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书评影评作业

2022-06-22

第一篇:百部书评影评作业

百部名片赏析结课影评《教父1》

《教父1》影评

由弗兰西斯·福特·科波拉导演,马龙·白兰度、艾尔·帕西诺主演的电影《教父》在1972年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各方好评,并在次年一举获得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1973)最佳影片、 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提名)三项大奖,被视为是经典电影之一。。影片主要讲述了教父唐·科里昂的小儿子迈克尔如何成为新教父的故事,把小说中虚构的纽约黑手党塑造成一个实现美国梦的家族奋斗史。

影片发生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纽约黑手党柯里昂家族头目

-教父维托·柯里昂育有三子,其中长子桑尼卖力表现,次子弗雷多表现庸碌,而幼子麦可禀赋聪颖,拥有成为“教父”(黑手党的头目)的天份。不过麦可性格单纯,不爱江湖的腥风血雨,也并不想进入任何黑道事业,他不仅投笔从戎,投身军旅,献身于美国海军陆战队,更有意和身为平民的女友凯伊结婚。

电影以维托独女康妮的婚礼揭开序幕,并且揭露角色关系。教父维托除了受到人敬仰外,也仰赖他的养子律师汤姆·海根。婚礼中,维托的义子─知名歌手庄尼·方坦请求教父替其争取好莱坞新戏的角色,教父维托以一句:“我会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答应。并且遣心腹养子汤姆前去协调。好莱坞制作人约翰·沃兹死不接受,并且说明与庄尼结仇的原因。沃兹将汤姆赶了回去,但隔日醒来,沃兹发现他床头上满是血迹,定睛一望,却找到了

他昨日向汤姆介绍价值60万美元的种马首级,而经此巨变的沃兹,立刻屈服。

汤姆回来后,毒枭索拉索找上教父。维托手执家族的大权,考量风险性等问题,决意不涉足毒品买卖,并因此惹来索拉索的不满。索拉索不但买凶行刺维托,又绑架维托的律师兼顾问汤姆;加上麦考斯基警长与索拉索串通,令麦可处处求救碰壁。麦可决定约索拉索和麦考斯基警官会谈,假意求和,实则将二人刺杀。 维托与汤姆的安全无虞,而麦可枪杀二人后,听从兄长的劝告和安排,抛下美国的一切,逃回意大利老家西西里去避风头,并在该地认识了一名美丽女孩,进而相恋成婚。

1948年,纽约黑帮为争地盘互相厮杀,维托长子桑尼,在接到妹妹打来的哭诉电话后,前去妹妹家,竟然意外地在公路上,遇到敌人设好的圈套给乱枪扫射而亡。而次子弗雷多才具平庸,被认为无能接手家族事业,维托也决定召唤幼子麦可回来掌握家族。远在西西里的麦可,也因为其身为柯里昂家族的身份而被对手盯上,贴身保镳被敌人买通,麦可美丽的意大利妻子,更因此成为他的替死鬼,在麦可面前被炸死于车内。娇妻惨死的冲击,带给麦可巨大的刺激,麦可知道他的一生除了黑帮之外,恐怕再无他路,因此麦可接受了父亲的召唤,回到美国,与原女友凯伊成婚,接手家族事业。

最后麦可接受家族事业,成为新一任教父。

教父本人甚至都不是整个剧情的中心人物,占据这地位的是他最年轻、最聪明的儿子迈克尔,他既理解父亲那个位置的性质,同时又能给他的过时做法来些修改。教父在家族企业中的角色,正如他的名字所描述的;他独力于将会接手事业的下一代之外,满怀希望地将家族事业带上合法企业的轨道。

读过小说的人或许会很惊讶,迈克尔竟然取代唐·科里昂成了影片焦点。事实上,面对有关家庭内部权力转移的原著小说,科波拉只是为了能更经济有效地直指其核心部分,才用了这办法。马龙·白兰度把教父演成了一个精明、坚强的老人,事实上,他是演员表里的第一号;而成功饰演迈克尔的艾尔·帕西诺则是影片的主演。白兰度的表演是技巧娴熟的举重若轻。他的声音如喘息,如耳语,肢体动作故意缺乏精准度,达到的效果就是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男人,他对权力早已处之泰然,无需再刻意提醒周围之人。科波拉为所有这些材料找到了适合的风格和视觉效果,于是《教父》成了某种稀有的东西:一部脱胎于畅销书的真正优质的影片。决定用符合过去时代背景(四十年代中期与后期)的舞美,这一点很关键;倘若他们真如原本计划的那样,为省钱而把整个故事搬到现代,这电影绝对不可能成功。但它作为一部时代剧却获得了出奇的成功,充斥着线条流畅、凹凸有致的豪华轿车和战后流行的各式帽子。科波拉和摄影师戈顿·威利斯一起,用彩色摄影实现了某些有意思的效果。影片刚开始的部分,有一种褐中带红的色泽,稍稍

过曝,感觉就像是一份1946年的报纸增刊。虽然影片长达三个小时,但却能令我们看得津津有味,其节奏也无需匆匆忙忙。

在片中,维托·科里昂实际是黑帮老大,但他冠上了教父这个身份,而且这绝不单单是名号上的区别。我相信电影所要描写的不再是那种寻衅滋事的黑帮组织的杀戮和战争游戏,而转向了科里昂家族的人物命运这个话题。他们如同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一个特殊阶层,这个阶层在新生都市的纷乱逐鹿中产生。作为后来的幸存者掌握了强大的权势和财力,触手伸及各方各面,甚至还能充当平民的保护神,看似强大无比。但实际上,家族的生存始终是一个艰难的问题,他们不仅要参与黑帮间的明争暗斗,在从社会的黑暗代表努力转向社会主流的道路中更碰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在时代的发展中举步维艰。这就像一场不可逆转的悲剧,无数的枪杀洗底,甚至包括对自己的亲友手下,让人简直有些麻木了,这场悲剧就是从《教父》第一部开始。马里奥·皮左和科波拉的对一切的诠释是戏剧化的,在科里昂家族的经营中,产生了激烈的叛乱挣扎,涉及政府、亲信及各方各面,又加入了细腻的感情戏成分,取材对一部电影来说太宏大了。对比其它的黑帮题材,别人通常只能挖出一小块题材来拍一部电影,而《教父》这个题材如果引申出去,却完全可以超越“黑帮”这个主题,映射到更广的方面。

