递增28.6%。

交通运输能力明显增强。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全区公路、水运、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快速扩张,各镇街均贯通了高等级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形成了水陆交通畅顺的交通运输网络。1995年,顺德就已经成为全国第二个“村村通公路”的县区,全区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里程居全国县区之冠。到2007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4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53.7公里/百平方公里;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1029万吨,年均增长8.7%。2007年,顺德货运量为4539万吨,比1978年增加15倍,年均增长10.08%;客运量为6127万人,比1978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2.74%;货物周转量为618254万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87.8倍,年均增长16.73%;旅客周转量为113219万人/公里,比1978年增长44倍,年均增长14.05%。

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催生对通信基础网络的需求,邮电通信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发展最快的基础产业之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遍及千家万户。2007年,全区年末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80.63万门,比1978年增长287倍,累计增加80.35万门。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可比价)为69.57亿元,比1978年增长6956倍,年均增长35.67%。本地电话年末用户110.82万户,比1978年增长553倍,累计增长110.8万户;移动电话271.81万户,比90年代初增加271.67万户。信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运用,直接带动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2007年互联网已达207631户,其中宽带用户205131户。

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要求,顺德不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全区建设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城镇品位和功能,改善了农村环境。特别是近年来,顺德以“一山、二路、四河”为建设轴线,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建成德胜广场、行政服务中心、演艺中心等一大批市政标志性建筑,由大良、容桂、伦教和新城区组成的城区面积达219平方公里,百万人口中心城区加速成型。在建设中始终注重环境治理,着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城市综合环保工程,目前生活污水、垃圾日均处理能力分别达到13.3万吨和1300吨。与此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电网、文化卫生教育等关系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五、社会事业和谐进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事业逐步加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顺德社会事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明显增强。可以说,改革开放的30年,是顺德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是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富裕安康历史性跨越的30年。

科教文卫事业成效卓著。2007年全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8217人。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65.0%,高中毕业升学率90.0%,初中毕业升学率98.3%,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在校中小学生人数28.37万人,比1978年增加13.9万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有效应对重大疫情的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基本建成,2007年末全区拥有卫生医疗机构468个、病床5796张、卫生技术人员8928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形成了可以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全区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4个、从事文化事业工作人员382人,公共图书馆11间、总藏书量193.5万册,发行《珠江商报》8251万印张、《顺德广播电视报》272万印张,电视台和电台各1个、有线传输网络站10个。体育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竞技体育取得连续跨越,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显著增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构筑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居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是党和政府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30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覆盖面不断扩大。2007年末,全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14万人,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1.89万人、53.83万人和59.44万人。200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每月320元/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0年来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速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0.5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150.10亿元,增长2212倍,年平均增长达2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456.50元增加到2008年的26442元,增长了57倍;人均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444.87元增加到2008年的25165.5元,增长了49倍。富裕起来的居民,吃讲究营养、穿讲究时尚、用讲究高档、住讲究宽敞,精神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反映居民家庭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从1985年的59.5%下降到2007年的28.0%。到2007年底,顺德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91台、电冰箱104台、洗衣机104台、家用电脑99台、空调器237台、家用轿车44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85年的20.99㎡增长到2007年的42.66㎡;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由2000年的742.25元增长到2007的1274.03元,增长71.7%。

30年改革开放,谱写了顺德激荡人心的雄浑乐章,成就了今日顺德的光荣与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万众一心,开拓奋进,就一定能够在前进的道路上再创新的辉煌。

(注:本文2008年的数据均为预计数)

第五篇:x市交通运输局四化管理征文:以“四化”引领x市交通科学发展

xx市交通运输局四化管理征文:

以“四化”引领xx市交通科学发展

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是交通四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实施交通四化管理是加快交通运输工作指导转变的迫切需要,是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转型的客观要求。xx市交通局结合工作实际,在全系统实施了交通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和人本化管理。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做好三个服务为中心任务,以不断推动四化管理为目的,紧密结合运管工作实际,打造了“和谐交通,服务无限”的行业品牌,通过交通“四化”管理的实践和锻炼,有效提高行业文明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了交通行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以标准化管理构建交通事业新局面

近年来,xx市交通运输局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了《xx市交通运输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60余项规章制度,使局机关各科室和各基层站所达到公用标准统

一、专业标准突出、考核奖惩标准科学,初步建立起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交通四化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全员发动明确实施四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任务步骤和保障措施,能够进一步统一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加深对交通四化管理的理解,充分认识实施四化管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实施交通四化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营造学习氛围,在局机关、交通稽查大队、汽车站、交管所、服务大厅分别设立了能够体现全市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文化走廊,在各窗口单位悬挂了科学发展理论、文明行业、四化管理、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工作标准等内容的宣传展板,起到了促进学习和警示教育的作用。

以规范化管理推动交通工作上水平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依据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定,通过加强对交通执法、业务办理、工程招投标等方面的过程控制,实现管理过程的井然有序、协调高效。通过建立《行政执法人员文明执法用语和执法忌语》、《行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则》等系列规章制度,对执法行为、违规处罚做出了明确规定,实现了各项工作制度化、具体化。制定和完善了关于执法主体、文书使用管理、组织听证、罚缴分离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对运政、路政、稽查、治超、交管等各执法门类的行政许可、执法检查、路政巡查、治理超限超载等行政执法事项,制定了包括方式、步骤、时限、顺序、交接等内容的具体工作流程,确保了整个执法过程规范有序。在环境建设上,推行了“五个统一”,即内设机构统

一、上墙版面统

一、外观形象统

一、内业资料统

一、物品摆放统一,实现了各执法门类的办公场所、执法车辆、执法服装、标志标识等外观形象统一。使xx市交通外观形象成为展示四化管理工作成果的风景线。

以集约化管理构建大交通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我们以“村村通油路”为目标,不断解决费税改革实施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短缺成为当前制约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等各种问题,充分利用现有资金,在各镇街设立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积极转变镇街道路运输管理所的职能,将两者的职责和人员进行有效配置,统筹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对县路的大中修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对镇街辖区内的乡村公路的日常养护、维修提供技术保障。

在实现村村通客车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整合农村交通资源,对影响工作绩效和工作质量的流程、接口以及重复、繁琐、落后等不适应工作需要的环节,进行了优化、整合、删除、压缩,农村公路管理全部实现了集农村公路管养、农村客运、农村货运和交通管理“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在运政管理中,我们将运政服务大厅作为与业户交流的主要平台,逐步将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四化管理的相关内涵融入日常工作中,通过推行服务承诺、党员示范岗等多种形式,将四化管理的内涵不断外延,业务办理水平、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广大业户亲身感受到了四化管理的成果。

立足交通职能,服务民本民生

“十x五”期间,xx市综合交通共完成投资x多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x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到x公里,已初步形成以海港、铁路、公路、管道为骨架“x”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了全市公路、铁路、水路交通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百姓畅通了“致富路”,架起xx经济大发展、大腾飞的“x”,同时,xx市交通局推行“路、站、运”一体化,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先后投资x万元,建设和改造了x、x、x、x、x等x处客运站,在此基础上,提出“路通到哪里,客车就通到哪里”的目标,加大了客运交通投入力度,全市客运交通得到了长足进步。截止到目前,xx市16个镇街建成客运车候车亭x个,并将最终实现“村村通客运,站站有亭靠”的城乡一体化交通格局。

四化管理中的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是一个有机整体,xx市交通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将四化管理融入其中,以四化管理引领交通科学发展,将四化管理之路延伸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老百姓亲身感受到交通建设管理的成果。

上一篇:汛期应急预案下一篇:梦之旅4图文攻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