虽然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给我的最深印象似乎是情节繁冗

——电影耗时长、出场人物多,自己恰恰对其背景又缺乏理解,简直令人看得疲劳。但是慢慢的沉下心来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虽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还是不太明白,但是还是非常喜欢这部影片。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的史上最佳250部电影评选中,《教父》获影迷票选为第二名,我想这也是对这部影片最好的褒扬了吧!

第二篇:个人的影评书评

1.《忠犬八公的故事》 2,《追风筝的人》

简介:1.故事讲述理查·基尔饰演的大学教授收养了一只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后的每天,八公早上将教授送到车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不幸的是,教授因病辞世,再也没有回到车站,然而八公在之后的9年时间里依然每天按时在车站等待,直到最后死去。

观感:1.有种感动叫忠诚;有种力量叫单纯;有种伟大叫坚持。

3.《麦田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文化意义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故事梗概几乎像每天媒体上都能读到的故事一样简单:一个被学校开除的问题少年,混迹于纽约街头,一天两夜的时间,花了一些钱,抽了几包烟,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际遇,一不留神却成了“现代经典”。很多资料显示,在上世纪中期,小说一出版,就受到美国社会的追捧,校园里随处可见对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模仿——身穿风衣,倒戴红色鸭舌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时过境迁,追捧风早已如云烟消散。然而,作为一个成功的文学典型,霍尔顿的文化意义尚待进一步认识。

一、霍尔顿的时代特色

从来就是这样,流行的东西容易被误读。霍尔顿的身上有着他那个时代太多的时尚色彩。上世纪50年代,轰轰烈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成为过去,金戈铁马不再,生活的平淡、单调给一向自由奔放的人们以莫名的压抑。年轻人作为最具有活力的族群,总是较早较强感觉到了时代的苦闷。年轻就是一种代价。战后的平静生活,凸显出人生的琐屑。无论是被人称之为“静寂的年代”,还是“怯懦的时代”,最受折磨的总是成长着的人们。所以往往就是这一族最具有颠覆精神。霍尔顿的出现,从着装到谈吐,从行为到精神,对他那个时候都是一个彻底的颠覆。学生们竞相模仿丝毫不奇怪。有人斥之为坏孩子也不奇怪。张口闭口“他妈的”,厌恶学习,抽烟酗酒与女人鬼混,人们怎么可能将其视为好孩子呢?人们从具体生活的角度来理解文学是可以理解的,评论家应该还有另外的责任。如果也把霍尔顿看作“垮掉分子的代表”,甚至认为他垮得还不够,还不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对人物的理解就未免失之简单了。其实,只要穿过霍尔顿的时尚色彩,再向前走一步,就接近人物的本质了。霍尔顿为什么就不能正儿八经地讲话呢?他为什么要抽烟酗酒嫖女人呢?他很在意父母的感情,也知道父母希望他做的事情。然而,他却做着另外的事情。这是一种痛苦的放纵。所以,他与周围的环境和人物始终都处在一种格格不入的对峙、紧张关系中。这种对峙、紧张表现在人物语言、行为和心理上就是一种变异反应。

小说刚刚开始,当霍尔顿爬到汤姆孙山上,站在“那尊曾在独立战争中作战用过的混账大炮旁边”(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译,译林出版社,2006:2,以下引文只标注页码)看赛球时,就已经能感觉出他对待历史的态度了,即使是曾经令人骄傲的独立战争,在他心中也已经完全失去了分量。后来,他走

进老斯宾塞家里,塞林格这样写道:“房间里到处是丸药和药水,鼻子里只闻到一股维克斯滴鼻药水的味道。这实在叫人泄气。我对生病的人反正没多大好感。还有更叫人泄气的,是老斯宾塞穿着件破烂不堪的旧睡袍,大概是他出生那天就裹在身上的。我最不喜欢老人穿着睡衣裤和睡袍。他们那瘦骨嶙峋的胸脯老是露在外面。还有他们的腿。老人的腿,常常在海滨之类的地方见到,总是那么白,没什么毛。”(6页)这种药水味和旧睡袍、瘦骨嶙峋的胸脯伴随着老斯宾塞重复出现了几次,给人一种垂死没落的感觉。所有这些,都表现了霍尔顿对英雄式的历史和僵死的东西急于摆脱的心情。年轻的生命对自由成长的追求往往是不加掩饰的,这可以理解。问题是霍尔顿在割断与历史的连接同时,对世俗生活中人们顶礼膜拜的耶稣肆意嘲弄,从而使霍尔顿陷于历史和来世的双重断裂之中。可以说他放逐了自己。人类就是这样,可以为历史献身,也可以为未来苦修。一旦这两者不再存在,生活就只是生活了。仅仅生活在现世中的人们,忍受痛苦的能力肯定会大大降低。我相信人类忍受痛苦的能力指数与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是密切相关的。很难想象缺乏忍受痛苦能力的人会生活幸福。我们从精神无所依傍的霍尔顿的放纵中能够感觉到那种无以名状的痛苦和神秘不定的恐惧。当放纵成为痛苦的时候,放纵就已经具有了特别的意味。说粗话、抽烟、酗酒、搞女人,其实构成了霍尔顿焦虑、恐惧的特别语言。纽约成了一个现世生活的象征,割断了历史与未来联系的霍尔顿游荡在纽约街头如同掉进了一个渊薮,一座孤岛,他很多时候“简直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172页),“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189页)。对于垮掉的人来说,纽约无疑是他们放纵的天堂。霍尔顿显然是一个例外。纽约不属于他,所以他要逃离。其实,小说开始的时候,他已经到了西部。整个小说只是“去年圣诞节前所过的那段荒唐生活”(1页)的回顾。塞林格将其视为“守望者”是别有一番意味的。我们不妨把霍尔顿的回顾看作是一种守望。

二、霍尔顿的心理分析

其实是一种醒来无路可走的文化自觉。他不愿重复前人的生活,急着开始自己的生活。可又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但他朦胧感觉到自己的生活不应该是当下这个样子的。这种痛苦在人类的某个阶段总要出现,像宿命一样摆脱不掉。和哈姆莱特王子“活着还是死去”的苦痛应该属于同源,只不过表现形态不同而已。所以,在霍尔顿玩世不恭的背后总能感到紧张和不安定的东西。他在烦闷得要命,甚至都没法思索的情况下,把妓女招了过来。然而,当事情真的要发生时,他守住了底线。刚才还在为自己招妓找借口,“这倒是我最好的一个机会。我揣摩她既是妓女,我可以从她那儿取得一些经验,在我结婚后也许用得着。” (86页)面对急着解衣上床的桑妮,他的心理截然不同了,“我觉得自己真不能跟一个整天坐在电影院里的姑娘干那事儿。我觉得真的不能。”(90页)面对垮掉的机会最终没有垮掉,其中隐伏着紧张的玄机。这个玄机构成了霍尔顿人物性格的本质。

在小说的第十五章里,有一大段霍尔顿与两个修女对话的场景。整个场景轻松愉悦,色调明快。这在全书中很少见。他们探讨了文学,还具体谈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人物。在平时霍尔顿是很不喜欢与人谈论文学的,视之为令人作呕的事情。他们甚至还谈到了那所最让他恼火的学校。谈话进行得轻松愉快,霍尔顿还向修女捐了钱。关键是事情过后霍尔顿“心里老是想着那两个修女”(106

页)。这里透露出作者的宗教情结。与上帝使者的交谈使霍尔顿心火退去,在静观中默思进退。“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161页)霍尔顿是一个自由过的人,他知道哪里是悬崖绝境。他决不会像他的父辈那样絮絮叨叨绊住孩子们自由的脚步,他只是在悬崖边像一块立在那里的警示牌默默守护。修女为上帝服务,霍尔顿为孩子们服务,这应该也是一种皈依。

鲁迅在1919年写过一篇《我们怎样做父亲》,里面有一个父亲的形象:“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那种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决绝,透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悲壮。相比之下,霍尔顿少了“父亲”与黑暗同归于尽的英雄情怀,只能无奈的苟活,情怀已属末路。这除去时代的差异外,还有着民族精神气质的不同。中国人是一个最不擅躲避的族群,从来就不缺乏同归于尽的气概,古来就有“与汝偕亡”的传统。

三、“垮掉的一代”问题在今天依然存在

霍尔顿的焦虑直到今天仍然困扰着人们。在他的身后,“垮掉的一代”垮掉了,一代又一代也翻过去了。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愈演愈烈。更令人担扰的是已经很少有人有能力再来关心这一类的问题了。现实生活的喧闹和华丽完全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潜行的欲望和各色各样的感官刺激已经搭上时代快车。如果说当年生活的压迫曾经使霍尔顿感到恐惧,今天的人们几乎已经渐渐爱上了压迫,因为这种压迫往往以花样不断翻新的娱乐面孔出现。人们实在难以抵抗它的诱惑。赫胥黎在 1932年写过一部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他在书中预言:汪洋如海的信息将会使人类变得被动自私,真理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人类将会毁于他们热爱的东西。历史已经证明,有些预言最终总能够成为事实。但愿赫胥黎的话是妄言,霍尔顿的“守望”能最终结出果实。

(李敏 系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第三篇:作业书评范文

事实发现的效率维度——评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 事实发现是法律适用的基础,事实认定实行证据裁判主义,因而证据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波斯纳(Richard A. Posner)法官的《证据法的经济分析》, 系第一部对证据法系统进行经济分析的综合性作品。加州大学法学院罗杰•;帕克教授称该作品为“近年来证据法的主要进展之一”。

波斯纳及其著作,想必在眼下的中国已形成一股潮流,其动力当然是苏力先生推出大型的《波斯纳文丛》,《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大概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吧。证据法的经济分析,简而言之,就是从效率的维度对证据法进行诠释。波斯纳在该书中一如既往地贯彻以效率诠释正义、以法律引导效率之思想,以经济分析作为主导性研究方法,以准确性、效率最优和成本最低为目标,从事实发现的效率维度切入,使用成本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即成本最小化与证据搜寻数量的最大化、事实发现准确性的最优化)、社会成本分析、机会成本分析、激励分析等方法,推导出最优化制度并与本国或他国实行的现实制度作比较,得出美国证据法的制度构造和理论基础内在着微妙的经济逻辑之结论

近年来,波斯纳的效率绝对主义立场遭至不少批评甚至人身攻击,故他逐渐对效率导向采取克制态度,注重实践理性和非经济性价值目标,研究方法也力求多元化。这些在《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中表现尤其明显。该书研究方法是折衷性的,不仅局限于经济学分析,也运用了心理学、统计学、决策理论等方法。他还声称,“本文正如对法律体系的核心原则和重要制度进行实证经济分析的大多数文献一样,旨在法律与效率导向之间探求一种合理的、尽管是远非绝对主义的和谐。”(页167)

在准确性与不确定性之间:贝叶斯定理在证据法中的运用

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必须抓住其核心问题,“从经济学的视角而言,其中最重要的核心,便是准确性(因为准确性常常提高威慑力,尽管并非总是如此)和成本。”(页167)将经济学与证据法的结合契点设定为准确性和成本,这可谓波斯纳法官天才般的抽象,他从这二个进路将证据法的经济分析连接成为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整体。

在波斯纳看来,事实发现主要有着四维的制约因素:事实发现能力的有限性;发现客观事实的主观路径;追求客观真实与其他价值目标之间的衡平;以及事实发现的成本。“所有的证据都是盖然性的,并不存在形而上学的绝对真实„„”(页92)“事实上,法律职业界几个世纪以前就已知道法律的事实发现是盖然性的。” 同时,证据法乃至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也不仅仅是追求真实,“我并不是说美国法律制度对事实真相没有兴趣,而只是说求真的目的与其它目的——诸如经济性、保护某些自信、助长某些活动、保护一些宪法规范--相互竞争„„程序制度在精确和成本之间追求最大的交换值。” 而且,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追求客观真实需要成本,准确性越强所需成本便越高。因此,所谓准确性问题,并非指追求客观真实,而是由于事实发现能力的有限性以及人们发现客观事实的主观路径,从而将事实发现的目标定位于实现追求客观真实与其他价值目标的和谐、以及法律上客观真实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之间的衡平。波斯纳认为,“威慑力与准确性密切相关,而准确性又在证明过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加上在经济学家的眼里,法律的概念就是为了追求富有效率的行为而设计的配置激励因素之制度,因此,在对证据法进行经济分析之时,威慑力所起的作用乃是举足轻重的。既然在审判中准确地认定事实对于法律在效率传递中的激励因素方面至关重要,那么,裁判的准确性就不仅仅具有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而且也具有了经济价值。”(页

43)而证据法的传统视域,无法从根本上消解事实发现的不确定性问题,对客观真实的接近尤如人类其他的乌托邦幻想,越来越清晰地为多数人所悟到。人们在失望的同时,开始以新的方法论探索事实发现和理性决策之可能,因而出现一种证据法的现代转型之趋向,也就是所谓新证据法学者(New Evidence scholars)的兴起。所谓新证据法学者,大致指与传统证据法学者相区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注重以经济学、数学、统计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对证据和证据法进行分析的证据法学者。

波斯纳解决准确性问题的主要思路,是运用有关盖然性的各种理论,尤其是在事实不确定的前提下可运用贝叶斯定理(Bayes‘s theorem)指引理性决策的作出。他认为,“贝叶斯定理对于证据法的价值在于它的启发性。在无法消除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即基于主观可能性作出决定所要求的条件),贝叶斯定理可谓最具影响力的理性决策模式。”(页35)其意义,“主要就是提醒人们,概率的评估乃是处理不确定因素的一种有用且理性的方式,当新的信息注入时,人们应随之刷新有关概率的评估,而新信息对于人们最终决策的影响则有赖于证前可能性的判断,即人们在开始权衡证据之前对概率的估计。”(页103)波斯纳是一位积极倡导贝叶斯定理以及其他盖然性理论在证据法领域运用的主要学者,因而亦可将他归于新证据法学者之列。波斯纳对许多新证据法学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如证据链问题(the conjunction problem)、统计证据、概率论的法律意义等。

所谓贝叶斯定理,系指由R•;托马斯•;贝叶斯(Reverend Thomas Bayes)爵士创立的一种以主观性为特征的数学概率理论,指根据要分析的问题原来的概率以及新的有关证据来计算该问题的概率的统计决策理论,这种方法给出了把先验的信息结合进去以及把新到的信息加进去的方法。其缺点是难于指定先验的参数分布,而且结论对于分布的选取可能有敏感性。上个世纪

二、三十年代对贝叶斯方法的讨论空前激烈,自1950年A.Wald统计判决理论产生后,贝叶斯方法成为统计判决理论的重要工具,现已广泛应用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西方证据法学者尝试将贝叶斯方法(主要是经验贝叶斯方法)运用于证据法领域,用以分析证明责任等不确定性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这一课题的研讨尤其激烈,波士顿大学法学院组织了“证据法中的盖然性和推定”研讨会,有关论文收入了《波士顿大学法律评论》1986年第66卷,并编辑出版了《证据法中的盖然性和推定:贝叶斯主义的运用及其局限》一书。

第四篇:影评作业

《海上钢琴师》影视评析

信息技术系

10教育技术专业

马小硕

100514120

《海上钢琴师》影视评析

一、影片摘要

该影片讲述了一个天才钢琴师1900传奇的一生。

1900从小被人遗弃在一艘叫做佛吉尼亚的豪华游轮上面,被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一生中从未下过船。八岁那年,养父在一次海啸中不幸去世了。从此又成为孤儿的1900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了神奇的钢琴方面的天赋,他无师自通,在船上的乐队里弹钢琴,每个听他弹琴的人都因此受到感染,被人称作爵士鼻祖的Jenny听说他的事迹后,来到船上与他比试,却一败涂地,自叹不如。

当有人打算为他制作唱片的时候,他邂逅了一个纯洁美丽的女孩儿,情愫流淌在琴键上。但由于害怕,最终1900没能把唱片送给女孩儿,自己把唱片掰坏了。时隔几年之后,忽然有一天1900决定下船,他与船上的朋友们一一拥抱告别,走下旋梯,但就在台阶上,他停住了,凝视着外面的街道,良久之后,他却把帽子扔掉,返了回去,从此再没有提过此事。

战争过后的国家,百废待兴,被1900当作整个世界的佛吉尼亚号游轮作为一个医用船在漂过好多年之后要被炸掉,1900的朋友Max不顾所有人阻拦上船找到了1900,想劝他下船,重新开始他们音乐的事业,但1900拒绝了,最终Max自己下船,1900随着船一起被炸掉,沉入大海„„

二、影片简析

整个故事都是由小号手Max讲述的,在他卖小号的过程中,听到了一段钢琴独奏的唱片之后,听说佛洛尼亚号将被炸于是寻找1900的过程中,以追忆的方式将1900的故事娓娓道来。他以一个旁观者讲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世界上曾经有那么一个钢琴师,他的琴声是那么动听,他的故事是那么的富有传奇色彩,但他在外人看来,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影片应用了很多的大的推拉镜头,或从小号拉到一个大的场景,或从一个人的全景推到眼睛的特写,或者从1900的眼睛拉到了整个佛吉尼亚号在整个大海中行进的大远景。有利于表现烘托某种特定的气氛。同时,影片的转场也很有特点,都是由Max讲故事时所说的某句话进行现实和回忆的转场,勾起回忆,带领观众回到过去,回到现实中,比较直观,有的也通过眼神,比如通过一个人的眼神转到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等等。整体感觉自然流畅。

导演朱塞佩 托纳多雷还运用了多次前后呼应,第一次年幼的1900问医生叫什么名字,当他听见那么长的名字后说“如果有人有急事找你怎么办”,后来他的父亲果然受伤了,另一名水手结巴着喊着医生的名字延误了时机。第二次是在父亲的葬礼上,1900专注的听着音乐,有人告诉他“那是音乐”正预示着父亲离开他后,他将与音乐相伴,对弹钢琴有着无师自通的天才能力。第三次1900与一个农民的相遇,农民给他讲述自己的经历,告诉他是如何听到海的声音,告诉他自己的妻子与牧师私奔,自己的孩子都死于热病,只留下一个小女儿。在十年以后1900遇见农民的女儿也就是他喜欢的女孩时一下子就知道,她是当年那个农民最小的女儿,并告诉她真相。还有就是1900在旋梯上站了很久最终没有下船去,也预示了在多年以后Max在劝他下船求生的时候,他也拒绝了,宁可与船共存亡。

三、影片点评

整个影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主人公1900的经历,以及他超脱自然的心

保定学院信息技术系10教育技术影评论文

境,思想。1900扮演者蒂姆·罗斯深邃的眼眸常常凝视着远方,显示出他有着深刻的思想,淡然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以及超于常人的洞察事物的能力。在小时候他就把蛋糕扣在最讨厌甜食的船长的脸上,这表现了他对传统,对固有事物的不屑,与洒脱。他在海啸的时候松开固定着的钢琴滑动着演奏,与大海、与狂风都像朋友一样和谐地相处,在这里遇到了他的好朋友Max,到后来即使撞坏了昂贵的玻璃门被船长赶去下面烧锅炉也乐滋滋的,在那里,他给Max讲自己听到的关于每个国家的情景,让Max误认为他并不是1900。他在表演时自顾自地弹琴,每次都把领队气个半死,却每次都令游客开心地跳着舞步。有时他安静地弹着钢琴,没有人知道他想着什么,但是他却能从乘客的表情动作里判断出他们背后的故事,这让Max对他深表佩服。他还有一些怪癖,比如他只有在三等舱的时候才会弹出自己的音乐,以至于让一个议员屈身坐在三等舱里只为听他的音乐;还比如他只在海上弹钢琴,这引起人们的好奇,开始采访他,当问及等到岸上之后想回哪儿去时,他能说出好多国家的情景。

他熟悉乘客们来自的每一个地方,把它们都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熟悉,却又不肯下船去看一眼,Max鼓励他下去看看,他却不以为然:“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们岸上的人都把时间浪费在问为什么了,冬天刚到就等不及夏天,夏天来到又害怕冬天的降临。总在寻找不属于你的四季如夏的世外桃源。我想这并不适合我。”我想,这也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想法,我们总在追寻我们没有的,却从不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总是觉得别人的东西都是好的,却总是忘记自己也有着别人所没有的,一直抱怨不公平,有苹果时想要桃子,有房子了还想要车子,永远不知道满足。这话不是让我们不懂追求,只是安于现实,而是告诫我们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懂得知足,容易满足,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哪怕现在觉得它不值一提。

1900和Jenny进行音乐决斗的情节是整个影片的音乐高潮。第一回合的时候,Jenny高超的琴技就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而1900则是以一曲欢快的《平安颂》作为回应,令大家大跌眼镜;第二回合Jenny的琴声让感性的1900落泪声称自己要买Jenny赢,他只是将Jenny的曲子重新弹奏了一遍;第三回合才是真正的较量,1900弹奏的速度就像是有好几只手在一起演奏,一曲终了,大家仍沉浸其中,直到1900将烟放在琴弦上瞬间被点燃,他把雪茄插到了呆若木鸡的Jenny嘴里,说了一句“你吸吧,我不会吸”,大家这才反应过来,老女人这才意识到自己掉了假发,胖绅士感觉到掉在裤子上依旧燃着的雪茄。而Jenny的骄傲也随着他嘴里叼着雪茄的余烬灰飞烟灭,他令人赞叹的琴技就像他沾上烟灰的亮皮鞋一样抹上了污点。四周掌声如雷,1900被人们举着离开了那里。Jenny之后在船上再没有公开出现过。最后在Jenny下船的时候,1900目送着他的背影,只说了一句“Fuck the Jazz”,这简单的一句话表现了他多少的自信,豪迈。整个高潮部分一气呵成,精彩绝伦而又妙趣横生。充分体现出导演深厚的功力与剧本的精巧构思。如此酣畅淋漓之感,教人看得大呼痛快。

但,就是这么一个豪迈的青年人,在面对自己的爱情时,依旧有一点不自信。他在录制唱片的时候透过玻璃窗看见了那个清纯的少女,少女在海风的吹拂海水蓝天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1900凝视着她,手指间的音乐也变得温柔舒缓,像是情人的低语。于是这张唱片记录下他青涩的初恋。他想把自己唯一的这张唱片送给那个少女,即使因此失去流芳百世的机会,但最终也没能送出这份礼物,他只是趁着少女熟睡时吻了她一下,并在她下船时告诉她曾经见过她的父亲,请她替自己向她父亲问好。当他自己偷偷地练习着如何对心爱的女孩送出自己的唱

《海上钢琴师》影视评析

片的时候,当他犹豫了许久却没能把礼物送出的时候,当他最后也没能对心爱的女孩表白自己把唱片掰坏了的时候,一份未开花的爱情也悄然凋落,他也许仍旧有一些害怕,他害怕被拒绝,害怕失去,也害怕让自己的音乐离开自己,这或许也是人性的一点懦弱。

时隔多年,忽然那么一天,他想要离开这艘船了,也许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许是想追寻自己的爱情,不管怎样,他想下船了。他站在旋梯上,穿着Max送他的大衣,风度翩翩,所有的人都为他送行,等待着他下船脚踏陆地的那一刻,但就在他长时间地注视了陆地上的高楼大厦之后,却改变了主意,他把帽子扔向了远方,提着行李转身返回了船上,人们都很纳闷他在那一刻究竟看到了什么以至于放弃了下船的想法,而他对此只字未提,日子好像又回到了以前,他重新开始在船上弹琴,过平淡的日子。至死再未踏上陆地半步。很多年后,没有人会知道,曾经有个人那样接近对他而言完全陌生的陆地。氤氲的大雾,像全等图形一样狠狠翻折,割裂这虚虚实实的世界。急匆匆的人群,宏伟的建筑,参天的古木,繁盛生长着的一切生命,统统被大雾环绕遮掩,忽隐忽现,见首不见尾。1900等不到大雾散去,只是驻足了,微笑了,然后悄悄离开。就像他来的时候一样,孤独的影子慢慢在雾里模糊不见。

在影片后来,Max终于在破旧的船上找到了1900,他再一次劝1900下船,畅想他们在以后组成一个乐队,一定会大红大紫,1900有那么多故事,就像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一定会让人们特别的感兴趣,但1900还是拒绝了,同时他告诉了Max当年之所以没有下船的理由。“我不是因为看到了什么才停下,是我看不到的。那些漫无边际的城市,没有尽头。你没有看到那些街道吗?有上千条!你怎么去选择那一个?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一片窗外的风景,一种死亡的方式。所有这些问题都涌到你面前你却不知尽头,你难道从来有被这种想法吓得要死吗?”

“ 陆地?对我来说是太大的船,就像女人太漂亮,旅途太长,香水太浓,这支曲子我不知道从何弹起。我永远离不开这条船,不过,我可以结束我自己的生命。反正对别人来说,我也不存在。”

每次我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会落泪,1900,他就像是一个孤独的孩子,这个世界太大,没有人能够带着他一步一步地去发现,去了解这个世上他未知的东西,我们也是如此。就像他说的,他在船上,世界从他身边经过,但只有两千人每次,这里有梦想,但从来不会超过船头和船尾。音乐很多,但他只要掌握这钢琴上的88个键,无数音乐都可以从他指间流出,他可以凭借着自己对音乐的天赋在这里自由的绽放,这些都是他能够把握的,都是有限的,对他来说,无限的才是可怕的。他害怕没有尽头的、不确定的东西,尽管他看惯了世间百态,看淡了悲欢离合,但从骨子里,也许他还是怕自己从此飘泊不定。我们不能仅此认为他是懦弱的,如果我们从小到大从没离开过自己的家,也会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恐惧不安,对1900来说,这艘船,这架钢琴就是他的全部,他无法抛却这些追求那些飘渺无望的生活。

或许,1900是孤独的,从出生的那一刻,他便孤身一人在世间,养父照顾他的时候他依靠养父,养父去世了之后他就只有音乐为伴,后来有了Max一个朋友。每次船上的乘客为他的音乐鼓掌,舞蹈,欢呼雀跃,但当这次旅行结束时,所有的人们都急急忙忙地离开,没有人给他告别,更没有人真正的为他驻足。他看起来似乎没有关系并不介意,依旧弹着他的钢琴,我想可能他的心里也会有一些的失落吧。后来Max也离开了他,自始至终只有这艘船和他的音乐与他相依为

保定学院信息技术系10教育技术影评论文

命。有个女孩出现在他的生命里,却又转身离去。他面对心爱的女孩远没有面对Jenny时说的“Fuck the jazz”那么有魄力,而只是闲扯着最终也没有送出礼物。他想下船去找她,寻找新的生活,最后也作罢了,这样看来,他是害怕追求,更害怕失去,没有追求也就无所谓失去了。他害怕陆地上那么多的选择,害怕像那些去美国寻找机会的流浪汉一样为了前方虚无缥缈的东西卖命的欢呼。

Max也离开了他,在战争时期,1900仍旧弹琴,只是弹琴,送那些伤员们最后一程,缓解他们身体以及心灵上的疼痛,直到船被拖到岸边。Max重新回来找他,但是他无法离开这里的一切,宁可与船一同被炸毁。他给Max开玩笑,幻想自己到了天国,圣彼得找不到自己的名字;想象他少了一条左臂,但只能用右臂来代替,还说自己以后没办法在胸前画十字了。他让Max想象着自己用两只右臂会弹出怎样的音乐,他希望那上面有钢琴,我想,天国里一定有钢琴的,而1900就像是一个弹钢琴的天使一样过着快乐的生活。

在轮船要被炸的前一刻,1900双手在空中弹着钢琴,影片里缓缓响起了钢琴声。他闭着眼睛,安详而温和。“轰”的一声,轮船爆炸了,冲天的火焰闪耀着,就像凤凰涅槃一般。从此这个传奇般的人物真正消失在这个世上,只留下他一张残破的唱片被乐器店的老板收藏起来。

影片的最后,Max重新拿回了自己的小号,缓缓走在大街上,逐渐远去,他就像一个兄长一样对待1900,我对他的感觉既亲切,又觉得同情,一个小号手贫穷到卖掉自己的小号一定是很潦倒的了,但是正如1900所说,“只要你还有一个好的故事,就永远不会结束”。Max也有一个好的故事,我愿意相信他也不会结束,1900在另一个世界也一定为他弹琴祝福,我们也为他祝福。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OL] 5

第五篇:影评作业

《女人四十》影评

——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

0808180242 赵磊

《女人四十》影评

—— 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

燕子本寻常,只因栖于王谢堂前而身价不菲。燕子还是那一只,只因背后得那片布景的变换,其地位也可几起几落。最朴实最本质的其实只是燕子,这才是活体,是我们应关注的,而我们却将目光更多的投向了王谢堂,因它的富丽堂皇而导致我们对燕子的看法发生背离。这就是现在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颇有些买椟还珠的味道。过多的包装模糊了我们的视线,左右了我们的思想。 影视界也是一样,矫情剧情的渲染、做作台词的铺垫、再加上一群美人做道具,便成了电影,一再上演,乐此不疲。如若将它们华丽的外衣一一撕去,会发现里面的苍白,其实,里面什么都没有。不由喟叹起王谢堂的魅力真的很大。

在《台港电影赏析》的课堂上我们看过一部许鞍华的《女人四十》,很好的一部片子。四十岁的女人有些什么?即是再美的美人,到了四十也不过是豆腐的渣滓一般。应该是不会有太多人去关注一个四十岁女人的生活与心情,虽然这是我们所必须经历的,因为影片的真实,而让我们不忍观看,正如不忍正视自己必将逝去的青春岁月。没有俊男靓女,没有华丽的都市生活,影片演绎的是香港下层人士的喜怒哀乐:棚屋、天台、过时的衣裙、菜市场的讨价还价,《女人四十》始终固守着这一份古拙与淡淡的怀旧感。怀念总是美的,任何的东西存在在记忆中总是比在现实中更鲜活更惹人疼,因为我们明白,它是一去不复返的了,我们所能够做的只有将它在记忆里着色,以让我们经历的这段很美很美。《女人四十》是一部没有任何包装的片子,它就这样淡淡的将这份褪色的记忆注入你的心田。娥(萧芳芳饰)、炳(罗家英饰)与儿子定一三人是一个小康之家,居于旧楼中。娥是一个年届四十的女子,这一敏感的年龄给她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家庭、长辈一系列的重压全都压在她的身上,使她还来不及叹息一下年华的早逝就得勇敢的担起这一切的重压。她在工作上是一家厕纸公司的销售主管,干练凌厉的处理着公司的一切的事无巨细;下班后,她要去买菜,去和小贩讨价还价、唇枪舌剑。影片的开头就是主人公一动不动的盯着鱼贩摊上的活鱼,心中暗自咒骂它的早死,好让价格便宜一半。可是我们的鱼大叔却有着异常顽强

的生命力,于是主人公就只有趁小贩不注意,操起“无影手”一掌荼毒了鱼大叔,然后带着胜利的表情回到家中。这些看似可爱的情节却掩不住主人公的酸楚与无奈,现实总也是最残忍的东西。主人公所能做的也只有泰然接受了。我们接着来看,买菜做饭带孩子伺候长辈,如果这一切是千千万万四十女人所必须承担的,那命运对她来说却更残忍了一点。她的公公得了老年痴呆症,神智不清,常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让全家都心惊不已。于是,在做完她的本分后她还得伺候公公,她已经在身体上不堪重负了。然而命运还继续得折磨她,在工作上她受到了年轻貌美又懂电脑的女秘书得挑战,生活上能给她点帮助并疼爱她得婆婆撒手而去,在婆婆得葬礼上,公公得疯言疯语,各兄弟姐妹都不要痴呆的公公,打成一片,乱成一片,结果婆婆的葬礼变了一场闹剧。面对这一切,女主人公终于撑不住了,她得精神世界终于垮掉,面对乱哄哄得葬礼,她无力得蹲在地上,哭泣,一遍一遍得喊着:“婆婆,你快回来啊,我好累我好累,我撑不下去了,你快回来啊”她喊出了自己得心声,发出了一个四十岁女人心灵深处得呼喊。

这部影片还反映了当时香港中年女性在事业与家庭双重压力之下,面对中西交融、新旧交替、通货膨涨等种种冲突,还雪上加霜地遇到了万千家庭不可避免要碰上的老人问题。每天早上一起来,生活的压力真的要压得人透不过气。对生活缺乏勇气的平庸丈夫,精打细算的小市民生活,没有长大的孩子,老年痴呆的退伍公公,带着电脑技术侵入的漂亮秘书„„每一样都是那么的无奈但又必须要去承受。萧芳芳把同时身兼核货员、老婆、媳妇、母亲的中年女性所承受的困惑、坚强、无奈和坦然地心理波折表达得淋漓尽致。再想起《方世玉》里无厘头的她,真是大相径庭。《女人四十》并没有将种种的繁杂与琐碎展现给我们,更多的是反应女主人公面对重压的挣扎与努力,很真实很真实的表现着。真实的让我们不得不开始随女主人公一起努力一起思索,仿佛若干年后这些就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一般。

片子最感人的应该就算女主人公照顾她公公的这份情了。这是件很让人矛盾与烦恼的事情。痴呆的公公无疑是家中的大麻烦,照顾他是很费力气的,而且照顾他就得让我们的女主人公放弃自己心爱的工作,;痴呆得公公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健壮,相信还可以活得很长很长,这就意味着他们受苦受累得日子也会很长很长;痴呆得公公有很多的子女,可是,亲生得儿子女儿没人愿意要他养他,希

望他如垃圾般早点从人间消失。面对着痴呆的公公,女主人公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中国得伦理道德与人自私为己的本性发生了激烈得冲撞。后来她选择了责任,毅然担起了照顾公公的重担,这是很辛苦的,可是更为痛苦的是这分辛苦无人知无人晓也无人叫好,这种辛酸无法去说,单向的纯付出让我们的女主人公痛苦不堪。家中出现痴呆得老人,这是谁也不想但是却很可能发生的事情,许鞍华将这一现实的社会问题引入电影,让我们关注,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痴呆老人?这也是很难处理的。照顾他,是尽孝心劲义务,赢得别人得叫好尊敬但辛苦的是自己;不照顾将他送老人院,这也无可厚非,还可以使劲安慰自己道他能够接受更好的照顾,可是就连与自己有血缘关系得亲生子女都不愿意照顾他,又怎可指望陌生人悉心的照顾呢?这个问题让人头痛,女主人公也同样头痛,她委屈,她无奈,可她依旧无法放弃痴呆的公公,一种出自本性得良心与道义让她一如既往得照料着公公。公公虽然痴呆,可谁人对他好他还是明白得,他痴呆的谁也不认得了,不认得亲生儿子、亲生女儿,惟独认得这个一直照顾他的“大嫂”。女主人公与她的公公向我们演绎了一段感人的人间温情。公公最后还是去世了,他死在一片美的仿佛天堂的地方,死时他很清醒,死时他的子女都陪在他身边,他微笑的去了,很从容,很安详。

叶芝在《当你老了》里面写,“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脸上痛苦的皱纹”;王道乾译的《情人》的开头也写“我已经老了„„”。但是如果那些痛苦的皱纹并非来自洞察人生的睿智,而缘自疾病过境后的浑浑噩噩;如果那些经年累月的智慧悄然之间全部消失无踪,留下一个让人无可奈何的躯壳,一切就大不相同。岁月会那么尴尬的夺走人所拥有的一切,如同它起初莫名其妙的给予。《女人四十》里,萧芳芳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但是更多让我感喟的却是那些老去的灵魂:装扮如仪,唱着老粤曲《凤阁恩仇未了情》的奶奶;忘记了一切,也没有忘记自己昔年的荣光的空军英雄爷爷;还有自知将逝,对住她已然痴呆的丈夫叫“鹏哥”,要他下辈子作自己老婆的霞姨。直看得唏嘘无比,因知道有一天,所有人都会老去。

真实的社会并不是人人都是医生律师白领,人人坐中环的写字楼,人人有高薪高地位„„马鞍华的电影中很真实地表现出香港大多数人的平凡生活,略为昏暗的灯光,风雨洗刷过的骑楼,拥挤的菜市场„„也正如片尾的粤曲中所唱,“休

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

(完)

另附经典场景:(为了更好的表达,对白将课堂上的所看的国语改写为粤语表达)

娥到街市买鱼。

鱼贩:150蚊,计你平滴。(150块,算你便宜点)

娥:乜嘢啊,计错左啊,50蚊先岩。呢度写住噶嘛。(算错啦,50块才对,那里写着的)

鱼贩:果度死鱼黎噶喔。(那些是死鱼的价钱)

娥:甘我使乜嘢企系度企甘耐等佢死姐。(要不我干嘛在这里站那么久等它死啊)

鱼贩:喂,未瓜架。(还没死啊)

这时后面有人叫鱼贩听电话,娥趁机把鱼拍死。

娥:瓜左啦。膛左佢唔该。(死了,宰了它谢谢)

娥在公司忙得头昏脑胀,公司又来了新的女秘书。丈夫却打电话过来。

炳:喂,太太啊,报纸话呢你楼下果间特卖广场呢有好多平野卖啊,有我至中意果只丝苗米呢~(报纸说你楼下的超市有很多便宜东西卖啊,有我最喜欢的丝苗米)

娥:你想„„喂,我宜家忙到死甘滞,你叫我去迭米?(我现在忙得要死,你叫我去买米)

炳:只丝苗米买一送一架,你忍得住咩?(丝苗米买一送一,你忍得住吗) 娥:你成日都老点我噶啦,我今次死都唔买啊,我唔买。(你老是骗我,我这次死都不买)

说完就挂了电话。镜头一转,娥却提着两袋丝苗米在挤公车。

婆婆死后,娥在天台上收衣服。

粤曲响起: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娥蹲在地上哭了起来(哭腔):“奶奶,我好挂住你啊,奶奶„„我好累啊,我顶唔顺了„„(婆婆我好想念你啊,我好累我受不了了)

这是全剧中娥唯一一次哭。即便是家公出走,公司受排挤,也都可以坚强的

面对。我也曾经这样非常无奈地哭过。人都有自己无奈的时候,感同身受。

康乐中心新来了一位老伯,众人都对他很关心。突然间老伯大哭。

老伯(哭腔):冇人同我倾计,我退休之后,日日对住四栋墙,都冇人理我„„呜呜(没人和我说话,我退休之后每天对着4面墙,没有人理我)

老人永远是社会要考虑的问题。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了。乔宏在本剧中表现也很到位,相比《家有喜事》更为出色„„

细节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这部电影借用一个40岁女人是视角,折射出这个社会的种种无奈与痛。最后乔宏说了一句话。

家公:你知唔知人生系点回事?(你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吗?)

娥:乜嘢?(什么)

家公:人生呢„„系好过瘾架。(人生是很有趣的)

所以,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

上一篇:保安劳务派遣协议下一篇:部编教材学习心得